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胸外科手术因手术时间长、创伤面较大,胸壁完整性遭受破坏,前期恢复过程中活动较小,后期为了避免胸大肌、胸小肌、斜方肌等肌群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的康复锻炼。目前的胸外科术后训练装置大多需要借助杠铃片产生阻力,患者克服阻力做功实现锻炼的效果。

一方面,由于杠铃片自重较大,会导致训练装置整体笨重,搬运不便;另一方面,在训练过程中杠铃片之间发生的撞击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病房内的其他患者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相比于传统的训练装置结构更为轻便,搬运方便,同时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小。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中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底架上且位于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座椅,所述底架上且位于立柱的另一侧设置有阻力架,所述阻力架上设置有阻力机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拉动机构,所述第一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拉动绳和拉杆,所述第一拉动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机构上,所述拉杆设置在第一拉动绳远离阻力机构的一端并位于座椅的正上方,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第一拉动绳的中段依次搭设在两个导向轮上,所述阻力机构包括阻力梁和多组阻力构件,多组所述阻力构件沿阻力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并可拆卸连接在阻力梁上,每组所述阻力构件均包括两根阻力弹簧,两根所述阻力弹簧均倾斜设置且对称分布在阻力架的底部两侧,所述阻力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力弹簧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所述阻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另一端挂设在阻力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阻力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两端的导向梁,所述阻力梁滑动设置在两根导向梁之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设置在调节座两侧的调节杆,所述底座的顶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座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动后位置的锁定件,两根所述调节杆均滑动穿设在底座上且调节杆的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调节杆朝向滑槽外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阻力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其中一个所述挂钩转动套设在环形槽内,另一个所述挂钩挂设在阻力梁上,所述调节座朝向两根调节杆的面均为倾斜面,两根所述调节杆朝向调节座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倾斜面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杆和设置在锁定杆两端的锁定齿块,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滑槽的两侧均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锁定齿块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锁定杆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调节座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底柱、顶柱和调节套筒,所述底柱固定设置在底架上,所述调节套筒固定设置在底柱的顶端,所述顶柱滑动穿设在调节套筒内,所述调节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顶柱位置的抵紧螺栓;所述阻力架上设置有限位梁,所述限位梁滑动设置在两根导向梁之间,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件,两根所述导向梁的顶端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定位件插设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杆,所述限位梁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在插槽内,所述定位杆上垂向设置有拨杆,所述插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拨杆滑动的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包括座体和支撑垫,所述底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竖向支撑座,所述支撑垫固定设置在竖向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垫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躯的固定带,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魔术公贴,另一个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魔术母贴,所述竖向支撑座上且位于支撑垫的上方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拉杆卡设的卡紧片,所述卡紧片的中部开设有供第一拉动绳卡入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上且位于座椅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座椅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与阻力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拉动机构,所述第二拉动机构包括第二拉动绳和拉动座,所述斜板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拉动座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所述第二拉动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动座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梁上,所述导向梁上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第二拉动绳穿过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拉动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所述第二支座设置在第一支座的顶部并与第一支座相贴合,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第二转轴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斜板上开设有供第二支座转动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支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三转轴滑动穿设安装槽内且第三转轴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转轴上,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二支座和斜板上均开设有供固定件插设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阻力梁向上顶起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杆,所述顶升杆为弯折杆,所述顶升杆的弯折部位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供转动套筒套设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且位于转动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定转动套筒位置的凸台。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阻力机构替代传统的通过杠铃片提供阻力的方式,以便于降低康复锻炼装置的整体重量,从而使康复训练装置整体搬运更为方便,同时降低锻炼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拉动机构和第二拉动机构,以便于提供更为全面的锻炼方式,提高了锻炼的多样性,同时增加了锻炼过程中的趣味性,避免单一训练过于乏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阻力机构在阻力架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阻力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立柱、横梁、座椅和第一拉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拉动机构和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拉动座与斜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拉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底架,11-立柱,111-底柱,112-顶柱,113-调节套筒,1131-抵紧螺栓,114-转动杆,1141-凸台,12-横梁,13-座椅,131-座体,132-支撑垫,133-固定带,1331-魔术公贴,1332-魔术母贴,14-阻力架,141-底座,1411-滑槽,1412-齿条,142-导向梁,1421-定位孔,1422-支撑臂,1423-导向板,143-限位梁,1431-插槽,1432-通槽,144-定位件,1441-定位杆,1442-拨杆,15-竖向支撑座,151-卡紧片,1511-卡槽,16-支撑

