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用于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容器,其本身并不具有自动温控的功能,在使用时,需要人为进行调温(温度较高时调低,温度较低是调高温度),但人为的调温速度相对较慢,在部分时候内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所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安装在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器,所述反应釜上通过转动部件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每个所述搅拌杆上均通过平稳滑动部件滑动套设有一个磁性移动杆,且搅拌杆与磁性移动杆之间还安装有磁性排斥部件,相应两所述磁性移动杆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加热器;

所述反应釜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控温座,每个所述控温座与反应釜之间均固定连通有具有阀门一的控温管,每个所述控温座上均通过吸放控温部件安装有一个条形磁块一;

每个所述控温座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环形座,每个所述环形座上均开设有一个弧形阶梯孔,处于同一高度的多个所述弧形阶梯孔之间滑动套设有一个圆环体,每个所述圆环体上均通过多个连接杆架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齿条,每个所述环形齿条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条形磁块二,且相邻两条形磁块二靠近反应釜一侧的磁性相反;

处于同一高度的其中一个所述控温座上安装有与相应环形齿条相配合的驱动转动部件;

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与上下相邻的多个控温座相配合的气体流动控温部件。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转动部件由电机、转轴以及球形座组成,所述反应釜的上端部分固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内,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球形座,且搅拌杆固定安装在相应球形座的两侧。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平稳滑动部件由条形滑孔、滑块组成,每个所述搅拌杆上均开设有一个条形滑孔,每个所述磁性移动杆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与条形滑孔相配合的滑块。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磁性排斥部件由半圆形挡块、磁性块组成,每个所述搅拌杆远离球形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半圆形挡块,每个所述半圆形挡块上均固定安装有与磁性移动杆相配合的磁性块。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吸放控温部件由密封滑板、连接孔、密封垫圈、以及横向推杆组成,每个所述控温座上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内均滑动安装有一个横向推杆,所述横向推杆位于密封滑板的一端内固定安装有一个密封滑板,所述密封滑板上固定套设有与控温座相配合的密封垫圈,每个所述横向推杆位于控温座外的一端均与条形磁块一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驱动转动部件由固定杆、固定板、电机、转动轴以及齿轮组成,处于不同高度的其中一个所述控温座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与环形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气体流动控温部件由环形连接座、连接气管一、阀门二、连接气管二以及连接气管三组成,所述反应釜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连接座,且该两环形连接座之间固定连通有具有阀门二的连接气管一,且两环形连接座位于相邻高度的控温座之间,上方所述控温座通过连接气管二与其下方的环形连接座固定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所述温度检测器具体为多个,且等间距分布在反应釜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电加热器可随着转轴的转动一起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更加均匀的分散在反应釜内,同时通过磁性块与磁性移动杆的磁力关系与转轴转动时磁性移动杆所受的离心关系,可通过改变转轴的转速来控制电加热器与转轴之间的直线距离,从而可进一步使得电加热器工作产生的热量更加均匀的分散在反应釜内。

2:在反应釜内局部温度相对较高时,可快速将该部分的较为温度的热气快速传递至反应釜内其他温度较低处,便于更好的实现自动温控。

3:驱动转动部件的设置可使得与之配合的环形齿条发生转动,同时利用环形齿条的转动可使得条形磁块二转动至相邻条形磁块二原先所处位置,从而使得条形磁块一由开始所受的相吸磁力关系转为相斥的磁力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其中一个环形齿条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连接气管一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中;

图5为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C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电机、3转轴、4球形座、5搅拌杆、6半圆形挡块、7条形滑孔、8滑块、9磁性移动杆、10电加热器、11磁性块、12控温座、13密封滑板、14横向推杆、15条形磁块一、16环形座、17弧形阶梯孔、18连接杆架、19环形齿条、20条形磁块二、21固定杆、22固定板、23电机、24齿轮、25环形连接座、26连接气管一、27阀门二、28连接气管二、29控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5以及图6,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安装在反应釜1内的温度检测器,反应釜1上通过转动部件安装有多个搅拌杆5,每个搅拌杆5上均通过平稳滑动部件滑动套设有一个磁性移动杆9,且搅拌杆5与磁性移动杆9之间还安装有磁性排斥部件,相应两磁性移动杆9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加热器10;

上述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转动部件由电机2、转轴3以及球形座4组成,反应釜1的上端部分固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且转轴3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反应釜1内,转轴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球形座4,且搅拌杆5固定安装在相应球形座4的两侧;

设置球形座4的目的在于使得搅拌杆5与转轴3之间相对固定的更加牢固,图1所示同一高度上的搅拌杆5为两个,具体设置时也可为三个或者四个,设置时,优先等间距设置。

2、平稳滑动部件由条形滑孔7、滑块8组成,每个搅拌杆5上均开设有一个条形滑孔7,每个磁性移动杆9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与条形滑孔7相配合的滑块8;

平稳滑动部件的设置使得磁性移动杆9在相应搅拌杆5上滑动更加平稳。

3、磁性排斥部件由半圆形挡块6、磁性块11组成,每个搅拌杆5远离球形座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半圆形挡块6,每个半圆形挡块6上均固定安装有与磁性移动杆9相配合的磁性块11;

