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安全保护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避免重要数据泄露,针对重要数据通常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即,将重要数据所处的网络作为内网,内网以外的网络作为外网,采用物理方法将内网与外网隔离,从而避免恶意方通过外网盗取内网中的重要数据。

内网中的重要数据一般都存储于内网的设备中,而内网设备日常也需要运行和维护。在一些情况下,内网设备的操作人员并不在内网的设备前,但是又需要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由于内网与外网进行了物理隔离,此时操作人员也只能够联系在内网设备前的现场人员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具体来说,操作人员通过电话或即时通讯工具与现场人员取得联系,告知现场人员具体如何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现场人员操作完成后,再告知操作人员其操作结果。操作人员对于内网设备如果还有下一步操作,再告知现场人员具体如何对内网设备操作。操作人员与现场人员相互配合,直到现场人员完成操作人员指示的所有操作。这样,就实现了操作人员在外网对内网设备的操作。

然而,操作人员在外网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如果操作人员对内网设备操作的内容较多,并且下一步操作需要依赖上一步操作的结果,那么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就需要反复与现场人员沟通,导致操作人员在外网对内网设备的操作效率低下。以及,如果现场人员对内网设备不熟悉,那么对于现场人员来说,还可能会对内网设备操作错误,降低操作人员在外网对内网设备操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以提高远程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远程操作系统,所述远程操作系统包括:外网设备和内网设备,所述外网设备和所述内网设备通过物理隔离网进行隔离,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通过所述物理隔离网将所述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以基于所述多媒体数据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中输入针对内网设备的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通过转换为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并通过物理隔离网传输至内网设备,这样,就能够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通过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将远程操作人员的操作信息传输至内网设备,进而控制内网设备执行该操作信息。在不违背内外网隔离规则的基础上,能够使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直接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无需现场人员参与到内网设备的操作中,避免了远程操作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的交互,以及避免了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内网设备产生的操作失误,提高了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远程操作内网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包括:从预设的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所述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操作信息及其编码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生成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

通过预设的编码对照表,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编码,并以多媒体的形式传输,能够避免操作信息直接暴漏在外,避免操作信息轻易被恶意获取使用,避免内网设备识别恶意指令进行危险操作,提高了操作信息在内外网之间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提高了内网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信息包括在所述外网设备中按下的输入键和按下时刻以及释放的输入键和释放时刻,所述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输入键按下及其对应的编码、每个输入键释放及其对应的编码以及每个时间差及其对应的编码;所述从预设的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包括: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按下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所述按下时刻与所述释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对应的编码以及所述释放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

通过将输入键的按下、释放以及输入键按下与释放的时间差都转换为编码,进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得内网设备能够精准的复刻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中的操作情况,提高内网设备远程操作的精准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信息包括在所述外网设备中的组合输入键,所述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组合输入键在所述外网设备中的含义及其对应的编码;所述从预设的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包括:确定所述组合输入键在所述外网设备中的实际含义;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实际含义对应的编码。

通过将操作信息中的组合输入键作为一个整体,并转换为外网设备所识别的含义对应的编码,进而通过编码将该含义传递给内网设备,在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对于组合输入键识别的含义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使内网设备获得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操作的真正含义,提高外网设备中的组合输入键在远程操作内网设备中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信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基于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生成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包括:将每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按照预设位置间隔编辑成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或者,将多个操作信息划分为多组信息集合,每组信息集合中操作信息的数量等于或少于预设数量;针对每组信息集合,将其中的各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编辑成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得到多个多媒体数据。

通过在一个多媒体数据中展示多个操作信息,并且将多个操作信息按照一定的位置间隔展示,以及,在一个多媒体数据中展示有限数量的操作信息,并且将不同的多媒体数据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展示,既能够使内网设备更快的获得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中的所有操作内容,提高内网设备的远程操作效率,又能够避免对多个操作信息识别混乱,提高内网设备远程操作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包括: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图形码数据。

