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一种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出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木塑挤出机是一种用于将组成木塑复合材料的原料(以下简称木塑原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木粉、稻壳等)在螺筒内加热并依靠螺杆挤出的装置。其中,木塑原料在螺筒内的加热温度控制精度,关乎木塑符合材料挤出的质量。

目前,加热螺筒内木塑原料的方式通常采用电磁加热螺筒的方式,即在螺筒的外壁裹绕有线圈,通过控制线圈的电流大小和电流频率,控制其对螺筒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螺筒内木塑原料的温度,以在螺筒内温度过高时,停止线圈工作,即停止加热,从而使螺筒自然冷却(即被外部空气冷却以及被内部木塑原料接触换热或者说加热木塑原料而冷却)。

上述电磁加热的结构,线圈整体绝缘缠绕在螺筒表面,则在出现超温时,整个螺筒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从而需要较多的时间降温。并且,由于螺筒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降温,则螺筒的加热温度调控响应较慢,无法精准控制加热温度,容易导致木塑材料的成型不符合设计规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面积超温以及自然冷却降温致使螺筒温度下降速度慢,无法快速且精准控制螺筒对木塑原料的加热温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

挤出螺筒,所述挤出螺筒对称分为前筒和后筒,用于分段加热挤出材料;

两个加热线圈,分别绝缘隔热裹绕在所述前筒和所述后筒的外壁上,用于独立加热所述前筒和所述后筒;

风筒,套设在所述挤出螺筒上,在所述风筒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管,且所述风筒的内壁上居中设置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卡套在所述挤出螺筒的外壁上;

间隙,形成于所述风筒的内壁与所述挤出螺筒的外壁之间,且所述间隙被所述分隔环分为环绕所述前筒的前腔和环绕所述后筒的后腔,两个所述散热管靠近所述分隔环设置并分别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

两个风机,每个所述风机上均设置有风管,两个所述风管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散热管,用于独立对所述前筒和所述后筒散热;

在所述前筒或所述后筒的加热温度超出设定温度时,启动对应的所述风机,且在所述风机启动时,所述风机向对应的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内吹气散热,或从对应的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内抽气散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管的管口朝下,在所述散热管内设置有一体式进气滤芯;

所述风机的正压侧与所述风管连接,以在所述风机工作时,通过所述风管向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内吹入空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散热管内设置有盘式单向阀,所述盘式单向阀位于所述一体式进气滤芯的上方;

在所述风筒的两端可拆装地安装有环式单向阀,所述环式单向阀为环形分体结构,且所述环式单向阀套在所述挤出螺筒的外壁上;

其中,所述盘式单向阀与所述环式单向阀在所述风机停止工作时,封闭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

所述盘式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散热管朝向所述风筒,所述环式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风筒朝向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盘式单向阀包括盘形阀体,在所述盘形阀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且在所述盘形阀体的上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阀片,且多个所述第一阀片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所述第一气孔;

所述环式单向阀包括环形阀体,在所述环形阀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且在所述环形阀体的外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阀片,所述环形阀体的外侧壁倾斜,使多个所述第二阀片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所述第二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体式进气滤芯包括滤筒,所述滤筒的直径小于所述散热管的内径;

在所述滤筒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在所述滤筒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散热管的下端;

所述风管通过形成在所述散热管侧壁上的孔位安装在所述散热管的侧壁上,且所述风管与所述散热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密封盖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风筒的两端可拆装地安装有分体式进气滤芯;

所述风机的负压侧与所述风管连接,以在所述风机工作时,通过所述风管从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内抽出空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风筒的两端设置有环式单向阀,所述环式单向阀为环形分体结构,且所述环式单向阀套在所述挤出螺筒的外壁上,且所述环式单向阀位于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内并靠近所述分体式进气滤芯的内侧壁;

所述散热管的管口朝上,在所述散热管内设置有盘式单向阀,所述盘式单向阀和所述环式单向阀在所述风机停止工作时,封闭所述前腔或所述后腔;

其中,所述盘式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风筒朝向所述散热管,所述环式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外部朝向所述风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盘式单向阀包括盘形阀体,在所述盘形阀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且在所述盘形阀体的上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阀片,且多个所述第一阀片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所述第一气孔;

