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天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电子设备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主要载体是天线。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功能的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日益紧张,不足以满足天线性能需求,影响天线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可以相对弯折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周缘具有第一导电边框,所述第二本体的周缘具有第二导电边框,所述第一导电边框具有第一缝隙;

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馈电端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天线基于具有第一缝隙的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传输信号;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天线基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不满足耦合条件,所述第一天线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满足所述耦合条件,所述第一天线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导电框具有第二缝隙,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天线基于具有第一缝隙的第一导电边框与具有第二缝隙的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微带线,所述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馈电端,另一端浮空,用于增大所述第一天线的电长度。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微带线通过所述馈电端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本体中的接地部件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微带线通过所述馈电端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本体中的接地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之间具有耦合间隙。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导电边框具有第二缝隙;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微带线通过所述馈电端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本体中的接地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与具有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二导电边框之间具有耦合间隙。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组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组件显示侧的金属框架;位于所述金属框架背离所述显示组件一侧的电路板;

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微带线以及与所述微带线连接的天线电路,所述天线电路的接地端与所述电路板中的金属地连接,且所述金属地与金属框架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组件显示侧的触控组件;

所述金属地与所述微带线相对的区域镂空,且所述金属框架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连接有所述馈电端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以增大所述第一天线朝向所述触控组件一侧的净空距离,将所述触控组件作为所述第一天线的参考地。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本体内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分别作为同一类型的主天线和副天线;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天线所对应的馈电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同一侧边相对的第一导电边框,且两个所述馈电端关于该侧边的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还包括:第二天线;

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满足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天线中微带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中微带线不重叠;

或,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天线所连接的馈电端与所述第二天线所连接的馈电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不同侧边所对应的第一导电边框。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可以相对弯折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周缘具有第一导电边框,所述第二本体的周缘具有第二导电边框,所述第一导电边框具有第一缝隙;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馈电端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天线基于具有第一缝隙的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传输信号;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天线基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所述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一工作模式时能够基于第一导电边框传输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时能够基于第一导电边框和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利用电子设备的导电边框提高第一天线的通信性能。而且所述第一天线能够基于所处工作模式,利用第一导电边框或是利用第一导电边框和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以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同姿态下,第一天线均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的切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的切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类型天线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类型天线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全面屏或是曲面屏是电子设备的一种主流发展趋势。但是,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或是曲面屏设计与天线周围要非金属材质才能实现较好的辐射性能的需求相互矛盾。

常规天线需要在显示屏的外侧预留4mm-5mm的净空空间用于放置天线,如果无净空的将天线设置在显示屏的背面或是正下方,天线性能及场型将会受到很多限制和影响,故在高屏占比的移动终端产品中对天线设计有相当大的挑战。

而且,针对全面屏或是曲面屏或是折叠全面屏这些极致外观要求的电子设备,天线无法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转动连接结构中,一般将天线设置在电子设备可以相对转动或是翻折的两部分壳体内,电子设备壳体内金属环境会影响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将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本体内,并设第一天线的馈电端与第一本体的第一导电边框连接,这样,所述第一天线能够在第一工作模式时利用具有第一缝隙的第一导电边框传输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时能够利用第一导电边框和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使得第一天线能够利用电子设备中导电边框传输信号,提高天线的通信性能。而且所述第一天线能够基于所处工作模式,利用第一导电边框或是利用第一导电边框和第二导电边框传输信号,以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同姿态下,第一天线均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可以相对弯折的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的周缘具有第一导电边框111,所述第二本体12的周缘具有第二导电边框121,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具有第一缝隙01;

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1内的第一天线21,所述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21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具有第一缝隙01的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传输信号;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将第一天线21设置在第一本体11内,并设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与第一本体1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这样,所述第一天线21能够在第一工作模式时利用具有第一缝隙0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传输信号,在第二工作模式时能够利用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使得第一天线21能够利用电子设备中导电边框传输信号,提高天线的通信性能。而且所述第一天线21能够基于所处工作模式,利用第一导电边框111或是利用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以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同姿态下,第一天线21均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

所述第一缝隙01能够将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断开。当所述第一天线1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馈电端22连接的具有第一缝隙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传输信号。当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馈电端22连接的具有第一缝隙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耦合的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

在第一工作模式时,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的相对位置不满足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和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不满足耦合关系,此时,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对所述第一天线21传输信号无影响或是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述第一天线21能够基于第一导电边框111传输信号。

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1的相对位置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和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满足所述耦合关系,此时,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耦合,使得所述第一天线21能够基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

