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OLED显示面板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OLED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显示面板幕技术的发展为电子设备带来了显著的创新,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相较于传统刚性显示屏,OLED显示面板幕的轻薄、柔韧、高对比度以及快速响应等特点,大大丰富了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用户体验。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子书等产品中,OLED显示面板幕逐渐成为设计的首选,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出色的视觉体验。

然而,OLED显示面板幕在弯折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技术挑战。首要的问题是由于弯折处的应力比较集中,这可能导致显示效果明显减弱,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引发实际损坏点,从而对其在弯折设备中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其次,随着用户频繁进行重复弯折或展开的使用行为,柔性屏表面逐渐显现出波纹和折痕。这些波纹和折痕不仅影响了整个屏幕的平整度,还对视觉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用户可能会感知到这些痕迹,导致显示内容的畸变和不均匀,从而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幕在弯折设备中的整体视觉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OLED显示面板弯折易损易产生折痕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功能层,包括显示侧以及与所述显示侧相对的背面侧;

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的所述背面侧;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层的相对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显示功能层的所述背面侧,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显示功能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开设有上通槽,所述第二缓冲层开设有下通槽;以及

缓冲囊体环,所述缓冲囊体环部分嵌入所述上通槽,部分嵌入所述下通槽,所述缓冲囊体环能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功能层弯折区的弯折程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显示功能层一侧引入支撑层,有助于增加屏幕的结构稳定性。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设置分别在支撑层的两侧,而第二缓冲层靠近显示功能层,可以有效吸收和分散来自弯折处的应力。上通槽和下通槽的开设改善了柔性屏在弯折时的缓冲效果,在弯折过程中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缓冲囊体环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弯折过程中,下通槽内壁向内挤压缓冲囊体环,使其压缩,而上通槽内壁向外扩张,使其膨胀。这种变形有助于在整个柔性屏幕上分散应力,减轻弯折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屏幕受损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上通槽与所述下通槽在所述缓冲层内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通槽和下通槽的均匀设置有助于在柔性屏幕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分布应力,有助于确保柔性屏在弯曲时的一致性响应,在弯折过程中,缓冲囊体环都会经历相似的变形过程,从而实现对屏幕形变的一致控制,提高了弯曲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均匀设置通槽有助于平衡柔性屏幕各个区域的应力和变形,可以提高整体性能,包括减小弯曲导致的形变、折痕或波纹,从而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无论用户如何弯曲或弯折屏幕,缓冲层的均匀设计都有助于提供一致的支撑和缓冲效果。

可选的,所述上通槽与所述下通槽关于所述支撑层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计有助于平衡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这种平衡可以减小某一侧或某些区域受到过度弯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上通槽与所述下通槽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槽的贯穿设计确保缓冲囊体环能够充分填充并沿整个支撑层的宽度分布。这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的缓冲效果,减轻柔性屏在弯曲时受到的应力,从而降低损伤的风险。通槽的贯穿设计使得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这有助于在弯曲时实现更好的能量吸收和分散,提高了整个支撑系统的效率。支撑层两侧的变形是相似的,有助于保持柔性屏在弯曲时的平整度,提高屏幕的显示性能。

可选的,所述上通槽与所述下通槽在垂直长度方向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梯形或者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通槽,三角形截面形状具有较好的均匀分布应力的特性。在弯曲过程中,三角形截面的通槽有助于更均匀地分散沿长度方向的应力,减轻某些区域受力过多的风险,并且使得OLED显示面板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方向的弯曲。梯形的设计也有助于均匀分散压力,适用于压力变化较大的情况。方形的截面同样能够提供相对均匀的压力分布,方便加工处理。

