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卡扣结构及穿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卡扣结构及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卡扣结构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作为新崛起的智能穿戴产品,销量与日俱增,同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崛起,带动了整个手表产业,手表腕带快拆类机构已成为产品一大卖点,对不同形式的快拆机构进行调研已成为行业趋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卡扣结构及穿戴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公头,包括卡接槽;连接母座,所述连接母座与所述连接公头卡接;所述连接母座包括:按钮槽,包括沿按压方向设置的第一开口和沿插接方向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按压方向和所述插接方向垂直;按钮,所述按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安装于所述按钮槽内,所述按钮在所述按钮槽内相对所述连接母座进行按压运动,所述按钮设有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以及其中,所述卡接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当所述连接公头插入时,所述连接公头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并向下按压所述卡接部,当所述连接公头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卡接部复位并卡入所述卡接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插接方向贯通所述按钮,并形成所述卡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按钮的长度方向对称部分,并设置于所述按钮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插接方向贯通所述按钮;所述连接母座还包括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贯穿所述第二卡槽;其中,所述按钮复位时,所述按钮支撑所述按钮朝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运动,并使所述限位弹片与所述按钮槽的内壁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和/或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垂直,且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按钮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弹片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弹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弹片凸包,所述弹片凸包之间的形成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凸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公头设置有推进面,用于与所述卡接部的第一倾斜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公头包括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之间形成避让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的按压面平齐于或低于所述连接母座的表面;所述按钮的所述按压面设置有倒角,且所述按钮的外壁覆盖有金属制成的保护层,用于防止所述按钮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母座还包括复位体,用于在所述按压方向上复位所述按钮;所述按钮还设有复位体槽,所述复位体槽设置在所述按钮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按压面相对,所述复位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复位体槽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一个以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卡扣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戴设备包括:本体;带体;其中,所述连接公头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连接母座设置于所述带体;或所述连接公头设置于所述带体,所述连接母座设置于所述本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连接母座的按钮与连接公头的卡接位于连接母座的按钮槽内,无需在外观上设置凸起结构,不产品外观简洁美观,不破坏穿戴设备外观的整体性,对穿戴设备的外观和精致度影响小。另外,通过连接母座的按钮和复位体,在安装带体时无需按压按钮,只通过按钮在按钮槽内上下移动,便可快捷地连接带体,无需其他零部件,要求的产品尺寸空间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穿戴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母座与连接公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限位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结构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图9b、图9c、图9d是连接母座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10a、图10b、图10c是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座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1a、图11b是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座的拆卸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穿戴设备的带体与本体拆卸和安装时,存在以下问题:快拆结构要求尺寸空间较大,拨动式的按钮在外观上会有凸起,且破坏后盖外观的完整性。部分快拆结构在组装时需要增加外观拆件,外表面会有外观螺钉的形象,影响穿戴设备100的精致度。部分快拆结构安装和拆卸需要两个动作,如安装时和拆卸时均需要按动按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扣结构,包括连接公头21和与连接公头21卡接的连接母座11。其中,连接公头21可以包括卡接槽211,连接母座11可以包括:按钮槽111、按钮112以及复位体113。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穿戴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穿戴设备包括本体20和带体10。以本体20的背面作为上端,以本体20的显示面作为下端,本体20呈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按钮槽111为在连接母座11上设置有开口的凹槽,用于容纳按钮112和复位体113,其中按钮槽111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沿按压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沿插接方向设置,且按压方向和插接方向垂直。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母座11与连接公头21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体10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带体10的背面,且按压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第二开口的方向朝带体10的侧面,插接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11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的显示的上部为按钮112的上端,显示的下部为按钮112的下端,显示的左部为按钮112的左端,显示的右部为按钮112的右端。沿按钮112的厚度方向也可以称之为宽度方向。沿按钮112的左右方向也可以称之为长度方向。

再如图4所示,按钮112通过第一开口安装于按钮槽111内,按钮112在按钮槽111内相对连接母座11进行按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按钮112包括按压部,按压部位于按钮112的上部,在按钮112组装于按钮槽111后,按压部的上端面处于第一开口处,可以高于、低于或平齐于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供使用者按压。在本实施例中,按钮槽111的第一开口呈腰型槽状,按压部也可以呈腰型状。

