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止金福菇死菇的栽培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防止金福菇死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金福菇死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福菇(Macrocybegigantea)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巨大口蘑属,属于高温型食用菌品种,适宜夏季栽培。金福菇出菇适宜温度25~36℃,湿度85%-90%,泥土含水量18%~20%。然而,金福菇在原基分化和幼菇期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从菌丝扭结至幼菇期,此阶段不能直接喷水至菇床上,否则容易造成菌丝变黄死亡,无法扭结形成菇蕾,且分化形成的原基或小菇蕾遇水,也会出现萎缩变黄,造成死菇,产量下降甚至绝收。金福菇菇蕾生长需要通风和散射光,否则容易形成畸形菇。但金福菇夏季出菇,天气炎热,气温高,菇床覆土层和菇棚内空间水分蒸发快,如果土层和空间不喷水,土层和空间的湿度很难满足金福菇出菇要求,造成无法出菇或菇蕾无法正常长大。

在菌丝扭结原基形成期至幼菇期阶段,维持菇床覆土层和菇床空间的湿度,促使子实体能正常生长发育,是金福菇获得高产的关键。目前,在菌丝扭结菇蕾形成期间,金福菇覆土层和菇床空间湿度的维持,主要通过在菇床上加盖稻草秸秆、报纸、薄膜等覆盖物,现蕾后去掉覆盖物,然后采取空间多次喷雾保持湿度的方法。但空中喷雾水的办法,喷水(雾)需少量多次,非常费工,而且喷雾过程中难以把控水量,很容易直接喷到菇床上的原基、菇蕾,造成原基、菇蕾表面积水萎缩死亡,技术要求高,不容易掌握。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金福菇的栽培方法,从而克服现有金福菇覆土后至出菇期间水分管理费力、技术要求高、难把握的缺点,解决喷水容易造成死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针对金福菇的生长条件,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金福菇覆土后至出菇期间水分管理费力、技术要求高、难把握的缺点,从而达到,能有效解决喷水容易造成死菇的问题,提高金福菇产量的栽培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金福菇死菇的栽培方法,所述方法为:

(1)将栽培培养基装入菌袋中,制备成菌棒,并对菌包进行灭菌;

(2)向步骤(1)的灭菌菌棒接种后,将菌棒进行菌丝培养,菌丝生理成熟后,将菌袋塑料膜剥去后摆放于菇床上,并进行覆土培养,覆土后2~3d内用喷雾的方式将泥土喷湿;

(3)覆土后出菇管理:将带孔防草布紧贴覆盖在畦床表面,当菌丝均匀上土后,将带孔防草布上移离土面7~10cm;当子实体菌盖形成后,将带孔防草布上移离土面20~25cm;在本步骤中,在防草布的上方采用喷雾喷水法,保持整个种植大棚区的空间湿度为85%~90%;

(4)转潮管理:子实体采摘结束后,将菇脚和残死菇清除,用泥土将菇床填平整,泥土喷湿润,进行第2潮出菇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栽培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桑枝30%,杂木屑30%,甘蔗渣21%,麦麸18%,石灰1%。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主料木屑、桑枝、甘蔗渣提前1-2天预湿堆制,装袋拌料加入麦麸、石灰辅料,主辅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为65%左右,pH值为6.0~7.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灭菌方式为:将菌包放入100~110℃的蒸汽中,维持14h进行常压灭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菌丝培养方式为:接种后将菌棒搬入培养大棚培养,棚内温度控制在25℃~32℃,相对湿度65%-70%,通风良好,弱散射光,菌丝中后期,在菌棒中下部菌丝生长处刺微孔,加速菌丝成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带孔防草布固定在可升降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架包括4个长方体单元;其中两个长方体单元紧贴地面并相互平行,另两个长方体单元位于地面的长方体单元的正上方,并通过可升降调节的调节柱与对应的地面长方体单元相连;位于地面长方体单元正上方的两个长方体单元通过横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上部的长方体单元内部还相应设置有可旋转收纳的防草布卷;防草布卷活动端设置有相应的固定条,对应防草布活动端的另一位置的长方体单元上还开设有与固定条相对应匹配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带孔防草布的孔径为0.5-0.8cm×孔距5-7cm。

