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5-24 17:48:49


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提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即肿瘤电场疗法(TumorTreating Fields,TTF),其作用机理为:将低强度、中频(100-300kHz)的交流电场,作用于增殖癌细胞的微管蛋白等亚细胞结构,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而使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基于肿瘤电场疗法,通过交变电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治疗的装置应运而生。例如公告号为CN 101553180 B的专利申请,其提供一种电场传送至目标组织区域的非热或选择性消融的装置和系统以及方法,能够对目标组织施加交变电流以非热消融癌细胞。

现有技术中,TTF装置通常分为有创型(植入式)装置和无创型(体外敷贴式)装置两大类,无创型TTF装置相较于有创型TTF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以及无创伤使用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在现有技术中,无创型TTF装置由于敷贴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其产生的电场需要经过皮肤、肌肉组织、体液、细胞间液或骨组织等才能对目标细胞进行电场刺激,因此电场会衰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为了增大电场强度,通常采用增大电极片的面积的方式,然而无创型TTF装置敷贴时需要适应皮肤表面的形状且电极片具有一定刚性,致使电极片的面积受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其具有更大的产生电场的有效面积,同时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所述电极片结构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贴合并产生电场以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包括耦合物、传导结构、多个导电部件以及多个介电层,多个所述导电部件之间使用所述传导结构进行电连接,所述介电层的数量与所述导电部件的数量相同且各个所述介电层的位置与各个所述导电部件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耦合物具有粘性,所述介电层通过所述耦合物粘连至目标对象的表面,所述介电层具有靠近目标对象的第一面和远离目标对象的第二面,所述导电部件位于所述介电层的第二面;所述介电层具有高介电和绝缘性能,并在所述电极片结构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贴合时将所述导电部件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进行隔绝;所述导电部件具有导电性,并配置为接收电信号以产生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电场。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极片结构的导电部件产生电场,能够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通过利用介电层的绝缘性能,在电极片结构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贴合时介电层能够将导电部件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进行隔绝,由此能够减少导电部件接触目标对象的表面产生电流而损伤皮肤或引发触电的风险,此外通过利用介电层的高介电性能,介电层将导电部件与目标对象的表面隔绝后还能够减少导电部件产生的电场经过介电层后发生衰减;通过耦合物,能够将电极片结构的介电层粘合在目标对象的表面;而通过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导电部件配合组成的电极片,能够增大电极片结构产生电场的有效面积,由此提升散热性能和电场强度,并且多个导电部件形成的电极片结构在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也即能够形成分体式的电极片结构以适应人体表面弧度,使电场能量更好利用,由此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所述传导结构为柔性电路板、导线、或跨越式的金属片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导电部件通过传导结构进行电连接,由此能够利用同一个电信号在一个电极片结构的多个导电部件中产生大体一致的电场,使导电部件在供电和控制上处于同一个单位,由此提升控制精准性;另外,具有一定刚性的传导结构,能够将多个导电部件进行稳固,减少电极片结构在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时发生偏移的情形。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多个所述导电部件形状大小相同且多个所述导电部件的底面积之和小于多个所述介电层的第二面的面积之和。在这种情况下,形状大小相同的多个导电部件产生的电场大体一致,由此提升TTF装置使用的精确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多个导电部件的底面积之和小于介电层的第二面的面积,能够使导电部件全部位于介电层的第二面上,由此减少直接接触目标对象的表面而产生电流损伤皮肤或引发触电的风险,此外还能够使位于介电层的第二面上的导电部件之间具有缝隙,由此使电极片结构在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时能够产生一定形变,即能够提升适应性。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所述传导结构具有固定端和连接部,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导电部件的顶部且数量与所述导电部件匹配,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导电部件的顶部和/或侧面并将各个所述固定端进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端和连接部配合能够将多个导电部件连接于一起,并且能够利用同一个电信号在一个电极片结构的多个导电部件中产生大体一致的电场,使导电部件在供电和控制上处于同一个单位,由此提升控制精准性;此外,若将连接部设置于导电部件的侧面,在连接部也具有刚性的情况下,即连接部还用于稳固的情况下,由于侧面的活动度较少,能够在电极片结构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时减少连接部所承受的力,由此能够更好地保护传导结构。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所述传导结构还具有引出端,所述引出端与所述固定端或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并配置为接收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导电部件能够通过传导结构的引出端与外部电信号装置电连接,由此能够接收电信号形成电场以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还包括具有柔性材料的稳固件,所述稳固件将各个所述导电部件稳固为预设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稳固件能够将各个导电部件稳固,并且通过稳固件的柔性材料,能够在电极片结构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时具有发生形变的条件或余量,由此能够同时提升电极片结构的形变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所述柔性材料填充于各个所述导电部件之间或多个所述导电部件的外周,并且与各个所述导电部件粘连。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材料填充于各个导电部件之间并与各个导电部件粘连时,能够使电极片结构具有形变能力并且能够维持电极片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减少设置外壳式的固定机构;柔性材料填充于多个导电部件形成的整体的外周并与该整体粘连时,能够通过稳固件的柔性材料配合例如稳固件的刚性部分将电极片结构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稳固,同时使电极片结构仍具有形变能力,由此减少电极片结构在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时发生偏移的情形。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各个所述导电部件具有刚性尺寸,所述刚性尺寸为各个所述导电部件的底面中的最大直线长度,所述刚性尺寸为10mm至30mm中的任一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导电部件能够具有产生电场所需的较佳的有效面积;多个导电部件配合组成的电极片结构能够具有形变能力以适应目标对象的表面,同时,电极片结构能够通过多个导电部件的组成使产生电场所需的有效面积增大,由此能够提升电极片结构的电场强度,进而提升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还包括耦合物涂层,所述耦合物涂层具有高介电和光滑性能,并涂覆于所述介电层的第一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耦合物涂层的光滑性能,能够在TTF装置进行电源更换或维护时将耦合物完整剥离介电层,由此提高TTF装置的复用性和便捷性。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可选地,所述耦合物为水凝胶,所述耦合物涂层为金属或合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水凝胶的高吸水保水性、无毒抗菌及强粘合性,能够将电极片结构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进行粘连,同时减少炎症发生;金属或合金材料的耦合物涂层具有一定的高介电和光滑性能,通过将金属或合金材料的耦合物涂层设置于介电层与耦合物之间,能够使介电层与耦合物在TTF装置进行电源更换或维护时完整剥离开,由此提高TTF装置的复用性和便捷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和便捷性,另外,还具有更大的产生电场的有效面积,同时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由此,能够便于使用者重复使用并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2的外观示意图。

