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7:49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系统需要具备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实现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进行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工序。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回路和水路回路,并设置微通道冷凝器作为冷媒回路的换热器,设置自然冷却盘管作为水路回路的换热器。

传统的冷却系统一般是将微通道冷凝器和自然冷却盘管进行叠层设置,上述两者共用风场和风量,经过上述两者的风量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外部风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两个换热器的空气压力损失,导致整体风量下降。例如,外部风以4m/s的迎面风速流经微通道冷凝器和自然冷却盘管时,微通道冷凝器的空气侧压力损失是120kPa,自然冷却盘管的空气侧压力是损失120kPa,则总的空气侧压力损失是240kPa,那么风机需要克服240kPa的空气侧压力损失来实现4m/s的迎面风速,势必要求更大的风机功率和更多的风机数量。且在上述布置中,冷媒回路的换热器和水路回路的换热器无法分开控制,控制的灵活性较差。

因此,亟需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冷媒回路的散热过程和冷却液回路的散热过程的分别控制,提升冷却系统的控制灵活性,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选择不同的冷却模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用于对待冷却设备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液回路中设置第一散热设备;

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回路进行冷却,所述冷媒回路中设置第二散热设备,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独立间隔设置;

换热设备,所述冷媒回路和所述冷却液回路分别连接于所述换热设备,所述冷媒回路于所述换热设备处与所述冷却液回路发生热量交换,所述换热设备并联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串联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

所述冷媒回路和所述冷却液回路同时运行,但第一散热设备中无冷却液时,所述冷却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所述冷媒回路不运行,所述冷却液回路运行且所述第一散热设备中有冷却液时,所述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模式;所述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同时运行,且所述第一散热设备中有冷却液时,所述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模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设备的上游设置第一风量控制格栅,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的开度能够调节,控制吹向所述第一散热设备的风量;

所述第二散热设备的上游设置第二风量控制格栅,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的开度能够调节,控制吹向所述第二散热设备的风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风机设备,所述风机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散热设备所处风道中,被配置为使外部风流经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和/或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设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所述风机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背离所述第一散热设备的一侧,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背离所述第二散热设备的一侧,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呈角度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之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设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所述风机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之间,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背离所述第二散热设备的一侧,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背离所述第一散热设备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的端部设置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的开度;

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的端部设置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的开度。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媒回路中设置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连通所述换热设备,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连通所述第二散热设备。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液回路中布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打开,所述冷却液回路中的冷却液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同时能够流经所述换热设备;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冷却液回路中的冷却液流经所述换热设备,不流经所述第一散热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采用所述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1、判断环境温度;

S2、若环境温度不大于0℃,所述冷却系统进入自然冷却模式;

S3、若环境温度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10℃,所述冷却系统进入联合制冷模式;

S4、若环境温度大于10℃,所述冷却系统进入被动冷却模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进行如下步骤:

S21、判断冷却液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

S22、若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加载需求,提升第一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

S23、若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卸载需求,降低第一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

在步骤S3中,进行如下步骤:

S31、判断冷却液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

S32、若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的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加载需求,提升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

S33、若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卸载需求,降低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

S34、调节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的运行可靠性;

在步骤S4中,进行如下步骤:

S41、判断冷却液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

S42、若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的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加载需求,提升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

S43、若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卸载需求,降低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冷媒回路以及换热设备。该冷却液回路和冷媒回路分别连接于该换热设备,并于此处发生热量交换,冷却液回路用于对待冷却设备进行冷却,冷媒回路用于对该冷却液回路进行冷却。该冷却液回路中设置第一散热设备用于实现冷却液回路自身的散热,且该第一散热设备串联于换热设备;冷媒回路中设置第二散热设备,且该第二散热设备并联于换热设备,也就是说,该冷媒回路可以通过换热设备利用冷媒回路进行冷却,也可以利用第二散热设备进行冷却。该第二散热设备与该第一散热设备独立间隔设置,以使第二散热设备与第一散热设备能够分别控制散热能力。该冷却系统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即制冷模式、自然冷却模式以及联合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该冷媒回路和该冷却液回路同时运行进行散热,但第一散热设备中无冷却液;在自然冷却模式下,该冷媒回路不运行,该冷却液回路运行且该第一散热设备中有冷却液,冷却液回路通过该第一散热设备进行散热;在联合制冷模式下,该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同时运行,且该第一散热设备中有冷却液,该冷却液回路通过第一散热设备和冷媒回路同时工作进行散热。该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冷媒回路的散热过程和冷却液回路的散热过程的分别控制,提升冷却系统的控制灵活性,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选择不同的冷却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中:

1、电池包;

100、冷却液回路;110、第一散热设备;120、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30、第一驱动组件;140、控制阀;150、供液泵;160、液箱;170、第一引压阀;

