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翻盖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翻盖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盖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雾化器加热雾化液产生气溶胶的产品,由于其使用方便、口味可通过雾化液的调配而改变,所以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推广。

目前,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气道的进气端上设置翻盖组件,以可通过翻盖组件打开或盖合气道,并通过在翻盖组件上设置进气口供气道进行进气;然而,现有的翻盖组件上的进气孔进气效率低,影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翻盖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解决翻盖组件进气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翻盖组件,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翻盖组件,应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翻盖组件包括:

座体,开设有出气口;

盖体,设于所述座体上,且用于盖合所述出气口的进气端;

其中,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盖体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进气孔以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出气口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为气体压缩槽,用于使外界气体压缩导进所述进气孔;和/或,

所述第二凹槽为气体扩散槽,用于使所述进气孔内的气体扩散导进所述出气口内。

进一步地,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气体压缩槽的内径逐渐减小;和/或,

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气体扩散槽的内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比为0.3至1;和/或,

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各所述进气孔环绕所述第一凹槽中心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环绕所述第一表面设置;

所述翻盖组件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组件还包括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设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

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开关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盖体打开或盖合所述出气口的进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盖体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

所述开关结构包括驱动件、以及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装设于所述座体和所述盖体;

当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时,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出气口的进气端;当所述盖体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离,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出气口的进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

所述第一磁吸件装设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装设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座体的一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翻盖组件;

所述装置本体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翻盖组件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进气通道的方向,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径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盖体上减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分别与盖体形成高低错落的台阶结构,使外界气体更易在第一凹槽处进行汇聚、和使进气孔内气体更易在第二凹槽处进行流出,从而提升翻盖组件的进气效率和出气效率,进而提升应用有本申请翻盖组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标记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翻盖组件中座体和盖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盖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加热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加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10、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翻盖组件;110、座体;111、出气口;112、第一滑槽;113、第二滑槽;120、盖体;121、第一凹槽;122、进气孔;123、第二凹槽;1230、第一表面;1231、第二表面;130、加强部;140、驱动件;150、第一固定部;160、第二固定部;170、转轴;180、限位凸起;200、装置本体;210、进气通道;300、加热组件;310、加热部;320、容纳腔;330、间隙;340、加热主体;350、隔热外壳;360、隔热腔;370、引线;380、第一开口;390、第二开口;20、可抽吸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装置本体200、翻盖组件100以及加热组件300,所述装置本体200开设有进气通道210;所述翻盖组件100设于所述装置本体200,且所述第二凹槽123与所述进气通道210连通;所述加热组件300设于所述装置本体200内,且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用于容置可抽吸材料20的容纳腔320,所述容纳腔320与所述进气通道21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翻盖组件100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至进气通道210内,以在用户抽吸过程中,利用进气通道210内的气体带动装置本体200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从吸嘴中流出,供用户进行抽吸。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抽吸气溶胶时,外界气体从进气通道210进入到容纳腔320中,加热组件200对位于容纳腔320内的可抽吸材料20进行加热,生成气溶胶,并被从进气通道210进入的气体带出,供用户吸食。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进气通道210的方向,所述进气通道210的内径逐渐增大。如此,使从第二凹槽123进入进气通道210的气体进行扩散,从而提升气体在的进气通道210内的流动效率,进而提升出气口111的出气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翻盖组件100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阅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翻盖组件100,应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所述翻盖组件100包括座体110和盖体120,所述盖体120设于所述座体110上。

其中,所述座体110开设有出气口111,所述盖体120用于盖合所述出气口111的进气端;于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出气口111的方向,所述盖体120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121、进气孔122以及第二凹槽123,所述第一凹槽121、所述进气孔122、所述第二凹槽123和所述出气口111相互连通。

