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喷淋塔除湿除雾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9:0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淋塔除湿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喷淋塔一般用于对工业尾气或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及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喷淋洗涤净化吸收,通常作为整套废气处理系统的前端预处理设备,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其原理是通过废气与循环水逆向接触把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转移至循环水中,由于在水洗过程中通过高压水泵把循环水打入喷淋系统,喷淋系统通过螺旋喷嘴将循环水雾化,雾化后的循环水与废气逆向接触净化,故净化后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水雾,因此现有技术一般会在喷淋塔顶部设置除湿除雾装置,但是现有装置中,由于塔体中废气的风速一定,通过除湿系统的废气停留时间短、过滤风速快,除湿效果均不佳,导致后续处理系统或风机中出现部分积水,影响净化效果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申请人于2017年公开了专利号为201621249315.0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其结构包括:废气容纳室,设于废气容纳室上的进风口,置于废气容纳室上的喷淋净化室,置于喷淋净化室上的除雾室,位于除雾室上端的出风室,设于出风室上的出风口;喷淋净化室组成有:净化室本体,设于净化室本体底部的除湿填料支架,填充于除湿填料支架上的除湿填料,置于净化室本体的上端的喷淋组件;该装置能降低塔体过滤风速,提高净化后的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通过碰撞接触使废气中的大部分水雾凝集成小水珠,由于塔体内风速较慢,凝集后的水珠通过自身重力下落,达到除水雾的目的;水雾出去效率能达到85%以上。

本申请针对该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改进,以提高除水雾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上述结构中,水雾凝结成水珠,掉落至除湿填料中,再往下排,这个过程中,一来是容易引起堵塞,影响废气流动,二来由于风速较大,脱出的水珠仍有一部分会返回气流,造成二次带水,降低除雾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淋塔除湿除雾装置,对水雾的除去效率可达90%以上,同时减少凝结水珠对废气的干涉影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喷淋塔除湿除雾装置,包括塔体、于塔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喷淋段、过渡段和除雾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段的内径大于喷淋段的内径,所述除雾段顶部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且其顶部中心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除雾段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除湿填料、挡水机构,所述挡水机构包括截面呈V型的挡水板、将挡水板固定在除雾段内壁的挡水支架,该挡水板最底部设有孔,以防止水积聚在挡水板形成的凹槽内,所述挡水板由下部的玻璃钢板和上部的铁丝网板组成;所述除雾段顶部的锥形面上布设有若干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除雾段的锥形面内壁呈锥形夹角。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流板与除雾段的锥形面内壁的夹角为45°-60°。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雾段内设有用于支撑除湿填料的除湿支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雾段的与水平面垂直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设有若干并沿除雾段内壁周向间隔均布,以便于水珠从除雾段内壁向下流至喷淋段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湿填料顶部中心设置有碗状的承流槽,所述承流槽与挡水板的最底处正对,所述承流槽底部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一端连接承流槽,另一端穿过除湿填料向下延伸1-2cm,承流槽用于承接挡水板上滴落的水珠,并引流至喷淋段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渡段为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淋段内由下至上设置有喷淋组件和旋流板,上升气流经过旋流板形成旋转和离心的效果,使得气流与雾气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能降低塔体过滤风速,提高净化后的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通过碰撞接触使废气中的大部分水雾凝集成小水珠;本发明通过设置挡水机构,一方面可以对气流进行降速,利用铁丝网板对气流起到除雾作用和均布作用,利用玻璃钢板可以将形成的水珠引流至承流槽排出,另一方面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将气流向除雾段的内壁方向导流,使气流经过折流板处降速以及形成水珠,从内壁处向下流走,达到除水雾的目的;水雾出去效率能达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塔体1、喷淋段2、过渡段3、除雾段4、出风口5、除湿填料6、挡水机构7、挡水板7.1、挡水支架7.2、玻璃钢板7.1.1、铁丝网板7.1.2、折流板8、除湿支架9、引流槽10、承流槽11、通水管12、喷淋组件13、旋流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喷淋塔除湿除雾装置,包括塔体1、于塔体1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喷淋段2、过渡段3和除雾段4,其特征在于,除雾段4的内径大于喷淋段2的内径,除雾段4顶部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且其顶部中心设置有出风口5;除雾段4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除湿填料6、挡水机构7,挡水机构7包括截面呈V型的挡水板7.1、将挡水板7.1固定在除雾段4内壁的挡水支架7.2,该挡水板7.1最底部设有孔,以防止水积聚在挡水板7.1形成的凹槽内,挡水板7.1由下部的玻璃钢板7.1.1和上部的铁丝网板7.1.2组成;除雾段4顶部的锥形面上布设有若干折流板8,折流板8与除雾段4的锥形面内壁呈锥形夹角。

具体地,折流板8与除雾段4的锥形面内壁的夹角为45°-60°。

具体地,除雾段4内设有用于支撑除湿填料6的除湿支架9。

具体地,除雾段4的与水平面垂直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10,引流槽10设有若干并沿除雾段4内壁周向间隔均布,以便于水珠从除雾段4内壁向下流至喷淋段2中。

具体地,除湿填料6顶部中心设置有碗状的承流槽11,承流槽11与挡水板7.1的最底处正对,承流槽11底部设有通水管12,通水管12一端连接承流槽11,另一端穿过除湿填料6向下延伸1-2cm,承流槽11用于承接挡水板7.1上滴落的水珠,并引流至喷淋段2中。

具体地,过渡段3为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

具体地,喷淋段2内由下至上设置有喷淋组件13和旋流板14,上升气流经过旋流板14形成旋转和离心的效果,使得气流与雾气充分接触。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电池包除湿方法、除湿装置及车辆
  • 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高速公路团雾雾区路况可视化装置
  • 一种浴室除雾及吊灯圆柱体灯罩污垢清理的集雾清理装置
  • 一种水雾流体冷剥离器和除湿除雾装置及其除湿除雾方法
  • 一种水雾流体冷剥离器和除湿除雾装置及其除湿除雾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5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