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烹饪设备、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配件及自清洁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0:19


烹饪设备、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配件及自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配件及自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人们对于各种烹饪场景的不同需求,家用电器品类层出不穷。产品从过去的帮你做饭的工具发展到如今教你做饭的智能化伙伴。目前,一部分厨艺不精、工作较忙的人群,对于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的家电产品越来越感兴趣,比如炒菜机、烹饪机、破壁机、智能电饭煲等产品。

虽然这类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烹饪的难题,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相对复杂,清洗变得更为费时费力。因为清洗较为麻烦,用户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愿。另外,由于内部结构的复杂,导致有些地方不易清洗干净,时间久了,还会滋生细菌。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自清洁方法、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配件及自清洁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包括:

烹饪体;

盖体,盖合在所述烹饪体上,形成封闭的烹饪腔;

驱动装置,用于输出驱动力;

清洁件,位于所述烹饪腔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烹饪体及所述盖体的内壁接触,用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烹饪体内壁及所述盖体内壁进行清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包括:

烹饪体,具有烹饪腔;

清洁件,位于所述烹饪腔内,并与所述烹饪腔的腔内壁相抵;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烹饪体上,并与所述清洁件连接;

加热装置;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以加热所述烹饪腔内的清洗液产生蒸汽,所述烹饪腔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形成蒸汽冷凝液;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所述清洁件动作;

其中,所述烹饪腔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的相抵作用力、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设备体,具有敞口的工作腔;

设备盖,盖合在所述敞口处,以封闭所述工作腔;

驱动装置,用于输出驱动力;

清洁件,位于所述工作腔内;

其中,所述清洁件与所述工作腔的腔壁及所述设备盖的内壁接触,用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工作腔的腔壁及所述设备盖的内壁进行清洁。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设备体,具有容置腔;

清洁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内壁相抵;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体上,并与所述清洁件连接;

加热装置;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以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清洗液产生蒸汽,所述容置腔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形成蒸汽冷凝液;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所述清洁件动作;

其中,所述容置腔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的相抵作用力、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清洁配件。该自清洁配件包括:

框架,具有连接端,用于与烹饪设备的驱动装置连接;

清洁执行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其中,所述清洁执行部与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体及盖体的内壁接触,用以在所述烹饪设备处于自清洁工作状态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框架运动,使得所述清洁执行部对所述烹饪体内壁及所述盖体内壁进行清洁。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清洁配件。该自清洁配件包括:

框架,具有连接端,用于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

清洁执行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周,用于与外部待清洁内腔的腔壁相抵;

其中,所述清洁执行部能在具有蒸汽的环境下工作,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待清洁内腔动作,并对腔壁施加作用力,使得腔壁上被蒸汽及蒸汽冷凝液软化的物质脱离。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包括:

启动加热装置,对烹饪腔内清洗液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

启动驱动装置,驱动清洁件在所述烹饪腔内动作;

其中,所述烹饪腔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形成蒸汽冷凝液;所述烹饪腔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的相抵作用力、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所述烹饪设备包含烹饪体以及盖体,所述自清洁方法包括:

启动加热装置,对烹饪腔内清洗液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

启动驱动装置,驱动清洁件在所述烹饪腔内动作;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烹饪体及所述盖体的内壁接触,对所述烹饪体内壁及所述盖体内壁进行清洁

其中,所述烹饪腔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形成蒸汽冷凝液;所述烹饪腔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的相抵作用力、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清洁件既与烹饪体的内壁接触,还与盖体的内壁接触,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烹饪腔内活动的清洁件因都接触可同时作用于烹饪体及盖体内壁,进而实现对烹饪体内壁及盖体内壁的同时清洗,清洗效率高,清洗时间缩短,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中清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中清洁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图4中示出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清洁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中清洁件的另一种实现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示出B-B向剖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清洁件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有些烹饪器具采用刮刷、水流来清洁内腔,同时借助气流和发热来实现内腔的烘干;还有一些烹饪器具用外部水源及内置喷嘴,利用水的冲击力及流动性来实现锅内腔的自清洁;再比如在搅拌桨中设计内部流道和弹性体,使得搅拌桨体可实现伸缩变位,复位状态可实现搅拌菜,弹起状态可实现对内壁的刮擦清洗。总体而言,现有技术主要是借用刮擦和水射流冲击力来实现锅内壁的清洁。