所述环式单向阀包括环形阀体,在所述环形阀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且在所述环形阀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阀片,所述环形阀体的内侧壁倾斜,使多个所述第二阀片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所述第二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体式进气滤芯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滤管,在所述滤管内设置有滤层,且在所述滤管的外弧端部设置有限位弧板;

在两个所述滤管卡合成环形结构并塞入所述风筒的端部后,所述限位弧板抵紧密封所述风筒的端部,且两个所述滤管的内弧侧套在所述挤出螺筒的外壁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挤出螺筒的前筒和后筒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瓦楞套,所述加热线圈缠绕在所述瓦楞套上;

在所述瓦楞套的外壁形成有螺旋槽,所述加热线圈绕制在所述螺旋槽内,且所述瓦楞套采用绝缘隔热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挤出螺筒的表面设置两个加热线圈以分段加热,从而能够分段调控挤出螺筒内的加热温度,并且在挤出螺筒外部设置风筒和风机,采用主动散热的方式,在挤出螺筒出现超温时,能够快速降低挤出螺筒的加热温度,从而实现快速且准确地加热温度调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体式进气滤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分体式进气滤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盘式单向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环式单向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瓦楞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电路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挤出螺筒;2-加热线圈;3-风筒;4-间隙;5-风机;6-一体式进气滤芯;7-分体式进气滤芯;8-变频器;9-温控表;10-主控制器;

11-前筒;12-后筒;13-瓦楞套;31-散热管;32-分隔环;33-盘式单向阀;34-环式单向阀;41-前腔;42-后腔;51-风管;61-滤筒;62-密封环;63-密封盖;71-滤管;72-滤层;73-限位弧板;

131-螺旋槽;331-盘形阀体;332-第一气孔;333-第一阀片;341-环形阀体;342-第二气孔;343-第二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塑挤出机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

挤出螺筒1,挤出螺筒1对称分为前筒11和后筒12,用于分段加热挤出材料;

两个加热线圈2,分别绝缘隔热裹绕在前筒11和后筒12的外壁上,用于独立加热前筒11和后筒12;

风筒3,套设在挤出螺筒1上,在风筒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管31,且风筒3的内壁上居中设置有分隔环32,分隔环32卡套在挤出螺筒1的外壁上;

间隙4,形成于风筒3的内壁与挤出螺筒1的外壁之间,且间隙4被分隔环32分为环绕前筒11的前腔41和环绕后筒12的后腔42,两个散热管31靠近分隔环32设置并分别连通前腔41和后腔42;

两个风机5,每个风机5上均设置有风管51,两个风管51分别连接两个散热管31,用于独立对前筒11和后筒12散热;

在前筒11或后筒12的加热温度超出设定温度时,启动对应的风机5,且在风机5启动时,风机5向对应的前腔41或后腔42内吹气散热,或从对应的前腔41或后腔42内抽气散热。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装置主要是利用加热线圈2在挤出螺筒1内产生涡流而加热挤出螺筒1内的材料,并通过将挤出螺筒1分为前筒11和后筒12进行分段加热,以及在挤出螺管1和加热线圈2的外侧套设风筒3,形成前腔41和后腔42,从而能够实现前筒11和后筒12的独立加热,并且通过两个风机5与前腔41和后腔42连通,实现前筒11和后筒12的独立散热,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并精准控制挤出螺筒1的加热温度,并且分段加热能够避免整个挤出螺筒1的内部加热温度均出现偏差,以及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主动调节挤出螺筒1的加热温度。

当然,也能够据此将挤出螺筒1设计成多段式加热,并设置与其匹配的加热线圈2,则风筒3需要分为多段封闭筒,且风筒3的每段均具备两个散热管31以完成进气和排气。

具体地,如图9所示,两个加热线圈2均通过同一变频器8控制,并且前筒11和后筒12上均设置有相应的温控表9,以实时监测挤出螺筒1的温度,而变频器8和温控表9均连接同一主控制器10,主控制器10能够通过控制变频器8控制加热线圈2的加热功率,并且能够依据温控表9的反馈控制温控表9,使温控表9开启或关闭风机5。

