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4:0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轻薄、对比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可以产生驱动电流,发光元件响应该驱动电流而发光。

但是,目前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需要多组移位寄存器电路对其进行控制,导致显示面板不利于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偏置晶体管和发光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串联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偏置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晶体管以及所述发光元件串联,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是否流过所述发光元件;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晶体管类型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晶体管类型相同。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偏置晶体管和发光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串联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偏置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晶体管以及所述发光元件串联,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是否流过所述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晶体管类型与所述偏置晶体管的晶体管类型相同。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偏置阶段、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在所述第一偏置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提供偏置电压;

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参考电压;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和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导通,控制驱动电流流过所述发光元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中偏置晶体管用于实现对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进行偏置,以解决驱动晶体管阈值漂移的问题,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实现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也就是说此时该像素电路中的偏置晶体管仅仅只需接收一个可以对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进行偏置的信号即可,显然接收的对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进行偏置的这一信号可以是一个固定信号,那么则无需设置独立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对信号进行控制,进一步的由于在该像素电路中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晶体管类型与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晶体管类型相同,显然可以通过一组移位寄存器电路同时实现对数据写入晶体管和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进而减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数量,以此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且可以保证驱动晶体管的性能,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基于背景技术记载的内容而言,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晶体管T3若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偏置状态,则其容易发生阈值漂移,对产生的驱动电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会通过控制图1中晶体管T5在像素电路不同的工作阶段接收不同的信号,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3的控制,进而减弱驱动晶体管T3阈值漂移的问题,以此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那么为了使晶体管T5在像素电路不同的工作阶段可以接收不同的信号,因此,需要增加一组独立的移位寄存器电路为晶体管T5提供输入信号DVINI这也就导致位于显示面板边框区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数量较多,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对像素电路进行改进,在同样可以解决驱动晶体管阈值漂移问题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少显示面板边框区内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数量,进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11,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显示,可选的该多个像素11可以包括用于发出绿光的像素,用于发出蓝光的像素以及用于发出红光的像素。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像素包括:发光元件Q,和与所述发光元件Q电连接的像素电路12,所述像素电路12包括驱动晶体管T3、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4、第一复位晶体管T8、偏置晶体管T5和发光控制模块13。

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串联在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之间,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偏置晶体管T5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13分别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以及所述发光元件Q串联,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是否流过所述发光元件Q。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晶体管类型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晶体管类型相同。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写入数据信号V

如图3所示,在该像素电路12中所述偏置晶体管T5用于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以解决驱动晶体管T3阈值漂移的问题,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8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也就是说此时该像素电路12中的偏置晶体管T5仅仅只需接收一个可以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的信号即可,接收的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的这一信号可以是一个固定信号,那么则无需设置独立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对偏置晶体管T5提供该偏置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该固定信号为显示面板中已有的高电平信号DVH为例进行说明,该高电平信号为具有恒定电压的信号。

进一步的,该像素电路12中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晶体管类型与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晶体管类型相同,比如,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8均为P型晶体管,则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导通的使能电平和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导通导通的使能电平均为低电平,或者,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8均为N型晶体管,则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导通的使能电平和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导通导通的使能电平均为高电平。像素电路12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8和数据写入晶体管T2分时导通,可以采用同一组移位寄存器电路中相邻两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的信号分别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和数据写入晶体管T2,显然可以通过一组移位寄存器电路同时实现对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控制,进而减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数量,以此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且可以保证驱动晶体管T3的性能,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电连接。

对于位于相邻行的像素电路12,位于当前行(比如第n行)的所述像素电路12的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的信号与位于前一行(比如第n-1行)的所述像素电路12的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1)的信号相同。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电连接,该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用于输出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处于导通状态,以将数据信号V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写入晶体管T2与阈值补偿晶体管T4配合,写入数据信号V

