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加工缠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加工缠绕机(公开号:CN206654609U),包括滑座、底板、支架和转轴;所述滑座上滑动连接底板,滑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水平的电动伸缩杆;转轴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第一缠绕盘和第二缠绕盘相对设置,且第一缠绕盘的直径大于第二缠绕盘的直径,在第一缠绕盘和第二缠绕盘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所述第一缠绕盘和第二缠绕盘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底板上还固定安装有转速计数器。

当前光缆缠绕机存在以下缺点:1、光缆缠绕机绕出来的光缆不均匀,不能实现自动化,在缠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增加了成本;2、当前多采用丝杠、螺母锁紧的方式对缠绕筒进行固定锁紧,以保证缠绕筒进行缠绕作业,由于缠绕筒及光缆过重会造成丝杠、螺母的损耗加剧,导致缠绕筒转动时丝杠易断裂;2、当光缆缠绕完毕后,缠绕筒及光缆过重,缠绕筒及光缆取用时很困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拆卸,影响光缆加工缠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缆缠绕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光缆缠绕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包括L形底板,所述L形底板的底面设有U形侧板,所述L形底板的顶面左后方拐角处设有一对固定座,一对所述固定座的顶端部之间设有联动轴;

所述L形底板的顶面设有一对定位座,一对所述定位座的顶端部之间设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左端部通过联动皮带与联动轴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横轴上套设有横筒,所述横筒的中部套设有一对套环,一对所述套环的外环面上设有四块连接块,位于上方的连接块的顶面上设有一对椭圆杆;

所述L形底板的底面左后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U形侧板的右侧壁之间设有一对弧形侧板,一对所述弧形侧板通过平移机构与固定板及U形侧板进行连接;

一对所述弧形侧板的上方设有横向放置的空心辊轴,所述空心辊轴上套设有缠绕筒,所述空心辊轴的两端部套设有一对挡盘,所述联动轴的右端部设有矩形套筒,所述空心辊轴的左端部滑动套设在矩形套筒的右端部上,所述矩形套筒通过限位机构与空心辊轴卡合连接。

优选地,一对所述固定座的顶端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底部两端插设有一对第一螺栓,每根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部均与固定座螺纹锁紧,每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联动轴的两端部贯穿插设在一对第一轴承内并延伸至外侧;

一对所述定位座的顶端部均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底部两端插设有一对第二螺栓,每根所述第二螺栓的底端部均与定位座螺纹锁紧,每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横轴的两端部贯穿插设在一对第二轴承内并延伸至外侧。

优选地,所述L形底板的顶面左前方拐角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联动轴的左端部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进行传动连接;

所述联动轴的中部套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横轴的左端部套设有第四皮带轮,所述联动皮带的两端部分别套设在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并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旋往复槽,位于正前方的连接块的里侧面中部设有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配合滑动卡合在螺旋往复槽内;

位于一对定位座的底部之间设有矩形槽钢,所述矩形槽钢的底面与L形底板的顶面固接,位于下方的连接块的底面中部插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端部延伸至矩形槽钢内,所述定位杆的底端部套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卡合在矩形槽钢内。

优选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丝杠、第二驱动皮带,每块所述弧形侧板的底边中部均设有螺纹筒,所述固定板与U形侧板的右侧壁之间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部分别与固定板、U形侧板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依次贯穿一对螺纹筒并与一对螺纹筒螺纹连接;

每块所述弧形侧板的底边两端均设有限位滑筒,所述丝杠的前后两侧设有一对限位滑杆,每根所述限位滑杆的两端部均分别与固定板、U形侧板的右侧壁固接,每根所述限位滑杆均依次贯穿对应的限位滑筒并与限位滑筒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套设有第五皮带轮,所述丝杠的左端部贯穿固定板并套设有第六皮带轮,所述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与第六皮带轮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心辊轴的两端部套设有一对法兰环,每个所述法兰环的外侧面均布插设有若干法兰螺栓,每根所述法兰螺栓的里端部均贯穿挡盘并与缠绕筒螺纹锁紧;

所述挡盘的外环面上套设有滑动转环,每块所述弧形侧板的顶面上均开设有弧形滑槽,每个所述滑动转环的底部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矩形套筒的左侧套设有固定挡环,所述空心辊轴的左端部抵紧在固定挡环上,所述矩形套筒的顶面左侧插设有T形螺杆;

