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进气格栅、热管理系统、汽车前脸及汽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进气格栅、热管理系统、汽车前脸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气格栅、热管理系统、汽车前脸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进气格栅是车辆热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通常设置于车辆的头部。当车辆冷启动时,为使发动机迅速升温,前面的进气格栅将会关闭,以使发动机尽快升温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当车辆温度过高时,前面的进气格栅将会打开,已通过增加进入发动机舱内的进气流量,使发动机尽快散热。

在相关技术中,进气格栅主要包括电机、连杆结构、主动叶片和多个从动叶片,电机与主动叶片驱动连接,主动叶片通过连杆结构连接多个从动叶片,通过电机驱动主动叶片转动,以使主动叶片通过连杆结构带动多个叶片同步转动,以使所有的叶片同步转动打开或关闭,以适用于车辆当前的工况。

但是,由于所有叶片需要同步转动,故需要选用具有较大扭矩的电机才能满足所有叶片同步转动的需求,从而增大了电机的成本;以及所有叶片的打开和关闭的转动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多样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进气格栅的电机成本较高,以及叶片的转动方式单一。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格栅,包括外壳、驱动部、驱动轴、间歇运动机构和叶片组件,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叶片组件、多个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沿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各所述叶片组件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轴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不同位置的各所述叶片组件先后转动。

可选地,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多个叶片单体和多个第一转轴,各所述叶片单体通过各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拉杆组件与多个所述叶片单体铰接,所述间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拉杆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拉杆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拉杆组件带动多个所述叶片单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拉杆组件包括主动拉杆、连接板和连杆部,所述主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和所述连接板连接,多个所述连杆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杆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单体铰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外框、格栅和固定架,多个所述叶片组件通过所述格栅安装于所述外框内,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外框内,多个所述固定架沿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动拉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垂直于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从动拉杆,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第二导向孔,多个所述从动拉杆沿所述叶片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且分布于所述主动拉杆的两侧,各所述从动拉杆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直线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处于临近所述驱动轴的中心点的两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之间,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以同时带动多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运转。

可选地,所述间歇传动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安装孔和导向结构,所述凸轮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外,用于随所述驱动轴同步旋转,所述导向结构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的半径小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的半径,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与导向结构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凸轮的旋转过程中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

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依次分为第一等半径区域、变径区域和第二等半径区域,且三者的半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各所述凸轮的所述变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相同,从所述驱动轴的中心位置至所述驱动轴的端部的方向上,各所述凸轮的所述第一等半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渐变。

可选地,所述间歇传动组件为槽轮传动结构,所述槽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轮、槽轮、第二转轴和拨杆,所述驱动轮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轮上设有转动销,所述槽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槽轮用于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所述槽轮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销匹配的径向槽,所述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槽轮和所述拉杆组件铰接,所述槽轮与所述驱动轮的周向侧壁紧贴设置,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槽轮的旋转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所述转动销先后进入所述径向槽内,以将所述驱动轮的连续旋转运动经所述拨杆的推拉力转换为不同位置的所述拉杆组件的先后直线运动。

可选地,所述槽轮上还设有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围绕所述驱动轮的圆心设置,所述驱动轮的周向侧壁为凸锁止弧,所述凸锁止弧与所述弧形凹槽紧贴设置。

可选地,所述间歇传动组件为齿轮传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外壳为驱动轴和多个叶片组件提供了安装基础;当叶片组件需要根据汽车所处的工况,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或者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由驱动部工作以驱动该驱动轴旋转,由于多个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驱动轴和各叶片组件连接,从而使得驱动轴的旋转以带动多个间歇运动机构运动,而各间歇运动机构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先后渐变转动,相对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所有的叶片同步转动,以使得电机需要很大的扭矩而增大了电机成本而言,本申请由于在单位时间段内只有部分叶片组件转动,换言之,不需要所有叶片组件同步转动,有效降低用于驱动叶片组件转动的驱动部所需要的扭矩,可以选择较小的驱动部例如电机,即可满足上述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先后转动的需求,有效降低驱动部的成本。

并且,通过各间歇运动机构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先后渐变转动,以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叶片组件转动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进气格栅具有一定的“迎宾模式”效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格栅。

