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面料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面料应用了“新合纤”的高技术和新材料,具备很多优异的性能(与普通合纤相比),如织物表现细洁、精致、文雅、温馨,织物外观丰满、防风、透气,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它的主要特点是保暖、透气性好。该织物还有一个特点是:耐磨性好,超细纤维织物手感柔软、透气、透湿,所以在触感和生理的舒适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现有技术中复合面料的生产制备中,例如申请号为202110750134.5的一种纳米纤维膜复合面料的制备工艺,可以蓖麻油和紫锥菊提取物的复配作用下显著提高复合面料的抗菌性能,但是并不适合在生产制备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时,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整体观察两种面料的整体质量,防止面料原料过大翻转复杂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制备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时,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整体观察两种面料的整体质量,防止面料原料过大翻转复杂费力。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生产装置将加热的两种面料展开;

S2:通过生产装置将两种面料的外围向中部压合形成复合面料;

S3:通过生产装置将压合的复合面料中部进行按压贴合;

S4:通过生产装置将复合面料进行压合的同时对压合的面料外侧进行涂抹颜料。

所述S2的详细步骤为,

S21:通过生产装置进行夹持复合面料并确定复合面料的四周尺寸;

S22:通过生产装置对复合面料的外围表面进行按压并进行进一步贴合。

所述S3的详细步骤为,

S31:通过生产装置对复合面料的外侧表面发生贴合接触;

S32:在贴合接触之后沿着复合面料的外侧进行反复的按压。

所述S4的详细步骤为,

S41:通过生产装置进行自我着色;

S42:通过生产装置将附着有颜色的部位贴合沾染至复合面料的外侧表面。

S2中所述压合形成复合面料工作之前对面料外侧表面进行清理。

S21中所述确定复合面料的四周尺寸不小于20cm*20cm。

S32中所述的反复的按压,按压的方向为上下按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的整体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的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生产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升降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方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7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拉动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固定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出料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生产架101;缠绕辊102;面料103;升降架104;移动辊105;电动推杆Ⅰ106;方框架201;双向推杆202;横移架203;旋转杆204;圆形盘205;牵动杆206;电机207;拉动杆301;条杆302;按压轮303;固定架401;出料架402;存储罐403;电动推杆Ⅱ404。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生产装置将加热的两种面料展开;

S2:通过生产装置将两种面料的外围向中部压合形成复合面料;

S3:通过生产装置将压合的复合面料中部进行按压贴合;

S4:通过生产装置将复合面料进行压合的同时对压合的面料外侧进行涂抹颜料。

所述S2的详细步骤为,

S21:通过生产装置进行夹持复合面料并确定复合面料的四周尺寸;

S22:通过生产装置对复合面料的外围表面进行按压并进行进一步贴合。

所述S3的详细步骤为,

S31:通过生产装置对复合面料的外侧表面发生贴合接触;

S32:在贴合接触之后沿着复合面料的外侧进行反复的按压。

所述S4的详细步骤为,

S41:通过生产装置进行自我着色;

S42:通过生产装置将附着有颜色的部位贴合沾染至复合面料的外侧表面。

S2中所述压合形成复合面料工作之前对面料外侧表面进行清理。

S21中所述确定复合面料的四周尺寸不小于20cm*20cm。

S32中所述的反复的按压,按压的方向为上下按压。

该部分根据图5、6和12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在生产制备高透气抗断裂复合面料时,为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整体观察两种面料的整体质量,防止面料原料过大翻转复杂费力,使用时,在生产架101的中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缠绕辊102,每个所述缠绕辊102的中部分别固定缠绕有一个预先加热好的面料103,两个所述面料103的外侧分别固定缠绕在两个移动辊105上,两个所述移动辊105的后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架104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架104的后侧滑动连接在生产架101的后侧,所述升降架104的后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Ⅰ106的活动端上,所述电动推杆Ⅰ106的固定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生产架101的后侧中部,当驱动电动推杆Ⅰ106时,使得位于电动推杆Ⅰ106活动端上的升降架104进行上升,从而位于升降架104上的两个移动辊105向上移动将位于两个缠绕辊102缠绕的两种不同样式的面料进行拉伸展开,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整体观察两种面料的整体质量,防止面料原料过大翻转复杂费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该部分根据图5、6和12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使得两种面料103的宽度相同便于减少后续展开贴合时的偏差。