主控制器10内置有控制两个加热线圈2与变频器8通断的加热电磁继电器,同理,两个温控表9上连接有分别控制风机5与市电通断的散热电磁继电器。

当温控表9检测挤出螺管1温度较低需要加热时,主控制器10控制加热电磁继电器吸合使两个加热线圈2与变频器8导通,且主控制器10控制温控表9使散热电磁继电器断开,从而使风机5与市电断开;

当温控表9检测挤出螺管1温度超温需要散热时,主控制器10控制加热电磁继电器分离使两个加热线圈2与变频器8断开,且主控制器10控制温控表9使散热电磁继电器吸合,从而使风机5与市电导通工作。

相较于现有的电磁加热装置采用断电自然冷却的方式散热,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装置能够在挤出螺筒1在加热超温时,能够主动开启风机5并断开加热线圈2进行散热,提升散热速度,并且利用散热与加热的联动,能够更为精准地调控加热的温度。

在电磁加热的过程中,随着挤出螺筒1和加热线圈2表面的灰尘积累,其散热效果逐渐降低,尤其通过风机5主动散热,随空气流动的灰尘在挤出螺筒1和加热线圈2上累积速度更快,导致散热效果变差而影响散热功耗。因此,以下分别提供两种实施例,以在散热过程中,减少灰尘的积累。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散热管31的管口朝下,在散热管31内设置有一体式进气滤芯6;

风机5的正压侧与风管51连接,以在风机5工作时,通过风管51向前腔41或后腔42内吹入空气。

风机5采用正压风机,即采用向风筒3内吹入外部空气的方式散热。具体地,风机5将外部空气通过风管51和散热管31向前腔41或后腔42内吹入,期间空气穿过一体式进气滤芯6被过滤,从而能够降低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含量,然后空气再通过风筒3的端部排出,形成定向气流,定向气流能够快速降低挤出螺筒1和加热线圈2的温度。

由于风机5工作时,风筒3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从而能够避免空气灰尘从风筒3的端部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的内部。

但在风机5停止工作时,风筒3的端部仍存在进入空气灰尘的可能性。因此,以下提供一种改进方式,以在风机5停机时,仍能够避免风筒3内进入空气灰尘。

如图2所示,在散热管31内设置有盘式单向阀33,盘式单向阀33位于一体式进气滤芯6的上方;

在风筒3的两端可拆装地安装有环式单向阀34,环式单向阀34为环形分体结构,且环式单向阀34套在挤出螺筒1的外壁上;

其中,盘式单向阀33与环式单向阀34在风机5停止工作时,封闭前腔41或后腔42;

盘式单向阀33的导通方向为散热管31朝向风筒3,环式单向阀34的导通方向为风筒3朝向外部。

具体地,在风机5工作时,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在压差作用下开启,则风机5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散热管31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然后通过环式单向阀34排出,形成定向气流散热;

而在风机5停止工作时,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的两侧压力相等,则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均关闭,从而使前腔41或后腔42被封闭,从而避免了空气灰尘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

并且,由于风机5在停机的过程中,前腔41或后腔42封闭,因此,前腔41和后腔42的散热下降,即能够方便加热线圈2在加热前腔41或后腔42时,前腔41或后腔42的散热量较低,降低加热功耗。

由于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44需要两侧存在压差才能够开启,若所需开启压差较大,则风机5的能耗就会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开启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44,有效降低风机5的能耗,提供以下优选的盘式单向阀33结构和环式单向阀44结构。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盘式单向阀33包括盘形阀体331,在盘形阀体3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332,且在盘形阀体331的上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阀片333,且多个第一阀片333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第一气孔332;

环式单向阀34包括环形阀体341,在环形阀体34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342,且在环形阀体341的外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阀片343,环形阀体341的外侧壁倾斜,使多个第二阀片343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第二气孔342。

具体地,风机5产生的气流通过风管51进入散热管31内,而由于散热管31朝下设置,则气流能够冲开盖在第一气孔332上的第一阀片333,从而开启盘式单向阀33;而当风机5停机时,第一阀片333的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使其另一端转动,从而盖在第一气孔332上,关闭盘式单向阀33。

风机5产生的气流从前腔41或后腔42向外部流动式,气流能够冲开盖在第二气孔342上的第二阀片343,从而开启环式单向阀34;而当风机5停机时,第二阀片343的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使其另一端转动,从而盖在第二气孔342上,关闭环式单向阀34。

