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合页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9:16


一种合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页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页。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又称可移动或可多次拆装房屋,现有的用于集成房屋墙与墙之间连接的合页的配件往往都是通过浇铸形成,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较高,而且通过浇筑形成的配件重量较重,无形中增加了房屋的重量,每个部件都需要有一套特定的模具,通用率不高,因此急需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页,外壳、滑道、臂一和臂二均由铝合金型材制成,零件通用率高,制造效率快,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页,包括两组块状体、臂一、臂二和轴一,每组所述块状体包括两个相互对应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导向槽二,位于所述臂一一侧的轴一与臂一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臂二一侧的轴一与臂二转动连接,所述轴一两端正对一组导向槽二且可沿导向槽二移动,所述臂一一端可沿着一组滑道的导向槽二移动且臂一另一端与另一组滑道铰接连接,所述臂二一端可沿着一组滑道的导向槽二移动且臂二另一端与另一组滑道铰接连接,所述臂一和臂二分别铰接于两组滑道,所述臂一和臂二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臂一朝臂二延伸设有凸臂一,所述凸臂一包括连通凸臂一两侧表面的合页孔三,所述臂二朝臂一延伸设有两个凸臂二,所述凸臂一位于两个凸臂二之间,所述凸臂二包括连通凸臂二两侧表面的合页孔六,所述合页孔三内设有可转动的轴四,所述轴四两端超出凸臂一两侧且超出部分插入合页孔六内。

所述滑道两侧内表面设有相对的合页孔一,所述凸臂一设有连通凸臂一两侧表面的合页孔四,所述合页孔四内设有轴二,所述轴二两端超出合页孔四且超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合页孔一内,所述凸臂二设有连通凸臂二两侧表面的合页孔七,所述合页孔七内设有轴三,所述轴三两端超出合页孔七且超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合页孔一内。

每组所述滑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

所述外壳表面设有导向槽一,所述滑道设有第一导向筋,所述第一导向筋插入导向槽一内,所述滑道抵接外壳表面。

所述外壳两侧延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另一端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表面设有沉头孔一和工艺孔。

所述支撑部侧面设有多个沉头孔二,所述沉头孔二内穿入螺钉并拧入滑道内,所述支撑部内侧设有限位槽一,所述滑道外侧设有第二导向筋,所述第二导向筋插入限位槽一内。

所述臂一包括合页孔二,所述臂二包括合页孔五,位于所述臂一一侧的轴一贯穿合页孔二且穿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导向槽二内,位于所述臂二一侧的轴一贯穿合页孔五且穿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导向槽二内。

所述轴一两端套设有滑环,所述滑环与轴一转动连接,所述滑环位于导向槽二内且可沿导向槽二移动,所述轴一环形侧面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滑环内侧。

每组所述滑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臂一、臂二和滑道的材质为铝,所述外壳、滑道、臂一和臂二均通过铝型材加工制成,所述轴一、轴二、轴三和轴四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臂一与臂二通过轴四铰接,凸臂一与对应的滑道通过轴二铰接,凸臂二与对应的滑道通过轴三铰接,通过上述三处铰接点,不仅可以使得臂一和臂二能够相互转动,实现合页的角度调节,还可以使得滑道、臂一和臂二固定更加牢靠,大大提高了合页的结构强度,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好;2.通过导向槽一和导向筋的配合,限位槽一和第二导向筋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对滑道进行限位,方便滑道的安装,防止滑道受力从而产生晃动;3.通过设置滑环,使得轴一运动更加顺滑,可以防止轴一直接与导向槽二接触,有效地防止了轴一在运动过程中与导向槽二产生摩擦,从而磨损导向槽二影响合页的使用寿命;4.外壳、滑道、臂一和臂二均通过铝型材加工制成,加工简单,效率高,零件通用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在C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D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在E处的放大图;

图9为两个型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型材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型材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型材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墙面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在F-F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在H处的放大图;

图16为图14在I处的放大图;

图17为图13在G-G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墙面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在J-J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在K-K处的剖视图;

图21为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在J处的放大图;

图23为立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合页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合页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合页的爆炸图;

