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0:19


用于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马鞍椅在其设计上可使用与马术马鞍相同的原理。马鞍椅可包括呈马鞍形式的座位部、支撑缸和椅底座。支撑缸可为提供座位部的高度调节的气缸。椅底座可设置有脚轮。马鞍椅通常没有靠背。脚轮使得能够在坐在马鞍椅上时四处移动和伸手去够东西。

骑坐在马鞍椅上不同于坐在常规的椅子上。马鞍椅使用者通常坐约20-30cm更高,这使得臀部和膝盖成约135度的角度。当坐在传统椅子上时,该角度典型地为90度。

马鞍椅的座位部可为整体式或分体式。分体式座位部减少了会阴的压力,并且降低了生殖器区域的温度。与整体式座位部相比,分体式座位部被认为更健康,尤其是对男性而言。

马鞍椅可包括马鞍椅的高度的调节装置以及提供马鞍椅的摇摆的机构。高度调节可由在座位部和椅底座之间延伸的气缸提供。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也可在两个座位部件之间具有可调节的间隙。马鞍椅配有诸如肘部支撑件和手腕支撑件的附件,以使不同的工作任务更加轻松。

US 2014/0001813公开了一种具有臀部成形座位部的椅子,该椅子设置有底座、座位部和两个弹性构件。座位部由两个座位部构件形成,并且在每个座位部构件的顶部上形成弧形表面。两个座位部构件在一个端部处枢转地连接,并且能够在另一个端部处打开和关闭,使得座位部空间的宽度也可通过座位部构件的枢转来调节以适合不同尺寸的臀部。因此,本发明的椅子能够有效地保持臀部并防止臀部下垂。

WO 93/11025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自行车座位部,其中骑车人在骑行时能够仅仅将旋钮移动到对应于所需宽度的位置来将支撑平台手动地调节到较宽的底座或较窄的底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用于分体式座位部马鞍椅的改进的桥支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分体式座位部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

桥支撑装置为具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提供了简单、可靠和成本有效的支撑件,使得能够容易地调节马鞍椅中的座位部中的两个座位部件之间的间隙。

桥支撑装置提供了对第一和第二支撑板并且因此对马鞍椅中的两个座位部件的精确和完全受控的调节。在围绕第一枢轴调节两个支撑板的整个过程中,马鞍椅保持对称。马鞍椅的两个座位部件相对于穿过马鞍椅的两个座位部件之间的中点的竖直对称平面相等地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围绕第一枢轴移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调节装置可包括在桥支撑件中。调节装置可支撑在底板上。调节装置可具有用于移动第一支撑板的装置和用于围绕第一枢轴移动第二支撑板的装置。调节装置可为机械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相对于底板锁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锁定装置也可包括在桥支撑装置中。锁定装置可支撑在底板上。锁定装置可为机械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仰视图,

图2示出了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的第一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桥支撑装置的第二视图,

图4示出了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中的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4的锁定装置的仰视图,

图6示出了马鞍椅的锁定装置的前视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横截面A-A,

图8示出了图6的横截面B-B,

图9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的手柄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的手柄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将在马鞍椅中使用的防尘盖,

图12示出了防尘盖的支撑元件的横截面,

图13示出了马鞍椅的摇摆桥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仰视图。

马鞍椅10包括具有第一座位部件30和第二座位部件40的分体式座位部20以及桥支撑装置50。

第一座位部件30包括第一座位部板35,并且第二座位部件40包括第二座位部板45。第一座位部件30和第二座位部件40由间隙G1分开。马鞍椅10的纵向中心线L10沿着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40之间的间隙G1穿过。纵向中心线L10在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的中心和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后边缘12的中心之间穿过。竖直对称平面P10穿过纵向中心线L10。第一座位部件30和第二座位部件40定位在竖直对称平面P10的相对侧上。第一座位部件30和第二座位部件40可形成彼此关于竖直对称平面P10的镜像。第一座位部件30和第二座位部件40可相对于彼此关于竖直对称平面P10对称。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定位在图中的右上角,并且马鞍椅10的后边缘12定位在图中的左下角。坐在马鞍椅10上的人因此坐成使得人的正面面向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并且人的背部面向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后边缘。