但是目前这些技术方案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第一,无法同时实现对锅内壁和锅盖的清洁,仅能清洗锅内壁;

第二,借助水射流或者流体压力的方案中,设计的喷嘴细孔和流道存在被食物、调味品残渣堵塞的风险,而且狭窄的流道被污染之后更不好清洗,久而久之,滋生细菌霉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同样的,采用搅拌桨伸缩的方案,伸缩部位不易清洗,极易藏污纳垢。

第三,过多流道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密封要求,弹性体设计在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下也存在可靠性低的缺点。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如下各实施例,以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部分问题。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特征中,“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部分、模块、装置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另外,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烹饪设备1包括:烹饪体12、盖体13、清洁件2、驱动装置(图1和2中均为示出,图2中示出了驱动装置的输出端31)等。如图2所示,盖体13盖合在烹饪体12上可形成封闭的烹饪腔11。盖体13可为自动盖体,即可由相应的控制、驱动等部件控制驱动,实现自动盖合或自动打开;或者,所述盖体13为手动开合或关闭的盖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驱动装置用于输出驱动力,比如直线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等。清洁件2位于所述烹饪腔11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清洁件2与所述烹饪体12及所述盖体13的内壁接触,用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烹饪体12内壁及所述盖体13内壁进行清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烹饪设备为处理不同食材的设备时,其烹饪体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比如,烹饪设备为炒菜机时,烹饪体为炒菜的锅体,盖体即锅盖;烹饪设备为智能电饭煲时,烹饪体为煮饭的锅体,盖体即电饭煲盖;烹饪设备为制浆机(如破壁机等)时,烹饪体为制浆体,盖体即机盖;等等。

所述清洁件2具有清洁执行部20,所述清洁执行部20包括至少两个执行部分。例如,至少两个执行部分至少包含有:第一执行部分21及第二执行部分22。所述第一执行部分21与所述盖体13内壁相抵,用以清洁所述盖体13内壁;所述第二执行部分22与所述烹饪体12内壁相抵,用以清洁所述烹饪体12内壁。如图3所示的清洁件的一具体实现结构,所述第一执行部分21和第二执行部分22可以是一个整体件,该整体件可称为清洁执行部,该清洁执行部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比如橡胶、硅胶、塑料、毛刷、丝瓜网等等。因烹饪设备属于食品类设备,需要符合食品级要求,所以清洁执行部可选用食品级硅胶、丝瓜网类材质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执行部分21和第二执行部分22也可以是两个部件,这两个部件设置在清洁件的不同位置处,以作用于烹饪腔的不同区域,覆盖到烹饪体及盖体内壁上的大多数或全部区域。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驱动装置可设置所述烹饪体上。比如,驱动装置设置在烹饪体的底部,烹饪体内腔的外侧。清洁件与所述驱动装置在烹饪体内腔的底部处连接。例如,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自所述烹饪体内腔的底部伸近烹饪体内腔,清洁件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又例如,所述清洁件的连接部自所述烹饪体内腔的底部伸出烹饪体内腔外以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参见图2所示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13上;所述清洁件2与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洁件上设有对接结构23,所述对接结构23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31对接,并通过磁吸的方式与所述输出端31连接。更具体,如图2所示,对接结构23可以是设置在清洁件上内六角安装孔;内六角安装孔的孔底设有磁性部件4,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的输出端31为一横截面为六角形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插入所述内六角安装孔,然后通过磁吸的方式与清洁件2连接。具体实施时,可基于清洁件的质量、清洁件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密封性要求等来确定磁性部件4的磁吸力大小。例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清洁件2上设有内六角安装孔,该内六角安装孔的上端开口,底部设有磁性部件4(如磁铁),该磁性部件4通过底部的连接在所述清洁件2上的承托件5固定。其中,所述承托件5可采用螺纹、卡扣等连接方式连接在所述清洁件2上。

