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池支架、电池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支架、电池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组件,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介质,雾化组件用于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雾;电池组件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感测抽吸的咪头或气流感应元件,用于感测气流变化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电源为发热件供电。然而,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咪头感应不够灵敏,进而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支架、电池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咪头感应不灵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支架,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电池支架包括:本体;容置槽,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用于收容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的一侧与外界大气连通;分流通道,设置于本体的第二侧,分流通道与本体的第一侧连通;分流通道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子分流通道和第二子分流通道,第一子分流通道连通电子雾化装置的进气通道,第二子分流通道连通气流传感器。

其中,第二子分流通道与气流传感器靠近容置槽底部的一侧流体连通,以使气流传感器两侧能形成气压差。

其中,还包括导气通道,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分流通道与导气通道连通。

其中,容置槽底部具有安装槽和导气槽,气流传感器覆盖安装槽和导气槽,气流传感器与导气槽配合形成导气通道,安装槽与第二子分流通道连通。

其中,导气槽为围绕安装槽一周的环形槽,环形槽底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连通孔与分流通道连通。

其中,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对于环形槽的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位于本体的中心轴上。

其中,第一连通孔贯穿环形槽的底壁和侧壁,本体第二侧的表面具有环绕第一连通孔设置的第一凸缘,第一凸缘用于与收容本体的主机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

其中,本体的第二侧具有分流凹槽,分流凹槽与收容本体的主机外壳的内壁配合形成分流通道。

其中,分流凹槽具有位于第一端的第三连通孔,位于第二端的第四连通孔,以及位于两端之间的第二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与气流传感器靠近容置槽底部的一侧连通,第四连通孔用于与电子雾化装置的进气通道连通,第四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之间形成第一子分流通道,第三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之间形成第二子分流通道。

其中,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的中心点连线经过本体的中心轴。

其中,本体的第二侧的表面具有环绕分流凹槽设置的第二凸缘,第二凸缘用于与收容本体的主机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

其中,本体上设置有集液部,集液部围设于容置槽的外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气流传感器、电芯以及如上述的电池支架,气流传感器和电芯安装于电池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如上述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用于为雾化组件供电;其中,电池组件中的第一子分流通道与雾化组件的进气口连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提供的一种电池支架、电池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该电池支架包括:本体;容置槽,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用于收容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远离容置槽底部的一侧与外界大气连通;分流通道,设置于本体的第二侧,分流通道与本体的第一侧连通;分流通道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子分流通道和第二子分流通道,第一子分流通道连通电子雾化装置的进气通道,第二子分流通道连通气流传感器。本申请中通过在电池支架上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子分流通道和第二子分流通道,使进入雾化组件进气口的气流不经过气流传感器,避免进入雾化组件进气口的气流影响进入气流传感器的气流,进而提升气流传感器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分流通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分流通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上座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咪头感应不够灵敏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感应咪头的气流与正常抽吸的气流会共用一个气流通道,在抽吸过程中抽吸气流的干扰而导致咪头感应不够灵敏。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咪头气道设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另一角度的剖视图。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可用于待雾化基质的雾化。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1、安装座12、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其中,安装座12、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22集成在同一壳体11或不可拆卸的壳体11内。电池组件22用于为雾化组件供电,雾化组件可以为雾化芯14。

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主机外壳21,电池组件22收容于主机外壳21内。电池组件22包括电池支架23、气流传感器24和电芯25。气流传感器24和电芯25安装于电池支架23上。其中,气流传感器24设置于电池支架23靠近雾化芯14的部分,电芯25安装于电池支架23远离雾化芯14的部分。