通过将操作信息转换为图形码进行展示,使得操作信息能够得到长时间且稳定的展现,确保内网设备能够获得外网设备中全面且准确的操作信息,进而提高内网设备远程操作的完整性和精准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远程操作系统还包括:二维码生成器、二维码显示器、二维码扫描器和二维码解析器,所述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图形码数据,包括: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二维码数据;所述通过所述物理隔离网将所述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包括:通过二维码显示器显示所述二维码数据;通过二维码扫描器扫描所述二维码数据;通过二维码解析器解析所述二维码数据,得到所述多媒体数据,并将所述多媒体数据传输至所述内网设备。

通过二维码在内外网之间传递信息,借助二维码图像具有信息容量大、译码准确等优势,能够使内网设备在同一时间内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操作信息,提高内网设备远程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外网设备包括第一外网设备和第二外网设备,所述第一外网设备与所述内网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第二外网设备与所述内网设备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最大距离;所述获取在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外网设备发送的操作信息,所述第二外网设备中的操作信息是所述第一外网设备通过外网发送的加密的操作信息经过解密后得到的。

通过远程操作人员在距离内网设备较远的第一外网设备中输入操作信息,并通过第一外网设备将操作信息发送给距离内网设备较近的第二外网设备,进而通过第二外网设备将操作信息通过多媒体数据传递给内网设备,鉴于内外网设备之间传递操作信息时是通过多媒体数据的展示与扫描传输的,外网设备不能够与内网设备距离太远,而在远程操作人员与内网设备的实际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远程操作人员将操作信息输入到距离内网设备较远的第一外网设备中,第一外网设备再将操作信息传输至距离内网设备较近的第二外网设备中,再通过第二外网设备实现与内网设备的操作信息的传递,即便远程操作人员距离内网设备距离较远,也能够实现内网设备的远程操作,增加了内网设备的远程操作范围。并且,第一外网设备与第二外网设备在传输操作信息时进行了加密,能够避免操作信息泄露,提高内网设备远程操作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内网设备的反馈数据;将所述反馈数据发送至所述外网设备,以使所述外网设备能够根据所述反馈数据开始所述操作信息的传输和/或确定所述操作信息在所述内网设备中的操作结果。

通过在接收外网设备发送的操作信息前,或者在向内网设备发送操作信息后,获取内网设备的反馈数据,使得外网设备的远程操作人员能够看到内网设备被远程操作前或者远程操作后的状态,确保内网设备能够在正确的时机执行操作信息,以及使得远程操作人员能够及时知晓其远程操作结果,提高远程操作内网设备的精准性,以及提升远程操作设备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操作系统,所述远程操作系统包括:外网设备和内网设备,所述外网设备和所述内网设备通过物理隔离网进行隔离,所述远程操作系统用于:获取在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通过所述物理隔离网将所述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以基于所述多媒体数据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远程操作系统、第三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第一方面提供的远程操作方法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二维码生成、显示、扫描、解析各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目前,在对内网设备进行远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远程的操作人员与内网设备处的现场人员进行电话或即时通讯工具的沟通,告知现场人员具体如何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但是,如果操作内容较多,或者现场人员对操作内同不熟悉,就会导致现场人员频繁的向远程操作人员询问,以及现场人员对内网设备操作错误,进而降低内网设备远程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如果不再通过现场人员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而是采用一种非物理接触的方式,将操作人员所需要操作的信息传递给内网设备,这样,在不违背网络物理隔离规则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远程操作人员频繁的与现场人员沟通,以及避免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内网设备而造成的操作错误。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就是将操作信息转换为多媒体数据进行展示与识别,以实现操作信息的间接传递。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内网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时,操作人员基于对内网设备的操作需求在外网设备中进行操作后,首先,远程操作系统获取外网设备中的操作信息,然后,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然后,通过物理隔离网将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以基于多媒体数据使得内网设备执行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这样,就实现了远程操作人员跳过现场人员对内网设备进行远程操作,能够避免远程操作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的交互,以及能够避免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内网设备造成的操作失误,提高了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远程操作内网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操作方法的整体架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架构示意图一,参见图1所示,该架构实则为一个远程操作系统。该远程操作系统可以包括:外网设备11和内网设备12。外网设备11和内网设备12通过物理隔离网13进行隔离。