需要指出的是,按钮112的按压部的形状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是用以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部也可以呈长方形、圆形或其他任意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按钮112还包括组装部,组装部设置于按压部的下端,在按钮112组装于按钮槽111后,组装部位于按钮槽111内。在本实施例中,组装部呈方形柱状体结构,且沿插接方向上,组装部的宽度小于按压部的宽度,因此在按压方向上,按钮槽111呈阶梯状。

按压部的宽度大于组装部的宽度,可以在按压时,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按压部的接触面积,舒适度更加,组装部的宽度小于按压部,可以减小按钮槽111的开槽深度、宽度等,减小整个连接母座11的体积,使带体10或本体20的体积更叫小巧,美观。

按钮112上还设有卡接部1121,连接公头21上设置有卡接槽211,连接母座11的卡接部1121卡入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内,使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卡接,按钮槽111需要预留出连接公头21的在于按钮112卡接后的位置,因此在插接方向上,用于容纳连接公头21的部分的槽的宽度大于按压部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钮112设有第一卡槽1123,第一卡槽1123沿插接方向贯通按钮112,并形成卡接部1121。具体地,第一卡槽1123沿插接方向贯通按钮112下方的组装部。卡接部1121的截面的轮廓由第一卡槽1123的下内壁与组装部左右两侧的外壁组成。

第一卡槽1123沿插接方向或按钮112的厚度方向贯通按钮112,连接公头21沿插接方向插入第一卡槽1123,并穿过第一卡槽1123,连接沟通的卡接槽211的开口朝下设置,当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的开口与按钮112的卡接部1121对应时,按钮112在复位体113的作用下回弹,使按钮112的卡接部1121卡入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内。因此,按钮112的卡接部1121与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配合,避免连接公头21由按钮槽111中滑出,实现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卡接。

第一卡槽1123可以设置在按钮112的组装部的中部,也可以设置于按钮112的任意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123设置有两个,且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对称部分,并设置于按钮112的端部。再如图5所示,第一卡槽1123为开放型槽口,即第一卡槽1123的三面具有开口,沿厚度方向具有两个开口,沿长度方向具有一个方向。

对应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公头21包括第一卡钩212和第二卡钩213,第一卡钩212和第二卡钩213之间形成避让口214。第一卡钩212和第二卡钩213分别插入对应地插入相应的第一卡槽1123内。避让口214在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与两个第一卡槽1123内壁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再如图5所示,卡接部1121靠近第二开口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122。通过设置第一倾斜面1122,起到导向的作用,在连接公头21插入时,使连接公头21更加容易进入按钮112的第一开槽内,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也避免反复多次卡接后,对按钮112的卡接部1121的损坏,延长按钮112的使用寿命。

当连接公头21插入时,连接公头21与第一倾斜面1122抵接,并向下按压卡接部1121,当连接公头21到达预定位置后,复位体113复位并支撑卡接部1121卡入卡接槽211内。

具体地,连接公头21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的推进面215,推进面215与第一倾斜面1122配合,推进面215的倾斜角度可以与第一倾斜面1122的倾斜角度相同。当连接公头21插入时,连接公头21的推进面215首先与第一倾斜面1122抵接,随着连接公头21的继续插入,连接公头21的推进面215挤压第一倾斜面1122,在按钮112被挤压后,按钮112向下运动,连接公头21可以越过第一卡槽1123,待连接公头21到达预定位置后,按钮112的卡接部1121回弹卡入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内,完成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卡接。

通过连接公头21的推进面215以及按钮112的第一倾斜面1122,可以在连接公头21与按钮112的第一卡槽1123卡接时,减少连接公头21与第一卡槽1123的阻力,避免连接公头21与按钮112的第一卡槽1123反复插接时,对连接公头21或第一卡槽1123的破坏,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按钮112的下端设置有复位体113。复位体113可以是压缩弹簧,当复位体113为压缩弹簧时,复位体113沿按压方向压缩或伸展。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体113的上端可以直接固定在按钮112的下端。

复位体113也可以通过复位体槽1125组装在按钮112的下端。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11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按钮112设有复位体槽1125,复位体槽1125设置在与按钮112的按压面相对的一面。具体地,复位体槽1125设置于按钮112的组装部的下端,且与按钮112的按压部的按压面相对设置。

