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同时脱硝脱氨脱VOCs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0:43


一种同时脱硝脱氨脱VOCs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是氮氧化物(NOx)、氨(NH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臭氧和灰霾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和灰霾的重要前体物,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生物质能在能源结构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生物质炉/窑燃烧普遍存在NOx和 VOCs排放浓度高的问题。目前,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等,其中SNCR存在脱硝率低、氨逃逸率高等问题,而SCR尽管脱硝率高,但存在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氨逃等诸多不足之处。VOCs净化技术主要有冷凝法、燃烧法、吸附法、吸收法和生物法等,尽管这些单一技术在VOCs净化方面具有各自的技术优势,但较难实现NOx和VOCs 复合污染物的同时或协同有效控制。据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降水中钙离子(Ca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721550A公开了一种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脱VOCs吸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吸收剂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铵盐 5~10%、表面活性剂0.01~0.50%、络合剂l%~2%和水余量。该发明吸收剂能实现在一套设备中同时高效净化烟气中粉尘、SO

中国发明专利CN 110605019 A公开了一种集VOCs净化和脱硝于一体的处理装置及工艺,包括RTO反应器,所述RTO反应器包括连通的燃烧室和若干蓄热室,所述燃烧室位于蓄热室上部;任一蓄热室均包括上段蓄热体、下段蓄热体及中间的SCR催化剂床层;且任一蓄热室的底部均设有一进气阀、一排气阀、一吹扫阀;所述进气阀的输入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上连接VOCs废气管道及氨气管道;所述吹扫阀的输入端连接吹扫气送气管道;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还设置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输入端连接燃料气管道。实现VOCs和NOx超洁净排放。该专利将SCR与RTO整合到一体化的设备中,充分利用RTO中的高温环境,不需要二次加热即可满足SNCR和SCR的反应条件,实现了VOCs和 NOx的协同去除,但该方法为了保证脱硝效率,在前端缓冲罐中需加入过量还原剂,会带来较高的氨逃逸;此外,与VOCs相比,NOx浓度相对较低,实际脱硝效率不高。

中国发明专利CN 112221348 A公开了一种处理VOCs协同脱硝的一体化 RTO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包括连通的燃烧室和多个蓄热室。所述工艺包括步骤:废气经进气阀进入处于进气工况的蓄热室,经过该蓄热室加热后进入燃烧室,发生氧化反应去除VOCs;废气然后进入处于出气工况的蓄热室,脱硝后经出气阀排出;往复调整各蓄热室处于相应所需工况,实现VOCs的处理和脱硝。针对蓄热室焚烧法(RTO)处理VOCs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NOx这一技术短板,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VOCs协同脱硝的一体化RTO装置及工艺,在合理利用RTO中高温环境的同时,通过检测设备和控制系统精确控制还原剂用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NOx和VOCs协同处理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但该方法的二段蓄热体上负载有SCR催化剂,同时需要氨水和/或尿素作为还原剂,运行成本仍相对较高,且难以避免氨逃逸。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脱硝脱氨脱VOCs的方法,实现对NOx、NH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时脱硝脱氨脱VOCs的方法,将含有NOx、NH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碳酸盐、过硼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控制过氧化物在吸收液中浓度为0.5%-1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活化剂为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或磷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控制活化剂在吸收液中的浓度为 0.5%-1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收液pH为6-11,反应温度为 25℃-9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收塔内装有复合填料,复合填料为负载三价铁的泡沫陶瓷与耐酸碱填料的混合,负载三价铁的泡沫陶瓷与耐酸碱填料的质量比为2:8-10: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耐酸碱填料为陶瓷填料、不锈钢填料、塑料填料任意一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强碱中的一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通过利用湿法同时/协同处理NOx、NH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含有NOx、NH

并且,通过在吸收塔内添加复合填料,复合填料为负载三价铁的泡沫陶瓷与耐酸碱填料的混合,进一步提成烟气或废气的去除率,NOx去除率达 60%-90%、NH

本发明使用的复合氧化剂反应条件温和、运行费用低,能够实现对NOx、 NH

本发明不仅可实现炉/窑烟气或废气中NOx、NH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和对比例一的对比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同时脱硝脱氨脱VOC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含有NOx、NH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强碱中的一种。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其中,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碳酸盐、过硼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过氧化物在吸收液中浓度为0.5%-15%,活化剂为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或磷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活化剂在吸收液中的浓度为0.5%-10%。其中,吸收液pH为6-11,反应温度在25℃-90℃之间。

优选的,吸收塔内可装有复合填料,复合填料为负载三价铁的泡沫陶瓷与常规耐酸碱填料按照2:8-10:0质量比混合,常规耐酸碱填料可以是陶瓷填料、不锈钢填料、塑料填料中任意一种。

实施例一

S1:将含有NO、NH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钙。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实施例二

S1:将含有NO、NH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钙。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实施例三

S1:将含有NO、NH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实施例四

S1:将含有NO、NH

吸收液中含有复合氧化剂,复合氧化剂包括氧化剂和活性剂,氧化剂为液态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钙和过硼酸盐,过氧化物在吸收液中浓度为 15%,活化剂为磷酸盐和磷酸氢盐组合,活化剂在溶液中浓度为10%。吸收液 pH为11,温度在70℃-90℃之间。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实施例五

S1:将含有NO、NH

吸收液中含有复合氧化剂,复合氧化剂包括氧化剂和活性剂,氧化剂为液态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钙和过硼酸盐,过氧化物在吸收液中浓度为 15%,活化剂为磷酸盐和磷酸氢盐组合,活化剂在溶液中浓度为10%。吸收液 pH为9,温度在70℃-90℃之间。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x、NH

实施例六

S1:将含有NO、NH

吸收液中含有复合氧化剂,复合氧化剂包括氧化剂和活性剂,氧化剂为液态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钙和过硼酸盐,过氧化物在吸收液中浓度为 15%,活化剂为磷酸盐和磷酸氢盐组合,活化剂在溶液中浓度为10%。吸收液 pH为11,温度在70℃-90℃之间。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对比例一

S1:将含有NO和NH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钙。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对比例二

S1:将含有NO和NH

吸收液中含有复合氧化剂,复合氧化剂包括氧化剂和活性剂,氧化剂为液态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钙和过硼酸盐,过氧化物在吸收液中浓度为 15%,活化剂为磷酸盐和磷酸氢盐组合,活化剂在溶液中浓度为10%。吸收液 pH为11,温度在70℃-90℃之间。

S2:步骤S1中的吸收液采用碱性溶液进行再生处理后回用,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

S3:步骤S2中再生处理得到副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副产物为硝酸盐。

经吸收塔反应吸收后,经过检测,NO、NH

相关技术
  • 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及烟气脱硝方法
  • 一种同时脱硝脱汞脱二噁英稀土基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基于钙法的联合脱硫脱硝脱汞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一种新型干法水泥窑脱氮脱硝的方法
  • 一种Ag和二维MXene修饰的高温烟气除尘脱硝脱汞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脱汞脱氨改性催化剂的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及其脱硝方法
  • 一种基于脱汞脱氨改性催化剂的SCR脱硝系统及其脱硝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59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