梁,17-斜板,171-转动槽,172-缺口,2-阻力机构,21-阻力梁,22-阻力5构件,221-阻力弹簧,222-挂钩,23-角度调节组件,231-调节座,2311-倾斜面,2312-限位槽,232-调节杆,2321-限位块,233-固定块,2331-环形槽,24-锁定件,241-锁定杆,242-锁定齿块,243-插接杆,3-第一拉动机构,31-第一拉动绳,32-拉杆,33-导向轮,4-第二拉动机构,41-第二

拉动绳,42-拉动座,421-第一支座,4211-第一转轴,4212-安装槽,422-0第二支座,4221-第二转轴,43-固定件,431-固定杆,432-第三转轴,433-拉簧,434-插块,435-插孔,5-顶升机构,51-顶升杆,511-转动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5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

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0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架1,底架1的中部焊接有立柱11,立柱11的顶部焊接有横梁12,底架1上且位于立柱11的一侧安装有座椅13,底架1上且位于立柱11的另一侧设有阻力架14,阻力架14上安装有阻力机构2,横梁12上设有第一拉动机构3,第一拉动机构3包括第一拉动绳31和拉杆32,第一拉动绳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机构2上,拉杆32设置在第一拉动绳31远离阻力机构2的一端并位于座椅13的正上方,横梁12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33,第一拉动绳31的中段依次搭设在两个导向轮33上。患者在锻炼时,可坐在座椅13上,然后通过拉动拉杆32带动第一拉动绳31对阻力机构2进行拉动,从而使上肢得到锻炼。

参照图2、图3所示,阻力机构2包括阻力梁21和多组阻力构件22,多组阻力构件22沿阻力梁2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可拆卸连接在阻力梁21上,每组阻力构件22均包括两根阻力弹簧221,两根阻力弹簧221均倾斜设置且对称分布在阻力架14的底部两侧,阻力架1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力弹簧221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23,阻力弹簧22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23、另一端挂设在阻力梁21上。患者进行训练时,通过对阻力梁21上的阻力构件22进行安装或拆卸,即能够初步调节拉动阻力梁21时受到的阻力,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3对阻力弹簧22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即能够进一步调节拉动阻力梁21时受到的阻力,从而替代传统的通过改变杠铃片的数量调节拉动阻力的方式。相比于采用杠铃片调节拉动阻力的方式,利用阻力构件22能够降低整体重量,从而使训练装置整体搬运更为方便,同时降低锻炼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

参照图2、图3所示,阻力架14包括底座141和焊接在底座141两端的导向梁142,阻力梁21滑动连接在两根导向梁142之间,角度调节组件23包括调节座231和设置在调节座231两侧的调节杆232,底座141的顶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411,调节座231沿滑槽1411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滑槽1411内,调节座23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动后位置的锁定件24,两根调节杆232均滑动穿设在底座141上且调节杆232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41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调节杆232朝向滑槽1411外的一端设有固定块233,固定块233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2331,阻力弹簧221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222,其中一个挂钩222转动套设在环形槽2331内,另一个挂钩222挂设在阻力梁21上。调节座231朝向两根调节杆232的面均为倾斜面2311,两根调节杆232朝向调节座231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2321,倾斜面231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块2321滑动的限位槽2312。沿滑槽1411的长度方向对调节座231进行滑动,由于调节座231上倾斜面2311的设置,以及限位块2321和限位槽2312的配合,调节座231滑动过程中能够带动调节杆232向滑槽1411内或滑槽1411外移动,从而改变阻力弹簧221的倾斜角度,进而对阻力梁21拉动时受到的阻力进行改变。

参照图3所示,锁定件24包括锁定杆241和设置在锁定杆241两端的锁定齿块242,底座141上且位于滑槽1411的两侧均沿滑槽14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锁定齿块242相啮合的齿条1412,锁定杆241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杆243,插接杆24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调节座231的顶面。在对调节座231进行滑动时,将插接杆243向外拔出以使齿块离开齿条1412,此时能够对调节座231进行滑动,将调节座231滑动至指定位置后,将插接杆243插入调节座231即能够带动齿块与齿条1412相啮合,从而实现对调节座231位置的固定。

参照图4所示,立柱11包括底柱111、顶柱112和调节套筒113,底柱111焊接在底架1上,调节套筒113固定连接在底柱111的顶端,顶柱112滑动穿设在调节套筒113内,调节套筒113上设有用于固定顶柱112位置的抵紧螺栓1131;通过改变顶柱112在调节套筒113内的插入长度,然后通过抵紧螺栓1131对调节后顶柱112的位置进行固定,即能够对立柱11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拉杆32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手术的位置调整拉杆32的初始位置,以避免锻炼过程中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参照图2、图5所示,阻力架14上设置有限位梁143,限位梁143滑动设置在两根导向梁142之间,限位梁143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件144,两根导向梁142的顶端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定位件144插设的定位孔1421。定位件144包括定位杆1441,限位梁143的端部开设有插槽1431,定位杆1441滑动连接在插槽1431内,定位杆1441上垂向连接有拨杆1442,插槽1431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拨杆1442滑动的通槽1432。通过拨杆1442将定位杆1441拉动至插槽1431内,即能够对限位梁143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拨杆1442将定位杆1441移出插槽1431并插设至定位孔1421内,即能够对限位梁143调节后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限位梁143以便于调节阻力梁21的极限运动位置,从而避免锻炼过程中患者的伤口被二次拉伤。

