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背景技术

现有床垫包括控制器、外罩和垫体,所述外罩包括完整包裹垫体的上置绗缝层和下置绗缝层,所述垫体包括舒适层、气囊垫、气囊固定层以及支撑层,支撑层为气囊垫提供整体承托,舒适层通过自身形变来与使用者表面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所述气囊垫内包括密集排布的按摩气囊,按摩气囊顶部设有凸点,按摩气囊通过充放气实现凸点竖向高度往复调节,以此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具体地,控制器对按摩气囊内气压进行控制,当控制器向按摩气囊输送高压空气时,按摩气囊隆起并抬升凸点,凸点向上移动并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当控制器控制按摩气囊内空气外排时,按摩气囊竖向收缩并驱使凸点下落,以使凸点与使用者脱离并结束按压操作,通过对按摩气囊反复实施充气操作和排气操作实现凸点反复升降,进而营造出指压按摩的体验。

在使用过程中,凸点会随按摩气囊顶部同步运动,按摩气囊充气隆起并驱使凸点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撞击使用者,使得使用者感受到按压作用力,凸点的移动速度与使用者感受到的按压作用力呈正比,而现有控制器会因考虑到噪音问题而使用功率较小的气泵组件,导致凸点会因抬升速度缓慢而无法对使用者施加满足使用要求的按压作用力,影响使用舒适性。

此外,当按摩气囊通过放气切换至收缩状态后,按摩气囊顶壁因无法折叠而发生多重叠置的情况,处于收缩状态的按摩气囊具有较大的厚度,导致使用者因感受到异物感而影响睡眠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对按摩气囊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利用吸合力限制按摩气囊竖向形变并积蓄预紧力,使得上置磁吸件在预紧力大于吸合力时脱离下置磁吸件并驱使凸点向上弹起,进而通过增大按压作用力来提升按摩舒适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气囊垫,包括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包括底壁以及可竖向伸缩形变的顶壁,所述顶壁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凸点,所述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竖向吸合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按摩气囊充气并积蓄竖向扩张的预紧力,当预紧力克服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间吸合力时,凸点在预紧力驱使下向上弹起,通过增大凸点向上移动的速度来提升按压作用力。对按摩气囊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在向按摩气囊充气时,按摩气囊利用吸合力限制竖向形变并积蓄预紧力,所述预紧力会随着按摩气囊内气压提升而增大,使得上置磁吸件能在预紧力大于吸合力时与下置磁吸件脱离,按摩气囊通过顶壁驱使凸点向上快速弹起并增大对使用者施加的按压作用力,有效提升按摩舒适性。当按摩气囊通过充气实现由收缩状态向充气状态切换时,顶壁和底壁会因上置磁吸件与下置磁吸件间吸合力作用而保持相对位置固定,使得顶壁和底壁间会产生驱使两者竖向分离的预紧力。

作为优选,所述上置磁吸件设置在顶壁中部,所述下置磁吸件设置在底壁中部,所述上置磁吸件的底面和下置磁吸件的顶面异性相吸,以使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通过相互吸合限制顶壁向上移动并积蓄所述预紧力。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竖向吸合并确保顶壁中部和底壁中部紧密贴合,顶壁周缘具有形同的竖向形变幅度,确保凸点能在预紧力驱使下沿竖直方向升降移动,使得按摩气囊产生的竖向预紧力能有效地转化为按压作用力,提升按摩舒适性。所述上置磁吸件的底面和下置磁吸件的顶面异性相吸,确保吸合力方向与驱动凸点所需预紧力方向一致,进而提升预紧力与按压作用力间的转化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顶壁中部通过向上隆起形成凸腔,所述凸腔的外壁形成所述凸点,所述上置磁吸件通过上置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凸腔的下端口处,以使上置磁吸件和凸点同步运动。上置磁吸件位于凸点下方,既能确保吸合力和预紧力同向设置,还能通过设置上置磁吸件来增加顶壁中部的重量,进而通过提升动能来增大凸点的按压作用力。上置固定件对上置磁吸件起到定位的作用,确保下置磁吸件顶面和上置磁吸件底面能匹配吸合。