图6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导电部件的尺寸大小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导电部件的尺寸大小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4的导电部件的尺寸大小的示意图。

图10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5的电极片结构的俯视图。图10c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5的电极片结构的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11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6的电极片结构的俯视图。图11c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6的电极片结构的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的实施例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7的柔性材料的一种填充位置的示意图。图13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7的柔性材料的另一种填充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目标对象,2……电极装置,21……电极片结构,211……导电部件,212……介电层,213……耦合物涂层,214……耦合物,215……传导结构,2151……固定端,2152……连接部,2153……引出端,216……稳固件,2161……柔性材料,2162……刚性外壳,216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填充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装置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装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肿瘤治疗电场是一种低强度中频(100~300kHz)交变电场,可阻止某些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微管的形成及细胞分裂期胞内细胞器的分离,诱导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凋亡,从而实现治疗肿瘤的作用。肿瘤细胞的一些生理特性,如几何形状和高频有丝分裂,使其易受TTF的影响。在TTF中,可以使用某种电极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通过影响微管蛋白的排布)、以及分裂后期的细胞膜起泡(介电泳作用),并通过这两个方式来干扰有丝分裂。另外,可以使用另一种电极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和凋亡。此两种电极的一个主要区别便是在细胞周围是否存在电子流,后者会在电极间出现电子流(即电流),而前者电极间只有感应电流,而在电场方面两种电极没有明显区别。研究发现,后者介导的电子流可能会干扰细胞膜表面的离子通道,另一方面,电子流也会产生更明显的热效应,从而引起其他的杀伤作用。通常,前者所用的电极可以称绝缘电极,后者所用的电极可以称导体电极。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和便捷性,还具有更大的产生电场的有效面积,同时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由此,能够便于使用者重复使用并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在一些示例中,无创型TTF装置可以接收中频电信号产生电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在低频(1kHz以下)电场中,也可以起到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的作用,因此,在另一些示例中,无创型TTF装置可以接收低频电信号产生电场。本公开所涉及的无创型TTF装置及其电极片结构也可以同时接收中、低频电信号形成电场,因此,在一些示例中,无创型TTF装置及其电极片结构所接收的电信号可以不作限制。

