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粘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2:28


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公开2018年第17283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上夹持辊、支承构件和上检测部的粘接装置。上夹持辊将上片材夹在其与支承构件之间,能够使上片材沿与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上检测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在上片材不在上检测位置时,从发光部朝向上检测位置发出的光被设于支承构件的上反射部反射,受光部接受到反射光。此时,粘接装置利用上夹持辊使上片材向交叉方向一侧移动。在上片材的端部处于上检测位置时,从发光部朝向上检测位置发出的光不会被上反射部反射,受光部接受不到反射光。此时,粘接装置利用上夹持辊使上片材向交叉方向另一侧移动。

有时,粘接装置在使用较容易卷曲的片材进行粘接时,或在因上夹持辊的旋转造成上片材的端部卷曲时,无法根据上检测位置准确地检测上片材的端部的位置。该情况下,粘接装置有时会错误地检测上片材的端部的位置,使上片材向错误的方向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检测片材的端部的粘接装置。

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利用粘接剂将上片材和下片材粘接在一起,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具有: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具有:下输送部,其从下方支承所述下片材;及上输送部,其从上侧与所述上片材相接触,并将所述上片材和所述下片材夹在该上输送部与所述下输送部之间,该输送机构利用所述下输送部和所述上输送部将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沿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喷嘴,其向所述上片材与所述下片材之间排出所述粘接剂;上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从下方支承所述上片材;上辊,其设置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将所述上片材夹在该上辊与所述上支承部之间,并使所述上片材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上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上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是否处于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上辊之间的上检测位置;及限制部,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上辊之间,限制所述上片材向上方的移动。

粘接装置能够利用限制部抑制上片材卷曲。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利用上检测部适当地检测上片材的端部,能够抑制使上片材向交叉方向上的错误方向移动。

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的所述限制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检测位置与所述上辊之间。粘接装置能够在距上检测位置更近的位置抑制上片材卷曲。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上片材的端部。

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具有上臂,该上臂以所述上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辊,且该上臂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所述限制部设于所述上臂。与利用另外的机构保持限制部时相比,粘接装置能够实现小型化。由于粘接装置将限制部设于支承上辊的上臂,因此能够将限制部配置得距上辊较近,能够有效地抑制因上辊的旋转造成上片材卷曲。

技术方案4的粘接装置具有支承所述上检测部的检测支承部,在所述上臂摆动到下方时,所述限制部位于从上方靠近所述上片材的限制位置,在所述上臂摆动到上方时,所述限制部位于非限制位置,该非限制位置是离开所述上片材且是相对于所述检测支承部靠所述交叉方向一侧的位置。粘接装置在不进行上辊对上片材的定位控制时,能够与上臂向上方的摆动相应地使限制部移动到非限制位置。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减少限制部妨碍粘接动作的可能性。

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的所述限制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上臂,所述上臂具有施力部,该施力部对所述限制部向旋转方向一侧施力,所述检测支承部具有突起部,在所述上臂摆动到下方时,所述限制部在所述施力部的施力的作用下向所述旋转方向一侧旋转,从而位于所述限制位置,在所述上臂摆动到上方时,所述限制部与所述突起部相抵接,并克服所述施力部的施力向所述旋转方向另一侧旋转,从而移动到所述非限制位置。粘接装置不需要用于使限制部移动到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的驱动源。因此,粘接装置能够简化限制部的结构。

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的所述限制部具有从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部。粘接装置能够使上片材顺利地经过限制部来进行粘接动作。

技术方案7的粘接装置的所述限制部的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上辊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粘接装置能够在不被限制部干扰的情况下适当地使上辊与上片材相接触,能够利用上辊可靠地使上片材沿交叉方向移动。

技术方案8的粘接装置的所述限制部沿所述交叉方向延伸,所述限制部的所述交叉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上辊的外侧。粘接装置能够利用限制部抑制因上辊的旋转造成上片材卷曲。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上片材的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粘接装置1的主视图(喷嘴6A:靠近位置,上臂50:摆动到下方)。

图4是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喷嘴6A:靠近位置,上臂50:摆动到下方)。

图5是下输送机构10A的立体图。

图6是下输送机构10A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下输送机构10A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筒状部32的左视图(下输送辊3A:下接触位置)。

图9是筒状部32的左视图(下输送辊3A:下离开位置)。

图10是传递机构3F、切换部3G和下夹持辊3C的立体图。

图11是粘接装置1的主视图(喷嘴6A:退避位置,上臂50:摆动到上方)。

图12是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喷嘴6A:退避位置,上臂50:摆动到上方)。

图13是筒状部32的后端部附近的放大图(开口35A封堵)。

图14是筒状部32的后端部附近的放大图(开口35A敞开)。

图15是喷嘴6A和上支承部6B的立体图。

图16是上支承部6B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7是上臂50的立体图。

图18是筒状部32的后端部附近的右视图。

图19是喷嘴6A附近的后视图(上臂50:摆动到下方)。

图20是喷嘴6A附近的后视图(上臂50:摆动到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中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和上下。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粘接在一起(参照图5)。上片材9A从上侧重叠于下片材9B。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例如为具有挠性的布料。作为一例,形成为筒状的片材90的一端侧为上片材9A,另一端侧为下片材9B(参照图5)。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将为下片材9B的右端部的下片材端部90B(参照图5)和为上片材9A的左端部的上片材端部90A(参照图5)粘接在一起。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可以为不同的布料。

粘接装置1在粘接动作的过程中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向后方输送。有时,将前后方向称为输送方向。有时,将后侧称为输送方向下游侧,将前侧称为输送方向上游侧。有时,将与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称为交叉方向。