该部分根据图5、6和12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在生产架10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垫,便于提高生产架101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从而上方的工作更加稳定的进行。

该部分根据图5-8和12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所述生产架101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方框架201,两个所述方框架201镜像设置,每个所述方框架201的相邻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四方形薄壁,每个所述方框架201的外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横移架203,每个所述横移架203的前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牵动杆206,两个所述牵动杆206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在圆形盘205的外侧,两个所述圆形盘205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旋转杆204上,两个所述旋转杆204的前侧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方框架201的外侧,每个所述旋转杆204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207,两个所述电机207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方框架201的外侧,两个所述方框架20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双向推杆202的两个活动端上,所述双向推杆202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生产架101的底部。

作进一步说明:当使得两种面料103相互贴合时,驱动双向推杆202使得位于双向推杆202两个活动端上的方框架201向中部靠近,从而通过两个镜像设置的方框架201的相邻一侧表面的四方形薄壁夹持至两个面料103的外侧表面,从而使得两个面料103进行定位夹持,确定出后续融合的四周尺寸,有助于后续进行精确裁切工作。

该部分根据图5-9和12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每个所述方框架201相邻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条杆302,每个条杆302的相邻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按压轮303,每个所述条杆302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拉动杆301,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拉动杆301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右侧的所述横移架203中部的前后两侧,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拉动杆301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左侧的所述横移架203中部的前后两侧。

作进一步说明:为便于两个方框架201中部的面料103可以进一步的贴合成复合面料,分别驱动两个电机207使得两个位于输出轴上的旋转杆204进行旋转,从而位于每个旋转杆204上的圆形盘205进行旋转,同步的,位于每个圆形盘205外侧转动连接的牵动杆206的外侧点进行圆周运动,进而通过两个牵动杆206反复的推动横移架203,从而通过横移架203反复的横向移动两侧的两个拉动杆301,进一步的每个方框架201上下两侧的条杆302进行相互的靠拢以及扩散运动,进一步的每个位于条杆302上的按压轮303对两个方框架201中部的面料103进行进一步的按压贴合,提高复合面料的粘合度。

该部分根据图5-12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每个所述条杆30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架401,且每个条杆302前后两侧的固定架401镜像设置,每个所述固定架401的中部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出料架402,每个所述出料架402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贴合弧片,每个所述出料架402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存储罐403,每个所述存储罐403的底部分别通过一个管道固定并连通在与之对应设置的贴合弧片的中部,每个所述固定架401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电动推杆Ⅱ404的固定端,每个所述电动推杆Ⅱ404的活动端分别与每个滑动连接在固定架401上的出料架402的外侧固定连接。

作进一步说明:当通过两侧的按压轮303对面料进行反复移动按压贴合时,为便于对形成的复合面料的外侧进行涂抹颜色,进而使得每个存储罐403将其内部存储的颜料流出至每个贴合弧片内,从而在每个出料架402上的贴合弧片和与之对应的按压轮303进行贴合时,驱动每个电动推杆Ⅱ404使得出料架402在固定架401上横向移动,进而在每个按压轮303对面料进行反复移动按压贴合时,首先将颜料均匀涂抹至每个按压轮303的表面,从而借助按压轮303与面料之间的接触使得颜料均匀涂抹至复合面料的外侧表面形成具有其他颜色的复合面料,提高使用者的工作选择多样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相关技术
  • 日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路由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数据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数据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1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