图27为屋面与墙面二的配合示意图;

图28为楼面与墙面二的配合示意图;

图29为图28在K处的放大图;

图30为墙面一和墙面二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1墙面一和立体框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墙面一包含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墙面二包含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体框架1、槽一101、屋顶板102、支撑面103、支撑架104、楼面2、槽二201、槽三202、墙面一3、墙面二4、屋面5、窗框6、结构件一601、结构件二602、垫条一603、扣板一604、凸筋一605、槽四606、限位筋607、合页7、外壳701、导向槽一7011、支撑部7012、支撑台7013、沉头孔一7014、工艺孔7015、限位槽一7016、沉头孔二7017、滑道702、第一导向筋7021、第二导向筋7022、导向槽二7023、合页孔一7024、臂一703、合页孔二7031、凸臂一7032、合页孔三7033、合页孔四7034、臂二704、合页孔五7041、凸臂二7042、合页孔六7043、合页孔七7044、轴一705、滑环706、垫片7061、轴二707、轴三708、轴四709、合页座8、孔九801、型材9、型材一901、型材二902、型材三903、结构件三904、导向孔9041、限位槽二9042、槽五9043、凸齿一9044、凸起9045、安装槽一9046、限位槽三9047、结构件四905、凸筋二9051、安装槽二9052、槽六9053、垫条二906、扣板二907、凸筋三9071、凸筋四9072、凸齿二9073、挡水板908、槽七909、孔二910、L型连接件10、支架楼面11、支架12、内墙板13、外墙板14、橡胶条一17、橡胶条二18、橡胶条三19、橡胶条四20、线管21、线槽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33所示,一种合页,所述合页7包括两组块状体、臂一703、臂二704和轴一705,每组所述块状体包括两个相互对应的滑道702,所述滑道702包括导向槽二7023,位于所述臂一703一侧的轴一705与臂一703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臂二704一侧的轴一705与臂二704转动连接,所述轴一705两端正对一组导向槽二7023且可沿导向槽二7023移动,所述臂一703一端可沿着一组滑道702的导向槽二7023移动且臂一703另一端与另一组滑道702铰接连接,所述臂二704一端可沿着一组滑道702的导向槽二7023移动且臂二704另一端与另一组滑道702铰接连接,具体为,所述臂一703包括合页孔二7031,所述臂二704包括合页孔五7041,位于所述臂一703一侧的轴一705贯穿合页孔二7031且穿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导向槽二7023内,位于所述臂二704一侧的轴一705贯穿合页孔五7041且穿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导向槽二7023内;

所述臂一703和臂二704分别铰接于两组滑道702,所述臂一703和臂二704之间铰接连接,具体为,所述臂一703朝臂二704延伸设有凸臂一7032,所述凸臂一7032包括连通凸臂一7032两侧表面的合页孔三7033,所述臂二704朝臂一703延伸设有两个凸臂二7042,所述凸臂一7032位于两个凸臂二7042之间,所述凸臂二7042包括连通凸臂二7042两侧表面的合页孔六7043,所述合页孔三7033内设有可转动的轴四709,所述轴四709两端超出凸臂一7032两侧且超出部分插入合页孔六7043内。

所述滑道702两侧内表面设有相对的合页孔一7024,所述凸臂一7032设有连通凸臂一7032两侧表面的合页孔四7034,所述合页孔四7034内设有轴二707,所述轴二707两端超出合页孔四7034且超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合页孔一7024内,所述凸臂二7042设有连通凸臂二7042两侧表面的合页孔七7044,所述合页孔七7044内设有轴三708,所述轴三708两端超出合页孔七7044且超出部分插入对应的合页孔一7024内,臂一703与臂二704通过轴四709铰接,凸臂一7032与对应的滑道702通过轴二707铰接,凸臂二7042与对应的滑道702通过轴三708铰接,通过上述三处铰接点,不仅可以使得臂一703和臂二704能够相互转动,实现合页7的角度调节,还可以使得滑道702、臂一703和臂二704固定更加牢靠,大大提高了合页7的结构强度,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好。

