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5:48


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各种各样的装置中,使用电机作为其驱动源。电机有多个种类,根据使用目的、场景来选择各种电机。其中,积极采用磁阻转矩的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电机具有高效率,且能实现高转矩。IPM电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转子铁芯处被配置为放射状的磁极片处于由相邻的隔磁部之间的细的连结部支承于转子铁芯中心的环状部的状态,因此难以确保强度,并由于在电机的驱动时作用于磁极片的力(离心力或磁力),该磁极片有可能振动或移位,从而产生噪声、转子破损等不良状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刚度,但磁体在转子的径向上长,因此在磁极面当中的与转子的外周远离的区域中,磁通难以朝向外周方向,并且不能有效利用磁通。因此,即使为了将磁极面取得较大而使用了偏大的磁体,也得不到与大小相匹配的效率,且反而由于必须确保更大的磁极面,因此无法实现电机的小型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177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5-2116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以上的背景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从磁体产生的磁通的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本发明来解决。即,本发明的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其具有环状部以及从该环状部通过一对连结部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磁极片;多个第一磁体,其配置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各所述磁极片之间;以及多个第二磁体,其配置于所述一对连结部之间,在周向上,各所述第一磁体与相邻的2个磁极片的侧面接触,在径向上,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磁极片的内表面接触。

本发明的转子中,在周向上位于所述磁极片所具有的2个侧面当中的一个侧面侧的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在周向上位于所述2个侧面当中的另一个侧面侧的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以及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磁极片的内表面侧的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是相同的磁极。

在本发明的转子中,优选地,在径向上,在所述第一磁体的内部与所述环状部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第一空隙。

此时,周向上的所述第一空隙的宽度能够设为随着从所述环状部朝向所述磁极片变宽。

在本发明的转子中,优选地,在周向上,在所述第二磁体的两侧面与所述一对连结部的侧面之间具有第二空隙。

此时,周向上的所述第二空隙的宽度能够设为随着从所述环状部朝向所述磁极片变窄。

另外,此时,优选地,所述第二磁体的角部接触于所述第二空隙所具有的多个角部当中的所述磁极片侧的角部。

进而,此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空隙所具有的多个角部当中的所述环状部侧的角部与所述第二磁体的角部相分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子中,优选地,在径向上,所述第二磁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环状部的外表面接触。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子中,能够使得:在径向上,所述第二磁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磁极片的内表面朝向所述转子的外侧弯曲。

进而,在本发明的转子中,能够使得:在径向上,所述第二磁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环状部的外表面朝向所述环状部所具有的孔部弯曲。

进而另外,在本发明的转子中,优选地,周向上的所述连结部的宽度随着从所述环状部朝向所述磁极片变窄。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机具备:上述本发明的转子;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以及定子,其具有线圈以及卷绕有该线圈的磁性体。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电机的纵剖视图,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电机的横剖视图,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对在不具有第二磁体的现有的转子中来自磁体的磁通在转子铁芯内描绘出怎样的磁力线进行模拟的示意图。

图5是对本实施方式中来自磁体的磁通在转子铁芯内描绘出怎样的磁力线进行模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转子中的连结部及其周边(图2中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之一例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作为本发明之一例的第二变形例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之一例的第三变形例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作为本发明之一例的第四变形例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之一例的第四变形例的转子中的连结部及其周边(图10中的区域E)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使用作为本发明之一例实施方式的转子3的电机1的纵剖视图,图2是横剖视图。图1相当于图2中的B-B剖视图,图2相当于图1中的A-A剖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称上方、下方时,是指图1中的上下关系,与重力方向上的上下关系并不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机1是内转子型的无刷电机的一种,是轮辐式的IPM电机。

IPM电机是一种在转子中埋入磁体而得到的电机,也称为磁体埋入型电机。IPM电机也有各种形态,已知有将截面为长方形的磁体的长边方向放射状地配置于转子铁芯内的轮辐式的IPM电机。在该轮辐式的电机中,长边侧的面成为磁极,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的对置的磁极面成为同极。

在该IPM电机中,若在转子内部发生磁通的短路,则平均磁通密度下降,并造成效率下降。因此,在轮辐式的IPM电机中,通过在转子铁芯设置空隙来形成隔磁部,并通过使磁通尽量朝向静止部来实现动作效率的提高。

