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道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矿山道路结构较为单一,通常矿山道路修复工程在原有生产矿道上进行简单的修整压实,并在道路的内侧设置地表排水渠。

上述中的矿山道路的地表排水渠,在雨季时,由于矿道一般都是沿于边坡底部的岩层上建设,当遇到骤雨时,边坡坡面受到雨水冲刷,雨水会夹带泥砂甚至石块滚落,对位于坡脚的地表排水渠造成影响,甚至造成局部堵塞。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杂质将排水渠堵塞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包括设置于边坡底部的隐匿式排水渠模块,所述隐匿式排水渠模块上方设有碎石过滤带模块,所述碎石过滤带模块远离边坡的一侧依次设有矿山道路模块和支护挡墙模块,所述碎石过滤带模块与边坡之间设置有绿化景观带模块;

所述隐匿式排水渠模块包括嵌入于岩层的排水渠和盖设于排水渠顶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泄水孔,所述碎石过滤带模块包括多层竖向间隔设置的过滤层,不同所述过滤层的粒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渠置于地下结构中,雨季时,边坡坡面受到雨水冲刷,雨水夹带泥沙甚至石块滚落,碎石过滤带模块对大粒径的碎石、树根、落叶及淤泥进行过滤,减少了杂质将排水渠堵塞的情况;碎石过滤带模块对地表水向排水渠流动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了隐匿式排水渠模块汇集地表水的功能;盖板和碎石过滤带模块的设置,对排水渠起到了遮盖作用,与传统矿山未设置地表盖板的情况相比,增加了矿山道路的横截面有效长度,减少了车辆陷入排水渠的危险;而利用露天采场剩余的不同粒径的碎石,构筑滤水装置,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

优选的,所述排水渠底部自两侧向中间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排水渠的过水截面积,也增加了水流对排水渠底部的冲刷能力,还减少了碎石与底部的接触面积而减少了排水渠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盖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水平设置的盖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设置的盖板,增加了排水渠的过水截面积,同时能承受更大的上层压力,提升了盖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盖板中布设有钢筋,所述钢筋沿盖板的弯曲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在保证透水性的前提下,通过增设钢筋增加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盖板承力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绿化景观带模块包括土层和种植于土层上的景观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景观带模块的设置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建立生态廊道并提高局部生物多样性,并在强降雨时期,阻拦碎石泥沙,减少大气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优选的,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过滤层为过滤底层,所述过滤底层上方的过滤层靠近土层的一侧竖直向下延伸有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分隔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带的竖直便于铺设过滤层使过滤层保持预设的形状,在强降雨时期,竖直部的设置对土层中的泥沙起到了过滤作用,减少了泥沙直接进入于过滤底层中,造成过滤底层局部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分隔带包括多个依次相邻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包括外框和固设于外框内的钢丝网,所述外框底端固设有插杆,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板和转动连接于固定板的一侧的转动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转动板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连接板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分别开设于相邻两个外框的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所述第二半槽的一侧设有用于供转动板自垂直于固定板的状态转动至平行于固定板的状态的让位槽,所述固定板设有限位部的一端插入于第一半槽中,所述固定部设有转动板的一侧插入于第二半槽中;

所述转动板上固设有与其垂直的插管,所述插管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封闭,所述插管上开设有用于将其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溢流孔,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插管供液的送液长孔,所述外框上开设有用于供插管伸出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底层铺设完成后,将内侧的分隔带中的分隔板依次布置,将连接板竖向插入于连接槽中,插入时转动板和连接板垂直,插入后,调整转动板使其转动至与固定板平行,插管随转动板一同转动至穿过插槽伸出于外框,实现相邻两个分隔板之间的连接;按照以上步骤由内而外依次布置分隔带,并于最外侧的分隔带中的送液长孔顶端注入药液,药液进入于插管中,通过插管上的溢流孔进入于土层中,对土层中的植物根系进行深层营养,利于景观植物的生长。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分隔带之间水平设置有稳定管,所述稳定管包括外管和螺纹连接于外管的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套设于插管外侧,所述外框上开设有与外管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外管的一端插入于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管远离内管的一端插入于定位槽中,再转动内管,使内管远离外管的一端套设于插管外侧,除位于最外侧的分隔带之外,于其他分隔带中的送液长孔顶端注入胶液,胶液进入于插管中,通过插管上的溢流孔进入于插管和内管之间,待胶液凝固后,实现内管和插管的胶接,进而实现相邻分隔带之间的连接,增加了分隔带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将排水渠置于地下结构中,雨季时,边坡坡面受到雨水冲刷,雨水夹带泥沙甚至石块滚落,碎石过滤带模块对大粒径的碎石、树根、落叶及淤泥进行过滤,减少了杂质将排水渠堵塞的情况;

