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加热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JP2004-194903A中,公开了一种对烹饪容器内的被烹饪物进行加热烹饪的加热烹饪装置。

发明内容

在饮食店中,烹饪后的烹饪物在被提供为止的期间中以保温状态而保存。一般而言,由于烹饪的温度和保温的温度不同,因此,在追加地实施烹饪的情况下,存在通过某一加热装置对烹饪完毕的烹饪物进行保温、并用其他加热装置重新实施烹饪的情况。即,烹饪物的烹饪和保温有时由单独的烹饪容器和加热装置实施。

然而,当用不同的设备实施烹饪物的烹饪和保温时,相应地产生设备成本,也产生容器的移动、更换等作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同一烹饪容器内实施烹饪物的烹饪和保温这两者的加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式,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备:加热部,其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控制装置,其对加热部进行控制,加热装置被构成为,从加热部施加至烹饪容器的热量在与烹饪容器的深度方向垂直的预定的一个方向上与一方侧相比另一方侧更多。

根据上述方式,在一个方向上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从加热部施加于烹饪容器的热量不同,因此,加热装置在一方侧对烹饪物进行保温,并在另一方侧对烹饪物进行烹饪,从而能够在同一烹饪容器内实施保温和烹饪这两者。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的本体部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以及加热部的右侧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以及加热部的仰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以及加热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装置100以及具备该加热装置100的烹饪装置101进行说明。以下,如图1等所示,设定正交三轴。将X轴方向的一方侧称为“前”,将另一方侧称为“后”,并将X轴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另外,将Y轴方向的一方侧称为“左”,将另一方侧称为“右”,并将Y轴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另外,将Z轴方向的一方侧称为“上”,将另一方侧称为“下”,并将Z轴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上下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烹饪装置101为用于烹饪食材的自动烹饪装置。具体而言,烹饪装置101被设置于例如店铺,烹饪(煮)食材(肉、鱼或者蔬菜等)而提供料理。烹饪装置101除了被用于煮之外,也可以被用于例如炒、蒸、煮或者油炸等烹饪。以下,以被烹饪物为牛肉饭等煮肉料理的情况为示例进行说明。煮肉料理是通过与将配料与酱汁煮在一起而被烹饪的。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烹饪装置101具备:作为烹饪容器的锅1,其投入有被烹饪物;加热装置100,其对锅1进行加热。

如图1至图3所示,锅1具有:本体部2,其为在上部具有开口的有底的箱状的容器;分隔板9,其将本体部2的内侧分隔为两个空间。本体部2以及分隔板9分别为金属制的。

如图3所示,本体部2具有:在从上下方向的下方观察的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四边形的底壁3;四个侧壁4L、4R、4F、4B,其从底壁3的四边形的各边向上方延伸。

底壁3被形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板状。以下,也将与底壁3垂直的方向称为锅1的深度方向。锅1以其深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而被设置于后述的加热装置100的筐体10。

在底壁3上形成有用于排出锅1的内容物的排出孔3a。排出孔3a上连接有配管P,能够经由配管P而将残存的内容物等从锅1内排出。另外,通过设置排出孔3a以及配管P,从而不用从筐体10上拆下锅1,就能够对锅1进行清洗,并将在清洗中所利用的水从锅1中排出。

如图1至图3所示,各侧壁4L、4R、4F、4B具有:倾斜部5L、5R、5F、5B,其相对于与底壁3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而倾斜;上壁部6L、6R、6F、6B,其沿着上下方向而被平行地设置。由各侧壁4L、4R、4F、4B的上壁部6L、6R、6F、6B形成大致四边形的开口。各侧壁4L、4R、4F、4B的上壁部6L、6R、6F、6B和底壁3通过各侧壁4L、4R、4F、4B的倾斜部5L、5R、5F、5B而被连接。

如图1所示,前后的侧壁4F、4B的倾斜部5F、5B以随着朝向上方而远离底壁3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倾斜。如图2所示,左右的侧壁4L、4R的倾斜部5L、5R以随着朝向上方而远离底壁3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倾斜。由此,在锅1内由倾斜部5L、5R、5F、5B包围的区域中,每单位高度的容量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小。因此,即便内容量变少,也能够将液面保持得较高,因此,容易取出内容物。

