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7:49


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在采煤、掘进、爆破、打钻等各个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其危害极大,工作人员在这种环境中视力大大降低,容易诱发安全事故,长期下去会加剧患尘肺病的风险。煤矿井下巷道内的除尘,通常采用高压喷雾与降尘帘达到降尘目的,然而,喷雾过程是把洁净水引入到煤矿井下,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喷雾架的频繁安装与拆卸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安装过程中需要高空作业,也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容易出现爆破飞石损坏喷雾架的风险,严重影响降尘效率。

煤矿井下降尘装置种类繁多,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较为笨重,导致在空间狭小的煤矿井下移动、搬运和固定安装异常困难。另外,由于降尘装置的结构复杂,其维修量大、维修工人的劳动负荷也较大,极大增加了煤矿井下降尘作业的成本。此外,现有的降尘装置的除尘角度单一,仅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除尘,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调整除尘角度,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降尘效率。

因此,提供一款结构简单,移动方便,且能够自动实现多角度喷雾的降尘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可在短时间内降低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提高了降尘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所述自动降尘系统包括移动式箱体,所述移动式箱体内设置有电性连接的供水模块与控制模块,所述移动式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喷雾模块与至少两个第二喷雾模块,所述第一喷雾模块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式箱体的顶部外壁,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喷雾模块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式箱体的至少两侧的侧壁,所述第一喷雾模块与第一喷雾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供水模块;

所述移动式箱体的外壁还设置有浓度检测组件,所述浓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粉尘浓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喷雾模块、第一喷雾模块与浓度检测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降尘系统中,第一喷雾模块与第二喷雾模块独立地滑动连接移动式箱体的外壁,当浓度检测组件检测到粉尘浓度超出浓度阈值时,第一喷雾模块往复移动喷雾,第二喷雾模块沿移动式箱体的高度方向上下往复移动喷雾,扩大了喷洒范围,可在短时间内降低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提高了降尘效率。

本发明的移动式箱体包括主体与移动底座,主体固定于移动底座上,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以实现主体的移动。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喷雾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滑道与至少两个第一雾化组件,所述第一雾化组件连接所述供水模块,所述第一滑道设置于所述移动式箱体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雾化组件沿第一滑道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道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转动轴、连接杆与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另一端独立地接入至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支撑杆移动,使得第一雾化组件在所述第一滑道内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当采用的第一滑道为沿移动式箱体顶部表面开设的环形结构时,在喷雾降尘的过程中,控制模块电性控制第一电机的开启,以驱动转动轴转动,并带动连接杆转动,促使固定于连接杆上的支撑杆随着连接杆的转动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雾化组件沿环形的第一滑动移动,实现转动喷雾。本发明的连接杆与支撑杆可以为中空结构,供水模块的水源可依次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流入第一雾化组件内形成喷雾。

或,所述第一滑道沿移动式箱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与移动座,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滑道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当采用的第一滑道为沿移动式箱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时,在喷雾降尘的过程中,控制模块电性控制第一电机的开启,以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第一滑道内的齿条相互啮合,进而带动移动座往复移动,使得第一雾化组件沿移动式箱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移动,实现横向或纵向喷雾。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喷雾模块包括第二雾化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滑道,所述第二雾化组件连接所述供水模块,所述第二雾化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沿移动式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式箱体的侧壁,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雾化组件沿第二滑道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滑动座,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雾化组件固定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喷雾降尘的过程中,控制模块电性控制第二电机的开启,以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第二滑道内的齿条相互啮合,带动滑动座上下往复移动,使得第二雾化组件沿移动式箱体的高度方向移动,实现纵向往复喷雾。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模块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分别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喷雾模块与第一喷雾模块,用于提供水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与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与第二调节阀独立地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当浓度检测组件检测到粉尘浓度超出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调节阀与第二调节阀开启,使得储水箱内水源进入第一喷雾模块与第一喷雾模块进行喷雾降尘。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液位检测组件,所述液位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液位检测组件采集储水箱内水源的液位信息,并反馈至控制模块,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补充。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注水口。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箱体内还设置有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调节水箱与抽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回水腔室,所述调节水箱连接所述回水腔室,所述抽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水箱,另一端伸出所述移动式箱体,用于抽吸污水。

优选地,所述调节水箱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内独立地填充有吸附填料。

本发明利用抽水管道抽吸煤矿井下积存的污水,并送入调节水箱内,使污水依次经过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进行净化处理,充分吸附污水内的污染物质,再将经处理后得到的洁净水送入储水箱内的回水腔室,用于降尘过程,实现了污水的回用,减少了水源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内的吸附填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地,所述移动式箱体的顶部表面分布有过滤通孔,所述移动式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分别连通所述过滤通孔与调节水箱。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喷雾模块喷洒的喷雾经冷却后下落,并由过滤通孔进入集水池内,再流入调节水箱内进行净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调节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调节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用于将处理后的水回流至所述调节水箱内。