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电连接,该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用于输出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处于导通状态,将参考电压提供至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第二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处于关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复位晶体管T8与阈值补偿晶体管T4配合,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此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均处于导通状态。

显示面板包括移位寄存器电路,一个移位寄存器电路包括级联设置的多级移位寄存器,各级移位寄存器与像素电路行对应设置,比如第n级移位寄存器为第n行像素电路提供控制信号。该像素电路12中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电连接的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提供的信号可以由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1级移位寄存器提供,即借用第n-1行像素电路对应的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的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提供的信号可以由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移位寄存器提供,并且该像素电路12中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晶体管类型与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晶体管类型相同,第n行像素电路中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电连接的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提供的信号,和第n-1行像素电路中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的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1)提供的信号可以由同一级移位寄存器(比如第n-1级)提供,也即像素电路中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8可以由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电器提供控制信号,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对像素电路12进行改进会减少显示面板边框区内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数量,以此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继续参考图3,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电连接;所述像素电路12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T7,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端Vref2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Q电连接,且两者电连接于第四节点N4,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电连接,同一像素电路12连接的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提供的信号和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提供的信号相同,比如可以采用同一条扫描信号线分别向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和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提供信号。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电连接,该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用于输出控制偏置晶体管T5的信号和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用于输出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信号均为第三控制信号,该第三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偏置晶体管T5处于导通状态,以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处理,且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处于导通状态,以对发光元件Q的阳极进行复位;第三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偏置晶体管T5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处于关断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置晶体管T5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采用相同的信号来控制二者处于导通状态还是关断状态,可以采用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电路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为偏置晶体管T5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提供控制信号,进而可以减少为各晶体管配置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数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电连接,所述像素电路12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T7,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端Vref2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Q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电连接。

对于位于相邻两组的像素电路,位于当前组的像素电路12的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的信号与位于前一组的像素电路12的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的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的信号相同。其中,一组包括相邻两行像素电路12。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显示面板中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像素11,每个像素11包括发光元件Q,和与发光元件Q电连接的像素电路12。在每个驱动周期中,可以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实现对各行像素电路12的驱动;如图5所示为减少显示面板中信号线的数量,可以设置第n像素行像素电路12中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与第n-1像素行像素电路12的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电连接;第n-1像素行像素电路12对发光元件Q的阳极进行复位时,同时实现第n像素行像素电路12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的偏置处理,以提高对驱动晶体管T3的偏置效果,最大程度的解决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漂移问题,提高驱动晶体管T3产生驱动电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显示面板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可以设置为一级移位寄存器与两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比如一级移位寄存器分别为相邻两行像素电路中的偏置晶体管的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提供信号。与同一级移位寄存器对应的两行像素电路构成一组,对于位于相邻两组的像素电路,位于当前组(比如第n行和第n+1行)的像素电路的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电连接第三扫描信号端的信号与位于前一组(比如第n-2行和第n-1行)的像素电路的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的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的信号相同,且由同一级移位寄存器提供。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有源层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阈值补偿晶体管T4可以采用低漏流水平的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即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有源层采用金属氧化物,首先可以使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在发光阶段保持在稳定电位,避免因为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漏流导致的发光阶段的亮度下降问题。

可选的,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有源层可以采用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Zinc Oxide,简称IGZO)。

其中,IGZO由In

基于阈值补偿晶体管T4低漏流的特性,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8可以为LTPS(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晶体管,也不会影响数据写入晶体管T2写入数据信号V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T3、数据写入晶体管T2、偏置晶体管T5、第一复位晶体管T8、第二复位晶体管T7和发光控制模块13中晶体管的有源层可以包括多晶硅材料。

如图3-图5所示,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T7。

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Vdata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N2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第一端与第一参考电压端Vref1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N3电连接。

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电连接,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第一端与偏置电压端DVH电连接,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N3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五扫描信号端SC_N(n)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一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N1电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Vref2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N4电连接。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13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与所述第二节点N2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N3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N4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均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