继续参见图2、3和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清洁件2具有一沿所述烹饪腔11深度方向延伸的轴线。所述清洁件2包括以所述轴线24为对称轴的轴对称框架25;环所述轴对称框架25外周设置有用于与烹饪腔11的腔内壁相抵的清洁执行部20。承接上文中的内容,所述清洁执行部20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执行部分21和第二执行部分22。参见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清洁执行部20为一整件,所述整体件的内侧(即与轴对称框架25外周适配的内轮廓)具有第一插槽201。相应的,轴对称框架25外周可设有凸起。该凸起可以是自所述轴对称框架25外周面向外延伸出的,或是如图5中所示的先自所述轴对称框架25的一侧端面伸出,再平行于所述端面的方向向外延展出的“L”形凸部,如图5中所示的凸起,实质上与所述轴对称框架25的一侧端面形成了第二插槽251。凸起插入清洁执行部20的第一插槽201内即可完成清洁执行部与轴对称框架25的连接。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清洁执行部20在安装完成后需超出轴对称框架25,这样清洁执行部20才能正常工作。

对于驱动装置输出的是旋转动力的结构,清洁件2呈轴对称结构,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31因安装间隙带来的旋转过程中发生的侧移,导致清洁件2边缘出现与烹饪腔11腔壁(如盖体内壁)产生间隙或摩擦力不够的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3、4和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轴对称框架25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内设有整流结构,用以在所述清洁件2在所述烹饪腔11内动作时,对搅动起来、流经所述通孔26的清洁液的流向进行整流;所述整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轴线24方向延伸的整流壁27;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壁27与所述通孔26的孔壁形成有至少一个整流孔。再进一步的,所述轴对称框架25上还可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壁28,所述导流壁28设置在所述通孔26的、近所述烹饪腔11腔底的孔壁上。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导流壁28为一斜面,清洁液按照图5中所示的箭头流至该导流壁28的低处时,在导流壁28的引导下流动以通过所述轴对称框架25的通孔26,即上文提到的整流孔。

清洁件2上设计有整流壁和导流壁,在清洁件动作(如高速旋转)时,可很好的起到对水流的整流导流作用,防止水流的紊乱四处飞溅。具体的,所述整流壁可采用图3中所示的直臂结构。整流壁27的棱角可采用圆弧过渡的设计,或者整流壁的迎清洁液的一侧面为半圆弧柱面。导流壁28可采用图5中所示的斜面设计,可以很好的防止油污残留在清洁件上。由于整流壁及导流壁均采用圆弧、斜面等结构面设计,且不存在不易清洗的狭缝等,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件结构也便于用户进行更加精细的清洁消杀。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具备很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快速的同时实现对盖体及锅内壁的自清洁,替代用户在烹饪中频繁的清洗作业,改善用户烹饪体验。此外,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结构简单,凹陷、拐角等易藏污不好清洁的结构少、大多采用外凸结构实现,不易藏污纳垢,降低因细菌滋生带来的二次污染。

