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MN、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5:20


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MN、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MN、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频谱持续向更高频段演进,以及4G的频谱逐步重耕,多频段重叠部署将是未来移动网络(例如5G-Advanced/6G)的常见部署方式。多空口多连接技术是面向多频段重叠部署场景提升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候选技术。多空口多连接技术的实现对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还没有上行多于双发能力的终端,并且,终端下行数据的A/N反馈受到上行发射能力的限制,因此,基于现有技术无法直接实现多空口多连接,并且也无法实现多频段重叠部署场景下的灵活组网和容量持续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MN、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侧,包括:网络主节点MN接收终端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所述MN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时,根据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和所述终端的测量信息确定网络辅节点SN和上行多连接方式;所述MN向所述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和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并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用以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所述MN根据所述节点间调度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完成配置后发送的反馈信息;在所述MN接收到所述反馈消息后,网络侧对所述终端进行多连接传输调度。

可选地,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和所述终端的测量信息确定上行多连接方式包括:所述MN判断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是否包含有所述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是,则所述MN确定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如果否,则所述MN确定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包括: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MN确定采用静态方式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所述SN的上行调度时刻;其中,所述SN根据所述上行调度时刻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所述MN确定采用半静态方式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调度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配置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周期、持续时长和起始时刻;所述SN根据所述调度配置信息在对应时刻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所述SN在调度所述终端前与其他SN协调调度时刻。

可选地,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当所述MN或所述SN为转发节点时,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对应的目标节点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给目标节点。

可选地,所述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包括:如果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所述MN,则所述MN确定所述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所述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所述M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在所述SN之间不进行信令交互。

可选地,所述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包括:如果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所述SN,则所述SN确定所述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所述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所述MN或其他S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所述SN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由所述SN将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反馈给所述MN。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指示、所述SN的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所述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转发节点指示。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RRC信令开启多连接功能并进行上行多连接参数的配置;所述终端在配置完成后,通过第二RRC信令向所述MN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包括:所述终端向MN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所述终端接收所述MN根据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发送的配置信息,在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完成多连接配置后向所述MN发送反馈信息;所述终端根据网络侧调度和多连接配置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可选地,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

可选地,所述终端向MN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如果所述终端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上报的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包含有所述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所述终端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上报的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不包含有所述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指示、所述SN的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所述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转发节点指示。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RRC信令开启多连接功能并进行上行多连接参数的配置;所述终端在配置完成后,通过第二RRC信令向所述MN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可选地,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所述终端根据网络侧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及DCI调度信息,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机制以TDM方式依次分别向多个所述SN发送上行数据或A/N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将一套发射机固定在所述MN的工作频段,控制另一套发射机在多个辅节点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或者,控制终端的两套发射机在所述MN和多个所述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

可选地,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终端根据网络侧的调度向转发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或对于目标节点的A/N反馈信息;其中,所述转发节点将相应数据或A/N反馈转发给对应的目标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主节点MN,包括:能力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时,根据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和所述终端的测量信息确定网络辅节点SN和上行多连接方式;调度协调模块,用于向所述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和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并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用以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配置下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间调度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完成配置后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在所述反馈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消息后,网络侧对所述终端进行多连接传输调度。

可选地,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

可选地,所述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是否包含有所述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是,则确定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如果否,则确定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调度协调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确定采用静态方式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所述SN的上行调度时刻;其中,所述SN根据所述上行调度时刻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确定采用半静态方式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调度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配置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周期、持续时长和起始时刻;所述SN根据所述调度配置信息在对应时刻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当所述MN或所述SN为转发节点时,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对应的目标节点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给目标节点。

可选地,所述调度协调模块,用于如果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所述MN,则确定所述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所述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所述M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在所述SN之间不进行信令交互。

可选地,所述调度协调模块,用于如果与所述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所述SN,则确定所述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所述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所述MN或其他S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所述SN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由所述SN将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反馈给所述MN。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指示、所述SN的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所述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转发节点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MN,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能力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向MN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N根据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发送的配置信息;连接配置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完成多连接配置后向所述MN发送反馈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网络侧调度和多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多连接数据接收和发送。

