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4:45


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板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板面进行丝印油墨,以防止线路氧化,但是由于线路板上存在过孔,在对板面进行丝印油墨时,会有部分油墨进入到过孔中导致塞孔,从而影响线路板的焊接和电气性能。

授权公告号CN 102548232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线路板阻焊油墨塞孔的方法,包括:利用白网对线路板的一面进行丝印,之后在线路板的另一面喷淋,冲掉线路板过孔中的油墨。该发明利用无挡点的网版对线路板的板面进行丝印油墨,并对该面进行预烘烤、曝光、显影,并在显影时,在线路板的另一面增加喷淋压力,将因丝印进入到过孔中的油墨冲出,之后对线路板的另一面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整个丝印过程。

但是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后发现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需要对板材进行预烘烤以及曝光,进而使油墨干燥后才能通过显影喷淋的方式进行孔内油墨的清洁,且清洁完成后,由于阻焊层需要双面制作,因此在针对线路板的另一面进行阻焊层的制作时,还需要重复进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极大的提升了线路板生产所需时间以及成本,无法适用于线路板的工业化生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设置吸风装置、翻面装置以及钉床,以便于在第一次丝印完成后利用吸风装置将via孔内部的油墨进行吸出,随后利用翻面装置将板材翻转后放置到钉床上进行第二次丝印,最后再对板材进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线路板生产效率,降低线路板生产成本。

但是上述方案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应用后发现,吸风装置在将via孔内的油墨吸出后,多余油墨会停留在板材表面,影响板材表面平整度,进而对板材表面阻焊层成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发明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所述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通过线路板制作设备实现,所述解决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侧中部设置有对板材进行输送的板材输送带,所述机架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显影液清除机构,所述显影液清除机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顶部传动连接有板材承载清洁机构,所述板材承载清洁机构顶部两侧均滑动嵌套设置有夹持翻转机构,所述机架内腔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触发机构;

所述显影液清除机构包括吸泵、合流管、导流罩和导流网板;

所述吸泵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合流管的输出端与吸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罩固定套接设置于合流管的第一输入端外侧,所述导流网板固定设置于导流罩底部开口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驱动轴、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螺纹套管、定位板、定位杆、延伸管和第一弹簧;

所述固定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贯穿固定板且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底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合流管的第二条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底部右侧,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轴与驱动电机通过两个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管套接设置于驱动轴外侧且与驱动轴通过往复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固定套接设置于螺纹套管外侧底部,所述定位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杆分别滑动贯穿设置于定位板顶部两侧且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管滑动嵌套设置于驱动轴顶端,所述第一弹簧套接设置于延伸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机架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嵌套设置有第一丝印机构与第二丝印机构,所述机架右侧固定设置有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所述板材输送带穿过机架与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并由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出口处伸出。

优选的,所述板材承载清洁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二弹簧、阻挡板、避让槽、阻挡条和针状支撑管。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固定套接设置于螺纹套管外侧顶部,两个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分别滑动嵌套设置于承载板顶部两侧,所述第二弹簧、阻挡板和避让槽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位于承载板内部两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承载板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相邻的夹持翻转机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阻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夹持翻转机构内侧,两个所述避让槽分别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于两个阻挡板上,所述阻挡条沿竖直方向滑动嵌套设置于承载板内侧且位于两个阻挡板之间,所述阻挡条通过轴承转动套接设置于延伸管外侧,所述针状支撑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针状支撑管均匀固定贯穿设置于承载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滑动板、第三弹簧、升降板、连接块、旋转轴、扭簧、旋转齿轮和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滑动嵌套设置于机架顶部且分别与第二弹簧以及阻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位于滑动板内部,所述升降板滑动嵌套设置于滑动板顶部,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滑动板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升降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升降板顶端,所述旋转轴贯穿连接块且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扭簧与旋转齿轮由内向外依次套接设置于旋转轴外侧,所述扭簧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旋转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齿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固定设置于旋转轴内端。

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升降杆、端板、第四弹簧和齿条。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贯穿机架内壁并延伸至机架顶部,且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端板固定设置于升降杆底端,所述第四弹簧套接设置于升降杆外侧,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机架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端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丝印的板材放置于板材输送带顶部,板材输送带对板材进行输送,当板材移动至第一丝印机构下方时,第一丝印机构对板材顶面进行丝印,丝印完成后板材输送带继续对板材进行输送;