可理解地,在本申请中,外界气体可在依次通过第一凹槽121、进气孔122、第二凹槽123后,再进入出气口111内。

其中,通过在盖体120远离和靠近座体110的两端上,分别开设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3,以对盖体120进行减薄,减少制备盖体120的原料,利于应用有本申请实施例的翻盖组件100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小型化;并且,盖体120上减薄的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3处,分别与盖体120形成高低错落的台阶结构,使外界气体更易在第一凹槽121处进行汇聚、和使进气孔122内气体更易在第二凹槽123处进行流出,从而提升翻盖组件100的进气效率和出气效率,进而提升应用有本申请翻盖组件100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雾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5,所述第一凹槽121为气体压缩槽,用于使外界气体压缩导进所述进气孔122。

可理解地,为减少外界灰尘、异物等杂质通过进入至进气孔122内,相较于第一凹槽121,进气孔122的尺寸更小。在本申请中,在外界气体进入进气孔122的过程中,通过气体压缩槽对外界气体进行压缩,以减少外界气体的体积,使外界气体更易进入至进气孔122内,从而提升外界气体进入进气孔122的进气效率,进而提升应用有本申请实施例的翻盖组件100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抽吸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于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出气口111的方向,所述气体压缩槽的内径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压缩槽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进气端以及与进气孔122的进气端连通的出气端,其中气体压缩槽的进气端的内径大于出气端的内径。可理解地,内径较大的气体压缩槽的进气端可供更多的外界气体进入,从而保证外界气体的进气量;并且,在外界气体从气体压缩槽的进气端流向出气端的过程中,外界气体逐渐被压缩,从而减少外界气体的体积,并被导向朝靠近进气孔122的进气端方向流动,从而利于外界气体进入至进气孔122内,有效提升外界气体进入进气孔122的进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二凹槽123为气体扩散槽,用于使所述进气孔122内的气体扩散导进所述出气口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气体扩散槽使从进气孔122的出气端流出的气体进行扩散流动,从而提升进气孔122流出的气体的流动效率,实现进气孔122内的气体扩散导出,提升进气孔122的出气效率;并且,由于进气孔122的出气端的出气效率加快,使进气孔122出气端的压强小于进气端的压强,促进进气孔122内气体的流动,进而提升外界气体流入进气孔122的进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于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出气口111的方向,所述气体扩散槽的内径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扩散槽具有与进气孔122的出气端连通的进气端以及与出气口111的进气端连通的出气端,其中气体扩散槽的进气端的内径小于出气端的内径。可理解地,气体扩散槽的进气端至出气端的内径逐渐减小,使气体从气体扩散槽的进气端朝向出气端的方向,气体扩散槽的出气量逐渐增大,可加快进气孔122内的气体的排出,从而促进进气孔122内气体的流动效率,进而提升进气孔122的进气效率和出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述第一凹槽121与所述第二凹槽123的深度比为0.3至1。在此范围内,随着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3的深度比逐渐增大,使进气孔122内气体进入第一凹槽121的出气效率与外界气体通过第一凹槽121进入进气孔122内的进气效率逐渐平衡,保证应用有本申请翻盖组件100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雾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121与所述第二凹槽123的深度比选自0.3、0.4、0.5、0.6、0.7、0.8、0.9、1中任一者或任二者所形成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至图5,所述进气孔12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各所述进气孔122环绕所述第一凹槽121中心布置。如此,使外界气体可从第一凹槽121不同方向上的进气孔122进入至第二凹槽123内,从而有效提升进气孔122的进气量和出气量。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进气孔122的数量为六个,该六个进气孔122绕所述第一凹槽121的中心阵列布置,如此使第一凹槽121各方向均布置有进气孔122,从而在外界气体进入第一凹槽121后,外界气体可从第一凹槽121上不同方向进入至进气孔122内,从而有效提升进气孔122的进气量;并且,进气孔122内的气体也可从不同方向进入至第二凹槽123内,从而有效提升进气孔122的出气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述第二凹槽123包括第一表面1230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1230连接的第二表面1231,所述第二表面1231环绕所述第一表面1230设置;所述翻盖组件100还包括加强部130,所述加强部130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1230和所述第二表面1231连接固定。