由此,热管理系统包括进气格栅,故热管理系统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前脸,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格栅。

由此,汽车前脸包括进气格栅,故汽车前脸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或,如上所述的汽车前脸,或,如上所述的进气格栅。

由此,汽车包括如上热管理系统,或,如上汽车前脸,或,如上进气格栅,故汽车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格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格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格栅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凸轮与拉杆组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叶片单体的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叶片单体的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叶片单体的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凸轮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格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格栅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部;2-外壳;21-外框;22-格栅;23-固定架;3-驱动轴;4-叶片组件;41-叶片单体;42-第一转轴;5-间歇传动组件;51-凸轮;511-导向结构;512-第一等半径区域;513-变径区域;514-第二等半径区域;515-安装孔;521-驱动轮;5211-凸锁止弧;522-槽轮;5221-径向槽;5222-弧形凹槽;523-第二转轴;524-拨杆;525-转动销;6-拉杆组件;61-主动拉杆;62-连接板;63-连杆部;64-从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的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气格栅,包括外壳2、驱动部1、驱动轴3、间歇运动机构和叶片组件4,所述驱动轴3穿设于所述外壳2,多个所述叶片组件4、多个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沿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所述驱动部1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各所述叶片组件4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不同位置的各所述叶片组件4先后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与图1中坐标系的X轴方向平行,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可为汽车的横向方向,即左右方向;驱动部1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每个间歇运动机构可对应一个叶片组件4,用于驱动对应的叶片组件4转动打开或关闭。当驱动轴3在旋转时,可以通过多个间歇运动机构带动相应的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先后转动,换言之,在单位时间内只有部分数量的叶片组件4转动,并非是所有的叶片组件4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外壳2为驱动轴3和多个叶片组件4提供了安装基础;当叶片组件4需要根据汽车所处的工况,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或者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由驱动部1工作以驱动该驱动轴3旋转,由于多个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驱动轴3和各叶片组件4连接,从而使得驱动轴3的旋转以带动多个间歇运动机构运动,而各间歇运动机构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先后渐变转动,相对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所有的叶片同步转动,以使得电机需要很大的扭矩而增大了电机成本而言,本申请由于在单位时间段内只有部分叶片组件转动,换言之,不需要所有叶片组件4同步转动,有效降低用于驱动叶片组件4转动的驱动部1所需要的扭矩,可以选择较小的驱动部1例如电机,即可满足上述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先后转动的需求,有效降低驱动部1的成本。

并且,通过各间歇运动机构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先后渐变转动,以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叶片组件4转动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进气格栅具有一定的“迎宾模式”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组件5和拉杆组件6,所述叶片组件4包括多个叶片单体41和多个第一转轴42,各所述叶片单体41通过各所述第一转轴42安装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拉杆组件6与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铰接,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分别与所述驱动轴3和所述拉杆组件6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拉杆组件6的直线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拉杆组件6带动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叶片单体41通过第一转轴42安装于外壳2内,以使得叶片单体41可在拉杆组件6的拉力作用下绕相应地第一转轴42转动打开或关闭。

每个间歇传动组件5通过对应的拉杆组件6以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先后转动;具体地,当叶片单体41需要转动打开或关闭时,驱动部1工作以驱动该驱动轴3旋转,随后各间歇传动组件5将驱动轴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对应的拉杆组件6的直线往复运动,随后通过拉杆组件6的直线往复运动以对叶片组件4中的叶片单体41施加推拉力,从而使得相应叶片组件4的所有叶片单体41绕对应的第一转轴42转动。其中,拉杆组件6的往复运动方向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垂直,换言之,拉杆组件6的运动方向为汽车的行驶方向。拉杆组件6的一端与叶片单体41的中间部位或远离第一转轴42的端部连接。