S2、当板材移动至第二丝印机构正下方时,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时通过螺纹套管带动承载板上升,承载板上升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逐渐复原,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一阈值时,第一弹簧完全复位,后续随着螺纹套管的继续上升,阻挡条逐渐由两个阻挡板之间向下移动,此时承载板内壁不再对延伸管顶端进行封堵,吸泵通过合流管的第二输入端、驱动轴以及第一弹簧对承载板内壁以及两个滑动板所形成的腔室进行抽吸,腔室内的负压通过针状支撑管底部开口传递至针状支撑管顶部入口处;

S3、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二阈值时,两个夹持板与板材等高,同时阻挡条完全由两个阻挡板之间移出,此时在两个第二弹簧的推动下,两个夹持板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进而由板材两侧实现对板材的夹持;

S4、螺纹套管继续带动承载板上升,承载板通过两个夹持板带动板材同步上升,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三阈值时,旋转齿轮与齿条接触,后续随着螺纹套管的继续上升,齿条开始对旋转齿轮进行驱动,旋转齿轮通过扭簧与夹持板带动板材进行翻转,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四阈值时,板材完成翻转,同时旋转齿轮也运动至齿条最顶端被端板所阻挡;

S5、后续随着螺纹套管的继续上升,由于旋转齿轮被端板所阻挡,因此滑动板随同螺纹套管同步上升时,旋转齿轮通过旋转轴、连接块和升降板对第三弹簧进行压缩,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五阈值时,与板材上多个via孔分别对应的针状支撑管逐渐插入到多个via孔内部,并通过负压对via孔内部的油墨进行吸取,油墨通过针状支撑管进入到承载板内部,随后通过延伸管以及合流管进入到吸泵内部,最后被吸泵输出进行存储;

S6、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六阈值时,第四弹簧开始被压缩,当螺纹套管上升距离达到第七阈值时,承载板通过两个夹持板带动板材移动至第二丝印机构下方的丝印工位,此时螺纹套管处于驱动轴外侧往复螺纹最顶端,随后第二丝印机构对板材进行第二次丝印操作,操作过程中进入到via孔内的油墨再次被针状支撑管所吸取;

S7、丝印完成后,随着驱动轴的继续转动,螺纹套管开始带动承载板下降复位,承载板则通过夹持板带动二次丝印后的板材重新落在板材输送带上,然后被板材输送带输送至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内部进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进而对via孔内仍旧残留的少量油墨进行清除,最终成品被板材输送带所输出,成品经过导流网板下方时,由于外界空气会穿过导流网板进入到导流罩内部,再由合流管进入到吸泵内部,因此会加快成品周围空气流动速度,进而使得成品表面残留的显影液快速干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显影液清除机构、驱动机构、板材承载清洁机构、夹持翻转机构和触发机构,以便于利用驱动机构对板材承载清洁机构进行驱动,进而使板材承载清洁机构带动夹持翻转机构抬升,夹持翻转机构抬升后被板材承载清洁机构所触发,进而实现板材的夹持,同时显影液清除机构会通过驱动机构将负压传递至板材承载清洁机构内部,后续当夹持翻转机构与触发机构接触时,触发机构配合夹持翻转机构实现板材的翻转以及via孔内油墨的清除,同时在板材进行第二次丝印时同步清除via孔内的油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装置,本发明既可以在两次丝印后再对板材进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操作,同时还可以对via孔内的油墨进行吸取消除,避免孔内油墨堆积在孔口位置,降低了线路板生产所需时间以及成本,同时保证了线路板成品质量,更加适用于线路板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影液清除机构局部以及驱动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影液清除机构局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板材承载清洁机构与夹持翻转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触发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第一丝印机构;12、第二丝印机构;13、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2、板材输送带;3、显影液清除机构;31、吸泵;32、合流管;33、导流罩;34、导流网板;4、驱动机构;41、固定板;42、驱动轴;43、驱动电机;44、驱动齿轮;45、螺纹套管;46、定位板;47、定位杆;48、延伸管;49、第一弹簧;5、板材承载清洁机构;51、承载板;52、第二弹簧;53、阻挡板;54、避让槽;55、阻挡条;56、针状支撑管;6、夹持翻转机构;61、滑动板;62、第三弹簧;63、升降板;64、连接块;65、旋转轴;66、扭簧;67、旋转齿轮;68、夹持板;7、触发机构;71、升降杆;72、端板;73、第四弹簧;74、齿条。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所述解决0.2mm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方法通过线路板制作设备实现,所述解决以下via孔油墨入孔的线路板制作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侧中部设置有对板材进行输送的板材输送带2,所述机架1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显影液清除机构3,所述显影液清除机构3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顶部传动连接有板材承载清洁机构5,所述板材承载清洁机构5顶部两侧均滑动嵌套设置有夹持翻转机构6,所述机架1内腔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触发机构7。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架1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嵌套设置有第一丝印机构11与第二丝印机构12,所述机架1右侧固定设置有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13,所述板材输送带2穿过机架1与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13并由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13出口处伸出。

