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扣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5:22


扣具

本申请是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9年2月1日、申请号为201910106228.1,发明名称为“扣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婴幼儿载具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在婴幼儿载具中,离不开编织带的使用;为了使得不同的编织带之间随时装拆,故离不开扣具的使用。

目前,对于传统的扣具来说,其包含公扣、母扣及按钮,公扣与母扣相互扣合固定,按钮用于使公扣与母扣相互释锁,按钮要么位于公扣或母扣的正面处,要么位于公扣或母扣的背面处,从而使得按钮处于十分显眼的位置,以方便人们快速地发现按钮,从而便于对按钮的按压操作;但是,正由于按钮处于十分显眼的位置,因此,乘坐于婴幼儿载具上的婴幼儿十分容易发现按钮,并下意识地触摸按钮,从而增加了意外释锁的风险。同时,传统的扣具在释锁时需要作用于按钮上的力较大,增加释锁操作的困难。其次,按钮的位置设置在公扣或母扣的正反表面,增加了与外界物体刮蹭的机会,从而增加意外释锁的风险;当然,市面上也存在按钮隐匿性强的扣具,但是该扣具结构复杂,释锁操作不便。

因此,急需要一种释锁操作件隐匿性强且操作便利的扣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释锁操作件隐匿性强且操作便利的扣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扣具包括公扣、母扣、释锁操作件及绕一枢转中心线枢接于公扣或母扣上的杠杆。公扣和母扣中的一者具有锁定部,公扣和母扣中的另一者具有用于与锁定部配合的对插配锁部;公扣与母扣沿靠近彼此方向对插而使锁定部与对插配锁部锁合;释锁操作件活动地设于杠杆所在的公扣或母扣的侧壁上;枢转中心线位于杠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释锁操作件与杠杆的第一端连接,杠杆的第二端与锁定部连动设置,杠杆在释锁操作件的带动下绕枢转中心线旋转,由旋转的杠杆连动锁定部脱离与对插配锁部的锁合。

较佳地,锁定部为弹性结构或呈活动布置,杠杆连动锁定部做弹性变形或活动而脱离与对插配锁部的锁合。

较佳地,锁定部包含弹臂及用于与对插配锁部锁合的锁头,锁头与弹臂连接,弹臂恒具有驱使锁头与对插配锁部相互锁合的趋势;杠杆的第二端与弹臂连动设置。

较佳地,枢转中心线沿对插方向布置,杠杆连动弹臂沿交错于对插方向做弹性形变。

较佳地,锁定部为两个且沿交错于对插方向呈间隔开的并排布置,每个锁定部对应一个释锁操作件及一个杠杆,释锁操作件分别位于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相对的两侧壁上。

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还包括第一磁性结构及第二磁性结构,第一磁性结构设于公扣上,第二磁性结构设于母扣上,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在公扣与母扣的对插过程中相互磁性吸附或磁性排斥。

较佳地,公扣开设有第一嵌设腔,母扣开设有第二嵌设腔,第一磁性结构嵌设于第一嵌设腔内,第二磁性结构嵌设于第二嵌设腔内。

较佳地,第一嵌设腔沿对插方向与第二嵌设腔相对齐。

较佳地,杠杆与弹臂中一者具有长形的连动槽孔,杠杆与弹臂中的另一者具有伸入连动槽孔内并于连动槽孔内滑动的连动凸起。

较佳地,连动槽孔为腰形槽孔,连动凸起为柱体结构。

较佳地,释锁操作件沿交错于对插方向滑动地穿置于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的侧壁上。

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还包括为释锁操作件提供复位力的复位件。

较佳地,复位件为设于释锁操作件及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之间的弹性件。

较佳地,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具有沿交错于对插方向布置的导向柱,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上。

较佳地,复位件包含安装于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上的第三磁性结构及安装于释锁操作件上的第四磁性结构,第三磁性结构与第四磁性结构相互排斥而恒具有驱使释锁操作件复位的趋势。

较佳地,还包括沿对插方向布置的枢转轴,枢转轴的第一端安装于杠杆上,枢转轴的第二端安装于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上,枢转中心线位于枢转轴上。

较佳地,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具有容纳枢转轴之第二端的收容腔。

较佳地,杠杆与枢转轴共同构成一体式结构。

较佳地,对插配锁部包含沿远离具有对插配锁部的公扣或母扣的对插方向依次布置的配锁结构及顶推结构,于对插过程中,顶推结构通过顶推锁头去带动弹臂产生弹性形变而使锁头滑移至与配锁结构相锁合的位置,杠杆连动弹臂做弹性形变而使锁头脱离与配锁结构的锁合。

