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续套扎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0:43


连续套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痔疮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套扎术是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将特制的胶圈套扎于内痔的根部,籍此利用胶圈的弹性回缩力阻断痔疮血供,使之坏死、萎缩、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有的套扎器一次通常只能完成单个套扎胶圈的套扎,胶圈使用后需要重新填装胶圈,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套扎器,用于解决现有套扎器一次仅能装载单个胶圈,导致手术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连续套扎器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中部开设有气体流道,所述内管的远端能够套设多个套扎胶圈,所述内管的近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

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内管的外侧,并与所述内管滑动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套扎胶圈从所述内管上脱落,所述推动件上形成有触发部;

壳体,所述内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推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推送机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触发部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所述推动件向所述内管的远端运动一段距离,以推落所述套扎胶圈。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多个所述触发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连续套扎器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在外力撤去后,带动所述推送机构复位,在外力和所述复位组件的交替作用下,所述推送机构能够进行带动所述推动件向所述内管的远端运动预设距离的触发进程和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进程。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推送机构包括触发钮与用于带动所述触发钮运动的扣手,所述触发钮与所述扣手活动连接,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扣手复位的第一复位组件和用于带动所述触发钮复位的第二复位组件;所述触发钮和/或所述扣手上形成有限位结构;在所述触发进程中,所述触发钮由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作用而与所述扣手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带动所述推动件运动,在所述复位进程中,所述触发钮在所述触发部和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的共同作用下相对所述扣手运动后复位,从而对所述触发部进行避位。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触发钮与所述扣手转动连接,所述扣手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触发进程中,所述扣手受外力作用而转动,带动所述触发钮转动,所述触发钮的上部推动所述触发部运动直至所述触发钮与所述触发部脱离接触;在所述复位进程中,所述扣手与所述触发钮回摆复位,所述触发钮在复位过程中受所述触发部推动而相对所述扣手进行转动,从而对所述触发部进行避位。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扣手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和向侧面开口的凹槽,所述触发钮的底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侧壁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触发钮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构成所述第二复位组件。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扣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推动件朝所述内管的近端运动的路径上,使得所述推动件仅能运动到距所述内管的近端预定距离的位置。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内管的中部还开设有与所述气体流道隔绝的药液腔,所述药液腔具有设置于所述内管的远端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所述内管的近端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吸取与注出药液,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推动件固定连接,并能够跟随所述推动件运动。

作为所述连续套扎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内管的远端设置有胶圈支架,所述胶圈支架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套扎胶圈套设于所述胶圈支架上,所述胶圈支架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凸台和/或所述胶圈支架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以增加摩擦。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连续套扎器的内管的远端能够套设多个套扎胶圈,内管配合外接的负压装置对痔核进行吸附,推送机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推动件一次推落一个套扎胶圈,从而实现了套扎胶圈的连续套扎,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连续套扎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连续套扎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连续套扎器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内管,11-气体流道,12-药液腔,13-活塞组件,131-活塞,132-活塞推杆,14-负压转接头,15-抽气管,16-转接支架;

20-推动件,21-触发部;

30-壳体,31-左壳体,32-右壳体,33-把手;

40-推送机构,41-触发钮,42-扣手,421-限位结构;

51-第一复位组件,511-弹簧,52-第二复位组件,521-磁铁;

60-胶圈支架,61-防滑凸台,70-套扎胶圈,80-药剂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套扎器,用于解决现有套扎器一次仅能装载单个胶圈,导致手术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该连续套扎器包括内管10、推动件20、壳体30和推送机构40。

内管10与壳体30固定连接,内管10的中部开设有气体流道11,内管10的远端(远离使用者的一端)能够套设多个套扎胶圈70,内管10的近端(靠近使用者的一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推动件20设置于内管10的外侧,并与内管10滑动连接,推动件20用于推动套扎胶圈70从内管10上脱落,推动件20上形成有触发部21。推送机构40设置于壳体30上,推送机构4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与触发部21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推动件20向内管10的远端运动一段距离,以推落套扎胶圈70。

需要说明的是,推动件20可以为杆状元件,也可以是管状元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元件,其功能的核心在于沿内管10运动并推下套扎胶圈70;对于将推动件20设置成管状的方案而言,推动件20套设在内管10的外部,内管10和推动件20的管体本身构成了引导推动件20在内管10上沿固定方向运动的导向结构;而对于将推动件20设置为非管状的方案而言,则需要在推动件20和/或内管10上形成如滑轨、滑槽一类的导向结构,以限定推动件20的运动方向。触发部21可以是形成于推动件20表面上的若干个凸台,也可以是由推动件20的表面下凹后形成(此处触发部21指凹槽之间的间隔壁),还可以是形成于推动件20表面的螺纹状结构,该螺纹状结构可以是外凸的,也可以是内凹的。