参照图4所示,座椅13包括座体131和支撑垫132,底架1上沿竖直方向焊接有竖向支撑座15,支撑垫132固定安装在竖向支撑座15上,支撑垫132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患者身躯的固定带133,其中一个固定带133上设置有魔术公贴1331,另一个固定带133上设置有魔术母贴1332,将固定带133连接在患者的两侧,并通过魔术公贴1331和魔术母贴1332对固定带133进行定位,以便于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患者运动时受到伤害的风险。竖向支撑座15上且位于支撑垫132的上方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拉杆32卡设的卡紧片151,卡紧片151的中部开设有供第一拉动绳31卡入的卡槽1511。当患者锻炼过程中即将力竭时,能够将拉杆32卡入卡紧片151内,从而避免松手时产生的拉扯力造成患者受伤。

参照图1、图6所示,底架1上且位于座椅13的两侧均沿竖直方向焊接有支撑梁16,支撑梁16与座椅13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17,斜板17与阻力机构2之间设有第二拉动机构4,第二拉动机构4包括第二拉动绳41和拉动座42,斜板17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171,拉动座42转动设置在转动槽171内,第二拉动绳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动座4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梁21上,导向梁142上设置有支撑臂1422,支撑臂1422上设置有导向板1423,导向板1423上开设有供第二拉动绳41穿过的导向孔。患者通过拉动座42对第二拉动绳41进行拉动,同样能够对阻力梁21进行拉动,从而进行小臂垂直弯举训练,提高了锻炼的多样性,同时增加了锻炼过程中的趣味性,避免单一训练过于乏味。

参照图7、图8所示,拉动座42包括第一支座421和第二支座422,第一支座421上设有第一转轴4211并通过第一转轴4211转动设置在转动槽171内,第二支座422设置在第一支座421的顶部并与第一支座421相贴合,第二支座422上设有第二转轴4221并通过第二转轴4221转动设置在第一支座421上,第二拉动绳41固定连接第二支座422上,第二转轴42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轴421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斜板17上开设有供第二支座422转动的缺口172。第一支座421上设有固定件43,固定件43包括固定杆431和第三转轴432,第一支座421上开设有安装槽4212,第三转轴432滑动穿设安装槽4212内且第三转轴432与安装槽4212的底壁之间连接有拉簧433,固定杆4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转轴432上,固定杆43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块434,第二支座422和斜板17上均开设有供固定件43插设的插孔435。

向外拉动固定杆431使第三转轴432向安装槽4212外移动,使固定杆431上的插块434从第二支座422移出,然后转动固定杆431并使插块434对准斜板17上的插孔435,松开固定杆431并使第三转轴432在拉簧433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安装槽4212内,插块434即能够插入斜板17上的插孔435。此时患者通过使第二支座422与第一支座421发生相对转动,即能够使双手的小臂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转动过程受到阻力梁21的阻力从而达到锻炼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锻炼的多样化。

参照图1、图4所示,立柱1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将阻力梁21向上顶起的顶升机构5,顶升机构5包括顶升杆51,顶升杆51为弯折杆,顶升杆51的弯折部位设有转动套筒511,立柱11上径向焊接有供转动套筒511套设的转动杆114,转动杆114上且位于转动套筒51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限定转动套筒511位置的凸台1141,以避免转动过程中转动套筒511移出转动杆114。患者通过第二拉动机构4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当患者锻炼至力竭时,能够使用双脚对顶升杆51进行踩踏,顶升杆51的另一端即能够驱使阻力梁21向上顶起,从而降低第二拉动机构4受到的阻力,使患者能够缓慢将第二拉动机构4恢复至初始位置,避免了第二拉动机构4快速复位时对患者造成拉伤。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患者通过对阻力梁21上的阻力构件22进行安装或拆卸,改变阻力梁21上阻力构件22的数量,即能够初步调节拉动阻力梁21时受到的阻力,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3对阻力弹簧22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即能够进一步调节拉动阻力梁21时受到的阻力。通过设置第一拉动机构3和第二拉动机构4,患者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锻炼的方式,从而能够进行多种不同的锻炼模式,提高锻炼的趣味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