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锚定器械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7:41


锚定器械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定器械。

背景技术

在各类外科手术,例如心脏瓣膜介入修复手术中,常常需要通过导管进行远端操作,以使自攻螺丝攻入人体组织来进行锚定,并在完成锚定操作后,还需将导管与自攻螺丝进行解离。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管与自攻螺丝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在自攻螺丝攻入组织后,通过反向旋转以实现导管与自攻螺丝螺纹的解离。然而,技术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解离螺纹和自攻螺丝攻入组织的螺旋方向相反,导致在执行导管的解离操作时,攻入组织的自攻螺丝,会有被旋转出组织的趋势,大大降低了锚定力,在个别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在解离过程中自攻螺丝被完全旋出组织的问题。

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的连接方式,通过剪断中间的拉丝以实现凸起与凹槽的脱离,从而达到解离目的。然而,此技术潜在问题是,为了降低运送过程中误解离风险,拉线必须始终保持紧拉状态,导致了系统中会有张紧力存在,此外,拉线的存在也占用了导管的内部空间。

有鉴于此,亟需一种方便解离且不会影响锚定力的锚定器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锚定器械,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器械,其包括锚定件;导管;以及连接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锚定件上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导管上的第二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结合至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供所述导管与所述锚定件之间处于连接状态或解离状态。

可选地,所述锚定件包括自攻螺丝。

可选地,当所述导管与所述锚定件之间处于所述解离状态时,通过令所述导管沿其周向朝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锚定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由解离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而令所述导管与锚定件由所述解离状态切换至所述连接状态;当所述导管与所述锚定件之间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通过令所述导管沿其周向带动朝所述锚定件同步朝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以控制所述锚定件针对指定部位执行锚定操作;当所述导管与所述锚定件之间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通过令所述导管沿其周向朝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锚定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由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解离位置,而供所述导管与所述锚定件由所述连接状态切换至所述解离状态。

可选地,所述锚定件还包括止逆结构,用于防止所述锚定件朝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可选地,所述止逆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自攻螺丝上的至少一个倒刺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螺旋方向,所述锚定件具有第二螺旋方向,所述第一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芯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套设于所述芯轴上,以借由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芯轴共同形成定义有限位区、通道区、卡合区的凹设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套接部以及自所述套接部延伸的卡合部;其中,所述套接部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芯轴上,以使所述套接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限位区内,并借由所述限位区的侧壁对所述套接部提供止挡,借以限定所述套接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最大套接程度。所述卡合部可经由所述通道区进入或离开所述卡合区,且当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卡合区中时,所述卡合部可相对于所述卡合区在锁定位置和解离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可通过令所述导管沿其轴向朝接近所述锚定件的方向移动,以供所述套接部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芯轴上,并借由所述限位区的侧壁对所述套接部提供止挡,借以限定所述套接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最大套接程度;可通过令所述导管沿其周向相对于所述锚定件旋转,以供所述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卡合区在锁定位置和解离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本体以及自所述卡合本体延伸的凸部,且其中,所述通道区具有第一宽度,所述限位区具有第二宽度,所述卡合本体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为实质相等,所述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宽度为所述第三宽度的至少两倍;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具有第一平行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所述套接部具有第二平行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所述卡合部包括具有第一高度的斜侧壁;其中,当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卡合区中时,所述第一平行侧壁和所述第二平行侧壁之间的间距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高度。

可选地,所述卡合部呈7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采用相同原料的一体切割工艺而形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锚定器械具有解离操作不会影响攻入组织的锚定力的优点。

再者,通过利用螺旋卡扣形式连接锚定件和导管,可以有效降低误解离的风险。

此外,本申请的锚定器械具有结构设计简单,零件数量少,且解离过程不会影响锚定力的有点。

另外,本申请的锚定器械还重复执行连接以及解离操作,以利于提高手术过程中攻入组织的锚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为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示的锚定器械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1为锚定件和导管处于连接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锚定件和导管处于解离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6A至6E为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锚定器械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元件标号

1:锚定器械;

11:锚定件;

111:止逆结构;

12:导管;

13:连接组件;

131:第一连接结构;

131A:第一平行侧壁;

1311:凹设部;

1311A:限位区;

1311B:通道区;

1311C:卡合区;

1312A:锁定位置;

1312B:解离位置;

132:第二连接结构;

132A:第二平行侧壁;

1321:套接部;

1322:卡合部;

1322A:斜侧壁

13221:卡合本体;

13222:凸部;

133: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呈上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应用于外科手术(例如心脏瓣膜介入修复手术)的各类锚定器械在执行导管的解离过程中,攻入组织的自攻螺丝会有被旋出组织的趋势,降低了自攻螺丝的锚定力,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锚定器械,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技术课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本申请的锚定器械1可适用于心脏瓣膜介入修复手术(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适用于其他任何需要执行组织锚定的外科手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锚定器械1主要包括锚定件11、导管12、连接组件13。

于本实施例中,锚定件11例如为自攻螺丝。连接组件13包括有设于锚定件11上的第一连接结构131和设于导管12上的第二连接结构132。

具体而言,第二连接结构132可拆卸地结合至第一连接结构131,以供导管12与锚定件11之间处于连接状态或解离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当导管12与锚定件11之间处于解离状态时(即图2所示状态),通过令导管12沿其周向朝第一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F1方向)相对于锚定件11旋转,以使第二连接结构132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131由解离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借以使得导管12与锚定件11由解离状态切换至连接状态(即如图1所示状态)。