较佳地,顶推结构的端部具有相对对插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结构,锁头具有与第一倾斜结构匹配的第二倾斜结构;于对插过程中,借助第一倾斜结构对第二倾斜结构的顶推而使顶推结构越过锁头并滑移至配锁结构与锁头锁合的位置。

较佳地,锁头为钩形结构,配锁结构为钩槽。

较佳地,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包含外盖及组装于外盖内的扣体,锁定部形成于扣体上,外盖开设有供对插配锁部穿过再与锁定部锁合的对插孔,释锁操作件设于外盖的侧壁上。

较佳地,对插配锁部及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中至少一者开设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允许与锁定部锁合后的对插配锁部沿交错于对插方向的偏置方向相对锁定部滑移至一偏置位置;具有锁定部的公扣或母扣设有对应偏置位置的配抵部,对插配锁部位于偏置位置时还与配抵部相抵挡以阻挡公扣与母扣相互拔出。

较佳地,对插配锁部包含配锁结构,对插配锁部上的避让空间为避让槽,避让槽的侧壁沿偏置方向将配锁结构分隔出用于与锁定部锁合的第一部分及用于与配抵部抵挡的第二部分。

较佳地,对插配锁部还包含顶推结构,配锁结构及顶推结构沿远离具有对插配锁部的公扣或母扣的对插方向依次布置,顶推结构沿平行于对插方向与对插配锁部的避让空间相隔开,顶推结构于对插过程中顶推锁定部产生弹性形变或活动而使锁定部滑移至与第一部分相锁合的位置,杠杆连动锁定部做弹性形变或活动而脱离与第一部分的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扣具借助杠杆绕枢转中心线枢接于公扣或母扣上,且枢转中心线位于杠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故杠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可同步地绕枢转中心线枢转,又由于释锁操作件与杠杆的第一端连接,杠杆的第二端与锁定部连动设置,故当公扣与母扣锁定后需要释锁时,操作释锁操作件,释锁操作件推动第一端绕枢转中心线枢转的同时,第二端同步地绕枢转中心线枢转,从而连动锁定部脱离与对插配锁部的之间的锁定,以允许公扣与母扣相互拔出。本发明的扣具借助释锁操作件、杠杆与锁定部之间的作动关系由于是根据杠杆原理完成的,从而利用了杠杆原理的远距离操作省力、便利的优点,故而使本发明的扣具中的释锁操作件可抛弃传统的位置设定,故本发明的扣具利用了该优点从而将释锁操作件活动地设于杠杆所在的公扣或母扣的侧壁上,从而使释锁操作件隐匿性强,不易被婴幼儿察觉,排除了由于释锁操作件的显眼性导致婴幼儿因好奇心误触而发生危险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排除了传统的释锁操作件因设置于公扣或母扣的正反表面而容易与外界事物误碰导致解锁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婴幼儿的安全。故本发明的扣具在保证释锁操作件隐匿性强的基础上,又具有释锁操作便利及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扣具从正面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扣具从反面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扣具从正面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扣具从反面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扣具之公扣从母扣中脱离且从正面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扣具之公扣从母扣中脱离且从反面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扣具中的母扣在外盖与扣体相互分离时从正面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扣具中的母扣在外盖与扣体相互分离且从反面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母扣在隐藏外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的扣具100包括公扣1、母扣2、释锁操作件3及杠杆4。母扣2具有锁定部5,公扣1具有用于与锁定部5配合的对插配锁部6;公扣1与母扣2沿靠近彼此方向对插(如图3中箭头P所指方向)而使锁定部5与对插配锁部6锁合;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可由公扣1具有锁定部5,对应地,由母扣2具有用于与锁定部5配合的对插配锁部6,也能实现公扣1与母扣2的锁定,故不以此为限。杠杆4绕一枢转中心线L枢接于母扣2上,释锁操作件3活动地设于母扣2的侧壁21上;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杠杆4可绕一枢转中心线L枢接于公扣1上,对应地,释锁操作件3活动地设于公扣1的侧壁上,故不以此为限。