所述T形螺杆的底端部设有限位凸轮,所述限位凸轮的左侧壁滑动抵在矩形套筒的左侧壁上,所述限位凸轮的右侧壁滑动抵在限位挡块的左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T形螺杆的上半段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多边形滑杆的左段上套设有张力弹簧;

所述矩形套筒的右端部开设有四个矩形缺口,所述空心辊轴的两端口内壁均设有四个圆形排列的矩形卡槽,每块所述限位压板均穿过对应的矩形缺口并抵紧在矩形卡槽内。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前准备工作,旋转T形螺杆向上螺旋转动,带动限位凸轮向上滑动,在张力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带动多边形滑杆及限位挡块、十字铰接板沿着固定隔板的中部向左平移,在铰接连杆的铰接作用下,带动摆动压臂及限位压板向内合拢;再把空心辊轴、缠绕筒及一对挡盘水平放置在一对弧形侧板,使得一对挡盘及滑动转环的底部滑动放置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

步骤二,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带动第五皮带轮同步转动,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带动第六皮带轮及丝杠同步转动,丝杠与一对螺纹筒的螺纹作用,带动限位滑筒沿着限位滑杆向左滑动,同步带动一对弧形侧板及空心辊轴、缠绕筒向左平移,带动空心辊轴的左端口套设在矩形套筒的外侧并抵紧在固定挡环上;

步骤三,旋转T形螺杆向下螺旋转动,带动限位凸轮向下滑动,带动复位弹簧压缩变形,限位凸轮向右抵紧限位挡块,并带动多边形滑杆及限位挡块、十字铰接板沿着固定隔板的中部向右平移,带动张力弹簧压缩变形,并在铰接连杆的铰接作用下,带动摆动压臂及限位压板向外展开,使得限位压板均穿过对应的矩形缺口并抵紧在矩形卡槽内;

步骤四,光缆缠绕时,光缆的一端穿过一对椭圆杆并固定在缠绕筒上,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同步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联动轴、第三皮带轮及矩形套筒同步转动;矩形套筒转动时,由于限位压板的卡合作用,矩形套筒带动空心辊轴、缠绕筒及一对挡盘进行转动,使得滑动转环的外环侧壁沿着弧形滑槽内进行转动;

步骤五,同时,第三皮带轮通过联动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横轴、横筒进行同步转动,由于螺旋往复槽与往复滑块的限位作用,带动套环、连接块进行横向往复滑动,同步带动定位杆、滑轮沿着矩形槽钢进行往复滑动;

步骤六,随着缠绕筒的转动,带动光缆进行缠绕作业,随着套环带动椭圆杆往复滑动,使得光缆均匀的分布在缠绕筒的外表面上并进行自动缠绕作业,当光缆缠绕停止后,停止第一电机,并反向重复步骤三、步骤二,再取出缠绕好的空心辊轴及缠绕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发明中,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带动缠绕筒转动时,可同步带动一对椭圆杆进行往复平移,再通过一对椭圆杆携带光缆均匀分布在缠绕筒上,可对光缆进行均匀的缠绕作业,保证了缠绕筒转动时的稳定性;

2、在本发明中,通过限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带动四个摆动压臂及限位压板向外展开,带动限位压板穿过对应的矩形缺口并抵紧在矩形卡槽内,使得矩形套筒的右端部牢牢的固定卡合在空心辊轴的左端口内,增加了辊轴辊轴及缠绕筒进行光缆缠绕的稳定性;

3、在发明中,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带动一对弧形侧板进行左右平移,同步带动空心辊轴及缠绕筒进行左右平移,方便了对缠绕筒及光缆进行快速取用,减轻了人工作业的劳动负担;

综上所述,本发明既可对光缆进行均匀的缠绕作业,保证了缠绕筒转动时的稳定性,也方便了对缠绕筒及光缆进行快速取用,减轻了人工作业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左视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右视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的未使用状态左视结构示意;

图4为本发明的未使用状态右视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不含缠绕筒);

图7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局部剖切示意;

