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框板式外脚手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9:37


一种框板式外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板式外脚手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需要在建筑物外部搭设临时外脚手架,为工人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方便施工作业。目前主流的落地形式外脚手架是采用钢管搭建,由立杆、水平杆、斜杠、扣件等组成框架,再将脚手板与外防护密目网或钢框网板安装于框架结构上,提供作业平台与安全防护的功能。这种传统的外脚手架存在有:构件繁多,安拆不便,在搭设和拆卸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连接件需要工人按照规定的扭矩、角度进行连接,操作不规范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松动;附加的脚手板及防护网并不与钢管搭建的框架结构共同受力。为此,本发明以带有边框的板式单元通过连接件和卡和搭接形成外脚手架,框板单元既具有提供作业平台或安全围护的功能,又形成整体结构共同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板式外脚手架,克服了传统外脚手架部件多、连接不便、脚手板及防护网不受力的缺点,安装便利、结构可靠。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框板式外脚手架,包括脚手板、外侧框板、内侧框板、连接件、可调底座、连墙件;

所述的外侧框板与内侧框板呈竖向相对平行布置,外侧框板与内侧框板之间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水平向的脚手板;

所述的脚手板、外侧框板、内侧框板组成形成单个架体单元;

若干个架体单元通过连接件沿竖向直线或水平向直线相互拼接排列,水平向直线相排列拼接的架体单元纵向、横向交接处通过转角架体单元相互连接;

位于底部的纵向架体单元、横向架体单元通过可调底座固定在地面;

所述连墙件上设有与建筑物墙体相固定的连墙构件。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脚手板包括标准节脚手板、转角处脚手板;

所述的标准节脚手板包括第一搭接管、第一方管、插座、第二方管、斜管、L型角板、踏板网;

所述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均为两根,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相互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的相接端通过斜管相连;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插座;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围合形成的长方形框架内设有纵横垂直交错的第二方管,该长方形框架上覆盖踏板网,其中位于第一方管上设有L型角板,L型角板用于抵压踏板网;

所述的转角处脚手板包括第一搭接管、第一方管、插座、第二方管、斜管、踏板网、L型角板;

所述的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均为两个、且相互围合形成正方形框架;两个所述的第一搭接管组合成“L”形;两个所述的第一方管组合成“L”形;正方形框架的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之间通过斜管相互固定;位于“L”形第一方管之间的斜管的外侧设有插座且两根所述第一方管远离该斜管的一端分别设有插座;第一搭接管与第一方管围合形成正方形框架内设有纵横十字交错的第二方管,该正方形框架覆盖踏板网;其中位于第一方管上设有L型角板,L型角板用于抵压踏板网。安装时将装配有踏板网的脚手板朝上进行装配。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外侧框板包括标准节外侧框板、转角处外侧框板;所述标准节外侧框板架接在标准节脚手板的搭接管上;转角处外侧框板架接在转角处脚手板的搭接管上;

所述的标准节外侧框板包括第二搭接管,第一方管,第三方管;两根水平平行布置的第二搭接管与两根竖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方管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的内框面设有防护网片及水平、倾斜安装的多根第三方管;标准节外侧框板通过第二搭接管架接在标准节脚手板上;

所述的转角处外侧框板包括第二搭接管,第一方管,第三方管;两根水平平行布置的第二搭接管与两根竖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方管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的内框面设有防护网片及水平、倾斜安装的多根第三方管;转角处外侧框板通过第二搭接管架接在转角处外侧框板上。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内侧框板位于脚手架的内侧,包括两根竖向平行放置的第一方管,两根水平平行放置的第二搭接管;第一方管与第二搭接管组成方形边框;方形边框中部水平布置第一方管作为栏杆扶手;内侧框板搭接卡合在脚手板的第一搭接管上。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连接件分为中间连接件、转角处内侧连接件、转角处外侧连接件、始末端连接件;

所述的中间连接件用于固定脚手架横向、竖向相接的外侧框板及内侧框板;

所述的转角处内侧连接件用于固定脚手架转角部内侧相接的内侧框板;

所述的转角处外侧连接件用于固定脚手架转角部外侧相接的外侧框架;

