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脊椎牵拉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脊椎牵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脊椎牵拉装置,涉及脊椎牵拉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牵拉康复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牵拉和伸展脊柱,改善患者的脊柱姿势和减轻脊柱相关疼痛。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患有脊柱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当然也包括治疗颈椎疾病等脊柱问题。应用牵引绳牵拉脊柱的治疗方式成本低、实现简单,因此在临床医疗中最为常见;通常将患者头部固定于悬挂的牵引绳上,利用重力或者牵引绳负载的拉力对脊柱进行牵引。

但是单一的牵引绳牵拉治疗,牵引绳可能出现晃动,其稳定性不足,容易引发受伤;同时,人体颈椎的可拉伸范围较小,而牵引绳拉伸简单的力传导方式导致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拉伸过度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104382681 A)尝试通过增设用于调节牵引力的手柄,即将不易控制的直线调节方式转变为容易控制的扭转调节方式;以增强对牵引力调节的可控性,进而避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然而其牵引方式依然为牵引绳牵引,此部分区域稳定性不足。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椎牵拉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脊柱牵引装置难以进行稳定且可控的拉伸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脊椎牵拉装置,所述背板向人体方向设有单点固定的三角结构,所述固定点固定于所述背板上,其余两点中一端点固定患者头部构成牵引点,另一端点沿背板滑动;

所述背板滑动的端点外接驱动源。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为座椅的背板,所述背板具有曲度,所述背板向人体侧弯曲,所述三点结构中沿所述背板滑动为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固定于所述背板内;

所述滑块在所述背板内进行弧线滑动;

所述固定点直接固定在背板上,并处于所述滑块下方,所述固定点以下的背板为垂直板;

所述滑块的弧线轨迹使得所述牵引点在其带动下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背板为座椅的靠背且为垂直板,所述座椅上还设有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座椅坐面上的下肢固定件,所述下肢固定件束缚患者下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从所述靠背延伸出并固定患者躯体;

所述上肢固定部不限制患者肩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源进行直线运动,所述三角结构将驱动源的直线运动传递至牵引点,整体构成滑块曲柄机构;

所述牵引点与固定点之间视为曲柄,所述固定点的运动视为滑块滑动,所述滑动受限于背板的延伸方向。

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为滑动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上滑板,所述上滑板的滑动方向与患者脊柱拉伸方向相同;

所述背板视为所述三角结构的一边,其中固定点与沿背板滑动的均处于面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点与所述牵引点之间、所述上滑板与所述牵引点之间均通过杆体旋转连接,所述固定点与杆体之间同样旋转连接;

所述旋转连接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杆体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定位并固定所述旋转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具有头部固定部,所述头部固定部视为牵引点牵引脊柱进行拉伸;

所述头部固定部与三角结构固定,所述三角结构的一点固定,一点连接驱动源,一点固定有所述头部固定部;

驱动源驱动一点移动时,带动所述头部固定部运动;

所述驱动源进行由曲线运动转化而来的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背板上固定所述三角结构的另一端固定为所述驱动源提供动力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为旋转传动结构,所述驱动源的直线运动与所述旋转传动结构的旋转轴周切传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传动结构为齿轮,所述驱动源通过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进行传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传动结构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有动力绳,所述动力绳牵引所述动力源进行直线运动。

一种颈椎辅助活动机构,具有下颌承托结构,所述下颌承托结构包括位于前端承托下颌的下颚支撑板、所述下颚支撑板对侧限制后脑的后脑支撑杆、设在左右两侧的气囊;

两个所述气囊分别连通独立的供气通道,进而实现单侧充气,单侧充气后患者头部向一侧偏转。

进一步的,所述后脑支撑杆可沿固定位置旋转,旋转后压迫头部向所述下颚支撑板偏转,所述下颚支撑板设有抵消偏转力的弹性件;

所述后脑支撑杆受驱动后进行往复的摆动。使用时驱动患者头部前后偏转。

有益效果:

本发明构建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以三角结构结合曲柄滑块机构对脊柱进行拉伸,使用时三角型提供充分的稳定性;曲柄滑块机构使得拉伸过程更为均匀、可控。并且在提供动力源的部位构建扭矩转化为拉力的机构,以扭矩提供动力,进一步提高了牵拉力的可控性。

最后为了实现对颈部的牵拉以及辅助康复,还在牵拉位置设置所述的颈椎辅助活动机构,进而辅助颈部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传动路线图;

附图中:

1:椅腿;2:康复椅主体;3:康复椅扶手;4:下支撑杆;5:上支撑杆;6:推杆气缸;7:旋紧螺母;8:支撑底板;9:下颚支撑板;10:气囊挡板;11:头部固定座;12:限位块;13:后脑支撑杆;14:定位滑块;15:力传递杆;16:上滑板;17:下滑块;18:保护罩;19:左端旋转轴;20:左端主动齿轮;21:左端从动齿轮;22:右端旋转轴;23:右端主动齿轮;24:右端从动齿轮;25:旋转轴;26:蜗杆;27:丝杆轴;28:蜗轮;29:头部固定部;30-孔;31-固定点;32-牵引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中以牵拉绳提供拉伸的设备,本发明以刚性的若干组件实现拉伸。装置首先具有背板,所述的背板提供拉伸的固定基准,并且使得患者能够在康复时有参照或者直接将背部贴靠其上。

所述背板向人体方向设有单点固定的三角结构,所述固定点31固定于所述背板上,其余两点中一端点固定患者头部构成牵引点32,另一端点沿背板滑动。所述背板滑动的端点外接驱动源。

前述机构与运动相比线拉伸更加稳定,使用时,牵拉力体现在任何一个角度的作用力都会均匀分布到三个角上,使得装置在进行牵拉时不会出现偏移或者滑动。这种设计保证了牵拉过程的稳定性和牵拉效果的均匀性。

并且,相比直接使用刚性结构拉伸,如直接设置牵拉的杆体对脊柱进行拉伸;本发明装置更具有灵活性,本发明装置采用了曲柄滑块机构,这种机构使得拉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的牵拉治疗。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的背板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如背板为直板时,由于三角形改变后会导致牵引点32向背板方向偏移所述背板为座椅的背板。在一些情况中,前述牵拉方式是适用的,但是在不适用的情况中应当对背板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背板具有曲度,所述背板向人体侧弯曲,所述三点结构中沿所述背板滑动为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固定于所述背板内。所述滑块在所述背板内进行弧线滑动。

所述固定点31直接固定在背板上,并处于所述滑块下方,所述固定点31以下的背板为垂直板。

不难理解的是,圆弧的滑动可以部分修正牵引点32的运动轨迹,使得轨迹尽可能为符合垂直牵拉方向的直线轨迹。

在另一实施例中,患者可能需要向后的拉伸,此时可以在腰部增设腰垫,并且,所述背板为座椅的靠背且为垂直板,所述座椅上还设有固定部。

不难理解的是,对于头部牵拉应当增加对下肢的固定,或者其他方式以保证牵拉能够起到目的。如后文所述的固定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座椅坐面上的下肢固定件,所述下肢固定件束缚患者下肢。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从所述靠背延伸出并固定患者躯体。这种设计可以使得患者的上肢在牵拉过程中保持固定,从而防止患者的躯体在牵拉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移动。所述上肢固定部不限制患者肩部,这可以使得患者在牵拉过程中保持舒适。

上述固定件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固定患者的下肢和上肢,使得患者在牵拉过程中保持稳定。这种设计旨在防止患者在牵拉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移动,从而提高牵拉效果和舒适性。

对于一些其他的可能的实施方式,比如在滑块或固定点31部位增设调节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牵拉力度和牵拉方向。又如,可以在背板或座椅部位增设按摩功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这些都是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的改进和优化。

实施例2

为了说明本发明动力机构的工作原理,结合图1以本实施例所示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源进行直线运动,所述三角结构将驱动源的直线运动传递至牵引点32,整体构成滑块曲柄机构。所述牵引点32与固定点31之间视为曲柄,所述固定点31的运动视为滑块滑动,所述滑动受限于背板的延伸方向。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为滑动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上滑板16,所述上滑板16的滑动方向与患者脊柱拉伸方向相同。所述背板视为所述三角结构的一边,其中固定点31与沿背板滑动的均处于面内。

具体而言,在康复椅主体2上端开有两个孔30,安装限位块12使用时对上滑板16进行限位,防止上滑板16滑出对患者进行伤害。通过限位结构提高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当调节到位后,该机构可实现对患者脊柱或颈椎的牵引功能。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线牵引机构。本发明通过机械配合传递运动(均为刚性部件),结构稳定,定位准确,在执行牵引动作时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使用时患者将下颚放于头部固定座11上,上滑板16的直线运动会带动头部固定座11进行一个向后上方向的运动,近似于一个圆弧,但由于人体颈椎的可拉伸性低,故位移量很小,但患者的感受即为有一个后上方向的力在牵引自己的颈椎。头部固定座11与上支撑杆5之间连接是通过将头部固定座11固定于支撑底板8,再通过支撑底板8两端的多边形凸台卡入上支撑杆5对应孔30中,再拧紧旋紧螺母7即可将头部固定座11与上支撑杆5固连在一起。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点31与所述牵引点32之间、所述上滑板16与所述牵引点32之间均通过杆体旋转连接,所述固定点31与杆体之间同样旋转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连接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杆体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定位并固定所述旋转连接结构。

