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9:06


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降膜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在物室顶部加入一定的材料,经过液体分布器的分布,呈膜状进行向下流动,加热可以使其汽化,被汽化的气体随着液体一起通过加热管流出,将液体与气体分离,就得到了浓缩液理,降膜式蒸发器的工作过程尤为重要,物料在蒸发器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但传热系数较高,因此大多数热敏性物料是非常适合降膜式蒸发器的。

在Ⅵ效板式降膜蒸发系统中,黑液的正常流程为Ⅵ效→Ⅴ效→Ⅳ效→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随着效数的推移,效内的黑液浓度逐渐上升。当黑液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时,其浓度已经基本达到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随着黑液继续在Ⅱ效降膜蒸发器内进行蒸发,黑液中的无机盐将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一部分无机盐将会吸附在加热板片上发生结垢,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垢逐渐变厚导致热阻逐渐变大,进而使热交换的效率降低,蒸发器的温差变大,最终将破坏整个蒸发系统的稳定运行,不得不停机清理蒸发器加热板上的污垢。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文件提出了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随着黑液继续在Ⅱ效降膜蒸发器内进行蒸发,黑液中的无机盐将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一部分无机盐将会吸附在加热板片上发生结垢,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垢逐渐变厚导致热阻逐渐变大,进而使热交换的效率降低,蒸发器的温差变大,最终将破坏整个蒸发系统的稳定运行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包括Ⅰ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Ⅳ效降膜蒸发器、Ⅴ效降膜蒸发器和Ⅵ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Ⅳ效降膜蒸发器、Ⅴ效降膜蒸发器和Ⅵ效降膜蒸发器分别用以进行一至Ⅵ效的降膜蒸发;多组连通入料机构,多组连通入料机构分别设于Ⅰ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Ⅳ效降膜蒸发器、Ⅴ效降膜蒸发器和Ⅵ效降膜蒸发器用以连通Ⅰ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Ⅳ效降膜蒸发器、Ⅴ效降膜蒸发器和Ⅵ效降膜蒸发器;提升溶解机构,提升溶解机构设于Ⅲ效降膜蒸发器和Ⅱ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用以将预备送入Ⅲ效降膜蒸发器内的黑料送入Ⅱ效降膜蒸发器内;回流机构,回流机构设于Ⅱ效降膜蒸发器和Ⅲ效降膜蒸发器之间;间隔出料机构,间隔出料机构设于Ⅰ效降膜蒸发器和Ⅲ效降膜蒸发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Ⅰ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Ⅳ效降膜蒸发器、Ⅴ效降膜蒸发器和Ⅵ效降膜蒸发器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环,多个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设有防滑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组所述连通入料机构均包括和Ⅰ效降膜蒸发器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出料管,所述Ⅲ效降膜蒸发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和Ⅲ效降膜蒸发器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一送料管,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第一送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水口和第一出料管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固定连接有半浓黑液置存箱,所述半浓黑液置存箱和Ⅳ效降膜蒸发器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所述第二送料管和半浓黑液置存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和Ⅲ效降膜蒸发器的进料口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提升溶解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管线,所述第一连通管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Ⅱ效降膜蒸发器和Ⅲ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第一出料管的表面机第二出料管的表面,所述第一连通管线分别与Ⅱ效降膜蒸发器和Ⅲ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内设有一号阀门,所述一号阀门设于第二出料管和第一连通管线连通之后,所述第一连通管线内设有四号阀门,所述Ⅱ效降膜蒸发器和Ⅲ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出料管内设有二号阀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回流机构包括第三连通管线,所述第三连通管线分别固定连接于Ⅰ效降膜蒸发器和Ⅱ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第一出料管的圆周表面和Ⅲ效降膜蒸发器进料口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三连通管线分别与Ⅰ效降膜蒸发器和Ⅱ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出料管及Ⅲ效降膜蒸发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线内设有六号阀门,所述Ⅰ效降膜蒸发器和Ⅱ效降膜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出料管内设有三号阀门,所述三号阀门设于第一出料管和第三连通管线连通之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间隔出料机构包括第二连通管线,所述第二连通管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Ⅱ效降膜蒸发器两侧的两个第一出料管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连通管线分别与两个第一出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线内设有五号阀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通过设计备用管线以及对应的阀门,在进行切换时,关闭一号阀门和二号阀门打开四号阀门,让原本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先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由于这一部分黑液的浓度低于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使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上的污垢逐渐溶解,关闭三号阀门打开六号阀门,让Ⅱ效降膜蒸发器出来的黑液再通过备用管线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打开五号阀门让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顺着备用管线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形成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流程;