作为优选,所述凸腔通过下端口与按摩气囊通连,按摩气囊向凸腔充气并提升凸点的硬度。凸腔与按摩气囊内腔通连且具有相同的气压,凸腔接收来自按摩气囊内高压气体并增加凸点的硬度,有效提升凸点与使用者间的按压作用力传递效率,进而提升按摩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凸腔内设有填充物,所述上置固定件封堵所述凸腔的下端口并密封包裹所述填充物。利用填充物来增大凸点的硬度,有效提升凸点与使用者间的按压作用力传递效率,进而提升按摩舒适性。上置固定件既用于固定上置磁吸件,还用于封堵凸腔的下端口,防止填充物发生脱离凸腔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下置磁吸件通过下置固定件固接在底壁中部。下置固定件对下置磁吸件起到定位的作用,确保下置磁吸件顶面和上置磁吸件底面能匹配吸合。

作为优选,所述顶壁周缘设有自中向外通过水平向反复折叠形成的折环,所述按摩气囊放气时,上置磁吸件下降并与下置磁吸件吸合,以引导按摩气囊由相邻折环竖向扩展的充气状态向相邻折环竖向叠置的收缩状态复位切换。上置磁吸件可在按摩气囊放气时下降并与下置磁吸件通过竖向吸合产生吸合力,既能驱使顶壁向底壁靠拢并协助按摩气囊内空气快速外排,还确保顶壁中部始终与底壁中部保持竖向对齐,起到引导按摩气囊向收缩状态精确复位的作用,确保凸点沿预设路径竖向升降,通过精确复位来降低按摩气囊厚度,进而减小对使用者的异物感。此外,在顶壁周缘设置自中向外通过水平向反复折叠形成的折环,所述折环自上而下逐层扩径设置,使得上方的折环外缘可竖向叠置在下方的折环内缘上,按摩气囊通过充放气实现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竖向形变切换,并利用凸点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既能利用水平向设置的折环进行竖向叠置操作,通过叠置折环来减小按摩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厚度,减少按摩气囊切换至收缩状态时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还能利用折环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形变性能来对按摩气囊的形变起到引导作用,防止按摩气囊在竖向形变时发生水平偏移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折环包括沿顶壁径向交替设置的宽环和窄环,宽环的径向宽度大于窄环的径向宽度,宽环和窄环交替设置,既确保相邻宽环间通过窄环实现密封连接,确保按摩气囊内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方便进行气压调节,还通过调节相邻窄环和宽环间夹角来实现按摩气囊竖向形变切换,通过减小形变阻力来顺利输出按压作用力,又能通过设置差异化的尺寸来实现宽环和窄环交替设置并逐层增大,确保顶壁的竖向投影能完整覆盖底壁。相邻宽环和窄环间的重叠区域可在按摩气囊切换至充气状态时展开,确保按摩气囊能向上形变并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