每组所述滑道70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701,具体为,所述滑道702抵接外壳701表面,所述外壳701表面设有导向槽一7011,所述滑道702设有第一导向筋7021,所述第一导向筋7021插入导向槽一7011内,所述外壳701两侧延伸设有支撑部7012,所述支撑部7012侧面设有多个沉头孔二7017,所述沉头孔二7017内穿入螺钉并拧入滑道702内,从而固定外壳701和滑道702,所述支撑部7012内侧设有限位槽一7016,所述滑道702外侧设有第二导向筋7022,所述第二导向筋7022插入限位槽一7016内,通过导向槽一7011和导向筋7021的配合,限位槽一7016和第二导向筋7022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对滑道702进行限位,方便滑道702的安装,防止滑道702受力从而产生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轴一705两端套设有滑环706,所述滑环706材质为铜,所述滑环706与轴一705转动连接,所述滑环706位于导向槽二7023内且可沿导向槽二7023移动,所述轴一705环形侧面套设有垫片7061,所述垫片7061位于滑环706内侧,其中,轴一705的硬度大于滑道702的硬度;通过设置滑环706,使得轴一705运动更加顺滑,可以防止轴一705直接与导向槽二7023接触,有效地防止了轴一705在运动过程中与导向槽二7023产生摩擦,从而磨损导向槽二7023影响合页7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外壳701、臂一703、臂二704和滑道702的材质为铝,所述外壳701、滑道702、臂一703和臂二704均通过铝型材加工制成,加工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其中,臂一703和臂二704为同一种铝合金型材经过不同加工形成,大大提高了零件的通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轴一705、轴二707、轴三708和轴四709的材质为不锈钢,可以防止生锈。

其中,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房屋,具体为,一种房屋,包括立体框架1、方形楼面2、墙面一3、墙面二4和屋面5,所述立体框架1包括支撑面103、垂直于支撑面103的支撑架104和位于支撑架104上部的屋顶板102,所述支撑面103通过合页7与楼面2连接,所述楼面2远离立体框架1的一侧通过合页7与墙面二4连接,所述支撑架104两侧通过合页7与墙面一3连接,所述墙面一3和墙面二4均垂直楼面2,所述墙面一3和墙面二4上方设有屋面5,所述屋面5与屋顶板102通过合页7连接,其中,所述立体框架1、楼面2、墙面一3、墙面二4和屋面5形成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通过合页7可折叠,不仅减小了运输时的占用空间,还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好;立体框架1、楼面2、墙面一3、墙面二4和屋面5通过合页7进行连接,使得本发明能够在工厂内部进行房屋的组装,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从而提高了房屋的搭建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好。

所述房屋主体数量为两个且共用一个立体框架1,两个所述房屋主体通过立体框架1连接,本发明包含两个房屋主体和一个立体框架1,大大提升了房屋的面积,实现了卧室、厨房和客厅一体化设计,满足更多人们的需求。

所述墙面一3和墙面二4均由四边形框架、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构成,所述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位于四边形框架内,所述四边形框架通过四个型材9连接形成,其中,型材9包括型材一901、型材二902和型材三903,所述型材一901位于构成墙面一3的四边形框架下部,所述型材二902位于构成墙面一3的四边形框架另外三条边的型材,其中,构成所述墙面一3的四边形框架上部边的型材二902倾斜向下设置,具体为,墙面一3上部从靠近立体框架1的一侧向外倾斜向下,这种结构设计,使得位于墙面一3上方的屋面5也可沿着该处的斜度倾斜向下设置,可以对雨水起到导流作用,防止屋面5上部积水,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构成墙面二4的四边形框架由型材一901、型材二902和两个型材三903组成,所述型材一901位于构成墙面二4四边形框架的底部,所述型材二902位于构成墙面二4四边形框架的顶部,所述型材三903位于构成墙面二4四边形框架的两侧,其中,所述型材三903的结构件三904的外侧表面为平面且与结构件四905外侧表面齐平,使得搭建好后的框架位于型材三外侧部分能够较为平整,大大提高了美观性。