另外,还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案,可实现快速自清洁的效果,即烹饪设备烹饪完一个菜品后,清洁件可迅速对烹饪体和盖体同时进行清洁,以便于烹饪设备能快速进行下一菜品的烹饪。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保证烹饪设备的清洁效果的前提下,烹饪设备的清洗时间可控制很短,如1~40s之间,甚至更短如12s~33s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执行部20可以为弹性刮条、清洁刷、清洁海绵或清洁布。所述清洁执行部20包括但不限于上文中提及的第一执行部分21和第二执行部分22,即所述第一执行部分21和所述第二执行部分22可以为一体结构。该弹性刮条可以是食品级硅胶刮条,硅胶刮条采用覆膜工艺与清洁件2的轴对称框架25整体成型。具体实施时,所述清洁件2采用过盈安装的方式安装在烹饪腔11内。具体的,清洁件2的清洁执行部20与内壁的过盈量可控制在0.1mm~3mm之间,包括0.1mm和3mm。进一步的,清洁执行部20与内壁的过盈量可控制在[0.2mm~2.5mm]之间,包括0.2mm和2.5mm。如图5所示的清洁执行部20的结构,清洁执行部20的H尺寸可以为1mm~30mm中的任一尺寸,进一步的,H以为3mm~25mm中的任一尺寸。清洁执行部20的W尺寸(即厚度)可以为2mm~10mm中的任一尺寸,进一步的,W尺寸可以为3mm~8mm中的任一尺寸。清洁执行部的外缘,即执行头部,如图5所示,可以呈等腰三角形,顶角角度可控制在[10°,60°],高度可控制在[2mm,15mm]。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在需求启动自清洁之前,用户可手动将清洁液注入烹饪腔内。清洁件2上不具有水路及喷射结构,这样清洁件结构简单,无喷射口等细小结构,不易滋生细菌。或者,参见图3、4、5和6所示的清洁件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清洁件2具有内置水路252,且具有至少一个入水口253及至少一个出水口254。所述至少一个入水口253通过所述内置水路252与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254连通;经所述至少一个入水口253进入所述内置水路252的清洁液,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254排出以在所述烹饪腔11内注入清洁液。

在具体实施时,为使从所述出水口254排除的液体具有一定的水压,达到对烹饪腔11内壁进行冲洗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入水口253的液体通流总面积大于所述内置水路252的液体通流面积;所述内置水路252的液体通流面积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254的液体通流总面积。为了更加直观,设定至少一个入水口253的液体通流总面积为S1,内置水路252的液体通流面积为S2,至少一个出水口254的液体通流总面积为S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S3≤S2≤S1。

其中,出水口254的出水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边或不等边多边形或任何便于流动的截面形状。出水口254的出水截面等效圆形半径范围可以是[1mm,5mm],保证进水通量的同时也便于清洗。

如上文所述,所述烹饪设备1包括盖体13及烹饪体12。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254包括朝向所述盖体13的出水口和/或朝向所述烹饪体12侧壁的出水口。更具体的,对应烹饪体12上部(即近盖体13的部分)的内壁位置处具有出水口。将出水口254朝盖体13设置(即朝上设置)和/或朝烹饪体12侧壁设置(即侧向设置),可降低被清洗下的物质(如油点、细小残渣等)堵塞或进入出水口的发生概率。

内置水路252如若是密封结构,无法拆卸,那么内置水路252里面也是滋生细菌的地方。为了便于拆洗,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清洁件2上设置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内置水路252显露于外。如图3、4和6所示的一具体实施例,清洁件2的框架为轴对称结构(即轴对称框架),在对称轴(即图3中所示的轴线24)的左右两侧顶部设计由内置水路252和均匀布设的多个出水口254。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盖体13上具有水源接口7。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13上;所述清洁件2上设有对接结构23,所述对接结构23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31对接,并通过磁吸的方式与所述输出端31连接。参见图3和图6所示,所述对接结构23的外围设有环绕所述对接结构23的对接壁29,所述对接壁29的端部与所述盖体13密封接触,所述对接壁29与所述对接结构23间形成入水通道255,所述入水通道255与所述内置水路252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入水口253位于所述入水通道255的通道口处。其中,所述对接壁29的端部与所述盖体13之间通过密封件(如密封圈)实现密封接触。如图2所示,所述对接壁29为环状壁,其端部为环状端面;所述盖体13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环状壁相适配的环状U型凹槽;密封圈可设置在所述环状U形凹槽内,所述对接壁29的环状壁插入所述环状U形凹槽内与所述密封圈接触即实现了密封连接。对接壁29与盖体的密封压力,由磁性部件4的磁吸力大小来决定。例如,对于家庭用途的炒菜机来说,磁性部件4产生的磁吸力大小可小控制在[20N,80N],进一步的,可控制在[30N,65N],既可以保持可靠的密封、转动,还可以保持清洁件与驱动装置不脱离连接。

左右内置水路采用便于拆卸的左密封盖和右密封盖来实现密封。密封盖上覆膜有一圈食品级硅胶密封环,实现清洁件内置水路的易拆卸清洗,杜绝卫生死角,避免油污残留发霉滋生细菌带来的二次污染。