根据前述,由于盘式单向阀33的第一阀片333和环式单向阀34的第二阀片343均利用重力作用实现关闭的效果,较弹簧复位关闭,其开启力度更小,且因无弹簧结构,使用寿命更长。

在风机5产生的气流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之前,气流首先通过一体式进气滤芯6过滤,长期使用后,一体式进气滤芯6会被逐渐堵塞,需要对一体式进气滤芯6进行清洗或更换。因此,以下提供一种优选方式,以使一体式进气滤芯6能够方便拆装。

如图4所示,一体式进气滤芯6包括滤筒61,滤筒61的直径小于散热管31的内径;

在滤筒6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环62,且密封环62与散热管31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在滤筒6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盖63,且密封盖63可拆装地安装在散热管31的下端;

风管51通过形成在散热管31侧壁上的孔位安装在散热管31的侧壁上,且风管51与散热管31的连接处位于密封环62和密封盖63之间。

具体地,滤筒61插入散热管31内,使密封环62堵在散热管31的内部并位于盘式单向阀33的下方,以及使密封盖63堵住散热管31的端部,风管51吹入的空气通过滤筒61的侧壁过滤。

由于风管51与散热管31的侧壁连接,则一体式进气滤芯6的拆装不影响散热管31与风管51之间的连接状态,方便拆装一体式进气滤芯6。

并且,能够通过对滤筒61长度的设计,使滤筒61的过滤面积增加,从而降低灰尘堵塞的速度,提升滤筒61的使用寿命或延长滤筒61的更换清洗周期。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风筒3的两端可拆装地安装有分体式进气滤芯7;

风机5的负压侧与风管51连接,以在风机5工作时,通过风管51从前腔41或后腔42内抽出空气。

风机5采用负压风机,即采用从风筒3内抽出内部空气的方式散热。具体地,风机5通过风管51在散热管31和前腔41或后腔42内产生负压,则外部空气通过风筒3的端部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部,然后进入散热管31和风管51内并被风机5排出,形成定向散热气流。

其中,外部空气从风筒3的端部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时,先通过分体式进气滤芯7过滤,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散热气流的含尘量,避免灰尘堆积在挤出螺筒1和加热线圈2的表面影响散热。

由于风机5工作时,风筒3的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外部空气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前被分体式进气滤芯7过滤,而风筒3的内部压力大于散热管31和风管51内的压力,从而能够避免空气灰尘从风管51和散热管31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的内部。

但在风机5停止工作时,风机5与始终与外部连通,以及穿过分体式进气滤芯7的部分灰尘随气流进入并留积在散热管31和风管51内,则外部的灰尘或内部留积灰尘可能会通过散热管31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因此,以下提供一种改进方式,以在风机5停机时,仍能够避免风筒3内进入空气灰尘。

如图3所示,在风筒3的两端设置有环式单向阀34,环式单向阀34为环形分体结构,且环式单向阀34套在挤出螺筒1的外壁上,且环式单向阀34位于前腔41或后腔42内并靠近分体式进气滤芯7的内侧壁;

散热管31的管口朝上,在散热管31内设置有盘式单向阀33,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在风机5停止工作时,封闭前腔41或后腔42;

其中,盘式单向阀33的导通方向为风筒3朝向散热管31,环式单向阀34的导通方向为外部朝向风筒3。

具体地,在风机5工作时,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在压差作用下开启,则外部气流能够通过风筒3的端部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然后通过散热管31、风管51和风机5排出,形成定向气流散热;

而在风机5停止工作时,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的两侧压力相等,则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34均关闭,从而使前腔41或后腔42被封闭,从而避免了空气灰尘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

并且,由于风机5在停机的过程中,前腔41或后腔42封闭,因此,前腔41和后腔42的散热下降,即能够方便加热线圈2在加热前腔41或后腔42时,前腔41或后腔42的散热量较低,降低加热功耗。

由于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44需要两侧存在压差才能够开启,若所需开启压差较大,则风机5的能耗就会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开启盘式单向阀33和环式单向阀44,有效降低风机5的能耗,提供以下优选的盘式单向阀33结构和环式单向阀44结构。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盘式单向阀33包括盘形阀体331,在盘形阀体3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332,且在盘形阀体331的上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阀片333,且多个第一阀片333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第一气孔332;