可选地,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

可选地,所述能力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如果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上报的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包含有所述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上报的所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不包含有所述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指示、所述SN的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所述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所述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转发节点指示。

可选地,所述连接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RRC信令开启多连接功能并进行上行多连接参数的配置;在配置完成后,通过第二RRC信令向所述MN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根据网络侧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及DCI调度信息,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机制以TDM方式依次分别向多个所述SN发送上行数据或A/N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一套发射机固定在所述MN的工作频段,控制另一套发射机在多个辅节点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或者,控制终端的两套发射机在所述MN和多个所述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根据网络侧的调度向转发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或对于目标节点的A/N反馈信息;其中,所述转发节点将相应数据或A/N反馈转发给对应的目标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辅节点SN、如上所述的MN以及如上所述的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MN、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提出了基于终端现有的上行双发能力实现多空口多连接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多频段重叠部署场景下的多空口多连接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系统容量,实现频谱资源的利用灵活和更加灵活的组网部署,满足用户的高业务量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1B为多频段重叠部署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多连接调度协调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多连接调度协调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根据本公开的MN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8B为根据本公开的MN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9A为根据本公开的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9B为根据本公开的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其他特殊的含义。

随着5G技术的发展,5G的频谱持续向更高频段(例如为100GHz频段等)演进,在另一方面,4G的频谱也会随着5G网络的不断规模部署,逐步开始重耕,因此,未来多频段重叠部署将是未来移动网络(如5G-Advanced/6G)的常见部署方式。

如图1A所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配置多个SN(Secondary Node,辅节点),SN和MN(Master Node,主节点)之间有接口,SN之间无接口,MN负责无线资源的协调与交互。如图1B所示,SN级联(或SN配置多个辅小区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多个小覆盖SN与一个大覆盖SN(辅控制节点SCN,Secondary Control Node)间有接口,与MN间无接口,辅控制节点负责多个SN的无线资源协调与交互。

AR/X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业务需求,为了满足用户的持续高速率需求,可以为UE配置多个辅节点,通过多连接方式保证用户业务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未来高频段的部署,高频小区的半径不断缩小,如果仅支持双连接,对于移动状态的UE,会频繁发生SN的改变,仅依靠低频MN可能无法保证高速率业务的连续性,还需要额外配置中低频SN保证业务速率,通过多连接方式来保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多空口多连接(Multi Radio-MultiConnectivity,MR-MC)混合组网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空口多连接技术的实现对终端的收发能力,特别是上行发送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终端上行仅支持双发能力,没有终端的上行支持多发能力(大于两套发射机),直接通过扩展终端上行发送能力来实现多空口多连接技术是比较困难的。

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提出了在不增加终端现有上行双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多空口多连接的技术方案,从而满足用户的高业务量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能够实现系统容量的提升和频谱资源的灵活利用,实现更加灵活的组网部署。

图2为根据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步骤201,网络主节点MN接收终端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配置有两套发射机。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等中的至少一种,相关能力参数包括转换时间和下行中断位置等;或者,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如果终端未上报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相关能力参数,则表示终端不支持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

步骤202,MN在确定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时,根据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和终端的测量信息确定网络辅节点SN和上行多连接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MN根据业务需求以及终端能力判断是否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MN可以从后台系统中获取此终端的业务(例如视频下载业务等)需求,基于预设的设置信息确定此业务需要开启多连接功能,并且,判断终端发送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是否携带有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等信息,如果有,则判断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

如果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则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和终端支持的多连接频段组合确定合适的SN和采用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并触发多连接调度协调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法,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和终端支持的多连接频段组合确定合适的SN。

MN判断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是否包含有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是,则MN确定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如果否,则MN确定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

对于支持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机制的终端,网络可以配置终端利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机制,通过TDM方式向发送多个SN的上行数据和A/N反馈。例如,将终端的一套发射机固定在MN的工作频段,另一套发射机根据网络侧的配置和调度信息在多个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或者,终端的两套发射机根据网络侧的配置和调度信息在MN和多个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

