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供电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24:30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常是用恒功率直流电对小电器产品进行电源控制,也就是说供电电路提供给小电器产品中各种加热组件,均是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

在此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的情况下,加热组件的受热情况不太理想,小电器产品不能在加热组件的最优状态下工作,不仅影响小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而且导致加热组件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烟,能够使加热组件均匀受热,提升小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延长加热装置的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压控制模块、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和加热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并将所述正接电流和所述反接电流在所述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用于产生工作电流并据此进行加热,所述工作电流包括所述正接电流和所述反接电流。

可选地,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和第二开关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导通,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产生所述正接电流,并将所述正接电流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预设的第一个时长;

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导通,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产生所述反接电流,并将所述反接电流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第二个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长总和不超过所述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的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电源电压包括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的负极相连接,并均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均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相连。

可选地,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升压后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目标电压传输给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相连;

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用于调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相连;

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升压后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目标电压传输给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相连;

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用于调制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地,第二极与所述加热模块的一端相连,第三极与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的所述一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所述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第二电源电压;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地,第二极与所述加热模块的另一端相连,第三极与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的所述一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加热模块为加热电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提供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压控制模块、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和加热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

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

所述加热模块用于产生工作电流并据此进行加热,所述工作电流包括所述正接电流和所述反接电流;

其中,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正接电流和所述反接电流在所述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

可选地,所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导通,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产生所述正接电流,并将所述正接电流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预设的第一个时长;

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导通,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产生所述反接电流,并将所述反接电流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第二个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长综合不超过所述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的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电源电压包括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的负极相连接,并均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的正极均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的正极之中的任意一个相连;

其中,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接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电压。

可选地,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升压后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电压,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升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相连;

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用于调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相连;

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升压后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电压,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升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相连;

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用于调制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相连;

其中,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目标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目标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将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地,第二极与所述加热模块的一端相连,第三极与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的所述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所述正接电流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同时所述第二晶体管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所述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第二电源电压;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地,第二极与所述加热模块的另一端相连,第三极与所述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的所述一端相连;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所述反接电流耦合到所述加热模块,同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本发明中所述的供电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微处理器控制电压控制模块和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电压控制模块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并将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并将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加热模块,由此加热模块能够产生正反接工作电流,并在不同预设时长内通过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交替进行加热,这样能够使加热装置均匀受热,从而提升小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延长加热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等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另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另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一个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另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另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烟,用于使加热装置均匀受热,提升小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延长加热装置的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用于驱动加热装置加热,该供电电路包括电源装置101、微处理器102、电压控制模块103、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104和加热模块105;

电源装置101用于向微处理器102供电;

微处理器102用于控制电压控制模块103和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104;

电压控制模块103用于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并将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104;

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104用于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并将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加热模块105;

加热模块105用于产生工作电流并据此进行加热,工作电流包括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模块可以为加热电阻,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是指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内分别形成的电流方向刚好相反的含义,因此从含义上来表述,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也可以命名为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有关电流流向命名的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由于微处理器控制电压控制模块和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电压控制模块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并将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并将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加热模块,由此加热模块能够产生正反接工作电流,并在不同预设时长内通过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进行加热,这样能够使加热装置均匀受热,从而提升了小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并延长了加热装置的寿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和第二开关控制模块。此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包括电源装置201、微处理器202、电压控制模块203、第一开关控制模块204、第二开关控制模块205和加热模块206。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控制模块204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导通,根据第二目标电压产生正接电流,并将正接电流耦合到加热模块,第一预设时长为第二目标电压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预设的第一个时长。