本公开所涉及的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有时也称“电极片结构”、“电极片”或“电场生成结构”等,无创型TTF装置有时也可以称“无创型电场施加装置”、“无创型电场治疗装置”、“敷贴式电场治疗装置”、“TTF装置”或“电极装置”等。在一些示例中,无创型TTF装置可以通过电极片结构与目标对象的表面贴合并产生电场以对目标对象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或电极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以下首先通过示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或电极装置的应用场景来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装置2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装置2的原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也可以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也可以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原理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装置2可以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可以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对象1可以是动物。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对象1可以是人。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对象1可以是具有肿瘤组织的患者。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对象1的表面可以是指目标对象1的体表,例如皮肤。在一些示例中,目标细胞可以是指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在一些示例中,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可以是指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需要说明的是,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可以是指抑制内壁附近的肿瘤细胞的生长。例如,参见图2,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可以是指利用特定频率的交变电场作用于肿瘤细胞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也可以是指利用特定频率的交变电场作用于肿瘤细胞以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和凋亡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还可以是指利用交变电场与化疗、放疗或药物等其他肿瘤治疗方法相配合以提高相应的治疗方法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目标对象1可以是具有颅内肿瘤的患者。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装置2可贴合在肿瘤组织附近的体表,肿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胃肿瘤、脑肿瘤、肺肿瘤、肝肿瘤,电极装置2可以在肿瘤组织附近形成电场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

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装置2能够在切除肿瘤组织之前贴合目标对象1的肿瘤组织附近的表面,并在肿瘤组织附近形成电场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装置2能够在切除肿瘤组织之后贴合目标对象1的残留的肿瘤组织附近的表面,并形成电场对肿瘤组织进行加强治疗。例如,由于目前的肿瘤切除手术的局限性,无法保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目标区域的内壁不存在遗留的肿瘤细胞。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极装置2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能够利用电极片结构21或电极装置2形成的电场抑制内壁附近的肿瘤细胞的生长。

如图1或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极装置2可以包括信号发生装置22和多个电极片结构21。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可以接收信号发生装置22发送的中频或低频交流电信号以产生电场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

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在一些示例中,电极装置2可以包括多个电极片结构21。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可以组成电极装置2的电极阵列并一同贴合在目标对象1的表面。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整体可以呈圆形薄片状。在另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整体还可以呈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等形状的薄片状。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可以包括介电层212、耦合物214、耦合物涂层213和至少一个导电部件211。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可以具有导电性,并可以接收电信号以产生可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电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极片结构21的导电部件211产生电场,能够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例如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

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可以呈薄片状。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优选金、铂、银或者钯银等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在另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也可以是石墨或聚合物导电材料。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的厚度可以不超过3mm。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导电部件211的电阻,由此减少电极片结构21在形成电场时的发热量。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在电极片结构21与目标对象1的表面贴合时,介电层212可以具有靠近目标对象1的第一面和远离目标对象1的第二面。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可以位于介电层212的第二面。在一些示例中,介电层212可以具有绝缘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在电极片结构21与目标对象1的表面贴合时介电层212能够将导电部件211与目标对象1的表面进行隔绝,同时利用介电层212的绝缘性能,能够减少导电部件211接触目标对象1的表面产生电流而损伤皮肤或引发触电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介电层212还可以具有高介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介电层212的高介电性能,介电层212将导电部件211与目标对象1的表面隔绝后还能够减少导电部件211产生的电场经过介电层212后发生衰减。

在一些示例中,介电层212优选介电陶瓷材料,介电常数可以不小于10000。在另一些示例中,介电层212可以是高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介电常数不小于5000。

由于陶瓷材料本身并非都是光滑的,直接与耦合物214粘连易致使耦合物214残留在其表面,残留的耦合物214会进一步导致其表面凹凸不平,在TTF装置进行电源更换或维护时,会使新的耦合物214与陶瓷材料粘连度下降或使空气水分等进入,最终导致TTF装置的复用性和便捷性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添加一种光滑性能的涂层材料,例如本公开所涉及的耦合物涂层213。