桥支撑装置50包括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第一支撑板70定位在底板60上。第二支撑板80定位在第一支撑板70上。第一座位部件30中的第一座位部板35支撑在第一支撑板70上。第二座位部件40中的第二座位部板45支撑在第二支撑板80上。

图2示出了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的第一视图,并且图3示出了图2的桥支撑装置的第二视图。

底板60可在底平面中延伸。第一支撑板70可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第二支撑板80可在第二平面中延伸。底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可平行。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可能够移动地支撑在底板60上。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可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固定底板可移动。第一枢轴J1可设置在底板60上。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可经由第一枢轴J1可移动地支撑在底板60上。

底板60可包括第一板部分61和第二端部部分62。第一板部分61可在底平面中延伸。第一部分61可包括第一边缘61A和第二相对边缘61B。第二部分62可沿着第一部分61的第二边缘61B延伸。第二端部部分62可相对于第一板部分61倾斜。因此,第二端部部分62可相对于底平面倾斜。第二端部部分62可从第一板部分61向上延伸。第一部分61和第二端部部分62之间的角度可为90度。底板60可由单个板形成,其中第二端部部分62可通过弯曲该板形成,使得端部部分(即该板的第二端部部分62)变得相对于底平面倾斜。另一方面,第一板部分61和第二端部部分62可由两个单独的部件制成。第二端部部分62可利用焊接或利用压力接头(例如利用螺钉或螺栓和螺母)附接到第一板部分61。第二端部部分62可面朝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第一板部分61的第一边缘61A可面朝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后边缘12。

底板60上的第一枢轴J1可利用螺钉63实现,该螺钉63从底板60的下侧穿过底板60中的螺纹孔,并且进一步穿过第一支撑板70中的光孔,并且还进一步穿过第二支撑板80中的光孔。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可支撑在第一枢轴J1上,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底板60移动。底板60中用于螺钉63的螺纹孔可定位在底板60的第一板部分61中。所述螺纹孔可位于底板60的第一板部分61的第一边缘61A附近。底板60的第一板部分61的第一边缘61A和第二边缘61B也可形成底板6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从底板60的第一边缘61A到第一枢轴J1的距离可为底板60在马鞍椅10的纵向方向L10上的总长度的5%至20%,有利地是5%至10%。底板60的第一边缘61A可靠近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后边缘12。底板60的第二边缘61B可与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相距一段距离。

第一半径R1可从第一枢轴J1沿着第一支撑板70的第一纵向中心线L1延伸。第二半径R2可从第一枢轴J1沿着第二支撑板80的第二纵向中心线L2延伸。第一角度α1可形成在第一半径R1和第二半径R2之间。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的纵向中心线L1、L2在图中重叠。这意味着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都处于中间位置,即第一半径R1和第二半径R2之间的第一角度α1在图中为零度。

因此,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经由第一枢轴J1可移动地支撑在底板60上。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可围绕第一枢轴J1旋转。第一枢轴J1可位于底板60的第一边缘61A附近。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能够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底板60围绕第一枢轴J1移动。第一支撑板70可在第一平面中移动,并且第二支撑板80可在第二平面中移动。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相对于彼此的旋转使得有可能调节马鞍椅10中的分体式座位部20中的两个座位部30、40之间的间隙G1。因此,马鞍椅10中的座位部20中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将沿着以第一枢轴J1为中心的圆的圆周进行调节。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调节操作使得在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处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宽度增加导致在座位部20的后边缘12处的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宽度减小,反之亦然。与在座位部20的后边缘12处的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减小和/或增加相比,第一枢轴J1定位在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后边缘12附近的事实导致在座位部20的前边缘11处的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大得多的减小和/或增加。

桥支撑装置50还可包括用于调节第一角度α1的调节装置100。第一角度α1的调节意味着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调节。马鞍椅10的第一座位部件30附接到第一支撑板70,并且马鞍椅10的第二座位部件40附接到第二支撑板80。因此,第一角度α1的调节将调节马鞍椅10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增加第一角度α1增加了在马鞍椅10的前边缘11处的马鞍椅10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并减小了在马鞍椅10的后边缘12处的马鞍椅10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反之亦然。