对于不支持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终端,网络侧可以配置终端利用节点间的转发机制实现上行多连接发送。例如,终端可以根据网络侧的配置和调度信息将多个SN的上行数据和A/N反馈信息发送给转发节点(一个SN或MN),由转发节点将相应的上行数据和A/N反馈转发至对应的SN。

步骤203,MN向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和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并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用以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终端的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MN确定采用静态方式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SN的上行调度时刻,SN根据上行调度时刻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MN确定采用半静态方式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调度配置信息,调度配置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周期、持续时长和起始时刻等中的至少一种。SN根据调度配置信息在对应时刻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SN在调度终端前与其他SN协调调度时刻。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当MN或SN为转发节点时,转发节点根据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对应的目标节点信息,将上行数据转发给目标节点。

例如,MN向相应的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指示需要为终端开启的多连接方式,多连接方式为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或基于节点转发的方式,并转发终端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通过节点指间交互协调,根据上行多连接的方式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终端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包括上行可用时隙配置或转发节点指示、上行功控相关参数、无线资源配置等。

对于基于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节点间调度协调可以采用静态方式,即通过预先配置和协商的方式确定各SN的固定的上行调度时刻,SN根据上行调度时刻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静态方式是指通过预先配置和协商,确定固定的上行调度时刻,不支持动态调整;如果需要改变,则需要节点间重新协商。

可以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各SN的上行调度周期、持续时长和起始时刻等,SN根据半静态调度的配置信息在对应时刻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也可以采用动态协调方式,SN在调度终端前,与其他SN协调调度时刻,避免上行传输冲突。半静态方式是指通过上行调度周期、时长和起始时刻等信息确定调度时刻,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固定,不需要每次调度前协商;可以通过修改上行调度周期、持续时长和起始时刻等信息,改变具体的调度时刻,但参数的改变也需要基站间协商。

节点间调度协调可以由MN确定,并发送给各SN;或由SN间交互协调,并将协调后的调度信息反馈给MN。对于基于节点间转发的多连接方式,转发节点可以固定为MN或某个SN,也可以基于调度信息动态指示终端在某个SN的上行链路发送上行数据。转发节点根据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对应的目标节点id,将上行数据转发给目标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MN,则MN确定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M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在SN之间不进行信令交互。

如果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SN,则SN确定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MN或其他S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SN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由SN将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反馈给MN。

步骤204,MN根据节点间调度信息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终端基于配置信息完成配置后发送的反馈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间调度信息包括上行可用时隙配置或转发节点指示、上行功控相关参数、无线资源配置等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RC信令等,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指示、SN的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等。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等;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转发节点指示等。

例如,MN根据节点间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向终端发送第一RRC信令,为终端配置多个SN,指示终端开启多连接模式。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的指示(例如,采用发射机动态转换或采用节点间转发方式,如果采用发射机动态转换方式,则需要指示各辅节点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如果采用节点间转发方式,则需要指示转发节点)、辅节点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等。

终端根据第一RRC信令开启多连接功能并进行上行多连接参数的配置;终端在配置完成后,通过第二RRC信令向MN发送反馈信息。例如,终端根据网络侧指示开启多连接功能,配置多连接相关参数,并向MN反馈第二RRC信令指示已完成多连接相关配置。

步骤205,在MN接收到反馈消息后,网络侧对终端进行多连接传输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侧根据终端反馈信息,开始多连接传输调度。终端根据基站调度信息开始下行数据多连接接收。如果网络指示终端上行采用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方式,则终端根据网络侧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及DCI调度信息,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机制以TDM方式依次分别向多个辅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或A/N反馈信息。

如果网络侧指示终端上行采用节点转发的方式,则终端根据网络侧的调度,向转发节点(MN或某个SN)发送上行数据和多个辅节点的A/N反馈信息。转发节点将相应数据或A/N反馈转发给对应的节点。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终端通过RRC专用信令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支持的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支持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等,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如转换时间和下行中断位置等。