同时,所述第一丝印机构11、第二丝印机构12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13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技术,且不属于本申请必要技术特征,因此本申请在此不对第一丝印机构11、第二丝印机构12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13的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如图2与图3所述,所述显影液清除机构3包括吸泵31、合流管32、导流罩33和导流网板34,其中,所述吸泵31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合流管32的输出端与吸泵3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罩33固定套接设置于合流管32的第一输入端外侧,所述导流网板34固定设置于导流罩33底部开口处。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成品经过导流网板34下方时,由于吸泵31的吸取,外界空气会穿过导流网板34进入到导流罩33内部,再由合流管32进入到吸泵31内部,因此会加快成品周围空气流动速度,进而使得成品表面残留的显影液快速干燥。

如图2与图4所述,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板41、驱动轴42、驱动电机43、驱动齿轮44、螺纹套管45、定位板46、定位杆47、延伸管48和第一弹簧49,其中,所述固定板41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42贯穿固定板41且通过轴承与固定板4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42底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合流管32的第二条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41底部右侧,所述驱动齿轮44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轴42与驱动电机43通过两个驱动齿轮44传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管45套接设置于驱动轴42外侧且与驱动轴42通过往复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定位板46固定套接设置于螺纹套管45外侧底部,所述定位杆4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杆47分别滑动贯穿设置于定位板46顶部两侧且均与固定板41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管48滑动嵌套设置于驱动轴42顶端,所述第一弹簧49套接设置于延伸管48外侧。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驱动电机43通过驱动齿轮44对驱动轴42进行驱动,驱动轴42则带动螺纹套管45持续上升,螺纹套管45上升时带动板材承载清洁机构5整体上升,进而使板材承载清洁机构5通过夹持翻转机构6对板材进行夹持。

如图2与图4所述,所述板材承载清洁机构5包括承载板51、第二弹簧52、阻挡板53、避让槽54、阻挡条55和针状支撑管56,其中,所述承载板51固定套接设置于螺纹套管45外侧顶部,两个所述夹持翻转机构6分别滑动嵌套设置于承载板51顶部两侧,所述第二弹簧52、阻挡板53和避让槽5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簧52分别位于承载板51内部两侧,所述第二弹簧52一端与承载板5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相邻的夹持翻转机构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阻挡板5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夹持翻转机构6内侧,两个所述避让槽54分别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于两个阻挡板53上,所述阻挡条55沿竖直方向滑动嵌套设置于承载板51内侧且位于两个阻挡板53之间,所述阻挡条55通过轴承转动套接设置于延伸管48外侧,所述针状支撑管5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针状支撑管56均匀固定贯穿设置于承载板51顶部。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螺纹套管45带动承载板51上升时,阻挡条55随着螺纹套管45不断运动而逐渐由两个阻挡板53之间移出,此时两个第二弹簧52分别对两个夹持翻转机构6进行推动,进而使夹持翻转机构6实现对板材的夹持,同时当承载板51内腔以及两个夹持翻转机构6所组成的腔室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时,负压可以通过针状支撑管56底部开口传递至针状支撑管56顶部开口处,进而为后续via孔油墨的吸出提供条件。

如图4所述,所述夹持翻转机构6包括滑动板61、第三弹簧62、升降板63、连接块64、旋转轴65、扭簧66、旋转齿轮67和夹持板68,其中,所述滑动板61滑动嵌套设置于机架1顶部且分别与第二弹簧52以及阻挡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2位于滑动板61内部,所述升降板63滑动嵌套设置于滑动板61顶部,所述第三弹簧62一端与滑动板6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升降板6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4固定设置于升降板63顶端,所述旋转轴65贯穿连接块64且通过轴承与连接块64转动连接,所述扭簧66与旋转齿轮67由内向外依次套接设置于旋转轴65外侧,所述扭簧66一端与连接块64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旋转齿轮67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齿轮67与旋转轴65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68固定设置于旋转轴65内端。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第三弹簧62可以通过升降板63、连接块64、旋转轴65带动夹持板68向内移动,进而在两个夹持板68的配合下实现对板材的夹持,为后续的板材翻转提供条件,同时在承载板51持续上升而夹持板68无法上升的情况下,连接块64通过升降板63对第三弹簧62进行压缩,进而使板材逐渐靠近针状支撑管56,并最终使多个针状支撑管56分别进入到板材上的多个via孔中。