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中序号:1、L形底板;11、U形侧板;12、固定座;13、联动轴;14、第一电机;15、第一驱动皮带;16、联动皮带;2、定位座;21、横轴;22、横筒;23、矩形槽钢;24、套环;25、连接块;26、椭圆杆;27、往复滑块;28、定位杆;29、滑轮;3、固定板;31、丝杠;32、限位滑杆;33、弧形侧板;34、螺纹筒;35、限位滑筒;36、第二电机;37、第二驱动皮带;4、空心辊轴;41、缠绕筒;42、挡盘;43、滑动转环;44、法兰环;5、矩形套筒;51、固定挡环;52、固定隔板;53、多边形滑杆;54、十字铰接板;55、限位挡块;56、T形螺杆;57、限位凸轮;58、摆动压臂;59、限位压板;510、铰接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加工自动缠绕设备,参见图1-10,具体的,包括L形底板1,L形底板1的底面设有左侧边、前侧边固定连接的U形侧板11,L形底板1的顶面左后方拐角处设有一对固定座12,一对固定座12的顶端部之间设有横向转动连接的联动轴13;L形底板1的顶面左前方、右前方两拐角处设有一对定位座2,一对定位座2的顶端部之间设有横向转动连接的横轴21,横轴21的左端部通过联动皮带16与联动轴13的中部转动连接;横轴21上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横筒22,横筒22的中部套设有一对滑动连接的套环24,一对套环24的外环面上设有四块圆形排列的连接块25,位于上方的连接块25的顶面上设有一对平行设置的椭圆杆26;L形底板1的底面左后方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与U形侧板11的右侧壁之间设有一对平行放置的弧形侧板33,一对弧形侧板33通过平移机构与固定板3及U形侧板11进行连接;一对弧形侧板33的上方设有横向放置的空心辊轴4,空心辊轴4上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缠绕筒41,空心辊轴4的两端部套设有一对与缠绕筒41锁紧连接的挡盘42,空心辊轴4的两端口为矩形孔状,联动轴13的右端部设有矩形套筒5,空心辊轴4的左端部滑动套设在矩形套筒5的右端部上,矩形套筒5通过限位机构与空心辊轴4卡合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对固定座12的顶端部均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的底部两端插设有一对第一螺栓,每根第一螺栓的底端部均与固定座12螺纹锁紧,每座第一轴承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轴承,联动轴13的两端部贯穿插设在一对第一轴承内并延伸至外侧,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螺栓与固定座12进行螺纹锁紧,方便了对联动轴13进行拆卸检修;

具体的,在一对定位座2的顶端部均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的底部两端插设有一对第二螺栓,每根第二螺栓的底端部均与定位座2螺纹锁紧,每座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轴承,横轴21的两端部贯穿插设在一对第二轴承内并延伸至外侧,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螺栓与定位座2进行螺纹锁紧,方便了对横轴21进行拆卸检修。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L形底板1的顶面左前方拐角处设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型号为1FL6044-2AF21-1LB1,第一电机14的电机轴端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一皮带轮,联动轴13的左端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的外径小于第二皮带轮的外径,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15与第二皮带轮进行传动连接;

需说明的是:第一电机14的电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同步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15带动第二皮带轮、联动轴13、第三皮带轮及矩形套筒5同步转动,第一电机14通过第一驱动皮带15可带动联动轴13进行同步转动;

需说明的是:联动轴13的中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三皮带轮,横轴21的左端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四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的外径小于第四皮带轮的外径,联动皮带16的两端部分别套设在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并进行传动连接;

需说明的是:第三皮带轮通过联动皮带16带动第四皮带轮、横轴21、横筒22进行同步转动,联动轴13通过联动皮带16可带动横轴21进行同步转动。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横筒2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旋往复槽,位于正前方的连接块25的里侧面中部设有活动铰接的往复滑块27,往复滑块27配合滑动卡合在螺旋往复槽内;横轴21及横筒22转动时,由于螺旋往复槽与往复滑块27的限位作用,带动套环24、连接块25进行横向往复滑动,同步带动一对椭圆杆26进行横向往复运动,再通过一对椭圆杆26携带光缆均匀分布在缠绕筒41上;

位于一对定位座2的底部之间设有矩形槽钢23,矩形槽钢23的底面与L形底板1的顶面固接,位于下方的连接块25的底面中部插设有转动连接的定位杆28,定位杆28的底端部延伸至矩形槽钢23内,定位杆28的底端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滑轮29,滑轮29滑动卡合在矩形槽钢23内;