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故多个叶片单体41的排列方向相对驱动轴3而言也是倾斜设置。由于至少部分数量的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例如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可为汽车的左右方向,以使得叶片组件4相对汽车的左右方向为倾斜延伸设置,而由于各间歇运动机构在驱动轴3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不同位置的各叶片组件4先后转动,以使所有叶片组件4渐变转动开启或关闭,以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叶片组件转动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使得汽车的进气格栅具有一定的“迎宾模式”效果,以相应地提高汽车的科技感。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如下方式来驱动叶片转动,例如拉杆沿汽车的横向延伸设置,在拉杆上间隔设置多个导向柱,多个叶片沿拉杆的延伸方向(水平间隔)排列设置于格栅的各安装孔(进气口)内,拉杆被限定为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在叶片的底部转轴内开设与导向柱匹配的导向槽,驱动组件与拉杆端部连接,以驱动拉杆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左右移动,以使得拉杆上的各导向柱在各叶片的导向槽内滑动,以使叶片绕拉杆转动。其中,导向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线部、螺旋部和第二直线部,当导向柱位于第一直线部时,叶片关闭格栅22的进气口且进气通道的面积最小,当导向柱位于第二直线部时,叶片打开进气口且进气通道的面积最大,当叶片在螺旋部内从第一直线部朝第二直线部的方向移动时实现进气通道的面积逐渐变大。其中,叶片的安装孔可作为进气格栅的进气口,进气通道小于等于进气口。

但是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点、由于通过拉杆上的导向柱在叶片的导向槽内运动,以控制叶片转动,则会导致需要较大直径的叶片转轴,才能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导向槽,相应地就会导致格栅需要较大尺寸的区域来固定叶片,以使得在同样面积区域内,格栅中叶片的安装孔(进气口)面积较小,从而相应地减小了进气通道;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杆组件6直接带动叶片单体41绕第一转轴42转动,可以使得叶片单体41对应的第一转轴42可以设计的更小,以使得进气格栅中整个外壳2具有更大的进气通道。

第二点:在上述相关技术中通过拉杆的左右移动,以使得各导向柱在相应叶片的导向槽内滑动,来控制叶片的转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叶片会承受较大的风压,由于驱动叶片转动的作用力主要在叶片的底部,以使得用于驱动叶片转动以开启或关闭进气口需要更大的驱动力,导致需要选用较大扭矩的电机才能驱动整个进气格栅的叶片转动,从而增大了前期电机的成本;然而,在本实施了中,由于叶片单体41以第一转轴42为铰接点,通过拉杆组件6来推拉叶片单体41的中间位置或远离第一转轴42的端部,可以输出很小的推拉力即可驱动叶片单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进气格栅的进气口,以降低前期所选电机的扭矩,换言之,可以选择较小的驱动部1例如电机即可满足上述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的叶片单体41先后转动的需求,相应地降低了前期汽车组装时电机的成本。

第三点:在上述相关技术中,由于叶片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其中,进气格栅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位置,从而导致外部的泥沙、灰尘等异物容易进入叶片的导向槽内,从而会引起叶片卡滞,无法转动打开或关闭;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叶片单体41通过第一转轴42安装于外壳2内,从而具有一定防异物进入的作用,确保叶片组件4可以正常转动,相应地减少对叶片组件4的维护清洗频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6所示,所述拉杆组件6包括主动拉杆61、连接板62和连杆部63,所述主动拉杆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和所述连接板62连接,多个所述连杆部63分别与所述连接板62连接,所述连杆部63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单体41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间歇传动组件5用于在驱动轴3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主动拉杆61沿垂直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以使得主动拉杆61通过连接板62带动多个连杆部63沿垂直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由于叶片单体41通过第一转轴42安装于外壳2上,以使得每个连杆部63可带动至少一个叶片单体41转动。