该连续套扎器的工作过程为:将内管10对准痔核的位置,启动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在气体流道11内形成负压,痔核被至少部分地吸入内管10中,使用者施加外力于推送机构40,推送机构40带动推动件20向内管10的远端运动一段距离,从而推下一个套扎胶圈70,套扎胶圈70脱落后由于自身弹性而收缩,从而扎紧痔核的根部,套扎完成。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个痔核,仅需使用一个套扎胶圈70。

该连续套扎器的内管10的远端能够套设多个套扎胶圈70,内管10配合外接的负压装置对痔核进行吸附,推送机构4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推动件20一次推落一个套扎胶圈70,从而实现了套扎胶圈70的连续套扎,提高了手术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多个触发部21均匀间隔设置,且该连续套扎器还包括复位组件,复位组件用于在外力撤去后,带动推送机构40复位,外力和复位组件的交替作用下,推送机构40能够进行带动推动件20向内管10的远端运动预设距离的触发进程和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进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推送机构40包括触发钮41与用于带动触发钮41运动的扣手42,触发钮41与扣手42活动连接,复位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扣手42复位的第一复位组件51和用于带动触发钮41复位的第二复位组件52;触发钮41和/或扣手42上形成有限位结构421;在触发进程中,触发钮41由于限位结构421的作用而与扣手42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带动推动件20运动,在复位进程中,触发钮41在触发部21和第二复位组件52的共同作用下相对扣手42运动后复位,从而对触发部21进行避位。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触发钮41与扣手42转动连接,扣手42与壳体30转动连接。在触发进程中,扣手42受外力作用而转动,带动触发钮41转动,触发钮41的上部推动触发部21运动直至触发钮41与触发部21脱离接触;而在复位进行中,扣手42与触发钮41在第一复位组件51的作用下回摆复位,触发钮41在复位进程中受触发部21推动而相对扣手42进行转动,从而对触发部21进行避位。

在这一实施例中,随着扣手42被反复扣动,推动件20逐渐向内管10的远端移动直至所有套扎胶圈70被推落,推动件20的末端与内管10的末端相齐平,此时需要重新填装套扎胶圈70,该连续套扎器才可以在后续手术中被使用。填装时,扣下扣手42至极限位置,触发钮41与触发部21脱离接触,将推动件20向内管10的近端推动,即可露出内管10的远端以填装套扎胶圈70。

为避免在填装过程中推动件20被推过过位,在一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30上设置有限位元件,限位元件设置于推动件20朝内管10的近端运动的运动路径上,使得推动件20仅能运动到距所述内管10的近端预定距离的位置。

设置限位元件,可以避免推动件20向内管10近端运动的距离过大,导致触发部21离开触发钮41的上方而无法使用。

为安装方便,在一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30、扣手42与触发钮41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销钉孔,一根销钉穿过销钉孔后,完成壳体30、扣手42与触发钮41之间的连接。在这一实施方案中,触发钮41与扣手42的转动中心为同一个,安装较为方便,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钮41与扣手42的转动中心也可以设置为不同。销钉也可以由自壳体30的表面延伸而出的立柱代替。

在一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钮41设置于扣手42的顶端,扣手42的顶端形成有凸台,该凸台位于触发钮41靠近内管10的近端的一侧,该凸台构成限位结构421,使得触发钮41仅能在复位进程中相对扣手42转动。

在一种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钮41与凸台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磁铁521,两个磁铁521构成第二复位组件52。

在另一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扣手42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和向侧面开口的凹槽,触发钮41的底部位于该凹槽内,凹槽的围壁构成限位结构421。

在一种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钮41与凹槽的侧面上设置有磁铁521,磁铁521构成第二复位组件52。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几种实施例中,磁铁521可以用弹簧代替,同样可以起到复位效果。

在一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组件51设置为弹簧511,弹簧511的一端与扣手42连接,另一端与壳体3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簧511可以由分别设置于扣手42和壳体30上的磁铁代替。