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外网设备11对内网设备12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将对内网设备12需要进行的操作向外网设备11操作,远程操作系统获取外网设备11中操作人员的操作信息,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并通过物理隔离网将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12,使得内网设备12能够基于多媒体数据执行该操作信息。这样,就实现了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11处,远程对内网设备12进行操作的过程。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1:获取在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

操作人员在远程操作系统的外网设备中进行操作后,操作人员的操作信息就会被远程操作系统获取。例如: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的键盘中输入“abc123”,远程操作系统从外网设备中获取的操作信息就是“abc123”。

S22: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

操作信息若想要从外网设备传递至内网设备,就需要转换为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物理隔离网所支持的,不是正常通过网络传输的,可以是以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传输的。这里的多媒体数据,可以是指图像、视频、音频等。对于多媒体数据的具体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假设操作信息为“abc123”,当多媒体数据为图像时,在转换后的图像中,可以直接呈现“abc123”,也可以呈现“abc123”的编码。当多媒体数据为视频时,在转换后的视频中,可以依次呈现“a”、“b”、“c”、“1”、“2”、“3”,也可以依次呈现“a”、“b”、“c”、“1”、“2”、“3”的编码。在转换后的音频中,可以依次呈现“a”、“b”、“c”、“1”、“2”、“3”的读音,也可以依次呈现“a”、“b”、“c”、“1”、“2”、“3”的编码的读音。

S23:通过物理隔离网将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以基于多媒体数据执行操作信息。

包含有操作信息的多媒体数据生成后,在远程操作系统中与外网设备连接的一侧,就可以展示多媒体数据,而在远程操作系统中与内网设备连接的一侧,就可以通过视觉或听觉等感官方式获得多媒体数据,并从多媒体数据中获得操作信息,进而将操作信息发送给内网设备,使内网设备执行操作信息。

多媒体数据的类型不同,相应的展示方式也不同。如果多媒体数据为图像,那么可以通过显示屏、画纸等展示该图像。如果多媒体数据为视频,那么可以通过显示屏、多张画纸等展示该视频。如果多媒体数据为音频,那么可以通过扬声器、耳机等展示该音频。

多媒体数据的类型不同,相应的获取方式也不同。如果多媒体数据为图像或视频,那么可以通过摄像头、相机等获取该图像或视频。如果多媒体数据为音频,那么可以通过麦克风、收音机等获取该音频。

多媒体数据通过物理隔离网后,操作人员对外网设备的操作信息就包含在多媒体数据中,还需要从多媒体数据中解析出操作信息。具体如何对多媒体数据进行解析,需要根据将操作信息转换为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确定。

举例来说,如果是将操作信息的原始内容直接生成多媒体数据,那么就是从多媒体数据中直接进行内容识别,获得操作信息。如果是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编码后,基于编码生成多媒体数据,那么就是先从多媒体数据中识别出编码,再将编码反向转换,得到操作信息。

此时,获得了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中的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就是操作人员需要远程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的内容,因此,需要将该操作信息发送给内网设备。内网设备接收到该操作信息后,由于该操作信息就是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因此,内网设备会按照该操作信息在内网设备中进行相应的操作。这样,就实现了操作人员通过外网设备对内网设备进行远程操作的过程。此过程中无需现场人员参与,避免现场人员的参与导致内网设备操作较慢、容易操作错误等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当操作人员此时不在内网设备前,但是又需要在内网设备中输入某一内容(例如:一段控制代码)时,在远程操作系统中,操作人员可以在外网设备的键盘中输入该控制代码,远程操作系统获取键盘中的输入内容及输入顺序,将输入内容按照输入顺序转换为多媒体数据,并展示。在远程操作系统中,同时扫描得到该多媒体数据,并从该多媒体数据中解析得到按照输入顺序排列的输入内容,进而将输入内容及输入顺序发送给内网设备。内网设备接收到输入内容和输入顺序后,就会按照输入顺序模拟键盘将接收到的输入内容输入到内网设备。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够实现在外网设备远程控制操作代码在内网设备中输入。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中输入针对内网设备的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通过转换为多媒体数据,并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通过扫描多媒体数据获得远程操作人员的操作信息,进而控制内网设备执行该操作信息。在不违背内外网隔离规则的基础上,能够使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直接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无需现场人员参与到内网设备的操作中,避免了远程操作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的交互,以及避免了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内网设备产生的操作失误,提高了远程操作人员在外网远程操作内网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作为对上述图1以及图2的细化和扩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程操作方法。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架构示意图二,参见图3所示,该架构实则为一个远程操作系统。该远程操作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外网设备31、第二外网设备32、二维码生成器33、二维码显示器34、二维码扫描器35、二维码解析器36、摄像头37和内网设备38。物理隔离网39将内网设备38与第一外网设备31和第二外网设备32进行隔离。第一外网设备31与第二外网设备32通过无线连接,第二外网设备32、二维码生成器33、二维码显示器34通过有线依次连接,摄像头37与第二外网设备32通过有线连接,二维码显示器34与二维码扫描器35之间不做物理连接,二维码扫描器35、二维码解析器36、内网设备38通过有线依次连接。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二维码生成、显示、扫描、解析各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其两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分别与外网设备和内网设备连接。其中包括:第一USB接口401、二维码生成器(图中未示出)、二维码显示器402、二维码扫描器403、二维码解析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USB接口404。第一USB接口401接入外网设备(图中未示出),第二USB接口404接入内网设备(图中未示出)。第一USB接口401、二维码生成器与二维码显示器402之间,二维码扫描器403、二维码解析器与第二USB接口404之间,均通过数据线405连接。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参见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51:操作人员向第一外网设备中输入操作信息。