环式单向阀34包括环形阀体341,在环形阀体34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342,且在环形阀体341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阀片343,环形阀体341的内侧壁倾斜,使多个第二阀片343在重力作用下盖住多个第二气孔342。

具体地,当风机5工作时,外部气流通过风筒3的端部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则气流冲开第二阀片343,从而开启环式单向阀34;当风机5停机时,第二阀片343的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使其另一端转动,从而盖在第二气孔342上,关闭环式单向阀34。

当风机5工作时,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冲开第一阀片333,从而开启盘式单向阀33;而当风机5停机时,由于散热管31超上,第一阀片333的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使其另一端转动,从而盖在第一气孔332上,关闭盘式单向阀33。

根据前述,由于盘式单向阀33的第一阀片333和环式单向阀34的第二阀片343均利用重力作用实现关闭的效果,较弹簧复位关闭,其开启力度更小,且因无弹簧结构,使用寿命更长。

在风机5工作时,外部气流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之前,气流首先通过分体式进气滤芯7过滤,长期使用后,分体式进气滤芯7会被逐渐堵塞,需要对分体式进气滤芯7进行清洗或更换。因此,以下提供一种优选方式,以使分体式进气滤芯7能够方便拆装。

如图5所示,分体式进气滤芯7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滤管71,在滤管71内设置有滤层72,且在滤管71的外弧端部设置有限位弧板73;

在两个滤管71卡合成环形结构并塞入风筒3的端部后,限位弧板73抵紧密封风筒3的端部,且两个滤管71的内弧侧套在挤出螺筒1的外壁密封。

分体式进气滤芯7采用两个半环形的滤管71组成,则在插入风筒3的端部内部后,两个滤管71被夹紧限制,从而能够完成对外部空气的过滤。而在需要拆装更换时,拔出两个滤管71,则两个滤管71能够通过快速分离从挤出螺筒1上拆下。同理,新的滤管71也能够通过对合并插入风筒3的端部完成安装。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

实施例1的优点为:外部气流经风机5输送仅通过一体式进气滤芯6,防尘效果较佳;其缺点为:由于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的气流会受到各种阻力,存在散热四角,导致其散热效果一般,则需要提高风机5的流量。

实施例2的优点为:负压气流散热无死角,散热效果较高;其缺点为:负压导致外部气流容易沿各个缝隙进入前腔41或后腔42内,即防尘效果一般,需要在风筒3的端部设置多重密封以避免灰尘被吸入。

基于上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装置中,加热线圈2绝缘隔热裹绕在挤出螺筒1上,而若加热线圈2与挤出螺筒1之间的绝缘隔热材料不留有间隙,则风机5产生的气流对挤出螺筒1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提高挤出螺筒1在气流中的散热效果,提供以下优选改进方式。

如图8所示,在挤出螺筒1的前筒11和后筒12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瓦楞套13,加热线圈2缠绕在瓦楞套13上;

在瓦楞套13的外壁形成有螺旋槽131,加热线圈2绕制在螺旋槽131内,且瓦楞套13采用绝缘隔热材料制成。

瓦楞套13能够与前筒11或后筒12的外壁形成轴向的槽道,且槽道轴向分布在前筒11或后筒12的外壁上,则气流能够从槽道内流动,从而提升气流对挤出螺筒1的散热能力。

并且,瓦楞套13的外壁设置螺旋槽131,既能够方便加热线圈2绕制在瓦楞套13上,也能够使每匝线圈之间被瓦楞套13隔开(隔开间距较小),从而即使在出现超温过热故障时,加热线圈2的每匝线圈之间也不会出现打火情况,更加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前腔41和后腔42内的散热也可采用单个风机5工作,即风机5通过歧管和两个电磁阀连接两个散热管31,两个电磁阀受温控表9控制,即能够实现单个风机5控制前腔41和后腔42进行独立散热。同理,也可实现单个风机5实现针对多段的挤出螺筒1的多个腔室的独立散热。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磁响应电致变色液晶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利用微流控装置制备悬浮微液滴的方法
  • 一种可磁控响应的液相漂浮微球及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响应性载药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4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