优选地,所述调节水箱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回水腔室,用于将处理后的水回流至所述回水腔室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独立地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调节水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水质检测组件,所述水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处理后的水的质量,所述水质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本发明中当水质检测组件检测出处理后的污水质量未达到回用要求时,污水经过第三管道由调节水箱的底部重新回流至调节水箱的顶部,进一步进行净化处理,直至污水质量达到回用要求后,再由第四管道流入回水腔室内进行回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调节水箱的顶部外壁。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的外部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固定于所述移动式箱体的顶部外壁,所述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组件。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表面及四个侧壁上独立地设置有监测窗口。

优选地,所述监测窗口上设置有电动挂帘,所述电动挂帘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本发明中图像采集组件可转动,且通过防护罩上的监测窗口采集井下环境图像信息,并根据移动式箱体的位移量,转动调整不同的监测窗口,实现全方位监测,扩大检测的范围。在移动式箱体行进过程中,浓度检测组件检测到浓度超出阈值,第一喷雾模块与第二喷雾模块喷雾降尘时,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挂帘降下,避免液滴污染监测窗口,影响采集图像的精度和清晰度。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箱体上还设置有位移检测组件,所述位移检测组件用于采集所述移动式箱体的位移量,所述位移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本发明采用位移检测组件获取移动式箱体的位移量,以精准定位井下发生粉尘污染的地点。同时,控制模块可根据位移检测组件的位移量信息,电性控制图像采集组件的转动,以使得图像采集组件由不同监测窗口采集图像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箱体内还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提供电力。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所述移动式箱体内,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处理机构、存储机构、数据接收机构与执行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机构、数据接收机构与执行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控制模块作为运维人员在煤矿井下进行操作与监控的终端,可包括布置在井上的主控站,并在整个巡检区域内建立完整的通信网络,实现双向数据交互。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方法,所述自动降尘方法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所述自动降尘方法包括:

(Ⅰ)预先设定不同的粉尘浓度阈值;

(Ⅱ)移动式箱体沿煤矿井下移动,利用浓度检测组件获取环境中不同的粉尘浓度,并传输至控制模块;

(Ⅲ)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反馈控制第一喷雾模块和/或第二喷雾模块进行喷雾降尘。

所述系统是指设备系统、装置系统或生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将第一喷雾模块与第二喷雾模块独立地滑动连接移动式箱体的外壁,当浓度检测组件检测到粉尘浓度超出浓度阈值时,第一喷雾模块往复移动喷雾,第二喷雾模块沿移动式箱体的高度方向上下往复移动喷雾,扩大了喷洒范围,可在短时间内降低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提高了降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喷雾模块的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转动设置的第一喷雾模块的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的俯视图。

其中,1-移动式箱体;2-第一喷雾模块;3-第二喷雾模块;4-浓度检测组件;5-第一滑道;6-第一电机;7-转动轴;8-连接杆;9-支撑杆;10-移动座;11-第二滑道;12-滑动座;13-储水箱;14-第一管道;15-第二管道;16-第一调节阀;17-第二调节阀;18-液位检测组件;19-注水口;20-调节水箱;21-回水腔室;22-抽水管道;23-第一填料层;24-第二填料层;25-过滤通孔;26-集水池;27-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9-第一电动阀;30-第二电动阀;31-水质检测组件;32-第二电机;33-图像采集组件;34-防护罩;35-支撑底座;36-监测窗口;37-位移检测组件;38-供电装置;3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一”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一”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中必然包括用于实现工艺完整的必要管线、常规阀门和通用泵设备,但以上内容不属于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选型进可以自行增设布局,本发明对此不做特殊要求和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包括移动式箱体1,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移动式箱体1内设置有电性连接的供水模块与控制模块,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喷雾模块2与至少两个第二喷雾模块3,所述第一喷雾模块2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顶部外壁,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喷雾模块3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至少两侧的侧壁,所述第一喷雾模块2与第一喷雾模块2分别连接所述供水模块。

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外壁还设置有浓度检测组件4,所述浓度检测组件4用于检测粉尘浓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喷雾模块2、第一喷雾模块2与浓度检测组件4。移动式箱体1内还设置有供电装置38,所述供电装置38用于提供电力。

