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行政风险自查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一种行政风险自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政风险查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政风险自查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受行政机关的监管,行政处罚风险存在于到企业开展市场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行政管理部门类型之多,且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千差万别,导致可能的行政风险很多且很难识别,很多时候企业在进行市场活动或社会活动时,并不知道会存在或产生行政处罚风险,从而对企业申请资质认定、上市等重大事项产生影响。

不同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事、商事风险以及根据普通人的朴素价值观可以避免的刑事风险,行政处罚风险常常较难识别。因此,需要相应的查询平台,使企业能够对行政风险进行自查自纠,尽早识别风险。

大数据时代,很多信息数据化,但存在数据多而零散的问题,用户常常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法律信息查询平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网络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法律信息查询平台,但这些查询平台只是对法律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化,顶多是对数据类型进行了初步分类,这一定程度地提高了用户的查询效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查询难、查询效率低的问题。这是因为:

(1)很多法律信息查询平台不具备行政风险查询渠道。行政风险通常没有明确的罪名,无法像刑法一样,通过罪名链接到相关的法律条文或判例,较难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分类。这使得用户在使用现有的法律信息展示平台时常常无从下手,不知道去哪查询、怎么查询。

(2)现有的法律数据查询平台对数据进行分类时,通常只关注客观数据本身,从数据的属性角度提取数据的共性和差异性,形成相应的查询条件,比如,某查询平台下设置法律法规查询模块,查询条件包括效力级别、发布部门、时效性、法规类别等条目,可以看出,这需要对法律数据的属性有完全认知才可以进行查询,显然,这种基于数据属性分类的查询平台往往需要用户具备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使用,也就是说,现有的法律数据查询平台本质上属于专家查询系统,不适用于普通用户,这也是现有法律查询平台查询难的根本原因。

(3)目前的法律数据查询平台提供按数据属性分类的查询条件,即使是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其往往需要经历“法条预判——法条搜索——行为比较”的冗长查询判断逻辑,且如果预判错误,需要重复查询检验,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以目前法律行业内常用的法律信息查询平台——北大法宝为例,其具备法律法规查询模块,并按照中央法规和地方法规规章进行了初步的信息分类,但是,其展示的是整部行政法规,假设用户想查询劳动相关行为是否违法,加入预判查询词“劳动”,仅中央法规就有4400多部,而每部法规的条文多则几百条,少则几十条,即一项行为是否存在行政处罚风险,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查询效率极低。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行政风险信息查询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查询效率高、便于查询的行政风险自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行政风险自查系统,包括:客户端系统和服务端系统;

所述客户端系统包括:用户输入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并转化为数据查询指令;数据获取模块,根据数据查询指令从服务端系统获取对应的信息,并发送给展示模块;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

所述服务端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根据预设的关键词,通过互联网从若干个数据源获取原始数据;信息分析模块,根据预设的关键词和数据来源,分析原始数据并进行归类;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经过信息分析模块归类的原始数据,并向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提供数据获取接口;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展示查询引导索引,所述查询引导索引包括行为索引标签,所述行为索引标签为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展示模块展示查询引导索引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在客户端系统内构建索引树,当用户根据索引树引导进入最后一级索引标签并点击该级标签时,向服务端系统的信息存储模块发送查询指令,信息存储模块接收查询指令后,将存储的动态数据经由数据获取模块发送至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由展示模块进行展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客户端系统内构建索引树时,在客户端系统的代码中,将索引标签以硬代码的方式进行固定,且将最后一级的索引标签与服务端系统的信息存储模块建立链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展示模块展示查询引导索引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用户的每次输入均向服务端系统中的信息存储模块发送查询指令,按层级读取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索引,数据获取模块接收服务端系统的反馈信息后,输出至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进行展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分析原始数据并进行归类,分类类型包括:法规条文、过往判例和资讯文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经过过滤和归类的原始数据包括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以及与每种行为对应的相关法律信息,所述相关法律信息包括:法规条文信息、过往判例信息和资讯文章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查询引导索引包含行为-主体关联索引和其下阶的行为索引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行为-主体关联索引包括:

一级索引标签,根据行为侵害的利益范围对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进行初级分类形成;

二级索引标签,根据行为指向的行为客体不同对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进行二级分类形成;

三级索引标签,根据行为客体的属性类型对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进行的三级分类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一级索引标签包括企业内部行为、企业外部行为和其他企业行为,其中,侵害企业自身利益的为企业内部行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为企业外部行为,侵害国家利益或其他利益的为其他企业行为;

所述二级索引标签中,企业内部行为下,根据企业经营的影响要素划分行为客体,包括与员工有关的行为、与产品有关的行为、与经营有关的行为、与管理有关的行为中的至少两种,企业外部行为下,根据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类型划分行为客体,包括与资源利用有关的行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行为、与生物安全有关的行为中的至少一种,其他企业行为下,根据侵害的国家利益的类型划分行为客体,包括:与出入境有关的行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端系统还包括信息更新模块,所述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对已存储的数据,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确认原始数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主动获取新数据的内容并覆盖原始数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有:

本方案的自查系统以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为查询条件,由行为反推落脚到哪个法律,可以有效的实现:(1)用户无需经历“法条预判—法条搜索—行为比较”的查询判断逻辑,仅需直接进行“行为比较”,无需具备专业知识即可使用,克服了现有查询平台/系统查询难的问题;(2)现有的查询平台/系统需要经由冗长的查询判断流程,本方案的查询系统将查询过程缩短为一步“行为比较”,即可迅速查询出是否存在风险,查询效率显著提高;(3)用户进行风险自查的逻辑通常是:判断某种行为是否违法,本方案的自查系统的查询逻辑与用户的正向思维逻辑完全对应,整个查询系统易用,极大增强了用户的使用感和体验感,适用范围很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客户端系统和服务端系统框架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行为主体法律风险索引标签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1至图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政风险自查系统,包括:客户端系统和服务端系统;

客户端系统包括:用户输入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并转化为数据查询指令,例如,如果用户输入点击的是某一级索引的索引项,则以该索引项的名称或编号为查询指令;

数据获取模块,根据数据查询指令从服务端系统以行为为主体的行政风险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对应的信息,并发送给展示模块;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

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展示查询引导索引,查询引导索引包括行为索引标签,行为索引标签为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查询引导索引包含行为-主体关联索引和其下阶的行为索引标签。

行为-主体关联索引包括:

一级索引标签,根据行为主体的行为侵害的利益范围对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进行初级分类形成;一级索引标签包含企业内部行为、企业外部行为和其他企业行为;其中,侵害企业自身利益的为企业内部行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为企业外部行为,侵害国家利益或其他利益的为其他企业行为,比如:侵害国家安全或国际关系的行为。

二级索引标签,根据行为指向的目标,即行为客体不同对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进行二级分类形成;其中,企业内部行为下,根据企业经营的影响要素划分行为客体,比如:人、产品、经营、管理等,其二级索引标签可包括:与员工有关的行为、与产品有关的行为、与经营有关的行为、与管理有关的行为中的至少两种,企业外部行为下,根据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类型划分行为客体,其二级索引标签可包括:与资源利用有关的行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行为、与生物安全有关的行为中的至少一种,其他企业行为下,根据侵害的国家利益的类型划分行为客体,其二级索引标签可包括:与出入境有关的行为;

三级索引标签,根据行为客体的属性类型对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进行的三级分类形成;比如,与员工有关的行为,行为客体为员工,员工的属性包括其权利和义务,相应的,三级索引标签可以根据权利和义务类型设置,可包括:员工劳动行为相关风险、员工工会方面的行为相关风险、员工就业促进方面的行为相关风险等等;再如,与产品有关的行为,行为客体为产品,产品的属性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与经营有关的行为,行为客体为经营,经营的属性包括经营流程(设立、变更)、经营增值(招投标)、纳税等方面。