第二开关控制模块205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导通,根据第二目标电压产生反接电流,并将反接电流耦合到加热模块,第二预设时长为第二目标电压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第二个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长总和不超过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的时长阈值。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电压可以包括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电压,第一电源电压的负极以及第二电源电压的负极相连接,并均与地相连接,并且,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均与电压控制模块相连。相应地,电源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供电电源301和第二供电电源302,第一供电电源301可以提供第一电源,第一电源可以提供正接电压和正接电流,第二供电电源302可以提供第二电源,第二电源可以提供反接电压和反接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是指该两种电流的幅度方向刚好相反,可以是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也可以不是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而仅仅是该两种电流的幅度方向刚好相反。同理,正接电压和反接电压也是指该两种电压的幅度方向刚好相反,可以是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也可以不是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而仅仅是该两种电压的幅度方向刚好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压控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升压控制电路303,用于将第一电源电压升压后得到第一目标电压,并将第一目标电压传输给第一开关控制模块304,第一升压控制电路303的一端与第一开关控制模块304相连,第一升压控制电路303的另一端与第一供电电源301相连;

第一功率变换电路305,用于调制第一电源电压至第二目标电压,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与第一开关控制模块304相连,第一功率变换电路305的另一端与第一供电电源301相连;

第二升压控制电路306,用于将第二电源电压升压后得到第一目标电压,并将第一目标电压传输给第二开关控制模块307,第二升压控制电路306的一端与第二开关控制模块307相连,第二升压控制电路306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电源302相连;

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08,用于调制第二电源电压至第二目标电压,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与第二开关控制模块307相连,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电源302相连。

本实施例中,第一升压控制电路303、第一功率变换电路305、第二升压控制电路306、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08均分别由微处理器309控制,从而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提供正接电流给加热模块310,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提供反接电流给加热模块31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目标电压,同时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目标电压,并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第一预设时长内将第二目标电压传输给第一开关控制模块,此时第二开关控制模块断开,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则将正接电流传输给加热模块,反之,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目标电压,同时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目标电压,并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第二预设时长内将第二目标电压传输给第二开关控制模块,此时第一开关控制模块断开,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则将反接电流传输给加热模块,这样在不同预设时长内通过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进行加热,能够使加热装置均匀受热,从而提升了小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并延长了加热装置的寿命。

优选地,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如下:

以下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供电电路的等效示意图。

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供电电路的具体方案为:

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供电电源VCC1,该第一供电电源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向第一升压控制电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晶体管Q1,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极接地,第二极与加热模块的一端相连,第三极与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的一端相连。

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供电电源VCC2,该第二供电电源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向第二升压控制电路提供第二电源电压;

第二晶体管Q2,该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极接地,第二极与加热模块的另一端相连,第三极与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的一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可以为场效应管,也可以为三极管,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当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均为场效应管时,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可以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管),也可以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a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NMOS管),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当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均为PMOS管时,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D1和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D2均接地,第二晶体管Q1的源极S1与加热电阻R的一端相连,第一晶体管Q2的源极S2与加热电阻R的另一端相连。

反之,当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均为NMOS管时,则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S1和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S2均接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D2与加热电阻R的一端相连,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D1与加热电阻R的另一端相连,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而当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均为三极管时,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可以是NPN型三极管(Negative-Positive-Negative type triode),也可以是PNP型三极管(Positive-Negative-Positive type triode),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的个数可以是1个或者两个或者更多,第二开关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的个数也可以是1个或者两个或者更多,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功率变换电流可以为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也可以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或者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根据前述供电电路,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包括:

501、电压控制模块将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502、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将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加热模块。

本实施例中,工作电流可以包括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

本实施例中,由于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能够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由此加热模块能够产生正反接工作电流交替进行加热,这样能够使加热装置均匀受热,从而提升小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延长加热装置的寿命。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根据前述供电电路,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包括:

601、微处理器分别向电压控制模块、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和第二开关控制模块传输电源电压;

602、电压控制模块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

603、电压控制模块将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和第二开关控制模块;

604、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导通,根据第二目标电压产生正接电流,并将正接电流耦合到加热模块;

605、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长T2内导通,根据第二目标电压产生反接电流,并将反接电流耦合到加热模块。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和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可以在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不同时长内,交替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从而交替使加热模块加热并均匀受热,提升小电子产品的性能,延长加热模块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电压可以包括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电压,电压控制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通过微处理器的控制接入第一电源电压,电压控制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长T2内通过微处理器的控制接入第二电源电压。

