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涉及碳排放计量,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碳计量数据是证明企业碳排放量的重要依据,其可信存证及流转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传统的碳数据共享需要由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使用实体文件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操作,流程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根据实体文件进行核实审批,整个流程进展缓慢。当出现实体文件篡改时,仅仅对实体文件进行审核,难以辨别其真实性,导致伪造事件的出现,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上述关键问题。区块链采用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共识机制、数据加密传输的设计特点,实现了碳计量记录信息真实可靠、难以篡改、开放可控,数据传输安全可靠,能够解决相互信任的困难的技术难题。

现有技术中,CN201810929784.4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享交通工具碳排放系统,将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数据以区块的形式加入到分布式账本中,将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的行走里程转换成节省的碳排放量,量化使用者的环保贡献。CN202210616395.2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通过将碳排数据加密后再上传至企业联盟链,联盟链上的各个节点需要在取得用户授权后,才能进行碳排数据的解密,在满足企业监测和管理需求的同时保障了设备的信息安全。然而,上述用于碳计量的区块链在不同企业、不同主体和不同部门的应用形成了各自业务特点的区块链,各区块链间无法实现相互信任、相互访问。因而如何通过各区块链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访问以实现碳计量数据共享,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电力行业上下游发电企业、输电公司、用电主体间数据相互信任、相互访问的难题。实现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监管部门与行业间碳计量数据共享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用户注册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和智能合约确定用户角色,生成用户的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

步骤2:将用户的碳计量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根据所述碳计量数据构建数据知识图谱,并对所述碳计量数据进行关联校验,构建用户与数据间关系;

步骤3:接收当前用户访问第三方用户的碳计量数据访问请求,为当前用户生成访问权限信息,并从所述第三方用户获得验证凭证,将当前用户信息、访问权限信息和所述第三方用户的验证凭证记录到所述区块链的区块中;

步骤4:基于智能合约对当前用户的访问权限信息进行验证,根据所述第三方用户的验证凭证向所述第三方用户发起碳计量数据获取请求,接收所述第三方用户返回的碳计量数据,以使所述当前用户利用所述解密私钥解密得到所述碳计量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企业、政府部门、银行。

所述将用户的碳计量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进一步包括:

由碳计量设备采集用户的碳计量数据,利用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分发的验证凭证以及采集数据发起对所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请求访问,由所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将采集的碳计量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

所述访问权限信息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的验证凭证、凭证期限、使用场景、数据属性信息。

所述对所述碳计量数据进行关联校验,构建用户与数据间关系,进一步包括:

步骤21:数据信息抽取步骤,包括从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数据中提取用户与数据的基础关系;

步骤22:信息融合步骤,包括对所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可信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多维度数据进行计算,去除重复数据和重复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对于用户与数据间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标记;

步骤23:信息加工推理步骤,包括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融合后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深层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并校正所述数据信息抽取步骤中产生的错误关系。

所述步骤2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31:基于第一知识图谱、用户与数据交互图和数据信息,来预测用户和数据的交互概率,进而确定用户和数据的关系,通过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以实现对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

步骤232:提取数据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结构化,将完成结构化后的信息加入所述第一知识图谱的数据实体集合;将所述数据实体集合与所述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与数据之间的交互关系融合到所述第一知识图谱的关系集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二知识图谱;

步骤233:根据上下文进行词向量生成,完成对实体信息内容的分类,该词向量经过实体特征提取,将实体特征进行解码,最终得到融合所述第二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知识图谱。

所述根据上下文进行词向量生成,完成对实体信息内容的分类,进一步包括:

根据初始数据提取出词向量Word,word

Word=(word

通过训练得到具有上下文信息的词向量,cword

CWord=(cword

将具有上下文信息的CWord词向量作为LSTM(的输入,将前后项隐藏状态序列

对所述状态序列k

根据词向量CWord预测得到标注序列f的概率得分,如下式所示:

其中,

对于所述实体关系知识图谱,采用TransR模型来进行实体与关系的表示;