可选的,所述上通槽与所述下通槽的内壁与所述缓冲囊体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壁与缓冲囊体环的抵接确保通槽能够更直接地与缓冲囊体环接触,使得缓冲囊体环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应力的分散和吸收。这有助于提高OLED显示面板在弯曲过程中的缓冲效果,减小应力对屏幕的影响。并且内壁与缓冲囊体环的紧密接触减少了通槽与缓冲囊体环之间的空隙。这有助于防止空隙中的空气或其他物质进入,减少了缓冲囊体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可能性,维持了缓冲效果的稳定性。此外,内壁与缓冲囊体环的抵接增强了通槽对缓冲囊体环的支撑作用。这有助于在屏幕弯曲时保持缓冲囊体环的稳定形状,提高了整个支撑系统的效率,减小了屏幕变形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缓冲囊体环包括环本体、环本体内的内容物以及设置于环本体内的支撑体,所述内容物在受挤压时发生流动,所述支撑体能控制所述显示功能层弯折的程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囊体环内的内容物具有较好的吸能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在OLED显示面板幕弯曲或受力时产生的能量。有助于减缓冲击力,减小应力对屏幕的影响,提高缓冲效果。填充内容物使得缓冲囊体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屏幕形状变化时,这些内容物能够自由流动,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弯曲或弯折状态,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可塑性,有助于减小形变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维持屏幕的平整度。而支撑体的存在有助于维持囊体的形状,在弯折时提供额外的缓冲和支撑。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为实心的圆环状结构,且由刚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心的圆环状结构提供额外的刚性支撑,有助于维持缓冲囊体环的形状和性能,减小变形的可能性,从而增加OLED显示面板的耐久性。圆环状的结构更容易实现形状的控制,有利于保持缓冲囊体环和支撑体在弯曲过程中的一致形状。这有助于减小形变对显示效果的影响,提高屏幕的稳定性。此外,实心的圆环状结构能够提高抗压性能,更能够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压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半径大于所述缓冲囊体环半径的四分之一小于所述缓冲囊体环半径的二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体的半径大于缓冲囊体环半径的四分之一,确保了支撑体能够提供均衡的支撑力。这有助于在弯曲或弯折过程中分散应力,防止支撑体在某一侧或特定区域受到过大的力,降低了支撑体的局部应力。支撑体的半径小于缓冲囊体环半径的二分之一,为缓冲囊体环预留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在弯折过程中挤压段的缓冲囊体环逐渐向支撑体压缩靠近,吸收并分散弯曲过程中的冲击力,通过均衡的支撑力和缓冲效果,可以减少屏幕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波纹或折痕,提升显示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为若干个球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状体的几何形状使得支撑体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提供支持,而不仅仅是沿着单一的轴线,对于应对多轴向变形或受力情况更为灵活。并且,球状体在接触点上提供更多点的支撑,减轻了局部应力集中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支撑层以及缓冲层吸收和分散来自弯折处的应力,并通过上下通槽为弯折提供自由空间,通槽内设置缓冲囊体环进一步分散应力,减轻弯折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屏幕弯折受损的风险;

2.通过对上下通孔位置以及分布的限定,平衡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减小某一侧或某些区域受到过度弯折的可能性,提高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3.通过在缓冲囊体环内填充内容物,内容物能够自由流动,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弯曲或弯折状态,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可塑性,有助于减小形变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维持屏幕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OLED显示面板平展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OLED显示面板弯折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B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功能层;2、支撑层;3、缓冲层;31、第一缓冲层;311、上通槽;32、第二缓冲层;321、下通槽;33、缓冲囊体环;331、支撑体;332、内容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OLED显示面板。

参照图1,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功能层1、缓冲层3以及支撑层2,缓冲层3和支撑层2设置在显示功能层1的同侧,其中缓冲层3由第一缓冲层31和第二缓冲层32组成,将支撑层2夹持在其中,第二缓冲层32紧密连接在显示功能层1上,有助于高效地吸收和分散从屏幕弯折处产生的应力。

第一缓冲层31设有上通槽311,而第二缓冲层32则配备下通槽321,此外,上通槽311的外层还设置有覆膜,旨在保持其平整性。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的设置为弯折过程预留了一定的自由空间,为柔性屏在弯折时提供了缓冲。

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均匀分布于缓冲层3内,不仅有助于均匀分布在柔性屏幕表面的应力,确保了在弯曲时的一致性响应,同时也有效平衡了各个区域的应力和变形,从而提升了整体性能,减小了由弯曲导致的形变、折痕或波纹,因而提高了柔性屏的可靠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使用户在各个地方弯折屏幕时,缓冲层3都能提供一致的支撑和缓冲效果。

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关于支撑层2对称设置,确保了每个对应的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都内嵌有一个缓冲囊体环33。这些缓冲囊体环33采用中空的圆环状弹性结构,一部分位于上通槽311内,而另一部分则位于下通槽321内。缓冲囊体环33提供了高效的缓冲性能,能够优越地吸收和分散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应力,提升了屏幕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缓冲囊体环33内部还设有实心的圆环状结构作为额外的支撑体331,由刚性材料构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支撑体也可设计为多个球状体结构。支撑体331存在有助于维持缓冲囊体环33的形状和性能,降低其过度形变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耐久性。

圆环状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外部压力。中空的圆环状结构和实心的圆环状结构的共同作用提高了缓冲结构的抗压性能。

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的内壁与缓冲囊体环33抵接在一起,减小了通槽与缓冲囊体环33之间的空隙,确保了缓冲囊体环33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应力的分散和吸收。此外,内壁与缓冲囊体环33的紧密抵接加强了通槽对缓冲囊体环33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整个支撑系统的效率。降低了屏幕在变形过程中产生波纹或折痕的风险,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持久的屏幕性能。

