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洞稳定性实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隐伏土洞是覆盖型岩溶区的一种典型地质现象,由于其发育速度快、分布密,对建设工程有巨大影响。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公路不可避免地穿越大量岩溶区,而车辆周期性荷载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发育在覆盖层中的土洞顶板发生垮塌,地表下沉,进而导致结构物损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探究公路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作用机理对岩溶区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激振器满足试验荷载施加的要求,但是激振器的价格昂贵,且需要搭配多种附加仪器,为试验的前期准备加大了难度。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使用方便的实验装置来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实验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模拟主箱和行车荷载加载装置;模拟主箱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且模拟主箱的底部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洞口,容置腔内用于填充被测土体,洞口用于供用户观察土体变化;行车荷载加载装置包括转动盘、双挂极耳、施力杆和弹簧联动装置;弹簧联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施力杆上且与施力杆固定的固定环、套设于施力杆上且与施力杆滑动连接的滑动环,以及套设于施力杆上且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滑动环连接的弹簧,双挂极耳一端和转动盘铰接、另一端与滑动环铰接;施力杆远离转动盘的端部抵接于容置腔内的被测土体上;驱动转动盘转动,双挂极耳能够带动滑动环沿施力杆轴向滑动,以使弹簧做伸缩运动。上述设计得到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模拟车辆速度、车辆载重及荷载作用位置改变的因素下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使实验过程更加简便,同时提高了模拟实验的完成效率。

可选地,行车荷载加载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和摇杆,固定架架设于模拟主箱的开口处,且固定架上设有贯通孔;摇杆固定连接于转动盘背离施力杆的一面,且摇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穿过贯通孔并向外延伸。

可选地,固定架包括底座、固定杆以及连接于底座和固定杆之间的支撑杆,底座和固定杆垂直设置,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上;底座架设于模拟主箱的开口处,贯通孔设于固定杆内。

可选地,底座呈环形,行车荷载加载装置还包括定位梁,定位梁包括主体和空心圆环,主体横向设置于固定架的底座上,空心圆环固定连接于主体的一侧,且空心圆环位于主体的中间位置处,施力杆远离滑动环的一端穿过空心圆环并向外延伸。

可选地,转动盘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之间的连线位于转动盘的半径上,双挂极耳朝向转动盘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设连接件,以使双挂极耳铰接至转动盘上。

可选地,摇杆具有多个折弯部,以避免摇杆自贯通孔脱落。

可选地,固定架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的中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接触于转动盘的一端。

可选地,模拟主箱的底板为钢板,模拟主箱侧板分别为两有机玻璃和两钢板,两有机玻璃相对设置,两钢板相对设置。

可选地,施力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设有圆形铁片,圆形铁片的直径为施力杆直径的3~5倍。

可选地,模拟主箱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模拟主箱和行车荷载加载装置;模拟主箱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以便于通过上方的开口向容置腔内填入土体;且模拟主箱的底部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洞口,容置腔内用于填充被测土体,洞口用于供用户观察土体变化,同时也便于实验过程中对容置腔内土体的挖掘,以模拟自然条件下土洞的形成,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具有精确性;行车荷载加载装置包括转动盘、双挂极耳、施力杆和弹簧联动装置;弹簧联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施力杆上且与施力杆固定的固定环、套设于施力杆上且与施力杆滑动连接的滑动环,以及套设于施力杆上且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滑动环连接的弹簧;固定环能够使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施力杆上,而滑动环的设置能够带动弹簧的一端沿弹簧上下滑动,从而模拟车辆对土洞的荷载;双挂极耳一端和转动盘铰接、另一端与滑动环铰接,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双挂极耳随转动盘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动环沿弹簧的上下滑动,使该实验装置能够轻松地模拟车辆的周期性荷载;施力杆远离转动盘的端部抵接于容置腔内的被测土体上,通过施力杆距离开口水平距离的改变,能够研究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时对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具有精确性;驱动转动盘转动,双挂极耳能够带动滑动环沿施力杆轴向滑动,以使弹簧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模拟车辆的周期性荷载;同时,能够通过转动盘转动的速度快慢,间接模拟车辆速度变化时荷载对土洞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线材的弹簧,调整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的最大压缩力,间接模拟行车荷载的最大值对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上述设计得到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模拟车辆速度、车辆载重及荷载作用位置改变的因素下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使实验过程更加简便,同时提高了模拟实验的完成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主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主箱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荷载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转动盘、双极挂耳和摇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力杆和弹簧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10-模拟主箱;111-洞口;112-有机玻璃;113-钢板;114-支撑脚;120-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1-转动盘;1211-开孔;122-双挂极耳;1221-第一安装孔;123-施力杆;1231-圆形铁片;130-弹簧联动装置;131-固定环;132-滑动环;133-弹簧;140-固定架;141-底座;142-固定杆;143-支撑杆;144-加强杆;150-摇杆;160-定位梁;161-主体;162-空心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00,包括模拟主箱110和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模拟主箱110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且模拟主箱110的底部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洞口111,容置腔内用于填充被测土体,洞口111用于供用户观察土体变化;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包括转动盘121、双挂极耳122、施力杆123和弹簧联动装置130;

