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数据处理设备在进行工作时,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会造成机体过热。

对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下数据分析处理设备产生高热量的问题,当下最常用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机体外壳上开设出用于散热的散热孔,配合以机体内部的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工作。无论是否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均会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在类似于数据处理设备这样的计算机设备中,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在散热孔位置还是在设备的内部,均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甚至是蜘蛛网,需要定期对这些灰尘进行清理操作,以防止灰尘积累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是对设备造成损伤影响。当下对于这些灰尘的处理手段,一方面是定期拆解设备进行清扫操作,另一方面是在散热口处设置滤网结构来阻止灰尘的进入。对于上述处理方案来说,首先是定期拆解设备,费时费力,且需要停机进行操作,非专业人员的话,拆解设备进行清扫灰尘的时候,极其容易在拆解以及清扫过程中对内部的零部件造成影响甚至是损坏,而在散热口位置设置滤网的方式,首先滤网的孔洞大小直接影响过滤效果,小孔的滤网虽说可以阻止较多的灰尘进入,但是会直接影响到内部量热的排出效率。

为此,本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以解决现有方案中存在的缺陷,即上述所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包括机体以及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设置在机体的两端,所述机体的侧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腔设置有电磁铁机构。

所述散热口外边缘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散热口内腔位于第一固定柱的后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散热口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左侧壁上均开设有引导槽,上下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活动卡接有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之中嵌入式安装有滚珠,所述散热片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侧面贯穿式安装有伸缩杆。

而且,所述散热片的高度要大于第一固定柱以及第二固定柱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固定柱为两半式设计,两半所述第二固定柱之间留有通道。

而且,所述散热片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引导槽之中,且所述滚珠的外壁与引导槽的内壁相接处,所述散热片为弹性金属薄片。

而且,所述散热片部分位于第一固定柱以及第二固定柱之间,且所述散热片的左端弯折在通道之中。

而且,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侧面板、金属棒以及线圈,所述金属棒的一端与侧面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绕卷在金属棒的外圈上。

而且,所述伸缩杆的左侧贯穿散热口并延伸至安装孔的内腔,所述伸缩杆位于安装孔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块,且所述伸缩杆位于凸起两侧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环。

而且,所述安装孔的内腔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金属棒以及磁块的端面上。

而且,所述机体的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线路控制着整个设备的通电以及断电。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可变动的散热片设计,在停机状态下各个散热片处于水平状态,将设备的散热口进行关闭处理,即在停机下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进入到设备的漂浮灰尘量。

本发明通过可变动的散热片设计,在散热片动作打开散热口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固定柱之间的摩擦,将在停机时候或者是上次使用时候黏附在散热片上的灰尘刮下来,配合着设备的散热风扇将刮下来的灰尘吹走,避免灰尘黏附积累。

本发明通过可变动的散热片设计,且采用金属薄片的设计,可以让散热片在移动的时候能够进行弯折发生角度变化,继而可以深入到数据处理设备内部,进一步的接近设备内部的元器件,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等轴测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磁铁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散热片、第一固定柱以及第二固定柱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电磁铁机构;21、侧面板;22、金属棒;23、弹簧;24、线圈;3、开关;4、散热口;5、第一固定柱;6、散热片;7、伸缩杆;8、通道;9、滚珠;10、第二固定柱;11、凸起;12、限位环;13、引导槽;14、磁块;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包括机体1以及散热口4,散热口4设置在机体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散热口4与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孔洞作用相同,主要用于将设备内腔与外界环境实现连通,进行散热操作。

实施例2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外壳结构,包括机体1以及散热口4,散热口4设置在机体1的两端,机体1的侧面开设有安装孔15,安装孔15的内腔设置有电磁铁机构2,这里的安装孔15的位置如图2所示,是开设在机体1的侧壁上,且两侧的上下位置均有,且安装孔15是与散热口4的内腔相连通的。

散热口4外边缘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固定柱5,散热口4内腔位于第一固定柱5的后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固定柱10,散热口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左侧壁上均开设有引导槽13,上下两个引导槽13之间活动卡接有散热片6,其中引导槽13为L形槽;

散热片6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开设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之中嵌入式安装有滚珠9,散热片6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设置有凸起11,凸起11的侧面贯穿式安装有伸缩杆7,即散热片6上下两端只有在一侧有凸起11结构,这样散热片6在滑动的时候,凸起11推送着散热片6移动,而散热片6的另一端则是只有引导槽13的限制,配合着散热片6具有一定柔性的特点,因此,只会沿着L形的引导槽13进行弯折转向,这样便可以让散热片6由水平封闭散热口4的状态变更为垂直于散热口4状态,进行打开散热口4,当然在散热片6移动的时候,与引导槽13以及第一固定柱5和第二固定柱10之间的摩擦力的在所难免的,因此,在实施本技术方案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是本申请技术方案以及着手解决的,即通过滚珠9结构来降低运动时候的摩擦阻力,另一点便是在生产制造的时候,要对电磁铁机构2的磁力进行控制和检测,以达到能够吸附和拉拽着伸缩杆7移动,从而保证伸缩杆7移动的时候能够推送着散热片6沿着L形的引导槽13滑动,即变更整体形态。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如图6和图8所示,散热片6的部分位置位于第一固定柱5与第二固定柱10之间,弯折部分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柱10之间的通道8之间,散热片6的纵向高度是大于第一固定柱5以及第二固定柱10的纵向高度,这样散热片6的上下两端便可以插接在引导槽13之中。