本发明中所用到的防草布购买自南宁市农业科技市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金福菇死菇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是根据金福菇的生长特性而设计的,根据金福菇出菇期水分管理特点,创造了特殊的带孔防草布上喷雾喷水法来栽培金福菇;本发明采用带孔防草布做为覆盖物,并在防草布上打孔,根据金福菇的生长环境需求,配合在防草布上使用喷雾法淋水,并在金福菇的不同生长期上下移动防草布,使防草布与菇床表面的距离不同,在防草布和菇床表面的空间内形成了适合金福菇生长、配合金福菇不同生长期需要的生长环境的独特栽培方式,经过实验证明,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实现防草布与菇床土面距离来满足不同出菇阶段的湿度、通气和光线需要,同时可防止喷水时水滴雾水直接接触菇蕾,有效解决了金福菇出菇过程中死菇问题;此外,防草布不仅有效维持菇床土层及空间的湿度,还能大大减少了喷水的次数,节约喷水管理;有孔防草布具有吸水保湿且通气作用,促进菌丝快速上土、原基分化形成菇蕾出菇,菌丝上土和出菇时间比常规处理(无覆盖物)提前,死菇面积明显降低,生物学转化率明显提高,改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根据金福菇出菇适宜温度25~36℃,湿度85%~90%,泥土含水量18%~20%的基础特点,创造了特殊的带孔防草布上喷雾喷水法来栽培金福菇;本发明采用带孔防草布做为覆盖物,防草布相对于薄膜材料而言具有一定的透气、透水性,且由于防草布是工业加工成整片的,相对于稻草这类的覆盖物而言,进行移动调整相对更容易,而且气孔分布更为均匀,能防止下部空间内水分蒸发过快的问题,很好的保证了金福菇栽培环境的湿度。

2、在栽培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防草布要进行打孔,且打孔的孔径为0.5~0.8cm×孔距5~7cm,这个孔径和孔距能让防草布下的环境形成一个散射光且雾化的潮湿环境,如果孔过小或无孔,光照环境不足,如孔过大,喷水时,水雾滴会通过孔下滴到菇蕾上,易造成部分菇蕾死亡。

3、防草布上还采用喷雾的方法淋水,喷雾方法不会形成水滴,不会造成原基或小菇萎缩。

4、此外本申请还根据金福菇生长的不同时期,通过升降带孔防水布的高度,使得防草布下部的栽培环境根据金福菇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调节,达到更适合金福菇生长的目的。

5、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栽培金福菇简单易操作,节约喷水人力物力,死菇面积为0%-2.86%,能有效解决金福菇出菇过程中死菇问题,提高栽培产量,与常规栽培(无覆盖物)相比,菌丝上土和出菇时间提前4~5天,喷水管理人工节约1~2倍,死菇面积减低9倍,生物学转化率提高了50.1%,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6、此外本申请的移动架还可实现自动调节、根据需要调节防草布覆盖面积大小等功能,相对于农户来讲,更容易实现精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长方体单元、2-横梁、3-调节柱、4-防草布卷、5-固定条、6-固定机构。

图2为盖上打孔防草布的种植示意图;

图3为有无支撑架装置的出菇管理实验图;图中,A为处理1原基分化情况,B为处理2原基分化情况,C为处理3原基分化情况;

图4为覆盖不同孔径防草布的出菇实验管理图;图中A为处理I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B为处理II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C为处理III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示意图;

图5为不同覆盖物对金福菇种植的影响实验图;图中①为处理A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②为处理B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③为处理C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④为处理D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金福菇的影响,具体如下:

(1)培养料配方及配制:桑枝30%,杂木屑30%,甘蔗渣21%,麦麸18%,石灰1%。根据配方,先将主料木屑、桑枝、甘蔗渣提前1~2天预湿堆制,装袋拌料加入麦麸、石灰辅料,主辅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为65%左右,pH值为6.0~7.0;