电机1具备:成为旋转轴的轴2;转子3,其通过在由磁性体形成的转子铁芯33内配置磁体31、32而形成,并固定于轴2而与轴2一起旋转;定子4,其通过将线圈42卷绕于由磁性体形成的定子铁芯41而形成,并以包围转子3的方式配置;以及外壳5,其固定有定子4,并将电机1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收纳于内部。

外壳5具有:外壳主体51,其将转子3、定子4等电机1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收纳于内部,并固定有定子4;以及盖体52,其对设置于外壳主体51的上部的开口部进行覆盖。外壳主体51具备底部51a、筒部51b和外周部51c,所述底部51a具有后述的突出部51aa。盖体52具备环状的平板部52a、以及外周部52c,所述平板部52a具有后述的突出部52aa。盖体5的突出部52aa设置于平板部52a,并在轴2的长边方向上朝向转子3的方向突出。通过将外壳主体51的外周部51c与盖体52的外周部52c固定(紧固),从而从外部遮挡外壳5的内部,并完成电机1。

在电机1中,设置有将轴2相对于外壳5可旋转地进行支承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轴承61、62。在外壳主体51的底部51a,设置有多个轴承61、62当中的一个轴承61。在对轴承61进行支承的外壳主体51的底部51a,沿轴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朝向转子3突出的突出部51aa(以下,称为轴承外壳)和孔部51ab,在该轴承外壳51aa中,通过压入等方式固定有轴承61。另一个轴承62以压入等方式固定于盖体52的突出部52aa(以下,称为轴承外壳)。在径向上,一个轴承61的外径及内径与另一个轴承62的外径及内径分别大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轴承61的外径及内径与另一个轴承62的外径及内径大致相同,也可以相对于一个轴承61的外径或内径或者其两者,将另一个轴承62的外径或内径或者其两者设置得更大。另外,在底部51a也可以不设置孔部51ab。

轴2具备2个端部2a、2b,位于外壳主体51侧的一个端部2b通过一个轴承61相对于外壳主体51可旋转地被支承,位于盖体52侧的另一个端部2a通过另一个轴承62可旋转地被支承。由此,轴2经由轴承61可旋转地固定于外壳主体51,且经由轴承62可旋转地固定于盖体52,轴2的另一个端部2a从盖体52突出。能够将旋转力从轴2的另一个端部2a向外部传递。轴2固定于转子3,在转子3因定子4与转子3的电磁作用而旋转时,轴2与转子3一起旋转。

定子4由包含齿部43的定子铁芯41、以及线圈42构成。

定子铁芯41由硅钢板等磁性体的层叠体构成,并由配置于与轴2同轴的环状部(以下,称为圆环部)44、以及形成为从圆环部44朝向轴2侧延伸的多个磁极部(以下,称为齿部)43构成。

线圈42卷绕于多个齿部43的各自的周围。定子铁芯41与线圈42通过由绝缘体形成的绝缘层45而被绝缘。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进行详细说明。在图3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作为转子3的构成部件之一的转子铁芯33由多个磁性体的层叠体形成,具有:孔部34,其供轴2插入;环状部33a,其在中央部设置有孔部34;多个磁极片33b,其以从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分离的位置为基点D朝向定子4形成为放射状;以及一对连结部33c、33c,其在多个磁极片33b中,对各磁极片33b的基点D侧的端部与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进行连结。多个磁极片33b在径向上从环状部33a起经由一对连结部33c、33c朝向外侧(定子4)放射状地延伸。此外,环状部33a具备外表面33ad和形成孔部34的内表面33ae。

多个磁极片33b分别具备外表面33bc、位于环状部33a侧的内表面33bd、在周向上与后述的第一磁体的侧面(31e)对置的2个侧面33be、以及多个突出部33f,在径向上,在突出部33f与第一磁体之间,形成有间隙33g。突出部33f在周向上朝向相邻的其他磁极片33b延伸。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2个磁极片33b当中,一个磁极片33b的突出部33f与另一个磁极片33b的突出部33f以相互对置并形成给定的间隙的方式相分离。

