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7:02


一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球盖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畅销食用菌品种之一,该菇属于低温型食用菌品种,南方地区自然温度条件下适宜秋冬季节种植。该菇抗逆性强,生料、发酵料和熟料均可种植,而且培养料来源丰富,秸秆、木屑、竹屑等废弃物均可作为主料种植大球盖菇。但是培养料的选择和处理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随着近几年大球盖菇的快速发展,在种植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场和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上市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在春节等消费旺季有优质安全的产品供应。本发明通过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并在自然温度条件下提早播种、提早上市。

韭葱,俗称青蒜,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扁葱、扁叶葱、洋蒜苗。原产欧洲中南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广西栽培时间较长,目前长江以南地区种植面积很大,多代替蒜苗食用。韭葱生长势强,很少发生病虫害,适应性广,能耐38℃高温,由于根系分布较浅,不耐干旱,也不耐涝,生产上对土壤营养要求比较高,适宜在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的土壤上栽培,土壤pH7.7的微碱性最好。韭葱产量高,需求量大,因此种植效益好,种植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由于韭葱营养需求量大,长期连续种植一方面会造成土壤肥力透支,另一方面,大量的施肥,也会造成土壤结构改变和病虫害加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通过菌渣还田,既能补足土壤有机质等营养,又能通过轮作,减轻连续重茬造成产量低和病虫害等问题,实现韭葱优质高产。

CN108496712B公开了一种大球盖菇和水果黄瓜间作的栽培方法,CN108990699B公开了一种大球盖菇与辣椒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方法,CN108990702B公开了一种大球盖菇与豇豆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方法,以上三个专利是大球盖菇与开花结果类蔬菜轮作或者间作,一方面辣椒、黄瓜、豇豆等作物在南方地区3月份就可以移栽定植,如果5月再移栽定植瓜果类蔬菜,后期高温会影响产量和质量,而大球盖菇采收要到4月底才结束,因此以上三种轮作方式不适合南方地区应用;另一方面,以上3个专利中,大球盖菇与黄瓜、辣椒、豇豆轮作,复种指数仅仅达到200%,复种指数仍然还有上升空间。

目前,未有关于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栽培方法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保护一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当年10月至次年4月,种植大球盖菇,包括如下步骤:

1-1)播种前50~70天,木屑、石灰粉和水混合形成混合物A,进行一级堆制发酵,得到一级发酵料;

1-2)播种前10~20天,所述一级发酵料、棉籽壳、谷壳、麸皮、石灰和水混合形成混合物B,进行二级堆制发酵,得到二级发酵料;

1-3)播种当天,将所述二级发酵料和水混合形成培养料,将所述培养料铺设于田块,所述田块上搭设有棚,然后播种大球盖菇菌种,进行菌丝培养;

1-4)播种15~20天后,覆土形成覆土层;

1-5)播种50~60天后,进行出菇培养,然后采收大球盖菇,菌渣还田;

2)次年5月至8月,在菌渣还田后的田块上,种植第1茬韭葱;

3)次年8月至10月,收获所述第1茬韭葱后,种植第2茬韭葱。

优选地,1-1)中,所述木屑和石灰粉的质量比为(96~100):2。

优选地,1-1)中,以木屑、石灰粉和水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混合物A的含水量为67~75%。

优选地,1-1)中,所述一级堆制发酵为将所述混合料A形成长为10~15米,宽为5~8米,高为0.8~1米的料堆进行发酵。

优选地,1-1)中,所述一级堆制发酵时间为50~70天。本申请中的木屑经过一级堆制发酵使得木屑颜色变成茶褐色,质地变软,从而有利于木屑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成分容易被大球盖菇菌丝分解、吸收。

更优选地,所述一级堆制发酵分为第一次堆制发酵和第二次堆制发酵,所述第一次堆制发酵的时间为25~35天,所述第二次堆制发酵的时间为25~35天,所述第一次堆制发酵和第二次堆制发酵之间进行翻堆并补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堆的次数为1次。

优选地,1-2)中,所述一级发酵料、棉籽壳、谷壳、麸皮和石灰的质量比为(70~74):(15~19):11:(10~15):(1~2)。

优选地,1-2)中,以一级发酵料、棉籽壳、谷壳、麸皮、石灰和水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混合物B的含水量为65%~70%。