若实体a、b两者的关系为r,将实体转换到以r进行描述的空间得到a

a

其中,M

实体a、b以及之间的关系r三者成立的正确性得分为R(a,r,b)=||a

在所述实体关系知识图谱中,进一步将实体分为属性近邻M

采用相似性系数来进行描述,相似性系数最大的m个实体计算按相似性系数进行聚合,如下式所示:

a,b分别为实体,r为a,b之间的关系;π()为归一化函数,e

将两类近邻使用加权求和,得到节点在第v层的描述,如下式所示:

λ

在聚合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高阶连通性,挖掘深层次的潜在实体关系,将一层扩展到V层,并将每一层实体描述融合为如下描述:

经过V层的聚合,获得用户u和数据d的多个描述,如下式所示:

将所有的描述转换为一个向量,得到用户u和数据d的最终描述向量e

根据用户和数据的最终描述向量e

将该用户u和数据d的预测交互概率确定为知识图谱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利用前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可信身份管理模块、可信身份验证模块和可信数据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信身份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用户注册、动态权限管理、用户注销、身份查询功能,并根据组织相关管理规则授予组织相关的角色和权限,实现对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当第三方组织访问当前组织时,所述可信身份管理模块根据智能合约对第三方组织进行角色权限绑定,并进行限时授权,为第三方组织分发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存储到第三方组织的用户钱包;在当前组织发起对第三方组织的访问时,所述可信身份管理模块提供从第三方组织获得的验证凭证,即可信身份管理模块为第三方组织提供的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所述可信身份管理模块实时将用户信息、对第三方的授权信息和从第三方获得的验证凭证记录到区块链的区块中;

所述可信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预定义的身份管理智能合约,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并将访问请求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中;所述用户权限的验证包括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验证,还包括需要从第三方组织获取数据时,发起对第三方组织的访问请求;在当前组织的第一用户需要通过当前组织获得第二用户提供的数据时,所述可信身份验证模块根据第一用户的验证凭证、凭证期限、使用场景、数据属性信息进行智能合约验证,验证通过后,从所述可信身份管理模块获得第二用户的验证凭证,并携带第二用户的验证凭证、数据属性、凭证期限、使用场景信息向第二用户发起数据获取请求;

所述可信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系统访问过程信息的原始数据和元数据,对所述碳计量数据进行关联校验,并根据所存储的原始数据和元数据构建数据知识图谱,通过用户钱包存储用户获得的验证凭证,通过所述数据知识图谱将用户、组织内部数据、第三方数据进行关联。

所述可信数据存储模块进一步包括用户数据关系构建模块,所述用户数据关系构建模块包括数据信息抽取模块、信息融合模块以及信息加工推理模块;

所述数据信息抽取模块,用于从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数据中提取用户与数据的基础关系;

所述信息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可信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多维度数据进行计算,去除重复数据和重复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对于用户与数据间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标记;

所述信息加工推理模块,用于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融合后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深层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并校正所述数据信息抽取模块中产生的错误关系。

所述信息加工推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通过数据计算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并对用户与数据间关系进行管理;基于第一知识图谱、用户与数据交互图和数据信息,来预测用户和数据的交互概率,进而确定用户和数据的关系,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以实现对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

提取数据信息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结构化,将完成结构化后的信息加入第一知识图谱的数据实体集合;将数据实体集合与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用户与数据之间的交互关系融合到第一知识图谱的关系集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二知识图谱;

根据上下文进行词向量生成,完成对实体信息内容的分类,所述词向量经过实体特征提取,将实体特征进行解码,最终得到融合所述第二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知识图谱。

相应地,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前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使得电力行业中的上下游发电企业、输电公司、用电主体间数据通过区块链建立相互信任、相互访问的机制,从而实现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监管部门与行业间的碳计量数据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企业间碳计量数据共享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精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有所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电力行业上下游发电企业、输电公司、用电主体间数据相互信任、相互访问的难题,实现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监管部门与行业间碳计量数据共享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由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用户注册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和智能合约确定用户角色,生成用户的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