其中,散热片6的高度要大于第一固定柱5以及第二固定柱10的高度,且第二固定柱10为两半式设计,两半第二固定柱10之间留有通道8。

其中,散热片6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引导槽13之中,且滚珠9的外壁与引导槽13的内壁相接处,散热片6为弹性金属薄片,滚珠9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散热片6移动的顺畅度。

其中,散热片6部分位于第一固定柱5以及第二固定柱10之间,且散热片6的左端弯折在通道8之中。如图6和图7所示,通道8指代的是两个第二固定柱10之间的区域,通道8的两内壁即两个第二固定柱10相对的侧壁与引导槽13的内壁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通道8与引导槽13是处于相连通的状态。

其中,电磁铁机构2包括侧面板21、金属棒22以及线圈24,金属棒22的一端与侧面板21的侧面固定连接,线圈24绕卷在金属棒22的外圈上。电磁铁机构2的安装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是插接在安装孔15之中的。

其中,伸缩杆7的左侧贯穿散热口4并延伸至安装孔15的内腔,伸缩杆7位于安装孔15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块14,且伸缩杆7位于凸起11两侧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环12,散热口4的内壁与安装孔15同一中心线上,即在水平方向上也开设有孔洞,用以插接伸缩杆7的一端,而伸缩杆7的另一端插接在安装孔15的内腔之中。

其中,机体1的侧面设置有开关3,开关3通过线路控制着整个设备的通电以及断电。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将整个设备接通电源开始使用,在接通电源的同时,电磁铁机构2上的线圈24也通电,让金属棒22形成电磁铁,且朝向磁块14的一侧与磁块14具有相反磁极,这时电磁铁机构2便会产生吸力,拉拽着磁块14以及伸缩杆7不断向安装孔15之中收缩,伸缩杆7在收缩过程中通过限位环12推送着凸起11移动,凸起11移动的时候推动着散热片6移动,散热片6的顶部和底部在引导槽13之中移动,散热片6由水平状态转变成为部分垂直状,深入到散热口4之中并且靠近机体1内腔之中的元器件,将散热口4裸露出来,这样便可以让机体1之中的散热风扇将内部热空气通过散热口排出,并且由于金属薄片的散热片6很靠近机体1内腔之中元器件,可以更快速的实现热量交换和转移。

这里所说的水平状态所要表达的是散热片6平行于散热口4的状态,即平行于散热口4的垂直面,垂直状态所要表达的是散热片6垂直于散热口4的状态,即垂直于散热口4的垂直面,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散热片6由水平状态变更为垂直状态的时候,散热片6还是有部分位于第一固定柱5与第二固定柱10之间的,即呈现倒L状。

其中,散热片6发生动作状态具体为:如图5所示,伸缩杆7在被抽动的时候,其上的限位环12受到散热片6上的凸起11限制,如图6所示,凸起11是位于散热片6顶部的一端,便可以通过凸起11拉拽着散热片6移动,并且散热片6是柔性片,并且其一端是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柱10之间的通道8之中,故散热片6在被拉拽的时候便可以沿着通道8向散热口4的内腔移动,即散热片6的部分变成垂直于散热口4的状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安装孔15的内腔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的两端分别抵在金属棒22以及磁块14的端面上。在实施例2中伸缩杆7收缩进入到安装孔15的时候,弹簧23被压缩,由于电磁铁机构2的吸力存在,使得弹簧23进行蓄能,当设备停止使用的时候,电磁铁机构2瞬间断电,弹簧23失去吸力的束缚,便会回弹,从而通过磁块14推送着伸缩杆7向右侧移动,伸缩杆7向右侧移动,通过限位环12推送着凸起11向右侧移动,凸起11向右侧移动的时候便会拉拽着散热片6在引导槽13之中再次反向运动,直至到达极限位置,此时的散热片6重新变为水平状态,将散热口4关闭,避免停机的时候外界漂浮的空气进入到设备之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基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基础上,散热片6位于第一固定柱5与第二固定柱10之间的部分是始终与两个固定柱相接触的,这里的接触部分具体为:第一固定柱5与第二固定柱10相对的一面,另有第二固定柱10相对的一面。散热片6无论是由水平变为部分垂直状态还是反向运动的时候,都会与两个固定柱发生摩擦,在摩擦的时候,两个固定柱便会将黏附在散热片6上的灰尘以及其他污染物刮下来,其中在打开散热口4的时候,刮下来的灰尘会随着设备内部的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被吹走;在关闭散热口4的时候,刮下来的灰尘会掉落在散热口4内外两侧,外侧的灰尘则是直接掉落到外界环境之中,内侧的灰尘则可以在下一次的启动时候被吹走。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645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