弹簧联动装置130包括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与施力杆123固定的固定环131、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与施力杆123滑动连接的滑动环132,以及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两端分别与固定环131和滑动环132连接的弹簧133,双挂极耳122一端和转动盘12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环132铰接;施力杆123远离转动盘的端部抵接于容置腔内的被测土体上;

驱动转动盘121转动,双挂极耳122能够带动滑动环132沿施力杆123轴向滑动,以使弹簧133做伸缩运动。

具体的,该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00包括模拟主箱110和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模拟主箱110用于容纳被测土体,并在被测土体内挖掘与资料结果相似的土洞,以模拟自然条件下土洞的形成;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架设在模拟主箱110的箱沿上,并对模拟主箱110内的被测土体形成车辆荷载的模拟,以此综合分析公路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

模拟主箱110内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填充和容纳被测土体;模拟主箱110的底部还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洞口111,通过该洞口111可以对被测土体进行挖掘,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通过该洞口111控制与观察土洞的发育过程。

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整体为钢制材料,包括转动盘121、双挂极耳122、施力杆123和弹簧联动装置130;施力杆123为一根钎杆,其中,弹簧联动装置130包括套设于施力杆123上的固定环131,固定环131的内径略大于施力杆123外径,固定环131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插设固定件,以将固定环131固定于施力杆123上;滑动环132的内径略大于施力杆123外径,且滑动环132上开设有一处螺纹孔,该螺纹孔能够与双挂极耳122连接,以使双挂极耳122与滑动环132连接成为一体结构;固定环131与滑动环132之间连接有一弹簧133,该弹簧133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弹簧133的一端与固定环131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环132连接,能够跟随滑动环132的滑动在施力杆123上进行伸缩运动。

双挂极耳122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孔,其一端与转动盘12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环132铰接,因此,当转动盘121转动时,会带动双挂极耳122转动,进而带动滑动环132沿施力杆123轴向滑动,并带动弹簧133做伸缩运动;此时,施力杆123与模拟主箱110中的被测土体相接触,便能通过弹簧133的伸缩运动来模拟行车的周期性荷载,并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改变转动盘121的转动速度间接模拟车辆速度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可以人为控制转动盘121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滑动环132带动弹簧133在施力杆123上的伸缩速率,间接的模拟不同车辆速度对隐伏土洞的影响。

第二,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改变不同线材的弹簧133来模拟不同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可以人为更改不同线材的弹簧133,调整弹簧133压缩到最低点时的最大压缩力,进而模拟施力杆123施加的行车荷载的最大值,模拟不同车辆荷载对隐伏土洞的影响。

第三,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调整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中施力杆123距离洞口111的水平距离来模拟荷载作用与不同位置时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可以人为改变施力杆123的位置,调整施力杆123距离洞口111的水平距离,进而模拟当行车荷载作用的位置不同时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