在按钮112安装于按钮槽111内时,复位体113的两端分别与按钮112和按钮槽111的内壁抵接,复位体113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支撑按钮112自动回弹。此外,按钮112的下端可以设置多个复位体113,例如,可以设置两个复位体113,两个复位体113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体113可以为压缩弹簧、卷簧、扭簧等结构。复位体槽1125可以呈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体113还可为磁铁,复位体113包括两块独立且相互排斥的磁铁,其中一块磁铁固定于按钮112的下端,另一块磁铁固定于按钮槽111的下壁,当连接公头21与第一倾斜面抵接,并向下按压卡接部1121时,克服按钮112下端的磁铁与按钮槽111下壁的两个磁铁之间的斥力,使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到达预定位置后,松开按钮112,按钮112下端的磁铁与按钮槽111下壁上的磁铁之间的斥力,使得按钮112复位,最终使卡接部1121复位并卡入卡接槽211内。

再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钮112还设有第二卡槽1124,第二卡槽1124沿插接方向贯通按钮112。连接母座11还包括限位弹片114,限位弹片114贯穿第二卡槽1124,并组装在第二卡槽1124处。复位体113复位时,复位体113支撑按钮112朝第一开口的方向运动,限位弹片114最终使限位弹片114与按钮槽111的内壁抵接。

限位弹片114设置于第二卡槽1124,沿插接方向上,限位弹片114的尺寸大于按钮112的厚度尺寸,也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尺寸,因此在复位体113支撑按钮112向第一开口方向运动时,限位弹片114与按钮槽111上端的内壁抵接,阻挡按钮112由按钮槽111脱落。另外,限位弹片114与按钮112的第二卡槽1124为可拆卸式连接,在需要清洗或更换连接母座11内的零部件时,便于拆卸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如图5所示,第二卡槽1124设置在两个第一卡槽1123的中部。在沿按钮112的按压方向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槽1124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第一凸起部1126设置于第二卡槽1124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如图4所示),第二凸起部1127设置于第二卡槽1124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如图5所示)。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部1126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凸起部1127沿按钮11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垂直设置。

第二卡槽1124中设置第一凸起部1126和/或第二凸起部1127,即可以只设置第一凸起部1126,可以只设置第二凸起部1127,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槽1124中同时设置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均与限位弹片114配合,用于限定限位弹片114在第二卡槽1124中的位置,避免限位弹片114在按钮112上下按压的过程中脱离按钮112的第二卡槽1124。

具体地,限位弹片114的上端与第一凸起部1126抵接,限位弹片114的下端与第二卡槽1124的下壁抵接,用于限定限位弹片114在沿按钮112的按压方向上的移动。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第二凸起部1127设置有两个,且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限位弹片114的两侧,用于限定限位弹片114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因此,同时设置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时,可以将限位弹片114牢牢地限定在第二卡槽112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26的横截面呈方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1127的横截面呈方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26的横截面呈梯形,第二凸起部1127的横截面也呈梯形。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限位弹片11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限位弹片114呈T型状,限位弹片114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上,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

限位弹片114与第二卡槽1124中的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配合,由上述内容可知,第一凸起部1126和第二凸起部1127可以限定限位弹片114的上下和左右方向的运动,而限位弹片114的第一端与第二凸起部1127配合,可以限定限位弹片114的前后方向的运动。其中,上下方向是指与按钮112的按压方向相同的方向,左右方向是指与按钮112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与按钮112的厚度方向相同的方向。

具体地,在沿按钮112的长度方向上,两个第二凸起部1127相邻的一侧的间距距离等于限位弹片114第二端的宽度,由于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因此两个第二凸起部1127可以阻挡限位弹片114的第一端在第二卡槽1124中,朝远离第二开口的方向移动。此外,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也便于在安装时,手持限位弹片114的第二端,将限位弹片114插入第二卡槽1124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槽1124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128,第二倾斜面1128沿按钮112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二倾斜面1128可以在限位弹片114插入时,起到导向以及避让的作用,避让反复的插入限位弹片114导致按钮112的第二卡槽1124处被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由上可知,第二卡槽1124内的第一凸起部1126、第二凸起部1127以及限位弹片11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之间的配合,可以将限位弹片114卡固在第二卡槽1124内。