所述的始末端连接件用于固定脚手架起始端及结束端的外侧框板及内侧框板。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中间连接件由三块钢板拼接成H形槽钢及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两根内圆方管,位于内圆方管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位于一侧竖向钢板上设有两个插头;

所述的转角处内侧连接件由多块钢板拼接成弯折状的H形槽钢及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两根内圆方管,弯折状的H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斜侧竖面的钢板及同侧的竖向面钢板上分别设有三个插头;位于内圆方管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

所述的转角处外侧连接件由多块钢板拼接成弯折状的H形槽钢及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两根内圆方管,弯折状的H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内圆方管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

所述的始末端连接件由多块钢板拼接成H形槽钢及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内圆方管;该H形槽钢其中一端的竖面为通过钢板封闭;位于一侧竖向钢板上设有插头;位于内圆方管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可调底座分为中间可调底座、转角处内侧可调底座、转角处外侧可调底座、始末端可调底座;

所述的中间可调底座位于脚手架的底部,用于固定横向相接的外侧框板及内侧框板;

所述的转角处内侧可调底座位于脚手架的底部,用于固定脚手架底部转角部内侧相接的内侧框板;

所述的转角处外侧可调底座位于脚手架的底部,用于固定脚手架底部转角部外侧相接的外侧框架;

所述的始末端可调底座位于脚手架的底部,用于固定脚手架起始端及结束端的外侧框板及内侧框板。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中间可调底座包括多块钢板拼接成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内圆方管,底板及竖立在底板上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螺母;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内圆方管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及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位于内圆方管两侧U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位于U形槽钢一侧竖向钢板上设有两个插头;所述第一螺纹杆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内,且从内圆方管顶端穿出;第一螺母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

所述的转角处内侧可调底座包括多块钢板拼接成弯折状的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两根内圆方管;底板及竖立在底板上的两根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螺母;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内圆方管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及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弯折状的U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斜侧竖面的钢板及同侧的竖向面钢板上分别设有三个插头;位于内圆方管两侧弯折状的U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第一螺纹杆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内,且从内圆方管顶端穿出;第一螺母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

所述的转角处外侧可调底座包括多块钢板拼接成弯折状的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两根内圆方管;底板及竖立在底板上的两根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螺母;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内圆方管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弯折状的U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内圆方管两侧弯折状的U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第一螺纹杆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内,且从内圆方管顶端穿出;第一螺母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

所述的始末端可调底座包括多块钢板拼接成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内圆方管,底板及竖立在底板上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螺母;该U形槽钢其中一端的竖面为通过钢板封闭;位于一侧竖向钢板上设有插头;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内圆方管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所述第一螺纹杆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内,且从内圆方管顶端穿出;第一螺母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位于内圆方管U形槽钢封闭端的另一侧内预留搭接槽。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插座为凸出方形体结构,凸出方形体结构内设有梯形体结构的内腔,内腔的底部及侧部为开口结构,梯形体结构的内腔内壁呈圆弧状;梯形体结构的内腔以底部开口向上延伸呈逐渐收拢状;

所述的插头为凸出梯形体结构;梯形体结构的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梯形体结构的外侧壁呈圆弧状。

本发明所述的框板式外脚手架,所述的连墙件包括连墙扣件、连墙杆、锚板、第二螺纹杆、第二螺母;所述的连墙杆的一端与连墙扣件相固定,连墙杆的另一端固定锚板;锚板通过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杆相固定,第二螺纹杆预埋墙体内。

与现有外脚手架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外脚手架构件框板式单元化,框板单元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整体结构,共同承载并提供安全的作业平台与外防护屏障,减少了现场安拆构件数量、安拆方便,结构安全可靠。

2)本发明中的插座采用上下扩大,左右扩大,前后扩大,顶部封闭的结构形式,使插座与插头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刚度。与现有外脚手架中左右缩小、上下缩小、前后缩小,顶部开口的结构形式相比,本发明的插座设计可有效提高连接节点在竖向平面内的转动刚度。

3)本发明采用异形管对脚手板与外侧框板以及脚手板与内侧框板之间进行搭接,与插座与插头的连接相互补充。脚手板与外侧框板以及脚手板与内侧框板之间边框异型管截面卡合,减少了脚手板与外侧框板、脚手板与内侧框板之间出现松动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外脚手架的整体性,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

