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携式电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9:09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有显示与输入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将电路板设置在转轴壳体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重量轻、厚度薄、电功率消耗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C)或笔记本电脑(laptop PC)等。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用于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输入装置以及能让使用者观看影像的显示装置,因此允许使用者可于各处执行电子运算功能,从而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不过,为了提供使用者更舒适的视觉感受,对电子装置的荧幕占比(显示面积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面积的比例)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荧幕占比受限于显示装置的电路板设置而无法降低。因此,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荧幕占比实为业界发展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荧幕占比,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壳体、显示面板、转轴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电路板。显示面板嵌入于第一壳体中。转轴壳体连接并固定于第一壳体的一侧。转轴壳体的两端铰接于第二壳体的一侧,使得第一壳体通过转轴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进行旋转。电路板设置于转轴壳体中,并电连接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电路板设置于转轴壳体中,因此可在不增加第一壳体的厚度的情况下,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荧幕占比。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从其外侧面观看的侧视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从其内侧面观看的侧视示意图;

图3绘示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第一壳体的前盖从第二壳体的上盖掀开时的透视放大示意图;

图4绘示在前盖与上盖约略垂直时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5绘示转轴壳体与电路板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可携式电子装置

12:第一壳体

121:前盖

14:第二壳体

141:上盖

14A:突出部

16:转轴壳体

17:输入元件

18:显示面板

18S:显示面

181:彩色滤光片基板

182:薄膜晶体管基板

OP:开口

20:电路板

22:软性电路板

24:转轴结构

26:控制芯片

28:主机

30:导线

D:距离

D1:方向

TD:俯视方向

L1,L2:长度

S1,S2: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且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文各附图为可能为简化的示意图,且其中的元件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的各元件的数量与尺寸仅为示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包括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合适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但不以此为限。下文以笔记本电脑作为可携式电子装置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从其外侧面观看的侧视示意图,图2绘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从其内侧面观看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转轴壳体16 以及显示面板18,其中转轴壳体16连接并固定于第一壳体12的一侧,且转轴壳体 16的两端铰接于第二壳体14的一侧,使得第一壳体12可通过转轴壳体16相对于第二壳体14进行旋转。显示面板18可嵌入于第一壳体12中,且显示面板18可具有显示面18S,用以显示影像。此处显示面18S指显示面板18能够显示出影像的区域的表面,因此显示面18S的区域可代表显示面板18的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另包括输入元件17,嵌入第二壳体14中。使用者可通过输入元件17执行电子运算,并通过显示面板18查看运算结果,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输入元件17可包括键盘17A、触控板17B、上述的组合或其他合适的元件,但不限于此。

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可包括前盖121与背盖122,前盖121的边缘可与背盖122的边缘彼此接合,使得前盖121与背盖122可于其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SP1(如图4所示),且显示面板18可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SP1中。前盖121可具有开口OP,使显示面板18的显示面18S所显示的影像可通过开口OP 显示出。前盖121的一侧与背盖122的一侧可与转轴壳体16接合。第二壳体14可包括上盖141与下盖142,上盖141的边缘可与下盖142的边缘彼此接合,使得上盖141 与下盖142可于其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如图4所示)。输入元件17可嵌入于上盖141,但不限于此。并且,第一壳体12的前盖121与第二壳体14的上盖141可通过旋转而彼此面对面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的背盖122也可通过旋转而与第二壳体14的下盖142面对设置。前盖121、背盖122、上盖141、下盖142与转轴壳体 16可包括硬质材料,用以保护设置于其中的元件。举例来说,硬质材料可包括金属、塑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壳体16可与前盖121以及背盖122 分开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背盖122与转轴壳体16可为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盖121与转轴壳体16可为一体成型。