此处,将清洁件中的内置水路采用开放设计,所有水路均由分布在密封盖(左密封盖、右密封盖)上的密封环实现密封,方便拆卸清洗。内置水路的特点不仅在保证可靠的注水,而且可以很好地冷却清洁件,在清洗结束时用户好拆卸,不至于烫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执行部可不只设置一个,还可设置两个或更多。即,所述轴对框架25上可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清洁执行部。这些清洁执行部可以是相同材质,也可选用不同材质。比如,轴对称框架25上设置的多个清洁执行部中有食品级硅胶刮条、清洁海绵、清洁毛刷等等。至少两个所述清洁执行部沿垂直于所述轴对称框架所在平面的方向排布;其中,垂直于所述轴对称框架所在平面的方向,即图8中所示虚线256的延伸方向。

图7、图8和图9示出了具有两个清洁执行部20的清洁件结构。图7、8和9所示的清洁件的实施方案是在上述图3、4、5和6所示的结构基础之上,再增加一个清洁执行部20。两个清洁执行部20沿图8中虚线256延伸的方向排布。所述清洁件上的至少一个出水口254可位于两个清洁执行部20之间。这两个清洁执行部20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清洁件的框架体(即轴对称框架)上。具体实施时,可依据清洁执行部件的材质来设计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图8中位于右侧的清洁执行部20为弹性刮条(如食品级硅胶刮条)时,该弹性刮条可采用上文中提到的插槽和凸起的插接连接方式实现与框架体的连接。图8中位于左侧的清洁执行部20为清洁布或清洁海绵等时,清洁件的框架体(即轴对称框架25)的外缘上可设置有连接件8,该连接件8可以是魔术贴等,清洁布或清洁海绵通过魔术贴便可实现与框架体的连接。拆卸时,直接将清洁布或清洁海绵从魔术贴上撕下即可。

相较于设置一个清洁执行部件的结构,同样的清洁件旋转一圈,设置两个或更多清洁执行部件对烹饪腔腔壁的作用次数成倍增加,提高了清洁效率;除此之外,将两个或更多清洁执行部件设置成不同的材质,则可集合各材质的清洁特点,清洁效果能显著提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可设置在所述烹饪体12的烹饪腔外侧的下方,或环烹饪腔一周设置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控制装置可设置在烹饪腔外侧,远离加热装置的位置处,比如,烹饪设备1的盖体外侧等等,同样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以加热所述烹饪腔内的清洁液产生蒸汽,所述烹饪腔11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形成蒸汽冷凝液;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所述清洁件动作。其中,所述烹饪腔11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2的相抵作用力、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通常情况下,能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是烹饪腔的清洁液液面以上的区域,它可包括烹饪体内壁的上部以及盖体内壁。

本实施例中的向烹饪腔11内注入清洁液的过程,也可采用自动地方式实现,无需用户手动向内注入。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控水阀(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控水阀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控水阀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启动自清洗程序后,控制所述水阀开启在所述烹饪腔内注入清洁液,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烹饪腔内的清洁液,等待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所述清洁件动作。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有关控制装置的控制逻辑将在下文中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烹饪设备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是在上述烹饪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实现的。所述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101、启动加热装置,对烹饪腔内清洁液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

102、启动驱动装置,驱动清洁件在所述烹饪腔内动作;

其中,所述烹饪腔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形成蒸汽冷凝液;所述烹饪腔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的相抵作用力、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

在上述步骤101启动加热装置之前或启动加热装置的同时,本实施例提供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03、控制控水阀开启,以向所述烹饪腔内注入清洁液。

因为清洁液被加热产生蒸汽需要一定的时间,附着在烹饪腔内的物质在蒸汽、蒸汽冷凝水的作用下软化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可在加热装置加热一定时长后,再启动驱动装置。即上述步骤102启动驱动装置以驱动清洁件在所述烹饪腔内动作,可具体为:

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一预设时长后,再启动驱动装置以驱动清洁件在所述烹饪腔内动作。