(2)菌棒制作:用规格17cm×38cm×0.05cm的高密度聚乙烯食用菌塑料袋装袋,每袋湿料重1.4~1.5kg,菌包常压灭菌(100-110℃)维持14h。菌棒灭菌后冷却到28℃以下无菌条件下接种;

(3)菌丝培养:接种后,菌棒搬入培养大棚培养,棚内温度控制在25℃~32℃,相对湿度65%~70%,通风良好,弱散射光,菌丝中后期,可在菌棒中下部菌丝生长处刺微孔,加速菌丝成熟;

(4)菌棒覆土:菌棒经过60~70天培养,菌丝生理成熟后,便可排棒覆土。将菌袋塑料膜剥去摆放于菇床上,袋间距1~3厘米,菌棒间用土壤填充,表面覆土,土层厚度为3~4厘米。覆土后2~3天内,用喷雾的方式将泥土至上而下均匀的喷湿润,泥土没有干心,用手捏土扁但不湿烂;

(5)覆土后菇床菌丝及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时菇床上按表1的3种方式覆盖有孔防布,其中,防草布孔直径0.5-0.8cm×孔距5-7cm;

(6)转潮管理:子实体采摘结束后,将菇脚和残死菇清除,用泥土将菌床填平整,泥土喷湿润,进行第2潮出菇管理(方法同第1潮)。

表1不同出菇管理方法

本实施例种植过程采用的可升降架的结构可参考图1和图2;具体为: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可升降架包括4个长方体单元1;其中两个长方体单元1紧贴地面并相互平行,另两个长方体单元1位于地面的长方体单元1的正上方,并通过可升降调节的调节柱3与对应的地面长方体单元1相连;位于地面长方体单元1正上方的两个长方体单元1通过横梁2相连。(本申请中调节柱3的调节方式为现有,调节机构可以参考现有专利:202222777480.5、201920835714.2等升降柱的结构)。

为了能适应不同高度的支架的密封,上述位于上部的长方体单元1内部还相应设置有可旋转收纳的防草布卷4;防草布卷4活动端设置有相应的固定条5,对应防草布活动端的另一位置的长方体单元1上还开设有与固定条5相对应匹配的固定机构6。覆盖时通过拉扯防草布活动端将防草布固定调节于架子上,打开时,通过旋转收纳轴实现收纳。覆盖的示意图可参考图2。

按照处理1~处理3的方法进行栽培,栽培得到的金福菇生长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支架与防草布对金福菇出菇的影响

由表2可见,覆土后至菌丝上土期间,处理1、处理2、处理3均有防草布覆盖在泥土表面且管理方法相同,泥土保持湿润,因此菌丝上土的时间和状态一致。喷重水后,处理1防草布上移、处理2防草布掀开去掉,菌床通风透气促使菌丝倒伏,菌丝均能正常分化成原基。原基形成后,处理1可以根据子实体生长情况通过支架调节防草布高度,空间喷水时,雾化水吸附在防草布上,湿润的防草布既可以维持出菇环境的湿度,同时可以避免水滴喷到小菇上防止死菇,子实体正常生长,产量高,第1~2潮生物学转化率达52.8%,比无支架的处理2、处理3分别提高了35.04%、122.78%。处理2,原基形成后,防草布去掉后,菇床表面容易干燥,为维持泥土湿润,采取空间喷雾水,但空间喷水,水容易直接喷到菇蕾上,造成死菇,死菇面积28.3%,产量只有39.1%。处理3,原基形成后,由于继续覆盖防草布,土层表面湿度大且不透气,菌丝徒长形成菌皮原基难分化,菇蕾直接接触防草布,防草布表面的水容易造成菇蕾死亡,转化率只有23.7%。可见利用带滑动支架的有孔防草布进行金福菇出菇效果较理想。

各处理原基分化的情况参见图3,图中,A为处理1原基分化情况,B为处理2原基分化情况,C为处理3原基分化情况;从图中可见,处理1和处理2的原基均能均匀分化,而处理3的菌丝浮面,形成菌皮,原基很难分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孔径防草布对金福菇生长的影响,具体如下:

1、实验方法:按实施例1金福菇生产(1)~(4)步骤菌棒覆土且泥土喷雾湿润后,采用试验一的移动支架装置,在支架上平铺覆盖不同孔径的防草布。防草布孔径设计:处理I:无孔防草布;处理II:孔径0.5-0.8cm×孔距5-7cm;处理III:孔径1.5cm×孔距5-7cm。覆土后出菇管理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处理1。得到的实验结果参见表3:

表3覆盖不同孔径防草布对金福菇的影响

由表3可见,处理I中防草布无孔,菇床中间通气稍差,不利于子实体生长,菇床中间子实体菌盖偏小,不圆整,生物学转化率为44.3%。处理III,防草布孔径为1.5cm,由于孔径大,喷水时,水雾滴会通过孔下滴到菇蕾上,造成部分菇蕾死亡,产量降低,生物学转化率为41.2%。处理II(发明),防草布孔径0.5~0.8cm,孔径大小适宜,不仅能保证透气透光,同时可避免水下滴,子实体菌盖圆整,生物学转化率为50.6%,比处理III提高了22.8%。由此可见防草布的孔径尺寸为0.5~0.8cm较理想。

各处理图片金福菇生长的情况参见图4,图中A为处理I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B为处理II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C为处理III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处理I的金福菇子实体菌盖偏小,而处理II和处理III的金福菇子实体菌盖圆整美观,形态上更具有商业价值。说明防草布打孔,是本申请中金福菇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研究菇床不同覆盖物对金福菇栽培的影响,具体如下:

1、实验方法:按金福菇生产(1)~(4)步骤菌棒覆土且泥土喷雾湿润后,菇床上设计利用不同覆盖物进行出菇管理。具体设计如下:处理A(本发明方法),同实施例2的处理Ⅱ;处理B,无移动支架,菇床表面覆盖2cm厚的稻草;处理C:无移动支架,菇床表面覆盖有孔塑料薄膜;处理D:对照,无移动支架且菇床上无覆盖物。具体的栽培方法如表4所示:

表4不同覆盖物的管理方法

采用上表管理方法进行出菇管理的实验结果参见表5:

表5不同覆盖物的管理方法对金福菇出菇效果比较

由表5可见,处理A、B、C有覆盖物,菇床土面保湿性好,管理期间喷水次数少,菌丝经15-16天可均匀上土;对照,无覆盖物,喷水次数多,但菌床表面仍容易干燥,菌丝上土比覆盖物处理慢3~4天。处理B,菇床有稻草覆盖,稻草吸水后紧贴菌床表面,湿度大,菌丝徒长,原基分化少,生物学转化率只有32.6%,比发明处理低了58.9%。处理C,有孔塑料薄膜能够透气且能防止喷水时雾水接触菇蕾,减少死菇,但塑料薄膜没有吸水保水的作用,维持空间湿度效果略差,生物学转化率为42.1%,比处理A(本发明方法)低23%。处理D,无覆盖物,菇床表面土层干,菌丝上土慢,原基分化不均匀,空间喷雾水时,没有覆盖物遮挡,雾水容易直接接触到菇蕾,造成死菇面积为29.4%,生物学转化率只有34.5%。处理A(本发明方法),菌丝上土快,原基分化均匀,无死菇,生物学转化率为51.8%,比对照处理D提高了50.1%。

各处理图片金福菇生长的情况参见图5,图中①为处理A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②为处理B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③为处理C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图中④为处理D的金福菇生长情况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处理A的金福菇原基分化均匀,无死菇;处理B有菌皮,原基分化少;处理C的原基分化不整齐,出现部分死菇现象;处理C的原基分化不均匀,死菇严重;可见,处理A的金福菇生长状态要显著优于处理B~D,可见,只有在金福菇栽培菇床上覆盖可上下移动的有孔防草布,才能达到提高金福菇存活率和商品价值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节约喷水人力物力,死菇面积为0%~2.86%,能有效解决金福菇出菇过程中死菇问题,提高栽培产量,与常规栽培(无覆盖物)相比,菌丝上土和出菇时间提前4~5天,喷水管理人工节约1~2倍,死菇面积减低9倍,生物学转化率提高了50.1%,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57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