对于外网设备来说,可以是两个设备,即第一外网设备和第二外网设备。第一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第二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为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最大距离。也就是说,通过二维码的显示与扫描在远程操作系统中进行操作信息传输时,二维码的显示与扫描之间不能距离太远,否则无法扫描成功,因此远程操作系统中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因此,可以在内网设备附近设置一个外网设备,即第二外网设备,在内网设备的远处设置一个外网设备,即第一外网设备。

当操作人员无法在与内网设备距离较近的第二外网设备中输入操作信息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与内网设备距离较远的第一外网设备中输入操作信息,第一外网设备可以通过外网的无线或有线通信将操作信息传输至第二外网设备,这样,距离内网设备较近的第二外网设备就可以通过二维码的显示与扫描将操作信息传递给内网设备。

操作人员输入的操作信息,可以是指在键盘中输入的各按键及其先后顺序,也可以是指对鼠标进行的各种操作(例如:单击左键、单击右键、双击左键、滑动滑轮等)及其先后顺序,还可以是指在显示屏中点击的各位置及其先后顺序。

S52:第一外网设备将操作信息传输至第二外网设备。

操作信息可以是第一外网设备主动向第二外网设备发送。当第一外网设备获得操作人员输入的操作信息后,就将操作信息发送给第二外网设备。操作信息也可以是第二外网设备从第一外网设备中主动获取。第二外网设备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一外网设备发送操作内容获取请求,第一外网设备接收到该请求后,如果有操作人员新输入的操作信息,就将该操作信息发送给第二外网设备。如果没有操作人员新输入的操作信息,就向第二外网设备反馈一个空的数据包,反馈一个无操作信息的提示或者不进行反馈。

当第一外网设备将操作信息向第二外网设备发出时,第一外网设备可以对操作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再向第二外网设备发出。第二外网设备接收到加密的操作信息,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加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操作信息。这样,距离内网设备较近的第二外网设备就得到了操作人员在第一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

S53:第二外网设备将操作信息传输至二维码生成器。

第二外网设备获得操作信息后,由于第二外网设备与二维码生成器通过有线连接,因此,第二外网设备中的操作信息就可以通过有线传输至二维码生成器中。

S54:二维码生成器基于编码对照表将操作信息转换为二维码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可以是图形码数据,优选可以是二维码数据。

这里的编码对照表,是预先设置好的。在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操作信息、每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以及操作信息与相应编码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键盘中的每个按键及其对应的编码、鼠标中的每个按键及其对应的编码、屏幕中的每个像素位置及其对应的编码等。例如:在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a-001、b-002、Delete-089、鼠标左键-122。对于编码的具体规则以及具体的编码内容,此处不做限定。

在基于编码对照表对操作信息进行转换的具体过程中,上述步骤S54可以包括:

步骤A1:从预设的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

在得到操作信息后,就可以在编码对照表中查找相同的操作信息,并将相同的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作为需要查找的编码。

当然,除了使用编码对照表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编码,例如:采用一些转码算法对操作信息进行计算,也可以得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

在编码对照表中,除了存储各输入键及其对应的编码外,还可以更细致的存储按下的各输入键及其对应的编码、释放的各输入键及其对应的编码、对于同一个输入键按下与释放时间的时间差及其对应的编码。这样能够避免第一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在输入识别的灵敏度上的差异而导致内网设备远程输入错误的问题。

具体来说,上述步骤A1可以包括:

步骤A11:从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按下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按下时刻与释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对应的编码以及释放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

当操作人员进行输入时,针对该输入,获取的操作信息就是按下的输入键和按下时刻以及释放的输入键和释放时刻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器获得操作信息后,从操作信息中获取按下的输入键和释放的输入键,以及对于同一输入键,按下时刻与释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接着,在编码对照表存储的每个输入键按下及其对应的编码、每个输入键释放及其对应的编码以及每个时间差及其对应的编码中,查找出操作信息中按下的输入键、时间差、释放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

举例来说,假设操作信息中包括“按下a、9点0分0秒、释放a、9点0分0.4秒”。计算出a从按下到释放的时间差为0.4秒。在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的编码就是:按下a对应的编码001、时间差对应的编码090、释放a对应的编码002。

上述的这种编码表,能够避免第二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在输入识别的灵敏度上的差异而导致内网设备远程输入错误的问题。

举例来说,假设内网设备的键盘输入较为灵敏,按键按压0.3秒以上就会被认为是持续按压,而第一外网设备的键盘输入较为迟钝,按键按压0.5秒以上才会被认为是持续按压。此时,操作人员想要通过持续按压对内网设备输入aa,操作人员基于其之前操作内网设备的感知记忆,在第一外网设备上按压a键0.4秒。如果依靠第一内网设备进行按压识别,那么,就会识别出操作信息为a,并传递给内网设备操作,此时内网设备就输入的是a,并没有达到操作人员输入aa的目的,远程控制出现错误。而如果将a键按下与释放的时间差转换为编码,并传递给内网设备,内网设备基于0.4秒这一按压a键的时间,识别出的就不再是单击a键,而是一直按压a键,此时内网设备中就输入的就会是aa。

在编码对照表中,除了存储各输入键及其对应的编码外,还可以将具有特殊含义的组合输入键的含义及其对应的编码存储到编码对照表中。这样能够避免第一外网设备与内网设备在组合输入键识别上的差异而导致内网设备远程输入错误的问题。

具体来说,上述步骤A1可以包括:

步骤A12:确定组合输入键在第一外网设备中的实际含义。

不同的设备,对于向其输入的组合输入键所识别出的含义可能不同。例如:第一外网设备中配置“Ctrl+c”的含义为复制,内网设备中配置“Ctrl+q”的含义为复制,“Ctrl+c”的含义为全选。

操作人员在第一外网设备中同时按下多个按键,即按下组合输入键时,第一外网设备会按照其中的配置确定该组合输入键的含义,第一外网设备确定的含义就是组合输入键的实际含义。

步骤A13:从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实际含义对应的编码。

在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各种组合输入键的含义及其对应的编码。例如:存储有:复制-511、粘贴-512等等。在确定了第一外网设备中组合输入键的实际含义后,就可以在编码对照表中找到与该实际含义相同的含义,并将相同含义对应的编码作为查找的编码。

举例来说,假设编码对照表中包括“复制-511”,操作人员想要在内网设备中进行复制,第一外网设备中对于复制的组件输入键配置为“Ctrl+c”,内网设备中对于复制的组件输入键配置为“Ctrl+q”。操作人员在第一外网设备中操作复制,输入“Ctrl+c”。第一外网设备识别的是操作人员在进行复制,生成器获取“复制”这一操作信息,并在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对应的编码511,并传递至解析器,解析器通过编码对照表确定为复制,再结合内网设备的组合输入键配置,得出“Ctrl+q”。内网设备输入“Ctrl+q”,完成复制。而如果直接将第一外网设备中的“Ctrl+c”编码,内网设备得到的也是“Ctrl+c”,进行的就不再是复制操作,可能是其它操作。含义与编码的对照关系,能够使操作人员按照第一外网设备的操作习惯实现对内网设备的准确操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A11与A12、A13并无执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全部执行,也可以择一执行。