4)本发明的连接件结构简单,并且内侧框板与外侧框板只需与连接件进行插管连接,脚手板与连接件只需承插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更紧密地固定连接件和外脚手架的各个框板,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中存在的连接件松动等问题。

5)本发明的外框板单元,利用了金属网对结构的蒙皮效应,使金属网与金属边框共同受力,安装后即时形成封闭的安全空间,从而减少了外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6)本发明内侧框板根据脚手架使用特征,设有栏杆扶手与边框共同形成单元,不仅提高了外脚手架的整体性能,还可有效避免栏杆松动缺失等安全隐患。

7)与传统的钢管外脚手架相比,本发明中的框板式外脚手架组成简单,易于拆卸和安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脚手架处于施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铺设有踏板网的标准节脚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脚手板上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搭接管与第二搭接管施工状态时的搭接示意图。

图5a为脚手板上L型角板的位置剖面图。

图5b为脚手板上L型角板的拼接放大示意图。

图6为铺设有踏板网的转角处脚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带有防护网片的标准节外侧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带有防护网片的转角处外侧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带有扶手的内侧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转角处内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转角处外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始末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中间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转角处内侧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转角处外侧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始末端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连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脚手板、11-标准节脚手板、12-转角处脚手板;

2-外侧框板、21-标准节外侧框板、22-转角处外侧框板;

3-内侧框板;

4-连接件、41-中间连接件、42-转角处内侧连接件、43-转角处外侧连接件、44-始末端连接件;

5-可调底座、51-中间可调底座、52-转角处内侧可调底座、53-转角处外侧可调底座、54-始末端可调底座;

6-连墙件;

101-第一搭接管、102-第一方管、103-插座、104-第二方管、105-连接斜管、106-L型角板、107-踏板网、108-第二搭接管、109-第三方管、110-防护网片、111-插头、112-钢板、113-内圆方管、114-底板、115-第一螺纹杆、116-第一螺母、117-连墙扣件、118-连墙杆、119-锚板、120-第二螺纹杆、121-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一种框板式落地外脚手架,包括脚手板1、外侧框板2、内侧框板3、连接件4、可调底座5、连墙件6。外侧框板2与内侧框板3呈竖向相对平行布置,外侧框板2与内侧框板3之间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水平向的脚手板;

在整个脚手架结构中,以脚手板1、外侧框板2、内侧框板3组成形成单个架体单元;由图1可见多个架体单元通过连接件4沿竖向直线搭接成多层架体,再由水平向直线相互搭接形成可供通行的通道;在整个架体的转向处通过转角架体单元相互连接;整个架体的底部通过可调底座5固定在地面;连接件4上设有与建筑物墙体相固定的连墙件6,通过连墙件6与施工建筑进行固定。

在图1中,脚手板1包括标准节脚手板11和转角处脚手板12两种类型。

外侧框板2包括标准节外侧框板21和转角处外侧框板22两种结构类型。

连接件4包括中间连接件41、转角处内侧连接件42、转角处外侧连接件43、始末端连接件44;

中间连接件41用于固定脚手架横向、竖向相接的外侧框板2及内侧框板3;

转角处内侧连接件42用于固定脚手架转角部内侧相接的内侧框板3;

转角处外侧连接件43用于固定脚手架转角部外侧相接的外侧框架2;

始末端连接件44用于固定脚手架起始端及结束端的外侧框板2及内侧框板3。

如图2所示,标准节脚手板11边框包括横向平行的两根第一搭接管101和纵向平行的两根第一方管102边框。两根第一搭接管101与两根第一方管102通过四个连接斜管105分别在四个角连接固定,形成完整边框,其中第一搭接管101为上下对称的异形管。该边框内固定相互交错的第二方管104;在第一搭接管101、第一方管102、第二方管104、连接斜管105上布置踏板网107。从图5a、5b可以看出,踏板网107的边界大于标准节脚手板11边框的内边线,略小于标准节脚手板11边框的外边线;位于第一方管102上还布置用于压固踏板网107的L型角板106;两根第一方管102的两端分别设有插座103。