使用时,本发明结构可以是具有调节功能的,参考图3所示结构,患者坐于康复椅之上,椅腿1与康复椅主体2连接之间开有若干高度不同的孔30,可以针对患者不同的身体比例进行调节,从而提升整体的舒适性。手放于康复椅扶手3之上,康复椅扶手3与康复椅主体2通过两颗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更换方便。患者正坐于康复椅之上,由于不同患者的身体比例不同,在执行康复动作之前先根据患者身体比例进行调节,先通过调节下支撑杆4的高度来适应患者坐姿的一个前后距离,调节好后通过螺栓连接将下滑块17固定于康复椅主体2上(在调节下支撑杆4的位置时即可将上支撑杆5、下支撑杆4、下滑块17看作为曲柄滑块机构,调节下支撑杆4的位置即在调节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的位置,曲柄与连杆的连接点即为康复执行机构的位置,对应人的头部靠下位置)。再调节上支撑杆5的位置,通过座椅旁边两侧的旋转轴25可对上滑板16的高度进行调节(此时可以将上滑板16、上支撑杆5、下支撑杆4看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通过调节滑块的位置对连杆和曲柄的连接点进行上下高度的一个调节,以此来适应不同患者身体比例不同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结构具有头部固定部29,具体参考图4,所述头部固定部29视为牵引点32牵引脊柱进行拉伸,所述头部固定部29与三角结构固定,所述三角结构的一点固定,一点连接驱动源,一点固定有所述头部固定部29。

驱动源驱动一点移动时,带动所述头部固定部29运动,所述驱动源进行由曲线运动转化而来的直线运动。所述背板上固定所述三角结构的另一端固定为所述驱动源提供动力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为旋转传动结构,所述驱动源的直线运动与所述旋转传动结构的旋转轴25周切传动。

所述旋转传动结构为齿轮,所述驱动源通过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进行传动。所述旋转传动结构为旋转轴25,所述旋转轴25上缠绕有动力绳,所述动力绳牵引所述动力源进行直线运动。

使用时通过旋转右端旋转轴22或左端旋转轴19调节牵引颈椎时的一个力(右端旋转轴22与左端旋转轴19之间的区别为传动比的大小,旋转右端旋转轴22的传动比比左端旋转轴19的传动比更大,当旋转时传动装置通过蜗杆26、蜗轮28将水平于底面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垂直于底面的旋转运动,再带动丝杆轴27旋转,通过丝杆螺母的原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可以参考图6所示的传动机构;从动齿轮的动力通过蜗杆26、丝杆轴27、蜗轮28进行传动。通过旋转左端旋转轴19或右端旋转轴22可实现不同速度调节;通过涡轮蜗杆26机构可实现变向与自锁,自锁功能可防止机构反转,使牵引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4

一种颈椎辅助活动机构,具有下颌承托结构,所述下颌承托结构包括位于前端承托下颌的下颚支撑板9、所述下颚支撑板9对侧限制后脑的后脑支撑杆13、设在左右两侧的气囊;

两个所述气囊分别连通独立的供气通道,进而实现单侧充气,单侧充气后患者头部向一侧偏转。

进一步的,所述后脑支撑杆13可沿固定位置旋转,旋转后压迫头部向所述下颚支撑板9偏转,所述下颚支撑板9设有抵消偏转力的弹性件;

所述后脑支撑杆13受驱动后进行往复的摆动。使用时驱动患者头部前后偏转。

使用时,将头部调整到一个较为舒适放松的位置,本实施例机构能执行3种基本康复运动中的两种即侧弯与俯仰运动,侧弯运动通过头部固定座11两端的气囊通过控制进气出气配合来推动患者的左右脸颊下端,实现对颈椎康复的侧弯运动,气囊的柔性高,接触面积大,患者的舒适感会更高一些,进气出气通过气囊挡板10上留的孔进行相应控制。俯仰动作则通过控制推杆气缸6推动力传递杆15再推动后脑支撑杆13对患者脑后部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可通过调节定位滑块14,将后脑支撑杆13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定位滑块14的位置通过11头部固定座11的两侧设计的滑槽和定位螺钉实现一个准确定位)复位则通过患者自动复位和一个设置在头部固定座11前端的下颚支撑板9助力,下颚助力板下端安装有一个弹簧,当头部前倾后弹簧受压,即会对患者的下颚处有一个向上的力实现助力作用。

本实施例的机构可以直接布置在实施例1-3中描述的任意一种脊椎牵拉装置的牵引点32位置,如图5所示结构。并且如图6所示的传动路线图,使用者操作位于座椅左右两侧的左端、右端旋转轴22,进而带动对应的主动齿轮,传动至从动齿轮;

以上仅是该申请的实施例部分,并非对该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仍属于该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纺织棉布生产线的牵拉装置
  • 一种倒牵拉式索道飞行运载装置
  • 一种脊椎手术用牵拉撑开组织钳
  • 一种牵拉针及包含该牵拉针的牵拉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8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