请参阅图4至7,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分流通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分流通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4,电池支架23包括本体231,本体231的第一侧靠近雾化芯14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232,容置槽232用于收容气流传感器24,使气流传感器24远离容置槽232底部的一侧与外界大气连通。本体231的第一侧远离雾化芯14的一端具有安装孔247,用于安装电芯25。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231的第一侧还设置有导气通道233。其中,导气通道233用于将外界大气传输至本体231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231的第一侧还设置有集液部,集液部围设于容置槽232的外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231的第一侧表面具有集液槽234,集液槽234可以垂直于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中轴方向延伸。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两组集液槽234分别设置于容置槽232沿着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中轴方向的两侧,每组集液槽234沿着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中轴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集液槽234首尾相连。收容电池支架23的主机外壳21的内壁覆盖集液槽234形成集液部,以收集通过进气口130漏出的待雾化基质,避免待雾化基质漏出。

参阅图5,本体231的第二侧设置有分流通道239,分流通道239与本体231的第一侧连通,以使本体231第一侧的外界大气可以传输至分流通道239。具体地,分流通道239与本体231的第一侧设置的导气通道233连通,以使通过导气通道233传输的外界大气传输至分流通道23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分流通道239包括第一子分流通道241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也就是说,本体231第一侧的气体传输至分流通道239后直接分成两路,两路气流分别通过第一子分流通道241传输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传输。第一子分流通道241用于与进气口130连通形成进气通道,第二子分流通道242用于与气流传感器24靠近容置槽232底部的一侧连通,以使气流传感器24能够检测到本体231两侧形成的气压差的变化。

参阅图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槽232的底部可以仅具有安装槽235,气流传感器24覆盖安装槽235。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槽232的底部也可以同时具有间隔设置的安装槽235和导气槽236。其中,导气槽236可以为围绕安装槽235一周的环形槽,也可以为围绕安装槽235设置的弧形,例如半环形槽。气流传感器24可以覆盖安装槽235和导气槽236,气流传感器24与导气槽236配合形成导气通道233。其中,安装槽235与分流通道239相连通,以使气流传感器24检测分流通道239内的气压相对于外界大气是否为负气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槽235与第二子分流通道242相连通。

具体地,参阅图4,环形槽底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237和第二连通孔238,第一连通孔237与外界大气连通,用于将外界大气传输至导气通道233。第二连通孔238与分流通道239连通,用于将导气通道233内的气体传输至分流通道23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孔237和第二连通孔238相对于环形槽的中心对称设置,即位于环形槽的同一直径上。优选的,第一连通孔237和第二连通孔238位于本体231的中心轴,即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中心轴上,以方便外界大气通过电池组件22远离雾化芯14的一端传输至导气通道233。具体地,外界大气进入主机外壳21内壁与电芯25外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再通过第一连通孔237进入导气通道233。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孔237可以穿设于环形槽的侧壁上,以方便主机外壳21内壁与电芯25之间的气体直接从环形槽的侧壁开口传输至导气通道233。其中,本体231的第二侧靠近雾化芯14的部分表面与主机外壳21的内壁紧密贴合。

参阅图5,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孔237贯穿环形槽的底壁和侧壁,本体231第二侧的表面具有环绕第一连通孔237设置的第一凸缘245,第一凸缘245用于与收容本体231的主机外壳21的内壁紧密贴合,以使通过主机外壳21内壁与电芯25之间的气体全部通过第一连通孔237传输至导气通道233,进而保证传输至导气通道233的进气量。其中,第一连通孔237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梯形,在此对其形状不做限制,只要第一连通孔237可以将外界大气传输至导气通道233即可。

第二连通孔238贯穿环形槽的底壁,即第二连通孔238连通导气通道233和分流通道239,第二连通孔238可以将导气通道233内的气体传输至分流通道239。第二连通孔238的形状可以与第一连通孔237的形状相同,也可以与第一连通孔237的形状不同。只要第二连通孔238能将导气通道233中的气体传输至分流通道239即可。

参阅图5,本体231的第二侧具有分流凹槽240,分流凹槽240设置于本体231靠近雾化芯14的部分。分流凹槽240与收容本体231的主机外壳21的内壁配合形成分流通道239。分流凹槽240的底部具有位于第一端的第三连通孔243,位于第二端的第四连通孔244,以及位于两端之间的第二连通孔238。第三连通孔243与气流传感器24靠近容置槽232底部的一侧连通,第四连通孔244用于与进气口130连通,第四连通孔244与第二连通孔238之间形成第一子分流通道241,第三连通孔243与第二连通孔238之间形成第二子分流通道242。

