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充电用组合端子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7:49


充电用组合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用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充电用组合端子。

背景技术:

见中国专利号为:201721094154.7的实用新型专利,这是本申请人申请“一种充电枪用导电连接件”,该专利中针对充电枪导电连接件不足提出改进。见图1、图2所示,这是一款充电汽车用的充电枪,其包括一个充电枪本体5,在本体5的前面设置有一个插头51,所述的插头51具有可与外部待充电设备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52。充电接口52中设置有若干的导电端子50,每个导电端子50均具有一个导电插孔501,用于与待充电装置中导电插针(柱)对接。由于充电枪工作时,其工作电流很大,目前的充电枪中所使用的导电端子多采用车削加工的金属件,即直接将一个金属棒通过车、削、铣的方式加工需要的造型,并且导电插孔501也是通过铣刀加工。另外,为了确保导电接触的稳定性,需要在导电插孔501中增加一个金属弹簧夹502,当导电插针插入导电插孔501后,通过金属弹簧夹502与导电插针形成紧密的电性连接。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目前的充电枪存在以下问题:充电枪的插头与插座中,导电插针(柱)与导电端子之间的插接配合由于长期插拔、摩擦以及其他情况,会出现导电插针(柱)、导电端子出现磨损、损坏,严重将导致充电枪无法使用。由于目前的导电插针(柱)与导电端子主体部分均采用一体成型,即便仅仅是局部磨损或者损坏也需要对整个导电插针(柱)与导电端子进行更换。为了克服这种问题,目前有人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见中国专利号为201921160448.4,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分离的充电枪插针端子及装有该插针端子的充电枪”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充电枪用导电插针(柱)不再采用一体成型,而是通过螺纹连接的端子头部和端子尾部组合形成。这样只需要更换容易出现磨损、损坏问题端子头部即可,以减低维修成本。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没有解决:其采用的螺纹连接对于电流传输存在严重问题,特别在充电枪这种大电流充电作业中,螺纹连接的导电接触容易出现局部电阻过大导致快速升温、接触不良等诸多情况,所以在大电流导电接触中都会避免使用螺纹连接,通常采用弹性接触。然而,现有的充电枪整体安装空间有限,如果采用弹性导电接触,需要对导电端子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而目前的产品中均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用组合端子,以实现降低产品维修更换的成本,并实现稳定的大电流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充电用组合端子包括:插接部,该插接部前端开设有一插接接口,其后端设置有导电适配部;连接部,该连接部前端设置有与导电适配部套接的适配槽,后端与外部导电部件连接;弹性导电部,该弹性导电部被限位安装于适配槽内,并与连接部形成导电接触;所述插接部的导电适配部与连接部的适配槽插套配合,插接部在外力作用下令导电适配部对位于适配槽内的弹性导电部产生压迫弹性形变,弹性导电部与导电适配部形成多点弹性导电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接部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缘;所述的连接部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与插接接口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的后端开设有与外部导电部件连接的连接孔,并且连接部上开设有与连接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接口的内壁成型有定位槽,一弹性导电夹在自身弹性膨胀作用下被限位于该定位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和套环部,所述适配槽由套环部围设的腔体形成;所述的主体部与套环部相互独立,且套环部套设于主体部的前端,或者所述的主体部与套环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电适配部为成型于插接部后端的凸台,该凸台的底面与弹性导电部形成弹性导电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性导电部整体呈一个具有缺口的穹盖造型,其包括:呈不闭合环形的底部带条和与底部带条一体成型并间隔分布的复数条弹性臂;所述的弹性臂自底部带条向插接部方向延伸,同时向底部围设的环形中心方向倾斜,再通过向中心方向弯折令弹性臂的末端指向中心方向;弹性导电部受到导电适配部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如下:底部带条在压力下所围设的不闭合环形向外膨胀,其外表面被涨紧贴合于适配槽的内壁;底部带条的底部在压力作用下抵压适配槽底面;弹性臂在压力下向中线方向折弯,令弹性臂的最高点抵压于构成导电适配部的凸台底面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配槽具有与导电适配部配合的开口部以及用于容纳弹性导电部的腔体部,所述的开口部的直径小于腔体部的直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部带条的底部呈锯齿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性导电部为一个具有弧拱隆起的导电金属片,并且该导电金属片的隆起方向朝向导电适配部;所述的适配槽的底部成型有对导电金属片边缘形成卡嵌的卡槽;弹性导电部受到导电适配部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如下:导电金属片的隆起部在压力下隆起高度降低趋势,令隆起部抵压于构成导电适配部的凸台底面上;导电金属片边缘在压力作用下压紧于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电端子采用插接部和连接部相互组合方式设计,这样维修时只需要更换容易磨损、损害的插接部,无需更换连接部,从而减少产品维修成本。

2、本发明中的弹性导电部与导电适配部之间形成多点弹性导电接触,这样可以适应充电枪的大电流充电作业。

3、本发明插接部和连接部之间通过弹性导电部实现导接,可以保证导接稳定。

4、本发明的弹性导接部采用了膨胀压缩结构,无需较长的弹性压缩空间,实现在较短距离中提供稳定的弹性支持,从而确保导电接触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充电枪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充电枪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插接部与连接部的分解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弹性导接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弹性导接部未被压缩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弹性导接部被压缩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一的充电用组合端子包括:插接部1、连接部2和弹性导电部3。