工作时,当套环24及连接块25横向往复滑动时,位于下方的连接块25同步带动定位杆28、滑轮29沿着矩形槽钢23进行往复滑动,通过滑轮29配合在矩形槽钢23内进行滑动,增加了套环24及一对椭圆杆26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空心辊轴4的两端部套设有一对法兰环44,每个法兰环44的外侧面均布插设有若干法兰螺栓,每根法兰螺栓的里端部均贯穿挡盘42并与缠绕筒41螺纹锁紧;通过法兰螺栓及法兰环44的配合锁紧,可对挡盘42及缠绕筒41进行拆卸及检修;

具体的,在挡盘42的外环面上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滑动转环43,每块弧形侧板33的顶面上均开设有弧形滑槽,每个滑动转环43的底部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当空心辊轴4及缠绕筒41进行转动时,可带动滑动转环43沿着弧形滑槽内进行滑动,进而可保证缠绕筒41缠绕光缆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中,还存在缠绕筒41缠绕完毕后,由于缠绕筒41过重不方便对其移动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板3的前端部设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二电机36,第二电机36的型号为MS6H-130CS15B2-21P8,第二电机36的电机轴端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五皮带轮,丝杠31的左端部贯穿固定板3并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六皮带轮,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37与第六皮带轮进行传动连接;

在第二电机36的电机轴带动第五皮带轮同步转动,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37带动第六皮带轮及丝杠31同步转动,第二电机36通过第二驱动皮带37可同步带动丝杠31进行转动;

具体的,平移机构包括丝杠31、第二驱动皮带37,每块弧形侧板33的底边中部均设有贯穿固接的螺纹筒34,固定板3与U形侧板11的右侧壁之间设有横向放置的丝杠31,丝杠31的两端部分别与固定板3、U形侧板1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丝杠31依次贯穿一对螺纹筒34并与一对螺纹筒34螺纹连接;丝杠31与一对螺纹筒34的螺纹作用,同步带动一对弧形侧板33及空心辊轴4、缠绕筒41向右平移,带动空心辊轴4的左端口脱离矩形套筒5的右端口,使缠绕筒41平移至最右侧,再对缠绕筒41进行搬运作业;

需说明的是:每块弧形侧板33的底边两端均设有贯穿固接的限位滑筒35,丝杠31的前后两侧设有一对平行放置的限位滑杆32,每根限位滑杆32的两端部均分别与固定板3、U形侧板11的右侧壁固接,每根限位滑杆32均依次贯穿对应的限位滑筒35并与限位滑筒35滑动连接;

工作时,当一对弧形侧板33平移时,同步带动限位滑筒35沿着限位滑杆32进行滑动,由于每块弧形侧板3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了限位滑筒35,增加了限位滑筒35及限位滑杆32对弧形侧板33支撑性能,进而可有效的保证一对弧形侧板33平移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中,还存在空心辊轴4的左端部与矩形套筒5的右端部卡合不牢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如图8和图10所示,限位机构包括摆动压臂58、铰接连杆510,矩形套筒5内中部设有固定隔板52,固定隔板52的中部插设有滑动贯穿的多边形滑杆53,多边形滑杆53的左端部设有限位挡块55,多边形滑杆53的左段上套设有张力弹簧,多边形滑杆53的右端部设有十字铰接板54;

工作时,当多边形滑杆53沿着固定隔板52的中部向右滑动时,多边形滑杆53同步带动限位挡块55、十字铰接板54向右平移,使得张力弹簧压缩变形;

在矩形套筒5内壁上设有四个圆形排列的双耳座,每座双耳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摆动压臂58的里端部活动铰接,每个摆动压臂58的外段上均设有限位压板59,十字铰接板54的四个端部设有四对活动铰接的铰接连杆510,每个摆动压臂58的折弯中部均设有单耳座,每对铰接连杆510的外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单耳座活动铰接;