基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中,若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不满足耦合条件,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满足所述耦合条件,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具有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能够相对弯折。所述连接部13为柔性结构,如为柔性显示屏的一部分,可以弯折,其他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3还可以为机械转动结构,如转轴或是铰链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2对应的设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如果该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则不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反之,则满足所述预设关系。当所述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时,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之间形成能够耦合天线传输信号的耦合间隙,使得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耦合,第一天线21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基于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提高第一天线21的性能。当所述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时,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之间无法形成能够耦合天线传输信号的耦合间隙,第一天线21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基于第一导电边框111传输信号。

所述第一本体11的设定位置可以为所述第一本体11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本体12的设定位置可以为所述第二本体12的自由端。所述第一本体11的自由端为所述第一本体11远离连接部13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12的自由端为所述第二本体12远离连接部13的一端。此时,可以设置第一本体11的自由端与第二本体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则不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当所述距离不大于所述距离阈值时,则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其中,所述距离阈值可以基于电子设备的尺寸以及所述设定位置在所处本体中的位置设定,如可以设定该距离阈值不小于30mm。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通过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设定位置的距离判断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不局限于图1所示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处于展平状态,当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设定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任一姿态,所述第一天线21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同理,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不局限于图2所示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处于相对平行的弯折状态,当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的之间设定位置的距离不大于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任一姿态,所述第一天线21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可以在所述第一本体11或是第二本体12上集成距离传感器,以检测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设定位置的距离,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

显然当基于距离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时,所述设定位置不局限于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的自由端,也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其他位置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例如基于图1中第一导电边框111左侧短边中点与第二导电边框121中左侧短边中点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

还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的夹角,确定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如果所述夹角处于设定角度区间内时,则不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反之,则满足所述预设关系。设定该角度区间为(A1,A2),其中,A1和A2均为设定角度值,A1小于A2,且A1大于0°,A2小于360°。如果a∈(A1,A2),则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不满足所述位置关系,如果

可以在所述第一本体11或所述第二本体12上集成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之间的夹角,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是否满足所述位置关系。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方式相同,图3为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21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俯视图,与图2所示方式相同,图4为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21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电子设备对应第一天线21一侧的侧视图。与图1和图2所示方式不同在于,图3和图4所示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包括第二缝隙02。

与图1所示方式相同,图3所示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馈电端22连接的具有第一缝隙0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传输信号。此时,虽然第二导电边框121中具有第二缝隙02,但是由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不满足耦合条件,此时所述第二缝隙02对所述第一天线21传输信号无影响。

与图2所示方式不同,图4所示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天线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具有第一缝隙0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与具有第二缝隙02的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此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和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满足耦合条件,所述第一天线21基于馈电端22连接的具有第一缝隙0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以及具有第二缝隙02的第二导电边框121传输信号。

在图4所示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21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满足耦合条件,此时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上的第二缝隙02能够改变该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天线的金属环境,进而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天线21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性能。

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所述电子设备在展平姿态下,所述第一缝隙01与所述第二缝隙02对称。显然也可以设置所述电子设备在展平姿态下,所述第一缝隙01与所述第二缝隙02不对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所述第一缝隙01和所述第二缝隙02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可以基于需求调节所述第一缝隙01在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中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缝隙02在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中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21在所述第一工作式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均具有较好的天线性能。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外观的完整性,设置第一缝隙01中填充有绝缘材料。同样,当具有第二缝隙02时,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外观的完整性,设置第二缝隙02中填充有绝缘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如图1-图4所示,同一第一天线21对应在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上设置一个第一缝隙01。

还可以设置第一天线21对应在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上设置两个第一缝隙01,且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连接在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缝隙01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其中,第一天线21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缝隙01可以位于第一导电边框111的同一侧边或是相邻两个侧边。当一个第一天线21对应设置两个第一缝隙01时,如果在第二导电边框121设置第二缝隙02,第二缝隙02可以为一个或是多个。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天线21包括微带线211。所述微带线211的形状不局限于图1和图3所示的L型,还可以为T型或是直线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微带线21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所述微带线211的一端连接所述馈电端22,另一端浮空,使得该端开路,用于增大所述第一天线21的电长度,从而在有限的布线空间,实现更强的辐射性能。

对应图1和图2所示方式,当所述第一天线21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等效天线系统可以如图5所示。

参考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示意图,结合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天线21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微带线211通过所述馈电端2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本体11中的接地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1中的接地部件包括下述第一本体11中电路板33的金属地。