优选地,1-2)中,所述二级堆制发酵为将所述混合料B形成长为5~8米,宽4~6米,高0.4~0.6米的料堆进行发酵。

优选地,1-2)中,所述二级发酵料的pH值为6.7~7。

更优选地,所述二级堆制发酵分为第一次堆制发酵、第二次堆制发酵和第三次堆制发酵,所述第一次堆制发酵和第二次堆制发酵的发酵时间均为3~5天,所述第三次堆制发酵的时间为3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次堆制发酵之间进行翻堆并补水,同时添加石灰调节使pH值为6.7~7。

优选地1-3)中,所述田块的上茬口作物为韭葱。大球盖菇和韭葱等作物连续种植都会造成有害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积累,从而引起病虫害,而本申请发现大球盖菇和韮葱轮作后,部分有害物质被不同类的作物吸收或分解,从而减轻连作障碍,解决了大球盖菇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产量和品质不稳定问题,因此,通过轮作可以稳定并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从而促进大球盖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优选地,1-3)中,将所述培养料分三层铺设于所述田块上。

更优选地,所述培养料分三层铺设于所述田块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培养料分为上层培养料、中间层培养料和下层培养料,所述上层培养料和所述下层培养料的厚度均为4~6cm,所述中间层培养料的厚度为8~10cm。较佳地,所述上层培养料、中间层培养料和下层培养料的宽度均为0.6~1.0m。

优选地,1-3)中,所述菇棚的长和宽分别为30~40米和6~8米。

更优选地,所述菇棚外表面依次覆盖有遮阳网和利得膜。本申请中通过先覆盖90%的遮阳网,达到透气避雨的效果,能够避免秋季高温天气棚内温度过高,造成烧菌,这样可以比常规菇棚提前2周播种。当白天气温降至15℃以下,或者夜间气温降至8℃以下时,在遮阳网上面再覆一层菇棚专用利得膜,达到保温效果,保证发菌期间大球盖菇菌丝能够在10~25℃快速、健康生长。在菇棚两侧设有卷膜杆,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以通过卷起两侧利得膜,增加通气,调节棚内温度。棚内应装喷淋设施,方便喷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遮阳网设有二层。本申请中二层遮阳网的设计,透气避雨的效果更好。

优选地,1-3)中,所述大球盖菇菌种的播种量为600~800g/m

优选地,1-3)中,菌丝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菌丝培养的温度为20~25℃。

优选地,1-4)中,所述覆土层的厚度为2~4cm。大球盖菇发菌期对氧气和水分要求非常高,为保证大球盖菇发菌期有充足的氧气,播种15~20天以后,待菌丝爬至培养料表面以后再覆土,比播种后直接覆土发菌能缩短发菌时间。

优选地,1-5)中,出菇培养期间,空气湿度为85~90%。

优选地,2)中,种植韭葱的时间为次年5月~次年10月。

优选地,2)中,韭葱的行距为13~15cm×13~15cm。

优选地,2)中,移栽第1茬韭葱后,施加三元复合肥和尿素,然后追加三元复合肥。

优选地,3)中,韭葱的行距为13~15cm×13~15cm。

优选地,3)中,移栽第2茬韭葱前,施加三元复合肥。

优选地,2)或3)中,所述韭葱的苗龄为50天~60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通过分级堆制发酵、三层铺料和菌丝爬至铺料表面后再覆土,将菌丝培养时间缩短至75d,且平均产量提高至7.83kg/m

2)本申请的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高效种植方法,避免了大球盖菇连续种植造成的连作障碍,解决了大球盖菇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产量和品质不稳定问题,同时显著增加了韭葱叶片的可溶性蛋白、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夏季两茬韭葱总产量。