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用于实现用户注册、动态权限管理、用户注销、身份查询功能,并根据组织相关管理规则授予组织相关的角色和权限,实现对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所述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普通企业、政府部门、银行等,各种主体均可作为当前组织用户。

步骤2:将用户的碳计量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根据所述碳计量数据构建数据知识图谱,并对所述碳计量数据进行关联校验,构建用户与数据间关系。

用户的碳计量数据可以由碳计量设备采集并上传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在上传之前,由碳计量设备携带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分发的验证凭证以及采集数据发起对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请求访问,并由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将采集的碳计量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

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基于区块链中所存储的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系统访问过程信息等原始数据和元数据,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关联校验,并根据所存储的原始数据和元数据构建数据知识图谱,通过用户钱包存储用户获得的验证凭证。

步骤3:接收当前用户访问第三方用户的碳计量数据访问请求,为当前用户生成访问权限信息,并从所述第三方用户获得验证凭证,将当前用户信息、访问权限信息和所述第三方用户的验证凭证记录到所述区块链的区块中。

在当前组织发起对第三方组织的访问时,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提供从第三方组织获得的验证凭证,即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为第三方组织提供的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根据第三方组织管理要求,定期更新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实时将用户信息、对第三方的授权信息和从第三方获得的验证凭证记录到区块链的区块中。同样地,当第三方组织访问当前组织时,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根据智能合约对第三方组织进行角色权限绑定,并进行限时授权,为第三方组织分发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存储到第三方组织的用户钱包。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访问权限信息包括当前用户的验证凭证、凭证期限、使用场景、数据属性信息等。

步骤4:基于智能合约对当前用户的访问权限信息进行验证,根据所述第三方用户的验证凭证向所述第三方用户发起碳计量数据获取请求,接收所述第三方用户返回的碳计量数据,以使所述当前用户利用所述解密私钥解密得到所述碳计量数据。

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可信身份验证模块2,根据预定义的身份管理智能合约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并将访问请求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中。所述用户权限的验证包括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验证,并且在从第三方组织获取数据时,发起对第三方组织的碳计量数据访问请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方用户不仅可以是第三方组织,也可以是同一组织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在当前组织的第一用户需要通过当前组织获得第二用户提供的碳计量数据时,可信身份验证模块2根据第一用户的验证凭证、凭证期限、使用场景、数据属性信息进行智能合约验证,验证通过后,从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获得第二用户的验证凭证,并携带第二用户的验证凭证、数据属性、凭证期限、使用场景信息向第二用户发起数据获取请求。当所述第二用户返回加密的碳计量数据时,所述当前用户接收该数据,并利用所述解密私钥解密,获得第二用户的碳计量数据。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数据知识图谱将系统用户、组织内部数据、来自外部的第三方数据进行关联,方便直观地对数据进行分析,作为后续数据溯源的基础。所述数据知识图谱通过对数据信息抽取、信息融合和信息加工推理来构建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具体地,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

步骤21:所述数据信息抽取包括,从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等数据中提取用户与数据的基础关系。

步骤22:所述信息融合包括,对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中的多维度数据进行计算,去除重复数据和重复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对于用户与数据间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标记。

步骤23:所述信息加工推理包括,以组织相关管理规则作为基础规则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融合后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深层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并校正数据信息抽取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关系。

在所述信息加工推理步骤中,通过数据计算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并对用户与数据间关系进行管理。所述信息加工推理过程包括:

步骤231:基于第一知识图谱、用户与数据交互图和数据信息,来预测用户和数据的交互概率,进而确定用户和数据的关系,通过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以实现对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方便后续对用户对数据访问、获取的溯源。

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电/发电数据、碳计量数据、各阶段碳排放因子、用户相关信息、碳排放溯源及计算过程等信息。

步骤232:提取数据信息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结构化,将完成结构化后的信息加入第一知识图谱的数据实体集合。所述数据实体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身份令牌、营业执照、相关计量表计等能够代表实物的描述。将数据实体集合与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用户与数据之间的交互关系融合到第一知识图谱的关系集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二知识图谱。