本发明中,在黑液蒸发系统中,由于Ⅱ效降膜蒸发器内黑液浓度已经基本达到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黑液内盐类结晶析出,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表面产生结垢并逐渐变厚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观察到Ⅱ效降膜蒸发器的温差达到了8-9℃,超出正常范围,此时通过流程切换,将“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流程切换为“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流程,在此模式下运行2天之后,Ⅱ效降膜蒸发器温差回落到4-5℃,此时再将蒸发系统的流程切换回“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正常流程继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的前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的第一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的第二局部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的第三局部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的流程简图。

附图标记:

1、Ⅰ效降膜蒸发器;11、Ⅱ效降膜蒸发器;12、Ⅲ效降膜蒸发器;13、Ⅳ效降膜蒸发器;14、Ⅴ效降膜蒸发器;15、Ⅵ效降膜蒸发器;2、支撑架;3、固定支架;4、固定架;5、固定环;6、半浓黑液置存箱;7、第一抽水泵;71、第一出料管;72、第一送料管;8、三号阀门;81、二号阀门;82、六号阀门;83、一号阀门;84、四号阀门;85、五号阀门;9、第一连通管线;91、第二连通管线;92、第三连通管线;10、第二抽水泵;101、第二出料管;102、第二送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6,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包括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分别用以进行一至Ⅵ效的降膜蒸发;多组连通入料机构,多组连通入料机构分别设于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用以连通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提升溶解机构,提升溶解机构设于Ⅲ效降膜蒸发器12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用以将预备送入Ⅲ效降膜蒸发器12内的黑料送入Ⅱ效降膜蒸发器11内;回流机构,回流机构设于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间隔出料机构,间隔出料机构设于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

在黑液蒸发系统中,由于Ⅱ效降膜蒸发器内黑液浓度已经基本达到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黑液内盐类结晶析出,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表面产生结垢并逐渐变厚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观察到Ⅱ效降膜蒸发器的温差达到了8-9℃,超出正常范围,此时通过流程切换,将“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流程切换为“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流程,在此模式下运行2天之后,Ⅱ效降膜蒸发器温差回落到4-5℃,此时再将蒸发系统的流程切换回“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正常流程继续生产。

参照图1和图2,每组连通入料机构均包括和Ⅰ效降膜蒸发器1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出料管71,Ⅲ效降膜蒸发器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一送料管72,两个支撑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16,1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7,第一抽水泵7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第一送料管72相连通,出水口和第一出料管71相连通。

方便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之间逐级流通。

参照图1-图6,提升溶解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管线9,第一连通管线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第一出料管71的表面机第二出料管101的表面,第一连通管线9分别与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和第二出料管101相连通,第二出料管101内设有一号阀门83,一号阀门83设于第二出料管101和第一连通管线9连通之后,第一连通管线9内设有四号阀门84,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内设有二号阀门81。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设计备用管线以及对应的阀门,在进行切换时,关闭一号阀门83和二号阀门81打开四号阀门84,让原本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先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由于这一部分黑液的浓度低于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使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上的污垢逐渐溶解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1-图6,回流机构包括第三连通管线92,第三连通管线92分别固定连接于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第一出料管71的圆周表面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进料口的圆周表面,第三连通管线92分别与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及Ⅲ效降膜蒸发器12的进料口相连通,第三连通管线92内设有六号阀门82,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内设有三号阀门8,三号阀门8设于第一出料管71和第三连通管线92连通之后。

关闭三号阀门8打开六号阀门82,让Ⅱ效降膜蒸发器出来的黑液再通过备用管线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

参照图1-图6,间隔出料机构包括第二连通管线91,第二连通管线9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Ⅱ效降膜蒸发器11两侧的两个第一出料管71的圆周表面,第二连通管线91分别与两个第一出料管71相连通,第二连通管线91内设有五号阀门85。

打开五号阀门85让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顺着备用管线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形成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流程。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6,一种降膜蒸发器加热板结垢的生产工艺,包括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分别用以进行一至Ⅵ效的降膜蒸发;多组连通入料机构,多组连通入料机构分别设于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用以连通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提升溶解机构,提升溶解机构设于Ⅲ效降膜蒸发器12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用以将预备送入Ⅲ效降膜蒸发器12内的黑料送入Ⅱ效降膜蒸发器11内;回流机构,回流机构设于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间隔出料机构,间隔出料机构设于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

