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及其复配物在制备植物害螨杀螨剂中的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及其复配物在制备植物害螨杀螨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及其复配物在制备植物害螨杀螨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螨害是农作物生产中较为严重的害虫问题之一,叶螨以植物的汁液为食,造成叶片凋萎、叶片黄化、果实畸形等严重危害,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传统的化学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螨害,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螨虫的抗药性,并且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急需寻找新型、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害螨防治方法。

几丁质不仅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中肠围食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围食膜是昆虫体内的物理保护屏障,其结构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可以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几丁质在昆虫体内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昆虫的生长与形态发生,在昆虫发育过程中,一系列酶参与协调几丁质的合成与降解。其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是昆虫几丁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几丁质结合蛋白不仅能够与多种几丁质结合,还可以结合多糖类物质和以N-乙酰葡糖氨或N-乙酰神经氨酸为单体的寡聚物。几丁质结合蛋白、几丁质酶和某些蛋白酶会破坏围食膜结构,进而对昆虫产生有害的生理效应。另一方面,干扰昆虫几丁质的新陈代谢也将导致昆虫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因此,在研发叶螨等害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领域中,几丁质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无疑是新型杀虫剂的理想功能蛋白。昆虫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以及I型几丁质结合蛋白AA10作为靶标基因被应用于RNAi介导的害虫防治方面。此外,几丁质结合蛋白CBP58、Bt-CBP以及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Y1在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方面也显示出良好应用潜力。

本发明所述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与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单独使用时对叶螨具有杀螨活性,两者复配后产生了良好的杀螨活性协同效应。这一发现对于植物害螨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有望为高效、低毒的绿色杀螨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在防治螨害中的应用,所述的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为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复配物在防治螨害中的应用,所述的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复配物包括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所述的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为SEQ ID NO.1所示,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为SEQ ID NO.2所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在防治叶螨中的应用,所述蛋白为SEQ ID NO.1所示。优选的,其对应的基因为SEQ ID NO.3所示。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包括以SEQ ID NO.1所示蛋白作为有效成分之一,或者唯一有效成分用于防治叶螨螨害。

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在制备防治叶螨药剂中的应用,所述蛋白为SEQ ID NO.1所示;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包括以SEQ ID NO.1所示蛋白作为有效成分之一,或者唯一有效成分用于制备防治叶螨药剂。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当SEQ ID NO.1所示蛋白作为有效成分之一时,其可以为含有SEQ ID NO.1所示蛋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或含有SEQ ID NO.1所示蛋白的复配制剂。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所述的叶螨为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或柑橘全爪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包括:

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复配物,包括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所述的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为SEQ ID NO.1所示,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为SEQ ID NO.2所示(编码其的多核苷酸优选SEQ ID NO.4所示)。

以上所述的复配物,优选的,所述的为SEQ ID NO.1所示蛋白和SEQ ID NO.2所示蛋白以质量比为1:10~10:1。

同时含有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的微生物发酵液,也为本发明的保护内容。

上述复配物或微生物发酵液在制备防治叶螨药剂中的应用;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包括以复配物或微生物发酵液为有效成分之一,或者唯一有效成分用于制备防治叶螨药剂。

上述复配物或微生物发酵液在防治叶螨中的应用;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包括以复配物或微生物发酵液为有效成分之一,或者唯一有效成分用于制备防治叶螨药剂。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所述的叶螨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或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所述的蛋白均可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包括但不限于原核、真核表达,或是直接合成该蛋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首次报道了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分别具有独立的杀螨活性,为新型的植物叶螨生防制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性。

由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制备的复合杀螨剂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对多个危害严重的植物叶螨均有防效。

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复配后制备的杀叶螨药剂,其杀虫效果明显提升,产生了良好的杀螨活性协同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杀螨蛋白纯化后的SDS-PAGE电泳分析图;

其中:(A)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重组蛋白;(B)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vLysM重组蛋白。

图2为几丁质结合蛋白BvCBP及其复配物对二斑叶螨的作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报道的微生物学常规操作方法。所述试剂或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案。

本发明涉及到的BvCBP蛋白和BvLysM蛋白,可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例如原核表达、商业合成等方式得到。本发明以原核表达BvCBP蛋白和BvLysM蛋白为例,对单一蛋白和组合蛋白抑螨活性进行说明,其他方式获得的相关蛋白也能行使相同的功能。

实施例1:

杀螨蛋白BvCBP和BvLysM的获得

(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按照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序列,采用大肠杆菌为表达体系,对BvCBP蛋白和BvLysM蛋白的基因片段bvcbp和bvlysm进行碱基优化和人工合成(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化后的基因片段bvcbp和bvlysm分别为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将目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大肠杆菌冷休克蛋白表达载体pColdII(氨苄青霉素抗性)中,得到重组质粒pColdII-bvcbp和pColdII-bvlysm。

(2)转化大肠杆菌

将重组质粒pColdII-bvcbp和pColdII-bvlysm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细胞中,利用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转化成功的菌落。经过验证,得到携带bvcbp和bvlysm基因的表达菌株BL21(DE3)/pColdII-bvcbp和BL21(DE3)/pColdII-bvlysm。