调节装置100可支撑在底板60上。调节装置100可支撑在底板60的第二向上指向的端部部分62上。调节装置100可为机械调节装置。调节装置100可包括第一轴105、可旋转抓持件110、可旋转构件120、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30和第二动力传动装置140。

第一轴105可支撑在底板60上。第一轴105可在底平面上方的支撑点中支撑在底板60上。第一轴105可支撑在底板60的第二端部部分62上。第一轴105可支撑在穿过底板60的第二端部部分62的孔69(图4中示出)中。第一轴105可穿过底板60的第二端部部分62中的孔69。孔69可为螺纹孔,使得具有外螺纹的支撑缸可插入螺纹孔69中。第一轴105然后可穿过支撑缸。第一轴105可因此能够在支撑缸内旋转。第一轴105可为圆柱形的。第一轴105在底板60上的支撑应该允许第一轴105旋转。

抓持件110可在底板60的第二端部部分62外部附接到第一轴105的第一端部。可旋转构件120可在底板60的第二端部部分62内部附接到第一轴105的第二相对端部。可旋转构件120可形成为具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可旋转板,或者形成为具有两个相对端部的可旋转臂。抓持件110的旋转使第一轴105旋转,并且因此也使可旋转构件120旋转。抓持件110可形成为旋钮或手柄或轴。

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30可在可旋转构件120和第一支撑板70之间延伸。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30可形成为第一臂130。第一臂130的两个端部可包括枢轴。枢轴可形成为球形接头。第一臂130的第一端部可连接到可旋转构件120,并且第一臂130的第二相对端部可连接到第一支撑板70。

第二动力传动装置140可在可旋转构件120和第二支撑板80之间延伸。第二动力传动装置140可形成为第二臂140。第二臂140的两个端部可包括枢轴。枢轴可形成为球形接头。第二臂140的第一端部可连接到可旋转构件120,并且第二臂140的第二相对端部可连接到第二支撑板80。第一臂130的第一端部和第二臂140的第一端部在第一轴105的相对侧上连接到可旋转构件120。第一轴105可连接到可旋转构件120的中部部分。第一臂130的第一端部和第二臂140的第一端部可在第一轴105的相对侧上连接到可旋转构件120的外部部件。在可旋转构件120形成为可旋转臂120的实施例中,第一臂130的第一端和第二臂140的第一端可连接到可旋转臂120的相对端部。

第一臂130可将可旋转构件12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作用在第一支撑板70上的线性运动。第二臂140可将可旋转构件12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作用在第二支撑板80上的线性运动。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40可用能够在可旋转构件120和相应的支撑板70、80之间传递动力的一些其它元件来代替。例如,嵌齿轮可在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30和第二动力传动装置140中使用。

抓持件110在第一方向(即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在相反的方向上推动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40彼此远离,使得第一角度α1增加。因此,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将围绕第一枢轴J1在相反方向上彼此远离地转动。

抓持件110在第二相反方向(即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将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40在相反方向上朝向彼此拉动,使得第一角度α1减小。因此,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将围绕第一枢轴J1在相反方向上朝向彼此转动。

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40也将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保持在底板60上。因此,不可能将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向上提升远离底板60。

竖直对称平面P10可穿过第一枢轴J1的中点并穿过第一轴105的中心轴线。桥支撑装置50因此也可关于竖直对称平面P10对称。

图4示出了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中的锁定装置的俯视图,并且图5示出了图4的锁定装置的仰视图。