第四,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在主箱底板上布设土压力传感器,并在地表上布设位移监测器和摄像机,通过土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时土压力的变化,并结合地表位移及试验现象变化,综合分析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00,包括模拟主箱110和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模拟主箱110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以便于通过上方的开口向容置腔内填入土体;且模拟主箱110的底部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洞口111,容置腔内用于填充被测土体,洞口111用于供用户观察土体变化,同时也便于实验过程中对容置腔内土体的挖掘,以模拟自然条件下土洞的形成,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具有精确性;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包括转动盘121、双挂极耳122、施力杆123和弹簧联动装置130;弹簧联动装置130包括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与施力杆123固定的固定环131、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与施力杆123滑动连接的滑动环132,以及套设于施力杆123上且两端分别与固定环131和滑动环132连接的弹簧133;固定环131能够使弹簧133的一端固定于施力杆123上,而滑动环132的设置能够带动弹簧133的一端沿弹簧133上下滑动,从而模拟车辆对土洞的荷载;双挂极耳122一端和转动盘12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环132铰接,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双挂极耳122随转动盘121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动环132沿弹簧133的上下滑动,使该实验装置能够轻松地模拟车辆的周期性荷载;施力杆123远离转动盘的端部抵接于容置腔内的被测土体上,通过施力杆123距离开口水平距离的改变,能够研究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时对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具有精确性;驱动转动盘121转动,双挂极耳122能够带动滑动环132沿施力杆123轴向滑动,以使弹簧133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模拟车辆的周期性荷载;同时,能够通过转动盘121转动的速度快慢,间接模拟车辆速度变化时荷载对土洞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线材的弹簧133,调整弹簧133压缩到最低点时的最大压缩力,间接模拟行车荷载的最大值对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上述设计得到的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00,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模拟车辆速度、车辆载重及荷载作用位置改变的因素下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使实验过程更加简便,同时提高了模拟实验的完成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还包括固定架140和摇杆150,固定架140架设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处,且固定架140上设有贯通孔;摇杆150固定连接于转动盘121背离施力杆123的一面,且摇杆150远离转动盘121的一端穿过贯通孔并向外延伸。

具体的,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还包括固定架140和摇杆150,固定架140架设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处;模拟主箱110的开口设有一定宽度的箱沿,能够稳定地将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架设于模拟主箱110上;固定架140上设有一贯通孔,使固定架140呈空心方管;摇杆150的一端连接于转动盘121背离施力杆123的一面,摇杆150的另一端则穿过贯通孔,并向外延伸。

通过固定架140的设置,能够使整个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更加具有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更加稳定地布设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处,在实验过程中,也减少了由于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本身的不稳定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具有可靠性;通过贯通孔的设置,能够使摇杆150通过贯通孔穿设于固定架140内,并与转动盘121固定连接,使摇杆150与转动盘121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牢固。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固定架140包括底座141、固定杆142以及连接于底座141和固定杆142之间的支撑杆143,底座141和固定杆142垂直设置,支撑杆1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4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42上;底座141架设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处,贯通孔设于固定杆142内。

具体的,该固定架140具有一个底座141;底座141上垂直设置有一根固定杆142,固定杆142呈L型,其一端连接于底座141上,另一端与转动盘121接触;固定杆14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143,支撑杆1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4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42上,使支撑杆143、固定杆142和底座141分别构成了三角形结构;底座141架设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处,贯通孔设于固定杆142内,使固定杆142呈方形空管。

通过固定杆142的设置,使转动盘121更加稳定地连接于固定架140上,同时支撑杆143的设置所构成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架140的连接稳定性;贯通孔的设置使固定杆142呈方形空管,便于穿设摇杆150并与转动盘121固定连接,使摇杆150与转动盘121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牢固。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7所示,底座141呈环形,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还包括定位梁160,定位梁160包括主体161和空心圆环162,主体161横向设置于固定架140的底座141上,空心圆环162固定连接于主体161的一侧,且空心圆环162位于主体161的中间位置处,施力杆123远离滑动环132的一端穿过空心圆环162并向外延伸。

具体的,底座141呈环形,以使底座141能够更稳定地支撑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边沿,在本实施例中,底环呈矩形环;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还包括定位梁160,定位梁160具有主体161和空心圆环162;主体161的长度略长于固定架140的底座141的宽度,且主体161为一根方形钢管;在主体161的中心位置焊接有内径略大于钎杆外径的空心圆环162;施力杆123远离滑动环132的一端能够穿设于该空心圆环162内。

通过这样的设置,底座141的环形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的稳定性,也使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更加稳定地布设于模拟主箱110的开口边沿,提高了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00的整体稳定性;定位梁160的设置能够使施力杆123穿设于空心圆环162,起到限位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施力杆123的位置移动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具有可靠性。

示例的,如图6所示,转动盘12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1211,多个开孔1211之间的连线位于转动盘121的半径上,双挂极耳朝向转动盘121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1221,用于穿设连接件,以使双挂极耳铰接至转动盘121上。