本发明的移动式箱体1包括主体与支撑底座35,主体固定于支撑底座35上,支撑底座3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以实现主体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雾模块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滑道5与至少两个第一雾化组件,所述第一雾化组件连接所述供水模块,所述第一滑道5设置于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雾化组件沿第一滑道5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滑道5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6、转动轴7、连接杆8与至少两个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另一端独立地接入至所述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连接所述转动轴7,所述第一电机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7转动,并带动所述支撑杆9移动,使得第一雾化组件在所述第一滑道5内转动。本发明中当采用的第一滑道5为沿移动式箱体1顶部表面开设的环形结构时,在喷雾降尘的过程中,控制模块电性控制第一电机6的开启,以驱动转动轴7转动,并带动连接杆8转动,促使固定于连接杆8上的支撑杆9随着连接杆8的转动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雾化组件沿环形的第一滑动移动,实现转动喷雾。本发明的连接杆8与支撑杆9可以为中空结构,供水模块的水源可依次通过连接杆8与支撑杆9,流入第一雾化组件内形成喷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道5沿移动式箱体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6与移动座10,所述第一电机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座10上,所述移动座1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滑道5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本发明中当采用的第一滑道5为沿移动式箱体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时,在喷雾降尘的过程中,控制模块电性控制第一电机6的开启,以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第一滑道5内的齿条相互啮合,带动移动座10往复移动,使得第一雾化组件沿移动式箱体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移动,实现横向或纵向喷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喷雾模块3包括第二雾化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滑道11,所述第二雾化组件连接所述供水模块,所述第二雾化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道11,所述第二滑道11沿移动式箱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侧壁,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雾化组件沿第二滑道11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32与滑动座12,所述第二电机3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雾化组件固定于所述滑动座12上,所述滑动座12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3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第二滑道11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本发明在喷雾降尘的过程中,控制模块电性控制第二电机32的开启,以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第二滑道11内的齿条相互啮合,带动滑动座12上下往复移动,使得第二雾化组件沿移动式箱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实现纵向往复喷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模块包括储水箱13,所述储水箱13分别通过第一管道14与第二管道15连接所述第一喷雾模块2与第一喷雾模块2,用于提供水源。所述第一管道14与第二管道1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6与第二调节阀17,所述第一调节阀16与第二调节阀17独立地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当浓度检测组件4检测到粉尘浓度超出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调节阀16与第二调节阀17开启,使得储水箱13内水源进入第一喷雾模块2与第一喷雾模块2进行喷雾降尘。所述储水箱13上设置有液位检测组件18,所述液位检测组件1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液位检测组件18采集储水箱13内水源的液位信息,并反馈至控制模块,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补充。所述储水箱13的顶部还设置有注水口1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式箱体1内还设置有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调节水箱20与抽水管道22,所述储水箱13内设置有回水腔室21,所述调节水箱20连接所述回水腔室21,所述抽水管道22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水箱20,另一端伸出所述移动式箱体1,用于抽吸污水。所述调节水箱20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层23与第二填料层24,所述第一填料层23与第二填料层24内独立地填充有吸附填料。所述调节水箱2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调节水箱2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27连接,用于将处理后的水回流至所述调节水箱20内。

本发明利用抽水管道22抽吸煤矿井下积存的污水,并送入调节水箱20内,使污水依次经过第一填料层23与第二填料层24进行净化处理,充分吸附污水内的污染物质,再将经处理后得到的洁净水送入储水箱13内的回水腔室21,用于降尘过程,实现了污水的回用,减少了水源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述调节水箱20通过第四管道28连接所述回水腔室21。所述第三管道27与第四管道28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29与第二电动阀30,所述第一电动阀29与第二电动阀30独立地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调节水箱2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水质检测组件31,所述水质检测组件31用于检测处理后的水的质量,所述水质检测组件3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本发明中当水质检测组件31检测出处理后的污水质量未达到回用要求时,污水经过第三管道27由调节水箱20的底部重新回流至调节水箱20的顶部,进一步进行净化处理,直至污水质量达到回用要求后,再由第四管道28流入回水腔室21内进行回用。