可理解地,由于在盖体120上设置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3,从而降低了盖体120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加强部130连接第二凹槽123中的第一表面1230和第二表面1231,以提升第二凹槽123内此处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冲击能力,从而延长盖体1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述加强部13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随着加强部130数量的增多,盖体120的结构强度越高。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加强部130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加强部130相对设置在第二凹槽123内。如此,两个加强部130不仅可进一步的增强盖体120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避免加强部130过多占用第二凹槽123的空间,从而保证第二凹槽123的出气量,进而保证出气口111的进气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述翻盖组件100还包括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设于所述盖体120与所述座体110之间;所述盖体120与所述座体110可转动连接,所述开关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盖体120打开或盖合所述出气口111的进气端。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结构可使盖体120盖合密封出气口111的进气端,从而减少灰尘、异物等杂质从出气口111进入至进气通道210内;也可驱动盖体120打开出气口111的进气端,对出气口111内进行清洁,保证应用有本申请实施例翻盖组件100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抽吸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111为安装口,用于与装置本体200连接,从而实现进气通道210与第二凹槽123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座体110的一面、或所述座体110靠近盖体120的一面设有用于限制盖体120盖合位置的限位凸起180,以保证盖体120盖合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述座体110开设有第一滑槽112,所述盖体120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112;所述开关结构包括驱动件140、以及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所述驱动件140的输出端与所述盖体12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50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60分别装设于所述座体110和所述盖体120。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的配合连接时,盖体120盖合出气口111的进气端;在盖体120在第一滑槽112内沿远离第一固定部150的方向滑动时,盖体120上的第二固定部160与座体110上的第一固定部150进行分离,此时通过驱动件140驱动所述盖体120打开所述出气口111的进气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5,盖体120上的第一凹槽121可便于操作人员推动盖体120在第一滑槽112上的滑动,提升操作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的配合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扣连接、插接连接、榫卯连接等。

作为优选的是,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的配合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其中,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中其一为卡扣,另一为卡槽,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卡扣配合,实现盖体120盖合出气口111的进气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60可设置在盖体120的一端或侧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的,如第二固定部160设置于盖体120的一端,盖体120的另一端与座体110可转动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当盖体120在第一滑槽112上滑动时,盖体120可正对或背对第二固定部160进行移动,从而便于盖体120上第二固定部160与座体110上第一固定部150的连接和分离。又如第二固定部160设置于盖体120的侧面,此时可使座体上可具有更大的第一滑槽112,以为盖体120的滑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第二固定部160设置于盖体120的侧面,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的数量可为多组,且多组第一固定部150和第二固定部160分布在盖体120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20通过转轴170与所述座体110可转动连接;所述座体110开设有第二滑槽113,所述转轴170滑动安装在的第二滑槽113内,且转轴170的滑动方向与盖体120的滑动方向平行。如此,使盖体120可同时实现转动以及滑动的移动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140为扭簧,该扭簧套在转轴170上,且扭簧的输出端与盖体120靠近出气口111的一端连接。

可理解地,在当第一固定部150与第二固定部160连接,形成对盖体120的限位,使盖体120盖合出气口111的进气端,此时扭簧受到盖体120压缩储能;在当第一固定部150与第二固定部160分离后,并未对盖体120进行限位,此时扭簧利用其储能驱动盖体120进行旋转打开,从而实现盖体120的自动开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磁吸件(图未示)和第二磁吸件(图未示);所述第一磁吸件(图未示)装设于所述座体110靠近所述盖体120的一端,所述第二磁吸件(图未示)装设于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座体110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磁吸件(图未示)与第二磁吸件(图未示)配合磁吸时,盖体120盖合出气口111的进气端;在施加外力驱动盖体120旋转时,第一磁吸件(图未示)与第二磁吸件(图未示)分离,从而实现盖体120打开出气口111的进气端。如此,利用第一磁吸件(图未示)与第二磁吸件(图未示)新城的开关结构简易,占用空间小,利用翻盖组件100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图未示)和第二磁吸件(图未示)中其一为金属,另一为磁铁,或两个均为磁铁。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300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6和图7,图1中Z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加热组件300包括加热主体340,加热主体340的侧壁被构造成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且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加热部310,若干间隔开的加热部310用于引导电流沿预设路径流动,且若干加热部310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可抽吸材料20以及供气体流且与进气通道210连通的容纳腔320。此时,因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加热部310之间至少部分隔开且各加热部310首尾相连,因此加热部310能够引导电流沿加热部310按照预设路径蛇形流动,即电流能够延图5中箭头所示,遍布整个加热主体340的内壁,从而实现对位于容纳腔320内的可抽吸材料20均匀加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加热主体340具有用于供可抽吸材料20插入的第一开口380和位于所第一开口380相对端的第二开口390,相邻两加热部310之间形成有一间隙330,间隙330的一端贯穿第一开口380或第二开口390,间隙330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二开口390或所述第一开口380。

