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无线信道复杂,主要包括较强多径效应引起的频域选择性衰弱、多普勒频移导致载频跟踪错误。相比较于普通的高斯白噪声信道,无线多径通信如果要达到相同的通信性能,则需要较高的信噪比。而通信系统采用适当的信道编码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目前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有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卷积码以及RS码等,其中LDPC码在码字长度接近于无穷时,采用软判决译码方法时,性能较好。但是与香农理论值相比较,其仍然有约0.0045dB的差距。利用信道极化理论,极化码(Polar Codes)在2009年被Arikan提出,并且由于其1)属于线性分组码,编解码方法的复杂度更低;2)在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BinaryDiscrete Memory less Channel,BDMC)时,性能可以达到香农限,因此受到了大量的学者关注。

随着极化码的流行,其译码方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Arikan提出了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方法,该方法是经典的译码方法。尽管SC译码算法可以实现O(NlogN)的低计算复杂度,但是由于其每次译码都要依赖于上次的解码信息,所以容易受到差错传播的影响,导致译码性能下降,尤其在码长较小的情况下,解码性能并不理想。而单循环冗余校验辅助串行抵消列表译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ided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CA-SCL)能够实现与Turbo码和LDPC码几乎相同的性能,甚至能更好,但是其解码所需存储空间以及解码延时随着列表L的增大而增加。CA-SCL信源矢量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所给的信息模块进行校验,并将所得的CRC校验码放置在信息模块后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步骤S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步骤S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步骤S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S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S16、将步骤S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步骤S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步骤S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步骤S24、通过步骤S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S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步骤S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步骤S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具体为: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2,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

g(2)=P-Qg

g(3)=P-Qg

g(A)=P-Qg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14进一步具体为: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21进一步具体为: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具体为: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CA-SCL信源矢量结构图。

图2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32的相关系数。

图3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64的相关系数。

图4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128的相关系数。

图5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256的相关系数。

图6是编码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译码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幸存消息子模块的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6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步骤S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步骤S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步骤S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S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S16、将步骤S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步骤S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步骤S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步骤S24、通过步骤S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S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步骤S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步骤S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具体为: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

g(2)=P-Qg

g(3)=P-Qg

g(A)=P-Qg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所述步骤S14进一步具体为: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所述步骤S21进一步具体为: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具体为: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假设消息序列的总长度为100bit,平均分为5(M的值)份,那么每个消息子模块的长度为20bit。

步骤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对每个消息子模块生成子CRC校验码。校验码生成式在此处不做特殊定义。假设生成子CRC校验码为2个二进制比特位,例如11。那么将5个子CRC校验码依次拼接为总的校验码1110001101(此处数值为举例)。

步骤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2,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

g(2)=P-Qg

g(3)=P-Qg

g(A)=P-Qg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将二进制总CRC校验码1110001101转为十进制为909,然后十进制的总检验码进行归一化获得混沌初值g(0)=909/1023*(1/2)=0.444。带入式,获得混沌序列。

取混沌扩频生成参数P,Q分别为1/4,4。则生成实例如下:

g(1)=1/4-4*(0.444)

g(2)=1/4-4*g

g(A)=P-Qg

步骤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16、将步骤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将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将极化码放置在数据位置上。最后进行OFDM调制。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步骤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为了减少多途信道对混沌扩频解扩的影响,频域信息需要先采用LFM同步得到的信道先进行预均衡;

通过在信号的前面加一段LFM信号,在接收端做信号同步(即检测信号在什么时候到来)。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

对OFDM信号解调的,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均衡的方法有很多LS信道均衡,MMSE信道均衡)。

步骤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对于预均衡后的频域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提取出导频,即发送端发送的混沌扩频序列。

子校验码获取方式:发送端进行混沌扩频解扩频,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二进制的CRC校验码,进而获得子校验码。

步骤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在发送端对原始的信源划分为M组。当接收端译码第1组消息子模块的时候,可能会译码出L个可能的序列。

步骤24、通过步骤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那么如何筛选出正确的序列呢?所选择的序列应满足如下条件:1.满足相应的CRC校验;2.在所有列表消息序列中,路径度量PM最小;此处,在最开始获得的子CRC校验码就派上用场了,而路径度量PM是CA-SCL会给出的值,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步骤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通过上述筛选,即可从L个候选模块中,筛选出正确的子模块序列,成为幸存消息子块。