在黑液蒸发系统中,由于Ⅱ效降膜蒸发器内黑液浓度已经基本达到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黑液内盐类结晶析出,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表面产生结垢并逐渐变厚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观察到Ⅱ效降膜蒸发器的温差达到了8-9℃,超出正常范围,此时通过流程切换,将“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流程切换为“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流程,在此模式下运行2天之后,Ⅱ效降膜蒸发器温差回落到4-5℃,此时再将蒸发系统的流程切换回“Ⅲ效降膜蒸发器→Ⅱ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正常流程继续生产。

参照图1,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环5,多个固定环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4,两个固定架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两个支撑架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

用以固定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的位置。

固定支架3的底端设有防滑垫,图中未出示。

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每组连通入料机构均包括和Ⅰ效降膜蒸发器1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出料管71,Ⅲ效降膜蒸发器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一送料管72,两个支撑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16,1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7,第一抽水泵7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第一送料管72相连通,出水口和第一出料管71相连通。

方便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之间逐级流通。

参照图1-图6,16内固定连接有半浓黑液置存箱6,半浓黑液置存箱6和Ⅳ效降膜蒸发器13的出料口相连通,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10,第二抽水泵1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管101和第二送料管102,第二送料管102和半浓黑液置存箱6相连通,第二出料管10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的进料口相连通。

在Ⅳ效蒸发之后将半浓稠的黑液置存于半浓黑液置存箱6内,可以在调整Ⅲ效降膜蒸发器至Ⅰ效降膜蒸发器进行切换时不影响Ⅳ效至Ⅵ效的工作。

参照图1-图6,提升溶解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管线9,第一连通管线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第一出料管71的表面机第二出料管101的表面,第一连通管线9分别与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和第二出料管101相连通,第二出料管101内设有一号阀门83,一号阀门83设于第二出料管101和第一连通管线9连通之后,第一连通管线9内设有四号阀门84,Ⅱ效降膜蒸发器11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内设有二号阀门81。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通过设计备用管线以及对应的阀门,在进行切换时,关闭一号阀门83和二号阀门81打开四号阀门84,让原本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先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由于这一部分黑液的浓度低于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使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上的污垢逐渐溶解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1-图6,回流机构包括第三连通管线92,第三连通管线92分别固定连接于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第一出料管71的圆周表面和Ⅲ效降膜蒸发器12进料口的圆周表面,第三连通管线92分别与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及Ⅲ效降膜蒸发器12的进料口相连通,第三连通管线92内设有六号阀门82,Ⅰ效降膜蒸发器1和Ⅱ效降膜蒸发器11之间的第一出料管71内设有三号阀门8,三号阀门8设于第一出料管71和第三连通管线92连通之后。

关闭三号阀门8打开六号阀门82,让Ⅱ效降膜蒸发器出来的黑液再通过备用管线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

参照图1-图6,间隔出料机构包括第二连通管线91,第二连通管线9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Ⅱ效降膜蒸发器11两侧的两个第一出料管71的圆周表面,第二连通管线91分别与两个第一出料管71相连通,第二连通管线91内设有五号阀门85。

打开五号阀门85让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顺着备用管线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形成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流程。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Ⅰ效降膜蒸发器1、Ⅱ效降膜蒸发器11、Ⅲ效降膜蒸发器12、Ⅳ效降膜蒸发器13、Ⅴ效降膜蒸发器14和Ⅵ效降膜蒸发器15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通过设计备用管线以及对应的阀门,在进行切换时,关闭一号阀门83和二号阀门81打开四号阀门84,让原本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先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由于这一部分黑液的浓度低于Na2CO3、Na2SO4以及钙类无机物的结晶点,使Ⅱ效降膜蒸发器加热板上的污垢逐渐溶解,关闭三号阀门8打开六号阀门82,让Ⅱ效降膜蒸发器出来的黑液再通过备用管线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打开五号阀门85让Ⅲ效降膜蒸发器的黑液顺着备用管线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形成Ⅱ效降膜蒸发器→Ⅲ效降膜蒸发器→Ⅰ效降膜蒸发器的流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防结垢降膜蒸发器
  • 一种水平板壳式降膜抗垢蒸发器及其应用方法
  • 一种水平板壳式降膜抗垢蒸发器
技术分类

0612011558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