对应图1和图2所示方式,当所述第一天线21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等效天线系统可以如图6所示。

参考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示意图,结合图1、图2以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天线21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微带线211通过所述馈电端2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本体11中的接地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2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之间具有耦合间隙。此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12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满足所述耦合条件。

对于图3和图4所示方式,当所述第一天线21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等效天线系统与图1和图2所示方式相同,同样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对于图3和图4所示方式,当所述第一天线21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等效天线系统可以如图7所示。

参考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天线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示意图,结合图3、图4以及图7所示,此时,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具有第二缝隙02;所述第一天线21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微带线211通过所述馈电端2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本体11中的接地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2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与具有所述第二缝隙02的第二导电边框121之间具有耦合间隙。

与图6所示天线系统不同在于,在图7所示天线系统中,由于第二导电边框121中增加了第二缝隙02,在所述第一天线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和所述第二导电边框121的金属环境发生改变,对信号的耦合性能不同,从而使得天线系统的性能参数不同。

参考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的切面图,图8为切面垂直于图1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11的左右侧边的切面图,且切面经过馈电端22。

结合图1、图3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1包括:显示组件31;位于背离所述显示组件31显示侧的金属框架32;位于所述金属框架32背离所述显示组件31一侧的电路板33;所述第一天线2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3上,所述第一天线21包括微带线211以及与所述微带线211连接的天线电路,所述天线电路的接地端与所述电路板33中的金属地连接,且所述金属地与金属框架33连接。

其中,所述天线电路与所述微带线211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3上。所述电路板33可以为PCB。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未示出所述天线电路。天线电路可以为现有常规天线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应所述天线电路不再赘述。

可选的,馈电端22设置在电路板33朝向所连接的第一导电边框111的侧面,或设置在电路板33朝向显示组件31的正面。馈电端22可以通过弹片或是引脚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馈电端22用于馈送射频信号,与具有第一缝隙0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天线电路通过馈电线连接馈电端22,进而和微带线211连接。

第一天线21包括与微带线211连接的天线本体。所述微带线211能够延长所述第一天线21的电长度,还能够耦合中高频,可以使得第一天线21的频段覆盖WLAN全频段。天线本体可以是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DS)制备的金属结构或是FPC。所述天线本体以及所述微带线21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3背离所述显示组件31的背面,以增加与所述显示组件31的净空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边框111与金属框架32可以为一体结构或是分离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11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组件31显示侧的触控组件35;所述电路板33中金属地与所述微带线211相对的区域镂空,且所述金属框架3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有所述馈电端2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d。所述金属地与所述微带线211相对的区域镂空,能够使得所述电路板33中金属地与所述微带线211相对的区域形成净空区域。为了保证所述金属框架33的平整性,设置所述间隙d内填充有绝缘介质34,所述绝缘介质34可以为塑料。其他方式中,所述间隙d可以为空隙间隙。

所述金属框架3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有所述馈电端2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d,能够使得所述金属框架32与所述微带线211相对的区域形成净空区域。这样,能够增大所述第一天线21朝向所述触控组件35一侧的净空距离,将所述触控组件35作为所述第一天线21的参考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与具有第一缝隙01的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能够将第一导电边框111作为第一天线21的辐射体,提高第一天线21的性能。另外,设置所述电路板33中金属地与所述微带线211相对的区域镂空,且所述金属框架32与所述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有所述馈电端2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d,从而能够改变第一天线21的参考地,不仅能够使得第一天线21远离金属地以及金属框架32等金属结构,增加其净空,而且该设备结构能够将所述触控组件35作为所述第一天线21的参考地,能够大大提升第一天线21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21包括电路板33上的微带线211,一方面,能够基于微带线211与第一缝隙01之间的耦合,增加第一天线21的电长度,另一方面,微带线211之间能够耦合,在第一工作模式时,微带线211可以与第一缝隙01耦合产生一部分中高频。而且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基于两导电边框的相对位置关系,微带线211与导电边框产生新的耦合,从而能够起到增大抗干扰的性能,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其与第一导电边框111的耦合关系,避免了第二导电边框211对第一天线21的干扰。

参考图9和图10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天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的切面图,图10为切面垂直于图9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11的左右侧边的切面图,且切面经过两个第一天线21馈电端22。在该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11内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天线21,分别作为同一类型的主天线和副天线;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天线21所对应的馈电端22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1同一侧边相对的第一导电边框111,且两个所述馈电端22关于该侧边的中线对称设置。当第一天线21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电子设备的姿态以及第一导电边框111和第二导电边框121的耦合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单独图示进行说明。

