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多线束夹持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2:42


多线束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线束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线束可分为传递电信号的电性线束和传递机械力的机械线束,用于车辆刹车系统的拉锁线就是一种机械线束。线束作为传递信息、能量的主要载体,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对线束制备的一致性要求日益严格。

线束生产包括多个加工工序,各工序中人工是生产主力,线束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为了提升线束的加工效率,需要利用多个夹头分别夹持住多根线束,以对这些线束进行批量处理,如转运、切割等等。

然而,即便是同一批次的线束原料,也存在粗细差别。如果通过每个夹头单独配置一套动力和传动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前述困难,多个夹头就需要配置多套相互独立的动力和传动系统,不仅设备成本很高,而且不利于各根线束的一致化加工。

本申请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只需一套动力和传动系统就能同时夹紧多根具有粗细差别的线束的多线束夹持机构。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线束夹持机构,包括:

夹头安装座,

连接于所述夹头安装座上的多个夹头,以及

通过传动组件与各个所述夹头相连、以驱动各个所述夹头夹持/松开线束的动力装置;

所述夹头安装座上制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导移孔;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推拉杆,该第一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

第一摆杆,该第一摆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并且第一摆杆的第一端制有平行于该第一摆杆的长度的第一腰型孔,第一摆杆的第二端制有平行于该第一摆杆的长度的第二腰型孔;

第二推拉杆,该第二推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多个导移孔中的第一个内部,该第二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腰型孔中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摆杆的第一端铰接,该第二推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夹头中的第一个相连;

第三推拉杆,该第三推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多个导移孔中的第二个内部,该第二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腰型孔中的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摆杆的第二端铰接,该第二推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夹头中的第二个相连。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多个夹头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

左夹爪,该左夹爪的中部与所述夹头安装座铰接;

右夹爪,该右夹爪的中部与所述夹头安装座铰接;

左夹爪连杆,该左夹爪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左夹爪的一端铰接;以及右夹爪连杆,该右夹爪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右夹爪的一端铰接;

所述多个夹头中的所述第一个,其左夹爪连杆的第二端以及右夹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多个夹头中的所述第二个,其左夹爪连杆的第二端以及右夹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夹头和所述导移孔分别设置至少四个;

所述连接件包括处于所述动力装置侧的动力座和处于所述第一推拉杆侧的第二摆杆,即:在第一推拉杆与动力装置的连接路径上,相比于动力座,第二摆杆更加靠近第一推拉杆,相比于第一推拉杆,动力座更加靠近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推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与所述动力座铰接。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第四推拉杆,该第四推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二端铰接;

第三摆杆,该第三摆杆的中部与所述第四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并且第三摆杆的第一端制有平行于该第三摆杆的长度的第三腰型孔,第三摆杆的第二端制有平行于该第三摆杆的长度的第四腰型孔;

第五推拉杆,该第五推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多个导移孔中的第三个内部,该第五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腰型孔中的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摆杆的第一端铰接,该第五推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夹头中的第三个相连;

第六推拉杆,该第六推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多个导移孔中的第四个内部,该第六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四腰型孔中的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三摆杆的第二端铰接,该第六推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夹头中的第四个相连。

所述第一推拉杆的第一端制有垂直于该第一推拉杆长度的第五腰型孔,所述第四推拉杆的第一端制有垂直于该第四推拉杆长度的第六腰型孔,所述第一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五腰型孔中的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六腰型孔中的第六转轴与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多个夹头中的所述第三个,其左夹爪连杆的第二端以及右夹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多个夹头中的所述第四个,其左夹爪连杆的第二端以及右夹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动力座与所述气缸的气缸轴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夹头安装座固定。

所述夹头和所述导移孔分别设置至少五个,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为弹性伸缩杆结构的第七推拉杆,所述第七推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多个导移孔中的第五个内部,所述第七推拉杆的第一端制有垂直于该第七推拉杆长度的第七腰型孔,并且该第七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七腰型孔中的第七转轴与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铰接,该第七推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夹头中的第五个相连。

所述多个夹头中的所述第五个,其左夹爪连杆的第二端以及右夹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推拉杆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夹头和所述导移孔分别设置至少三个;