如图3、4所示,插座103为凸出方形体结构,凸出方形体结构内设有梯形体结构的内腔,内腔的底部及侧部为开口结构,上部封闭;梯形体结构的内腔内壁呈圆弧状;梯形体结构的内腔以底部开口向上延伸呈逐渐收拢状;插座103从一侧往另一侧向四周逐渐扩大。插头111为凸出梯形体结构,梯形体结构的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梯形体结构的外侧壁呈圆弧状。插座103与插头111相互插接后可形成稳固的咬合结构,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转角处脚手板12边框包括左面一根第一搭接管101、下面一根第一搭接管101、右面一根第一方管102和上面一根第一方管102,通过四个连接斜管105在四个角分别连接固定,形成完整边框。与图2中所示的结构区别之处在于,由两个第一搭接管101组合成“L”形;两个第一方管102组合成“L”形;将两个“L”形结构在组合成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内设有纵横十字交错的第二方管104。第一搭接管101与第一方管102之间通过斜管105相互固定;位于“L”形第一方管102之间的斜管105的外侧设有插座103,由于此框中的第一方管的一端为是闭合端,所以远离斜管105的一端设有插座103;该正方形框架覆盖踏板网107,其中第一方管102上设有L型角板106,L型角板106用于抵压踏板网107。

如图7所示,标准节外侧框板21与标准节脚手板1的尺寸相互匹配,标准节外侧框板21呈竖立放置,位于整个脚手架的外侧;

标准节外侧框板21包括上下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搭接管108和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方管102,上下位置的第二搭接管108连接在左右位置的第一方管102内侧,形成完整的边框;

在边框内部连接有三根第三方管109,位于边框中间位置水平向的第三方管109,通过水平向的第三方管109将边框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在该两个区域内分别倾斜布置第三方管109;

防护网片110连接在第一方管102、第二搭接管108、第三方管109上;标准节外侧框板21通过第二搭接管108架接在标准节脚手板11上。

如图8所示,转角处外侧框板22与转角处脚手板12的尺寸相互匹配;转角处外侧框板22呈竖立放置,位于整个脚手架的外侧;转角处外侧框板22包括第二搭接管108,第一方管102,第三方管109;上下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搭接管108连接在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方管102内侧,形成完整的边框;整个边框内部连接有三根第三方管109,防护网片110连接在第一方管102、第二搭接管108、第三方管109上。

如图9所示,内侧框板3包括两根竖向平行放置的第一方管102,两根水平平行放置的第二搭接管108;第一方管102与第二搭接管108组成方形边框;方形边框中部水平布置第一方管102作为栏杆扶手。

如图10所示,中间连接件41由三块钢板112拼接成H形槽钢及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两根内圆方管113,位于内圆方管113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位于一侧竖向钢板112上设有两个插头111;

H型槽钢腹板上贯穿两根内圆方管113并与腹板固定连接。内圆方管113的截面长度和宽度应满足正好能插入第一方管102内。两根内圆方管113间距应为两倍第一方管102管厚度。

外脚手架搭设时,H型槽钢上部槽和下部槽分别用于搭接位于上部和下部的外侧框板2或内侧框板3。

如图11所示,转角处内侧连接件42由多块钢板112拼接成弯折状的H形槽钢,弯折状的H形槽钢的腹板上贯穿两根内圆方管113并与腹板固定连接,弯折状的H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斜侧竖面的钢板及同侧的竖向面钢板上分别设有三个插头111;位于内圆方管113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

内圆方管113位置应满足施工时与转角位置的两块内侧框板3的第一方管102套插。外脚手架搭设时,转角处内侧连接件42斜侧位置插头111与图6所示转角处脚手板12的连接斜管105中间插座103承插连接。

如图12所示,转角处外侧连接件43,转角处外侧连接件43由多块钢板112拼接成弯折状的H形槽钢,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两根内圆方管113,弯折状的H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内圆方管113两侧H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H形槽钢中槽体间隔宽度为第一方管102宽度;

外脚手架搭设时,按照图1所形成的结构,分别将两块转角处外侧框板22的第一方管102套插在相应的内圆方管113上。

如图13所示,始末端连接件44由多块钢板112拼接成H形槽钢及垂直贯穿H形槽钢腹板的内圆方管113;该H形槽钢其中一端的竖面为通过钢板112封闭;位于一侧竖向钢板112上设有插头111,H形槽钢中槽体间隔宽度为第一方管102宽度;外脚手架搭设时,始末端连接件44封闭侧朝向未拼接脚手板的外侧。