在矩形套筒5的右端部开设有四个矩形缺口,空心辊轴4的两端口内壁均设有四个圆形排列的矩形卡槽,每块限位压板59均穿过对应的矩形缺口并抵紧在矩形卡槽内;具体的,十字铰接板54通过四对铰接连杆510的铰接作用,带动四个摆动压臂58同步向外展开,带动限位压板59穿过对应的矩形缺口并抵紧在矩形卡槽内,使得矩形套筒5的右端部牢牢的固定卡合在空心辊轴4的左端口内。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中,还存在不方便控制多边形滑杆53进行左右平移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矩形套筒5的左侧套设有固定挡环51,空心辊轴4的左端部抵紧在固定挡环51上,矩形套筒5的顶面左侧插设有螺旋贯穿的T形螺杆56,T形螺杆56的上半段上套设有复位弹簧;T形螺杆56的底端部设有转动连接的限位凸轮57,限位凸轮57的左侧壁滑动抵在矩形套筒5的左侧壁上,限位凸轮57的右侧壁滑动抵在限位挡块55的左侧面上;

具体的,旋转T形螺杆56向上或向下螺旋转动,带动限位凸轮57向上或向下滑动,带动复位弹簧压缩变形,由于限位凸轮57的右侧壁为凸轮状:当限位凸轮57由上向下滑动抵在限位挡块55上,带动多边形滑杆53向右平移,进而可带动四个摆动压臂58及限位压板59向外展开;当限位凸轮57由下向上滑动抵在限位挡块55上,带动多边形滑杆53向左平移,进而可带动四个摆动压臂58及限位压板59进行合拢。

实施例五:参见图11,具体的,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使用前准备工作,旋转T形螺杆56向上螺旋转动,带动限位凸轮57向上滑动,在张力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带动多边形滑杆53及限位挡块55、十字铰接板54沿着固定隔板52的中部向左平移,在铰接连杆510的铰接作用下,带动摆动压臂58及限位压板59向内合拢;再把空心辊轴4、缠绕筒41及一对挡盘42水平放置在一对弧形侧板33,使得一对挡盘42及滑动转环43的底部滑动放置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36,第二电机36的电机轴带动第五皮带轮同步转动,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37带动第六皮带轮及丝杠31同步转动,丝杠31与一对螺纹筒34的螺纹作用,带动限位滑筒35沿着限位滑杆32向左滑动,同步带动一对弧形侧板33及空心辊轴4、缠绕筒41向左平移,带动空心辊轴4的左端口套设在矩形套筒5的外侧并抵紧在固定挡环51上;

步骤三,旋转T形螺杆56向下螺旋转动,带动限位凸轮57向下滑动,带动复位弹簧压缩变形,限位凸轮57向右抵紧限位挡块55,并带动多边形滑杆53及限位挡块55、十字铰接板54沿着固定隔板52的中部向右平移,带动张力弹簧压缩变形,并在铰接连杆510的铰接作用下,带动摆动压臂58及限位压板59向外展开,使得限位压板59均穿过对应的矩形缺口并抵紧在矩形卡槽内;

步骤四,光缆缠绕时,光缆的一端穿过一对椭圆杆26并固定在缠绕筒41上,启动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电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同步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15带动第二皮带轮、联动轴13、第三皮带轮及矩形套筒5同步转动;矩形套筒5转动时,由于限位压板59的卡合作用,矩形套筒5带动空心辊轴4、缠绕筒41及一对挡盘42进行转动,使得滑动转环43的外环侧壁沿着弧形滑槽内进行转动;

步骤五,同时,第三皮带轮通过联动皮带16带动第四皮带轮、横轴21、横筒22进行同步转动,由于螺旋往复槽与往复滑块27的限位作用,带动套环24、连接块25进行横向往复滑动,同步带动定位杆28、滑轮29沿着矩形槽钢23进行往复滑动;

步骤六,随着缠绕筒41的转动,带动光缆进行缠绕作业,随着套环24带动椭圆杆26往复滑动,使得光缆均匀的分布在缠绕筒41的外表面上并进行自动缠绕作业,当光缆缠绕停止后,停止第一电机14,并反向重复步骤三、步骤二,再取出缠绕好的空心辊轴4及缠绕筒41。

本发明解决了光缆缠绕效率低下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既可对光缆进行均匀的缠绕作业,保证了缠绕筒转动时的稳定性,也方便了对缠绕筒及光缆进行快速取用,减轻了人工作业的劳动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纺织服装自动切割加工设备及服装自动切割加工方法
  • 一种异种管材自动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 一种线缆加工车间用线缆缠绕设备
  • 一种LED灯丝灯导线缠绕连接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 一种全自动电池缠绕胶带设备
  • 一种竹缠绕复合管用连续缠绕加工自动化设备
  • 一种光缆检测缠绕设备及其捆扎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2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