枢转中心线L位于杠杆4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之间,以使杠杆4的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均绕枢转中心线L相互枢转。释锁操作件3与杠杆4的第一端41连接,杠杆4的第二端42与锁定部5连动设置,杠杆4在释锁操作件3的带动下绕枢转中心线L旋转,由旋转的杠杆4连动锁定部5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的锁合,即是说,使用者操作释锁操作件3时,杠杆4便由释锁操作件3带动。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释锁操作件3、杠杆4及锁定部5三者同时位于母扣2上,以更方便释锁操作件3带动杠杆4去连动锁定部5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的锁合,空间利用更合理且结构更简单紧凑;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释锁操作件3及杠杆4二者所在载体(指公扣1或母扣2)与锁定部5所在载体(指公扣1或母扣2)不同,只是此时的杠杆4下需描述到的连动凸起43在公扣1与母扣2对插后插于连动槽孔53内,在公扣1与母扣2拔离时,连动凸起43从连动槽孔53拔出,但也能实现上述效果,故不以此为限。为便于公扣1及母扣2各与外界的编织带装配,公扣1及母扣2上各具有供编织带组装的组装端,组装端开设有供编织带穿设的穿设孔14,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3至图4,以及图7至图8,锁定部5为弹性结构,杠杆4连动锁定部5做弹性变形而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的锁合;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锁定部5呈活动布置,例如滑动或旋转布置,使得锁定部5能相对其所在的载体(指公扣1或母扣2)滑动或旋转,一样能达到杠杆4连动锁定部4活动而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锁合的目的,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锁定部5包含弹臂51及用于与对插配锁部6锁合的锁头52,锁头52与弹臂51连接,弹臂51恒具有驱使锁头52与对插配锁部6相互锁合的趋势,杠杆4的第二端42与弹臂51连动设置,故杠杆4连动弹臂51做弹性形变而使锁头52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的锁合;较优的是,弹臂51还恒具有驱使杠杆4连动释锁操作件3复位的趋势,故释放释锁操作件3时,由于弹臂51恢复而带动杠杆4绕枢转中心线L枢转,由枢转的杠杆4连动释锁操作件3复位,从而方便用户下次操作释锁操作件3。更具体地,如图3、图4及图9,弹臂51具有长形的连动槽孔53,杠杆4具有伸入连动槽孔53内并于连动槽孔53内滑动的连动凸起43,以利用连动槽孔53和连动凸起43的配合而实现杠杆4的第二端与弹臂51的连动布置;举例而言,连动槽孔53为腰形槽孔,连动凸起43为柱体结构,更利于连动凸起43于连动槽孔53内滑动,以及连动凸起43在连动槽孔53内滑动过程中实现杠杆4的第二端与弹臂51的连动,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9,枢转中心线L沿对插方向P布置,杠杆4连动弹臂51沿交错于对插方向做弹性形变,例如弹臂51沿如图9中双箭头M所示方向做弹性形变,更利于杠杆4连动弹臂51去实现锁头52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之间的锁合。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锁定部5为两个且沿交错于对插方向呈间隔开的并排布置,每个锁定部5对应一个释锁操作件3及一个杠杆4,释锁操作件3分别位于母扣2相对的两侧壁21上,更利于操作人员使用单手的两手指进行捏压操作,具有操作更便捷的同时,还具有使得锁定部5与对插配锁部6之间锁合更可靠的优点,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3至图5,对插配锁部6包含沿远离公扣1的对插方向P1依次布置的配锁结构62及顶推结构61,于对插过程中,顶推结构61通过顶推锁头52去带动弹臂51产生弹性形变而使锁头52滑移至与配锁结构62相锁合的位置,杠杆4连动弹臂51做弹性形变而使锁头52脱离与配锁结构62的锁合;较优的是,顶推结构61的端部具有相对对插方向P倾斜的第一倾斜结构611,锁头52具有与第一倾斜结构611匹配的第二倾斜结构521,故于对插过程中,借助第一倾斜结构611对第二倾斜结构521的顶推而使顶推结构61越过锁头52并滑移至配锁结构62与锁头52锁合的位置;举例而言,锁头52为钩形结构,配锁结构62为钩槽,以使得锁头52与配锁结构62之间的锁合更可靠,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的扣具100还包括沿对插方向P布置的枢转轴8,枢转轴8的第一端安装于杠杆4上,枢转轴8的第二端安装于母扣2上,枢转中心线L位于枢转轴8上,较优的是,杠杆4与枢转轴8共同构成一体式结构,以便于杠杆4与母扣2的装配,但不限于此。具体地,母扣2具有容纳枢转轴8之第二端的收容腔23,以便于枢转轴8之第二端装配于母扣2的收容腔23内。