四级索引标签,即行为索引标签,具体为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

在上述实施例中,信息展示模块展示的查询引导索引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一种是,在客户端系统内构建索引树,具体而言,在客户端系统的代码中,将索引标签以硬代码的方式进行固定,仅将最后一级的索引标签与服务端系统的信息存储模块建立链接。当用户根据索引树引导进入最后一级索引标签并点击该级标签时,才向服务端系统的信息存储模块发送查询指令,信息存储模块接收查询指令后,将存储的动态数据经由数据获取模块发送至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由展示模块进行展示。

另一种是,用户的每次输入均向服务端系统中的信息存储模块发送查询指令,按层级读取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索引,数据获取模块接收服务端系统的反馈信息后,输出至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进行展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服务端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根据预设的关键词,通过互联网从若干个数据源获取原始数据;此处所述的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百度、政府网站等。

信息分析模块,根据预设的关键词和数据来源,分析原始数据并进行归类;类型包括:法规条文、过往判例和资讯文章;

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经过信息分析模块过滤和归类的原始数据,并向客户端系统的展示模块提供数据获取接口;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包括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各种行为、以及与每种行为对应的相关法律信息,包括法规条文,过往判例和资讯文章。

在上述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步骤:首先人工选定几个数据源,然后借助站长之家等工具查找主题相似的数据源网站,再根据数据源网站的隐私条款、用户协议等是否允许数据被抓取,从中选择允许抓取数据的数据源。

信息分析模块,根据预设的关键词和数据来源,分析原始数据并进行归类,包括步骤:(1)确定原始数据对应的行政违法风险行为;根据抓取到该原始数据所使用的关键词,将其对应的行为确定为“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局部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等的行为”;(2)确定原始数据属于法规条文、过往判例还是资讯文章,三者只能选其一。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存储模块可以直接设置数据索引,客户端系统直接读取数据索引后由展示模块展示,也可以在客户端系统直接设置查询引导索引并由展示模块展示;此处所述的数据索引包括:

一级索引:根据行为主体的行为可能侵害的利益范围,一级索引的标签包含企业内部行为、企业外部行为和其他企业行为;其中,侵害企业自身利益的为企业内部行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为企业外部行为,侵害国家利益或其他利益的为其他企业行为,比如侵害国家安全或国际关系的行为。

二级索引:根据行为指向的目标,即行为客体不同进行设置,其中,企业内部行为下,根据企业经营的影响要素划分行为客体,比如:人、产品、经营、管理等,其二级索引的标签可包括:与员工有关的行为、与产品有关的行为、与经营有关的行为、与管理有关的行为中的至少两种;企业外部行为下,根据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类型划分行为客体,其二级索引标签可包括:与资源利用有关的行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行为、与生物安全有关的行为中的至少一种;其他企业行为下,根据侵害的国家利益的类型划分行为客体,其二级索引标签可包括:与出入境有关的行为。

三级索引:根据行为客体的属性设置,比如,与员工有关的行为,行为客体为员工,员工的属性包括其权利和义务,相应的,三级索引的标签可以根据权利和义务类型设置,可包括:员工劳动行为相关风险、员工工会方面的行为相关风险、员工就业促进方面的行为相关风险等等;再如,与产品有关的行为,行为客体为产品,产品的属性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与经营有关的行为,行为客体为经营,经营的属性包括经营流程,比如:设立、变更;经营增值,如:招投标;纳税等方面。

四级索引,即行为索引标签,具体为存在行政处罚风险的行为。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务端系统还包括信息更新模块,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对已存储的数据,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确认原始数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主动获取新数据的内容并覆盖原始数据;例如原始数据是否已被删除,具体的通过发起http请求并查看http响应的状态码,或者,当有新的法律发布时,主动获取新版法律的内容并覆盖。具体方式包括:从预先确定的数据源抓取特定的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并通过数字编号或“第一条”、“第二条”等表示条款划分的字段,将其拆分为法律条款;通过定期或手动触发的方式,从相同的数据源抓取相同的法律,拆分后进行文字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新的法律版本发布,并在发现新的法律版本时,用新的法律条文覆盖旧的法律条文;此外,如果法律的名称中包含有版本信息,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修订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2年最新版)》,可以通过关键字“修订版”或“最新版”获取法律的修订时间,从而判断是否有新的法律版本。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3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