底板60可包括第一板部分61和第二端部部分62。第一板部分61可具有第一边缘61A和第二边缘61B。第二端部部分62可沿着第一板部分61的第二边缘61B延伸。

第一支撑板70可包括第一板部分71和第二侧部分72。第一板部分71可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第二侧部分72可从第一板部分71的侧边缘向上延伸。第二侧部分72可相对于第一板部分71倾斜。第一板部分71和第二侧部分72之间的角度可为基本上90度。第一板部分71可包括板71A和从板71A的中部部分向外延伸的臂71B。第一枢轴J1可以螺钉的孔的形式设置在臂71B的外端部上。板71A和臂71B都可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第二侧部分72可布置在板71A的侧边缘中。第一支撑板70可由单个板形成,其中第二侧部分72通过弯曲板形成,使得板的侧部分(即第二侧部分72)从第一平面向上延伸。另一方面,第一板部分71和第二端部部分72可由两个不同的部件形成,这两个不同的部件通过焊接或通过例如基于螺钉或螺栓和螺母的压力接头彼此附接。第一支撑板70的第二侧部分72的上边缘可焊接到第一座位部件30中的第一座位部板35。

第二支撑板80可包括第一板部分81和第二端部部分82。第一板部分81可在第二平面中延伸。第二侧部分82可从第一板部分81的第一板部分81的侧边缘向上延伸。第二侧部分82可相对于第一板部分81倾斜。第一板部分81和第二侧部分82之间的角度可为基本上90度。第一板部分81可包括板81A和从板81A的中部部分向外延伸的臂81B。第一枢轴J1可以螺钉的孔的形式设置在臂81B的外端部上。板81A和臂81B都可在第二平面中延伸。第二侧部分82可布置在板81A的侧边缘中。第二支撑板80可由单个板形成,其中板的第二侧部分82从第二平面向上延伸。另一方面,第一板部分81和第二端部部分82可由两个不同的部件形成,这两个不同的部件通过焊接或通过例如基于螺钉或螺栓和螺母的压力接头彼此附接。第二支撑板80的第二侧部分82的上边缘可焊接到第二座位部件40中的第二座位部板45。

当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处于中间位置,即角度α1为零时,与第二支撑板80的第二倾斜侧部分82相对的第二支撑板80的侧边缘抵靠第一支撑板70的第二倾斜侧部分72安置。与臂71B、81B相对的第一支撑板70的和第二支撑板80的侧边缘可为弯曲的。

桥支撑装置50还可包括锁定装置200,用于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底板60锁定和解锁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第一角度α1的调节(即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中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宽度的调节)在锁定装置200处于解锁位置时是可能的,并且在锁定装置200处于锁定位置时被禁止。

锁定装置200可支撑在底板60上。锁定装置200可为机械锁定装置。锁定装置200可包括手柄210、第二轴220、锁定型材230、螺钉240和两个柱塞250、260。

手柄210可包括基部部分211和抓持部分212。

基部部分211可包括孔215,该孔215在垂直于手柄210的纵向方向L3的方向上延伸穿过基部部分211。通孔215可接纳第二轴220。基部部分211还可包括第一凹部216。第一凹部216可定位在沿第二轴220的纵向方向测量的基部部分211的中部部分中。第一凹部216可从基部部分211的外表面延伸到基部部分211内部的孔215。第一凹部216可为螺钉240提供从底板60的底表面延伸到定位在轴220的基部部分211的孔215中的第二轴220的通路。第一凹部216还使得手柄210的基部部分211能够围绕第二轴220在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旋转。基部部分211还可包括偏心底表面211A。偏心表面211A可定位在第二轴220的孔215下方。基部部分211还可包括在基部部分211中的孔21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凹槽217和第二凹槽218。

抓持部分212可由从基部部分211向外延伸的纵向平坦抓持件形成。抓持部分212可由在手柄210的纵向方向L3上从基部部分211向外延伸的内部部件212A和外部部件212B形成。外部部件212B可相对于内部部件212A倾斜。

第二轴220可为圆柱形的。第二轴220可在相对于手柄210的纵向方向L3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第二轴220可包括螺纹孔225,该螺纹孔225在相对于轴220的纵向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螺纹孔225可相对于轴220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穿过轴220的中部部分。螺钉240可延伸穿过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第二支撑板80、锁定型材230,并穿过凹槽216到达第二轴220中的螺纹孔225。第二轴220因此变得固定地附接到底板60。手柄210因此变得可旋转地附接到底板60。手柄210能够相对于固定的第二轴220旋转。