参照图1~图4,说明粘接装置1的结构的概要。如图1和图3所示,粘接装置1具有底座部1A、支柱部1B、机臂部1C和机头部1D。底座部1A为长方体状,固定于工作台。支柱部1B从底座部1A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机臂部1C从支柱部1B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机臂部1C的左端部即为机头部1D。

底座部1A支承固定部1E。固定部1E沿前后方向延伸,固定在底座部1A的左表面。固定部1E的前部延伸得比底座部1A的前端靠前侧,且在前端处支承下输送机构10A。下输送机构10A具有后述的下输送辊3A、喷嘴下辊3B、下夹持辊3C和下驱动部3D(参照图7)等。下输送辊3A、喷嘴下辊3B和下夹持辊3C分别从下方与下片材9B相接触。下输送辊3A、喷嘴下辊3B和下夹持辊3C均由下驱动部3D驱动。该情况下,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将下片材9B沿输送方向输送,下夹持辊3C使下片材9B沿交叉方向移动。

机头部1D在上端具有用于装配内胆的装配部11。装配部11具有从机头部1D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呈箱状的罩11A。装配部11具有收容部11B和加热器等。收容部11B在罩11A的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能够相对于收容部11B的内部拆装内胆。内胆收容热熔性的粘接剂。粘接剂在规定温度以上时成为液体,在小于规定温度时成为固体。加热器对收容部11B中收容的内胆进行加热,使粘接剂熔融,成为液体。

如图2所示,供给机构45向喷嘴6A供给内胆中的粘接剂。供给机构45具有泵马达114和齿轮泵115。泵马达114设于机臂部1C(参照图1)的内部。泵马达114具有输出轴114A。齿轮泵115设于装配部11的前侧。输出轴114A借助齿轮46A与齿轮泵115相连结。齿轮泵115抽吸内胆中的粘接剂。

如图1~图4所示,机头部1D支承上输送机构10B(参照图4)、上移动机构10C(参照图1和图3)和喷嘴移动机构10D等。如图4所示,上输送机构10B具有上输送辊4A和上驱动部4B等。上输送辊4A由上驱动部4B驱动,其从上方与上片材9A相接触并将上片材9A沿输送方向输送。如图3所示,上移动机构10C具有上夹持辊5A和上驱动部5B等。上夹持辊5A由上驱动部5B驱动,其从上方与上片材9A相接触并使上片材9A沿交叉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喷嘴移动机构10D具有喷嘴6A。喷嘴6A向上片材9A与下片材9B之间排出借助供给机构供给来的粘接剂。

支柱部1B在前表面左端部具有设定部12。设定部12为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按钮。操作者在欲进行对粘接装置1的操作指示时,对设定部12进行输入。

如图1和图5所示,下输送机构10A具有收容部31和筒状部32。收容部31与固定部1E(参照图1)的前端相连接。收容部31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箱状,在输送方向上处于底座部1A、支柱部1B、机臂部1C和机头部1D的前侧。收容部31收纳下驱动部3D和切换部3G(参照图7和图10)。收容部31在后端且是在左右方向中央处具有向后侧突出的突出部31A。如图4所示,在突出部31A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圆柱状的支承轴33。

如图1和图5所示,筒状部32呈细长的箱状,从收容部31向后侧沿着输送方向延伸。收容部31位于筒状部32的前侧。筒状部32的上表面配置为与收容部31的上表面在大致同一平面上。筒状部32的下表面配置得比收容部31的下表面靠上侧。筒状部32具有左壁32L和延伸板34B(参照图6)。延伸板34B形成筒状部32的右侧面。筒状部32收容下输送辊3A、喷嘴下辊3B、下夹持辊3C、传动带3E、传递机构3F(参照图7)和下检测部。左壁32L呈与延伸板34B平行地延伸的板状。左壁32L形成筒状部32的左侧面。

如图6所示,筒状部32的靠前侧的一部分位于收容部31的突出部31A内。如图7所示,在延伸板34B中的位于收容部31的突出部31A内的部分设有孔320A。孔320A位于延伸板34B的比其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侧的位置。在筒状部32的左壁32L中的位于收容部31的突出部31A内的部分设有孔320B(参照图8)。孔320B位于左壁32L的前端部附近。设于收容部31的突出部31A的支承轴33穿插于孔320A、320B。收容部31借助支承轴33以筒状部3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筒状部32。弹簧对筒状部32的前侧部分向上方施力。

下驱动部3D具有下间隙马达30A、下输送马达30B、下马达30C和气缸30D。下间隙马达30A是用于使筒状部32沿上下方向摆动的驱动源。下输送马达30B是用于使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旋转的驱动源。下马达30C是用于使下夹持辊3C旋转的驱动源。气缸30D是用于使下夹持辊3C上下运动的驱动源。

偏心凸轮34A与下间隙马达30A的向左方延伸的旋转轴301相连接。偏心凸轮34A是圆板凸轮。偏心凸轮34A以其外周与旋转轴301之间的距离变化的方式偏心。延伸板34B从下间隙马达30A的左方向上方延伸,然后向后侧弯折,并沿着输送方向延伸。在延伸板34B的前端部设有孔341。孔341具有向内侧突出的抵接部341A。孔341的直径在抵接部341A处变小。偏心凸轮34A位于孔341内。偏心凸轮34A利用对筒状部32的前侧部分向上方施力的弹簧维持与抵接部341A相抵接的状态。