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磁极片33b、33b的各自之间,配置有多个第一磁体31。这些多个第一磁体31在径向上从环状部33a起放射状地延伸。在第一磁体31中,与周向交叉的2个面成为磁极面31n、31s,且成为这些磁极面31n、31s与磁极片33b的侧面33be相接触的状态。

此外,第一磁体31具备在径向上与磁极片33b的突出部33f对置的外表面31c、在径向上位于环状部33a侧的内表面31a、以及在周向上与磁极片33b对置的2个侧面31e,磁极面31n、31s与2个侧面31e对应。

另外,在一对连结部33c、33c之间,配置有多个第二磁体32。该第二磁体32具备:位于环状部33a侧的内表面32g、位于磁极片33b侧的外表面32h、以及位于一对连结部33c、33c侧的2个侧面32i、32i。另外,在第二磁体32中,与转子3的径向交叉(正交)的内表面32g和外表面32h成为磁极面32n、32s,这些磁极面32n、32s当中的任一个成为外表面32h,并成为与磁极片33b的环状部33a侧的端部(内表面33bd)相接触的状态。

图3中的多个磁极片33b当中,关注标注有33bn以及33bs的标号的两个磁极片进行说明。

在周向上,1个磁极片(33bn或者33bs)所具有的2个侧面33be、33be当中,位于一个侧面侧的第一磁体31的磁极、位于另一个侧面侧的第一磁体31的磁极、以及在径向上位于磁极片(33bn或者33bs)的内表面33bd侧的第二磁体32的磁极是相同的磁极。

具体而言,在磁极片33bn中,周向上的2个侧面33be、33be所接触的第一磁体31的2个磁极面31n、31n、以及径向上的内表面33bd所接触的第二磁体32的磁极面32n全部成为N极。

另一方面,在磁极片33bs中,周向上的2个侧面33be、33be所接触的第一磁体31的2个磁极面31s、31s、以及径向上的内表面33bd所接触的第二磁体32的磁极面32s全部成为S极。

即,在某一个磁极片33b中,将各磁体配置为:周向上的2个侧面33be、33be的第一磁体31所接触的2个磁极面31n、31n或31s、31s、以及第二磁体32所接触的磁极面32n或32s全部成为相同的磁极。

N极或者S极的磁力被施加至磁极片33b,并成为1条磁通线而在径向上向外侧放出。磁极片33b的磁极以在周向上交替地反复N极与S极的方式构成。

例如,在磁极片33bn中,从在转子3的径向上长的第一磁体31的2个磁极面31n出来的磁通线成束,从径向上的内侧朝向外侧,从磁极片33bn的与基点D侧(环状部33a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外表面33bc)放出,并作用于定子4。

此时,在磁极面31n当中的、与转子3的外表面33bc远离(靠近离基点D、内表面33bd)的区域(例如,图3中的区域X。以下,简单表示为“区域X”)中,由于从该区域X到外表面33bc为止的路程长,因此磁通难以朝向外表面33bc方向。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磁极面31n相同的N极的磁极面32n、朝向径向外侧方向的第二磁体32配置于磁极片33bn的基点D侧的端部(内表面33bd),因此,来自区域X的磁通与来自该磁极面32n的磁通一起有效地朝向外表面33bc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在转子3的径向上长的第一磁体31所产生的磁通。

从第一磁体31产生的磁通与从第二磁体32产生的磁通一起有效地朝向外表面33bc方向,这不仅是在磁极片33bn,而且在包括磁极片33bs的全部的磁极片33b也同样。

在图4中示出在不具有第二磁体32的现有的转子(参照专利文献2)中,对来自磁体131的磁通在转子铁芯内描绘出怎样的磁力线进行模拟的示意图。从图4可知,仅在转子的径向上长的磁体131中的长边方向的三分之二程度的区域,磁力线朝向磁极片133b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来自剩余的三分之一程度的区域的磁力线从作为磁路的连结部133c向环状部133a侧泄漏。