所述的插接部1用于与外部的导电插针(柱)对接,故插接部1前端开设有一插接接口11,外部的导电插针(柱)在对接过程中插入插接接口11中。为了确保插接接口11与导电插针(柱)的稳定大电流导通,在插接接口11内安装有弹性导电夹4。具体而言,弹性导电夹4为一个未闭合的环绕套筒,在所述插接接口11的内壁成型有定位槽111,弹性导电夹4在自身弹性膨胀作用下被限位于该定位槽111中。

所述的插接部1的后端设置有导电适配部12,本实施例一中,导电适配部12为成型于插接部1后端的凸台,该凸台的底面将与弹性导电部3形成弹性导电接触。

所述的插接部1还形成第一限位凸缘13,本实施例一在充电枪装配过程中,将通过第一限位凸缘13与外部的塑胶基座形成配合,从而防止插接部1在插拔力作用下脱离塑胶基座。

所述的连接部2用于外部导电部件连(例如充电枪中与导线连接的插接端子),连接部2通常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固定在充电枪的塑胶基座中,其前端设置有与导电适配部12套接的适配槽21。所述的适配槽21主要用于安装弹性导电部3,同时该适配槽21可与导电适配部12套接配合。所述的连接部2后端开设有与外部导电部件连接的连接孔22。

同样的,在所述的连接部2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缘23,本实施例一在充电枪装配过程中,将通过第二限位凸缘23与外部的塑胶基座形成配合,将连接部与塑胶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插接部1上开设有与插接接口11连通的第一通孔110;所述的连接部2开设有与的连接孔22连通的第二通孔220。该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220可在插接配合中形成气孔,利于插接。

所述的弹性导电部3被限位安装于适配槽21内,并与连接部2形成导电接触。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导电部3整体呈一个具有缺口30的穹盖造型,其包括:呈不闭合环形的底部带条31和与底部带条31一体成型并间隔分布的复数条弹性臂32。所述的弹性臂32自底部带条31向插接部1方向延伸,并且延伸的同时向底部31围设的环形中心方向倾斜,再通过向中心方向弯折令弹性臂32的末端指向中心方向。所述的底部带条31的底部呈锯齿状。

所述的适配槽21具有与导电适配部12配合的开口部211,以及用于容纳弹性导电部3的腔体部212,所述的开口部211的直径小于腔体部212的直径,令适配槽21形成一种“口小肚大”造型,装配弹性导电部3的时候,首先利用弹性导电部3的缺口30,将弹性导电部3向其中心压缩,令整个弹性导电部3围设的造型直径缩小,从而顺利通过开口部211;其次,当弹性导电部3放置腔体部212内后,作用在其上的外力消失,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整个弹性导电部3向外围膨胀,令底部带条31外表面通过自身膨胀贴合于腔体部212的内壁。

实施例二:

见图8、图9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的连接部2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实施例二中连接部2包括:主体部201和套环部202,所述适配槽21由套环部202围设的腔体形成。

本实施例二所述的主体部201与套环部202相互独立,这样可以分别加工,降低加工难度。装配时,主体部201与套环部202之间通过阶梯部嵌套配合,即在主体部201的前端和套环部202后端形成有相互配合的阶梯部204。另外,为了进一步对弹性导电部3形成定位,在主体部201前端顶面形成有一凸起部203,该凸起部203与套环部202之间形成有容置底部带条31的间隙。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除了连接部2加工方式存在差异,其他结构完全相同,故结合图8和图9所示说明其工作原理。采用本发明的充电枪,当外部的导电插针(柱)与本发明插接部1中的插接接口11对接过程中,在外力插入过程中,插接部1将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插接部1将产生一定的位移,至于位移量的大小,可通过第一限位凸缘13与外部的塑胶基座形成配合间隙设定。插接部1受到的压力将传递至弹性导电部3上,弹性导电部3受到导电适配部12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如下:

(1)底部带条31在压力下所围设的不闭合环形向外膨胀,其外表面被涨紧贴合于适配槽21的内壁,此时底部带条31在压力作用下与适配槽21内壁紧密贴合,二者之间形成导电接触面;

(2)底部带条31的底部在压力作用下抵压适配槽21底面,同时底部带条31的底部呈锯齿状或者类似据此造型,这样可以确保至少存在多点导电接触。

(3)弹性臂32在压力下向中线方向折弯,令弹性臂32的最高点抵压于构成导电适配部12的凸台底面上。由于整个弹性导电部3有复数个弹性臂32,在压力作用下,每个弹性臂32均可实现与导电适配部12的凸台底面导电接触,这些弹性臂32形成复数条并联支路,不仅导电接触稳定,并且利于大电流充电作业。

采用上述弹性导接部3,由于工作时向四周方向膨胀,在轴向方向上无需较长的弹性压缩空间,可以实现在较短距离中提供稳定的弹性支持,从而确保导电接触的稳定。同时,插接部1与连接部2之间通过弹性导接部3导接,可实现面接触导接、多点导接,从而避免出现螺纹导接容易产生的问题。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二的基础上,本发明可对弹性导电部3进行变形,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三中的弹性导电部3为一个具有弧拱隆起的导电金属片,并且该导电金属片的隆起方向朝向导电适配部12;所述的适配槽21的底部成型有对导电金属片边缘形成卡嵌的卡槽210。弹性导电部3受到导电适配部12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如下:导电金属片的隆起部在压力下隆起高度降低趋势,令隆起部抵压于构成导电适配部12的凸台底面上,隆起部与导电适配部12之间形成面接触,以适应大电流通过。导电金属片边缘在压力作用下压紧于卡槽210。除以上所述之外,本实施例三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结构相同,达到的功能效果也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插针、插座母端子、连接器端子组合、充电枪及插座
  • 一种充电枪的充电端子和汽车充电插座的接电端子
技术分类

06120116113608