如图2至图4,以及图8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扣具100还包括第一磁性结构9及第二磁性结构10,第一磁性结构9设于公扣1上,第二磁性结构10设于母扣2上,第一磁性结构9与第二磁性结构10在公扣1与母扣2的对插过程中相互磁性吸附,一方面使得公扣1与母扣2的扣合更快速,另一方面,即使锁定部5与对插配配锁部6之间脱离锁合,也因第一磁性结构9及第二磁性结构10相互磁性吸附而保持接合状态,从而预防意外释锁,保证本发明扣具100的安全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结构9与第二磁性结构10在公扣1与母扣2的对插过程中相互磁性排斥,以使得释锁更加便捷,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公扣1开设有第一嵌设腔11,母扣2开设有第二嵌设腔24,第一磁性结构9嵌设于第一嵌设腔11内,第二磁性结构10嵌设于第二嵌设腔24内;较优的是,第一嵌设腔11沿对插方向与第二嵌设腔24相对齐,以使得第一磁性结构9及第二磁性结构10之间的吸附作用力更强,但不限于此。具体地,具有母扣2之第二嵌设腔24沿对插方向正对两锁头52之间的空间,状态见图4所示,以使得本发明的扣具100空间利用合理,体积小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公扣1之第一嵌设腔11沿对插方向正对两锁头52之间的空间,故不以此为限。

请查阅图3至图4,以及图7至图8,释锁操作件3沿交错于对插方向滑动地穿置于具有锁定部5的母扣2的侧壁21上,例如释锁操作件3沿双箭头M所指方向滑动地穿置于母扣2的侧壁21上,较优的是,该侧壁21为母扣2在长度方向的侧壁21,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为母扣2宽度方向的侧壁21,故不限于此。具体地,本发明的扣具100还包括为释锁操作件3提供复位力的复位件,借助复位件而为释锁操作件3的复位提供复位力,并配合弹臂51的弹性力,从而使得释锁操作件3的复位更快速可靠;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复位件为设于释锁操作件3及母扣2之间的弹性件7,该弹性件7可选择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或橡胶等,但不限于此。为了确保弹性件7的弹性形变更可靠,母扣2具有沿交错于对插方向布置的导向柱22,例如,导向柱22沿双箭头M所指方向布置,弹性件7套设于导向柱22上,但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复位件还可以是包含安装于母扣2上的第三磁性结构(图中未示)及安装于释锁操作件3上的第四磁性结构(图中未示),第三磁性结构与第四磁性结构相互排斥而恒具有驱使释锁操作件3复位的趋势,故不以此为限。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释锁操作件3可由弹臂51的复位而连动复位,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复位件删除。

请参阅图3至图9,为了提高本发明的扣具100的预防意外释锁的安全性,对插配锁部6及具有锁定部5的母扣2中两者均开设有避让空间12,避让空间12在公扣1和/或母扣2受拉时,允许与锁定部5锁合后的对插配锁部6沿交错于对插方向P的偏置方向N相对锁定部5滑移至一偏置位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由对插配锁部6或具有锁定部5的母扣2开设有避让空间12,同样能使得对插配锁部6与锁定部5锁合后滑移至偏置位置,故不以此为限。具有锁定部5的母扣2设有对应偏置位置的配抵部(图中未示),对插配锁部6位于偏置位置时还与配抵部相抵挡以阻挡公扣1与母扣2相互拔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具有锁定部5的公扣1可以设有对应偏置位置的配抵部,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对插配锁部6上的避让空间12为避让槽,借助避让槽使得对插配锁部6能够顺利滑移至偏置位置而与配抵部抵挡;避让槽的侧槽壁12a沿偏置方向N将对配锁结构62分隔出用于与锁定部5锁合的第一部分621及用于与配抵部12抵挡的第二部分622;较优的是,避让槽为两个且在对插配锁部6上呈相对的布置,即是说,避让槽为两个,使得避让槽的侧槽壁12a分隔出的第一部分621及第二部分622各为两个,两个第一部分621呈相对布置,两个第二部分622呈相对布置,从而方便用户在对插过程中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观察对插配锁部6及下面描述到的对插孔251之间的对插定位,但是,对插配锁部6上的第二部分622的数量不限于此。更具体地,顶推结构61沿平行于对插方向P与对插配锁部6的避让空间12相隔开,顶推结构61于对插过程中顶推弹臂51产生弹性形变而使锁头52滑移至与第一部分621相锁合的位置,杠杆4连动弹臂51做弹性形变而脱离与第一部分621的锁定。可理解的是,把锁定部5看成一个整体时,此时的顶推结构61于对插过程中顶推锁定部5产生弹性形变而使锁定部5滑移至与第一部分621相锁合的位置,杠杆4连动锁定部5做弹性形变而脱离与第一部分621的锁定;同理,当锁定部5在母扣2或公扣1呈活动布置,此时的顶推结构61于对插过程中顶推锁定部5活动而使锁定部5滑移至与第一部分621相锁合的位置,杠杆4连动锁定部5活动而脱离与第一部分621的锁定,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至图4,以及图7至图8,具有锁定部5的母扣2包含外盖25及组装于外盖25内的扣体26,锁定部5形成于扣体26上,外盖25开设有供对插配锁部6穿过再与锁定部5锁合的对插孔251,母扣2上的避让空间12为位于外盖25上并与对插孔251相通的避让孔,借助避让孔与对插孔251相通,故使得对插配锁部6穿过对插孔251再与锁定部5锁合时可于避让孔上滑移至偏置位置;而配抵部形成于外盖25上,较优的是,配抵部位于外盖25的与避让孔之孔壁12b相邻的内表面上,故对插配锁部6在避让孔内滑移至偏置位置时能够使得第二部分622迅速地与配抵部相抵挡,从而具有预防迅速、操作简单快捷及更加节省时间的优点。

