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送风管道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会与其他因素融合产生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影响送风管的安全质量,如金属氧化/电化学腐蚀等,还会引起管道内发霉,从而影响送风质量。尤其在汽车这种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对于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汽车送风管道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凝露性能。

目前,送风管道安装到汽车之前,需要通过检测设备检测送风管道的性能,当送风管道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汽车的装配。

然而,现有的检测设备只能针对送风管的严密性进行检测,检测性能单一,无法检测送风管道的抗凝露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可以方便检测送风管道的抗凝露性能,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

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密封隔离;

被测风管,被测风管位于第二腔体内;

辅助管,辅助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段、中间段以及出风段,进风段和出风段均位于第一腔体内,中间段位于第二腔体内,且中间段与被测风管连通;

送风机,送风机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送风机与进风段上的进风口连通;

至少一个温湿度调节件,温湿度调节件设置在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用于调节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的温度,以使得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存在温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采样件和控制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温湿度调节件;第一采样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用于采集第一腔体内的温湿度,并将采集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设置在箱体上,且控制器与温湿度调节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采样件包括第一罩体、第一抽风机、第一导管以及第一温湿度传感器;

第一抽风机设置在第一罩体内,第一罩体朝向送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气流孔,另一侧与第一导管连通,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导管远离第一罩体的一端,且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采样件,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温湿度调节件;

第二采样件设置在第二腔体,第二采样件用于采集第二腔体内的温湿度,并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采样件包括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第二抽风机、第三抽风机、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以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

第二抽风机设置在第二罩体内,第三抽风机设置在第三罩体内,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对应设置在被测风管沿箱体高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的相对侧上均设置有气流孔;

第二罩体背离被测风管的一侧与第二导管连通,第三罩体背离被测风管的一侧与第三导管连通;

第二导管远离第二罩体的一端与第三导管远离第三罩体的一端连通,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的连通口处,且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温湿度调节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温湿度调节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风机上设置有风速调节开关,风速调节开关与送风机上的电机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装置还包括风速检测传感器,风速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送风机的出风口上,用于检测送风机吹出风的风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被测风管上,用于拍摄被测风管的表面或者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板,密封板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进风段穿过密封板与中间段朝向进风段的一端连接,出风段穿过密封板与中间段朝向出风段的一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通过启动温湿度调节件,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温湿度和第二腔体内的温湿度存在差异,然后启动送风机,送风机将第一腔体内的空气通过辅助管输送到被测风管中后,由于被测风管的表面位于第二腔体中,被测风管内流动有第一腔体中的空气,且第二腔体内的温湿度与第一腔体内的温湿度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被测风管的表面温度和被测风管的内壁温度就会存在温差,从而方便观察被测风管上是否会产生凝露,进而就可以方便检测被测风管是否具有抗凝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采样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第二采样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01、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20、被测风管;30、辅助管;40、送风机;50、第一采样件;501、第一罩体;502、第一抽风机;503、第一导管;504、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0、第二采样件;601、第二罩体;602、第三罩体;603、第二抽风机;604、第三抽风机;605、第二导管;606、第三导管;607、第二温湿度传感器;70、第一温湿度调节件;80、第二温湿度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生产的送风管道大多会经过检测后安装到汽车上。

但是,现有的检测设备只能针对送风管的严密性进行检测,检测性能单一,无法检测送风管道的抗凝露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包括箱体、被测风管、辅助管、送风机、第一温湿度调节件以及第二温湿度调节件,其中,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呈密封结构,被测风管位于第二腔体内,辅助管的进风口位于第一腔体内,辅助管的出风口端伸入到第二腔体内后伸出到第一腔体中,且位于第二腔体内的辅助管与被测风管连通,送风机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送风机与辅助管的进风口连通,第一温湿度调节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温湿度调节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送风管抗凝露测试装置,包括箱体10、被测风管20、辅助管30、送风机40以及至少一个温湿度调节件,其中,箱体10内设置有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之间呈密封结构,被测风管20位于第二腔体102内,辅助管30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段、中间段以及出风段,其中,进风段和出风段均位于第一腔体101内,中间段位于第二腔体102内,且中间段与被测风管20连通;送风机40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内,且送风机40与辅助管30的进风口连通,温湿度调节件设置在第一腔体101或第二腔体102内,用于调节第一腔体101或第二腔体102内的温度,以使得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之间存在温差。

示例性的,上述被测风管20可以选用现有的汽车送风管道,箱体1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开关门,其中一个开关门位于第一腔体101所在的箱体10上,另一个开关门位于第二腔体102所在的箱体10上。温湿度调节件选用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从而实现了机组制冷制热效果。由于冷水机组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装配的时候,打开对应的开关门后将各个部件安装好后闭合开关门。通过第一温湿度调节件70调节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以使得第一腔体101内的温度在-20℃-45℃之间,湿度在10%RH-80%RH之间;第二温湿度调节件80调节第二腔体102内的温湿度,以使得第一腔体101内的温度在-10℃-55℃之间,湿度在8%RH-70%RH之间。