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涂层213可以具有光滑性能。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涂层213可以涂覆于介电层212的第一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耦合物涂层213的光滑性能,能够在TTF装置进行电源更换或维护时将耦合物214完整剥离介电层212,由此提高TTF装置的复用性和便捷性。

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涂层213可以使用导电性强、表面光滑的材料,涂覆于或者镀于介电层212靠近人体的一侧,即介电层212的第一面。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耦合物214粘贴在耦合物涂层213上。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涂层213为金属或合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金属或合金材料的耦合物涂层213具有一定的高导电、高介电和光滑性能,通过将金属或合金材料的耦合物涂层213设置于介电层212与耦合物214之间,能够使介电层212与耦合物214在TTF装置进行电源更换或维护时完整剥离开,由此提高TTF装置的复用性和便捷性。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涂层213优选银、铝、镍、铂、铜或者它们的合金。在一示例中,耦合物涂层213可以是其他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等。在这种情况下,金属或合金材料的耦合物涂层213在TTF电极装置2使用时分压非常小,因此能够减少电场的衰减。

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214可以具有粘性,并在使用TTF装置时可以将介电层212经由耦合物涂层213粘连至目标对象1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耦合物214,能够将电极片结构21的介电层212粘合在目标对象1的表面,提升贴合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214可以位于介电层212靠近目标对象1的一面,即介电层212的第一面。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214可以是粘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电导率高、形变能力强的物质。在一些示例中,耦合物214优选水凝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水凝胶的高吸水保水性、无毒抗菌及强粘合性,能够将电极片结构21与目标对象1的表面进行粘连,同时减少炎症发生。

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可以接收电信号以产生经由介电层212、耦合物涂层213以及耦合物214并可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电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稳定产生电场同时减少电流聚集损伤皮肤或引发触电风险,且使电场的衰减程度降低由此能够满足杀伤目标细胞的要求,进而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无创型TTF装置由于敷贴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其产生的电场需要经过皮肤、肌肉组织、体液、细胞间液或骨组织等才能对目标细胞进行电场刺激,因此电场会衰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为了增大电场强度,通常采用增大电极片的面积的方式,然而无创型TTF装置敷贴时需要适应皮肤表面的形状且电极片具有一定刚性,致使电极片的面积受限。现有技术中,还通过采用衬垫或粘合带等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来辅助隔热或者辅助粘合,这种情况下易导致电极装置散热性能差,进一步可能会导致施加到目标细胞的电场强度受限。

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2的外观示意图。图6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部件2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由于介电层212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在一些示例中,介电层212的数量可以与导电部件21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一个电极片结构21中布置多个导电部件211以增大电极片结构21产生电场的有效面积,由此提升散热性能和电场强度。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之间或多个介电层212之间可以具有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导电部件211和多个介电层212形成的电极片结构21在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也即能够形成分体式的电极片结构21以适应人体表面弧度,使电场能量更好利用,由此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形状大小可以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形状大小相同的多个导电部件211产生的电场大体一致,由此提升TTF装置使用的精确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如图6a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底面积之和可以小于多个介电层212的第二面的面积之和。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底面积之和小于多个介电层212的第二面的面积之和,能够使导电部件211全部位于介电层212的第二面上,由此减少直接接触目标对象1的表面而产生电流损伤皮肤或引发触电的风险,此外还能够使位于介电层212的第二面上的导电部件211之间具有比多个介电层212之间更大的间隙,由此使电极片结构21在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时能够产生一定形变,即能够提升适应性。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底面积之和小于多个介电层212的第二面的面积之和,还能够使介电层212留有足够的余量以在后续和稳固件216(稍后描述)等结构进行连接耦合。如图6b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底面积之和也可以不小于多个介电层212的第二面的面积之和,例如导电部件211可以具有与传导结构215(稍后描述)连接的延伸部分,多个延伸部分的面积与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底面积之和可以大于多个介电层212的第二面的面积之和。

在另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形状大小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的厚度可以不超过3mm。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导电部件211的电阻,由此能够减少电极片结构21在形成电场时的发热量。