具体的,转动盘121上设有多个开孔1211,多个开孔1211均匀布设于转动盘121的同一半径所在的连线上;双挂极耳朝向转动盘121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1221,通过该安装孔与开孔1211能够使双挂极耳铰接于转动盘121上。

通过转动盘121上开孔1211的设置,能够使双挂极耳与转动盘121连接成为一体结构,提高了各部件之间的联动性与连接稳定性,同时也使该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通过多个开孔1211的设置,能够更好地配合实验过程中不同弹簧133的长度,结合不同的弹簧133长度可以改变双挂极耳连接于转动盘121的位置,提高了实验过程的灵活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示例的,如图5所示,摇杆150具有多个折弯部,以避免摇杆150自贯通孔脱落。

具体的,摇杆150具有多个折弯部;在本实施例中,摇杆150具有两处呈L型的折弯。通过摇杆150的折弯设置,能够避免摇杆150从贯通孔中脱落,提高了摇杆15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折弯处更便于实验操作人员手握摇杆150,使操作过程更加简便。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固定架140还包括加强杆144,加强杆1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42的中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42接触于转动盘121的一端。

具体的,固定架140还包括一根加强杆144,加强杆1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42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42与转动盘121相接触的一端,以构成三角形结构。通过加强杆144的设置,能够使固定架140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示例的,如图3所示,模拟主箱110的底板为钢板113,模拟主箱110侧板分别为两有机玻璃112和两钢板113,两有机玻璃112相对设置,两钢板113相对设置。

具体的,模拟主箱110的底板为钢板113,且具有四个侧板;其中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为透明有机玻璃112,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为钢板113。通过将模拟主箱110的底板和两侧板设置为钢板113,提高了该模拟主箱110容纳土体的承载力,使该模拟主箱110在承载土体时更加牢固、可靠;其中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为透明有机玻璃112,以保证填土与模拟实验时的可视化,更便于实验操作人员观察土体的变化。

示例的,如图5和图8所示,施力杆123远离转动盘121的一端设有圆形铁片1231,圆形铁片1231的直径为施力杆123直径的3~5倍。

具体的,施力杆123远离转动盘121的一端焊接有一块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形铁片1231,该圆形铁片1231的直径为施力杆123直径的3倍至5倍,例如4倍。通过圆形铁片1231的设置,能够确保施力杆123在朝向被测土体施加外力时有一定的接触面积,以避免施力位置出现明显的下陷,提高了实验过程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模拟主箱110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114。

具体的,模拟主箱110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114,支撑脚114的设置起到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洞口111观察土洞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对支撑脚114的长度不做限制,可以结合实际操作灵活选择支撑脚114的长度,只要能够便于实验操作人员观察土洞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研究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影响的实验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在模拟主箱110的底板上布设土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实验过程中岩溶开口附近的土压力变化;在模拟主箱110的洞口111上方铺设一块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形泡沫板,大小以能够完全盖住洞口111为宜,以防止填充土体的过程时土体从洞口111处掉落。

填充土体后,在洞口111的下方布设摄像机,同时在模拟主箱110上方架设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并在地表上布设位移检测计。

根据实验准备阶段所收集的资料,对模拟主箱110底部的泡沫板及土体进行挖掘,直至挖掘至土洞与收集的资料结果相似,以模拟前期自然条件下土洞的形成。

实验过程中能够通过改变转动盘121的转动速度间接模拟车辆速度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可以人为控制转动盘121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滑动环132带动弹簧133在施力杆123上的伸缩速率,间接的模拟不同车辆速度对隐伏土洞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能够通过改变不同线材的弹簧133来模拟不同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可以人为更改不同线材的弹簧133,调整弹簧133压缩到最低点时的最大压缩力,进而模拟施力杆123施加的行车荷载的最大值,模拟不同车辆荷载对隐伏土洞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整行车荷载加载装置120中施力杆123距离洞口111的水平距离来模拟荷载作用与不同位置时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可以人为改变施力杆123的位置,调整施力杆123距离洞口111的水平距离,进而模拟当行车荷载作用的位置不同时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控制变量法对以上因素进行组合试验,并结合土压力、地表位移以及实验现象的变化,综合分析行车荷载对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实验结束后,挖除土体,拆除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研究铁路路基隐伏土洞动力稳定性的三维实验装置
  • 研究外部荷载对盾构隧道土拱效应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