如图5所述,所述触发机构7包括升降杆71、端板72、第四弹簧73和齿条74,其中,所述升降杆71贯穿机架1内壁并延伸至机架1顶部,且与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端板72固定设置于升降杆71底端,所述第四弹簧73套接设置于升降杆71外侧,所述第四弹簧73一端与机架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端板72固定连接,所述齿条74固定设置于端板72底部。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旋转齿轮67与齿条74接触后,齿条74可以带动旋转齿轮67转动,进而使旋转齿轮67通过旋转轴65对夹持板68进行驱动,使夹持板68带动板材完成翻转操作,同时当旋转齿轮67抵达齿条74正面最顶端且被端板72所阻挡时,随着旋转齿轮67的继续上升,端板72带动升降杆71同步上升,同时对第四弹簧73进行压缩,进而避免对板材造成阻挡,使板材无法抵达丝印工位。

实施例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丝印的板材放置于板材输送带2顶部,板材输送带2对板材进行输送,当板材移动至第一丝印机构11下方时,第一丝印机构11对板材顶面进行丝印,丝印完成后板材输送带2继续对板材进行输送;

S2、当板材移动至第二丝印机构12正下方时,驱动电机43通过驱动齿轮44带动驱动轴42转动,驱动轴42转动时通过螺纹套管45带动承载板51上升,承载板51上升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49逐渐复原,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一阈值时,第一弹簧49完全复位,后续随着螺纹套管45的继续上升,阻挡条55逐渐由两个阻挡板53之间向下移动,此时承载板51内壁不再对延伸管48顶端进行封堵,吸泵31通过合流管32的第二输入端、驱动轴42以及第一弹簧49对承载板51内壁以及两个滑动板61所形成的腔室进行抽吸,腔室内的负压通过针状支撑管56底部开口传递至针状支撑管56顶部入口处;

S3、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二阈值时,两个夹持板68与板材等高,同时阻挡条55完全由两个阻挡板53之间移出,此时在两个第二弹簧52的推动下,两个夹持板68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进而由板材两侧实现对板材的夹持;

S4、螺纹套管45继续带动承载板51上升,承载板51通过两个夹持板68带动板材同步上升,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三阈值时,旋转齿轮67与齿条74接触,后续随着螺纹套管45的继续上升,齿条74开始对旋转齿轮67进行驱动,旋转齿轮67通过扭簧66与夹持板68带动板材进行翻转,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四阈值时,板材完成翻转,同时旋转齿轮67也运动至齿条74最顶端被端板72所阻挡;

S5、后续随着螺纹套管45的继续上升,由于旋转齿轮67被端板72所阻挡,因此滑动板61随同螺纹套管45同步上升时,旋转齿轮67通过旋转轴65、连接块64和升降板63对第三弹簧62进行压缩,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五阈值时,与板材上多个via孔分别对应的针状支撑管56逐渐插入到多个via孔内部,并通过负压对via孔内部的油墨进行吸取,油墨通过针状支撑管56进入到承载板51内部,随后通过延伸管48以及合流管32进入到吸泵31内部,最后被吸泵31输出进行存储;

S6、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六阈值时,第四弹簧73开始被压缩,当螺纹套管45上升距离达到第七阈值时,承载板51通过两个夹持板68带动板材移动至第二丝印机构12下方的丝印工位,此时螺纹套管45处于驱动轴42外侧往复螺纹最顶端,随后第二丝印机构12对板材进行第二次丝印操作,操作过程中进入到via孔内的油墨再次被针状支撑管56所吸取;

S7、丝印完成后,随着驱动轴42的继续转动,螺纹套管45开始带动承载板51下降复位,承载板51则通过夹持板68带动二次丝印后的板材重新落在板材输送带2上,然后被板材输送带2输送至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组件13内部进行预烘烤、曝光以及显影喷淋,进而对via孔内仍旧残留的少量油墨进行清除,最终成品被板材输送带2所输出,成品经过导流网板34下方时,由于外界空气会穿过导流网板34进入到导流罩33内部,再由合流管32进入到吸泵31内部,因此会加快成品周围空气流动速度,进而使得成品表面残留的显影液快速干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