锁定型材230可包括平坦的底表面和弯曲的支撑表面231。锁定型材230的底表面可抵靠支撑组件50中的第二支撑板80的上表面安置。锁定型材230的底表面可为粗糙的或者涂覆有粗糙涂层,使得锁定型材230的底表面的摩擦处于期望的水平。锁定型材230可设置有用于螺钉240的第一开口235、用于第一柱塞250的第二开口236和用于第二柱塞260的第三开口237。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还设置有用于螺钉240和两个柱塞250、260的对应开口。手柄210的基部部分211的偏心底表面211A可安置在锁定型材230的弯曲支撑表面231中。

底板60可包括用于形成第一枢轴J1的螺钉63的螺纹开口64。底板60还可包括用于将手柄210附接到底板60的螺钉240的光孔66。底板60还可包括用于柱塞250、260中的每一个的孔67、68。用于柱塞250、260的孔67、68可由与柱塞250、260的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67、68形成。柱塞250、260因此可拧入底板60中的螺纹孔67、68中,使得柱塞250、260变得由底板60支撑。柱塞250、260可设置有外螺纹以及在柱塞250、260的外端部处的弹簧加载球。弹簧加载球可克服定位在柱塞250、260内的弹簧的力被向内压入柱塞250、260。底板60还可包括在底板60的第二端部部分62中的孔69,用于调节装置100的第一轴105。底板还可包括用于马鞍椅10的气缸的长圆形开口65。

第一支撑板70中和第二支撑板80中用于将手柄210附接到底板60的螺钉240的开口以及第一支撑板70中和第二支撑板80中用于柱塞250、260的开口可具有这样的形状和尺寸,当调节马鞍椅10中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之间的间隙G1的距离时,该形状和尺寸使得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能够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底板60沿着具有在第一枢轴J1中的中心点的圆的圆周移动。在第一枢转点J1中的第一支撑板70中的开口75和第二支撑板80中的开口85可由直径基本上等于形成第一枢转点J1的螺钉63的外径的孔形成。

图6示出了马鞍椅的锁定装置的前视图。

该图示出了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第二支撑板80、将手柄210附接到底板60的螺钉240以及柱塞250、260。

图7示出了图6的横截面A-A。

该图示出了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第二支撑板80、手柄210、将手柄210附接到底板60的螺钉240以及形成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的第一枢轴J1的螺钉63。

图8示出了图6的横截面B-B。

该图示出了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第二支撑板80、手柄210以及用于将手柄210锁定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的第一柱塞250。

图9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的手柄的侧视图,并且图10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的手柄的侧视图。

这些图示出了手柄210、手柄210中的第二轴220以及第一柱塞250。手柄210围绕固定的第二轴220旋转。手柄210的基部部分211设置有适于接纳柱塞250、260的弹簧加载球251的第一凹槽217和第二凹槽218。凹槽217、218在平行于接纳第二轴220的手柄210的基部部分211中的孔215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凹槽217、218可延伸横跨手柄的基部部分211的整个宽度。基部部分211的宽度在接纳第二轴220的孔215的轴向方向上测量。柱塞250、260的弹簧加载球251在手柄210处于锁定位置时被压入第一凹槽217中,并且在手柄210处于解锁位置时被压入第二凹槽218中。凹槽217、218定位在手柄210的基部部分211的偏心底表面211A中。手柄210的基部部分211的偏心底表面211A抵靠锁定型材230的弯曲支撑表面231安置。因此,当手柄210处于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时,该偏心底表面211A将抵靠第二支撑板80向下压锁定型材230。由锁定型材230施加在第二支撑板80上的压力将相对于底板60锁定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底板60和第一支撑板70之间的摩擦以及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之间的摩擦使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相对于底板60保持静止。底板60、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可涂覆有涂层,以便将所述部件60、70、80之间的摩擦调节到期望的水平。

弹簧将以一定的弹簧力将弹簧加载球251压入相应的凹槽217、218中,从而需要更大的力来将手柄210从弹簧加载球251处于相应的凹槽217、218中的位置旋转。当柱塞250、260中的弹簧加载球251突出到任一凹槽217、218中时,使用者将从手柄获得触觉反馈。来自手柄210的触觉反馈指示已经到达手柄210的正确位置,即锁定或解锁。