另外,后侧以及左右的侧壁4B、4L、4R的倾斜部5B、5L、5R的相对于底壁3的倾斜角是相同的。与其他三个侧壁4B、4L、4R的倾斜部5B、5L、5R相比,前侧的侧壁4F的倾斜部5F的从底壁3起始的倾斜角被形成得较小。即,与其他三个侧壁4B、4L、4R的倾斜部5B、5L、5R相比,前侧的侧壁4F的倾斜部5F相对于底壁3是平缓的。各侧壁4L、4R、4F、4B的倾斜部5L、5R、5F、5B的从底壁3起始的高度(上下方向的距离)彼此相同。

分隔板9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而被安装于本体部2的内侧。分隔板9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板状部件,并以遍及上下方向的整体的方式被设置于本体部2的内侧。通过将分隔板9安装于本体部2,从而将本体部2的内侧空间分隔为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空间(以下也称为“前侧空间FS”、“后侧空间BS”)。另外,分隔板9被设置成能够沿着前后方向在本体部2的内侧进行滑动。借此,能够调节前侧空间FS以及后侧空间BS的大小。在分隔板9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贯穿孔9a,由分隔板9分隔开的两个空间经由分隔板9的贯穿孔9a而连通。

加热装置100具有:筐体10,其形成对锅1进行收容的收容空间AS;加热部20,其对被收容于收容空间AS中的锅1进行加热;作为检测单元的温度传感器40,其对锅1的内容物(被烹饪物)的容量进行检测;控制装置50,其对加热部20进行控制。

筐体10为长方体状的箱,在筐体10的内部设置有对锅1的本体部2进行支持的底部支持壁11以及侧壁支持壁12。锅1被载置于底部支持壁11。侧壁支持壁12以从外侧包围锅1的本体部2的侧壁4L、4R、4F、4B的上壁部6L、6R、6F、6B的方式进行支持。锅1通过本体部2与底部支持壁11以及侧部支持壁12接触的方式而被定位在筐体10内。这样,在底部支持壁11以及侧部支持壁12的内侧形成有能够收容锅1的本体部2的收容空间AS。收容空间AS在筐体10的顶板开口,能够经由开口而将锅1收容于收容空间AS。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加热部20具有:底壁加热部22,其对锅1的本体部2的底壁3进行加热;侧壁加热部,其对本体部2的侧壁4L、4R、4B进行加热。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设定穿过锅1、并在锅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假想的基准面RP,从而对加热部2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锅1的分隔板9被设置于与基准面RP大致相同的位置。

底壁加热部22为通过电磁感应而加热锅1的加热线圈。底壁加热部22被埋入至筐体10的底部支持壁11。如图5所示,底壁加热部22在从下方观察的仰视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底壁加热部2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底壁3的宽度而被设置于大致全部区域中,另一方面,在前后方向上,未被设置于底壁3的前侧的一部分。底壁加热部22以遍及与基准面RP相比靠后侧的底壁3的全部区域和靠基准面RP的前侧的一部分区域的方式而被设置。若从另一观点而言,则底壁加热部22的中心C1位于与底壁3的长方形的中心C2相比在前后方向上靠后侧。这样,底壁加热部22在前后方向上偏向后侧地被配置,从而以不加热锅1的前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而对后侧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如图4所示,侧壁加热部具有:第一侧壁加热部23;第二侧壁加热部24,其被设置于与第一侧壁加热部23相比在上下方向上靠底壁侧(下方侧)。即,在上下方向上,以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式依次设置有第一侧壁加热部23、第二侧壁加热部24、底壁加热部22。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分别为通过通电而加热的电热加热器。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3从本体部2的外侧与被收容于筐体10内的锅1的本体部2接触。

如图5所示,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分别被形成为在周向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开口的大致U字状。第一侧壁加热部23具有:第一基部23a,其以遍及锅1的本体部2的后侧的侧壁4B的左右方向全部区域的方式而被设置;一对第一臂部23b、23c,其以从第一基部23a的端部起向前侧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基部23a与侧壁4B接触而对侧壁4B进行加热。第一臂部23b与侧壁4R接触,第一臂部23c与侧壁4L接触,从而分别加热侧壁4R、4L。

第二侧壁加热部24与第一侧壁加热部23相同地被形成。第二侧壁加热部24具有:第二基部24a,其以遍及锅1的本体部2的后侧的侧壁4B的左右方向全部区域的方式而被设置;一对第二臂部24b、24c,其从第二基部24a的端部起延伸。