偏心凸轮34A的与孔341的抵接部341A相抵接的部位同偏心凸轮34A利用下间隙马达30A在孔341内旋转相应地切换。此时,下间隙马达30A的旋转轴301与抵接部341A之间的距离变动,延伸板34B的前端部沿上下方向移动。延伸板34B以支承轴33为中心旋转,使延伸板34B的后端部沿上下方向摆动。此时,筒状部32使其后端部以支承轴33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摆动。具体地讲,如图8所示,在通过偏心凸轮34A的旋转使延伸板34B的前端部向下侧移动时(箭头Y11),筒状部32的后端部向上侧移动(箭头Y12)。如图9所示,在通过偏心凸轮34A的旋转使延伸板34B的前端部向上侧移动时(箭头Y13),筒状部32的后端部向下侧移动(箭头Y14)。

如图6和图7所示,筒状部32在后端部收容下输送辊3A、喷嘴下辊3B、下夹持辊3C和下检测部。下输送辊3A位于筒状部32中的最靠后的端部。筒状部32利用其后端部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321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321。轴321穿插于下输送辊3A,与下输送辊3A一起旋转。因此,筒状部32借助轴321以下输送辊3A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下输送辊3A。轴321在比下输送辊3A靠右侧的位置具有带轮38A。

喷嘴下辊3B在筒状部32内的比下输送辊3A靠前侧的位置与下输送辊3A相邻。筒状部32在比轴321靠前侧的位置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32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322。轴322穿插于喷嘴下辊3B,与喷嘴下辊3B一起旋转。因此,筒状部32借助轴322以喷嘴下辊3B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喷嘴下辊3B。轴322在比喷嘴下辊3B靠右侧的位置具有带轮38B。

下夹持辊3C在筒状部32内的比喷嘴下辊3B靠前侧的位置与喷嘴下辊3B相邻。下夹持辊3C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后述的传递机构3F所支承。

如图5所示,筒状部32具有盖323、35。盖323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其固定在延伸板34B和左壁32L的上端部,形成筒状部32的前侧上表面。盖323在后端部具有通过使盖323向前侧缺一块所做成的缺口32C。下夹持辊3C位于缺口32C的下方。在筒状部32的后端部且是在上表面,在比盖323靠后侧的位置设有开口35A(参照图14)。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位于开口35A的下方。板状的盖35由金属形成,盖35能够利用设于延伸板34B和左壁32L的后上端部的磁铁的磁力装配于筒状部32。盖35在装配于筒状部32时将开口35A封堵。此时,盖35的后端部351突出得比下输送辊3A的后端部靠后方(参照图13和图18)。

盖35具有缺口32A和孔32B。缺口32A是通过使盖35的后端部向前侧缺一块所做成的部分。孔32B设置得比缺口32A靠前侧且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下输送辊3A位于缺口32A的下方,下输送辊3A的上端部能从缺口32A处向上方稍微突出。喷嘴下辊3B位于孔32B的下方,喷嘴下辊3B的上端部能从孔32B处向上方稍微突出。

在通过下间隙马达30A的驱动使筒状部32摆动时,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沿上下方向移动(参照图8和图9)。在通过下间隙马达30A的驱动使筒状部32的后端部移动到上方时,后述的喷嘴6A与盖35之间的间隙变小。如图8所示,在筒状部32的后端部移动到最上方时,后述的喷嘴6A与盖35之间的间隙为最小。将此时的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的位置称为下接触位置。

在通过下间隙马达30A的驱动使筒状部32的后端部移动到下方时,后述的喷嘴6A与盖35之间的间隙变大。如图9所示,在筒状部32的后端部移动到最下方时,后述的喷嘴6A与盖35之间的间隙为最大。将此时的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的位置称为下离开位置。

如图7所示,下输送马达30B固定在延伸板34B的前端部的右侧面。下输送马达30B的旋转轴向左方延伸,并从设于延伸板34B的孔34H处向左方突出。旋转轴在顶端具有带轮。传动带3E张设于在穿插于下输送辊3A的轴321设置的带轮38A、在穿插于喷嘴下辊3B的轴322设置的带轮38B和下输送马达30B的带轮之间。传动带3E在筒状部32内沿输送方向延伸。传动带3E借助带轮38A、38B将下输送马达30B的驱动力传递给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与下输送马达30B的驱动相应地旋转。带轮38A、38B的直径大小相同。因此,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与下输送马达30B的驱动相应地被驱动为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旋转。

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从下方支承下片材9B,并通过旋转将下片材9B沿着输送方向向下游侧输送。盖35的后端部351能够抑制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在输送的过程中卷绕于下输送辊3A。

如图7和图10所示,下马达30C设于延伸板34B的左方。下马达30C的旋转轴向后侧延伸。传递机构3F具有支承部37A、臂部37B、延伸部36、传动带36A和带轮36B、36C。支承部37A呈箱状,设于下马达30C的后侧。支承部37A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孔371。臂部37B将传动带36A收容在内侧,臂部37B固定于下马达30C。臂部37B具有连结板部372、圆柱部373、圆筒部374和连结部375。

连结板部372固定在下马达30C的后表面。连结板部372在后视时呈矩形形状。圆柱部373从连结板部372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且在后视时呈圆形形状。圆柱部373和连结板部372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孔部,该孔部位于比支承部37A的孔371靠前侧的位置。圆筒部374在后视时呈圆形形状,其在支承部37A的孔371、圆柱部373和连结板部372的孔部的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圆筒部374的后部位于比支承部37A靠后侧的位置。圆筒部374的前部固定于圆柱部373。支承部37A以圆筒部374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圆筒部374。在支承部37A的左表面设有向前方延伸且呈板状的限制板335。