3)本申请的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高效种植方法,通过1茬大球盖菇与2茬韭葱轮作,既可以充分利用菜地冬季的空闲时间种植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很好的大球盖菇,还能够通过菌渣还田减少韭葱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高温型韭葱品种的优势,在夏季蔬菜紧缺的时间上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本申请中大球盖菇与高温型叶菜品种轮作,不仅有利于夏季叶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还可以在夏季蔬菜供应量不足的时间上市,经济效益更好;与此同时,大球盖菇与2茬韭葱轮作,复种指数达到300%,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充分发挥叶菜生长周期短、夏季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同时通过与大球盖菇轮作,可以菌渣还田,很好地补充叶菜大量的营养需求,并且能够缓解叶菜类蔬菜连续种植容易造成连作障碍,夏季种植难度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高效种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应用例中一年种植2茬韭葱,冬季种1茬大球盖菇,菌渣还田后夏季韭葱生长情况图。

图3为对比例5中一年连续种植3茬韭葱,夏季韭葱生长情况图。

图4为对比例6中一年种植2茬韭葱,冬季种1茬青菜,夏季韭葱生长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中,一种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具体步骤为:

当年10月至次年4月,种植大球盖菇,包括如下步骤:

1-1)一级堆制发酵:在播种前50天,将木屑和石灰粉按照质量比为98:2混合后,加水形成混合物A,以木屑、石灰粉和水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混合物A的含水量为70%,将混合料A整理成长10米×宽5米×高0.8米的料堆,进行一级堆制发酵,第一次堆制发酵25天,内部发满放线菌后,进行一次翻堆,并补水使含水量70%,然后进行第二次堆制发酵25天,以木屑颜色变成茶褐色,质地变软为堆制好的标准,使木屑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成分易于被大球盖菇菌丝分解、吸收,得到一级发酵料。

1-2)二级堆制发酵:播种前11天,将步骤1)的一级发酵料、棉籽壳、谷壳、麸皮和石灰按照质量比为65:15:10:10:1混合,然后与水形成混合物B,以一级发酵料、棉籽壳、谷壳、麸皮、石灰和水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混合物B中的含水量为70%,将混合物B整理成长8米×宽4米×高0.8米的料堆,进行二级堆制发酵,其中二级堆制发酵分为第一次堆制发酵、第二次堆制发酵和第三次堆制发酵。第一次堆制发酵3天,料堆中间温度达到70℃,料内发满放线菌后,进行一次翻堆,并适当补充水分,使含水量维持在70%,继续进行第二次堆制发酵3天,翻堆一次,接下来继续进行第三次堆制发酵5天,并用PH试纸测试培养料的酸碱度,通过添加石灰来调节PH值至6.7,得到培养料。

1-3)在韭葱采收后的的田块上搭建长30米,宽6米的钢架菇棚,先覆盖两层90%的遮阳网,白天气温降至15℃或者夜间气温降至8℃以后在遮阳网上面再覆一层菇棚专用利得膜。在菇棚两侧设有卷膜杆,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以通过卷起两侧利得膜,增加通气,调节棚内温度。棚内应装喷淋设施,方便喷水。

南方地区在10月下旬,北方地区在10月中上旬,确保气温在25℃以下进行大球盖菇播种、发菌培养。菌种应当选择经国家或者省认定的品种,以免因为种源不好影响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

播种当天,将步骤2)得到的培养料分三层铺设于搭设有菇棚的田块上,培养料分为上层培养料、中间层培养料和下层培养料,每层培养料的宽度0.8米,长度依菇棚长度,三层料总厚度为20cm,上层培养料和下层培养料的厚度均为5cm,中间层培养料的厚度为10cm,每平方米用干料(指换算成没加水之前的量)8-12公斤,两层料之间播种菌种,菌种的播种量600g/m

进行菌丝培养,菌丝培养期间保持培养料湿度为70~75%,温度为20~25℃。

1-4)播种20天以后,大球盖菇菌丝爬至最上层培养料料的表面时,覆盖3cm的土形成覆土层。

菌丝培养期间,培养料内插温湿度计,每隔3天记录培养料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当水分低于65%时,通过喷淋设施及时补充水分,确保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培养料水分不足会严重影响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后期产量。当培养料内部温度高于25℃是,应通过通风、遮阴、喷水等措施及时调整菇棚温度,以免造成烧菌,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5)出菇期进行常规管理。播种55天以后,注意观察覆土层是否有菌丝长出。当有大量菌丝爬到土面之后,喷一次重水,并增加通风,刺激出菇,2-3天后减少通风,待有小菇蕾长出土面之后,再适当通风、喷水,保持棚内氧气充足,土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90%,保证幼菇正常生长。出菇高潮期,通过打开菇棚门、卷起菇棚两侧的膜,增加通风换气。