所述发光元件Q与所述第四节点N4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_P(n)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Vdata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N2电连接,该数据信号端Vdata用于输出数据信号V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第一端与第一参考电压端Vref1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N3电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端Vref1用于输出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用于输出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处于导通状态,以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第二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处于关断状态。

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电连接,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第一端与偏置电压端DVH电连接,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N3电连接,所述偏置电压端DVH用于输出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的偏置信号,该第三扫描信号端SC_P1用于输出控制偏置晶体管T5的第三控制信号,该第三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偏置晶体管T5处于导通状态,以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处理;第三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偏置晶体管T5处于关断状态。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Vref2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N4电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Vref2用于输出对发光元件Q的阳极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信号,该第四扫描信号端SC_P2用于输出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四控制信号,该第四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四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处于导通状态,以对发光元件Q的阳极进行复位处理;第四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处于关断状态。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五扫描信号端SC_N(n)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一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N1电连接,该第五扫描信号端SC_N(n)用于输出控制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五控制信号,该第五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五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阈值补偿晶体管T4处于导通状态,以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的偏差;第五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阈值补偿晶体管T4处于关断状态。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与所述第二节点N2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N3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N4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2的栅极均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该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用于输出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发光控制信号,该发光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发光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处于导通状态,此时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Q,发光元件Q响应该驱动电流进行发光;发光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处于关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PVDD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Q的阳极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发光元件Q的阴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端PVEE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写入晶体管T2写入数据信号V

需要说明的是,该像素电路12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源电压端PVDD电连接,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控制信号SC_P(n-1)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控制信号SC_P(n-1)相同。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复位晶体管T8用于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晶体管T7用于实现对发光元件Q的阳极进行复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控制信号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控制信号相同,则可以采用同一组移位寄存器电路实现对二者的控制,还可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数量。

或者说,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连接同一扫描信号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共同连接第二扫描信号端SC_P(n-1)为例进行说明。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行像素电路,如图中的第一行像素电路P1-第N行像素电路PN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扫描电路SC C、第二扫描电路SCN C、第三扫描电路SCP C和发光控制电路Emit C,第一扫描电路SC C、第二扫描电路SCN C、第三扫描电路SCP C和发光控制电路Emit C均包括多级级联的移位寄存器。

第一扫描电路SC C包括N+1级移位寄存器,分别为SC 0-SC N,每级移位寄存器与一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

第二扫描电路SCN C包括M级移位寄存器,分别为SCN 1-SCN M,每级移位寄存器与两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

第三扫描电路SCP C包括M级移位寄存器,分别为SCP 1-SCP M,每级移位寄存器与两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

发光控制电路Emit C包括M级移位寄存器,分别为Emit 1-Emit M,每级移位寄存器与两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

其中,M可以为N的1/2。

每级移位寄存器与一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的意思是每级移位寄存器仅向一行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晶体管提供信号,而不向其他行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晶体管提供信号。每级移位寄存器与两行像素电路对应设置的意思是每级移位寄存器向两行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晶体管提供相同的信号,而不向其他行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晶体管提供信号。

图7中示意了第一扫描电路SC C和第二扫描电路SCN C分别为双边驱动,即分别在像素电路行的相对两端设置两组电路,第三扫描电路SCP C和发光控制电路Emit C分别为单边驱动,即分别设置在像素电路行的其中一端。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控制信号由所述第一扫描电路提供SC C。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控制信号由所述第二扫描电路提供SCN C。

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控制信号由所述第三扫描电路提供SCP C。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13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控制信号由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提供Emit C。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第二控制信号均有第一扫描电路SC C提供;控制偏置晶体管T5的第三控制信号由第二扫描电路SCN C提供;控制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五控制信号由第三扫描电路SCPC提供;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发光控制信号由发光控制电路Emit C提供。