所述连接件包括处于所述动力装置侧的动力座和处于所述第一推拉杆侧的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推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与所述动力座铰接;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七推拉杆,所述第七推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多个导移孔中的第三个内部,所述第七推拉杆的第一端制有垂直于该第七推拉杆长度的第七腰型孔,并且该第七推拉杆的第一端通过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七腰型孔中的第七转轴与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二端铰接,该第七推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夹头中的第三个相连。

所述左夹爪的第二端和/或所述右夹爪的第二端制有线束夹持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借助摆杆式传动机构连接动力装置和多个夹头,当各个夹头对应的需夹持线束的粗细不同时,该摆杆式传动机构末端对应各个夹头的各个末端传动件的行程大小可自动调整,从而将粗细不一的多根线束分别夹紧,以便后序对这些线束进行批量处理,提高了线束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线束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部件移除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线束夹持机构部件移除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部分部件移除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线束夹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连接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平面图;

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图;

图9是图7的左视图;

图10是图9的B-B向剖视图;

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连接第四夹头和第五夹头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的C-C向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左视图;

图15是图14的D-D向剖视图;

图16是本申请多线束夹持机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多线束夹持机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a-线束,1-夹头,2-夹头安装座,3-传动组件,4-气缸,5-气缸架;

101-左夹爪,102-右夹爪,103-左夹爪连杆,104-右夹爪连杆;

201-导移孔;

300-动力座,301-第一推拉杆,302-第一摆杆,303-第二推拉杆,304-第一转轴,305-第三推拉杆,306-第二转轴,307-第二摆杆,308-第四推拉杆,309- 第三摆杆,310-第五推拉杆,311-第三转轴,312-第六推拉杆,313-第四转轴, 314-第七推拉杆,315-第五转轴,316-第六转轴,317-第七转轴;

401-气缸轴,402-缸体;

302a-第一腰型孔,302b-第二腰型孔,309a-第三腰型孔,309b-第四腰型孔,301a-第五腰型孔,308a-第六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且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申请所说“多个”表示不少于两个。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图1至图15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多线束夹持机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夹头安装座2,设于夹头安装座上的五个夹头1,通过传动组件3与前述五个夹头相连、以驱动这五个夹头(同步)夹持/松开线束a的气缸4。气缸4的缸体固定在气缸架5上,气缸架5与夹头安装座2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气缸4的输出轴竖直延伸,且在工作时能够向下伸出和向上缩回。

上述五个夹头1的结构完全相同,都主要由两个夹爪和两个夹爪连杆构成。具体地:每个夹头1包括左夹爪101、右夹爪102、左夹爪连杆103和右夹爪连杆104。左夹爪101的中部以及右夹爪102的中部分别与夹头安装座2铰接。左夹爪连杆103的左端与左夹爪101的上端铰接。右夹爪连杆104的右端与右夹爪102的上端铰接。为方便描述本多线束夹持机构的具体结构,现将图1至图5 中的这五个夹头自左而右依次称为第一夹头、第二夹头、第三夹头、第四夹头和第五夹头。

为了更好地夹紧线束a,本实施例在左夹爪101和右夹爪102的下端(为夹持端)分别制有线束夹持槽。

用于连接气缸4和五个夹头1的传动组件3主要包括动力座300,第一推拉杆301,第一摆杆302,第二推拉杆303,第三推拉杆305,第二摆杆307,第四推拉杆308,第三摆杆309,第五推拉杆310和第六推拉杆312。

参照图5所示,为了与前述传动组件3配合,以限定其中五根推拉杆的运动方向,在上述夹头安装座2上制有竖向贯通且相互平行的五个导移孔201,导移孔201是由夹头安装座的两个部件对接后共同形成。为了方便描述本多线束夹持机构的具体结构,将图5中的这五个导移孔201自左而右依次称为第一导移孔、第二导移孔、第三导移孔、第四导移孔和第五导移孔。

参照图1至图5所示:

动力座300与气缸4的气缸轴401固定连接,由气缸4直接带动动力座300 在图1中同步上升或下降。

第二摆杆307的中部通过第八转轴318与动力座300铰接,能够绕着其与动力座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第一推拉杆301的上端与第二摆杆307的左端铰接。可见,第二摆杆307 和动力座300连接在第一推拉杆301与气缸4之间。对称地,第四推拉杆308 的上端与第二摆杆307的右端铰接。第二摆杆307和动力座300还连接在第四推拉杆307与气缸4之间。进一步地,第一推拉杆的上端制有垂直于该第一推拉杆长度的第五腰型孔301a,第四推拉杆的上端制有垂直于该第四推拉杆长度的第六腰型孔308a,第一推拉杆的上端通过活动穿设于第五腰型孔中的第五转轴315与第二摆杆307的左端铰接,第四推拉杆的上端通过活动穿设于第六腰型孔中的第六转轴316与第二摆杆307的右端铰接。