例如,在图9所示方式中,两个第一天线21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1上侧边相对的左侧第一导电边框111和右侧第一导电边框111,两个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关于第一本体11上侧边的中线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天线21的图形结构可以关于该中线对称设置,也可以为非对称结构。

当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天线21时,两个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本体11远离连接部13的侧边所对应的第一导电边框111,此时两个馈电端22同样关于该侧边的中线对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天线21时,两个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的设置方式可以基于需求设定,可以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导电边框111的相对的两侧壁(如图9中第一导电边框111的左右两侧壁),且该两侧壁位于连接部13的相对两侧,或是将两个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导电边框111远离连接部13的同一侧壁(如图9中第一导电边框111的上侧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进行布局。

在图9所示方式中,为了使得第一天线21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具有不同的耦合方式,同样可以设置第二导电边框121具有第二缝隙02,可以设置每个第一天线21在第二导电边框121对应设置一个或是多个第二缝隙02,第二缝隙02的设置方案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考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类型天线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图11所示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天线41。第一天线21和第二天线41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线,二者的辐射频段不同。如一者可以为WIFI天线,另一者可以为WWAN 5G天线,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第一天线21和第二天线41的天线类型不作具体限定,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举例的天线类型。

在图11所示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41位于所述第二本体12内,其馈电端22与第二导电边框121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2满足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天线21中微带线211与所述第二天线41中微带线不重叠,以避免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线产生隔离度影响。

参考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类型天线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1所示方式不同在于,图12所示方式中,第一天线41位于第一本体12内,其馈电端42与第一导电边框111连接。所述第一天线21所连接的馈电端22与所述第二天线41所连接的馈电端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1不同侧边所对应的第一导电边框111。

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具有第二天线42时,其馈电端42所连接的导电边框设置有第三缝隙43,用于和第二天线41中微带线耦合。第二天线42的结构设计可以参考第一天线41,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中,当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线时,两种不能类型的天线如果同时设置在第一本体11中,设置该两种不同类型天线的馈电端连接第一本体11不同侧边对应的第一导电边框111。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同时设置WIFI天线和WWAN 5G天线。具体的,WIFI天线包括两个第一天线21,该两个第一天线21可以分别作为WIFI天线的主天线和副天线,基于图12所示长方形的第一本体11,WIFI天线中两个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可以别对应连接第一导电边框11左右两侧的短边侧壁。WWAN 5G天线的馈电端与图12中第一导电边框11上侧的长边侧壁连接,从而能够增强两天线性能,还能够避免两不同类型天线距离较近具有隔离度问题。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将WIFI天线中两个第一天线21的馈电端22同时连接第一导电边框11上侧的长边侧壁,将WWAN 5G天线的馈电端第一导电边框11左右两侧的短边侧壁中的一者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分别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本体和键盘本体。或,所述电子设备为可弯折的柔性显示设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具有显示功能的本体。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天线21的设计方案,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第一,能够将第一天线21的参考地从电子设备的金属背壳36,转换为触控组件35,从而有效提升第一天线21的有效高度。其中,金属背壳36位于金属框架33背离显示组件31的一侧。

第二,通过设置所述间隙d,相当于增加了天线辐射体与金属框架32的距离,可以较大的提升第一天线21的效率。

第三,第一天线21包括电路板33上的微带线211,能够基于微带线211与第一缝隙01之间相互耦合,能够增加第一天线21的电长度,并且能够托看第一天线21的通信带宽。第一天线21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两个导电边框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第一天线21产生与第一工作模式下不同的耦合,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耦合方式产生新的带宽,还可以起到增强抗干扰的能力。

第四,可以通过第一本体11中馈电端22对称布局的两个第一天线21,实现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结构(如2*2MIMO天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天线的吞吐量,使得天线通信能力更加稳定。

第五,还能够通过对导电边框中缝隙位置以及填充结构设计,使得电子设备具有靓丽的外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或递进和并列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幅图和实施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贯穿说明书实施例的同样的幅图标记标识同样的结构。另外,处于理解和易于描述,幅图可能夸大了一些层、膜、面板、区域等厚度。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另外,“在…上”是指将元件定位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另一元件下方,但是本质上不是指根据重力方向定位在另一元件的上侧上。

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 一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方法、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一种电子设备、双屏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可弯曲电子设备、可弯曲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电子设备、外部电子设备及包括电子设备和外部电子设备的系统
  • 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用铜合金塑性加工材料、及电子设备用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586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