2. 碎石过滤带模块对地表水向排水渠流动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了隐匿式排水渠模块汇集地表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显示矿山景观道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显示隐匿式排水渠模块和碎石过滤带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显示盖板及泄水孔结构的俯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显示碎石过滤带模块以及分隔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显示分隔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显示连接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显示稳定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隐匿式排水渠模块;11、排水渠;12、砌筑层;121、承接槽;13、素土垫层;14、盖板;141、泄水孔;142、钢筋;2、矿山道路模块;21、碎石路基垫层;211、外沿;22、混凝土路面层;3、碎石过滤带模块;31、过滤底层;32、过滤中层;33、过滤上层;4、绿化景观带模块;41、土层;42、景观植物;5、支护挡墙模块;6、分隔带;61、分隔板;611、外框;6111、定位槽;612、钢丝网;613、插杆;7、连接结构;71、连接槽;711、第一半槽;712、第二半槽;713、让位槽;714、插槽;72、连接板;721、固定板;7211、限位部;722、转动板;7221、送液长孔;723、插管;7231、溢流孔;8、稳定管;81、内管;82、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包括隐匿式排水渠模块1、矿山道路模块2、碎石过滤带模块3、绿化景观带模块4和支护挡墙模块5。

原有矿道的岩层经整理后,使岩层的两侧向中间倾斜,岩层表面的最低点位置位于靠近边坡的一侧。

结合图1和图2,隐匿式排水渠模块1包括嵌入岩层表面最低点位置处的排水渠11,排水渠11采用块石、片石通过M10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围成排水渠11的层结构为砌筑层12,砌筑层12外围布置为5cm素土垫层13,排水渠1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排水渠11的底部自两侧向中间倾斜形成倒三角型,增加了过水截面积,也增加了水流对排水渠11底部的冲刷能力,还减少了碎石与底部的接触面积而减少了排水渠11堵塞的情况。

结合图2和图3,排水渠11顶端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的材质为细石混凝土,盖板14的厚度设置为10cm。盖板14上开设有泄水孔141,泄水孔141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泄水孔141沿排水渠11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

砌筑层12的顶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承接槽121,盖板14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设置,盖板14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承接槽121中,盖板14中布设有钢筋142,钢筋142沿盖板14的弯曲方向延伸。呈弧形设置的盖板14可以承受更大的上层压力,且盖板14的设置在保证透水性的前提下,通过增设钢筋142增加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盖板14承力的稳定性。

矿山道路模块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岩层表面的碎石路基垫层21和混凝土路面层22。矿山道路模块2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因此具备一定的透水性,扩大了地表水渗透面积,并通过碎石路基垫层21的缝隙路径向隐匿式排水渠模块1汇集。

参照图1,碎石路基垫层21底壁靠近边坡坡面的一侧水平延伸有平直段,碎石路基垫层21底壁的平直段铺设于排水渠11顶壁远离边坡坡面的一侧。碎石路基垫层21的顶壁远离边坡坡面的一侧凸出形成外沿211,外沿211顶的高度为地表高度。碎石路基垫层21高度30cm以上,由矿山残留的碎石构成。

由于废弃矿山的道路车辆过往频度较低,混凝土路面层22具体设置为单层混凝土路面层22,路宽设置为3.5m以上,且路面高于地表5cm至15cm。

结合图1和图2,碎石过滤带模块3包括多层竖向设置于盖板14上方的过滤层,过滤层由矿山现场遗留的碎石构成,本实施例中,过滤层设置为三层,自下而上依次为过滤底层31、过滤中层32和过滤上层33,过滤底层31、过滤中层32和过滤上层33的碎石粒径由下至上逐渐变细,过滤上层33的表面与地表平齐。其中,过滤底层31的碎石粒径较大,可以保证宽松的过水路径,而过滤上层33的碎石粒径较小,可以阻挡大粒径的碎石、树根、落叶及淤泥进入过滤带,保证了过滤底层31的连通性。

参照图1,绿化景观带模块4设置于碎石过滤带与边坡之间,包括土层41和种植于土层41上的景观植物42,土层41的底壁朝向排水渠11的一侧倾斜设置,土层41的顶壁与地表平齐,景观植物42具体可以为草、乔木及灌木的结合。绿化景观带模块4的设置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建立生态廊道并提高局部生物多样性,并在强降雨时期,阻拦碎石泥沙,减少大气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支护挡墙模块5包括底部嵌入于岩层、顶部平行于地表的干砌块石挡墙,干砌块石挡墙整体呈直角梯形设置,干砌块石挡墙顶壁上使用2cm砂浆抹面,支护挡墙模块5的设置用于维护路基的稳定。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本申请中的含隐匿式排水渠11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将排水渠11放置于地下结构中,并设置碎石过滤带模块3对大粒径的碎石、树根、落叶及淤泥进行过滤,减少了杂质将排水渠11堵塞的情况,另外,碎石过滤带模块3、底部倾斜设置的碎石路基垫层21以及底部倾斜设置的土层41对地表水向排水渠11流动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了隐匿式排水渠模块1汇集地表水的功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过滤中层32和过滤上层33靠近土层41的一侧均竖直向下延伸有竖直部,过滤上层33的竖直部位于过滤中层32的竖直部外侧。