步骤A2:基于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生成二维码数据。

在得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后,可以将编码的原始内容作为多媒体数据中的内容,例如:多媒体数据为图形码数据,在图形码中显示“001002003”。也可以将编码进一步转换后作为多媒体数据中的内容,例如:多媒体数据为图形码数据中的二维码数据,在图像中显示一个表征有“001002003”信息的二维码。

当操作信息的数量为多个时,也就是操作人员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了多个操作,每个操作都对应有一个编码。这些编码可以编入到同一个多媒体数据中,也可以编入到不同的多媒体数据中。

具体来说,上述步骤A2可以包括:

步骤A21:将每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按照预设位置间隔编辑成二维码数据。

也就是说,将多个编码按照一定的位置间隔编入到一个多媒体数据中,也就是在多媒体数据中,各个操作信息之间是经过隔离的。

以多媒体数据为二维码数据,存在2个操作信息为例,在二维码的生成过程中,第1个操作信息的编码占据二维码最后一列、最后一行至倒数第三行的3个空格,第2个操作信息的编码占据二维码最后一列、倒数第五行至倒数第7行的3个空格。可见,这两个操作信息就通过一个空格隔开,避免两个操作信息的混淆。

步骤A22:将多个操作信息划分为多组信息集合,每组信息集合中操作信息的数量等于或少于预设数量;针对每组信息集合,将其中的各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编辑成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得到多个多媒体数据。

也就是说,将多个编码分隔到不同的多媒体数据中,每个多媒体数据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编码,每个多媒体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展示。

以多媒体数据为二维码数据,存在10个操作信息,一个二维码中仅存储6个操作信息为例,在二维码的生成过程中,第1-6个操作信息的编码就编辑到第1个二维码中,第7-10个操作信息的编码就编辑到第2个二维码中。第1个二维码在显示器中显示一段时间后,显示器黑屏,然后再显示第2个二维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A21与A22可以择一执行。

S55:二维码显示器显示二维码数据。

S56:二维码扫描器扫描二维码数据。

二维码显示器显示二维码数据,二维码扫描器扫描二维码显示器中显示二维码数据,实际上就是二维码的显示与扫描,可以通过现有的任何一种二维码的展示与扫描的方式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S57:二维码解析器基于编码对照表解析二维码数据,得到操作信息。

二维码解析器对二维码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编码,然后再按照编码对照表对相应的编码进行反解,得到操作信息。这也就是二维码生成器基于编码对照表将操作信息转换为编码,进而将编码生成二维码数据的逆过程。二维码解析器按照二维码生成器的实现方式反向实施即可。

S58:二维码解析器将操作信息传输至内网设备。

S59:内网设备执行操作信息。

在内网设备看来,与其连接的二维码解析器就相当于是一个输入设备。操作信息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内网设备中,内网设备就能够执行该操作信息。例如:操作信息为“abc”,二维码解析器得到“abc”后,模拟键盘,将“abc”输入到内网设备。内网设备中就输入有“abc”了。

S510:获取内网设备的反馈数据,并通过第二外网设备将反馈数据传输至第一外网设备。

内网设备执行完操作信息后,操作人员并不在内网设备前面,并不知晓内网设备对于操作信息的操作结果。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获知操作结果,可以使内网设备进行反馈。

在使内网设备进行反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摄像头拍摄内网设备的视频或图像,也可以是使内网设备在执行完操作信息后生成一个操作结果信息(也就是操作完成或者操作失败的提示信息)。

远程操作系统获得内网设备的反馈数据后,可以将反馈数据发送至第二外网设备,进而通过第二外网设备再发送至第一外网设备。当然,如果是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内网设备的图像或视频,也可以在摄像头中安装发送装置,摄像头直接将内网设备的图像或视频发送至第一外网设备。这样,处于第一外网设备前方的操作人员通过回传的反馈数据就能够知晓其对于内网设备的远程操作情况。如果操作人员确定操作成功,就可以继续下一步操作,或者结束操作。如果操作人员发现操作失败,还可以重新再重新操作或者联系现场人员操作。