步骤233:根据上下文进行词向量生成,完成对实体信息内容的分类,该词向量经过实体特征提取,将实体特征进行解码,最终得到融合所述第二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知识图谱。

具体地,首先根据初始数据提取出词向量Word,word

Word=(word

通过训练得到具有上下文信息的词向量,cword

CWord=(cword

将具有上下文信息的CWord词向量作为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输入,将前后项隐藏状态序列

对状态序列k

根据词向量CWord预测得到标注序列f的概率得分,如下式所示:

其中,

在完成上述实体信息内容的分类的基础上,融合所述第二知识图谱得到实体关系知识图谱。

对于实体关系知识图谱,一个实体可能存在不少于一种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对不同关系进行进一步细化描述,本发明采用TransR模型来进行实体与关系的表示。

若实体a、b两者的关系为r,将实体转换到以r进行描述的空间得到a

a

其中,M

实体a、b以及之间的关系r三者成立的正确性得分为R(a,r,b)=||a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区分实体关系知识图谱中关系的重要程度,将实体分为属性近邻M

采用相似性系数来进行描述,相似性系数最大的m个实体计算按相似性系数进行聚合,

如下式所示:

M

为区分不同近邻实体的不同重要程度,将两类近邻使用加权求和,得到节点在第v层的描述,如下式所示:

λ

在聚合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高阶连通性,挖掘深层次的潜在实体关系,将一层扩展到V层,并将每一层实体描述融合为如下描述:

经过V层的聚合,获得用户u和数据d的多个描述,如下式所示:

使用公式(7)将所有的描述转换为一个向量,得到用户u和数据d的最终描述向量e

根据用户和数据的最终描述向量e

通过公式(12),将该用户u和数据d的预测交互概率确定为知识图谱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企业间碳计量数据共享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在用户注册时,首先需要在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中提交相关规则材料。

如果用户类型为个人,则注册之前需要提交身份证、用户ID等相关材料,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后,将用户ID、验证凭证、解密私钥授予到与用户相关联的用户钱包,并将数据及其哈希值存储在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

如果用户类型为用户为企业,则需要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法人身份证、企业ID等相关材料,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后,根据智能合约进行计算和注册,将企业用户ID、验证凭证、解密私钥授予到用户钱包,并将数据及其哈希值存储在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

用户注册完成后,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针对每个用户,构建用户数据信息的知识图谱,数据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用户用电量、当前碳计量数据、用户信息、历史碳计量数据、碳排放因子、碳排放溯源信息等。

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对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例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用户ID等)进行校验审核,然后发起对相关信用机构的访问请求。

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利用所携带的验证凭证发起对信用机构的访问请求,信用机构通过验证后,加密返回信用查询结果给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信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工商局、公安局、税务局、国家电网、第三方征信机构等组织。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利用对应解密私钥对上述结果解密后,获得信用验证结果。

当碳计量设备采集用户的碳计量数据并需要上传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时,由碳计量设备携带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分发的验证凭证以及采集数据发起对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的请求访问,系统验证通过后,由系统携带验证凭证发起对相关信用机构的访问请求,相关信用机构验证通过后,返回加密后的验证结果,并将采集的数据及其哈希值存储在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

可选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解密得到所述信用机构返回的验证结果之后,可以根据结果修改用户信息,并向用户反馈新的加密验证凭证,并通过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存储在区块链中。用户获得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反馈数据后,利用解密私钥解密得到新的系统验证凭证,并存储在用户钱包中。

当用户查询碳计量数据等信息时,从用户钱包中获取该用户相关的验证凭证,利用用户的验证凭证、待查询的信息属性对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发起请求访问,系统验证通过后,加密返回相关数据,用户利用解密私钥解密得到相关数据。

信用机构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共享,通过双方进行注册,获得对方的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双方均使用对方的验证凭证作为相应权限的证明方式。