采菇后要及时补平菌床上留下的穴口,清除菇床上的残菇,并对菌床喷水后进行菌丝培养管理,经10天,又可以采收下一潮菇。大球盖菇整个生长期可收4~5潮菇,总生物学转化率70%左右,其中第一潮菇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大球盖菇10月下旬播种,在12月底~2月中下旬开始采收,4月底采收结束,将菌渣还田。

2)在菌渣还田的田块上种植韭葱。

①次年5月上旬到10月下旬大球盖菇种植间隙,在另外田块提前育苗,可以种植2茬韭葱。第一茬次年3月上旬提前在其他地块播种育苗,5月初移栽,8月中下旬采收;第二茬次年6月上旬提前在其他田块播种育苗,8月底移栽,10月中下旬采收。

②育苗

次年3月初,在种植大球盖菇田块附近选择其他肥沃优质土壤地块作为韭葱苗床,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2.5吨,用旋耕机整地、耙平耙细,做宽1.2米畦,均匀播撒韭葱种子,播种后覆土压实,并盖无纺布防雨水冲刷,待齐苗后揭网。在移栽前施一次起身肥。按照韭葱苗床田块与韭葱移栽种植田块面积比(秧本比)1:17准备苗。

③移栽、管理

次年4月底-5月初大球盖菇采收结束后,将菇棚拆除,大球盖菇菌渣均匀分散到整块田块,用旋耕机整地开沟,畦宽连沟1.3m,韭葱苗龄50天进行移栽,株行距13cm×13cm,每穴3株。韭葱移栽成活后每亩撒施三元复合肥、尿素各9公斤,移栽后一个月左右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kg。90天后,8月中上旬,第一茬韭葱即可采收销售。

第1茬韭葱采收结束后,次年8月中下旬接着翻耕、整地准备移栽第2茬韭葱。提前50天按照前面要求进行第2茬韭葱育苗。第二茬韭葱种植时,整地旋耕前每亩施撒三元复合肥30kg作为基肥,其他移栽和管理与第1茬相同,10月中下旬完成采收。接着搭建菇棚,进行大球盖菇播种。

图1为本申请中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对夏季的韭葱进行拍照观察,同时统计采集第2茬韭葱的叶片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检测,统计第1茬和第2茬韭葱总产量,结果见图1和表3。

图2为本应用例中一年种植2茬韭葱,冬季种植1茬大球盖菇,菌渣还田后夏季韭葱生长情况图。

在生产大球盖菇期间,统计培养料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覆土方式从播种到出菇的发菌时间,采收结束后统计平均产量。结果见表1和表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1中,不堆制发酵,直接将木屑、棉籽壳、谷壳、麸皮按照配方混合,加水,用石灰调节pH值至6.7,含水量为70%,然后直接播种大球盖菇,其余均同实施例1。配方为:木屑63%,棉籽壳15%,谷壳10%,麸皮10%,石灰2%。

在生产大球盖菇期间,统计从播种到出菇发菌的时间,采收结束后统计平均产量。结果结见表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2中,同时堆料10天,木屑、棉籽壳、谷壳、麸皮各种原料混合均匀,一起堆料10天,中间翻堆1次,播种前用石灰调节pH值至6.7,含水量为70%,然后播种大球盖菇,其余均同实施例1。配方为:木屑63%,棉籽壳15%,谷壳10%,麸皮10%,石灰2%。

在生产大球盖菇期间,统计从播种到出菇发菌的时间,采收结束后统计平均产量。结果结见表1。

对比例3

本对比例3中,同时堆料50天,木屑、棉籽壳、谷壳、麸皮各种原料混合均匀,一起堆料50天左右天,料中间温度达到70℃时及时进行翻堆,播种前用石灰调节pH值至6.7,含水量70%,然后播种大球盖菇,其余均同实施例1。配方为:木屑63%,棉籽壳15%,谷壳10%,麸皮10%,石灰2%。