为便于铺设过滤层使过滤层保持预设的形状,竖直部的两侧设置有分隔带6,分隔带6的高度与其远离土层41的一侧的过滤层的高度相同。

参照图5,分隔带6包括多个依次相邻的分隔板61,分隔板61呈矩形设置,分隔板61包括外框611和固定于外框611内侧的钢丝网612,外框611底端固定于多个竖向设置的插杆613,钢丝网612的孔隙与其远离土层41的一侧的过滤层的孔隙适配。

结合图5、图6和图7,任意相邻两个分隔板61相互靠近的两侧相互接触,任意相邻两个分隔板61之间均通过连接结构7连接。连接结构7包括分别竖向开设于分隔板61的连接槽71和插接于连接槽71中的连接板72。

连接板72包括固定板721和铰接于固定板721一侧的转动板722,固定板721远离转动板722的一端设有限位部7211,限位部7211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转动板722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垂直的插管723,插管723沿竖向间隔均布有多个。插管723远离转动板722的一端呈封闭的尖端设置,插管723上沿其周向间隔均布有多个溢流孔7231,溢流孔7231将插管723的内腔与外界连通。转动板722的顶壁竖直向下开设有送液长孔7221,送液长孔7221未贯穿转动板722底壁,插管723的内腔与送液长孔7221的内腔连通。

连接槽71贯穿分隔板61的顶壁,连接槽71包括分别开设于两个外框611的第一半槽711和第二半槽712,第二半槽712的一侧设有用于供转动板722自垂直于固定板721的状态转动至平行于固定板721的状态的让位槽713。相邻两个分隔板61中,与转动板722连接的外框611上开设有用于供插管723伸出的插槽714。

固定板721设有限位部7211的一端插入于第一半槽711中,固定板721设有转动板722的一侧插入于第二半槽712中。插入时,转动板722垂直于固定板721,转动板722的侧壁与让位槽713垂直于第二半槽712的侧壁贴合,插入后,调整转动板722至转动板722与固定板721平行,插管723随转动板722一同转动,转动板722与固定板721平行时,插管723穿过插槽714伸出于外框611靠近土层41的侧壁,此时溢流孔7231位于外框611外侧。

参照图8,相邻两个分隔带6之间设置有与插管723一一对应的稳定管8,稳定管8包括内管81和螺纹连接于内管81一端外侧的外管82,内管81远离外管82的一端套设于插管723外侧且抵接于外框611,靠近外管82的分隔板61中的外框611上开设有与外管82相对应的定位槽6111,外管82远离内管81的一端插入于定位槽6111中。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分别于砌筑层12和岩层中预设供插杆613插入的插槽714,过滤底层31铺设完成后,将位于内侧的分隔带6中的分隔板61依次布置,使插杆613插入于预设的插槽714中,将连接板72竖向插入于连接槽71中,插入时转动板722和连接板72垂直,插入后,调整转动板722使其转动至与固定板721平行,插管723随转动板722一同转动至穿过插槽714伸出于外框611,实现相邻两个分隔板61之间的连接;其中,位于最外侧的分隔带6中的插管723伸出于分隔板61后插入于土层41中;

按照上述步骤安装由内而外依次布置分隔带6,布置完成后,连接稳定管8,将外管82远离内管81的一端插入于定位槽6111中,再转动内管81,使内管81远离外管82的一端套设于插管723外侧,且内管81远离内管81的一端抵接于分隔板61;

向位于最外侧的分隔带6中的送液长孔7221顶端注入药液,药液进入于插管723中,通过插管723上的溢流孔7231进入于土层41中,对土层41中的植物根系进行深层营养,利于景观植物42的生长;

向其他分隔带6中的送液长孔7221顶端注入胶液,胶液进入于插管723中,通过插管723上的溢流孔7231进入于插管723和内管81之间,待胶液凝固后,实现内管81和插管723的胶接;

分隔带6布置完成后,再依次铺设过滤中层32和过滤上层33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含隐匿式排水渠的矿山景观道路结构
  • 一种模块式结构的海绵城市绿化景观道路
技术分类

0612011379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