图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导电部件211的尺寸大小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导电部件211的尺寸大小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4的导电部件211的尺寸大小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可以具有刚性尺寸(参见图7、图8、图9中标明的虚线d)。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导电部件211能够具有产生电场所需的较佳的有效面积。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的刚性尺寸可以为电极片结构21与目标对象1的表面贴合的区域中的能够产生最佳电场的尺寸。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的刚性尺寸可以为各个导电部件211的底面中的最大直线长度。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的刚性尺寸可以为10mm至30mm中的任一长度。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的刚性尺寸优选20mm。在这种情况下,参见图8和图9,使用多个导电部件211配合组成的电极片结构21能够具有形变能力进而能够适应目标对象1的表面,同时,通过多个导电部件211组成的电极片结构21能够使产生电场所需的有效面积增大,由此能够提升电极片结构21的电场强度,进而提升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形成的电极片结构21整体的边缘可以呈圆形、顶角柔和的矩形等。例如,各个导电部件211可以是扇形或矩形,其形成的电极片结构21整体可以呈圆形或矩形。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边缘效应,例如尖锐的边缘导致电场分布不均等情形。值得一提的是,刚性尺寸通常代表单独一个刚性的电极片结构21可以维持贴合人体的尺寸,因此,在刚性尺寸恒定的情况下,多个导电部件211(图8和图9所示)组成的电极片结构21相较于单个导电部件211(图7所示)组成的电极片结构21具有更大的面积,同时,分体式组成的方式,还能够提升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的适应性。例如,在扇形或矩形导电部件211的刚性尺寸与圆形导电部件211的刚性尺寸一样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的单个圆形导电部件211组成的电极片结构21的面积远小于本公开所涉及的多个扇形或多个矩形导电部件211组成的电极片结构21的面积。

在一些示例中,各个导电部件211形成的电极片结构21整体的边缘可以呈其他顶角柔和的形状。例如,顶角柔和的棱形、多边形等。

图10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5的电极片结构21的俯视图。图10c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5的电极片结构21的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的示意图。图11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6的电极片结构21的俯视图。图11c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6的电极片结构21的贴合目标对象的表面的示意图。

如图10a、10b、11a或11b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电部件211之间可以使用柔性电路板、导线、或跨越式的金属片中的一种传导结构215进行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导电部件211通过传导结构215进行电连接,由此能够利用同一个电信号在一个电极片结构21的多个导电部件211中产生大体一致的电场,使导电部件211在供电和控制上处于同一个单位,由此提升控制精准性;另外,具有一定刚性的传导结构215,能够将多个导电部件211进行稳固,减少电极片结构21在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时发生偏移的情形。

如图10a、图10b及图10c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传导结构215可以具有固定端2151和连接部2152。在一些示例中,固定端2151可以位于导电部件211的顶部。在一些示例中,固定端2151的数量可以与导电部件211匹配。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2152可以将各个固定端2151进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固定端2151和连接部2152的配合能够将多个导电部件211连接于一起,并且能够利用同一个电信号在一个电极片结构21的多个导电部件211中产生大体一致的电场,使导电部件211在供电和控制上处于同一个单位,由此提升控制精准性。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2152可以位于导电部件211的顶部。

在另一些示例中,可选地,固定端2151也可以位于导电部件211的侧面。例如,导电部件211可以延伸至介电层212的侧面,延伸的部分可以和传导结构215的固定端2151连接。

如图10c所示,由于电极片结构21在紧贴目标对象1的表面后,整个电极片结构21需要存在一定形变以适应目标对象1的表面,其中心会向远离目标对象1的一面凸起,例如目标对象1是人且电极片结构21贴合在人的头部时,电极片结构21的外周会向贴近人体的一面凸起或分别向两侧凸起,例如目标对象1是人且电极片结构21贴合在人的躯干时,在传导结构215的连接部2152具有一定刚性的情形,对位于导电部件211顶部的且横跨各个导电部件211的连接部2152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如图11a、图11b及图11c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2152也可以位于导电部件211的侧面。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2152还可以同时位于导电部件211的顶部和导电部件211的侧面。在这种情况下,若将连接部2152设置于导电部件211的侧面,在连接部2152也具有刚性的情况下,即连接部2152还用于稳固的情况下,由于侧面的活动度较少,能够在电极片结构21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时减少连接部2152所承受的力,由此能够更好地保护传导结构215。