作为优选,所述宽环的径向宽度为A,所述窄环的径向宽度为B,A≥2B,所述窄环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在相邻的宽环内。相邻窄环会分别与同一宽环的内缘和外缘固接,且A≥2B,使得相邻窄环的竖向投影互不重叠,按摩气囊切换至收缩状态时,各区域的厚度不超过四层,包括相邻的宽环、设置在相邻宽环间的窄环以及底壁,在确保按摩气囊竖向形变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叠置的层数来降低厚度,进而减小对使用者的异物感。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气囊切换至收缩状态时,所述窄环被相邻宽环竖向夹紧,所述窄环的竖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以减小按摩气囊的厚度。所述宽环和窄环均呈环形平板状,按摩气囊放气后,相邻的宽环和窄环紧密贴合,有利于气体完全外排,有效减小按摩气囊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气囊切换至充气状态时,所述窄环和宽环竖向展开,按摩气囊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以使凸点向上抬升并形成按压作用力。窄环和宽环以固接的边缘为中心实施展开,使得窄环和宽环展开并抬升凸点的高度,确保凸点通过抬升来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按摩气囊充气后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既通过减小按摩气囊顶部体积来减小水平向受力,进而减小按摩气囊顶部的水平向偏移,还能通过减小按摩气囊顶面面积来减小与使用者间的受力面积,进而提升按压力度。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垫包括内设气路管道的底座,所述按摩气囊通过设于底座顶面的通气口与所述气路管道通连,所述气路管道设有与外界控制器通连的气嘴。底座既对按摩气囊起到承托定位作用,还能利用其内的气路管道起到调节按摩气囊内气压的作用。气路管道通过气嘴与控制器连接,利用控制器对按摩气囊内气压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一体式的底置层以及盖合在底置层上的气道层,所述气道层包括密集设置的单元片以及跨接在相邻单元片间的长条段,所述单元片形成所述底壁,所述通气口上开设在所述单元片上,所述气道层周缘与所述底置层热熔粘连,以使气道层和底置层围合形成所述气路管道。气道层和底置层独立加工并通过粘连形成所述底座,气道层的周缘与底置层粘连,以在气道层底面和底置层顶面间围合形成气路管道,既方便加工,还确保气路管道的铺设满足使用要求,确保各按摩气囊均能通过通气口与设置在底座内的气路管道连通。

一种使用所述气囊垫的床垫,包括外罩和垫体,所述外罩包括完整包裹垫体的上置绗缝层和下置绗缝层,所述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气囊垫、气囊固定层以及支撑层,所述垫体周缘设有围边,所述围边的后端部内设有控制气囊垫进行充放气操作的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围边后端部内,既方便安装和维护,通过缩短与气囊垫间距离来方便铺设管路,还减小控制器运行噪音对使用者的影响,提升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突出有益效果:对按摩气囊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在向按摩气囊充气时,按摩气囊利用吸合力限制竖向形变并积蓄预紧力,所述预紧力会随着按摩气囊内气压提升而增大,使得上置磁吸件能在预紧力大于吸合力时与下置磁吸件脱离,按摩气囊通过顶壁驱使凸点向上快速弹起并增大对使用者施加的按压作用力,有效提升按摩舒适性。此外,在顶壁周缘设置自中向外通过水平向反复折叠形成的折环,所述折环自上而下逐层扩径设置,使得上方的折环外缘可竖向叠置在下方的折环内缘上,按摩气囊通过充放气实现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竖向形变切换,并利用凸点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既能利用水平向设置的折环进行竖向叠置操作,通过叠置折环来减小按摩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厚度,减少按摩气囊切换至收缩状态时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还能利用折环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形变性能来对按摩气囊的形变起到引导作用,防止按摩气囊在竖向形变时发生水平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按摩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气囊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按摩气囊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按摩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气囊垫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底座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床垫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按摩气囊,2、凸点,3、上置磁吸件,4、下置磁吸件,5、上置固定件,6、下置固定件,7、凸腔,8、宽环,9、窄环,10、通气口,11、底置层,12、气道层,13、单元片,14、长条段,15、上置绗缝层,16、下置绗缝层,17、舒适层,18、气囊垫,19、气囊固定层,20、支撑层,21、围边,2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囊垫。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气囊垫,由按摩气囊1组成,所述按摩气囊1包括底壁以及可竖向伸缩形变的顶壁,所述顶壁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凸点2,所述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竖向吸合的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按摩气囊1充气并积蓄竖向扩张的预紧力,当预紧力克服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间吸合力时,凸点2在预紧力驱使下向上弹起,通过增大凸点2向上移动的速度来提升按压作用力。对按摩气囊1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1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在向按摩气囊1充气时,按摩气囊1利用吸合力限制竖向形变并积蓄预紧力,所述预紧力会随着按摩气囊1内气压提升而增大,使得上置磁吸件3能在预紧力大于吸合力时与下置磁吸件4脱离,按摩气囊1通过顶壁驱使凸点2向上快速弹起并增大对使用者施加的按压作用力,有效提升按摩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周缘设有自中向外通过水平向反复折叠形成的折环。所述按摩气囊1通过充放气实现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切换。通过对按摩气囊1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按摩气囊1在竖向形变时具有较小的阻力,而在水平形变时具有较大的阻力,引导按摩气囊1在充气后实现竖向形变,并通过减小水平向形变来提升凸点2的按压精度,防止按摩气囊1因水平向偏移变形而发生无法正常形变切换和损坏的情况。具体地,所述折环自上而下逐层扩径设置,使得上方的折环外缘可竖向叠置在下方的折环内缘上,按摩气囊1通过充放气实现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竖向形变切换,并利用凸点2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既能利用水平向设置的折环进行竖向叠置操作,通过叠置折环来减小按摩气囊1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厚度,减少按摩气囊1切换至收缩状态时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还能利用折环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形变性能来对按摩气囊1的形变起到引导作用,防止按摩气囊1在竖向形变时发生水平偏移的情况。所述折环包括沿顶壁径向交替设置的宽环8和窄环9(如图3所示),所述窄环9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在相邻的宽环8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置磁吸件3设置在顶壁中部,所述下置磁吸件4设置在底壁中部,所述上置磁吸件3的底面和下置磁吸件4的顶面异性相吸,以使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通过相互吸合限制顶壁向上移动并积蓄所述预紧力。所述按摩气囊1处于收缩状态时(如图4所示),顶壁与底壁贴合,上置磁吸件3底面与下置磁吸件4顶面竖向吸合,所述折环处于收拢状态,所述宽环8和窄环9相互贴合,此时,按摩气囊1通过减小厚度来消除对使用者的异物感。当按摩气囊1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折环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宽环8和窄环9以连接边为中心实现展开,使得按摩气囊1获得竖向形变空间。