第一侧壁加热部23的一对第一臂部23b、23c和第二侧壁加热部24的一对第二臂部24b、24c分别仅仅被设置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一部分,并未被设置于前侧的一部分。这样,侧壁加热部被设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偏向后侧,从而不对锅1的前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加热,而是对后侧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加热部23的一对第一臂部23b、23c以从第一基部23a向前侧延伸至前后方向的位置与基准面RP大致一致的位置为止的方式而被设置。同样地,第二侧壁加热部24的一对第二臂部24b、24c以从第二基部24a向前侧延伸至前后方向的位置与基准面RP大致一致的位置为止的方式而被设置。

如上所述,加热部20被设置成偏向前后方向的后侧。由此,加热部20以相对于基准面RP成为非对称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相当于与锅1的深度方向垂直的预定的一个方向。

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40以在锅1的深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被插入至锅1的后侧空间BS。温度传感器40能够在上下方向的多个部位而对锅1的内部的温度进行测定。通常,在被投入至锅1中的内容物与空气之间产生温度差。由此,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40对锅1的内部的温度进行测定,从而能够对在锅1的内部是否存在内容物进行区别。

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40对上下方向的位置(高度)不同的三个部位的温度进行测定。以下,从高度较低的一方开始依次设为“第一测定点P1”、“第二测定点P2”、以及“第三测定点P3”。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40在深度方向上高度不同的三个部位处测定温度,从而能够对锅1的内部的内容物的高度(主要是酱汁的液面)进行检测,进而对内容物的容量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小”、“中”、以及“大”这三个阶段而对锅1的内容物的容量进行检测。“小”是指,锅1的内容物的高度为温度传感器40的第一测定点P1的高度以上、且与第二测定点P2的高度相比较低的容量。“中”是指,锅1的内容物的高度为温度传感器40的第二测定点P2的高度以上、且与第三测定点P3的高度相比较低的容量。“大”是指,锅1的内容物的高度与第三测定点P3的高度相比较高的容量。锅1的内容物的高度成为温度传感器40的第一测定点P1的高度的容量相当于“第一阈值”,成为第二测定点P2的高度的容量相当于“第二阈值”,成为第三测定点P3的高度的容量相当于“第三阈值”。

控制装置50由具备CPU等运算处理装置、存储装置、网络连接装置等的计算机构成。在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有程序、应用程序等,通过CPU对其进行执行,从而执行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控制装置50的各种功能。另外,控制装置50既可以被构成为一个装置,也可以以被划分为多个装置、并由该多个装置对各控制进行分散处理的方式而被构成。

控制装置50在由作业者操作操作器(省略图示)的烹饪按钮(省略图示)时,根据由温度传感器40测定出的温度而对锅1的内容物的容器进行检测,并根据容量而针对加热部20输出控制信号(电流),从而使加热部20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由烹饪装置101实施的加热烹饪方法进行说明。

在烹饪装置101中,锅1通过分隔板9而被分隔为前侧空间FS和后侧空间BS。另外,加热部20被设置成偏向前后方向的后侧。因此,从加热部20被施加于锅1的热量与前后方向的前侧相比在后侧较多。由此,锅1的后侧空间BS作为对被烹饪物进行加热烹饪的烹饪用而使用,锅1的前侧空间FS作为烹饪后的被烹饪物的保温用而使用。

以下,具体地对加热烹饪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烹饪前的被烹饪物由作业者投入至烹饪用的锅1的后侧空间BS。在煮肉料理中,向锅1内投入酱汁和配料。被投入至锅1的后侧空间BS中的酱汁也经由分隔板9的贯穿孔9a而移动至前侧空间FS。由于配料无法穿过分隔板9的贯穿孔9a,因此,停留于后侧空间BS。换言之,分隔板9的贯穿孔9a被形成为未使配料穿过的大小。

接着,作业者对烹饪按钮进行按压。借此,由烹饪装置101自动地实施被烹饪物的烹饪。

当烹饪按钮被按压时,开始自动烹饪的烹饪开始信号被输入至控制装置50。当烹饪开始信号被输入时,控制装置50取得温度传感器40所测定的温度,并根据温度而对锅1的内容物的容量进行检测。

在温度传感器40中,在第一测定点P1处检测出内容物的存在,并在第二测定点P2以及第三测定点P3处未检测出内容物的情况下,被判定为容量是“小”。在第一测定点P1以及第二测定点P2处检测出内容物,并在第三测定点P3处未检测出内容物的情况下,被判定为容量是“中”。在第一测定点P1、第二测定点P2、以及第三测定点P3所有测定点处检测出内容物时,被判定为容量是“大”。

