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与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云端可视化平台的搭建可以更加直观准确的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测,但是由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量和数量较大,可视化平台无法实现对所有的物联网设备的实时可靠监测,因此如何结合可视化平台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结合可视化平台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管理,现有技术方案中往往是根据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协议的进行统一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准确监测,但是却忽视了对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管理,具体的,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由于其监测的电力设备的类型和数据类型的差异,一旦离线后对整个电力设备的监测可靠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若不能基于可视化平台实现对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管理,则无法可靠的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可靠管理。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与系统。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

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基于可视化平台获取目标监测区域内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监测数据量,并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量的变动情况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当所述离线识别概率值不满足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

S2基于通信协议、历史离线数据以及监测电力设备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离线识别顺序对所述物联网设备进行离线识别;

S3通过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量以及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进行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并至少根据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在设定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以及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进行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

S4根据监测数据类型以及监测电力设备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的确定,并根据所述监测区域内部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数量占比大于预设占比的监测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进行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量的变动情况进行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既考虑到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的差异对监测数据量的变动情况的要求的差异,同时还考虑到监测区域由于物联网设备的离线导致的监测数据量的变动,实现了对可能存在的离线情况的准确识别。

2、通过基于通信协议、历史离线数据以及监测电力设备进行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既考虑到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情况的差异,同时也考虑到由于监测电力设备的差异导致的物联网设备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以及由于通信协议的差异导致的通信可靠性的差异,进一步保证了物联网设备的监测的可靠性。

3、通过根据监测区域内部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数量占比大于预设占比的监测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进行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既考虑到由于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导致的监测区域的离线安全风险的差异,同时还考虑到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数量的差异对其对应的监测电力设备的影响,实现了对整体的离线安全风险的准确全面评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内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根据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内用于电力设备的监测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进行确定,其中所述用于电力设备的监测的物联网设备根据所述电力设备的类型进行筛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类型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量阈值的确定;

当所述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量小于上传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大于预设中断时间时,则将所述物联网设备识别为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的方法为:

当所述疑似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后的设定时长内不存在上传数据量或者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大于预设中断时间时,则确定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为离线物联网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的确定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监测电力设备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基础离线风险的确定,通过所述监测数据类型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数据监测必要性的确定;

通过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基础离线风险、数据监测必要性以及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监测频率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的确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

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实施例1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基于可视化平台获取目标监测区域内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监测数据量,并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量的变动情况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当所述离线识别概率值不满足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内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根据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内用于电力设备的监测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进行确定,其中所述用于电力设备的监测的物联网设备根据所述电力设备的类型进行筛选。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中的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的方法为:

S11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测数据类型进行不同的监测数据类型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的确定,并通过所述不同的监测数据类型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进行监测数据量阈值的确定;

S12根据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不同时刻的监测数据量确定是否存在小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时刻,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离线识别概率值满足要求;

S13将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量小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时刻作为问题时刻,并判断所述问题时刻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若是,则进入S15,若否,则进入步骤S14;

S14根据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不同时刻的监测数据量的数量和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是否可能存在离线的物联网设备,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离线识别概率值满足要求;

S15利用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问题时刻的数量、所述问题时刻的监测数据量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数据量偏差的最大值以及数据量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量的问题时刻的数量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问题时刻评估量的确定,并通过所述问题时刻评估量、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不同时刻的监测数据量的数量和以及监测数据量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数据量偏差的数量和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其中当所述离线识别概率值大于预设概率时,则确定所述离线识别概率值不满足要求。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不同时刻的监测数据量的数量和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是否可能存在离线的物联网设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总量的确定,并根据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不同时刻的监测数据量的数量和与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总量的偏差量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是否可能存在离线的物联网设备。

在另外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的方法为:

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测数据类型进行不同的监测数据类型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的确定,并通过所述不同的监测数据类型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进行监测数据量阈值的确定;将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量小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时刻作为问题时刻;

当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不存在问题时刻时:

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离线识别概率值满足要求;

当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存在问题时刻时:

当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问题时刻的数量不在预设数量范围内时:

通过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问题时刻的数量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并确定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离线识别概率值不满足要求;

当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问题时刻的数量在预设数量范围内时:

利用所述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问题时刻的数量、所述问题时刻的监测数据量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数据量偏差的最大值以及数据量偏差大于预设偏差量的问题时刻的数量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问题时刻评估量的确定,并通过所述问题时刻评估量、目标监测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不同时刻的监测数据量的数量和以及监测数据量与所述监测数据量阈值的数据量偏差的数量和进行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

S2基于通信协议、历史离线数据以及监测电力设备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离线识别顺序对所述物联网设备进行离线识别;

在其中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的方法为:

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数据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次数的确定,并判断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离线次数,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识别优先级设置为第一等级,并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次数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基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数据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时长以及离线后的历史自恢复次数的确定,并结合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次数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度的确定,并判断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度是否大于预设严重度,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识别优先级设置为第二等级,并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度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基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测电力设备确定所述监测电力设备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若是,则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识别优先级设置为第三等级,并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度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识别优先级设置为第四等级,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协议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可靠性的确定,并结合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程度以及监测电力设备的类型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等级大于第二等级,第二等级大于第三等级,第三等级大于第四等级。

在另外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的方法为:

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数据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次数的确定,当所述物联网设备存在历史离线次数时:

基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数据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时长以及离线后的历史自恢复次数的确定,并结合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次数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度的确定;

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识别优先级设置为第一等级,并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严重度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

当所述物联网设备不存在历史离线次数时:

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识别优先级设置为第二等级,通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协议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可靠性的确定,并结合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测电力设备的类型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

S3通过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量以及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进行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并至少根据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在设定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以及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进行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

在另外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类型进行所述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量阈值的确定;

当所述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量小于上传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大于预设中断时间时,则将所述物联网设备识别为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

在另外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离线物联网设备的识别的方法为:

当所述疑似物联网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后的设定时长内不存在上传数据量或者上传数据的中断时间大于预设中断时间时,则确定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为离线物联网设备。

S4根据监测数据类型以及监测电力设备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的确定,并根据所述监测区域内部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数量占比大于预设占比的监测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进行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

在其中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的确定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监测电力设备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基础离线风险的确定,通过所述监测数据类型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数据监测必要性的确定;

通过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基础离线风险、数据监测必要性以及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监测频率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的确定。

在另外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的方法为:

S41将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作为问题物联网设备,并根据所述监测区域内的问题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在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物联网设备的比例确定所述监测区域是否存在离线安全风险,若是,则进入步骤S44,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42将所述监测电力设备的物联网设备中的问题物联网设备的占比大于预设占比作为问题电力设备,并根据所述问题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确定所述监测区域是否存在离线安全风险,若是,则进入步骤S44,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43获取所述监测电力设备的物联网设备中存在问题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并根据监测电力设备的物联网设备中存在问题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确定所述监测区域是否存在离线安全风险,若是,则进入步骤S44,若否,则通过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进行所述监测区域的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

S44通过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电力设备的物联网设备中存在问题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问题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进行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电力设备的监测离线安全风险的确定;

S45根据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进行所述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等级的确定,并根据所述监测区域内部的不同的离线风险等级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离线风险均值进行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评估量的确定,通过所述监测区域内的电力设备的监测离线安全风险以及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评估量进行所述监测区域的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

经过以上实施例,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以及在预设时间内的监测数据量的变动情况进行目标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概率值的确定,既考虑到监测区域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的差异对监测数据量的变动情况的要求的差异,同时还考虑到监测区域由于物联网设备的离线导致的监测数据量的变动,实现了对可能存在的离线情况的准确识别。

2、通过基于通信协议、历史离线数据以及监测电力设备进行物联网设备的离线识别顺序的确定,既考虑到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历史离线情况的差异,同时也考虑到由于监测电力设备的差异导致的物联网设备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以及由于通信协议的差异导致的通信可靠性的差异,进一步保证了物联网设备的监测的可靠性。

3、通过根据监测区域内部的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数量占比大于预设占比的监测电力设备的数量以及类型进行总体离线风险的确定,既考虑到由于疑似离线物联网设备以及离线物联网设备的离线风险导致的监测区域的离线安全风险的差异,同时还考虑到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离线对监测电力设备的影响,实现了对整体的离线安全风险的准确全面评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5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