如图14所示,中间可调底座51包括多块钢板112拼接成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内圆方管113,钢板112、插头111、内圆方管113三者组成搭接构件,搭接构件为上部开敞底部封闭;底板114及竖立在底板114上的第一螺纹杆115,第一螺纹杆115上设有第一螺母116;底板114上的四个角开有圆孔;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112,内圆方管113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112及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112;位于内圆方管113两侧U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位于U形槽钢一侧竖向钢板112上设有两个插头111;

外脚手架搭设时,上部开敞作为搭接槽与上部外侧框板2或内侧框板3搭接,内圆方管113插入上部的外侧框板2或内侧框板的第一方管102中,第一螺纹杆115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113内,且从内圆方管113顶端穿出;第一螺母116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插头111与脚手板1的插座103承插连接。

如图15所示,转角处内侧可调底座52包括多块钢板112拼接成弯折状的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两根内圆方管113;钢板112、插头111、内圆方管113三者组成搭接构件。底板114及竖立在底板114上的两根第一螺纹杆115,第一螺纹杆115上设有第一螺母116;底板114四个角开有圆孔;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112,内圆方管113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112及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112;弯折状的U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斜侧竖面的钢板及同侧的竖向面钢板上分别设有三个插头111;位于内圆方管113两侧弯折状的U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外脚手架搭设时,搭接部件上部作为搭接槽与上部内侧框板3搭接,内圆方管113插入上部转角处位置的内侧框板3的第一方管102中,插头111与脚手板1的插座103承插连接,第一螺纹杆115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113内,且从内圆方管113顶端穿出;第一螺母116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

如图16所示,转角处外侧可调底座53包括多块钢板112拼接成弯折状的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两根内圆方管113;底板114及竖立在底板114上的两根第一螺纹杆115,第一螺纹杆115上设有第一螺母116;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112,内圆方管113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122及U形槽钢的下部钢板112;弯折状的U形槽钢的竖向面一侧设有斜钢板形成斜侧竖面,另一侧为直角状竖向面钢板;位于内圆方管113两侧弯折状的U形槽钢内预留搭接槽;搭接槽为上部开敞底部封闭。外脚手架搭设时,上部开敞作为搭接槽与上部外侧框板2搭接,内圆方管113插入上部转角处位置的外侧框板22的第一方管102中,插头111与脚手板1的插座103承插连接;第一螺纹杆115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113内,且从内圆方管113顶端穿出;第一螺母116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

如图17所示,始末端可调底座54包括多块钢板112拼接成U形槽钢及垂直布置在U形槽钢内的内圆方管113,底板114及竖立在底板114上的第一螺纹杆115,底板114四个角开有圆孔;

第一螺纹杆115上设有第一螺母116;该U形槽钢其中一端的竖面为通过钢板112封闭;位于一侧竖向钢板112上设有插头111;

位于U形槽钢的中部设有平行于该U形槽钢底面的钢板112,内圆方管113贯穿U形槽钢中部的钢板112和下部钢板112;位于内圆方管113U形槽钢封闭端的另一侧内预留搭接槽。外脚手架搭设时,内圆方管113插入上部的外侧框板2或内侧框板的第一方管102中,插头111与脚手板1的插座103承插连接;第一螺纹杆115从U形槽钢底端延伸至内圆方管113内,且从内圆方管113顶端穿出;第一螺母116与U形槽钢的底端面相接触。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在中间连接件41的原有结构上,在搭槽另一侧连接一个插头111,形成连墙扣件117。连墙扣件117与图10所示的中间连接件41基本相似,只是位于两侧竖向钢板112上均设有插头111;外脚手架搭设时,在需要连墙件的位置用连墙扣件117替换中间连接件41。在连墙杆118的左侧一头连接插座103,与连墙扣件117进行承插连接;右侧一头连接有锚板119,锚板119上带有圆孔,第二螺纹杆120穿过圆孔打入墙体,第二螺纹杆120上配有配套的第二螺母121,用于栓紧连墙杆118,与墙体紧密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外定位框环贴底膜装置
  • 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及组框装置
  • 一种板式过滤器外框及组框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