为了提高清洁效果,上述步骤102启动驱动装置以驱动清洁件在所述烹饪腔内动作可具体为:

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周期变化的动力,使得所述清洁件的动作速度发生周期性变化。

更具体的,“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周期变化的动力”可以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加速、减速周期交替的动力。

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周期变化的动力外,还可控制驱动装置输出不同方向的动力。比如,驱动装置输出的是旋转动力,那么可控制驱动装置输出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交替变化的动力。即,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可具体为:

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交替变化的动力。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实例对上述方法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1、控制控水阀开启的同时启动加热装置,这样不仅能节省清洗时间,而且也能快速对水加热产生热蒸汽。

整个清洗时间t0控制在1s~40s之间,优选的,在12s~33s之间。

假设整个自清洁时长为t0;例如,t0控制在1s~40s之间,更具体的,t0控制在在12s~33s之间。那么注水所持续的时长t1应始终小于t0;即t0-t1在1s~38s之间,更具体的,t0-t1在2s~30s之间。同时,注水量与出水口的总体通量有关,假设注水量为V1,V1为[0.1L,5L],更具体的,V1为[0.2L,2.5L]。那么,就可根据出水口的总体通量及注水量,确定注水时长。

步骤2、进入等待状态,等待时间t2。

t2可控制在[-10s,10s],更具体的,t2控制在[-5s,5s]。其中,加热装置可工作在最大功率模式下。比如,加热装置的最大功率可以是1Kw~5Kw之间,更具体的,可以是1.1Kw~4.5Kw之间。

步骤3、t2时长到达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清洁件动作。

例如,驱动装置为电机,输出旋转动力。所述清洁件在电机的驱动下在烹饪腔内旋转运动。清洁件的旋转转速可控制在[10rpm,1000rpm],进一步的,可控制在[30rpm,900rpm];

更具体的,旋转转速存在一个加速再减速的交替过程,脉冲刮擦更有利于快速除去内腔油污残渣,其中加速过程控制在[0.5s,5s],加速度控制在[2r/s

步骤4、清洗结束(即清洗周期数满或清洗时间t0到达)后,关停驱动装置,关停加热装置。

其中,控制阀是在注水时长t1到达后被关闭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可包括:豆浆机、电饭煲、智能压力锅、炒菜机、料理机等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除了可应用在烹饪设备上,还可扩展到更多领域的设备上,这类设备具有制备相应物质的容置腔,制备完成后需对容置腔进行清洗。即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其包括:设备体、清洁件、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及控制装置。其中,设备体具有容置腔。清洁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内壁相抵。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体上,并与所述清洁件连接。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以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清洁液产生蒸汽,所述容置腔的接触到蒸汽的腔壁区域被蒸汽加热并形成蒸汽冷凝液,残留在烹饪腔内壁的油污残渣被加热软化;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所述清洁件动作;其中,所述容置腔的至少部分腔壁区域,在所述清洁件的相抵作用力、蒸汽软化及蒸汽冷凝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清洁。

因为不同领域的设备其外形结构及内部结构会有所不同,本实施例对于设备体的外形结构及内部结构不作限定。

本文中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清洁件可作为一个单独的配件,可供用户选择。比如,在用户为选配该清洁件时,该烹饪设备不具自清洁功能。在用户选配了该清洁件后,用户可通过互联网或智能终端,下载自清洁程序,并将自清洁程序装载在烹饪设备上。这样,烹饪设备便具有了自清洁功能。在需启动自清洁功能时,用户可将烹饪设备中的搅拌桨取下换上清洁件,再通过烹饪设备上的控件选择自清洁功能。

由此,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清洁配件。该自清洁配件包括:框架及清洁执行部。其中,框架具有连接端,用于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清洁执行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周,用于与外部待清洁内腔的腔壁相抵。所述清洁执行部能在具有蒸汽的环境下工作,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待清洁内腔动作,并对腔壁施加作用力,使得腔壁上被蒸汽及蒸汽冷凝液软化的物质脱离。