可选的,所述第一扫描电路包括的移位寄存器为第一移位寄存器,一级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为位于当前行的像素电路12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提供控制信号以及为位于下一行的像素电路12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8提供控制信号,也就是说在当前行像素电路12写入数据信号V

所述第二扫描电路包括的移位寄存器为第二移位寄存器,一级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为位于当前两行的像素电路的阈值补偿晶体管T4提供控制信号。

所述第三扫描电路包括的移位寄存器为第三移位寄存器,一级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为当前两行的像素电路的偏置晶体管T5提供控制信号。

所述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的移位寄存器为第四移位寄存器,一级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为当前两行的像素电路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提供控制信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为1H。

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

其中,H表示单位时钟时长。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为1H,也就是说当前行的像素电路12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以及为位于下一行的像素电路12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8处于导通状态的有效时长为1H;第二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也就是说阈值补偿晶体管T4处于导通状态的有效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在保证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以及写入数据信号V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序示意图。

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为1H。

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

其中,H表示单位时钟时长。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为1H,也就是说当前行的像素电路12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以及为位于下一行的像素电路12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8处于导通状态的有效时长为1H;第三移位寄存器提供的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也就是说偏置晶体管T5处于导通状态的有效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以充分的对驱动晶体管T5的第二端进行偏置处理,以提高对驱动晶体管T5的偏置效果,最大程度的解决驱动晶体管T5的阈值漂移问题,提高驱动晶体管T5产生驱动电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该显示面板中的像素11包括像素电路12和发光元件Q。

所述像素电路12包括驱动晶体管T3、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4、第一复位晶体管T8、偏置晶体管T5和发光控制模块13。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串联在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之间,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偏置晶体管T5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13分别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3以及所述发光元件Q串联,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是否流过所述发光元件Q。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晶体管类型与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晶体管类型相同。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复位晶体管T8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晶体管类型与偏置晶体管T5的晶体管类型相同,则可以通过同一控制信号同时实现对第一复位晶体管T8和偏置晶体管T5的控制,即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控制信号与所述偏置晶体管T5的控制信号相同,那么在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的同时也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处理。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置晶体管T5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8通过同一信号线来控制二者处于导通状态还是关断状态,进而还可以减少显示面板中信号线的数量。

如图10所示,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控制信号可以同偏置晶体管T5、第一复位晶体管T8的控制信号相同。

可选的,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适用于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101:所述像素电路12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偏置阶段、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在所述第一偏置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T5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提供偏置电压。

S102: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T8和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提供第一参考电压。

S103: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提供数据信号。

S104: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13导通,控制驱动电流流过所述发光元件Q。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偏置阶段,偏置晶体管导通,向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提供偏置电压,以解决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漂移问题,提高后续数据写入阶段数据信号V

在数据写入阶段,通过数据写入晶体管T2将数据信号V

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13导通,驱动晶体管T3产生的驱动电流流过所述发光元件Q,发光元件Q响应该驱动电流进行发光,那么基于精度较高的驱动电流就可以达到目标所需的亮度,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S105:所述像素电路12的工作过程还包括位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之后,且位于所述发光阶段之前的第二偏置阶段;在所述第二偏置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T5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提供偏置电压。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数据信号V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T4接收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

其中,H表示单位时钟时长。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阈值补偿晶体管T4接收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也就是说阈值补偿晶体管T4处于导通状态的有效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在保证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以及写入数据信号V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偏置晶体管T5接收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

其中,H表示单位时钟时长。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置晶体管T5接收控制信号的使能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也就是说偏置晶体管T5处于导通状态的有效时长大于或者等于6H,以在第一偏置阶段和第二偏置阶段均充分的对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端进行偏置处理,以提高对驱动晶体管T3的偏置效果,最大程度的解决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漂移问题,提高驱动晶体管T3产生驱动电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基于本发明上述全部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因此该显示装置100具有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或相应的技术效果。

该显示装置100具体可以为手机、电脑以及其它电子设备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显示面板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6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