在图5中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来自磁体(31、32)的磁通在转子铁芯内描绘出怎样的磁力线进行模拟的示意图。从图5可知,尽管使用了在转子3的径向上长的第一磁体31,来自长边方向的绝大部分区域的磁力线也朝向磁极片33b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因此,表现出如下状况:从作为磁路的连结部33c向环状部33a侧泄漏的磁力线的数量与图4所示的不具有第二磁体32的现有的转子相比极小,能够有效利用磁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有效利用从磁体(磁体31、磁体32)产生的磁通,因此能减少磁体的使用量,能够实现成本削减、电机1的轻量化、小型化。根据本发明者们的研究,确认了如下情况:与现有技术(参照图4)相比,即使将磁体的使用量(体积基准)削减约20%,电机1的性能也并无差异。

将图4与图5进行比较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径向上的磁极片33b的长度短,径向上的第一磁体31的长度也短。即使将第二磁体32这部分也纳入计算,磁体的使用量(体积基准)也大约少20%。尽管如此,在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磁极片33b的外周侧放出的磁通的密度为相同程度。

或者,根据本实施方式,还能够提供不减少磁体的使用量或不怎么减少磁体的使用量而效率和性能比现有技术更高的电机。

将连结部33c及其周边(图3中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示于图6。此外,在图6中,为了方便,对描绘出的3个连结部33c按顺时针方式标注33c-1、33c-2、33c-3的标号。

如图6所示,一对连结部33c在周向上与磁极片33b的环状部33a侧的端部的两端部连结。从环状部33a朝向相邻的2个磁极片33b的一对连结部33c-2、33c-3放射状地延伸,磁极片33b侧的一对连结部33c-2、33c-3之间的距离(周向)大于环状部33a侧的一对连结部33c-2、33c-3之间的距离(周向)。换言之,从环状部33a朝向1个磁极片33b的一对连结部33c-1、33c-2之间的距离变窄,磁极片33b侧的一对连结部33c-1、33c-2之间的距离(周向)小于环状部33a侧的一对连结部33c-1、33c-2之间的距离(周向)。

另外,径向上的一对连结部33c的各自的宽度形成得小于磁极片33b、第一磁体31以及第二磁体32的任一个的宽度。如此,通过形成一对连结部33c,来设置相对于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非接触的面,使非接触的区域的(表)面积增加,或使经过一对连结部33c的磁通饱和,从而能提高转子3的磁效率。

另外,如图6所示,在作为第一磁体31中的环状部33a侧的端部的内表面31a与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之间(由内表面31a和连结部33c-2、33c-3围成的区域C),形成有第一空隙35。通过在第一磁体31附近的区域C设置第一空隙35,来形成所谓的隔磁部,从而能够在转子铁芯33内部抑制磁通的短路。另外,通过在区域C设置第一空隙35,从而作为磁路的连结部33c-2、33c-3变细,能够抑制磁通的泄漏。

作为周向上的第一空隙35的宽度,以随着从环状部33a朝向磁极片33b宽度变宽的方式形成。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能够提高连结部33c的强度。

第二磁体32的侧面32i、32i以在周向上相对于一对连结部33c形成给定的间隙32j的方式分离。由此,在周向上,在第二磁体32中的两侧部32a、32b与一对连结部33c-1、33c-2之间的区域D1、D2,分别形成有第二空隙36a、36b。通过在区域D1、D2中设置第二空隙36a、36b,能够抑制第二磁体32的磁通的短路。另外,通过在区域D1、D2中设置第二空隙36a、36b,从而作为磁路的连结部33c-1、33c-2变细,能够抑制磁通的泄漏。

作为周向上的第二空隙36a、36b的宽度,以随着从环状部33a朝向磁极片33b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能够提高连结部33c的强度。

第二磁体32的磁极片33b侧的2个角部32c、32d与一对连结部33c-1、33c-2和磁极片33b相连之处的、面向第二空隙36a、36b的2个角部(以下,称为连结点)37a、37b接触。如此,在磁极片33b的环状部33a侧(基点D侧)的端部(内表面33bd),以足够的宽度与第二磁体32接触,从而不仅能使来自第二磁体32的磁极面32n的磁通高效地注入磁极片33b,还能抑制磁通的泄漏。