第三连通孔243贯穿分流凹槽240的底壁以连通安装槽235,以使安装槽235上覆盖的气流传感器24靠近安装槽235底壁的一侧可以检测到分流通道239内的气压变化。第三连通孔24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梯形,在此对其形状不作限制,只要第三连通孔243可以连通分流凹槽240与容置槽232即可。

第四连通孔244贯穿分流凹槽240靠近雾化芯14的端面以连通进气口130,即第四连通孔244连通分流通道239与进气口130,第四连通孔244可以将分流通道239内的气体传输至雾化腔内。第四连通孔244的形状可以与第三连通孔243的形状相同,也可以与第三连通孔243的形状不同。只要第四连通孔244能将分流通道239内的气体传输至进气口130处即可。

也就是说,导气通道233的气体通过第二连通孔238传输至分流通道239后分成两路进行传输,部分气体通过第一子分流通道241传输至第四连通孔244,其它部分气体通过第二子分流通道242传输至第三连通孔243。

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连通孔243和第四连通孔244设置于第二连通孔238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二连通孔238、第三连通孔243和第四连通孔244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第三连通孔243和所述第四连通孔244位于本体231的中轴线上,即位于主机壳体21的中轴线上。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分流通道239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子分流通道241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连通孔243和第四连通孔244可以均设置于第二连通孔238靠近雾化芯14的一侧且间隔设置。从第二连通孔238传输的气体从第二连通孔238处开始直接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子分流通道241进行传输,另一路通过第二子分流通道242进行传输。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分流通道241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通过共用气道与第二连通孔238连通。也就是说,参阅图6,从第二连通孔238传输的气体传输至共用气道,气体传输至共用气道远离第二连通孔238的端部再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子分流通道241传输至第四连通孔244,另一路通过第二子分流通道242传输至第三连通孔243。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参阅图7,第一子分流通道241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均以第二连通孔238为进气端,且以第二连通孔238为圆心盘绕设置。第一子分流通道241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的设置方式在此不作限制,只要第三连通孔243不设置于第一子分流通道241的路径上即可。

参阅图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体231第二侧的表面还具有环绕分流凹槽240设置的第二凸缘246,第二凸缘246用于与收容本体231的主机外壳21的内壁紧密贴合,以使主机外壳21的内壁面覆盖分流凹槽240边缘的第二凸缘246形成封闭的分流通道239,防止分流通道239内的气体从主机外壳21的内壁与本体231第二侧之间形成的间隙漏出。

参见图3,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主机外壳21上设置有第五连通孔211,第五连通孔211贯穿主机外壳21的内壁和外壁,以使外界大气通过第五连通孔211传输至主机外壳21的内部,方便气流传感器24远离安装槽235底壁的表面能够接触并检测外界大气的气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主机外壳21的外壁具有台阶结构,第五连通孔211设置于台阶结构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支架23上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子分流通道241和第二子分流通道242,使进入进气口130的气流不经过气流传感器24,避免进入进气口130的气流影响进入气流传感器24的气流,进而提升气流传感器24的灵敏度。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1内形成储液腔111,储液腔111用于储存液体;其中,液体为待雾化基质。雾化芯14至少部分安装于安装座12内,用于对待雾化基质进行加热雾化。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壳体11的一端具有吸嘴组件114。具体地,壳体11远离吸嘴组件114的端部插接于主机壳体21一端形成的腔体内。壳体11具有储液腔111、安装腔112和雾化通道113。其中,储液腔111设置于壳体11靠近吸嘴组件114的端部,安装腔112设置于壳体11远离吸嘴组件114的端部,储液腔111与安装腔112相邻且连通。雾化通道113设置于壳体11内,且与壳体11连接吸嘴组件114的端部连接,雾化通道113沿储液腔111向靠近安装腔112的一端延伸,雾化通道113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112且与安装腔112连通。也就是说,雾化通道113将吸嘴组件114与安装腔112连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储液腔111围绕雾化通道113设置,雾化通道113的中轴线与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优选实施中,雾化通道113的中轴线与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中轴线重合。其中,储液腔111用于存储待雾化基质。雾化通道113用于将安装腔112和吸嘴组件114连通。