磁性块11对相应的磁性移动杆9具有一个排斥力,利用该排斥力以及磁性移动杆9随搅拌杆5转动时的离心力的配合,可控制磁性移动杆9具体所处位置。

4、温度检测器具体为多个,且等间距分布在反应釜1内,可将反应釜1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此时三个高度上均等间距设置多个温度检测器;

温度检测器(图中未画出)为现有技术,具体的结构以及运行原理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参照图1、图2、图5以及图7,反应釜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控温座12,每个控温座12与反应釜1之间均固定连通有具有阀门一的控温管29,每个控温座12上均通过吸放控温部件安装有一个条形磁块一15;

每个控温座12上均固定安装有两环形座16,每个环形座16上均开设有一个弧形阶梯孔17,处于同一高度的多个弧形阶梯孔17之间滑动套设有一个圆环体,每个圆环体上均通过多个连接杆架18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齿条19,每个环形齿条19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条形磁块二20,且相邻两条形磁块二20靠近反应釜1一侧的磁性相反;

上述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两点:

1、吸放控温部件由密封滑板13、连接孔、密封垫圈、以及横向推杆14组成,每个控温座12上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均滑动安装有一个横向推杆14,横向推杆14位于密封滑板13的一端内固定安装有一个密封滑板13,密封滑板13上固定套设有与控温座12相配合的密封垫圈,每个横向推杆14位于控温座12外的一端均与条形磁块一15固定连接。

2、圆环体的端面形状为环形,具体的滑动设置在多个(同一高度上的)弧形阶梯孔17上。

参照图1、图3以及图4,处于同一高度的其中一个控温座12上安装有与相应环形齿条19相配合的驱动转动部件;

反应釜1上安装有与上下相邻的多个控温座12相配合的气体流动控温部件;

上述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驱动转动部件由固定杆21、固定板22、电机23、转动轴以及齿轮24组成,处于不同高度的其中一个控温座12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杆21,每个固定杆21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3,电机23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与环形齿条19相啮合的齿轮24;

驱动转动部件的设置可使得与之配合的环形齿条19发生转动,同时利用环形齿条19的转动可使得条形磁块二20转动至相邻条形磁块二20原先所处位置,从而使得条形磁块一15由开始所受的相吸磁力关系转为相斥的磁力关系。

2、气体流动控温部件由环形连接座25、连接气管一26、阀门二27、连接气管二28以及连接气管三组成,反应釜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连接座25,且该两环形连接座25之间固定连通有具有阀门二27的连接气管一26,且两环形连接座25位于相邻高度的控温座12之间,上方控温座12通过连接气管二28与其下方的环形连接座25固定连通。

3、阀门一以及阀门二27可采用电阀门,反应釜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控制器(图中未画出),控制器具体可采用plc控制器,且阀门一、阀门二27、电加热器10、温度检测器以及电机2均与之电性连接。

4、反应釜1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三个具有阀门三的冷气补充管(图中未画出)(具体可利用气泵实现补气功能),用于在相应位置温度较高时进行降温。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本发明中,当某处温度较高时,开启相应位置上的冷气补充管向其内补充适量的冷气,然后开启电机2,电机2工作通过转轴3、球形座4带动搅拌杆5进行转动,从而对该补充的冷气快速的搅晃,从而实现快速降温控制的效果;

当某处温度较高,同时另一处温度较低时,为便于理解,此处以上方温度较高,下方温度较低为例进行说明(图中上方控温座12对应反应釜1的上方位置,中间位置控温座12对应反应釜1的中间位置,下方控温座12对应反应釜1的下方位置),先开启上方控温座12相配合的电机23,该电机23工作通过齿轮24带动环形齿条19进行转动,环形齿条19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条形磁块二20转动至相邻条形磁块二20所处位置),此时条形磁块一15由开始的吸力转为排斥力,在该排斥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滑板13向靠近反应釜1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将上方多个控温座12内原先存储的气体推入反应釜1内(具有一个初步降温效果),然后随着环形齿条19继续转动(与上一转动角度相同),从而使得条形磁块一15由原先的相斥变为相吸,此时在吸力作用下使得密封滑板13向下靠近环形齿条19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反应釜1内的气体吸入到控温座12内,然后关闭上方控温管29上的阀门,此时中间位置上控温管29的阀门也是处于闭合状态;

环形齿条19继续转动时密封滑板13内吸入的气体不能通过控温管29排出,此时打开中间位置以及下方位置上的阀门二27,上方移动的密封滑板13会将控温座12内吸入的较高温度的热气通气体流动控温部件输送到中间位置的控温座12上,然后继续通过中间位置上控温座12所连通的气体流动控温部件将热气输送到下方的控温座12内,此时下方控温管29上的阀门一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得该部分热气进入到下方较低温度处;

具体流动大体如上所述,其与操作在此不做具体描述。

相关技术
  • 一种具有自动变换温度的化学反应釜
  • 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
  • 一种搭载区块链技术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机房
  •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吹塑装置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带PTC断电复位温控装置
  • 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体系
  • 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技术分类

0612011559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