连结部375固定在圆筒部374的后端部。连结部375具有基部375A和板部375B、375C。基部375A利用四个螺钉370固定在圆筒部374的后端部。基部375A具有前后方向厚度。基部375A具有从右上方向左下方缺了一块所做成的缺口部376。

弧状的板部375B从基部375A的前端向右上方延伸。弧状的板部375C从基部375A的后端向右上方延伸。板部375B、375C的右上部以延伸部36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延伸部36。延伸部36在筒状部32的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延伸部36将下夹持辊3C固定在其后端部。下夹持辊3C以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使下片材9B沿交叉方向移动。

驱动轴302从设于圆筒部374的内侧的孔部穿过,延伸到连结部375的缺口部376的内侧。驱动轴302的前端部与下马达30C的输出轴相连结,在下马达30C的驱动下旋转。带轮36B设于驱动轴302的后端部。带轮36C设于延伸部36中的位于板部375B与板部375C之间的部分。传动带36A张设于带轮36B、36C。臂部37B在板部375B与板部375C之间以及缺口部376的内侧收容传动带36A。当下马达30C驱动时,借助驱动轴302、带轮36B、传动带36A、带轮36C和延伸部36使下夹持辊3C旋转。

切换部3G使下夹持辊3C上下运动。切换部3G在比支承部37A靠左方的位置具有气缸30D。气缸30D的杆331向上方延伸。杆331在上端部具有抵接部331A。抵接部331A为圆柱状。

杆部332从臂部37B的圆柱部373向左方延伸。圆筒部374在后部左表面具有杆部345。杆部345向左方延伸。弹簧342的上端卡定于杆部345。弹簧342的下端卡定于固定于支承部37A的螺栓343。

支承部37A以臂部37B的圆筒部374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臂部37B的圆筒部374。因此,臂部37B能够以下马达30C的驱动轴302为中心摆动。弹簧342通过对杆部345向下方施力,从而借助臂部37B对下夹持辊3C向上方施力。在气缸30D的杆331移动到下方的状态下,下夹持辊3C位于最上位。将处于最上位时的下夹持辊3C的位置称为下夹持位置。此时,下夹持辊3C的上端从缺口32C处向上方稍微突出,能够与下片材9B相接触。

在气缸30D的杆331移动到上方的状态下,抵接部331A使杆部332向上方移动。伴随着杆部332的移动,臂部37B克服弹簧342的施力以驱动轴302为中心摆动。此时,下夹持辊3C向下方移动。在杆部332向上方移动至接触到限制板335时,下夹持辊3C位于最下位。将处于最下位时的下夹持辊3C的位置称为下方位置。此时,下夹持辊3C位于缺口32C的下方,相对于下片材9B向下方离开。

下夹持辊3C在处于下夹持位置时,从下方与下片材9B相接触,将下片材9B夹在其与后述的上支承部6B之间。传递机构3F在该状态下将下马达30C的驱动力传递给下夹持辊3C时,下夹持辊3C旋转,使下片材9B沿交叉方向移动。

下检测部处于筒状部32内且是处于孔32B的下方。下检测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发光部朝向设于上支承部6B的下表面的反射板发光。受光部能够接受到由发光部发出且由反射板反射来的光。下检测部能够检测为下片材9B的右端部的下片材端部90B(参照图5)是否处于规定的下检测位置。

如图4和图12所示,上输送机构10B具有上输送辊4A、上驱动部4B、支承臂40和气缸。支承臂40从机头部1D的下端向前斜下方延伸。机头部1D以支承臂40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支承臂40。支承臂40在下端部以上输送辊4A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输送辊4A。上输送辊4A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气缸能够通过杆的进退移动使支承臂40沿上下方向摆动。通过支承臂40的摆动,使上输送辊4A上下运动。

如图4所示,上输送辊4A在移动到下方时,与下输送辊3A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将此时的上输送辊4A的位置称为上接触位置。上输送辊4A在移动到上方时,相对于下输送辊3A向上方离开。将此时的上输送辊4A的位置称为上离开位置。

上驱动部4B具有上输送马达41。设于支承臂40的内部的传递机构将上输送马达41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输送辊4A。上输送辊4A与上输送马达41的驱动相应地旋转。上输送辊4A在处于上接触位置时,从上侧与上片材9A相接触。上输送辊4A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夹在其与下输送辊3A之间。上输送辊4A通过旋转将上片材9A连同下片材9B一起沿着输送方向向下游侧输送。

如图1~图4所示,喷嘴移动机构10D具有喷嘴支承部60、喷嘴6A(参照图4)、上支承部6B、喷嘴马达67和支承轴。喷嘴马达67是设于机头部1D的内部靠左侧的脉冲马达。喷嘴马达67具有固定有蜗杆的输出轴。支承轴在蜗杆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筒状。支承轴支承与蜗杆的上端相啮合的蜗轮672。支承轴利用喷嘴马达67的动力与蜗轮672一起旋转。支承轴在内部具有粘接剂的流路。齿轮泵115将抽吸出来的粘接剂供向支承轴内的流路。

喷嘴支承部60沿上下方向延伸。喷嘴支承部60具有罩61和杆构件62。杆构件62设在蜗轮672的左方,从支承轴的左端向下方延伸且呈臂状。支承轴以杆构件62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杆构件62。设于杆构件62的内部的流路与支承轴内部的流路相连通。杆构件62在流路附近具有加热器。加热器的热量传递给在流路中流动的粘接剂。罩61沿上下方向延伸,覆盖杆构件62和后述的下片材压脚6C、6D。喷嘴6A和上支承部6B设于喷嘴支承部60的下端部。