200、冷媒回路;210、第二散热设备;220、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30、第二驱动组件;240、压缩机;250、第二引压阀;260、第三引压阀;270、高压开关;280、节流阀;

300、换热设备;

400、风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100、冷媒回路200和换热设备300。该冷却液回路100用于对待冷却设备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该待冷却设备为电池包1。该冷却液回路100中设置第一散热设备110,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用于实现冷却液回路100的散热。该冷媒回路200用于对该冷却液回路100进行冷却,该冷媒回路200中设置第二散热设备210,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用于实现冷媒回路200的散热。该冷媒回路200和该冷却液回路100分别连接于该换热设备300,该冷媒回路200于该换热设备300处与该冷却液回路100发生热量交换。该换热设备300并联于该第二散热设备210,串联于该第一散热设备110,该第二散热设备210与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独立间隔设置。通过上述布置,使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能够分别控制,增加了该冷却系统的控制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设备110可以为自然冷却盘管,该第二散热设备210可以为微通道冷凝器,该换热设备300可以为蒸发器。

该冷却系统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即制冷模式、自然冷却模式以及联合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该第二散热设备210中有冷媒但该第一散热设备110中无冷却液,冷却液回路100在换热设备300处与冷媒回路200进行热交换实现散热。在自然冷却模式下,该第一散热设备110中有冷却液但该第二散热设备210中无冷媒,且冷媒回路200不工作,冷却液回路100通过第一散热设备110进行散热。在联合制冷模式下,该第一散热设备110中有冷却液且该第二散热设备210中有冷媒,该冷却液回路100通过第一散热设备110和冷媒回路200同时工作进行散热。

具体地,该冷却液回路100中布置有控制阀140。该控制阀140打开,该冷却液回路100中的冷却液能够流经该第一散热设备110,同时能够流经该换热设备300;该控制阀140关闭,该冷却液回路100中的冷却液流经该换热设备300,不流经该第一散热设备110。该控制阀140为现有技术中的二通阀,其结构和原理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再为具体地,该冷却液回路100中布置有供液泵150和液箱160。该供液泵150被配置为将液箱160中的冷却液泵至该冷却液回路100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液箱160可以选择膨胀水箱。

可选地,在供液泵150和液箱160之间布置有第一引压阀170,该第一引压阀170位置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压力表,用以指示供液泵150和液箱160之间管路的压力。

更为具体地,该冷媒回路200中设置压缩机240,该压缩机240串联于换热设备30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之间。该压缩机240的低压侧连通该换热设备300,该压缩机240的高压侧连通该第二散热设备210。该压缩机240从低压侧的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冷媒,即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高压侧的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地,在压缩机240的低压侧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二引压阀250,在压缩机240的高压侧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三引压阀260。该第二引压阀250和第三引压阀260位置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压力表,用以分别指示压缩机240的低压侧管路中和压缩机240的高压侧管路中的制冷剂气体压力。

作为优选地,在压缩机240的高压侧管路中靠近第二散热设备210的位置设置有高压开关270。在该高压开关270处可以设置报警装置,当冷媒回路200中的压力超过合理范围时,该报警装置即可发出警报,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检查。

可选地,该冷媒回路200位于第二散热设备210和换热设备300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节流阀280。该节流阀280具有节流降压、调节流量和控制过热度的功能。节流阀280通过感温包感受换热设备300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自身开度,调节进入换热设备300的冷媒的流量,使冷媒的流量与换热设备300的热负荷相匹配。当换热设备300的热负荷增加时,节流阀280的开度也增大,冷媒的流量随之增加,反之,冷媒的流量减少。

继续参照图1,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的上游设置有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该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开度能够调节,以此控制吹向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的风量,进而调节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同样地,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的上游设置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该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开度能够调节,以此控制吹向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的风量,进而调节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具体地,该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端部设置第一驱动组件130,该第一驱动组件130能够调节该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开度。同样地,该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端部设置第二驱动组件230,该第二驱动组件230能够调节该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开度。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组件130和第二驱动组件230均为执行器电机,上述两者能够分别带动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连杆机构和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连杆机构进行转动,实现其开度的调节。

再为具体地,该冷却系统还包括风机设备400。该风机设备400设置于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所处风道中,被配置为使外部风流经所述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和/或所述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以此实现第一散热设备110和/或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的提升。