当前组织与第三方组织发生碳计量数据交易时,第三方组织向当前组织发送相关材料进行注册,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向每个信用机构发送访问请求,例如分别向工商部门、公安部门、银行、税务部门等请求对该第三方组织的企业注册信息、法人信息、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缴税等情况进行审核,各个信用机构反馈相关数据到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

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结合工商部门、公安部门、银行、税务部门等信用机构反馈的信息并按照合同约定根据智能合约进行验证审核,如果验证审核通过,则根据合同和相关组织规定进行后续交易流程,并存储所有交易信息到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的区块链中,如果验证失败则停止相关交易流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使得电力行业中的上下游发电企业、输电公司、用电主体间数据通过区块链建立相互信任、相互访问的机制,从而实现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监管部门与行业间的碳计量数据共享。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参见图3,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前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可信身份验证模块2和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

所述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用于实现用户注册、动态权限管理、用户注销、身份查询功能,并根据组织相关管理规则授予组织相关的角色和权限,实现对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所述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普通企业、政府部门、银行等,各种主体均可作为当前组织用户。当第三方组织访问当前组织时,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根据智能合约对第三方组织进行角色权限绑定,并进行限时授权,为第三方组织分发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存储到第三方组织的用户钱包。在当前组织发起对第三方组织的访问时,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提供从第三方组织获得的验证凭证,即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为第三方组织提供的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根据第三方组织管理要求,定期更新验证凭证和解密私钥。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实时将用户信息、对第三方的授权信息和从第三方获得的验证凭证记录到区块链的区块中。

所述可信身份验证模块2用于根据预定义的身份管理智能合约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并将访问请求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中。所述用户权限的验证包括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验证,还包括需要从第三方组织获取数据时,发起对第三方组织的访问请求。在当前组织的第一用户需要通过当前组织获得第二用户提供的数据时,可信身份验证模块2根据第一用户的验证凭证、凭证期限、使用场景、数据属性信息进行智能合约验证,验证通过后,从可信身份管理模块1获得第二用户的验证凭证,并携带第二用户的验证凭证、数据属性、凭证期限、使用场景信息向第二用户发起数据获取请求。

所述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用于基于区块链中对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系统访问过程信息等原始数据和元数据的存储,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关联校验,并根据所存储的原始数据和元数据构建数据知识图谱,通过用户钱包存储用户获得的验证凭证。所述数据知识图谱将用户、组织内部数据、第三方数据进行关联,方便直观的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数据溯源做好准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包括用户数据关系构建模块30,所述用户数据关系构建模块30包括数据信息抽取模块301、信息融合模块302以及信息加工推理模块303。

所述数据信息抽取模块301,用于从碳计量数据、用户ID、碳计量设备编码、采集时间等数据中提取用户与数据的基础关系。

所述信息融合模块302,用于将可信数据存储模块3中存储的多维度数据进行计算,去除重复数据和重复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对于用户与数据间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标记。

所述信息加工推理模块303,用于以组织相关管理规则作为基础规则结合深度学习对融合后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深层的用户与数据间关系,并校正数据信息抽取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关系。所述信息加工推理模块303通过数据计算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并对用户与数据间关系进行管理。基于第一知识图谱、用户与数据交互图和数据信息,来预测用户和数据的交互概率,进而确定用户和数据的关系,消除用户与数据间的相互冲突关系,以实现对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方便后续对用户对数据访问、获取的溯源。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电/发电数据、当前碳计量数据、各阶段碳排放因子、用户相关信息、碳排放溯源及计算过程等信息。提取数据信息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结构化,将完成结构化后的信息加入第一知识图谱的数据实体集合。所述数据实体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身份令牌、营业执照、相关计量表计等能够代表实物的描述。将数据实体集合与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用户与数据之间的交互关系融合到第一知识图谱的关系集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二知识图谱。根据上下文进行词向量生成,完成对实体信息内容的分类,该词向量经过实体特征提取,将实体特征进行解码,最终得到融合所述第二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知识图谱。

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基于前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可以得到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即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前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计量数据共享方法的步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它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它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证件照自动背景替换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一种支持实时背景替换的居家办公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 一种图像背景替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6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