其中,每个连杆部63带动可以转动的叶片单体4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可根据单个叶片单体41的形状、尺寸而定;其中,叶片单体41为多边形结构,例如可为三角形、菱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2包括外框21、格栅22和固定架23,多个所述叶片组件4通过所述格栅22安装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驱动轴3穿设于所述外框21内,多个所述固定架23沿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固定架23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动拉杆61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垂直于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格栅22为各叶片组件4提供了安装基础,格栅22可安装于外壳2内;多个固定架23沿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汽车的横向)间隔安装于外框21内,每个固定架23的延伸方向与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以使得间歇传动组件5可在驱动轴3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主动拉杆61在第一导向孔内前后往复运动,以带动对应的叶片组件4转动,此时固定架23的第一导向孔可起到拉杆组件6中主动拉杆61的安装及导向作用;其中,由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为汽车的横向方向(汽车的左右方向),且与图2坐标系中X轴方向平行,而垂直于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为汽车的纵向方向(汽车的前后方向),且与图2坐标系的Y轴方向平行,故主动拉杆61的运动方向为汽车的前后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拉杆组件6还包括从动拉杆64,所述固定架23上还设有第二导向孔,多个所述从动拉杆64沿所述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板62上,且分布于所述主动拉杆61的两侧,各所述从动拉杆64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直线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拉杆组件6中主动拉杆61的数量为一个,从动拉杆64的数量为多个且与第二导向孔的数量相对应,由于多个从动拉杆64分布于连接板62上且处于主动拉杆61的两侧,从而使得主动拉杆61在受到间歇传动组件5的作用下沿第一导向孔定向前后移动,而设置于连接板62上的各从动拉杆64在主动拉杆61的作用下沿各自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定向前后移动,通过固定架23上的多个第二导向孔,不仅使得每个拉杆组件6中主动拉杆61和从动拉杆64定向前后移动距离相同或基本相同,以使得叶片组件4中的多个叶片单体41的所受到来源于拉杆组件6中各拉杆的推拉力大小相同,以确保叶片组件4中的多个叶片单体41都能够转动,以保证具有一定的进风量,而且还可以防止连接板62受力不均而损坏,相应地延长拉杆组件6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驱动部1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处于临近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点的两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之间,所述驱动部1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以同时带动多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1设置于外壳2内,从而以通过外壳2对驱动部1进行防护;通过将驱动部1设置于临近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点的两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之间,从而使得驱动部1在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时,不仅可以使得设置于驱动轴3上的多个间歇传动组件5受力均匀而能够通过相应的拉杆组件6平稳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有序的先后转动,以使汽车的进气格栅具有一定的“迎宾模式”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驱动轴3上的处于驱动部1两侧的多个间歇传动组件5分布不均而产生断裂,相应地延长驱动轴3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驱动部1可以为旋转电机,由于多个间歇传动组件5分布于驱动轴3上且处于驱动部1的两侧,故驱动部1可以为双输出轴电机。

示例性说明,若间歇传动组件5的数量为八个,则驱动部1处于沿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四个和第五个间歇传动组件5之间;若间歇传动组件5的数量为九个,则驱动部1处于沿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五个和第六个间歇传动组件5之间,见图2所示。

其中,为了使得进气格栅具有更好的“迎宾模式”效果,所有的叶片组件4可采用如下的布置方式,例如,结合图2所示,位于格栅中间区域的一个叶片组件4中的多个叶片单体41可呈三角形布置,而与之对应的拉杆组件也为三角形结构;而位于格栅中间区域的左侧叶片组件和右侧叶片组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例如左侧各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从格栅的中间区域朝向左侧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而右侧各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从格栅的中间区域朝向右侧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以使得所有的叶片组件4可从格栅中心区域向格栅的左右两侧先后渐变有序转动打开或关闭进气格栅的进气口,不仅可以调整进气格栅的进风量,而且还使得汽车的进气格栅具有更好的“迎宾模式”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包括凸轮51,所述凸轮51上设有安装孔515和导向结构511,所述凸轮51通过所述安装孔515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外,用于随所述驱动轴3同步旋转,所述导向结构511围绕所述安装孔515设置,且所述导向结构511的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515的半径小于所述导向结构511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515的半径,所述拉杆组件6的一端与导向结构511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凸轮51的旋转过程中沿所述导向结构511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可为凸轮51,安装孔515的形状和直径与驱动轴3相匹配,以便于凸轮51通过安装孔515套设于驱动轴3上时,可以随驱动轴3同步转动;导向结构511可作为拉杆组件6中主动拉杆61的滑动通道;由于所述导向结构511的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515的半径小于所述导向结构511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515的半径,换言之,导向结构51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515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导向结构511可为不规则的弧形结构,从而使得不同位置的采用凸轮51的间歇传动组件5通过相应的拉杆组件6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4不同顺序(先后)转动,换言之,在单位时间段内驱动部1实际上驱动的只有部分数量的叶片组件4转动,从而有效减小驱动部1的输出功率。

其中,由于导向结构511是环绕安装孔515设置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半径、圆心角等描述,都是以安装孔为圆心所得到的。