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通过贯穿第一缓冲层31和第二缓冲层32的设计,确保了缓冲囊体环33得以充分填充,并沿整个支撑层2的宽度分布。促进了更为均匀的缓冲效果,显著减轻了柔性屏在弯曲时所受的应力,从而有效降低了潜在的损伤风险。第一缓冲层31和第二缓冲层32之间能够更为协同工作,有助于在弯曲时实现更优越的能量吸收和分散,进而提升了整个支撑系统的效率。

同时,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都采用了具有三角形截面的通槽结构,有助于更加均匀地分散沿长度方向传递的应力,从而有效减轻了某些区域受到过度力量的风险。在应对弯曲时发挥了优越的缓冲效果,确保了柔性屏在变形过程中受力更为均匀,降低了可能引起损伤的局部压力。

本申请采用的支撑体331半径为缓冲囊体环33半径的八分之三,处于缓冲囊体环33半径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一方面,保证了支撑体331能够提供均衡的支撑力。在OLED显示面板幕发生弯曲或弯折的过程中,支撑体331的存在能够有效地分散应力,防止在某一侧或特定区域受到过大的力,从而降低了支撑体331的局部应力。另一方面,为缓冲囊体环33预留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在弯折过程中,缓冲囊体环33逐渐向支撑体331压缩靠近,实现了对挤压段的缓冲,从而吸收并分散弯曲过程中的冲击力。

在缓冲囊体环33内部的空腔部分充填了特定的内容物332,这些内容物332可以是小颗粒或者流体,其在缓冲囊体环33内自由流动。这种内容物332不仅赋予缓冲囊体环33卓越的吸能性,还能够高效地吸收和分散OLED显示面板在弯曲或受力时产生的能量。小颗粒或流体的优异特性有效减缓冲击力,显著降低了应力对屏幕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了缓冲效果。并且内部充填小颗粒或流体的设计赋予缓冲囊体环33出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屏幕形状变化时,这些内容物332能够在缓冲囊体环33内自由流动,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弯曲或弯折状态。这种特性极大地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可塑性,有助于减小形变对显示效果的潜在影响,有效维持屏幕的平整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内容物332为一种流体,其在室温下呈现出非常稳定的液态状态,同时具备低挥发性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显著减少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生相变的可能性,从而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OLED显示面板的稳定性能。低挥发性的优势在于其不容易蒸发或释放气体,因此能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良好的缓冲性能,进而有助于延长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需求。此外低挥发性的流体有助于平衡缓冲囊体环33内部的压强,对于减小压强异常对缓冲囊体环33造成的潜在损害至关重要。

参考图2,当OLED显示面板朝显示功能层1域弯折时,下通槽321的侧壁承受内部力向内挤压,逐渐减小空间。与此同时,上通槽311的侧壁呈现向两侧扩张的趋势,逐渐增大其宽度。

参考图3,随着弯折的进行,上通槽311的侧壁持续向两侧扩张并增大。在此时,缓冲囊体环33内的流体由下通槽321处被挤压到上通槽311,促使缓冲囊体环33膨胀,充实上通槽311的扩大区域,确保了对屏幕弯折区域的充分支持。

参考图4,随着弯折,下通槽321的侧壁在弯折过程中继续受力向内挤压,导致缓冲囊体环33的半径进一步缩小。同时,流体在缓冲囊体环33内涌向上通槽311,直至下通槽321的侧壁触碰到缓冲囊体环33内的支撑体331。此时,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达到下通槽321的挤压极限,标志着不再进一步弯折。

OLED显示面板在弯折过程中经历了多阶段的形变,流体的移动和缓冲囊体环33的变形共同作用,有效地减轻了弯折区域的应力,延缓了缓冲囊体环33的变形进程,进而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设计合理支撑层2和缓冲层3,以及合理开设的上下通槽321,成功实现了对OLED显示面板在弯折过程中应力的吸收和分散。支撑层2与缓冲层3的协同作用,特别是上下通槽321的设计,为屏幕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弯折空间,有效降低了弯折引起的应力集中,减轻了屏幕弯折受损的风险。

同时,在通槽内设置的缓冲囊体环33进一步分散了应力。缓冲囊体环33的中空结构和实心支撑体331的设计共同赋予缓冲层3良好的弹性和支撑性,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分散弯折中的冲击和应力。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缓冲效果的稳定性,还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耐久性。

此外,通过对上通槽311和下通槽321位置和分布的限定,实现了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应力均衡,减小了某一侧或某些区域受到过度弯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助于确保整个支撑系统在弯曲时的平整度,提高屏幕的显示性能。

最后,在缓冲囊体环33内填充小颗粒或流体,进一步增强了OLED显示面板的可塑性。这些填充物能够自由流动,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弯曲或弯折状态,减小了形变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保持了屏幕的平整度。这种灵活的缓冲效果使得在设备弯曲或弯折时,用户能够感受到更加自然和舒适的变形过程,提升了整体的使用体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8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