当按摩气囊1由收缩状态向充气状态切换时,控制器22向按摩气囊1充气,顶壁和底壁会因上置磁吸件3与下置磁吸件4间吸合力作用而保持相对位置固定,使得顶壁和底壁间会产生驱使两者竖向分离的预紧力,按摩气囊1内气压会随着充入的气量增加而提升,使得预紧力也会随之提升,当预紧力大于吸合力时,上置磁吸件3会在顶壁驱使下向上移动并与下置磁吸件4脱离,凸点2也会随着顶壁以较快的速度向上弹起,凸点2通过向上撞击使用者产生按压作用力,以营造按摩指压效果。

当按摩气囊1由充气状态向收缩状态切换时,控制器22抽取按摩气囊1内气体,顶壁下降并通过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相互吸合实现向底壁靠拢,既对折环起到引导折叠的作用,确保顶壁中部在下降过程中始终与底壁中部竖向对齐,进而确保折环由展开状态精确复位至收拢状态,防止因顶壁发生径向偏移而发生折环无法按预设方式折叠的情况,有效减小按摩气囊1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相互配合,既能利用两者间的吸合力来协助按摩气囊1积蓄预紧力,并通过增大预紧力来提升凸点2上升速度,进而提升对使用者施加的按压作用力,通过提升按压体感来确保按摩舒适性,还能利用两者间的吸合力来引导顶壁向底壁靠拢,对折环起到引导折叠的作用,按摩气囊1通过按预设折叠方式切换至收缩状态来控制厚度,进而减小按摩气囊1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提升躺卧舒适性,又确保按摩气囊1能精确引导凸点2沿竖置路径往复升降,防止凸点2因发生水平向偏移而发生预紧力无法有效转化为按压预紧力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中部通过向上隆起形成凸腔7,所述凸腔7的外壁形成所述凸点2,所述上置磁吸件3安装在所述凸腔7的下端口处,以使上置磁吸件3和凸点2同步运动。所述凸点2的顶面呈中部向上隆起的球面状,既能有效传递按压作用力,还能通过自身形变来与使用者表现匹配贴合,提升按摩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置磁吸件3通过上置固定件5安装在所述凸腔7的下端口处,所述下置磁吸件4通过下置固定件6安装在所述底壁的中部,既对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起到定位作用,确保两者竖向对齐设置,还对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起到姿态限定作用,确保上置磁吸件3的底面始终与下置磁吸件4的顶面相向设置,确保上置磁吸件3底面和下置磁吸件4顶面间产生吸合力。所述上置固定件5周缘粘连在所述凸腔7下端口的周缘处,所述下置固定件6的周缘粘连在底壁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腔7通过下端口与按摩气囊1通连,按摩气囊1向凸腔7充气并提升凸点2的硬度,所述凸腔7下端口周缘与上置固定件5间预留有缺口,方便凸腔7与按摩气囊1通连,既确保凸点2能在按摩气囊1充气时变硬,便于向使用者传递按压作用力,还确保凸点2能在按摩气囊1放气时变软,有效消除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气囊1切换至收缩状态时,所述窄环9被相邻宽环8竖向夹紧,所述窄环9的竖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以减小按摩气囊1的厚度。所述宽环8的径向宽度为A,所述窄环9的径向宽度为B,A≥2B,窄环9的径向宽度较小,既能有效衔接具有差异化直径的宽环8,还能在按摩气囊1向充气状态切换时为顶壁提供竖向形变所需增加的外露面积,确保顶壁能按预设方式进行竖向伸缩形变。宽环8径向宽度至少是窄环9径向宽度的两倍,使得位于同一宽环8内缘和外缘处的窄环9在按摩气囊1切换至收缩状态时不会发生相互叠置的情况,通过避免相邻窄环9竖向叠置来减少叠置层数,进而减小按摩气囊1的厚度。相邻宽环8间,位于上方的宽环8外缘部与位于下方的宽环8内缘部间竖向叠置,且竖向重合区域的径向宽度与两者间窄环9的径向宽度匹配,确保相邻宽环8和窄环9能平整叠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包括四组宽环8和窄环9,第一宽环8的内缘与凸点2周缘密封连接,第一宽环8的外缘与第一窄环9的外缘密封连接,第一窄环9的内缘与第二宽环8的内缘密封连接,依次类推,第四窄环9的外缘与底壁密封连接,以使底壁、凸点2以及四组宽环8和窄环9通过配合形成所述按摩气囊1。