步骤302,MN根据业务需求及UE能力判断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触发多连接调度协调过程。MN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和终端支持的多连接频段组合确定合适的SN1和SN2,并确定采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多连接方式。

步骤303,MN向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指示需要为终端开启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多连接模式,并转发终端发送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进行节点间的交互协调,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终端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包括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上行功控相关参数、无线资源配置等。

步骤304,MN根据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向终端发送RRC专用信令,为UE配置多个SN,指示终端开启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多连接模式,并指示各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SN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等。

步骤305,终端根据网络侧指示开启基于发射机动态转换的多连接功能,配置多连接相关参数,并向MN反馈RRC信令指示已完成多连接相关配置。

步骤306,网络侧根据UE反馈信息,开始多连接传输调度;UE根据基站调度信息开始下行数据多连接接收,上行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根据基站调度信息和配置的各SN的上行可用时隙,以TDM方式分别向不同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和A/N反馈。

例如,假设MN工作频段为F1,SN1工作频段为F2,SN2工作频段为F3,终端的上行发射机1可固定在MN工作频段F1,发射机2在SN1工作频段F2和SN2工作频段F3间动态转换;也可以控制两套发射机分别在频段F1、F2和F3间动态转换。两套发射机如何转换可用取决于UE实现或基于网络侧配置。

在T1时刻,UE分别收到了MN、SN1和SN2的下行数据;根据基站调度和上行可用时隙配置,在T2时刻用发射机1向MN发送MN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用发射机2向SN1发送SN1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在T3时刻将发射机转换到SN2工作频段F3,向SN2发送SN2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401,终端通过RRC专用信令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支持的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但不包括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能力参数)。

步骤402,MN根据业务需求及终端能力判断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触发多连接调度协调过程。MN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和终端支持的多连接频段组合确定合适的SN1和SN2,并确定采用基于节点转发的多连接方式。

步骤403,MN向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指示,指示需要为终端开启基于节点转发的多连接模式,并转发终端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节点间交互协调,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终端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包括转发节点、上行功控相关参数、无线资源配置等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404,MN根据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向终端发送RRC信令,为终端配置多个SN,指示终端开启基于节点转发的多连接模式,并指示转发节点、各辅节点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等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405,终端根据网络侧指示开启基于节点转发的多连接功能,配置多连接相关参数,并向MN反馈RRC信令指示已完成多连接相关配置。

步骤406,网络侧根据终端反馈信息,开始多连接传输调度;终端根据基站调度信息开始下行数据多连接接收,上行根据网络指示将各SN的上行数据和A/N反馈发送至转发节点,由转发节点向目标节点转发上行数据和A/N反馈。转发节点可以根据网络侧RRC指示固定为MN或某个SN,或基于DCI调度动态指示。

例如,假设转发节点为SN1。在T1时刻,终端分别收到了MN、SN1和SN2的下行数据;根据基站调度,终端在T2时刻向MN发送MN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向SN1发送SN1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同时向SN1发送SN2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并表示目标节点为SN2。SN1收到UE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向SN2转发SN2相关上行数据(也可包含A/N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间多连接调度协调由MN做决策,包括确定各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等。SN可以根据自身负载情况选择接收或拒绝M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或指示新的调度配置;SN间不需要信令交互,由MN统一协调配置。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多连接调度协调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

步骤501,MN分别向SN1和SN2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Xn信令),指示为终端开启的多连接模式(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或基于节点转发模式),并转发终端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对于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发的方式,同时指示由MN确定的辅节点调度信息(即调度时刻配置)。对于基于节点转发的方式,同时指示该辅节点是否为转发节点。

步骤502,SN根据MN指示的多连接调度信息和UE多连接能力信息(Xn信令),判断是否接受多连接触发,如果接受,则确定终端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包括上行可用时隙配置、无线资源配置等,并向MN反馈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包含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如果不接受,则向MN反馈多连接触发拒绝消息,并可选指示拒绝原因。