本发明的第一填料层23与第二填料层24内的吸附填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本发明对于吸附填料的选取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井下污水中污染物质类型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生物膜或石墨烯材料,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已公开或新技术中未公开的吸附填料均可用于本发明中,不限于具有以上吸附填料,只要能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吸附填料,可以任意替换,替换后得到的技术方案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顶部表面分布有过滤通孔25,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集水池26,所述集水池26分别连通所述过滤通孔25与调节水箱20。本发明中第一喷雾模块2喷洒的喷雾经冷却后下落,并由过滤通孔25进入集水池26内,再流入调节水箱20内进行净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一喷雾模块2的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于所述调节水箱20的顶部外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顶部外壁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组件33,所述图像采集组件3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图像采集组件33的外部套设有防护罩34,所述防护罩34内设置有支撑底座35,所述支撑底座35固定于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顶部外壁,所述支撑底座35转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组件33。所述防护罩34的顶部表面及四个侧壁上独立地设置有监测窗口36。所述监测窗口36上设置有电动挂帘,所述电动挂帘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本发明中图像采集组件33可转动,且通过防护罩34上的监测窗口36采集井下环境图像信息,并根据移动式箱体1的位移量转动调整不同的监测窗口36,实现全方位监测,提高检测的范围。在移动式箱体1行进过程中,浓度检测组件4检测到浓度超出阈值,第一喷雾模块2与第二喷雾模块3进行喷雾降尘,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挂帘降下,避免液滴污染监测窗口36,影响采集图像的精度和清晰度。将防护罩34的顶部表面的监测窗口36记为第一窗口,将防护罩34的四个侧壁上设置的监测窗口36分别记为第二窗口、第三窗口、第四窗口与第五窗口,图像采集组件33以第一窗口-第二窗口-第三窗口-第四窗口-第五窗口-第一窗口的顺序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式箱体1上还设置有位移检测组件37,所述位移检测组件37用于采集所述移动式箱体1的位移量,所述位移检测组件3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本发明采用位移检测组件37获取移动式箱体1的位移量,以精准定位井下发生粉尘污染的地点。同时,控制模块可根据位移检测组件37的位移量信息,电性控制图像采集组件33的转动,以使得图像采集组件33由不同监测窗口36采集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箱39,所述控制箱39固定于所述移动式箱体1内,所述控制箱39内设置有处理机构、存储机构、数据接收机构与执行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机构、数据接收机构与执行机构。本发明的控制模块作为运维人员在煤矿井下进行操作与监控的终端,可包括布置在井上的主控站,并在整个巡检区域内建立完整的通信网络,实现双向数据交互。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方法,所述自动降尘方法采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煤矿井下移动式自动降尘系统,所述自动降尘方法包括:

步骤一:预先设定不同的粉尘浓度阈值;

步骤二:移动式箱体1沿煤矿井下移动,利用浓度检测组件4获取环境中不同的粉尘浓度,并传输至控制模块;

步骤三: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反馈控制第一喷雾模块2和/或第二喷雾模块3进行喷雾降尘。

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方案及工作过程,本发明示例性地提供了如下有关针对于供水模块、水处理模块与图像采集组件33独立地与控制模块进行反馈的具体方式:

(1)储水箱13内液位情况反馈方式:

预先设定液位阈值,在移动式箱体1沿煤矿井下移动过程中,利用液位检测组件18获取储水箱13内水源的实时液位数据,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并根据液位阈值与实时液位数据进行判断;

当实时液位数据大于或等于液位阈值时,保持原有状态;

当实时液位数据小于液位阈值时,控制模块向井上的主控站发送信号,以提醒补充水源。

(2)自动降尘情况反馈方式:

S1预先设定不同的粉尘浓度阈值,移动式箱体1沿煤矿井下移动,利用浓度检测组件4获取环境中不同粉尘的实时浓度数据,并传输至控制模块;

S2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并根据粉尘浓度阈值与实时浓度数据进行判断;

当实时浓度数据小于粉尘浓度阈值时,保持原有状态;

当实时浓度数据大于或等于粉尘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第一调节阀16与第二调节阀17的开启,将储水箱13内的水源独立地送入第一雾化组件与第二雾化组件内进行雾化;

S3同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第一电机6与第二电机32的开启,以驱动第一雾化组件与第二雾化组件分别沿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往复滑动喷雾;

S4浓度检测组件4持续获取环境中不同的粉尘实时浓度数据,当检测到的粉尘实时浓度降低至小于粉尘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第一调节阀16、第二调节阀17、第一电机6与第二电机32关闭,结束降尘。

(3)水处理情况反馈方式

S01预先设定污染物浓度阈值;

S02利用抽水管道22抽吸井下积聚的污水至调节水箱20内,使得污水依次经过第一填料层23与第二填料层24进行净化,得到洁净水;

S03采用水质检测组件31获取经处理后的洁净水的实时污染物浓度数据,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并根据污染物浓度阈值与实时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判断;

当实时污染物浓度数据大于或等于污染物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第一电动阀29的开启,以将洁净水重新送入调节水箱20内进行净化处理;

当实时污染物浓度数据小于污染物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第二电动阀30的开启,以将洁净水送入储水箱13的回水腔室21内。

(4)图像采集情况的反馈方式

S101控制模块接收浓度检测组件4传输的信号,当检测到粉尘浓度超出粉尘浓度阈值时,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电动挂帘降下,第一喷雾模块2与第二喷雾模块3进行喷雾降尘,在结束降尘后,控制模块反馈控制电动挂帘上升,开启图像采集组件33采集井下环境图像;

S102预先设定位移限值;

S103控制模块接收位移检测组件37获取的位移量,每隔一个位移限值,控制模块反馈控制支撑底座35转动,以变换监测窗口36,进行全方位图像采集。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煤矿井下胶带运输机自动喷雾降尘系统
  •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11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