在使用时,按摩气囊1通过充气切换至充气状态,所述凸点2会因按摩气囊1竖向扩张形变而向上抬升,进而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在此过程中,相邻的宽环8和窄环9间会以连接边缘为中心实现展开并引导按摩气囊1竖向扩张;按摩气囊1通过放气切换至收缩状态,所述凸点2会因按摩气囊1竖向收缩形变而向下移动,进而撤销对使用者的按压作用力,在此过程中,相邻宽环8和窄环9会以连接边缘为中心实现竖向叠置,通过相邻宽环8和窄环9间相互贴合来减小按摩气囊1的厚度,进而减小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环的直径自上而下逐层增大,所述按摩气囊1切换至充气状态时,所述窄环9和宽环8竖向展开,按摩气囊1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以使凸点2向上抬升并形成按压作用力。具体地,第一宽环8的内缘直径小于第二宽环8的内缘直径,第一宽环8的外缘直径位于第二宽环8的内缘直径和外缘直径之间,逐级增大各宽环8的直径,既确保顶壁能完整覆盖底壁并围合形成按摩气囊1,还确保顶壁能通过竖向形变来对凸点2起到升降驱动的作用。此外,呈锥台状的按摩气囊1既具有倾斜的侧壁,能将受到的水平向外力转化为竖向作用力,有效提升按摩气囊1抗水平向形变的性能,还具有较小的顶面,通过减小顶面面积来提升按压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窄环9的内缘与下方宽环8的内缘连接并形成引导按摩气囊1竖向形变的隐藏折痕,所述窄环9的外缘与上方宽环8的外缘连接并形成引导按摩气囊1竖向形变的外露折痕。外露折痕和隐藏折痕沿顶壁自内向外交替设置且呈Z形波浪状,既确保按摩气囊1能沿竖直方向实现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切换,还能提升按摩气囊1的抗水平向形变的性能,防止按摩气囊1顶部因水平向偏移而发生无法竖向传递按压作用力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18包括内设气路管道的底座,所述按摩气囊1通过设于底座顶面的通气口10与所述气路管道通连,所述气路管道设有与外界控制器22通连的气嘴。所述气囊垫18共用底座,所述气路管道设置在底座内,所述气路管道通过气嘴和通气口10分别与控制器22和对应的按摩气囊1连接,使得控制器22能通过气路管道控制按摩气囊1内气压,进而通过驱使按摩气囊1升降来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一体式的底置层11以及盖合在底置层11上的气道层12,所述气道层12包括密集设置的单元片13以及跨接在相邻单元片13间的长条段14(如图5所示),所述单元片13形成所述底壁,所述通气口10上开设在所述单元片13上(如图6所示),所述气道层12周缘与所述底置层11热熔粘连,以使气道层12和底置层11围合形成所述气路管道。底置层11和气道层12均为一体式片状结构,气道层12包括单元片13和长条段14,所述气道层12通过单元片13和长条段14的边缘与底置层11热熔粘连,以在气道层12和底置层11之间围合形成气路管道。所述单元片13顶面形成所述底壁,所述单元片13上设有通气口10,使得气路管道通过通气口10与按摩气囊1通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18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至少一个分区,所述分区包括肩部承托区、腰部承托区、臀部承托区以及腿部承托区。所述按摩气囊1密集设置,相邻排按摩气囊1间错位设置或呈矩阵状设置,有效提升按摩气囊1的设置密度。所述气囊垫18被划分为多个分区,各分区可独立调节软硬度,使得使用者的各躯段能获得差异化的按压作用力,提升按摩舒适性。此外,所述按摩气囊1还能呈矩阵状设置,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中至少一个为磁铁,剩余的可以是能被磁铁吸附的金属件,确保上置磁吸件3和下置磁吸件4间能产生吸合力。