喷嘴6A和上支承部6B从喷嘴支承部60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喷嘴6A与喷嘴支承部60的摆动相应地在靠近位置(参照图3和图4)与退避位置(参照图11和图12)之间移动。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在比处于上接触位置的上输送辊4A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较靠近该上输送辊4A。处于退避位置的喷嘴6A相对于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参照图3和图4)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离开。喷嘴支承部60以喷嘴6A能够在靠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喷嘴6A。

如图2和图3所示,下片材压脚6C固定在喷嘴支承部60的杆构件62的前表面,且位于筒状部32的上侧。下片材压脚6C由气缸构成,具有缸63和按压部64。缸63呈长方体状,杆向下方突出。按压部64设于气缸的杆的下端。按压部64能够与杆的进退相应地上下运动。在按压部64移动到上方时,按压部64的下端部64A相对于筒状部32向上方离开。在按压部64从该状态向下方移动时,按压部64移动到右斜下方。此时,下端部64A与筒状部32的上表面相接触。按压部64在比喷嘴6A和上支承部6B靠前侧的位置将下片材9B压在下端部64A与筒状部32之间。

在缸63的下端设有安装部65。安装部65为弯折的板状,具有第一部65A和第二部65B。第一部65A与缸63的下端相连接,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部65B从第一部65A的左端向下方延伸。在第二部65B固定后述的上支承部6B。

如图4所示,下片材压脚6D固定在喷嘴支承部60的杆构件62的后表面,且位于筒状部32的上侧。下片材压脚6D由气缸构成,具有缸68和按压部69。缸68呈长方体状,杆向下方突出。按压部69设于气缸的杆的下端。按压部69能够与杆的进退相应地上下运动。在按压部69移动到上方时,按压部69的下端部69A相对于筒状部32向上方离开。在按压部69从该状态向下方移动时,按压部69移动到右斜下方。此时,下端部69A与筒状部32的上表面相接触。按压部69在比喷嘴6A和上支承部6B靠后侧的位置将下片材9B压在下端部69A与筒状部32之间。

如图13所示,在喷嘴6A处于靠近位置时,上检测部6E位于喷嘴支承部60的右方。上检测部6E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发光部朝向设于喷嘴6A的后述的反射板671发光。受光部能够接受到由发光部发出且由反射板671反射来的光。将发光部发出的光的路径上的与为上片材9A的左端部的上片材端部90A(参照图5)重叠的位置称为上检测位置P。上检测部6E能够检测上片材端部90A是否处于上检测位置P。

检测支承部7A支承上检测部6E。检测支承部7A具有延伸设置部71A、71B、71C和突起部71D。延伸设置部71A在机头部1D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71B从延伸设置部71A的左端向下方延伸。延伸设置部71C从延伸设置部71B的下端向右方延伸。延伸设置部71C在设于其左右方向中央处的孔中穿插上检测部6E,来保持上检测部6E。突起部71D与延伸设置部71C的右端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突出。

突起部71D的右表面72具有第一部72A和第二部72B。第一部72A和第二部72B在上下方向上相邻接。第一部72A是突起部71D的右表面72中的上侧大致一半的部位。第一部72A与左右方向正交。第二部72B是突起部71D的右表面72中的下侧大致一半的部位。第二部72B相对于第一部72A倾斜。从突起部71D的上端沿着右表面72朝向下端去的方向在第一部72A向下方延伸,在第二部72B向左斜下方倾斜地延伸。检测支承部7A通过使后述的限制机构7B摆动来切换位置。

图15表示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的状态。喷嘴6A具有连结部67A和延伸设置部67B、67C。连结部67A与喷嘴支承部60的杆构件62的下端相连结。设于连结部67A的孔670与设于杆构件62的粘接剂的供给路径相连通。延伸设置部67B从连结部67A向下方延伸。延伸设置部67C从延伸设置部67B的下端朝向右方水平地延伸。因此,喷嘴6A在连结部67A和延伸设置部67B从喷嘴支承部60向下方延伸,在下端处向右方弯折,在延伸设置部67C水平地延伸。

喷嘴6A以遍布连结部67A、延伸设置部67B、67C各自的内部的方式具有粘接剂的供给路径。该供给路径的上端部与连结部67A的孔670相连通。该供给路径的下端部与设于延伸设置部67C的下端的粘接剂的排出口相连通。从内胆经杆构件62的供给路径供给来的粘接剂在喷嘴6A的供给路径中流动,并从排出口向下方排出。

延伸设置部67C在上表面具有反射板671。反射板671朝向受光部反射由上检测部6E(参照图13)的发光部发出的光。

如图13所示,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的延伸设置部67C位于喷嘴下辊3B的上方。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的延伸设置部67C与喷嘴下辊3B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如图11和图12所示,处于退避位置的喷嘴6A相对于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参照图3和图4)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离开。

如图15所示,上支承部6B具有连结部66A、延伸设置部66B、66C和罩665。如图2所示,连结部66A与同下片材压脚6C相连接的安装部65的第二部65B相连结。延伸设置部66B从连结部66A向下方延伸。罩665为树脂制且固定在延伸设置部66B的左表面。延伸设置部66C从延伸设置部66B的下端朝向右方水平地延伸。因此,上支承部6B中,连结部66A和延伸设置部66B从喷嘴支承部60向下方延伸,在下端处向右方弯折,延伸设置部66C水平地延伸(参照图3)。延伸设置部66C呈板状。延伸设置部66C具有从右端附近向后侧突出的突出部661。突出部661的后端部66D延伸至喷嘴6A的延伸设置部67C的前端部附近。突出部661在后端部66D具有凹部662。凹部662从后端部66D向前侧延伸。凹部662形成从突出部661的上表面向下方延伸且为有底状的孔。