请参阅图3至图7,避让槽的侧槽壁12a在对插配锁部6位于偏置位置时与避让孔的孔壁12b相紧贴,且对插配锁部6位于偏置位置时还与配抵部抵挡,故借助避让槽的侧槽壁12a与避让孔的孔壁12b相紧贴,从而使得对插配锁部6的第二部分622与配抵部之间的抵挡更加有力,更有效地防止意外释锁。具体地,避让槽的侧槽壁12a之表面及避让孔的孔壁12b之表面各为平面,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避让槽的侧槽壁12a之表面及避让孔的孔壁12b之表面各为相互配合的曲面,故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对插孔251为圆弧孔,避让孔为矩形孔,圆弧孔与矩形孔相交连通,以使得对插配锁部6穿过对插孔251后再在避让孔上滑移至偏置位置,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图7及图9,扣体26开设有沿平行于对插方向P与避让孔相对应的避让缺口261,第二部分622于对插配锁部6滑移至偏置位置过程中滑入避让缺口261内,借助避让缺口261,使得对插配锁部6在避让孔内滑移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扣体26内部的障碍物的干扰,从而使得对插配锁部6的第二部分622快速抵达偏置位置而与配抵部相互抵挡。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扣具100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操作人员同时捏压两侧壁21处的释锁操作件3,由每侧的释锁操作件3各自带动与对应的杠杆4绕枢转中心线L旋转,从而由旋转的杠杆4带动锁定部5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的锁合;由于此时的对插配锁部6还与配抵部相互抵挡而使得公扣1与母扣2之间无法拔出;因此,操作人员需要使对插配锁部6滑离与配抵部的抵挡位置才允许公扣1与母扣2的拔出;又由于第一磁性结构9与第二磁性结构10处于相互吸附的,故此时还需要操作人员用手使公扣1与母扣2之间拔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扣具100借助杠杆4绕枢转中心线L枢接于公扣1或母扣2上,且枢转中心线L位于杠杆4的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之间,故杠杆4的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可同步地绕枢转中心线L枢转;又由于释锁操作件3与杠杆4的第一端41连接,杠杆4的第二端42与锁定部5连动设置,故当公扣1与母扣2锁定后需要释锁时,操作释锁操作件3,释锁操作件3推动第一端41绕枢转中心线L枢转的同时,第二端42同步地绕枢转中心线L枢转从而连动锁定部5脱离与对插配锁部6的之间的锁定,以允许公扣1与母扣2相互拔出。本发明的扣具100借助释锁操作件3、杠杆4与锁定部5之间的作动关系由于是根据杠杆原理完成的,从而利用了杠杆原理的远距离操作省力、便利的优点,故而使本发明的扣具100中的释锁操作件3可抛弃传统的位置设定,故本发明的扣具100利用了该优点从而将释锁操作件3活动地设于杠杆4所在的公扣1或母扣2的侧壁上,从而使释锁操作件3隐匿性强,不易被婴幼儿察觉,排除了由于释锁操作件3的显眼性导致婴幼儿因好奇心误触而发生危险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排除了传统的释锁操作件3因设置于公扣1或母扣2的正反表面而容易与外界事物误碰导致解锁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婴幼儿的安全。故本发明的扣具100在保证释锁操作件3隐匿性强的基础上,又具有释锁操作便利及结构简单的优点。

值得注意者,上述提到的双箭头P所指方向为本发明的扣具100上下方向,双箭头M所指方向为扣具100的宽度方向,双箭头N所指方向为扣具100的长度方向,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双箭头M所指方向还可以为扣具100的长度方向,对应地,双箭头N所指方向为扣具100的宽度方向,但不限于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95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