具体地,导向结构511可以为设置于凸轮51上的弧形通孔结构,也可以为设置于凸轮51上的弧形凹槽结构,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作为拉杆组件6滑动的通道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所示,所述导向结构5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515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依次分为第一等半径区域512、变径区域513和第二等半径区域514,且三者的半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各所述凸轮51的所述变径区域513的圆心角相同,从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位置至所述驱动轴3的端部的方向上,各所述凸轮51的所述第一等半径区域512所对应的圆心角渐变。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凸轮51的导向结构511的两端与安装孔515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可依次分为三个区域,且分别为第一等半径区域512、变径区域513和第二等半径区域514,其中,第一等半径区域512中的半径要大于变径区域513和第二等半径区域514的半径,而变径区域513内的半径大小是渐变地,例如变径区域513的半径从第一等半径区域512至第二等半径区域514的方向逐渐变小,而第二等半径区域514的半径相对第一等半径区域512、变径区域513而言是最小的。其中,多个凸轮51的变径区域513的圆心角相同,从而使得多个拉杆组件6在对应凸轮51的变径区域513内的作用下的前后移动距离相同,以使得所有的叶片组件4在拉杆组件6对应的变径区域513内的转动角度相同。当拉杆组件6的主动拉杆61处于导向结构511的第一等半径区域512和第二等半径区域514的位置时,拉杆组件的主动拉杆61并没有产生前后运动,此时该拉杆组件6对应的叶片组件不转动。

从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位置至所述驱动轴3的端部的方向,各凸轮51的第一等半径区域512的角度渐变是指,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例如结合图10所示,若凸轮51的数量为六个,图10(a)为最靠近驱动轴3中心位置的凸轮51,图10(c)为最靠近驱动轴3端部位置的凸轮51,故从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位置至所述驱动轴3的端部的方向各所述凸轮51的所述第一等半径区域512的角度逐渐变大;若凸轮51的数量为六个,图10(c)为最靠近驱动轴3中心位置的凸轮51,图10(a)为最靠近驱动轴3端部位置的凸轮51,故从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位置至所述驱动轴3的端部的方向各所述凸轮51的所述第一等半径区域512的角度逐渐变小。

当所有叶片处于全部关闭状态(见图7所示),所有的拉杆组件6中的主动拉杆61处于凸轮51的第一等半径区域512。当叶片组件4开始转动时,格栅最中间区域的拉杆组件6的主动拉杆61处于变径区域513,此时整个格栅22中处于中间区域的拉杆组件6对应的叶片组件4最先转动,而驱动轴3的中间位置对应的叶片组件4至驱动轴3端部对应的叶片组件4依次先后转动,直至驱动轴3中心位置对应的叶片处于全开启状态,驱动轴3中心部位相邻位置对应的叶片处于半打开状态,而驱动轴3端部对应的叶片组件4还处于关闭状态,见图8所示,从而不仅使得在单位时间内驱动部1通过凸轮51经拉杆组件6驱动部分数量的叶片组件4转动,以减少了驱动部1的输出功率,相应地减小汽车的电能损耗,以实现更加节能地驱动叶片组件4的转动打开或关闭,而且通过各凸轮51经各拉杆组件6带动各叶片组件4先后转动开启和关闭格栅上开设的进气口,以使汽车的进气格栅具有迎宾模式功能,以提高汽车的科技感。当所有叶片组件4处于全部开启位置时,所有拉杆组件6的主动拉杆61处于凸轮51的第二等半径区域514。