延伸设置部66C在下表面具有反射板。反射板朝向受光部反射由设于筒状部32的下检测部的发光部发出的光。下检测部根据受光部是否接受到由发光部发出的光,来检测下片材9B的下片材端部90B(参照图5)的有无。

在喷嘴6A处于靠近位置时,上支承部6B位于喷嘴6A的前侧。详细地讲,如图3所示,上支承部6B的连结部66A位于喷嘴6A的连结部67A的前侧,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B位于喷嘴6A的延伸设置部67B的前侧,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位于喷嘴6A的延伸设置部67C的前侧。上支承部6B从喷嘴支承部60延伸的方向仿照喷嘴6A所延伸的方向。因此,上支承部6B与喷嘴6A在输送方向上排列。

如图16所示,在喷嘴6A处于靠近位置时,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在下夹持辊3C的上方与该下夹持辊3C相对。如图4所示,上支承部6B从下方支承上片材9A,且将下片材9B夹在其与下夹持辊3C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上移动机构10C具有上夹持辊5A、上驱动部5B、上臂50和气缸501。上臂50从机臂部1C的下端向左方延伸,在左端处向左斜下方弯曲后继续延伸。机臂部1C支承上臂50。如图13和图17所示,上臂50在后表面51具有突出部56、57、58。突出部56、57、58向后侧突出。突出部56支承后述的限制机构7B和施力部7C(参照图17)。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臂50在下端部以上夹持辊5A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夹持辊5A。上夹持辊5A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气缸501能够通过杆的进退移动使上臂50的下端部沿上下方向摆动。

通过上臂50的摆动,使上夹持辊5A上下运动。如图4所示,在上夹持辊5A与上臂50向下方的摆动相应地移动到下方时,上夹持辊5A从上方靠近筒状部32。此时,上夹持辊5A位于比处于靠近位置的喷嘴6A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且是位于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的上方。上夹持辊5A与延伸设置部66C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将此时的上夹持辊5A的位置称为上夹持位置。如图13所示,在上夹持辊5A处于上夹持位置时,上检测部6E对上片材9A的上检测位置P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输送辊4A(参照图4)、下输送辊3A同上夹持辊5A之间。

如图11所示,在上夹持辊5A与上臂50向上方的摆动相应地移动到上方时,上夹持辊5A相对于筒状部32向上方离开。将此时的上夹持辊5A的位置称为上方位置。

上驱动部5B具有上马达50A。设于上臂50的内部的传递机构将上马达50A的驱动力传递给上夹持辊5A。上夹持辊5A与上马达50A的驱动相应地旋转。上夹持辊5A在处于上夹持位置时,从上侧与上片材9A相接触。上夹持辊5A将上片材9A夹在其与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之间。上夹持辊5A通过旋转使上片材9A沿交叉方向移动。

如图13所示,限制机构7B设于上移动机构10C的上臂50的后表面51。限制机构7B与上臂50的摆动相应地移动。图17~图19表示上臂50摆动到下方时的限制机构7B的位置(称为限制位置)。与上臂50向下方的摆动相应地,上夹持辊5A移动到上夹持位置,限制机构7B移动到限制位置。图20表示上臂50摆动到上方时的限制机构7B的位置(称为非限制位置)。与上臂50向上方的摆动相应地,上夹持辊5A移动到上方位置,限制机构7B移动到非限制位置。下面,以限制机构7B处于限制位置为前提来说明各结构。

如图17和图18所示,限制机构7B呈弯折的板状。限制机构7B具有连结部76A、延伸设置部76B和限制部76C。连结部76A与上臂50的后表面51相对。上臂50的突出部56穿插于设于连结部76A的孔。限制机构7B能够通过连结部76A以突出部56为中心旋转,来相对于上臂50旋转。延伸设置部76B从连结部76A的下端朝向下方边向后侧倾斜边延伸。延伸设置部76B在上夹持辊5A的右侧经过。

限制部76C从延伸设置部76B的下端朝向左方沿交叉方向延伸。限制部76C在上夹持辊5A的后侧经过。如图13所示,限制部76C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输送辊4A(参照图4)、下输送辊3A同上夹持辊5A之间。详细地讲,限制部76C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检测部6E对上片材9A的上检测位置P与上夹持辊5A之间。如图19所示,限制部76C的右端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右端靠右方的位置。限制部76C的左端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左端靠左方的位置。即,限制部76C的交叉方向两端部在交叉方向上位于上夹持辊5A的外侧。

如图17所示,限制部76C具有倾斜部761和水平部762。倾斜部761与延伸设置部76B的下端相连接,朝向后侧向下倾斜地延伸。水平部762与倾斜部761的下端相连接,朝向后侧水平地延伸。如图18所示,水平部762位于检测支承部7A的突起部71D的下方,且是位于喷嘴6A处于靠近位置时的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的后端部的上方。水平部762与限制部76C的下端部相对应,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17所示,施力部7C设于上移动机构10C的上臂50的后表面51。施力部7C为扭簧,具有螺旋部78和端部79A、79B。上臂50的突出部56穿插于螺旋部78。端部79A卡定于上臂50的突出部57。端部79B卡定于限制机构7B的连结部76A。施力部7C对能够以突出部56为中心旋转的限制机构7B向从后方看的状态(图19和图20的状态)下的逆时针方向施力。上臂50的突出部58与限制机构7B的连结部76A的左端部相接触,限制限制机构7B的旋转。下面,以从后方看的状态(图19和图20的状态)为前提来说明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图19表示喷嘴6A处于靠近位置且上臂50摆动到下方时。此时,限制机构7B在施力部7C的施力的作用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位于限制位置。限制机构7B的限制部76C的水平部762从上方相对于由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参照图18)支承的上片材9A靠近。限制部76C的水平部762限制上片材9A向上方的移动。将此时的限制部76C的位置与限制机构7B的位置同样地称为限制位置。