第一摆杆302的中部与第一推拉杆301的下端铰接。并且,第一摆杆302 的左端制有第一腰型孔302a,第一摆杆302的右端制有第二腰型孔302b,前述第一腰型孔302a和第二腰型孔302b(的横截面长度)均平行于该第一摆杆的长度。对此地,第三摆杆309的中部与第四推拉杆308的下端铰接。并且,第三摆杆309的左端制有第三腰型孔309a,第三摆杆309的右端制有第四腰型孔 309b,前述第三腰型孔309a和第四腰型孔309b(的横截面长度)均平行于该第三摆杆的长度。

第二推拉杆303活动穿设于第一导移孔201内部。第二推拉杆303的上端通过活动穿设于第一腰型孔302a中的第一转轴304与第一摆杆302的左端铰接,第二推拉杆303的下端与第一夹头1相连。具体地,第二推拉杆303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夹头1上左夹爪连杆103的右端以及右夹爪连杆104的左端铰接。

第三推拉杆305活动穿设于第二导移孔201内部。第三推拉杆305的上端通过活动穿设于第二腰型孔302b中的第二转轴306与第一摆杆302的右端铰接,第二推拉杆305的下端与第二夹头1相连。具体地,第三推拉杆305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夹头1上左夹爪连杆103的右端以及右夹爪连杆104的左端铰接。

第五推拉杆310活动穿设于第四导移孔201内部。第五推拉杆310的上端通过穿设于第三腰型孔309a中的第三转轴311与第三摆杆309的左端铰接,第五推拉杆310的下端与第四夹头1相连。具体地,第五推拉杆310的下端分别与第四夹头1上左夹爪连杆103的右端以及右夹爪连杆104的左端铰接。

第六推拉杆312活动穿设于第三导移孔201内部。第六推拉杆312的上端通过活动穿设于第四腰型孔309b中的第四转轴313与第三摆杆309的右端铰接,第六推拉杆312的下端与第五夹头1相连。具体地,第六推拉杆312的下端分别与第五夹头1上左夹爪连杆103的右端以及右夹爪连杆104的左端铰接。

第七推拉杆314活动穿设于第三导移孔201内部。第七推拉杆314的上端制有第七腰型孔(图中未示出),第七腰型孔(的横截面长度)垂直于第七推拉杆的长度。第七推拉杆314的上端通过活动穿设于前述第七腰型孔中的第七转轴317与第二摆杆307的中部铰接,第七推拉杆314的下端与第三夹头1相连。具体地,第七推拉杆314的下端分别与第三夹头1上左夹爪连杆103的右端以及右夹爪连杆104的左端铰接。