(3)表达及纯化蛋白BvCBP和BvLysM

挑取重组菌单克隆,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氨苄青霉素至终浓度为100ng/μL,37℃、200rpm/min振荡培养至OD

经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的重组蛋白序列从N端至C端分别为翻译增强子、His标签以及目标蛋白序列:BvCBP序列(SEQ ID NO.1所示蛋白序列,理论分子量约为22.5kDa),其理论蛋白质分子量约为23.9kDa;BvLysM序列(SEQ ID NO.2所示蛋白序列,理论分子量约为47.6kDa),其理论蛋白质分子量约为49.0kDa。

对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与预期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基本吻合,证明本发明的BvCBP蛋白和BvLysM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

实施例2:

BvLysM蛋白在制备叶螨杀螨剂中的应用,应用过程如下:

使用叶螨玻片浸渍法测定重组蛋白的杀叶螨活性。将双面胶带剪成2cm左右的方形,贴在载玻片的一端,用0号毛笔将具有一致大小、体色鲜艳、行动活泼的雌成螨背部黏在双面胶上(注意:不要粘住螨足、螨须和口器)。在温度25℃、相对湿度85%的生化培养箱中放置2~3h后,镜检剔除死亡、受伤或不活泼的个体。将从实施例1中制备的重组蛋白悬液进行浓度稀释,得到5~7个浓度梯度。然后,将带螨玻片的一端浸于这些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悬液和空白对照(PBS缓冲液)中轻轻振荡5s后取出,迅速吸去螨体及其周围的多余药液后,将玻片置于生化培养箱中24h。利用双目镜观察试验结果,通过轻触螨体来判断螨虫是否死亡,以螨足不动者为死亡。每组3次重复。

按照上述实验步骤,BvLysM蛋白悬液(实施例1制备的纯化的BvLysM蛋白)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生测结果见表1所示。利用SPSS26.0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获得,BvLysM杀虫蛋白的概率单位模型方程为PROBIT(P)=-1.719+1.049X(变量X使用底数为10的对数进行转换)。通过Pearson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卡方X

表1 BvLysM蛋白对二斑叶螨的杀螨活性测定实验数据

表2 BvLysM蛋白处理下不同死亡概率所对应的浓度以及95%置信区间

按照上述实验步骤,统计BvLysM蛋白悬液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和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生测结果,24h处理下BvLysM蛋白悬液对朱砂叶螨和柑橘全爪螨的LC

实施例3:

BvCBP蛋白在制备叶螨杀螨剂中的应用,应用过程如下:

遵循实施例2中所述的叶螨玻片浸渍法,测定重组蛋白BvCBP(实施例1制备的纯化的BvCBP蛋白)的杀叶螨活性,生测结果见表3所示。利用SPSS26.0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获得,BvCBP杀虫蛋白的概率单位模型方程为PROBIT(P)=-1.683+1.190X(变量X使用底数为10的对数进行转换)。通过Pearson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卡方X

表3 BvCBP蛋白对二斑叶螨的杀螨活性测定实验数据

表4 BvCBP蛋白处理下不同死亡概率所对应的浓度以及95%置信区间

按照上述实验步骤,统计BvCBP蛋白悬液对朱砂叶螨和柑橘全爪螨的生测结果,24h处理下BvCBP蛋白悬液对朱砂叶螨和柑橘全爪螨的LC

实验例4:

BvLysM蛋白复配BvCBP蛋白在制备杀二斑叶螨制剂中的应用,应用过程如下:

遵循实施例2中所述的叶螨玻片浸渍法,将256μg/mL的BvLysM蛋白(实施例1制备的纯化的BvLysM蛋白)和BvCBP蛋白(实施例1制备的纯化的BvCBP蛋白)以质量比为1:1复配成待测药剂,利用PBS缓冲液将复配溶液稀释至终浓度依次为128、64、32、16、4μg/mL,再将带螨玻片的一端浸于复配溶液中轻轻振荡5s后取出,迅速吸去螨体及其周围的多余药液后,将玻片置于生化培养箱中。24h后用双目镜观察试验结果,用毛笔轻触螨体,以螨足不动者为死亡。每组3次重复,另以浸渍PBS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BvLysM蛋白和BvCBP蛋白复配溶液(质量比为1:1)对二斑叶螨的活性如表5所示,利用SPSS26.0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获得,BvLysM蛋白和BvCBP蛋白复配溶液(质量比为1:1)的概率单位模型方程为PROBIT(P)=-1.320+0.902X(变量X使用底数为10的对数进行转换)。通过Pearson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卡方X

表5 BvLysM蛋白复配BvCBP蛋白对二斑叶螨的杀螨活性测定实验数据

表6BvLysM蛋白和BvCBP蛋白的复配药剂处理下不同死亡概率所对应的浓度以及95%置信区间

按照上述方法,测得BvLysM蛋白和BvCBP蛋白复配溶液(质量比为5:1)对二斑叶螨的的LC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