如图10a、10b、11a或11b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传导结构215还可以具有引出端2153。在一些示例中,引出端2153可以与固定端2151连接并接收电信号。在另一些示例中,引出端2153可以与连接部2152连接并接收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导电部件211能够通过传导结构215的引出端2153与外部电信号装置电连接,由此能够接收电信号形成电场以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

在另一些示例中,传导结构215中可以不设置连接部2152,引出端2153可以为多个,例如各个导电部件211可以有一一对应的固定端2151和引出端215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来在各个导电部件211施加不同的电信号以形成不同的电场,由此能够提升对目标细胞杀伤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杀伤效果。

图1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所涉及的电极片结构21的实施例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7的柔性材料2161的一种填充位置的示意图。图13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7的柔性材料2161的另一种填充位置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还可以包括具有柔性材料2161的稳固件216。在一些示例中,稳固件216可以将各个导电部件211稳固为预设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稳固件216能够将各个导电部件211稳固,并且通过稳固件216的柔性材料2161,能够在电极片结构21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时具有发生形变的条件或余量,由此能够同时提升电极片结构21的形变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如图13a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柔性材料2161可以填充于各个导电部件211之间,并且与各个导电部件211粘连。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材料2161填充于各个导电部件211之间并与各个导电部件211粘连时,能够使电极片结构21具有形变能力并且能够维持电极片结构21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减少设置外壳式的固定机构。

如图13b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柔性材料2161可以填充于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外周,并且与各个导电部件211粘连。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材料2161填充于多个导电部件211形成的整体的外周并与该整体粘连时,能够通过稳固件216的柔性材料2161配合例如稳固件216的刚性部分将电极片结构2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稳固,同时使电极片结构21仍具有形变能力,由此减少电极片结构21在发生形变以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时发生偏移的情形。

在一些示例中,柔性材料2161可以是生物相容性好的具有形变能力的柔韧性材料,如橡胶、聚氨酯、树脂、硅胶、柔性导电胶、柔性绝缘胶。在一些示例中,柔性材料2161的宽度可以在0.5mm-2.5mm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柔性材料2161可以部分填充于各个导电部件211之间或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外周。换言之,本公开所涉及的柔性材料2161在填充于各个导电部件211之间或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外周时,并非需要完全填充,例如,在各个导电部件211之间或多个导电部件211的外周的特定端面或端点进行选取,再通过柔性材料2161填充和粘连。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柔性材料2161的使用,减少成本,还能够使导电部件211的活动度增加,提升贴合目标对象1的表面的适应性。

在一些示例中,稳固件216可以包括具有预设形状的凹槽2163的刚性外壳2162(参见图12)。

在一些示例中,介电层212、各个导电部件211以及传导结构215可以设置于刚性外壳2162的凹槽2163中,并且介电层212比各个导电部件211更远离凹槽2163,各个导电部件211和传导结构215比介电层212更靠近凹槽2163。

在一些示例中,刚性外壳2162的凹槽2163与介电层212、各个导电部件211以及传导结构215之间可以具有空隙。在一些示例中,空隙可以填充柔性材料2161或散热材料等。在这种情况下,刚性外壳2162能够配合柔性材料2161将介电层212、各个导电部件211以及传导结构215进行稳固,同时空隙能够使电极片结构21适应目标对象1的表面而需要形变时具有形变空间;另外,通过散热材料还能够提升电极片结构21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刚性外壳2162可以具有通孔。在一些示例中,传导结构215的引出端2153可以从通孔伸出以从外部电信号装置接收外部电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散热材料可以是导热硅胶、导热灌封胶、硅橡胶、发泡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结构21还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元件,例如温度传感器等。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元件可以设置于介电层212的第一面。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传感元件感知电极装置2的工作状态,由此能够提升治疗的精确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无创型TTF装置的电极片结构21,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和便捷性,还具有更大的产生电场的有效面积,同时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由此,能够便于使用者重复使用以及能够提升对目标对象1的目标细胞进行杀伤的效果。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公开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公开进行变形和变,这些变形和变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电极活性材料、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 一种小动物用无创心电图电极片装置
  • 一种无创心输出量电极盒固定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62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