在生产大球盖菇期间,统计从播种到出菇发菌的时间,采收结束后统计平均产量。结果结见表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4中,同实施例1区别点在于:播种后直接覆土,其余均同实施例1。

在生产大球盖菇期间,统计从播种到出菇发菌的时间,采收结束后统计平均产量。结果结见表2。

表1

表1中,“+++”表示菌丝生长势最强,洁白、浓密;“++”表示菌丝生长势较强,白色,疏密一般;“+”表示菌丝生长势一般,色泽暗淡,稀疏。

从表1可知,本申请通过分级堆制发酵,能显著缩短从播种到出菇的发菌时间,且显著提高平均产量。与直接将各种原料混合堆制发酵50天的对比例3相比,本申请中从播种到出菇发菌的时间从97天缩短至75天(p<0.05),平均产量从4.36kg/m

表2

表2中,“+++”表示菌丝生长势最强;“++”表示菌丝生长势较强;“+”表示菌丝生长势一般。

从表2可知,本申请的分级发酵生产大球盖菇的方法,菌丝爬到料面后再覆土,能显著缩短从播种到出菇发菌的时间,显著提高平均产量。与播种后直接覆土的对比例4比,本申请中播种到出菇发酵时间从84天缩短至75天(p<0.05),平均产量从6.31kg/m

对比例5

本对比例5中,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不种大球盖菇,一年连续种植3茬韭葱,其余均同实施例1。

对夏季的韭葱进行拍照观察,同时统计采集第2茬韭葱的叶片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检测,统计春夏2茬韭葱总产量,结果见图2和表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总氨基酸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

图3为对比例5中一年连续种植3茬韭葱,夏季韭葱生长情况图。

对比例6

本对比例6中,与对比例5不同点在于:春夏连续种植2茬韭葱后,在冬季种植1茬青菜而不种植第3茬韭葱,其余均同对比例5。

对夏季的韭葱进行拍照观察,同时统计采集第2茬(夏季)韭葱的叶片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检测,统计春夏2茬韭葱总产量,结果见图2和表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总氨基酸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

图4为对比例6中春夏种植2茬韭葱和冬季种植1茬青菜,夏季(第2茬)韭葱的生长情况图。

从图2、3、4和表3可知,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菌渣还田能够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韭葱长势更好,产量和品质更高。表现为叶片浓绿、茎叶粗壮,营养物质含量高等。

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韭葱与大球盖菇轮作,在菌渣还田,化肥施用量减半的情况下,韭葱叶片的可溶性蛋白、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春夏季两茬韭葱总产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大球盖菇与韭葱轮作对提高韭葱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

本申请还进行了大球盖菇与1茬不同作物如水稻、玉米轮作的研究,3茬韭葱连续种植的研究以及2茬韭葱与1茬青菜轮作的研究。

种植模式1:大球盖菇与2茬韭葱轮作,根据本发明的实例1进行种植,冬季搭建菇棚种植1茬大球盖菇,采收后菌渣还田,连续种植2茬韭葱,韭葱采收后,搭建菇棚继续种植大球盖菇。如此循环,以一年为一个种植周期。

种植模式2: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传统的菇稻轮作模式。水稻收割后,在稻田利用稻草种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采收结束,菌渣还田,继续种植水稻。如此循环,以一年为一个种植周期。

种植模式3:大球盖菇与玉米轮作,玉米采收后,利用玉米秸秆种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采收结束,菌渣还田,再种玉米。如此循环,以一年为一个种植周期。

种植模式4:一年种3茬韭葱,即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韭葱,如此循环,以一年为一个种植周期。计算分析第一年种植效益情况,之后,因连作障碍等韭葱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效益会更差。

种植模式5:2茬韭葱与1茬其他蔬菜(青菜)轮作,即在同一地块,每年春、夏季种植2茬韭葱,秋冬季种植1茬青菜。如此循环,以一年为一个种植周期。

对种植模式1、2、3、4和5分别统计作物效果和总效益,见表4。

见表4

从表4可知,大球盖菇与2茬韭葱,既可以充分利用菜地冬季的空闲时间种植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很好的大球盖菇,还能够通过菌渣还田减少韭葱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高温型韭葱品种的优势,在夏季蔬菜紧缺的时间上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分类

0612011591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