请参照图1、图6和图7,间隙330包括第一间隙330、第二间隙330和第三间隙330,第一间隙330连通侧壁上边缘和下边缘。第二间隙330(图未示)自侧壁的上边缘向下边缘延伸,但与下边缘之间存在间隙330,即不与下边缘连通。第三间隙330自侧壁的下边缘向上边缘延伸,但与上边缘之间存在间隙330,即不与上边缘连通。第二间隙330和第三间隙330间隔分布。此时,因间隙330会起到对电流的阻隔效果,使得加热主体340的内壁被间隙330限制形成一电流传导通道,即电流会沿着加热部310,蛇形连通闭并遍布整个加热主体340的内壁,从而实现对位于容纳腔320内的可抽吸材料20均匀加热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间隙330的形状、大小、分布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只要间隙330能够使加热主体340的内壁形成首尾相连且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加热部310即可,例如还可以在侧壁设计一螺旋形状的间隙330,使间隙330沿加热主体340的内壁的底部,螺旋延伸至侧壁的顶部,并将侧壁限定形成一螺旋上升的电流传导通道。此时,电流仍然能够在整个加热主体340的内壁流通,即实现均匀加热的效果。若采用单一电流传导通道的形式,则有可能导致加热组件300的加热速率较慢,即电流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流经整个电流传导通道。因此,间隙330也可以在侧壁上形成多个电流传导通道,此时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引线370,使每个电流传导通道中都能有电流流通,由此缩短电流的流经路程,提高加热组件300加热的效率。加热主体34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不锈钢合金、钯金、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请继续参照图1、图6和图7,加热主体340呈管状设置,若干加热部310延加热主体340的周向围合形成容纳腔320,若干加热部310延加热主体340的周向相互间隔。其内部限定形成的容纳腔320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为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以适配不同的可抽吸材料20。容纳腔320也可以分为多段,且多段容纳腔320的横截面形状存在差异,此时,不同形状的可抽吸材料20能够进入容纳腔320的深度不同,从而能够控制可抽吸材料20的加热范围。此时,容纳腔320的横截面为圆形,等周长的情况下,圆形具有最大的面积,因此本申请的加热主体340的气体流通量大;同时,气体能够均匀的分布于加热主体340的内壁,使加热主体340的受热均匀,提高加热组件300的使用寿命。