接着,根据被检测出的锅1的容量,从控制装置50向加热部20供给电流。在容量为“小”或者“中”的情况下,向底壁加热部22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供给预定的大小的电流,未向第一侧壁加热部23供给电流。

在锅1的容量为“大”的情况下,向底壁加热部22、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所有加热部供给预定的大小的电流。

这样,被控制成,锅1的内容量越是多(换言之,液面越是高),则越是利用位于深度方向的位置较高的位置的加热部20而加热锅1。由此,即便锅1的内容量变化,也能够自动地烹饪被烹饪物。

另外,由于加热部20被设置成偏向前后方向的后侧,因此,通过控制装置50使加热部20工作,从而与前后方向的前侧相比,从加热部20施加于锅1的热量在后侧较多。因此,相对地,后侧空间BS的温度较高,前侧空间FS的温度较低。由此,作业者通过在锅1的后侧空间BS中加热烹饪配料,并使烹饪后的配料从后侧空间BS向前侧空间FS移动,从而进行保温。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起到了以下所示的作用效果。

在加热装置100中,以从加热部20被施加于锅1的热量与前侧相比在后侧较多的方式而被构成。因此,在锅1的前侧保温被烹饪物,并在后侧烹饪被烹饪物,从而能够在同一锅1内实施保温和烹饪这两者。因此,与用不同的设备实施保温和烹饪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

另外,在加热装置100中,在同一锅1内分开了对被烹饪物进行保温的部分和对被烹饪物进行加热烹饪的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加热烹饪完毕后的被烹饪物向保温的部分进行移动。借此,不用进一步炖烹饪完毕的被烹饪物,就能够实施追加的烹饪,并能够始终以较佳的状态提供被烹饪物。

另外,在加热装置100中,加热部20被设置成偏向前后方向的后侧。因此,控制装置50仅仅通过进行是使加热部20工作还是使加热部20停止的导通-切断控制(即、开关控制),就能够以从加热部20施加至锅1的热量在后侧较多的方式而控制加热部20。这样,根据加热装置100,由于无需由控制装置50实施的复杂的控制,因此,能够对装置结构进行简化。

另外,在加热装置100中,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40对锅1内的温度进行测定,从而检测出锅1的内容量。通过控制装置50根据内容量对加热部20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根据内容量自动地对被烹饪物进行加热烹饪。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装置200进行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加热部20被配制成偏向前后方向的后侧,控制装置50被构成为,通过对加热部20进行导通-切断控制,从而使从加热部20施加于锅1的热量在前后方向的后侧多于前侧。

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加热部20并不是被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偏向的结构,以从加热部120施加于锅1的热量在前后方向的后侧的一方多于前侧的方式而由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部120。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部120具有:作为第一加热部的前侧加热部125,其对锅1的前后方向的前侧进行加热;作为第二加热部的后侧加热部121,其对锅1的后侧进行加热。具体而言,前侧加热部125和后侧加热部121以相对于基准面RP成为大致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

前侧加热部125具有:前侧底壁加热部26,其对锅1的底壁3进行加热;前侧侧壁加热部,其对锅1的侧壁4L、4R、4F(参照图1)进行加热。

前侧底壁加热部26为通过电磁感应而加热对象的加热线圈。前侧底壁加热部26以面向位于与基准面RP相比靠前侧的锅1的底壁3的前侧部分的方式而被设置于底部支持壁11(参照图1),并对锅1的底壁3的前侧部分进行加热。

前侧侧壁加热部具有: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第二前侧侧壁加热部28,其被设置于与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相比在上下方向上靠底壁3侧。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以及第二前侧侧壁加热部28分别为通过通电而加热的电热加热器。另外,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以及第二前侧侧壁加热部28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相同地被形成为U字状。

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具有:第一基部27a,其以遍及锅1的本体部2的左右方向全部区域的方式而被设置;一对第一臂部27b、27c,其以从第一基部27a的端部起向后侧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同样地,第二前侧侧壁加热部28具有:第二基部28a;一对第二臂部28b、28c,其从第二基部28a的端部起向后侧延伸。

后侧加热部121具有:后侧底壁加热部22a,其对锅1的底壁3进行加热;后侧侧壁加热部,其对锅1的侧壁4L、4R、4B进行加热。

后侧底壁加热部22a为通过电磁感应而加热对象的加热线圈。后侧底壁加热部22a以面向位于与基准面RP相比靠后侧的锅1的底壁3的后侧一半部分的方式而被设置于底部支持壁11,并对锅1的底壁3的后侧部分进行加热。

