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5:16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OLED显示屏达到量产能力,针对显示屏柔且薄的特点,异形、曲面的显示产品逐渐走入市场。为了提高屏占比,满足客户极致体验,手机屏幕从刘海屏到AA hole,再到瀑布屏,将OLED屏幕特性发挥到极致。两边全环绕的设计更是将屏占比提高到180%,对于该结构形式,盖板的内部空间小,贴合难度大,而采用的外部贴合方案,Cover Lens(盖板)采用的Cover Film(覆盖膜)材质,缺少了玻璃的质感,同时高温高湿信赖性高发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解决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不易贴合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合治具,用于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包括一条形贴合滑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包括刚性件和包覆于所述刚性件外部的弹性主体,沿与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所述弹性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刚性件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两个夹持部。

可选的,所述弹性主体的第一端为圆端,用于对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进行贴合。

可选的,在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刚性件之间的距离为2-4cm。

可选的,所述弹性主体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为锥台结构。

可选的,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弹性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弹性主体的所述第三侧的外表面与所述刚性件之间的距离为0.2-0.3mm,所述弹性主体的所述第四侧的外表面与所述刚性件之间的距离为0.2-0.3mm,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为一整体结构。

可选的,沿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的延伸方向,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刚性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子刚性件,所述弹性主体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子刚性件外部的第一子弹性主体,所述夹持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子刚性件外露于所述第一子弹性主体相对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子夹持部;

所述刚性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子刚性件,所述弹性主体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二子刚性件外部的第二子弹性主体,所述夹持部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子刚性件外露于所述第二子弹性主体相对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子夹持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比值为1:2~1:4。

可选的,所述弹性主体采用硅胶制成,所述刚性件采用金属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包括上述的贴合治具,还包括一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所述夹持部,并带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和柔性屏进行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贴合方法,通过上述的贴合装置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环绕形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坦部和第二平坦部,位于第一平坦部和第二平坦部之间的第一弯曲部,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夹持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的夹持部,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和第二平坦部之间,且所述弹性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中心位置接触;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

可选的,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上述的贴合治具,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具体包括:

向靠近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方向,平行移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使得所述弹性主体的圆端形变,直至所述弹性主体的圆端填充满所述第一弯曲部,以对所述第一弯曲部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与所述第一平坦部接触;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在所述第一平坦部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一平坦部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反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与所述第二平坦部接触;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在所述第二平坦部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二平坦部进行贴合。

可选的,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具体包括:

向靠近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方向,平行移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使得所述第一子弹性主体的圆端形变,直至所述第一子弹性主体的圆端填充满所述第一弯曲部,以对所述第一弯曲部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第三部分固定不动,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一平坦部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一平坦部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并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一平坦部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一平坦部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反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三部分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二平坦部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二平坦部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向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与所述第二平坦部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二平坦部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二平坦部进行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条形贴合滑块的设置,可以实现采用内部贴合的方式,实现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贴合滑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贴合滑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贴合滑块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贴合滑块对第一平坦部进行贴合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贴合滑块对第二平坦部进行贴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贴合滑块对第一平坦部进行贴合的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治具,用于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包括一条形贴合滑块01,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包括刚性件2和包覆于所述刚性件2外部的弹性主体1,沿与所述弹性主体1的延伸方向(参考图1中的X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所述弹性主体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刚性件2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两个夹持部。

通过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可将条形贴合滑块01置于环绕形盖板之间,实现采用内部贴合的方式对环绕形盖板和柔性屏进行贴合,且解决了采用外部贴合的方式,盖板采用Cover Film材质,信赖性高发不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弹性主体1的第一端为圆端10,用于对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进行贴合。

图3中表示的是圆端10与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接触的状态示意图,通过挤压形变,使得所述圆端10填充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以对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进行贴合,且所述圆端10是首先与弯曲部的中心位置相接触,然后随着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的移动,所述弹性主体形变,从弯曲部的中心位置向中心位置的两侧逐渐贴合,保证贴合质量,避免气泡的产生。

为了保证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的贴合质量,所述弹性主体1的圆端10需要具有足够的形变量,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所述弹性主体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刚性件2之间的距离c为2-4cm,参考图1。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弹性主体1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为锥台结构20。