假设图5中五根待夹持线束a的直径自左而右依次递增。工作时,当五个夹头1分别对准这五根线束a后,气缸4的动作驱动动力座300下移。动力座300推动第二摆杆307下移,第二摆杆307推动第一推拉杆302、第四推拉杆308 和第七推拉杆314下移。第二摆杆307下移推动第二推拉杆303、第三推拉杆 305下移,第四推拉杆308推动第五推拉杆310、第六推拉杆312下移。因为处于传动路径最末端的第二推拉杆303、第三推拉杆305、第七推拉杆314、第五推拉杆310和第六推拉杆312分别受到夹头安装座2上五个导向孔201的限制,所以末端的这五根推拉杆只能在图5中竖直平移。第二推拉杆303推动第一夹头1上左夹爪连杆103的右端和右夹头连杆104的左端下移,进而使得左夹爪连杆103与右夹头连杆104的总长度(二者在左右方向的直线总长度)变大,带动左夹爪101和右夹爪102的下端相互靠近,做夹持第一根线束a的动作。同理,第三推拉杆305下移,带动第二夹爪1做夹持第二根线束a的动作。第七推拉杆314下移,带动第三夹爪1做夹持第三根线束a的动作。第五推拉杆 310下移,带动第四夹爪1做夹持第四根线束a的动作。第六推拉杆312下移,带动第五夹爪1做夹持第五根线束a的动作。如果前述末端的五根推拉杆以同样的行程下移,因五根线束a的粗细自左而右依次递增,所以最右侧(第五根) 线束a最先被夹住。气缸4继续动作,第四推拉杆308、第七推拉杆314和第一推拉杆302继续下移,因此时第五根线束a已被夹紧,故而第六推拉杆312已无下移空间,下移的第五推拉杆308推动第三摆杆309绕着二者的铰接点做逆时针摆动,第五推拉杆310下移。与此同时,第一推拉杆302带动第一摆杆302、第二推拉杆303和第三推拉杆305下移。剩余四根线束中最粗的第四根线束a 先于其他三根被第四夹头1夹紧,此时第三摆杆309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动力座300在气缸4的驱动下继续下移,因第四和第五根线束a均已被夹紧,故而第四推拉杆308五下移空间,下移的动力座300推动第二摆杆307的绕着二者的铰接点做逆时针摆动,第七推拉杆314和第一推拉杆302继续下移,第一推拉杆302推动第一摆杆302下移,第一摆杆302推动第二推拉杆303和第三推拉杆305下移。因为第一推拉杆302的下移速度大于第七推拉杆314,所以一般情况下第二根线束a先被第二夹头1夹紧。之后,第一推拉杆302继续下移推动第一摆杆302绕着二者的铰接点逆时针摆动,第二推拉杆303下移而带动第一夹头1夹紧第一根线束a。此时,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根线束a均被夹紧,第二摆杆307已无下移空间,如果第七推拉杆314也采用其他推拉杆的刚性结构,处于中间的第三根线束a将无法夹紧。基于此,本实施例将第七推拉杆314设为弹性伸缩杆,从而使得第五根线束a被夹紧时,受压缩短的第七推拉杆314已经对第三夹头1施加了向下的推力,进而使得第三夹头1对中间的第三根线束a已经施加了一定(较小)的柔性的夹持力,当最细的第一根线束被夹紧后,前述的柔性的夹持力已足够大。

不难理解,若气缸4带动动力座300上移,各根推拉杆上移,五个夹头1 分别松开五根线束。气缸4下推,夹头夹紧线束a;气缸4上拉,夹头松开线束 a。本领域普通技术容易知晓,如果初始状态下夹头1的左夹爪连杆与右夹爪连杆呈正V字型布置,那么气缸4下推,夹头松开线束a;气缸4上拉,夹头夹紧线束a。另外,若将这种多线束夹持机构倾斜或倒立布置,同样能够正常工作二夹持/松开线束。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显然涵盖了前述各种情况。

因为在工作时传动组件最末端的五根推拉杆只能竖直平移,而不能左右移动或摆动,如果不在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两端设置腰型孔,将导致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无法摆动,进而导致各个夹头1不能夹持住粗细不一的线束a。可见,在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两端设置腰型孔的目的在于:使得该多线束夹持机构在使用时,其上的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能够顺利摆动,进而使各个夹头1分别夹持住粗细不一的多根线束a。

不难理解,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两端的腰型孔,已经使得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分别具有左右移动的空间。所以,即便不在第一推拉杆 301上端和第四推拉杆308上端设置腰型孔,第二摆杆307也能够顺利摆动,不过这就需要第一摆杆302和第三摆杆309两端腰型孔的尺寸(横截面长度)较大,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正是这样的原因,本实施例才在第一推拉杆301 的上端设置了上述的第五腰型孔301a,在第四推拉杆308的上端设置了上述的第六腰型孔308a。

由上述工作原理不难知晓,如果仅保留五个夹头1中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一推拉杆301的上端直接借助联轴器与气缸4的气缸轴连接,并移除其他非必要零部件,工作时由气缸4直接推动第一推拉杆301下移,第一摆杆302 摆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就能够分别夹紧粗细不同的两根线束。

此外,参照图16所示,如果去除上述五个夹头1中的第三夹头,根据上述原理,余下的四个夹头1同样能够分别夹紧粗细不同的四根线束。

另外,参照图17所示,如果去除上述五个夹头1中的第四夹头和第五夹头,并将第三夹头移动至第二摆杆307的右端,根据上述原理,这三个夹头1能够分别夹紧粗细不同的三根线束。而且与最右侧夹头1对应的末端推拉杆无需设置成弹性伸缩杆。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相关技术
  • 多线束夹持机构
  • 一种可多线束同步固定式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技术分类

0612011271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