该图示出了两个柱塞250、260,这是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但是可使用1、2、3、4等任意数量的柱塞。

图11示出了将在马鞍椅中使用的防尘盖,并且图12示出了防尘盖的支撑元件的横截面。

防尘盖800可用两个支撑元件810支撑在底板60上。支撑元件810中的每一个可包括螺杆820、间隔件830、第一磁性卡扣840和第二卡扣850。

螺杆820可拧入底板60的螺纹孔中。螺杆820延伸穿过间隔件830并进入第一磁性卡扣840中的螺纹孔。间隔件830和第一磁性卡扣840因此变得经由螺杆820附接到底板60。

第二卡扣850可包括卡扣部分851和两个托架852、853。通过推动向上指向的托架852、853穿过防尘盖800中的开口801、802,第二卡扣850可附接到防尘盖800。托架852、853然后抵靠防尘盖800的上表面弯曲。第二卡扣850因此变得附接到防尘盖800。

间隔件830、第一磁性卡扣840和卡扣部分851可为圆柱形的。第一磁性卡扣840的外径可对应于卡扣部分851的外径。第一磁性卡扣840可由永磁体形成。第二卡扣850可为铁磁材料。

防尘盖800因此可被推到附接到底板60的第一磁性卡扣840上,使得第二卡扣850变得与第一磁性卡扣840基本上同心。第二卡扣850通过永磁体的磁力附接到第一磁性卡扣840。防尘盖800定位在底板60上方一定距离处,使得在底板60上为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保留足够的空间。

图13示出了马鞍椅的摇摆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该图示出了摇摆支撑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该摇摆支撑装置300可连接在马鞍椅10中的支撑缸和桥支撑件50之间。摇摆支撑装置300不是在本申请中的发明的一部分,而是仅为了描述的完整性而示出。摇摆支撑装置300可用穿过摇摆支撑装置300的凸耳330中的光孔340的螺钉附接到桥支撑装置50中的底板60中的对应螺纹孔。摇摆支撑装置300的上表面320将抵靠桥支撑装置50中的底板60的下表面60A安置。马鞍椅的支撑缸700将插入摇摆支撑装置300的中部的孔310中。摇摆支撑装置300可至少包括用于调节马鞍椅10的高度的装置,例如杆件350。杆件350的内端部可搁置在气缸700的销710上。将销710向下压入气缸700中释放气缸700,使得可以调节椅100的高度。摇摆支撑装置300可附加包括用于调节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的摇摆的刚度的装置,例如旋钮360。

竖直对称平面P10可沿着支撑缸700的中心轴线通过。因此,马鞍椅10(即座位部件30、40和/或桥支撑装置50)可关于竖直对称平面P10和关于支撑缸700的中心轴线对称。

摇摆支撑装置300可与整体式座位部和分体式座位部马鞍椅结合使用。摇摆支撑装置300实际上可与由支撑缸支撑的任何种类的椅结合使用。

桥支撑装置50和摇摆支撑装置300可一起在支撑缸和马鞍椅的座位部之间形成支撑组件。摇摆支撑装置300可支撑在支撑缸700上,并且桥支撑装置50可支撑在摇摆支撑装置300上。马鞍椅10的分体式座位部20中的两个座位部件30、40可支撑在桥支撑装置50中的相应支撑板70、80上。

另一方面,桥支撑装置50可直接在支撑缸700和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之间形成支撑组件。因此,在桥支撑装置50中需要具有圆柱形部分的支撑部件,该圆柱形部分带有适于装配在支撑缸700的上端部上的套筒。所述支撑部件可为桥支撑装置50的一体部件,或者是附接到桥支撑装置200的独立部件。

桥支撑装置50可直接或间接地将马鞍椅10的座位部20连接到马鞍椅100的支撑缸700。

使用如图所示的第一枢轴J1是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80的运动被完全控制。支撑板70、80可仅围绕第一枢轴J1旋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本发明构思可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变化。

相关技术
  • 用于带有分体式座位部的马鞍椅的桥支撑装置
  • 带有座位倾斜机构的折叠式悬椅
技术分类

0612011319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