一对连结部33c-1、33c-2和环状部33a相连之处的、面向第二空隙36a、36b的2个角部(以下,称为连结点)38a、38b与第二磁体32中的环状部33a侧的2个角部32e、32f相分离。如此,能够抑制第二磁体32的磁通的短路。另外,如此,作为磁路的连结部33c-1、33c-2变细,能够抑制磁通的泄漏。

第二磁体32中的、与磁极片33b所接触的外表面32h相反一侧的内表面32g与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相接触。第二磁体32在径向上与转子铁芯33中的磁极片33b和环状部33a的两者接触,并夹设于两者间,从而能够增强通过连结部33c的连结,能够实现转子铁芯3的强度提高。

如上所述,使用实施方式的转子3的电机1能够用作电动汽车等移动体的驱动装置、空调机(空调)的压缩机等家庭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其他各种电子设备的旋转驱动装置。尤其在要求高输出、高转矩、节能、省空间等的用途中能够优选使用。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列举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连结部33c的形状能变更为其他的形状。

(第一变形例)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子7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此外,在图7中,针对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也赋予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关于其功能、构造等的详细的说明。

本变形例的转子73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子3相比,连结部(73c,33c)的形状不同。

如图7所示,本变形例中的连结部73c是周向上的连结部73c的宽度随着远离环状部33a而变窄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径向上,在第一磁体31与环状部33a之间,一对连结部73c中的分为2个的连结部73cc在交叉部73ca交叉,1个连结部73cb从交叉部73ca朝向环状部33a延伸,并与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连结。该交叉部73ca在径向上位于第一磁体31的内表面31d与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之间。在一对连结部73c之间、且相对于交叉部73ca在第一磁体31侧的位置处,形成有前述的第一间隙35。另外,在周向上,在交叉部73ca与第二磁体32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36a、36b。

此外,分为2个的连结部73cc在交叉部73ca交叉而成为1个连结部73cb的本例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所称的“一对连结部(73c)”的概念中。

作为磁路发挥功能的连结部73c为了抑制来自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的磁通的泄漏,期望磁通的通道窄。在磁通的通道窄的部分,磁通易饱和,不会漏出更多的磁通。

因此,只要在磁路的任意位置存在窄的部位,则能够抑制磁通的泄漏。在为连结部(73c,33c)的情况下,若在从环状部33a侧起至磁极片33b侧为止的某个位置处存在磁路窄的部分,则可谓显现出磁通的泄漏抑制效果。

然而,如本变形例的连结部73c,通过使离磁极片33b尽可能近的位置成为磁路窄的部分,从而磁通的泄漏抑制效果进一步变高,因此优选。另外,通过不使连结部(73c,33c)的整体变窄,使其他宽度变宽,从而能提高连结强度,提高作为转子73的强度。

(第二变形例)

连结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上述变形例。

在图8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转子7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此外,在图8中同样,针对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也赋予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关于其功能、构造等的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本变形例中的一对连结部83c、83c平行于与第二磁体32的周向交叉(正交)的面,且周向的宽度均匀。另外,第二磁体32的磁极片33b侧的2个角部32c、32d与一对连结部83c、83c和磁极片33b的、面向第二空隙86a、86b的2个连结点87a、87b并不接触。

因此,虽然无法期待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所示那样的、特征性的形状的连结部(73c,33c)所特有的作用乃至效果,但即便是本变形例的构成,也将充分发挥能有效利用从磁体(31、32)产生的磁通这样的本发明的卓越的作用乃至效果。另外,由于形状不复杂,因此制造适应性优异。

(第三变形例)

在图9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变形例的转子9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此外,在图9中同样,针对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也赋予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关于其功能、构造等的详细的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第二磁体92的外形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磁体32不同,此外,对应的转子93的形状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子3不同。

在本变形例中,第二磁体92无间隙地嵌合于由转子93的环状部33a的外表面33ad及磁极片93b的内表面93d以及一对连结部33c围成的区域,而成为由它们包围,且与它们接触的状态。即,并未设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空隙36a、36b。

第二磁体92中的、磁极片93b所接触的外表面92h与磁极片93b的内表面93d接触。第二磁体92中的外表面92h和磁极片93b的内表面93d朝向转子93的孔部34凸状地弯曲。通过像这样使第二磁体92中的外表面92h和磁极片93b的内表面93d弯曲,能够抑制磁通向连结部33c泄漏。