对于摄像头拍摄的内网设备的图像或视频,可以是内网设备中屏幕的截图或者视频,也可以是内网设备的指示灯,等等,需要根据对内网设备进行远程操作的具体内容确定。例如:当需要远程在内网设备中登录账号时,摄像头拍摄的就是内网设备的屏幕,以便操作人员确认其是否登录成功。再例如:当需要远程对内网设备进行监控时,摄像头拍摄的就是内网设备的指示灯,以便操作人员通过指示灯确认内网设备是否产生告警。

当然,还可以在操作人员在第一外网设备中输入操作信息之前,使得内网设备通过远程连接、第二外网设备向第一外网设备发送内网设备的相关信息,也就是内网设备的屏幕图像等,即反馈数据。这样,能够使第一外网设备前的操作人员感觉其就在内网设备前,从而对内网设备进行精准的远程操作。

至此,操作人员在外网设备远程对内网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就已全部说明完成。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作为对上述方法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程操作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外网设备和内网设备。外网设备和内网设备通过物理隔离网进行隔离。

远程操作系统用于:获取在外网设备中输入的操作信息;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通过所述物理隔离网将所述多媒体数据传输至内网设备,以基于所述多媒体数据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程操作系统。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外网设备61、第二外网设备62、生成器63、显示器64、扫描器65、解析器66、反馈器67和内网设备68。物理隔离网69将内网设备68与第一外网设备61和第二外网设备62进行隔离。第一外网设备61与第二外网设备62通过无线连接,第二外网设备62、生成器63、显示器64通过有线依次连接,反馈器67与第二外网设备62通过有线连接,显示器64与扫描器65之间不做物理连接,扫描器65、解析器66、内网设备69通过有线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外网设备61与所述内网设备68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第二外网设备62与所述内网设备68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物理隔离网能够支持的最大距离。

第一外网设备61,用于:获得输入的操作信息。

第二外网设备62,用于:获取第一外网设备61发送的操作信息。

生成器6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外网设备62发送的操作信息,所述第二外网设备62中的操作信息是所述第一外网设备61通过外网发送的加密的操作信息经过解密后得到的;从预设的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所述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操作信息及其编码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生成所述物理隔离网69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

所述操作信息包括在所述外网设备中按下的输入键和按下时刻以及释放的输入键和释放时刻,所述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输入键按下及其对应的编码、每个输入键释放及其对应的编码以及每个时间差及其对应的编码。

生成器63,具体用于: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按下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所述按下时刻与所述释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对应的编码以及所述释放的输入键对应的编码。

所述操作信息包括在所述外网设备中的组合输入键,所述编码对照表中存储有每个组合输入键在所述外网设备中的含义及其对应的编码。

生成器63,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组合输入键在所述外网设备中的实际含义;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查找出所述实际含义对应的编码。

所述操作信息的数量为多个。

生成器63,具体用于:将每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按照预设位置间隔编辑成所述物理隔离网69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或者,将多个操作信息划分为多组信息集合,每组信息集合中操作信息的数量等于或少于预设数量;针对每组信息集合,将其中的各个操作信息对应的编码编辑成所述物理隔离网69能够支持的多媒体数据,得到多个多媒体数据。

生成器63,还用于: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69能够支持的图形码数据。

生成器63,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信息转换为所述物理隔离网69能够支持的二维码数据。

显示器64,具体用于:显示所述二维码数据。

扫描器65,具体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数据。

解析器66,具体用于:解析所述二维码数据,得到所述操作信息,并将所述操作信息传输至所述内网设备68。

反馈器67,用于:获取所述内网设备68的反馈数据;将所述反馈数据发送至所述外网设备,以使所述外网设备能够根据所述反馈数据开始所述操作信息的传输和/或确定所述操作信息在所述内网设备68中的操作结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移动体远程操作系统以及移动体远程操作方法
  •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基于GSM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远程KVM鼠标模式适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一种矩阵切换器的远程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远程操作方法、远程操作系统、操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管理服务器、远程操作系统、远程操作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49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