请参考图3以及图4,图3绘示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第一壳体的前盖从第二壳体的上盖掀开时的透视放大示意图,图4绘示在前盖与上盖约略垂直时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如图3与图4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电路板20,设置于转轴壳体16 中,并电连接显示面板18。在一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18S的法线方向 ND上,转轴壳体16可不与前盖121重叠。通过转轴壳体16的设计以及将电路板20 设置于转轴壳体16中的设计,显示面板18与前盖121邻近第二壳体14的侧边S2 之间不需设置电路板20,因此显示面板18与前盖121邻近第二壳体14的侧边S2之间的间距可缩小,进而降低显示面18S的侧边S1至前盖121的侧边S2的距离D(也就是前盖121的下边框部分的宽度),藉此可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荧幕占比(即显示面18S的面积与前盖121的面积的比例)。除此之外,由于电路板20是设置于转轴壳体16中,而非弯折到显示面板18与背盖122之间,因此第一壳体12的厚度T1 不会因为电路板20的设置而增加。虽然图3与图4仅显示单一电路板2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还可包括复数个电路板20,设置于转轴壳体16中。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0可为用以控制显示面板18的控制电路板。举例来说,电路板20可为硬质的印刷电路板,在此情况下,可携式电子装置1还可包括软性电路板22,将显示面板18电连接至电路板20。由于软性电路板22具有可挠特性,因此通过弯曲软性电路板22的方式,电路板20可设置于转轴壳体16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也可为用以控制触控面板的控制电路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2可包括多条并排的导线(图未示),但不限于此。软性电路板22的数量不限如图3与图4所示,可依据实际设计而做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可为软性电路板,直接与显示面板18连接,且在此情况下,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不包括软性电路板。

请进一步参考图5,图5绘示转轴壳体与电路板的剖视放大示意图。为清楚显示转轴壳体、部分背盖与电路板的关系,图5仅显示转轴壳体、部分背盖与电路板,并忽略其他元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如图4与图5所示,转轴壳体16与背盖122 在显示面板18的显示面18S的法线方向ND上不与前盖121重叠的部分可形成第三容置空间SP3,用以容置电路板20。举例来说,第三容置空间SP3在剖视方向(例如垂直于前盖121的侧边S2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1可大于电路板20朝向第二壳体 14延伸的宽度W2,因此电路板20可设置于转轴壳体16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壳体12旋转至显示面板18的显示面18S约略垂直于上盖141的上表面时,转轴壳体16在垂直于上盖141的上表面的方向(例如俯视方向TD)上的厚度T2可小于电路板20的宽度W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壳体16在显示面板18的显示面18S的法线方向ND上可不与显示面板18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8也可延伸到第三容置空间SP3中。

请继续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另包括两转轴结构24,分别设置于转轴壳体16的两端,并连接第二壳体14。举例来说,第二壳体14可包括两突出部14A,分别延伸至转轴壳体16的两端的外侧,且转轴结构24连接对应的突出部14A与对应的转轴壳体16的一端,因此通过转轴结构24,转轴壳体16与第一壳体12可相对于第二壳体14进行旋转。由于转轴结构24延伸至转轴壳体16中的部分小于转轴壳体16在沿着前盖121的侧边S2的方向(例如方向D1)上的长度L1,因此转轴壳体16中还可容纳电路板20。举例来说,电路板20在方向D1上的长度L2 小于转轴壳体16在方向D1上的长度L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可设置于转轴结构16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例如包括至少一控制芯片26,设置于电路板20上,用以控制显示面板18。举例来说,控制芯片26可设置于电路板20相对于软性电路板24的表面上,但不限于此。控制芯片26的数量可为至少一个,且可依据实际需求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芯片26可包括显示面板控制芯片、触控面板控制芯片、显示触控整合芯片或其他合适的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上还可设置有其他元件,例如电容、电阻等的被动元件,但不限于此。于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可不设置有控制芯片,且电路板20可用以将显示面板18电连接至控制芯片。

在图3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8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因此可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181以及薄膜晶体管基板182,且彩色滤光片基板181与薄膜晶体管基板18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未示出),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2 的一端可黏着于薄膜晶体管基板182面对彩色滤光片基板181的表面上并与薄膜晶体管基板182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8可为其他类型的非自发光显示面板或自发光显示面板。

如图3与图4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另包括主机28,设置于上盖141与下盖142之间的第二容置空间SP2中。主机28可用于控制输入元件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另包括导线30,电连接电路板20。举例来说,导线30可为细长的导线,使得导线30的一端可连接主机28,且导线30可穿过转轴结构24使其另一端连接电路板20。在此情况下,主机28可通过电路板20控制显示面板18。导线30的数量不限如图3所示,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28可执行使用者所需进行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28可包括主机板、中央处理器、记忆体或其他合适的元件。

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图6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视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控制芯片26可设置于电路板20面对软性电路板22的表面上,且控制芯片 26可与软性电路板22分隔开。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电路板设置于转轴壳体中,因此显示面板与前盖邻近第二壳体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可缩小,进而降低前盖的下边框部分的宽度,藉此可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荧幕占比。此外,第一壳体的厚度不会因为电路板的设置而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相关技术
  • 可携式电子装置配件及其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组合
  •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6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