在上臂50从图19的状态摆动到上方时,限制部76C的水平部762从下方相对于检测支承部7A的突起部71D的第二部72B抵接。水平部762的左端沿着突起部71D的第二部72B向上方移动。限制机构7B从检测支承部7A的突起部71D受力,并克服施力部7C的施力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20表示上臂50从图19的状态摆动到上方时。此时,限制机构7B处于非限制位置。限制机构7B的限制部76C的水平部762位于检测支承部7A的突起部71D的右方。此时,限制部76C相对于由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参照图18)支承的上片材9A向上方离开。将此时的限制部76C的位置与限制机构7B的位置同样地称为非限制位置。

对利用粘接装置1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粘接在一起来制作筒状的片材90时的粘接动作(筒状粘接)进行说明。在粘接动作前,喷嘴6A位于靠近位置(参照图3和图4)。上输送辊4A位于上接触位置,上夹持辊5A位于上方位置,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位于下接触位置,下夹持辊3C位于下方位置。限制机构7B处于非限制位置(参照图20)。下片材压脚6C、6D为按压部64、69移动到上方的状态。加热器开始加热,对粘接剂进行加热。

当操作者将操作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利用上输送机构10B的气缸使支承臂40摆动到上方,利用下间隙马达30A使筒状部32的后端部摆动到下方。上输送辊4A移动到上离开位置,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移动到下离开位置。操作者将下片材9B载置于筒状部32的上表面。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从下侧与下片材9B相接触。

当操作者将操作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利用气缸30D使臂部37B摆动,下夹持辊3C从下方位置移动到下夹持位置。下夹持辊3C将下片材9B夹在其与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之间。粘接装置1通过下马达30C的驱动使下夹持辊3C旋转。下马达30C的输出轴与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旋转方向,控制下片材9B的交叉方向位置。当操作者将操作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利用下间隙马达30A使筒状部32的后端部摆动到上方,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从下离开位置移动到下接触位置。粘接装置1使下片材压脚6C的按压部64和下片材压脚6D的按压部69移动到下方。下片材压脚6C、6D将载置于筒状部32的下片材9B压在它们与筒状部32之间。

操作者将上片材9A载置于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的上表面。当操作者将操作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利用气缸501使上臂50摆动到下方,上夹持辊5A从上方位置移动到上夹持位置。上夹持辊5A将上片材9A夹在其与上支承部6B的延伸设置部66C之间(参照图4)。此时,限制机构7B伴随着上臂50的摆动从非限制位置移动到限制位置(参照图19)。粘接装置1通过上马达50A的驱动使上夹持辊5A旋转。上马达50A的输出轴与上检测部6E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旋转方向,控制上片材9A的交叉方向位置。当操作者将操作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利用上输送机构10B的气缸使支承臂40摆动到下方,使上输送辊4A从上离开位置移动到上接触位置。此时,上输送辊4A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夹在其与下输送辊3A之间(参照图4)。

当操作者将开始粘接动作的操作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使下片材压脚6C的按压部64和下片材压脚6D的按压部69移动到上方,解除下片材压脚6C、6D对下片材9B的按压。粘接装置1通过泵马达114的驱动开始粘接剂从喷嘴6A的排出。粘接剂向上片材9A与下片材9B之间排出,并附着于下片材9B。粘接装置1通过上输送马达41和下输送马达30B的驱动,开始上输送辊4A、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的旋转。上输送辊4A和下输送辊3A协同动作,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向后侧输送。喷嘴下辊3B辅助性地将下片材9B向后侧输送。粘接装置1利用上输送辊4A和下输送辊3A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压接在一起,并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

粘接装置1利用上检测部6E检测上片材9A的上片材端部90A(参照图5)是否处于上检测位置P(参照图13)。粘接装置1在检测到上片材9A处于上检测位置P时,以使上片材9A向右侧移动的方式使上夹持辊5A旋转。粘接装置1在检测到上片材9A不在上检测位置P时,以使上片材9A向左侧移动的方式使上夹持辊5A旋转。粘接装置1利用下检测部检测下片材9B的下片材端部90B(参照图5)是否处于下检测位置。粘接装置1在检测到下片材9B处于下检测位置时,以使下片材9B向左侧移动的方式使下夹持辊3C旋转。粘接装置1在检测到下片材9B不在下检测位置时,以使下片材9B向右侧移动的方式使下夹持辊3C旋转。此时,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能够使粘接剂附着于上片材端部90A和下片材端部90B并在上片材端部90A和下片材端部90B彼此粘接在一起。

当操作者将结束粘接动作的指示输入到设定部12时,粘接装置1停止上输送辊4A、下输送辊3A、喷嘴下辊3B、上夹持辊5A和下夹持辊3C的旋转,且停止粘接剂从喷嘴6A的排出。粘接装置1利用上输送机构10B的气缸使支承臂40摆动到上方,利用气缸501使上臂50摆动到上方,利用气缸30D使臂部37B摆动。上输送辊4A移动到上离开位置,上夹持辊5A移动到上方位置,下夹持辊3C移动到下方位置。此时,限制机构7B伴随着上臂50的摆动从限制位置移动到非限制位置(参照图20)。操作者将筒状的片材90从粘接装置1取出。