后侧侧壁加热部具有第一后侧侧壁加热部23和第二后侧侧壁加热部24。由于后侧侧壁加热部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侧壁加热部(第一侧壁加热部23、第二侧壁加热部24)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控制装置50被构成为成比例地控制向加热部120供给的电流的大小。控制装置50以例如向前侧加热部125以预定的大小而供给电流、并且将与前侧加热部125相比较大的电流供给至后侧加热部121的方式而控制加热部120。这样,以从后侧加热部121施加至锅1的热量与从前侧加热部125施加至锅1的热量相比较多的方式,由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部120的工作。

即便是以上的第二实施方式,也被构成为,从加热部120施加至锅1的热量在后侧多于前侧,因此,能够在同一锅1内实施保温和烹饪这两者。因此,与用不同的设备实施保温和烹饪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对锅1的前侧进行加热的前侧加热部125,因此,通过控制前侧加热部125所产生的热量,从而能够自由地控制保温温度。即,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保温温度和烹饪温度,因此,提高了烹饪的自由度。

接着,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底壁加热部22对相对于基准面RP的底壁3的前侧以及后侧这两者进行加热,另一方面,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并不对侧壁4L、4R的相对于基准面RP的前侧进行加热,而是仅仅对后侧进行加热。相对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底壁加热部22仅对底壁3的后侧进行加热,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对侧壁4L、4R的前侧的一部分以及后侧的全部区域进行加热。即,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也可以被构成为,一对第一臂部23b、23c以及一对第二臂部24b、24c超过基准面RP而向前侧延伸。另外,还可以构成为,第一侧壁加热部23以及第二侧壁加热部24中的一方对锅1的前侧以及后侧这两者进行加热,另一方仅对后侧进行加热。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加热部20的结构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只要构成为,加热部20被配置成偏向前后方向的后侧,从而与前侧相比在后侧将更多的热量施加于锅1,则能够采用各种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控制装置50对加热部20进行导通-切断控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由控制装置50实施的加热部20的控制并未被限定于导通-切断控制。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也可以通过成比例地对所供给的电流量进行控制的比例控制而控制加热部20。

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在前后方向的前侧和后侧相对于基准面RP成为大致对称的方式而设置有前侧加热部125和后侧加热部121,但是并未被限定于该结构。前侧加热部125和后侧加热部121也可以为配置和形状彼此不同的加热部。即便在该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50分别独立地控制前侧加热部125和后侧加热部121,也起到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前侧加热部125和后侧加热部121也可以具有共通的加热部。例如,也可以设置对锅1的底壁3的整体进行加热的共通的底壁加热部。在该情况下,前侧加热部125由前侧侧壁加热部(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第二前侧侧壁加热部28)构成,后侧加热部121由后侧侧壁加热部(第一后侧侧壁加热部23、第二后侧侧壁加热部24)构成。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加热部20、120的底壁加热部22、后侧底壁加热部22a、以及前侧底壁加热部26由通过感应加热而对锅1进行加热的加热线圈构成。第一侧壁加热部23(第一后侧侧壁加热部23)、第二侧壁加热部24(第二后侧侧壁加热部24)、第一前侧侧壁加热部27、以及第二前侧侧壁加热部28由电热加热器构成。与此相对,加热部20、120只要能够加热锅1,就能够采用任意的加热方式。例如,既可以将对底壁3进行加热的加热部设为电热加热器,也可以将对侧壁4L、4R、4F、4B进行加热的加热部设为感应式的加热线圈。另外,作为加热方式,也可以设为利用了煤气等的加热。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为温度传感器40,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检测单元也可以为例如通过温度以外的方法对内容物的液面的高度进行检测的液位计、对锅1的内容物的重量进行测定的重量计等。另外,虽然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40对锅1的内容物的温度进行测定,但是作为替代,也可以对锅1的本体部2的温度进行测定。由于锅1及其自身的温度也因内容物的有无而变化,因此,通过对锅1的温度进行测定,从而能够对内容物的容量进行检测。另外,即便在对多个部位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情况下,检测单元也未被限定于单一的温度传感器40,也可以由例如多个温度传感器构成。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结构也可以被构成为在云环境中所设置的云服务器。

另外,上述由控制装置50实施的一系列处理也可以作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的程序而被提供。

另外,用于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的程序通过能够由控制装置50读取的存储介质而被提供。另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线而被提供至控制装置50。

另外,控制装置50所执行的各种程序也可以使用在例如CD-ROM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中所存储的程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表示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是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的意思。

技术分类

061201163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