所述型材9包括结构件三904和结构件四905,即型材一901、型材二902和型材三903也均包括结构件三904和结构件四905,所述结构件三904和结构件四905通过垫条二906连接,所述垫条二906为尼龙隔热条,通过结构件三904、结构件四905和垫条二906形成类似断桥铝合金框架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形成的墙体,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可以避免室内水分因过饱和而冷凝在型材9表面,节能环保,减少室内热量散失,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相邻两个所述型材9通过L型连接件10连接,具体为,所述结构件三904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连通结构件三904两端的导向孔9041,所述L型连接件10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个型材9的导向孔9041内,所述L型连接件10与结构件三904通过螺钉固定,即在装配型材9和L型连接件10时,螺钉从结构件3内侧拧入贯穿导向孔9041和L型角件10并固定,L型连接件10插入导向孔9041内限位,方便螺钉固定,通过L型角件10将四个型材9固定成四边形框架,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可靠性强。

上下相对的两个所述型材9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架12,即构成墙面一3和墙面二4且位于上部的型材二902与下部的型材一90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架12,具体为,所述结构件三904内侧表面分别设有限位槽二9042和限位槽三9047,所述限位槽二9042和限位槽三9047开口朝向一致,所述支架12两端连接有支架楼面11,所述支架楼面11两端分别插入限位槽二9042和限位槽三9047内,所述支架楼面11与结构件三90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支架12时,首先在支架12两端焊接支架楼面11,再将支架12两端的支架楼面11从对应的型材9侧面插入,支架楼面11两端通过限位槽二9042和限位槽三9047限位和导向,待支架12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螺丝将支架楼面11和结构件三904固定,通过设置支架12,加固了墙面一3和墙面二4的墙体结构,大大提高了墙面一3和墙面二4的承重能力,有效地防止墙面一3和墙面二4受力变形,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支架12通过支架楼面11进行滑动安装,大大提高了支架12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支架楼面11通过限位槽二9042和限位槽三9047限位再通过螺钉固定,使得支架12固定更加牢靠。

所述结构件三904远离结构件四905的一侧设有扣板二907,所述扣板二907与结构件三904扣合连接,所述内墙板13的端部插入扣板二907与结构件三904之间,具体为,所述结构件三904靠近扣板二907的一侧设有槽五9043,所述槽五9043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凸齿一9044,两侧所述凸齿一9044错位分布,所述扣板二907朝结构件三904一侧延伸分别设有凸筋三9071和凸筋四9072所述凸筋三9071长度略大于凸筋四9072长度,所述凸筋三9071和凸筋四9072表面均设有凸齿二9073,当所述凸筋三9071和凸筋四9072插入槽五9043内时,所述凸齿二9073与凸齿一9044相互扣合,其中,通过两侧凸齿一9044错位分布及凸筋三9071长度略大于凸筋四9072长度的设置,使得在安装扣板二907时,凸筋三9071先进入槽五9043内并且该侧的凸齿二9073首先抵接凸齿一9044,从而凸筋三9071朝凸筋四9072处变形,待凸筋三9071第一次变形结束时,即凸筋三9071处最外侧的凸齿二9073越过槽五9043靠近凸筋三9071处最外侧的凸齿一9044时,凸筋四9072进入槽五9043内并朝凸筋三9071处变形,从而将凸筋三9071和凸筋四9072变形时间错位,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可以有效地防止凸筋三9071和凸筋四9072变形时相互干涉,还可以减小槽五9043的空间,使得扣板二907装配更加精密;而且通过错位装配,使得在安装扣板二907时,更加省力,从而便于扣板二907安装。

所述凸齿一9044朝扣板二907的一端为斜面,所述凸齿二9073朝槽五9043的一端为斜面,所述凸齿一9044的斜面与凸齿二9073的斜面倾斜方向一致,通过斜面的配合,方便扣板二907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当所述凸筋三9071和凸筋四9072插入槽五9043内时,所述凸齿二9073抵接凸齿一9044,通过扣板二907扣合结构件三904实现内墙板13的安装,不仅大大提高了内墙板13的安装效率,还可以对内墙板13进行限位,防止内墙板13掉落。