例如,容纳腔320自上而下分为两段,上段为的横截面为圆形,下段的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圆形的半径等同于三角形的中线。此时,可抽吸材料20分为第一可抽吸材料20和第二可抽吸材料20,第一可抽吸材料20的加热部310分横截面为圆形,第二可抽吸材料20的加热部310分横截面为一段等边三角形和一段圆形。因第一可抽吸材料20无法深入到容纳腔320的下段,即可以避免其不需要加热的部分被加热破坏。而第二可抽吸材料20则能够深入至容纳腔320中,能够确保其加热效果。综上,容纳腔320分为两段的设计,能够控制可抽吸材料20的加热范围,也能够适配不同的可抽吸材料20。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6和图7,加热组件300还包括至少两条引线370,电流传导通道的两端连接有至少一条引线370。电流传导通道为一条时,随着两条引线370的位置不同,电流所能流过的距离不同,即加热组件300能够加热的区域大小会存在差异。本申请实施例的两条引线370分别位于加热部310的起始端和末端,能够使电流完全流过整个加热组件300的内壁,进一步提高加热组件300均匀加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6和图7,加热组件300还包括隔热外壳350,隔热外壳350围绕于加热主体340的外表面设置,用于隔绝温度。当加热组件300进行工作时,加热主体340内的加热主体340的内壁持续升温。此时,本申请实施例设置有隔热外壳350,能够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其余器件损坏,同时防止使用者被烫伤,也可以进一步通过保温,提高加热组件300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外壳350可以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气凝胶、陶瓷纤维、硅酸盐材料、泡沫塑料、珍珠岩、膨胀石墨、硅气凝胶、泡沫玻璃、矿棉等任一项或其组合。为避免加热组件300温度过高而导致其余器件损坏,也可以在加热组件300外增设一隔热结构,例如在雾化装置内设置一包裹加热组件300的隔热层,通过隔热层来进行隔热。但这种方式将导致雾化装置的生产工艺更为复杂,降低雾化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不便于维护。而本申请实施例的隔热外壳350围绕于加热主体340外表面,可以与加热主体340一体成型,此时组装雾化装置时,可以仅安装加热组件300,无需安装隔热结构,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隔热外壳350也可以具有多层,通过多层削减热量的方式以提高隔热效果。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6和图7,隔热外壳350包括一隔热腔360,隔热腔360围绕加热主体340外表面设置,用于隔绝温度。隔热外壳350可以是本身为隔热材料,和/或能够与加热主体340之间形成一隔热腔360,隔热腔360中为真空环境或填充有惰性气体。若采用隔热材料作为隔热外壳350,则会导致加热组件300生产成本上升。若采用惰性气体填充隔热腔360,则惰性气体如氦或氩中也可能存在气体对流现象,导致热量传递,同时惰性气体或空气中存在分子,这些分子可能会散射热辐射,从而影响隔热效果。而采用真空隔热的方式,则因在真空中没有分子,不会受到气体对流的影响,热辐射的散射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将隔热腔360设置为真空环境,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组件300的隔热效果,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热量流失,提高加热组件300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的加热主体通常位于烟管的外壁,通过将热量传导到烟管内壁来对待抽吸材料进行加热,因此其能耗较高,且烟管外围的隔热压力较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主体340直接与插入的待抽吸材料30接触,可对待抽吸材料直接加热,可明显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热量损耗,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此外,加热主体340的外侧设有与其相互固定的隔热外壳350,隔热外壳350能够避免加热主体340的热量流失,能充分利用加热主体340的热量进行待抽吸材料的加热,由此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降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能量消耗。待抽吸材料可以是烟支,烟管可以是包括气道在内的组件。

隔热腔360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凹陷(图未示)。因真空的热传导性比固体材料差,所以隔热腔360的容积越大,则隔热腔360的隔热效果越好。但是,单纯增大隔热腔360的容积,则可能导致加热组件300的结构强度下降。而采用在隔热腔360内上设置凹陷以增大隔热腔360的面积的方式,因凹陷是微小且均匀的结构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在设置凹陷后,加热主体340或隔热外壳350的内支撑点和稳定性并未发生较大改变,既能够增强隔热腔360的隔热效果,又能够避免加热组件300的强度显著下降。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300还包括绝缘件填充件(图未示),绝缘件填充件填充于间隙330内,用于加强加热主体340的强度。因加热主体340的内壁设置有间隙330,而间隙330将降低加热主体340的强度,因此为了避免加热主体340发生形变,影响加热组件300的使用寿命。本申请实施例在间隙330中填充绝缘件填充件,绝缘件填充件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塑料、云母、陶瓷、环氧树脂、硅橡胶、聚四氟乙烯(PTFE)、石棉、玻璃纤维任一项或其组合。当绝缘件填充件的材料为陶瓷、瓷绝缘子、环氧树脂、硅橡胶、聚四氟乙烯(PTFE)、石棉、玻璃纤维等具有耐高温性质的绝缘材料时,能够避免绝缘材料在加热组件300工作过程中融化而失效。可以理解的是,绝缘件填充件也可以超出间隙330,即朝向容纳腔320的轴线凸出于加热主体340的内壁,此时,可以通过在待加热期间上设置与绝缘件填充件相匹配的凹陷,以达到定位和防呆的作用。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