安装座12收容于安装腔112内。安装座12包括上座体121以及与上座体121固定连接的下座体128。其中,上座体121靠近储液腔111设置,下座体128设置于上座体121远离储液腔111的一侧。上座体121和下座体128配合形成收容腔132,收容腔132用于容纳雾化芯14。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上座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座体121包括环形侧壁122以及与环形侧壁122连接的顶壁123。顶壁123上设置有下液孔124,下液孔124与储液腔111连通,以使储液腔111中的待雾化基质通过下液孔124可以传输至雾化芯14。环形侧壁122上设置有出气孔125,出气孔125与雾化通道113连通,以使雾化芯14加热雾化待雾化基质形成的气溶胶通过出气孔125可以传输至雾化通道113。顶壁123靠近环形侧壁122的一侧设置有换气槽126,换气槽126为通槽,换气槽126的一端与下液孔124连通,另一端与收容腔132连通。上座体121与雾化芯1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5,第一密封件15覆盖换气槽126形成换气通道,当储液腔111的气压低于收容腔132的气压时,换气通道可以将收容腔132内的气体传输至储液腔111,以平衡储液腔111和收容腔132的气压,避免待雾化基质下液不畅引起雾化芯14干烧的问题。其中,环形侧壁122上设置有第一衔接部127,上座体121通过第一衔接部127连接下座体128。其中,第一密封件15的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橡胶。

参阅图2,下座体128包括基板129以及设置于基板129靠近上座体121的第二衔接部131,上座体121和下座体128通过第二衔接部131和第一衔接部127固定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环形侧壁122靠近下座体128的部分设置有卡槽,卡槽作为第一衔接部127。其中,卡槽为两个且设置于环形侧壁122的相对两表面。基板129靠近上座体121的表面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远离基板129的端部具有卡块,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作为第二衔接部131。卡块与卡槽相互卡接,以实现上座体121和下座体128的固定连接。基板129上具有进气口130,进气口130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通过进气口130将第二子分流通道242内的气体传输至收容腔13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下座体128形成于电池支架23靠近雾化芯14的一端,即电池支架23靠近雾化芯14的一端用作下座体128。第四连通孔244作为进气口130,为收容腔132提供气体。

参阅图3,上座体121和下座体128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33,第二密封件133用于密封上座体121和下座体128的连接处,还用于密封上座体121、下座体128与安装腔112内壁之间的空隙,以使上座体121的外侧壁与安装腔112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避免出现漏液现象。其中,第二密封件133的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橡胶。

参阅图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5,主机外壳2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12,壳体11和主机外壳21通过第一连接部115和第二连接部212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115为卡块,第二连接部212为卡槽。主机外壳21上设置第二连接部212的外壁上设置有覆盖层26,覆盖层26可以遮挡主机外壳21上的卡槽,进而达到遮蔽卡槽、美化主机外壳21外观的目的。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5为卡槽,第二连接部212为卡块。其中,覆盖层26可以为金属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中的电池支架包括本体,容置槽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用于收容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远离容置槽底部的一侧与外界大气连通;分流通道设置于本体的第二侧,分流通道与本体的第一侧连通;分流通道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子分流通道和第二子分流通道,第一子分流通道连通电子雾化装置的进气通道,第二子分流通道连通气流传感器。本申请中通过在电池支架上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子分流通道和第二子分流通道,使进入雾化组件进气口的气流不经过气流传感器,避免进入雾化组件进气口的气流影响进入气流传感器的气流,进而提升气流传感器的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