另外,第二磁体92弯曲的外表面92h中的切线L1与第一磁体31的侧面31e所成的角度的最大值θ1比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不弯曲而呈直线状的情况下的经过外表面33ad(参照图3)的线与第一磁体31的内表面31n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度更大。因此,能抑制磁通向连结部33c泄漏。另一方面,与能否降低磁通向连结部33c的泄漏无关,磁极片93b侧的第二磁体92的外表面92h与磁极片93b的内表面93d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转子93整体的强度、刚度。

此外,在探讨角度的最大值θ1时,作为对象的角度也可以是第二磁体92弯曲的外表面92h中的切线L1与第一磁体31的侧面31e的延长线所形成的角度。

(第四变形例)

图10示出本发明第四变形例的转子10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连结部33c及其周边(图10中的区域E)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1所示。此外,在图10以及图11中同样,针对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也赋予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功能、构造等的详细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三变形例同样,第二磁体102的外形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磁体32不同,此外,对应的转子103的形状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子3不同。

在本变形例中,第二磁体102与第三变形例同样,无间隙地嵌合于由转子103的环状部103a的外表面103ad及磁极片33b的内表面33d以及一对连结部33c围成的区域,并成为由它们包围,且与它们接触的状态。即,未设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空隙36a、36b。

第二磁体102中的、与磁极片33b所接触的外表面102h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102g与环状部103a的外表面103ad相接触。第二磁体102中的内表面102g和环状部103a中的外表面103ad朝向转子103的外侧凸状地弯曲。通过像这样使第二磁体102中的内表面102g和环状部103a中的外表面103ad弯曲,能够抑制磁通向连结部33c泄漏。

另外,如图11所示,第二磁体102的弯曲的内表面102g中的切线L2与连结部33c(的中心线)的延长线L3所成的角度的最小值θ2比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不弯曲而呈直线状的经过内表面32g(参照图3)的线与连结部33c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度更小。因此,能够抑制磁通向连结部33c泄漏。另一方面,与能否降低磁通向连结部33c的泄漏无关,环状部103a侧的第二磁体102的内表面92g与环状部103a中的外表面103ad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能提高转子103整体的强度、刚度。

此外,还可以是兼具第三变形例和第四变形例二者的特征的构成。即,可以是如下形状:如图9所示,第二磁体92中的外表面92h和磁极片93b的内表面93d朝向转子93的孔部34凸状地弯曲,且如图10所示,第二磁体102中的内表面102g和环状部103a中的外表面103ad朝向转子103的外侧凸状地弯曲的形状。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依照现有公知的知识,适当改变本发明的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电机以及电子设备。即使经过改变,只要具备本发明的构成,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1电机;2轴;2a、2b端部;3转子;31第一磁体;31a内表面;31c外表面;31e侧面;31n、31s磁极面;32第二磁体;32n、32s磁极面;32a、32b两侧部;32c、32d、32e、32f角部;32g内表面;32h外表面;32i侧面;32j间隙;33转子铁芯;33a环状部;33ad外表面;33ae内表面;33b磁极片;33bc外表面;33bd内表面;33be侧面;33f突出部;33c连结部;33g间隙;34孔部;35第一空隙;36a、36b第二空隙;4定子;41定子铁芯;42线圈;43齿部;44圆环部;45绝缘层;5外壳;51外壳主体;51a底部;51aa轴承外壳(突出部);51b筒部;51c外周部;52盖体;52a平板部;52aa轴承外壳(突出部);52c外周部;73转子;73c连结部(一对连结部);73ca交叉部;73cb连结部(1个连结部);73cc连结部(分为2个的连结部);83转子;83c连结部;86a、86b第二空隙;87a、87b连结点;92第二磁体;92h外表面;93转子;93b磁极片;93d内表面;102第二磁体;102g内表面;103转子;103a环状部;103ad外表面;131磁体;133a环状部;133b磁极片;133c连结部;C区域;D基点;E区域;X区域。

相关技术
  • 内转子无刷电机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内转子无刷电机
  • 电机转子、使用该电机转子的电机以及该电机转子的角度的计算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