再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弹片114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弹片凸包1141,弹片凸包1141之间的形成配合槽。再如图4所示,配合槽的形状与第一凸起部1126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纳第一凸起部1126。第二卡槽1124的第一凸起部1126与弹片凸包1141之间的配合槽配合,可以进一步限定第二卡槽1124沿插接方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凸包1141呈半圆形,弹片凸包1141包括两个,且沿插接方向间隔设置在限位弹片114的第二端处。需要说明的是,弹片凸包1141的结构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是用以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26的横截面呈梯形,弹片凸包1141呈半圆形或梯形,如此与第一凸起部1126卡接,进一步地限定限位弹片114在插接方向上的移动。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26的横截面可以呈方形,则弹片凸包1141的横截面为与第一凸起部1126相匹配,弹片凸包的横截面可以呈方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卡扣结构的组装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卡扣结构,连接母座11包括按钮112、复位体113和限位弹片114。如图8所示,卡扣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首先S1,组装按钮112和复位体113。其次S2,在按钮112组装复位体113后,将按钮112放置于连接母座11的按钮槽111内;最后S3,在按钮112放置于按钮槽111后,组装限位弹片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按钮112和复位体113包括:按钮112的下端设置有复位体槽1125,复位体113的一端安装于复位体槽1125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按钮112放置于按钮槽111内包括:在按钮112组装复位体113后,按钮112穿过第一开口放置于按钮槽111内,且使复位体113的另一端抵接在按钮槽111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钮112沿插接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第二卡槽1124;在按钮112放置于按钮槽111后,组装限位弹片114包括:向下按压按钮112,压缩复位体113,限位弹片114由第二开口插入第二卡槽1124内;松开按钮112,按钮112在复位体113的弹性作用下复位。

图9a、图9b、图9c、图9d连接母座11的组装过程示意图,下面将通过图9a、图9b、图9c、图9d详细介绍连接母座11的组装过程。

如图9a所示,将复位体113装入按钮112下端预留的复位体槽1125内,并将组装好复位体113的按钮112从第一开口处向下欲安装于按钮槽111内。如图9b所示,向下按压按钮112并压缩复位体113,由按钮槽111的第二开口处插入限位弹片114。如图9c所示,使限位弹片114的弹片凸包1141与第一凸起部1126、第二凸起部1127卡合。如图9d所示,松开按钮112,按钮112在复位体113的弹性作用下回弹复位,限位弹片114的上端与按钮槽111抵接。如此,完成连接母座11的组装。

图10a、图10b、图10c是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连接过程示意图。下面将通过图10a、图10b、图10c详细介绍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连接过程。

如图10a所示,连接公头21的推进面215与第一倾斜面1122抵接。如图10b所示,随着连接公头21的继续推入,在第一倾斜面1122与推进面215的导向的作用下,连接公头21的推进面215挤压第一倾斜面1122,按钮112被挤压后向下运动,继续推动连接公头21,连接公头21的前端越过第一卡槽1123处的卡接部1121。如图10c所示,待连接公头21到达预定位置后,按钮112的卡接部1121在复位体113的作用下回弹,并卡入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内,完成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卡接。

图11a、图11b是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拆卸过程示意图。下面将通过图11a、图11b详细介绍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的拆卸过程。

要拆卸连接公头21时,如图11a所示,向下按动按钮112,复位体113被压缩直至完全压缩至按钮槽111的底部,此时连接母座11上的卡接部1121与连接公头21的卡接槽211脱离。如图11b所示,拔出连接公头21,即可直接将连接公头21从连接母座11中分离。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卡扣结构的组装方法,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卡扣结构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卡扣结构还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翻译机等。其中,连接母座11设置于终端设备,连接公头21设置于带体10,或连接公头21设置于终端设备,连接母座11设置于带体1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100,包括一个以上如上述所述的卡扣结构。其中,穿戴设备100可以是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100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卡钩结构,从而用于卡接多个带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戴设备100包括本体20和带体10。连接公头21设置于本体20;连接母座11设置于带体10,其中,通过连接公头21与连接母座11卡接,以连接本体20和带体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公头21可以设置在带体10,连接母座11可以设置在本体2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带体10包括软带12和连接母座11。连接母座11可以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与软带12结合在一起。

通过以上结构,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母座11的按钮112与连接公头21的卡接位于连接母座11的按钮槽111内,无需在外观上设置凸起结构,不产品外观简洁美观,不破坏穿戴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对穿戴设备100的外观和精致度影响小。另外,通过连接母座11的按钮112和复位体113,在安装带体10时无需按压按钮112,只通过按钮112在按钮槽111内上下移动,便可快捷地连接带体10,无需其他零部件,要求的产品尺寸空间小。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100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596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