为了避免弹簧511在运动过程中在径向发生弯曲,影响复位效果,在一种再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30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容置槽,弹簧511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容置槽的围壁与弹簧511的侧面向接触。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扣手42与壳体30滑动连接,扣手42的运动方向为沿内管10的轴线方向,即扣手42能够进行靠近远端和靠近近端的往复运动,扣手41与壳体30之间设置有作为第一复位组件51的弹簧。扣手42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槽,触发钮41滑动连接于该滑槽,滑槽内还设置有作为第二复位元件52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发钮41固定连接,触发钮41能够沿滑槽进行平移运动,触发钮41的顶端设置有一竖直面和一斜面,该竖直面用于在触发进程中与触发部21抵接,该斜面用于在触发复位进程中与触发部21抵接。在触发进程中,由于触发钮41与触发部21的抵接面为竖直面,触发部21对触发钮41的作用力为水平力,触发钮41不会沿滑槽下移,从而能够推动触发部21,该竖直面和滑槽的围壁构成了限位结构421,在复位进程中,由于斜面的存在,触发部21对触发钮41的作用力能够产生向下的分力,使得触发钮41沿滑槽向下运动,从而对触发部21进行避位。对于该连续套扎管而言,推送机构40的运动距离决定了推动件20的运动距离,因此,在这一实施例中,需要在壳体30上沿扣手42的运动方向设置如柱、板等限制结构以限制其运动距离,保证推动件20每次都是推下一个套扎胶圈70。

在一种实施例中,触发钮41与扣手42转动连接,扣手42与壳体30滑动连接,其具体方案为上述两个实施例相关要素的组合,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壳体30包括左壳体31与右壳体32,左壳体31与右壳体32配合连接包围出一容纳空间,内管10和推动件20部分位于该容纳空间内,触发钮41、第一复位组件51、第二复位组件52完全位于该容纳空间内,扣手42的下部从壳体30中伸出。壳体30一端形成有把手33,以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一根抽气管15通过转接支架16与气体流道11的末端连通,并延伸至设置于把手33末端的负压转接头14上,负压转接头14用于连接负压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背景下,若扣手42与壳体30滑动连接,由于触发进程中扣手42的运动方向与推动件20的运动方向相同,此时把手33应该设置在相对扣手42而言靠近远端的位置,但此种抓握方式并不符合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而扣手42与壳体30转动连接的方案则不存在上述问题。此外,当触发钮41被封闭于壳体30内,而扣手42与壳体30滑动连接时(触发钮41与扣手42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重新装填的时候推动件20向近端移动,此时触发钮41无法避位,需要拆开壳体30以拨动触发钮41,使得推动件20能够向近端移动,这样无疑在操作上较为复杂,此时,可以在壳体30上靠近触发钮41的位置开设小窗,小窗上设置活动门,该活动门能够由使用者打开或者闭合;或者,可以在壳体30上设置滑槽,滑槽贯通其所在表面,滑槽的延伸方向与触发钮41进行避位运动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具体而言,对于触发钮41与扣手42滑动连接的情况,滑槽设置为直线槽,对于触发钮41与扣手42转动连接的情况,滑槽设置为弧形槽,触发钮41上固定一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并露出壳体30外一部分,在需要重新填装套扎胶圈70时,使用者可以沿滑槽拉下滑块,使触发钮41对触发部21进行避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触发部21均匀间隔设置,推送机构40包括与触发部21啮合的齿轮和固定连接于齿轮枢轴上的齿轮把手,齿轮与壳体30转动连接,通过转动齿轮把手,能够带动齿轮转动,从而推动推动件20向远端运动,反向转动齿轮把手,则可以使推动件20复位,从而重新填装套扎胶圈70。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管10的中部还开设有与气体流道11隔绝的药液腔12,药液腔12具有设置于内管10的远端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内管10的近端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吸取与注出药液,第二开口处设置有活塞组件13,活塞组件13与推动件20固定连接,并能够跟随推动件20运动,具体而言,活塞组件13包括活塞131与活塞推杆132,活塞131与药液腔12的围壁密封连接,活塞推杆132的一端与活塞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动件20固定连接。

在这一实施例中,该连续套扎器的使用方法为:在手术前,将药剂瓶80的开口与第一开口对接,推动推动件20,使其向内管10的近端移动,推动件20带动活塞组件13运动,将药剂瓶80内的药液吸入药液腔12中,随后在内管10的远端套设胶圈,装填完成。在手术过程中,随着扣动扣手42,推动件20带动活塞131,药液腔12内的药液被推出,从而能够在套扎的同时施以药液。该药液可以是消炎药水或消毒药水等,具体根据手术需求而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管10的远端设置有胶圈支架60,胶圈支架60套设于内管10的外部,套扎胶圈70套设于胶圈支架60上,胶圈支架60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凸台61,以防止套扎胶圈70在非套扎过程中脱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胶圈支架6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以增加摩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套扎装置、肛肠套扎吻合器以及套扎方法
  • 多腔套扎头及使用该多腔套扎头的肛肠套扎器
技术分类

0612011559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