上检测部6E检测上片材9A在输送方向上是否处于上输送辊4A、下输送辊3A同上夹持辊5A之间的上检测位置P。处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76C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上输送辊4A、下输送辊3A同上夹持辊5A之间。限制部76C在该位置限制上片材9A向上方的移动。此时,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限制部76C在距上检测位置P较近的位置抑制上片材9A卷曲。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上检测部6E适当地检测上片材9A的上片材端部90A的准确位置。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上夹持辊5A使上片材9A向交叉方向上的错误方向移动。

限制部76C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上检测位置P与上夹持辊5A之间。此时,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限制部76C在距上检测位置P更近的位置抑制上片材9A卷曲。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上检测部6E更准确地检测上片材9A的上片材端部90A。

粘接装置1具有上臂50,该上臂50以上夹持辊5A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夹持辊5A,且该上臂50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限制部76C设于上臂50。该情况下,与利用另外的机构保持限制部76C时相比,能够实现粘接装置1的小型化。粘接装置1通过将限制部76C设于支承上夹持辊5A的上臂50,能够将限制部76C配置得距上夹持辊5A较近。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有效地抑制因上夹持辊5A的旋转造成上片材9A卷曲。

粘接装置1在不进行上夹持辊5A对上片材9A的定位控制时,使上臂50摆动到上方。限制部76C在上臂50摆动到下方时位于限制位置,在上臂50摆动到上方时位于非限制位置。粘接装置1能够减少在不进行上夹持辊5A对上片材9A的定位控制时限制部76C妨碍粘接动作的可能性。例如,能够抑制在操作者将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向粘接装置1装配时限制部76C对装配造成妨碍,能够维持良好的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包括限制部76C在内的限制机构7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上臂50。在上臂50摆动到下方时,限制机构7B在施力部7C的施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限制部76C位于限制位置。在上臂50摆动到上方时,限制部76C与支承上检测部6E的检测支承部7A的突起部71D相抵接,并克服施力部7C的施力进行旋转,从而移动到非限制位置。粘接装置1不需要用于使限制部76C移动到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的驱动源。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简化限制部76C的结构。

限制部76C具有从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部761。粘接装置1能够使上片材9A顺利地经过限制部76C来进行粘接动作。

限制部76C的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处于比上夹持辊5A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粘接装置1能够在不被限制部76C干扰的情况下适当地使上夹持辊5A与上片材9A相接触。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上夹持辊5A可靠地使上片材9A沿交叉方向移动。粘接装置1能够减少在上片材9A的输送时因限制部76C对上片材9A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限制部76C的交叉方向两端部在交叉方向上位于上夹持辊5A的外侧。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限制部76C抑制因上夹持辊5A的旋转造成上片材9A卷曲。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准确地检测上片材9A的上片材端部90A。

粘接装置1能够与上片材9A卷曲的情况相应地抑制上片材9A靠近上检测部6E。此时,能够维持上检测部6E对上片材9A的检测精度。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适当地执行上夹持辊5A对上片材9A的输送控制。

盖35能够相对于筒状部32进行拆装,其利用磁铁的磁力装配后将开口35A封堵。在将盖35从筒状部32拆下来之后,下输送辊3A和喷嘴下辊3B从开口35A处暴露。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容易地将盖35从筒状部32拆下来,进行对筒状部32的顶端内部的维护。

盖35的后端部351突出得比下输送辊3A的后端部靠后侧(参照图18)。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盖35的端部351抑制在输送的过程中上片材9A和下片材9B卷绕于下输送辊3A。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将手指勾住端部351并将之向上方抬起从而将盖35从筒状部32拆下来的操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是,处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76C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输送辊4A、下输送辊3A同上检测位置P之间。可以是,处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76C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与上检测位置P相同的位置。该情况下,可以是,限制部76C具有透光部,该透光部允许从上检测部6E的发光部发出的光和被反射板反射来的光透过。透光部可以通过透明构件、孔等来实现。

包括限制部76C在内的限制机构7B可以设于除了上臂50以外的构件。可以将限制机构7B设于喷嘴支承部60。可以是,将限制机构7B设于筒状部32,由操作者通过手动将之从非限制位置移动到限制位置。可以是,将限制机构7B设于机头部1D,并具有用于切换到非限制位置和限制位置的切换部(气缸等)。

可以是,将在上臂50上下运动时限制部76C所抵接的突起部71D设于除了检测支承部7A以外的构件。突起部71D可以设于机头部1D。可以是,限制机构7B通过利用马达等进行旋转来移动到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可以是,限制部76C利用与上臂50的上下运动相应地驱动的连杆机构进行旋转,在限制位置与非限制位置之间移动。

限制机构7B的限制部76C可以不具有倾斜部761,可以仅由水平部762构成。限制部76C不限于板状,可以是圆筒状。限制部76C可以是能够旋转的辊。可以是,限制部76C的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上夹持辊5A的下端部相同的高度,或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下端部靠下方的位置。

可以是,限制部76C的左端部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左端靠左方的位置,右端部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右端靠左方的位置。可以是,限制部76C的右端部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右端靠右方的位置,左端部位于比上夹持辊5A的左端靠右方的位置。

下输送辊3A是本发明的下输送部的一例。上输送辊4A是本发明的上输送部的一例。下输送辊3A和上输送辊4A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构的一例。上夹持辊5A是本发明的上辊的一例。

相关技术
  • 感光性粘接剂组合物、膜状粘接剂、粘接片、粘接剂图案、带有粘接剂层的半导体晶片、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感光性粘接剂组合物、膜状粘接剂、粘接片、粘接剂图案、带有粘接剂层的半导体晶片、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4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