更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和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一个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从上至下所示的时序图分别为第一PMOS管Q1、第二PMOS管Q2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横轴表示电压周期的时长,纵轴表示电压幅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可以为以下具体步骤流程:

701、微处理器分别向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第一功率变换电路传输第一电源电压,并分别向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第二功率变换电路传输第二电源电压;

702、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目标电压,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目标电压;

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电压的电压阈值和第二目标电压的电压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703、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目标电压传输至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二目标电压传输至第一开关控制模块;

704、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导通,正接电流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R,同时第二开关控制模块断开;

705、在第二预设时长T2内,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目标电压,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目标电压;

706、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目标电压传输至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二目标电压传输至第二开关控制模块;

707、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导通,反接电流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R,同时第一开关控制模块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个电压周期中,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此外,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周期中,可以生成多个正接电流和多个反接电流,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此外,同一个电压周期中的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的大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供电电路能够通过第一电源电压提供正接电压给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并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长内生成正接电流,而第二电源电压提供反接电压给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并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生成反接电流,从而实现对雾化器的加热电阻交替加热,使雾化器能够均匀受热,提升了雾化器的使用性能,并能延长设置有加热电阻的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图8和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另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可以为以下具体步骤流程:

901、微处理器分别向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第一功率变换电路传输第一电源电压,并分别向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第二功率变换电路传输第二电源电压;

902、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高电平电压,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高电平电压;

本实施例中,第一高电平电压即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目标电压,第二高电平电压即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目标电压。由于第一电源电压是正接的电压,因此相应地第二高电平电压为正接的电压。

903、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高电平电压传输至第二PMOS管Q2的栅极G2,第二PMOS管Q2断开,同时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低电平电压接入第一PMOS管Q1,第一PMOS管Q1导通;

904、正接电流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R;

905、在第二预设时长T2内,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高电平电压,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高电平电压;

906、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高电平电压传输至第一PMOS管Q1的栅极G1,第一PMOS管Q1断开,同时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低电平电压接入第二PMOS管Q2,第二PMOS管Q2导通;

907、反接电流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R。

反复循环执行上述步骤901至步骤907,由于供电电路有两个电源的负极与负极之间相连,在第二高电平的电压信号的同一个信号周期内,能够实现在不同预设时长内正接电流和负接电流交替耦合至雾化器的加热电阻上,对加热电阻交替加热,使雾化器能够均匀受热,提升了雾化器的使用性能,并能延长设置有加热电阻的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也可以更换为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此种情况下,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另一个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驱动方法则可以为以下具体步骤流程:

1001、微处理器分别向第一升压控制电路、第一功率变换电路传输第一电源电压,并分别向第二升压控制电路、第二功率变换电路传输第二电源电压;

1002、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高电平电压,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二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高电平电压;

1003、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高电平电压传输至第一NMOS管Q1的栅极G1,第一NMOS管Q1导通,同时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低电平电压接入第二NMOS管Q2,第二NMOS管Q2断开;

1004、正接电流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R;

1005、在第二预设时长T2内,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升压至第一高电平电压,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将第一电源电压调制至第二高电平电压;

1006、第一升压控制电路将第一高电平电压传输至第二NMOS管Q2的栅极G2,第二NMOS管Q2导通,同时第二升压控制电路将低电平电压接入第一NMOS管Q1,第一NMOS管Q1断开;

1007、反接电流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R。

反复循环执行上述步骤901至907,同样可以实现供电电路生成正反接电流交替对雾化器的加热电阻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至少一个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

微处理器用于控制电压控制模块和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调节至第一目标电压和第二目标电压;

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

加热模块用于产生工作电流并据此进行加热,工作电流包括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

其中,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将第二目标电压耦合至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

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将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在第二目标电压的同一个电压信号周期内的不同预设时长耦合到雾化器的加热电阻。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供电电路能够通过正反接电流生成模块生成正接电流和反接电流,从而实现对的加热模块交替加热,使加热模块能够均匀受热,提升了加热模块的使用性能,相应地提升雾化器的使用性能,改善电子烟的口感,并能延长设置有加热电阻的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申请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

即,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在以上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各个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施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技术分类

0612011443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