其中,结合图2所示,凸轮51的数量为九个,左侧四个和右侧四个凸轮51对称,且与中间的凸轮51尺寸不一致,且某一侧四个齿轮的尺寸不一,换言之,九个凸轮51中,凸轮51的尺寸有五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为槽轮传动结构,所述槽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轮521、槽轮522、第二转轴523和拨杆524,所述驱动轮521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上,所述驱动轮521上设有转动销525,所述槽轮522通过第二转轴523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所述槽轮522用于绕所述第二转轴523旋转,所述槽轮522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销525匹配的径向槽5221,所述拨杆5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槽轮522与所述拉杆组件6铰接,所述槽轮522与所述驱动轮521的周向侧壁紧贴设置,在所述驱动轮521带动所述槽轮522的旋转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所述转动销525先后进入所述径向槽5221内,以将所述驱动轮521的连续旋转运动经所述拨杆524的推拉力转换为不同位置的所述拉杆组件6的先后直线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间歇传动组件5为槽轮传动结构,驱动轮521的中部开设轴孔,且驱动轮521通过轴孔套设于驱动轴3上,以使得驱动轮521可随驱动轴3同步旋转;在驱动轮521的轴向一端设置转动销525,槽轮522可通过第二转轴523安装于外壳2的外框21内,以使槽轮522可以绕第二转轴523旋转;槽轮522上设置一个径向槽5221,该径向槽5221用于使得同一个驱动轮521的转动销525间歇性进入以通过拨杆524带动拉杆组件6前后往复运动,以及不同位置的槽轮522上的径向槽5221,用于使得不同位置的驱动轮521的转动销525先后进入以通过拨杆524带动拉杆组件6前后往复运动。

具体地,当叶片组件4需要转动时,驱动部1工作以驱动所述驱动轴3带动驱动轮521旋转,而同一个驱动轮521在旋转过程中其转动销525间歇性进入槽轮522的径向槽5221,以使槽轮522绕第二转轴523旋转,而槽轮522在旋转过程中,通过拨杆524带动拉杆组件6前后往复运动,进而以带动相应的叶片组件4中的叶片单体41转动,从而实现叶片组件4的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格栅22上开设的进气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2所示,所述槽轮522上还设有弧形凹槽5222,多个所述弧形凹槽5222围绕所述驱动轮521的圆心设置,所述驱动轮521的周向侧壁为凸锁止弧5211,所述凸锁止弧5211与所述弧形凹槽5222紧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凹槽522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弧形凹槽5222围绕驱动轮521的圆心间隔设置于槽轮522上,且驱动轮521的周向侧壁为凸锁止弧5211,且与槽轮522上的弧形凹槽5222形状和弧度相匹配。

具体地,如下图11和12所示,驱动轮521上的转动销525进入槽轮522的径向槽5221之前,所述槽轮522的弧形凹槽5222与所述驱动轮521的周向侧壁紧贴设置,以使凸锁止弧5211将弧形凹槽5222锁住,则槽轮522静止不动。当转动销525进入径向槽5221时,凸锁止弧5211、弧形凹槽5222刚好分离,以通过转动销525可以驱动槽轮522转动。当转动销525脱离径向槽5221时,凸锁止弧5211又将弧形凹槽5222锁住,从而使槽轮522静止不动,因此,当驱动轮521作连续转动时,槽轮522被驱动作间歇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为齿轮传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齿轮传动结构可以为齿轮齿条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将齿轮的回转运动转变为齿条的往复直线运动,或将齿条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齿轮的回转运动。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进气格栅。

需要说明的是,热管理系统用于调节汽车发动机和车内的温度,热管理系统可包括冷却系统、加热系统、进气格栅和空调系统等。

其中,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散热器、水泵、风扇等,用于通过水泵循环冷却液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以防止发动机过热。加热系统用于通过风扇将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送入车内的出风口,以达到汽车内空气加热的效果。而空调系统主要用于调节汽车内部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间接帮助冷却发动机。进气格栅用于通过自身叶片组件转动的方式主动调节对发动机舱的进气流量,以在车辆冷启动时,为使发动机迅速升温,而关闭进气格栅的叶片组件,以在汽车温度过高时,叶片组件打开,使发动机尽快散热。热管理系统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脸,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进气格栅。

需要说明的是,汽车前脸可包括车灯、进气格栅、前保险杠等。

其中,车灯是汽车前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提供照明和信号功能。进气格栅位于前脸中央,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发动机舱,提供冷却和供氧。前保险杠位于前脸下方,用于保护汽车前部和行人碰撞时的吸能作用。前保险杠通常由塑料或者其他吸能材料制成。汽车前脸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或,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脸,或,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进气格栅。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格栅可设置于汽车的头部,且处于前保险杠的后侧,可与前保险杠连接。汽车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汽车前脸进气格栅生产用检测装置
  • 一种汽车前脸灯外壳、前脸灯及发光格栅
技术分类

0612011650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