步骤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幸存消息子块还会参与到下一个子模块的译码。

如图8,以幸存消息子模块3译码为例,实施例如下:

步骤一:CA-SCL译码首先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1。

步骤二:幸存消息子模块1译码完成后作为CA-SCL译码的输入。

步骤三:CA-SCL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2。

步骤四:幸存消息子模块1和2,同时作为CA-SCL译码的输入。

步骤五:CA-SCL根据输入,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3。

步骤N-1:将幸存消息子模块1,2,3,…,M-1,同时作为CA-SCL译码输入。

步骤N:CA-SCL根据输入,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M。

步骤N+1:幸存消息子模块1,2,3,…,M,拼接起来即为最终译码序列。

存储空间与译码延迟分析:

下面对COPM-SCL译码所需的存储单元进行分析。传统的CA-SCL译码方法只有单个CRC校验,在K个消息比特完成译码前,L条路径则需要存储K×L个消息比特。而本文所给的COPM-SCL在完成对每个消息子块的译码、CRC检查和存储选定的序列后,这些存储单元可以被清除,并且可以在下一个解码过程中将新值写入这些存储单元。下面对内存空间的减少进行估计。假设消息序列被划分为M个子消息模块,即每个消息模块的长度为K/M,因此在进行SCL译码时,L条路径则需要存储K/M×L个消息比特,同时需要K个存储单元存储解码后消息序列,因此COPM-SCL方法解码所需要存储单元为K/M×L+K。可以得到COPM-SCL与CA-SCL译码器的所需存储单元比Rmem:

其次,COPM-SCL将CRC校验码利用混沌扩频序列调制到了OFDM导频信息上,因此可以提高频带利用率。

最后,讨论两种不同方案的输出解码比特的平均延迟。COPM-SCL译码器一旦完成该消息子块的解码,就可以输出该消息子块的序列。我们将平均解码延迟Td定义如下:

其中tdi是第i个子块的解码延迟。很明显,解码延迟与解码计算复杂度成正比,因此我们只分析两种不同解码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对码长为N、列表大小L的CA-SCL译码,计算复杂度为O(LN logN),解码时延可表示为:

T

其中c是常数因子。将信息块分成长度相等的M段,不考虑CRC检查的成本,那么第i个子块的输出延迟为:

COPM-SCL的平均解码时延可以表示如下:

则两种解码方法的平均解码时延比RT:

表2.1给出了在不同参数下,所需存储单元比Rmem以及平均解码时延比RT的具体值。可以看出,相比较于CA-SCL译码器,所提出的COPM-SCL译码方法在所需存储单元以及译码时延上均有降低。

表2.1不同参数条件下,Rmem和RT的具体值

Table 2.1 The specific values of Rmem and RT under differentparameters

混沌调相扩频技术:

传统的伪随机序列,例如m序列,Gold序列,其码本数量有限,难以覆盖到所有子校验码,而采用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其码本数量不受扩频码的阶数影响,利用不同的初值便可以产生大量相关性好的混沌扩频序列。

不同的映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混沌序列,其相关特性也大不相同。常用的混沌序列映射有Quadratic映射、Logistic映射、Bernoulli映射和Chebyshev映射等。结合Quadratic映射方程,下面介绍混沌扩频序列的生成过程:

g(m+1)=P-Qg

其中,P,Q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当3/4

通过混沌序列的映射方程可以看出,所生成的序列是实数。为了得到复数序列,我们将生成的序列再次映射到载波相位上,由此生成混沌调相(Chaotic Phase Modulation,CPM)扩频码:

p

其中exp表示指数运算,j为复数,

尽管混沌调相扩频序列的长度N取值可以是任意的,但是不同的长度会影响序列的正交性。一般来说序列长度越长,则其正交性越好。下面通过相关系数来评估序列的正交性。

图2至图5给出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32,64,128,256的相关系数,码本数量K统一取1024。图中在x=0处为CPM序列的自相关值,而x≠0的地方则为CPM序列的互相关值。可以看出随着码长的增加,不同CPM序列间的互相关特性逐渐减低。而另一方面即便在码本数量较多,达到1024的条件下,在码长为128/256时,不同序列间仍然具有较好的自相关性并且较低的互相关性。

总之,本发明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自动制样系统及一种制样前置处理装置
  • 一种微生物胶凝加固黄土试样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一种生物电泳聚合物制胶自动化系统及装置
  • 一种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和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2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