此外,当导管12与锚定件11之间处于连接状态时,通过令导管12沿其周向带动朝锚定件11同步朝第一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F1方向)旋转,可控制锚定件11针对指定部位(例如图7所示的人体组织)执行锚定操作。

再者,当导管12与锚定件11之间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通过令导管12沿其周向朝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F2方向)相对于锚定件11旋转,以使第二连接结构132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131由锁定位置移动至解离位置,而供导管12与锚定件11由连接状态切换至解离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31和第二连接结构132具有第一螺旋方向,锚定件11具有第二螺旋方向,且第一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方向相反。

例如,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31和第二连接结构132的螺旋方向呈现向左的趋势,而锚定件11的螺旋方向则呈现向右的趋势,借由此设计机制,可使得在执行锚定件11和导管12之间的解离操作时,必须施加一个螺旋上升的作用力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解离,相较于直线形式的卡扣设计,本申请可以有效降低误解离的风险。

于另一实施例中,请配合参阅图3和图4,连接组件13的第一连接结构131和第二连接结构132也可设计为相互结构适配的3D卡合结构,其具体的卡合结构设计并不以此附图所示为限,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请配合参考图5A至图5C,于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3还包括芯轴133,且第一连接结构131可固定套设在芯轴133的外周。

如图6A至图6E所示,可借由套设在芯轴133外周的第一连接结构131而形成定义有限位区1311A、通道区1311B、卡合区1311C的凹设部1311,于本实施例中,通道区1311B可介于限位区1311A以及卡合区1311C之间。

再者,第二连接结构132还包括有套接部1321以及自套接部1321延伸的卡合部1322,其中,套接部1321可拆卸地套设于芯轴133上,以使套接部1321至少部分地位于限位区1311A内,并借由限位区1311A的侧壁对套接部1321提供止挡,借以限定套接部1321与芯轴133之间的最大套接程度。

具体而言,可令导管12沿其轴向朝接近锚定件11的方向移动(参考图2所示的D1方向),以使第二连接结构132套设在芯轴133上,并借由限位区1311A的侧壁对套接部1321提供止挡,以限制导管12沿D1方向相对于锚定件11移动的最大距离。反之,当导管12沿其轴向朝远离锚定件11的方向移动(参考图2所示的D2方向)时,可令第二连接结构132脱离于芯轴133,进而完成导管12与锚定件11之间的解离操作。

再者,第二连接结构132的卡合部1322可经由通道区1311B进入或离开卡合区1311C。

例如,参考图6B,当导管12沿其轴向朝接近锚定件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结构132的卡合部1322可自限位区1311A经由通道区1311B进入卡合区1311C,反之,当导管12沿其轴向朝远离锚定件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结构132的卡合部1322可自卡合区1311C经由通道区1311B进入限位区1311A。

于本实施例中,当卡合部1322位于卡合区1311C中时,卡合部1322可相对于卡合区1311C在锁定位置1312A和解离位置1312B之间移动,以提供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31固定结合,或提供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31相互分离。

具体而言,可通过令导管12沿其周向相对于锚定件11旋转,以供卡合部1322相对于卡合区1311C在锁定位置和解离位置之间移动。

例如,当令导管12沿其轴向相对于锚定件11朝图2所示的F1方向旋转时,可提供卡合部1322由卡合区1311C的解离位置1312B移动至锁定位置1312A,反之,当令导管12沿其轴向相对于锚定件11朝图2所示的F2方向旋转时,可提供卡合部1322由卡合区1311C的锁定位置1312A移动至解离位置1312B。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132的卡合部1322进一步包括有卡合本体13221以及自卡合本体13221延伸的凸部13222,使得卡合部1322整体呈7字型,但并不以此为限,卡合部1322亦可呈现其他形状的结构设计。

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31和第二连接结构为采用相同原料的一体切割工艺而形成

如图6A、6B、6E所示,通道区1311B具有第一宽度a,限位区1311A具有第二宽度c,卡合本体13221具有第三宽度b,其中,第一宽度a与第二宽度c二者为实质相等,且第一宽度a、第二宽度c为第三宽度b的至少两倍,亦即,a=c≥2b。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31具有第一平行侧壁131A;第二连接结构132的套接部1321具有第二平行侧壁132A,且第二连接结构132的卡合部1322包括具有第一高度e的斜侧壁1322A;其中,当卡合部1322位于卡合区1311C中时,第一连接结构131的第一平行侧壁131A和第二连接结构132的第二平行侧壁132A之间的间距距离h不小于斜侧壁1322A的第一高度e,亦即,h≥e(参考图6A,图6B)。

于本实施例中,锚定件11还包括止逆结构111(参考图2),其可用于防止自攻螺丝11(锚定件11)随着导管12的解离操作而同步朝第二方向旋转(即图2所示的F2方向),以确保在执行解离操作时,锚定件11的锚定力不受影响。

可选地,止逆结构111可包括设于自攻螺丝11上的至少一个倒刺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采用其他结构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锚定器械可在执行解离操作时,锚定件针对攻入组织的锚定力不会受到影响。

再者,本申请利用螺旋卡扣方式可拆卸的连接锚定件和导管,可以使得在执行解离操作时,需要施加一个螺旋上升的作用力才能完成二者之间的解离操作,借此可以有效降低误解离操作的风险。

此外,本申请的锚定器械可提供医生重复执行锚定件与导管之间的解离操作和连接操作,以利于提高攻入组织的锚定效果。

另外,本申请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组成零件少的优点,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磁锚定腔镜手术牵拉暴露的磁锚定牵拉器械
  • 一种用于磁锚定腔镜手术牵拉暴露的伞形磁锚定牵拉器械
技术分类

0612011287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