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25


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胸腔穿刺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是指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的操作。胸腔穿刺是一个比较常见,又是方便简易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如通过检查,发现病人胸膜腔内有积液,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液体,进行各种检查,找到疾病的原因。一般过程为:在穿刺点以皮肤切开刀做一小切口;再将穿刺针刺入胸腔内,抽得气体后,将导丝置入胸腔内;然后在导丝导引下,将细引流管导入胸腔内,并与胸瓶相连,进行引流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与助手配合稳住穿刺针,以避免穿刺针上下摆动或者进一步插入,但因医护人员手法不熟练或意外抖动还是可能导致医源性创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以解决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不易操作以及可能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创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的前端为尖端,后端设有接头,接头具有用于与注射器一端插接的插孔,穿刺针上与靠近尖端一侧设有球囊,球囊连接有气管,气管的后端设有充气阀;穿刺针上于球囊的后方设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前端呈斜面且贯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采用卡板,卡板的前侧设有软质层,卡板中心设有通孔,卡板穿设在穿刺针上,卡板的通孔与穿刺针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且有阻尼。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层的前侧面具有吸附性,以吸附在患者体表。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固定段紧贴所述穿刺针外壁,所述充气阀设置在活动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圆形板,圆形板上沿径向方向开设有插槽,圆形板中心设有圆弧卡口,所述插槽的外端开放,插槽的内端与所述圆弧卡口连通,圆弧卡口用于卡在所述穿刺针的外周,插槽内设有弹片,弹片对穿刺针的沿径向活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插槽一侧壁,另一端悬置,弹片的悬置端形成有抵接部、复位部,在穿刺针与所述圆弧卡口配合后则抵接部抵接在穿刺针外周,复位部与抵接部相接,复位部向外伸出圆形板以供手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保持负压抽吸状态,在边进针边回抽的过程中见胸腔积液引出后,观察穿刺针上的刻度,通过充气阀往球囊充气,球囊打开,然后利用位于患者体外的所述固定件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利用穿刺针前端的球囊(到位后打开)在胸腔壁内侧进行限位,然后利用外侧的固定件在体表进行支撑固定,从而能够对穿刺针进行支撑固定,解决了因医师手法不熟练或意外抖动导致的医源性创伤的问题。对于缺乏丰富穿刺经验的年轻医师来说,简单易上手,从而缓解医生及患者紧张情绪,减少意外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的示意图(球囊打开);

图3是穿刺针上刻度线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固定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1、穿刺针;12、接头;13、刻度线;2、卡板;21、软质层;3、气管;31、固定段;32、活动段;4、充气阀;5、球囊;7、圆形板;71、圆弧卡口;72、插槽;73、弹片;731、抵接部;74、复位部;75、凸起;76、台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穿刺针1,穿刺针1的前端为尖端,尖端便于穿刺操作;穿刺针1前端呈斜面且与穿刺针1内孔是贯通设置。

穿刺针1的后端设有接头12,接头12具有用于与注射器一端插接的插孔。注射器是现有技术中的产品,注射器前端的针筒,可以插入接头12的插孔中,进行抽吸操作。后面会描述到,利用注射器6可以使得穿刺针1产生负压状态。

穿刺针1上与靠近尖端一侧设有球囊5,球囊5连接有气管3,气管3的后端设有充气阀4。由于球囊5不大,因此,充气阀4可以与现有的手持式的充气球囊连接,利用不断按压充气球囊给穿刺针1上的球囊5进行充气,使其在必要的时候打开,如图2为打开状态。

气管3包括固定段31和活动段32,固定段31紧贴所述穿刺针1外壁,所述充气阀4设置在活动段32上。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气管3整体做成软管,仅是在前端与球囊5连接,其他部分可自由活动。

穿刺针1上于球囊5的后方设有固定件。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件采用卡板2,卡板2的前侧设有软质层21,卡板2中心设有通孔,卡板2穿设在穿刺针1上,卡板2的通孔与穿刺针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且有阻尼,也即卡板2不易自行活动,操作人员操作时卡板2可以移动。软质层21的前侧面具有吸附性,以吸附在患者体表。可利用橡胶层或乳胶层,表面稍微有一定黏性,可以附在体表,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2所示,穿刺针1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若干个刻度线13,以便操作人员观察穿刺针1的插入深度。刻度线采用黑色环线,间隔1公分。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采用一个标记点和两个标记点为一组的交替设置方式,更容易判断穿刺针的穿入深度。比如,遇到第一个连续两点刻度线,指示2㎝,紧接着的一个点刻度线指示3㎝,第二个连续两点刻度线是指示4㎝。

上述的胸腔穿刺针1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穿刺针1在穿刺过程中保持负压抽吸状态,在边进针、边回抽的过程中见胸腔积液(患者体内有胸腔积液,在负压抽吸作用下会流出)引出后,观察穿刺针1上的刻度,球囊随针头穿入胸腔,通过充气阀4往球囊5充气,球囊5打开,球囊5紧邻胸腔内壁,该打开的球囊5对穿刺针1限位,即防止穿刺针1向外移动,然后利用位于患者体外的所述固定件进行固定,卡板2贴在患者体表,穿刺针1在轴向和径向方向都不易自行活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解放双手而去操作其他,例如进行后续的送入导丝的操作,后续流程都是胸腔穿刺的常规步骤,不再赘述。通过本发明的固定装置,解决了因人为操作过程中,手法不熟练或意外抖动导致的医源性创伤;对于缺乏丰富穿刺经验的年轻医师,简单易上手,缓解医生及患者紧张情绪,减少意外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固定件的结构。图4和5所示,固定件包括一圆形板7,圆形板7上沿径向方向开设有插槽72,圆形板7中心设有圆弧卡口71。所述插槽72的外端开放,插槽72的内端与所述圆弧卡口71连通。插槽72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设置,插槽72是外宽、内窄的结构,近似梯形而非矩形,更便于卡装。圆弧卡口71用于卡在穿刺针1的外周。插槽72内设有弹片73,弹片73对穿刺针1的沿径向活动进行限位。插槽72内侧的槽口宽度,是大于圆弧卡口71的宽度的,圆弧卡口71采用半圆设计,也即插槽72内侧的槽口宽度大于圆弧卡口71所在圆内径。圆弧卡口71一侧与插槽72一侧形成有台阶槽76,提供弹片73受压后的活动空间。

弹片73一端固定在插槽72一侧壁,另一端悬置,弹片73的悬置端形成有抵接部731、复位部74,在穿刺针1与所述圆弧卡口71配合后则抵接部731抵接在穿刺针1外周,抵接部731具有弧形的抵接面。复位部74呈L型,一端与抵接部731相接,复位部74另一端向外伸出圆形板7,可以供手持操作。

在使用时,卡板2的插槽72一侧朝向穿刺针1,插入插槽72中的弹片73位置后,逐渐挤压弹片73,弹片73下压进行自适应让位,直至卡板2的圆弧卡口71卡装在穿刺针1外周。然后弹片73不再受压而复位,弹片73的抵接部731接触穿刺针1外周,对其限位。进一步为提高限位效果,在插槽72的另一侧设有一个凸起75,凸起75表面呈圆弧面,不影响卡板2的装入。卡板2装入到位后,从而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穿刺针1的作用。当需要拆卸时,操作人员用拇指或其他方便使用的手指,扣着复位部74,往下拉,弹片73受力变形,弹片73脱离对穿刺针1的限位,从而卡板2可以与穿刺针1分开。该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以达到很好地限位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带式输送装置
  • 一种工业生产用高速输送带的带齿轮箱输出轴打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2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