SN也可以在向MN发送的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中,指示SN建议的新的调度信息或是否接受作为转发节点(例如,可以接受触发多连接,但拒绝作为转发节点)。MN根据SN1和SN2的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向终端发送RRC消息,指示终端启动多连接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间多连接调度协调由SN协调决策,包括确定各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等。SN可以根据自身负载情况选择接收或拒绝MN或S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或指示新的调度配置。SN间需要信令交互,协调统一后由SN将配置信息反馈给MN。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多连接调度协调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

步骤601,MN向SN1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Xn信令),指示为终端开启的多连接模式(多连接模式为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或基于节点转发),并转发终端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对于基于上行发射机动态转发的方式,同时指示需要SN间协调调度信息(调度时刻配置);对于基于节点转发的方式,同时指示是否由SN做转发节点。

步骤602,SN1据MN指示的多连接模式和终端多连接能力信息,判断是否接受多连接触发,并确定辅节点调度信息或转发节点。如果接受,则向SN2转发MN发送的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消息。

对于基于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方式,同时指示由SN1确定的各辅节点调度信息(即调度时刻配置);对于基于节点转发的方式,同时指示是否需要SN2作为转发节点。如果拒绝,则向MN反馈拒绝触发多连接模式,并可选地指示拒绝原因为SN1拒绝。

步骤603,SN2根据SN1指示的多连接调度信息和终端多连接能力信息,判断是否接受多连接触发。如果接受,则确定终端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包括上行可用时隙配置、无线资源配置等参数,并向SN1反馈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包含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

如果不接受,则向SN1反馈多连接触发拒绝消息,并可选指示拒绝原因。SN2也可以在向SN1发送的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中,指示其建议的新的调度信息或是否接受作为转发节点(例如,可以接受触发多连接,但拒绝作为转发节点)。

步骤604,SN1根据SN2反馈的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确定最终的各SN的调度信息或是否接受作为转发节点,终端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包括上行可用时隙配置、无线资源配置等参数,并向MN反馈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包含以上的信息。

如果SN2不接受触发多连接,则向MN反馈多连接触发拒绝消息,并可选指示拒绝原因为SN2拒绝。SN1也可以在向MN发送的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中,指示接受多连接触发,但拒绝作为转发节点。MN根据SN1发送的多连接触发确认消息,向终端发送RRC消息,指示启动多连接功能。

为了更好利用多频段频谱资源,提升系统容量,满足新兴业务需求,实现灵活组网,多空口多连接技术将是未来5G-Advanced系统的关键候选技术。然而,多空口多连接技术的实现对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产业发展角度,在短期内实现上行多于双发能力的终端有较大的难度;终端的下行接收能力虽然不是瓶颈问题,但对于下行数据的A/N反馈仍然受到上行发射能力的限制,因此,基于现有的技术无法直接实现多空口多连接,并且提高终端上行发射能力来实现多空口多连接将会增大终端的复杂度和成本。

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提出了基于终端现有上行双发能力实现多空口多连接的技术方案,通过网络节点间的信令交互,协同调度信息,终端下行可以支持多连接接收,而终端上行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或节点转发的方式发送上行数据和A/N反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多频段重叠部署场景下的多空口多连接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系统容量,实现频谱资源的利用灵活和更加灵活的组网部署。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终端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

步骤701,终端向MN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等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包括多连接频段组合列表等。

如果终端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包含有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终端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不包含有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

步骤702,终端接收MN根据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发送的配置信息,在基于配置信息完成多连接配置后向MN发送反馈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RC信令;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包括开启多连接功能指示、上行多连接方式指示、SN的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上行功控参数等中的至少一种。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SN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信息;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第一RRC信令携带的信息还包括转发节点指示等。

终端根据第一RRC信令开启多连接功能并进行上行多连接参数的配置。终端在配置完成后,通过第二RRC信令向MN发送反馈信息。

步骤703,终端根据网络侧调度和多连接配置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终端根据网络侧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及DCI调度信息,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机制以TDM方式依次分别向多个SN发送上行数据或A/N反馈信息。