所述外墙板14一端面贴合结构件四905内侧,具体为,安装外墙板14时,将外墙板14放置在结构件四905内侧,当对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之间进行填充填充剂时,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略微向外涨开,使得内墙板13牢牢抵接扣板二907内侧,外墙板14则牢牢抵接结构件四905内侧,使得形成的墙体更加牢靠。

当所述房屋主体展开时,即楼面2与支撑面103平行,墙面一3和墙面二4分别与楼面垂直,墙面二4侧面抵接墙面一3侧面,屋面5下部抵接墙面一3和墙面二4,此时,所述墙面一3下部抵接楼面2上部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墙面一3上部抵接屋面5下部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墙面一3侧面抵接墙面二4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墙面二4顶部抵接屋面5下部并通过螺钉固定,房屋主体展开后将各个部件(楼面2、墙面一3、墙面二4和屋面5)通过螺钉固定,使得部件与部件之间固定更加牢靠,通过螺钉固定,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效率高,而且还方便拆卸;

当所述房屋主体折叠时,所述墙面一3内表面抵接立体框架1侧面,所述墙面二4内表面抵接楼面2内表面,所述墙面二4外表面抵接墙面一3外表面,所述屋面5内表面抵接楼面2外表面,所述墙面一3不超过支撑面103边缘范围,所述楼面2不超过屋顶板102边缘范围,从而使得折叠后的房屋主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体积,方便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所述结构件三904包括连通结构件三904上下表面的孔二910,填充剂从孔二910中填充进入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之间。

所述墙面一3和墙面二4还可设置窗框6,窗框6内可以安装窗户,具体为,窗框6位于墙面一3和墙面二4的四边形框架内,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位于四边形框架与窗框6之间,所述窗框6包括结构件一601和结构件二602,所述结构件一601和结构件二602通过垫条一603连接,所述结构件二602远离结构件一601的一侧设有扣板一604,所述扣板一604与结构件二602扣合连接,所述内墙板13插入扣板一604与结构件二602之间,所述结构件一601外侧向外延伸设有限位筋607,所述限位筋607与结构件一601外表面垂直,所述外墙板14一端面贴合限位筋607内侧,所述结构件二602靠近内墙板13的一侧设有槽四606,所述槽四606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凸齿一9044,两侧所述凸齿一9044齐平,所述扣板一604朝结构件二602延伸设有两条凸筋一605,所述凸筋一605表面设有凸齿二9073,所述凸筋一605插入槽四606内,所述凸齿二9073与凸齿一9044相互配合卡住,通过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和填充剂可对窗框6限位固定,从而实现窗框6的安装,上述设计,大大简化了窗框6的装配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满足多种尺寸窗框6的需求,其中,窗框6可以充当门框使用,即将窗框6的大小设计成门框的大小,且将窗框6下部接近四边形框架下部即可充当门框使用。

位于所述型材二902的结构件三904的外侧设有凸起9045和安装槽一9046,所述凸起9045朝结构件三904外部凸出,在型材二902的结构件三904设置凸起9045能够有效地提高型材二902的结构强度,所述安装槽一9046内部设有橡胶条二18,位于所述型材二902的结构件四905的外侧设有凸筋二9051和安装槽二9052,所述安装槽二9052内设有橡胶条一17,当墙面一3抵接墙面二4时,位于所述墙面一3且靠近墙面二4一侧的型材二902抵接墙面二4,该处所述橡胶条一17、橡胶条二18和凸筋二9051分别抵接墙面二4;当墙面一3抵接立体框架1时,位于所述墙面一3且靠近立体框架1一侧的型材二902抵接墙面二4,该处所述橡胶条二18抵接立体框架1;当所述墙面二4抵接屋面5时,位于所述墙面二4且靠近屋面5一侧的型材二902抵接屋面5,该处所述橡胶条一17、橡胶条二18和凸筋二9051分别抵接屋面5下表面;位于所述型材一901的结构件四905的外侧设有槽六9053,所述槽六9053内部设有挡水板908,所述挡水板908下部低于型材一901下表面,所述楼面2上表面分别设有槽三202、橡胶条三19和橡胶条四20,当所述墙面二4抵接楼面2时,位于所述墙面二4且靠近楼面2一侧的型材一901抵接楼面2上表面,该处所述挡水板908下端插入槽三202内,所述橡胶条三19和橡胶条四20抵接墙面二4下部,其中,楼面2位于墙面一3下方处也设有槽三202、橡胶条三19和橡胶条四20,且墙面一3下部型材一901的挡水板908下端插入槽三202内,其中,橡胶条一17、橡胶条二18、橡胶条三19和橡胶条四20为密封条,通过橡胶制成,通过设置橡胶条一17、橡胶条二18、橡胶条三19和橡胶条四20,形成密封结构,从而降低室内温度的损耗,达到保温作用,通过设置挡水板908,可以起到挡水、挡尘作用。