更为具体地,该第一散热设备110间隔设置于该第二散热设备210,该风机设备400设置于该第二散热设备210背离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的一侧,该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设置于该第一散热设备110背离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的一侧,该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呈直角设置于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的端部和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的端部之间,如图1所示。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2,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关闭控制阀140,启动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第二散热设备210处于大风量进风模式。一部分外部风流经该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并经过第一散热设备110后再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同时另一部分外部风流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直接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大幅度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3,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关闭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关闭控制阀140,启动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第二散热设备210处于小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仅能流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直接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以此小幅度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4,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打开控制阀140,并且关闭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处于小风量进风模式。一部分外部风旁通流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直接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另一部分外部风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以此小幅度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5,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关闭,打开控制阀140,并且关闭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处于大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完全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以此大幅度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6,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关闭,打开控制阀140,并且打开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整体处于小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绕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外部风再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以此同时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7,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打开控制阀140,并且打开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整体处于大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绕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外部风再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同时外部风还能够流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并直接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以此同时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采用该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参照图8,该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判断环境温度。

一般冷却液回路100中的冷却液的初始温度接近18℃,通过判断环境温度和冷却液的初始温度之间的差值,进而确定冷却系统的模式。

步骤S2、若环境温度不大于0℃,该冷却系统进入自然冷却模式。

具体地,在步骤S2中,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21、判断冷却液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该冷却液温度为冷却液的初始实际温度,该设定温度为18℃。

步骤S22、若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为1℃或小于1℃,即冷却液温度为17℃、19℃或17℃与19℃之间的任一温度值,则加载需求,增大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开度,调节风机设备400升速,使第一散热设备110进入大风量模式,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如图5所示。

步骤S23、若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卸载需求,减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开度,调节风机设备400降速,使第一散热设备110进入小风量模式,降低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如图4所示。

步骤S3、若环境温度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10℃,该冷却系统进入联合制冷模式。

在步骤S3中,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31、判断冷却液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该冷却液温度为冷却液的初始实际温度,该设定温度为18℃。

步骤S32、若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为1℃或小于1℃,则加载需求,增大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和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开度,调节风机设备400升速,提高压缩机240的转速,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均进入大风量模式,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如图7所示。

步骤S33、若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卸载需求,减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和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开度,调节风机设备400降速,降低压缩机240的转速,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均进入小风量模式,降低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如图6所示。

步骤S34、调节冷媒回路200和冷却液回路100的运行可靠性。

在联合制冷模式下,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同时工作,其中第一散热设备110散热性能高,有利于冷却液回路100的运行,但是第二散热设备210散热性能过高,会导致压缩机240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差过小,进而导致压缩机240出现可靠性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冷媒回路200的正常运行,同时满足冷却液回路100的散热需求,在步骤S34中,具体可以进行如下调节,以保证第二散热设备210散热性能适中,且将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性能保持在高水平:提高压缩机240的转速,调节风机设备400升速,同时减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开度,增大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的开度。

步骤S4、若环境温度大于10℃,该冷却系统进入被动冷却模式。

在步骤S4中,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41、判断冷却液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该冷却液温度为冷却液的初始实际温度,该设定温度为18℃。

步骤S42、若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为1℃或小于1℃,则加载需求,增大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的开度,调节风机设备400升速,提高压缩机240的转速,第二散热设备210均进入大风量模式,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如图2所示。

步骤S43、若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冷却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1℃,则卸载需求,减小第以风量控制格栅120的开度,调节风机设备400降速,减小压缩机240的转速,第二散热设备210均进入小风量模式,降低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如图3所示。

实施例二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风机设备400的设置位置。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设备110间隔设置于该第二散热设备210,该风机设备400设置于该第一散热设备110和该第二散热设备210之间的空间的顶部。该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设置于该第一散热设备110背离该第二散热设备210的一侧,该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设置于该第二散热设备210背离该第一散热设备110的一侧。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10,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关闭控制阀140,打开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第二散热设备210处于小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流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但是部分外部风会被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旁通,以此小幅度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制冷和第二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11,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关闭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关闭控制阀140,打开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第二散热设备210处于大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全部从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进入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以此大幅度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12,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打开控制阀140,并且关闭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处于小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但是部分外部风会被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旁通,以此小幅度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

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散热设备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13,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关闭,打开控制阀140,并且关闭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自然冷却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处于大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全部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以此大幅度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

图1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小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14,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关闭,打开控制阀140,并且打开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整体处于小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绕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外部风再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以此大幅度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并小幅度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图1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和整体大风量进风模式下的示意图,参照图15,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打开且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打开,打开控制阀140,并且打开压缩机240,风机设备400启动运行。此时冷却系统处于联合制冷模式且第一散热设备110和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整体处于大风量进风模式。外部风的一部分流经第一风量控制格栅120直接吹至第一散热设备110上,外部风的另一部分流经第二风量控制格栅220直接吹至第二散热设备210上,以此大幅度提升第一散热设备110的散热能力并大幅度提升第二散热设备210的散热能力。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优化控制的冷却系统及冷却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
  • 一种具有冷却剂控制阀单元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发动机
  • 变压器冷却系统综合智能控制器及该控制器的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 更换冷却系统中冷却剂的方法、控制单元、冷却系统和包括冷却系统的电动车辆或船舶
技术分类

0612011611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