可以理解地,所述凸腔7内还可以设有填充物,所述上置固定件5封堵所述凸腔7的下端口并密封包裹所述填充物,利用填充物来提升凸点2的硬度,便于传递按压作用力,还能通过限制凸点2形变来减少材料变形产生的噪音,提升静音性能,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地,所述顶壁包含的宽环8和窄环9组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例如设置为两组、三组、五组等,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垫。

如图7所示的床垫,由外罩和垫体组成,所述外罩包括完整包裹垫体的上置绗缝层15和下置绗缝层16,所述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17、气囊垫18、气囊固定层19以及支撑层20,所述垫体周缘设有围边21,所述围边21的后端部内设有控制气囊垫18进行充放气操作的控制器22。围边21的后端部上设有安装腔,所述控制器22设置在安装腔内,既方便安装和维护,通过缩短与气囊垫18间距离来方便铺设管路,还减小控制器22运行噪音对使用者的影响,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18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气囊垫18铺设面积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18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既能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气囊垫18来为使用者各躯段实施差异化的按摩,还能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气囊垫18来为同一床垫上的多个使用者提供独立按摩,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置绗缝层15和下置绗缝层16通过周缘固接并完整包裹垫体,对垫体起到保护和定型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20可以为可充放气进行软硬度调节的气垫层,还可以为弹簧层、海绵层等,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技术分类

0612011651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