在使用时,通过启动温湿度调节件,以使得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和第二腔体102内的温湿度存在差异,然后启动送风机40,送风机40将第一腔体101内的空气通过辅助管30输送到被测风管20中后。由于被测风管20的表面位于第二腔体102中,被测风管20内流动有第一腔体101中的空气,且第二腔体102内的温湿度与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被测风管20的表面温度和被测风管20的内壁温度就会存在温差,例如:被测风管20的内部温度为5℃,被测风管20的表面温度为25℃;或者,被测风管20的内部温度为15℃,被测风管20的表面温度为0℃,从而方便观察被测风管20上是否会产生凝露,进而就可以方便检测被测风管20是否具有抗凝露性能,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检测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包括第一采样件50和控制器,其中,第一采样件50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内,用于采集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并将采集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箱体10上,且控制器与温湿度调节件电连接。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采样件50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101内的支架上,第一采样件50用于采集第一腔体101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器选用PLC控制器。当温湿度调节件启动30-60min后,启动第一采样件50,第一采样件50采集第一腔体101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温度和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信号控制调节温湿度调节件的控制参数,以使得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到达设定值。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采样件50包括第一罩体501、第一抽风机502、第一导管503以及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04,其中,第一抽风机502设置在第一罩体501内,第一罩体501朝向送风机40的一侧设置有气流孔,另一侧与第一导管503连通,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04设置在第一导管503远离第一罩体501的一端,且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04与控制器电连接。

参考图2并结合图1所示,第一罩体501位于送风机40的下方,且第一罩体501与送风机40之间的距离在0.5m-0.8m之间。当需要测量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时,启动第一抽风机502,第一抽风机502将第一腔体101通过第一罩体501上的气流孔吸入到第一罩体501内,然后经过第一导管503输送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04处,此时,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04就可以测量出第一腔体101内的温湿度。随后,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04将测量出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温湿度信号控制第一温湿度调节件70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采样件的结构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的方案中,也可以采用其它位置结构,例如,第一采样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申请对第一采样件的具体结构不作特殊限制,只要上述位置结构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便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包括第二采样件60,第二采样件60设置在第二腔体102,用于采集第二腔体102内的温湿度,并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示例性的,第二采样件60固定安装在第二腔体102内的支架上温湿度调节件包括冷水机组,控制器选用PLC控制器。当第二采样件60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后,控制器控制冷水机组工作,以使得第二腔体102内的温湿度到达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二采样件60包括第二罩体601、第三罩体602、第二抽风机603、第三抽风机604、第二导管605、第三导管606以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07,其中,第二抽风机603设置在第二罩体601内,第三抽风机604设置在第三罩体602内,第二罩体601和第三罩体602对应设置在被测风管20沿箱体10高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二罩体601和第三罩体602的相对侧上均设置有气流孔;第二罩体601背离被测风管20的一侧与第二导管605连通,第三罩体602背离被测风管20的一侧与第三导管606连通;第二导管605远离第二罩体601的一端与第三导管606远离第三罩体602的一端连通,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07设置在第二导管605和第三导管606的连通口处,且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07与控制器电连接。

示例性的,上述沿箱体10高度方向为如图1中的箭头指的上下方向,第三罩体602位于第二罩体601的上方。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二抽风机603和第三抽风机604,第二抽风机603将被测风管20下方的空气吸入到第二罩体601内,第三抽风机604将被测风管20上方的空气吸入到第三罩体602内,随后第二罩体601内的空气和第三罩体602内的空气经过对应的第二导管605和第三导管606输送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07处,此时,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07就能够检测到被测风管20周围的空气温湿度是否达到要求。同时,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07将检测到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温湿度调节件80即冷水机组工作,以使得被测风管20周围的空气温湿度达到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控制各个腔体内的温度,本申请中的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温湿度调节件,其中,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温湿度调节件。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包括第一温湿度调节件70和第二温湿度调节件80,其中,第一温湿度调节件70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内,用于调节第一腔体101内的温度和湿度,第二温湿度调节件80设置在第二腔体102内,用于调节第二腔体102内的温度和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调节送风机40吹出的风速,以模拟被测风管20在不同环境下工作时的风速,本申请在送风机40上设置有风速调节开关,该风速调节开关与送风机40上的电机电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调节风速调节开关就可以方便控制送风机40吹出的风速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检测送风机40吹出的风速是否达到要求,本申请还包括风速检测传感器,该风速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送风机40的出风口上。在使用时,通过风速检测传感器就可以方便检测到送风机40吹出的风速,风速检测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技术发送给服务器即可方便工作人员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被测风管20表面温度和内壁温度存在温差时,为了方便观察被测风管20是否具有抗凝露性能,本申请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被测风管20上,通过摄像头观察被测风管20的表面或者内壁,以便于查看被测风管20的表面或者内壁是否产生凝露。

示例性的,被测风管20通过法兰与辅助管30上的中间段连接,被测风管20与中间段之间设有支撑架,通过摄像头观察被测风管20表面、被测风管20的内壁、被测风管20与法兰的连接处以及支撑架,从而可以查看被测风管20以及被测风管20周边的结构是否具有抗凝露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之间密封隔离,本申请还包括密封板,该密封板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之间,且密封板的周边设置有密封圈,辅助管30的出风口端穿过密封板伸入到第二腔体102内后,再穿过密封板伸出到第一腔体101中。

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抗菌防凝露的柔性复合风管装置
  • 用于空调新风管防凝露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技术分类

0612011649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