例如,终端将一套发射机固定在MN的工作频段,控制另一套发射机在多个辅节点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或者,控制终端的两套发射机在MN和多个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终端根据网络侧的调度向转发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或对于目标节点的A/N反馈信息;其中,转发节点将相应数据或A/N反馈转发给对应的目标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主节点MN 70,包括能力参数接收模块71、连接方式确定模块72、调度协调模块73、配置下发模块74和反馈接收模块75。能力参数接收模块71接收终端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连接方式确定模块72在确定需要为终端开启多连接功能时,根据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和终端的测量信息确定网络辅节点SN和上行多连接方式。

调度协调模块73向SN发送多连接调度协调触发指示和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并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用以确定节点间调度信息和终端的多连接相关配置参数。配置下发模块74根据节点间调度信息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反馈接收模块75接收终端基于配置信息完成配置后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在反馈接收模块75接收到反馈消息后,网络侧对终端进行多连接传输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方式确定模块72判断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是否包含有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是,则连接方式确定模块72确定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如果否,则连接方式确定模块72确定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调度协调模块73确定采用静态方式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SN的上行调度时刻;其中,SN根据上行调度时刻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则调度协调模块73确定采用半静态方式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确定调度配置信息;其中,调度配置信息包括:上行调度周期、持续时长和起始时刻。SN根据调度配置信息在对应时刻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当MN或SN为转发节点时,转发节点根据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对应的目标节点信息,将上行数据转发给目标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MN,则调度协调模块73确定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M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在SN之间不进行信令交互。

如果与SN进行节点间调度协商的决策节点为SN,则调度协调模块73确定SN的调度时刻配置或确定转发节点;其中,SN根据自身负载情况接收或拒绝MN或其他SN发起的多连接调度协调信息,或者指示新的调度配置;SN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由SN将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反馈给MN。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B为根据本公开的MN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如图8B所示,该装置可包括存储器81、处理器82、通信接口83以及总线84。存储器8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82耦合到存储器81,处理器8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81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上述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

存储器81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存储器81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81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8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90,包括:能力参数发送模块91、配置信息接收模块92、连接配置模块93和数据处理模块94。能力参数发送模块91向MN上报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配置信息接收模块92接收MN根据节点间调度协调信息发送的配置信息。连接配置模块93在基于配置信息完成多连接配置后向MN发送反馈信息。数据处理模块94根据网络侧调度和多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多连接数据接收和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能力参数发送模块91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包含有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如果确定自身支持的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节点转发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能力参数发送模块91上报的多连接相关能力参数中不包含有上行发射机动态转换的频段组合和相关能力参数。

连接配置模块93根据第一RRC信令开启多连接功能并进行上行多连接参数的配置。在配置完成后,连接配置模块93通过第二RRC信令向MN发送反馈信息。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数据处理模块94根据网络侧的上行可用时隙配置及DCI调度信息,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的机制以TDM方式依次分别向多个SN发送上行数据或A/N反馈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94将一套发射机固定在MN的工作频段,控制另一套发射机在多个辅节点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或者,控制终端的两套发射机在MN和多个SN的工作频段间动态转换。

如果上行多连接方式为基于终端发射机动态转换的上行多连接方式,则数据处理模块94根据网络侧的调度向转发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或对于目标节点的A/N反馈信息;其中,转发节点将相应数据或A/N反馈转发给对应的目标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9B为根据本公开的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如图9B所示,该装置可包括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通信接口1003以及总线1004。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1002耦合到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1001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上述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

存储器1001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存储器1001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1001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100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SN、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MN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中的多空口连接的通信方法、MN、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提出了基于终端现有的上行双发能力实现多空口多连接的技术方案,通过网络节点间的信令交互进行协同调度信息,终端下行可以支持多连接接收并且终端上行能够通过发射机动态转换或节点转发的方式发送上行数据和A/N反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多频段重叠部署场景下的多空口多连接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系统容量,实现频谱资源的利用灵活和更加灵活的组网部署,满足用户的高业务量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公开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公开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一种移动终端的基站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通信建立方法、通信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一种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数据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电子终端的通信连接方法与装置及电子终端、存储介质
  • 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通信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08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