所述支撑架104靠近墙面一3的一侧设有多个槽一101,所述槽一101内固定有合页座8,所述墙面一3靠近立体框架1的一侧设有多个槽七909,所述合页7一端与合页座8固定,所述合页7另一端插入槽七909,具体为,所述槽七909位于型材二902靠近支撑架104一侧处,靠近所述型材二902的支撑部7012插入槽七909内且所述支撑台7013抵接型材二902并通过螺钉固定支撑台7013与型材二902,所述合页座8包括孔九801,靠近所述立体框架1的支撑部7012插入孔九801内且所述支撑台7013抵接合页座8并通过螺钉固定支撑台7013与合页座8;

所述楼面2表面设有多个槽二201,所述槽二201内固定有合页座8,所述墙面二4靠近楼面2的一侧设有多个槽七909,所述合页7一端与合页座8固定,所述合页7另一端插入槽七909内固定,具体为,所述槽七909位于墙面二4靠近楼面2的一侧型材一901底部,靠近所述型材一901的支撑部7012插入槽七909内且所述支撑台7013抵接型材一901并通过螺钉固定支撑台7013与型材一901,所述合页座8包括孔九801,靠近所述楼面2的支撑部7012插入孔九801内且所述支撑台7013抵接合页座8并通过螺钉固定支撑台7013与合页座8;其中,所述支撑架104靠近屋面5的一侧也设有多个槽一101,该处槽一101内固定有合页座8,屋面5靠近支撑架104的一侧设有与槽一101对应的槽七909,所述支撑面103靠近楼面2的一侧设有多个槽一101,所述楼面2表面靠近支撑面103一侧设有多个槽二201,该侧槽二201内固定有合页座8,合页7的支撑部7012分别插入对应的孔九801和槽七909内并通过支撑台7013固定,具体为,所述支撑部7012另一端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台7013,所述支撑台7013表面设有沉头孔一7014和工艺孔7015,与支撑台7013相配合的件通过沉头孔一7014固定,且工艺孔7015可在安装合页7时进行定位,方便合页7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内墙板13为竹木纤维板,所述外墙板14为金属雕花板,所述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均由多条板材相互拼接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墙面一3和墙面二4包括线管21和线槽22,所述线管21内设有线材,所述线管21一端连接线槽22且另一端穿出型材9外表面。

其中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墙体(墙面一3、墙面二4)的制造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S1.墙体装配:型材9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四边形框架两侧分别安装有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具体为:1)安装外墙板14,将外墙板14放入四边形框架且使得外墙板14贴合结构件四905;2)安装支架12,支架12两端连接支架楼面11,两端的支架楼面11分别连接相对应的两个型材9;3)安装内墙板13,将内墙板13放入四边形框架且通过扣入扣板二907以固定内墙板13。

S2.墙体内部填充:将填充剂填充在内墙板13和外墙板14之间的空间。

S3.安装密封件,将密封件安装到型材9外侧。

在S2中所述填充剂为发泡剂,填充时发泡剂从孔二910注入。

在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墙体定型步骤:在70℃—110℃下保温30分钟-60分钟。通过上述工艺可对墙面一3和墙面二4进行制作,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合页碾铆机构、合页组装机构及合页组装设备
  • 合页防护盖、合页以及合页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288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