由于是内部贴合,通过圆端10对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进行贴合后,直接移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整体与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接触,以对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进行贴合,则容易产生气泡,为了避免此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10-20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与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接触为线接触,参考图4和图5,然后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沿着所述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移动以实现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的贴合,环绕形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坦部100和第二平坦部200,而所述锥台结构20的设置使得通过条形贴合滑块01对第一平坦部100进行贴合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仅与第一平坦部100接触,避免由于条形贴合滑块01旋转而造成与第二平坦部200接触,造成第二平坦部200的贴合不良。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第二方向(参考图1中的Y方向)上,所述弹性主体1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弹性主体1的所述第三侧的外表面与所述刚性件2之间的第一距离a为0.2-0.3mm,所述弹性主体1的所述第四侧的外表面与所述刚性件2之间的第二距离b为0.2-0.3mm,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弹性主体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参考图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只要可以实现环绕形盖板的内部贴合即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为3.5-4.5mm,但并不以此为限,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弹性主体1包覆于刚性件2表面的厚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以便于盖板和柔性屏的贴合,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可以为一整体结构,参考图1,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参考图2。

为了避免在对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进行贴合时,由于胶体拉扯等问题,造成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的贴合不良,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沿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的延伸方向,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40;

所述刚性件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30的第一子刚性件21,所述弹性主体1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子刚性件21外部的第一子弹性主体11,所述夹持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子刚性件21外露于所述第一子弹性主体1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子夹持部;

所述刚性件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40的第二子刚性件22,所述弹性主体1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二子刚性件22外部的第二子弹性主体12,所述夹持部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子刚性件22外露于所述第二子弹性主体12相对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子夹持部。

通过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的整体移动,通过圆端10的形变以对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进行贴合,然后使得所述第一部分30固定不动以压紧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通过移动所述第二部分40对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进行贴合,避免平坦部贴合拉力过大,将弯曲部的光学胶(柔性屏和盖板之间的光学胶)剥离。

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采用分体结构设置,在对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进行贴合时,所述第二部分40进行旋转的角度大于整体结构形式的条形贴合滑块01的旋转角度,更有利于减少平坦部的贴合气泡,提高贴合质量。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部分30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部分40的长度的比值为1:2~1:4。

所述第一部分3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40的长度,利于对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进行贴合时,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与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之间的无缝衔接。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弹性主体1采用硅胶制成,所述刚性件2采用金属制成。

所述硅胶的硬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为25-35度,保证了所述弹性主体1的圆端10具有足够的形变量,以对环绕形盖板的弯曲部进行贴合,并且使得所述弹性主体1具有一定的硬度,保证对环绕形盖板的平坦部的贴合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包括上述的贴合治具,还包括一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所述夹持部,并带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和柔性屏进行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贴合方法,通过上述的贴合装置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环绕形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坦部100和第二平坦部200,位于第一平坦部100和第二平坦部200之间的第一弯曲部300,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为整体结构,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夹持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的夹持部,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部100和第二平坦部200之间,且所述弹性主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中心位置接触,参考图3;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为一整体结构时,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具体包括:

向靠近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方向,平行移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使得所述弹性主体1的圆端10形变,直至所述弹性主体1的圆端10填充满所述第一弯曲部300,以对所述第一弯曲部300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为10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与所述第一平坦部100接触,参考图4;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在所述第一平坦部100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一平坦部100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反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为10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与所述第二平坦部200接触,参考图5;

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在所述第二平坦部200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二平坦部200进行贴合。

环绕形盖板还包括第二弯曲部400时,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移动,即可实现所述第二弯曲部400的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移动,以对环绕形盖板与柔性屏进行贴合,具体包括:

向靠近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方向,平行移动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使得所述第一子弹性主体11的圆端10形变,直至所述第一子弹性主体11的圆端10填充满所述第一弯曲部300,以对所述第一弯曲部300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第三部分固定不动,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一平坦部100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一平坦部100接触,参考图6;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为20度),并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一平坦部100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一平坦部100进行贴合;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反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三部分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二平坦部200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二平坦部200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向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为20度),使得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与所述第二平坦部200接触;

控制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二平坦部200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300的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二平坦部200进行贴合。

环绕形盖板还包括第二弯曲部400时,控制所述条形贴合滑块01移动,即可实现所述第二弯曲部400的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 显示装置、用于制作该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贴合装置、拉伸治具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7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