具体的,所述框架的结构可以是轴对称框架,上述烹饪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以及图3~9所示出的结构,此处不作赘述。所述清洁执行部的结构也可参见上文中相应描述及附图2~9所示出的结构,同样的此处不作赘述。

综上,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创造性的实现了锅盖和锅内壁同时且快速的自清洁,在确保清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清洗时间,提高用户烹饪效率。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创新之一在于:结合硅胶自变形特点,与待清洁内壁采用过盈安装,清洁刷在旋转电机作用下高速旋转,同时带动锅中热水快速圆周流动是实现对锅内壁的冲刷,水加热产生的高温蒸汽与锅盖接触冷凝,将锅盖内壁的油污进行加热软化。锅盖内壁的油污在清洁刷的刮擦力、高温蒸汽及冷凝水的加热软化和水流作用下快速脱离内壁以实现自清洁,锅内壁的油污及残渣在清洁刷的刮擦力、水流的冲击力和热水软化作用下快速脱离锅内壁以实现自清洁,整个清洗动作简单高效。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创新之二在于:在实现形式上,避免了喷嘴、狭缝、弹簧等较特殊的结构和零件,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清洗刷本身的卫生死角所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方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创新之三在于:结构易拆卸,清洗刷及内置水路等结构均便于用户拆卸,在餐后进行更加细致的清洗,不仅方便、易用,而且最大限度便于用户清洗消杀和收纳,方法及装置简单的可靠,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一

用户使用烹饪设备,如炒菜机,做菜。一道菜炒完,在炒下一道菜之前,需要清洁炒菜机的烹饪腔,以避免串味和糊锅等。炒菜机做完一道菜之后,盖体开启,用户可将烹饪体内已炒好的菜品装盘。完成装盘后,用户随手将盖体盖合在烹饪体上。此时,炒菜机检测到当前已满足自清洁条件时,自动开启自清洁程序。炒菜机的控制装置控制控水阀开启以向烹饪体内注入清洁液(如水、或含有洗涤剂的水溶液等),同时启动加热装置对烹饪体内的清洁液进行加热。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如旋转电机)带动清洁件进行高速旋转。清洁件上的硅胶刮条与盖体以及烹饪体采用过盈安装。通过高温蒸汽清洁液对锅盖及烹饪体内壁的油污进行软化,高速旋转的硅胶刮条与盖体及烹饪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带起的热水流的冲击力作用下,同时将盖体和烹饪体一并清洁完成。整个清洁时长15s,也就在用户将刚才已炒好装盘的菜品从厨房端至客厅的餐桌,再从客厅餐桌位置回到厨房的间隙,用户无需等待很长时间炒菜机便完成了自清洁,可迅速进入下一道菜的炒制,效率非常的高。

应用场景二

用户使用烹饪设备,如料理机,制作米糊。对于料理机来说,烹饪设备中的盖体即料理机的机盖,烹饪设备中的烹饪体即料理机的制浆体。用户将多个品种的食材,如核桃、紫米、白米、小米、花生等放入料理机。料理机制作完成之后,因为米糊较为粘稠,料理机的制浆体机内壁上沾满了倒不出的米糊。此时,用户可启动烹饪设备的自清洁程序,烹饪设备的清洁件上的清洁执行部与料理机的制浆体内壁过盈配合。清洁件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以搅动机体内的清洁液高速流动,在液体的冲刷及清洁件的刮擦作用下,料理机的机壁清洁干净。但料理机的机盖,上也喷溅有混有米糊的液体,因为现有清洁件作用不到,机体内高速流动的清洁液冲刷不到,所以用户还得将机盖拿到水池处进行清洗。

将上述清洁件替换为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提及的清洁件,即清洁件的清洁执行部除了具有与料理机的制浆体内壁过盈配合的第二执行部分外,该清洁执行部还具有与机盖过盈配合的第一执行部分。这样,清洁件在高速旋转时,第一执行部分刮擦机盖上的附着物或液体,第二执行部分刮擦制浆体内壁,在一次自清洁程序中便可同时完成机盖与制浆体的清洗,无需用户再单独去清洗机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相关技术
  • 烹饪设备、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设备、配件及自清洁方法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空气环境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9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